- 相关推荐
幼儿园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进行表演。
2、巩固"矮人走路"等基本动作,初步能根据情绪体验,创编"生气"和"笑嘻嘻"的动作。
3、教育幼儿要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4、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5、喜欢听音乐,体验随乐表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方面:幼儿已学会唱歌曲《泼水歌》,并理解歌曲内容。
2、物质方面:人手一顶小丑帽,一件成人的t恤衫,一个纸鼻贴,歌曲录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泼水歌》,进一步感受歌曲情绪,理解歌词的内容。
1、第一遍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慢速度有表情的演唱。
师:小朋友,你们想想,我们如果不小心把水泼到别人身上,应该怎么做?……对了,应该行个礼,说声对不起,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我们学过的哪首歌就是讲了这件事?哦,对了,是《泼水歌》,下面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一遍。
2、第二遍要求幼儿带上活泼有趣的.声音,集体演唱。
二、基本部分.
(一)欣赏教师示范表演,初步感受动作特点,激发幼儿学习欲望。(教师扮演小丑为大家表演节目)
1、第一遍欣赏后提问: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第二遍欣赏后提问:你喜欢哪个动作?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并把这个动作表现出来。
(二)教师表演动作
1、带领幼儿集体复习巩固基本动作:"矮人走路"。
动作要领:上身自然挺直,下身半蹲着踏步,双手自然摆动。
2、以分解的形式练习新动作,并引导幼儿创编"生气"、"笑嘻嘻"的动作。
(三)随音乐进行完整练习
1、教师口哼曲子,放慢速度,带领幼儿完整练习一遍(结合部分创编动作)。
2、让幼儿穿戴上服饰,完整跟学两遍,鼓励幼儿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动作。要求幼儿做动作时带上形象、可爱的表情。
3、鼓励每位幼儿邀请一位自己的好朋友共舞,并要幼儿大胆地运用动作,表情表现歌曲情绪。
三、活动结束:
活动在音乐声中自然结束
幼儿园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分角色表演。
2. 能根据歌曲情节创编 “高兴”的动作。
3. 体验和同伴交换角色进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已学过歌曲《泼水歌》,能根据歌曲内容做“路过人”的动作
2. 根据歌曲情节每制作图谱(反面用不同颜色区分)
3. 道具:小水桶、小椅子一张
4. 场地准备:一个大圆
活动过程
1.根据图谱复习歌曲《泼水歌》。
2. 分清角色,体验分角色表演的乐趣。
(1) 分析歌曲的两个角色:泼水的人和路过的人
师:你们知道这首歌讲的是几个小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哪两个小朋友呢?
这首歌中哪几句是这个泼水的小朋友唱的呢?
除了这一句,这些都是谁唱的?(指图谱)
最后一部分“噜啦啦”表示什么意思?高兴了大家就一起唱。(翻图谱)
(2)分角色表演
a.分角色唱歌。教师做泼水的人,幼儿做路过的人。
b.教师边唱边做“泼水人”的.动作。
c.两位幼儿和教师一起表演。
d.幼儿自愿分角色面对面表演。
e.交换角色表演。
3. 根据歌曲情节创编 “高兴”的动作,激发幼儿表演欲望。
刚才我们唱“噜啦啦”的时候用拍手表示高兴的动作。想一想,高兴的时候还可以做哪些动作?
幼儿创编并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表演。(其他幼儿跟着学一学)
4. 音乐游戏《泼水歌》 。
(1)介绍游戏玩法
一人站圆中间,以椅子为家门口,手拿红桶扮演“泼水的人”,其他人围成圆圈,扮演路过的人,根据歌词做动作。
(2)尝试游戏一遍。
教师做“泼水的人”,幼儿做“路过的人”进行游戏。
(3)讨论并采用“点兵点将”的方法,在第二句“噜啦啦”时交换角色。
(4)游戏两遍,教师适当提醒。
(5)提高要求,继续游戏。
引导幼儿唱“噜啦啦”时,将拍手的动作改为自己创编的动作,其他幼儿向他学。
5. 结束活动
幼儿园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泼水歌》的欢快和幽默。
2、体验同伴间友好、宽容相处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挂图、磁带。
活动过程:
一、播放《泼水歌》乐曲,随音乐走入场地,入座后所音乐拍手。
二、理解歌词。
1、你听到了什么?心理觉得怎么样?
