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威尼斯的小艇》教案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

时间:2022-10-22 20:44:10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威尼斯的小艇》教案汇编9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威尼斯的小艇》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威尼斯的小艇》教案汇编9篇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2、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能据词读准多音字"哗",理解38个词语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说出"操纵,自如,簇拥,哗笑,沉寂,矗立,静寂,笼罩"的意思。

  3、理解疑难句子的意思。

  4、了解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感受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

  1、概括写小艇的四个方面的内容。

  2、理解第6自然段夜景描写与小艇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1、关于小艇的幻灯片或画片(录像更好)。

  2、组织学生收集有关威尼斯的资料,了解其特点。

  四,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的意思。

  2、学会"学习提示",明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3、初读课文,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谈话导人。

  (1)揭题,谈谈对课题的理解。(引导多角度解题)

  (2)简介威尼斯。(详见"背景知识")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学课文,要求:

  通读课文,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划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想办法记忆字形,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

  ③选择感受较深的段落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

  ①出示生字新词,自由读一读。

  ②交流。

  哪些字音需要注意(如"艇,圣,矗,残"和多音字"哗")

  哪些字形比较难写或易写错(重点是"艇,垫,祷")

  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操纵自如,静寂"等重点词一时理解不到位,可留待随文理解。)

  ③齐读词语后,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字词书写。

  (3)指名朗读自己感受较深的段落,并简要说说读后的感受,(要鼓励更多学生参与朗读,交流。重在进一步熟悉课文,不要求深入理解,可相机板书"重要交通工具,样子,感觉"等概括内容的词语,未谈到则暂时不写。)

  3、联系"学习提示",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过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威尼斯的小艇

  (1)自学"学习提示"后,再读课文。要求:

  ①用不同符号划出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及具体方法。

  ②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2)交流,重点点拨。

  第2,3自然段是按从外到里的顺序描述小艇的特点,归并成一段;第5。6自然段是按从白天到晚上的顺序说明威尼斯人干什么都离不开小艇,归并成一段。

  4、练习。

  (1)抄写词语。

  (2)自由读课文,质疑问难。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第1,2,3自然段,明白每段写小艇的哪一方面内容。

  2、边读边想象,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特别是第二段的几个比喻句。

  3、感情朗读,感受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4、背诵课文。(上限是背诵第二段,下限是背诵第2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学习第1自然段。

  (1)默读第1段,划出重点句。讨论后板书:重要交通工具。

  (2)想想重点句与前后句子是什么关系("水上城市"点明为什么重要,"等于街头的汽车"形象写出如何重要。)

  (3)小结:我们可以抓住重点句概括段意,还可以抓住重点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

  2、学习第2。3自然段。

  过渡:威尼斯的小艇有什么特点呢

  (1)出示"小艇"幻灯片(或画片),用自己的话说说

  小艇的特点。(注意引导想象小艇行动起来的情形和坐在舱里的感觉。)

  (2)自由读第2自然段,圈划写得准确而生动的语句,朗读体会。

  (3)交流(重点体会几个比喻句),相机指导朗读。

  长,窄,深像独木船

  板书外形翘像新月

  轻巧,灵活仿佛一条蛇

  感觉:软,有意思。

  (4)借助板书,背诵第2自然段。(能力强的可背诵2,3自然段。)

  (5)小结:作者从小艇的外表写到船