2、出示挂图的2张
图片上有什么?
这两张小图片代表歌曲里的哪一句歌词?
整首歌曲的图片内容完整了吗?少了什么?
教师边指图片边演唱,请幼儿填补歌词。
3、出示挂图剩余的4张图
请幼儿将它们填在相应的.地方,并说出相应的歌词。
4、引导幼儿边看图边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三、学唱歌曲。
1、随伴奏教师完整范唱前半部分“昨天我打从你门前过”至“你只是眯着眼望着我”做重点练习。
2、掌握歌曲后半部分“噜啦啦......”至结束。
倾听后半部分音乐,幼儿尝试自己哼唱。
这部分的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教师有效控制节奏,幼儿尝试有变化演唱本部分。
四、完整演唱歌曲2-3遍。
引导幼儿以活泼、欢快、幽默的情绪表现歌曲。
五、更换后半部分歌词“噜啦啦......”,演唱并表演。
小朋友,我们如果不小心把水泼到别人身上,应该怎么做?对了,应该行个礼,说声对不起,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我们试着把以前和小伙伴们说的话编进歌曲唱一唱吧。
1、师幼讨论整理歌词。
2、完整演唱更换歌词后的歌曲。
3、与同伴合作演唱歌曲。
幼儿园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中4拍子的乐句。
2、跟随歌曲节奏正确做游戏动作。
教学过程:
1、感受乐曲中的4拍子节奏。
——事先在地上放置呼啦圈,排成3排,每排4个。
——教师先示范玩法:从第一排开始,边在每个呼啦圈里原地走4步,边念口令:“1234 2234 3234 4234”;再转到第二排继续边走边念口令,一直走完第三排为止。
——请幼儿轮流尝试走呼啦圈,教师从旁念口令并在换下一个呼啦圈时敲一下鼓进行提示: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一排转至第二排时,请第二位幼儿接着走第一排;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二排转至第三排,第二位幼儿走第一排转至第二排时,请第三位幼儿接着走第一排,依次类推。
——播放歌曲,请幼儿轮流随着歌曲节奏走呼啦圈,教师仍从旁敲鼓提示。
2、学唱歌曲〈泼水歌〉。
——教师范唱,请幼儿说说歌里唱了什么。
——幼儿说出,教师唱出完整的一个乐句。
——幼儿跟唱,掌握歌词及曲调。
——鼓励幼儿配合歌曲,表演歌词中的`情节。
3、请幼儿边唱歌边走呼啦圈。
幼儿园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用中等速度、欢快的情绪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2、了解傣族的泼水节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向学生渗透民族大团结的思想。
3、欣赏傣族的歌舞,初步熟悉傣族风情的音乐和舞蹈。在观察和模仿的基础上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并能随音乐表演。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演唱时音高、节奏准确,咬字吐字清晰。
教学难点
附点八分音符在强拍和弱拍中的交替出现和结束句中的弱起(后半拍起唱)。
教具准备
电子琴、课件、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组节日的画面,请大家边看边欣赏,还要想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播放泼水节的录像片段)
师:在我国西双版纳地区有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是傣族,傣族有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那就是泼水节。刚才大家看到的画面就是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的盛景。到了那一天他们载歌载舞,互相泼水,互相祝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下面我们简单了解一下泼水节。认识傣族乐器铓锣和象脚鼓。(字幕播放)
二、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电子课本音乐)
(1)播放歌曲范唱录音,使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的情绪、节奏和速度。
师:这首歌表现的'音乐情绪怎样?速度如何?(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教师有表情地范唱,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
(3)解决难点:节奏练习,附点八分音符在强拍和弱拍中的交替出现。
(4)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二乐句的曲谱,看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两个乐句节奏完全一样,后半句的音调不相同。)
(5)运用听唱法或视唱法,学唱第一、二乐句(前八小节)的歌谱。
(6)教师弹奏歌曲的旋律,学生在音乐伴奏下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7)学生随琴声用“啦”模唱歌曲的主旋律。用跳音唱法,声音要有弹性,中等速度。
(8)学生跟录音学唱几遍歌曲第一段词。教师随时纠正出现的错误。注意音高、节奏要准确,咬字、吐字要清晰,速度不宜太快。演唱时,情绪要欢快,突出“笑哈哈”和“喜泼水”的感情。
(9)发现难点并加以纠正。教师可反复示范、比较。结束句中的“花”字可以用数拍的方法唱够三拍,“哎罗”两字是弱起(起于第
二拍的后半拍),可用击拍法或指挥手势予以提示。另外,还要注意两处“开出”节奏的不同和后面的四分休止符以及“人人都像只小水鸟”这句节奏的准确。
(10)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11)用不同形式巩固练习,相互评价。
三、欣赏傣族舞蹈
师: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少数民族的人们大多能歌善舞,所以在他们的节日里总是少不了歌舞。除了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还有那达慕节,你们还知道哪些民族的节日?请同学们回去收集民族节日的有关资料,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幼儿园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准确,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并能结合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来演绎歌曲.如,舞蹈,器乐伴奏等.
2,能力目标:通过歌曲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想象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其团结协作的精神.
3,情感目标: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激发起学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探索傣家人民生活习性的兴趣,以及对音乐的亲近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泼水节的了解以及歌曲中附点节奏的掌握.
难点:”人人 都象只 小水 鸟”的节奏把握
教学准备:
1,学具准备:打击乐器 智慧节奏卡
2,教具准备:钢琴 小桶 水 “泼水节”影音资料
3,媒体选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节奏训练 8’
1,聆听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2,生说”自己心中的泼水节”
3,看”泼水节”的影音资料.说”眼中泼水节”的感受.
4,游戏”节奏桶”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每个小组都可以获得一个小桶,但是小桶里都有张节奏卡,只有通过小组成员都拍对才可以获得哦!小组长过来领一下,小朋友们可以通过讨论,合作一起留下小水桶.讨论好的请立即坐正.”
师来回指导巡视.
“怎么样,有信心吗?现在请小朋友看大屏幕,大屏幕上一定有你们小组的节奏卡吧,好现在听刘老师和谁在一起?”
师拍节奏,生抢答,组长贴节奏卡.前面3组抢答,最后一组自答.
二 学习歌曲. 20’
1,听着乐句,摆造型.说感受.
2,找”相同的节奏型”把它读出来,比一比谁找的最快.
3,按节奏读”第二段歌词”师伴奏.
4,教师有感情的范唱,要求学生利用身体创新伴奏方法.
5,学生互学,自学.
“谢谢,你觉得老师哪句唱的最好听?能把它哼出来吗?老师觉得你都可以做”小老师了”教一教大家好吗?师时刻为声伴奏,卡好音准.
“还有谁,你记住了哪一句,做小老师好吗?”
“你还觉得哪句最难?谁能帮助他?”
6,随琴试唱第一段.
“那让我们把第一段来演唱一遍吧.”
7感情处理
8,跟伴奏自学第二段
9,找出难点,师生共同克服.
10,跟琴完整”接龙”演唱.
【幼儿园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问答歌教案06-22
中班音乐教案:胡说歌11-19
《颠倒歌》幼儿园中班教案01-30
音乐《螃蟹歌》教案11-07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11-20
中班教案《刷牙歌》01-29
《动物猜谜歌》音乐教案01-18
小班音乐礼貌歌教案06-17
《动物》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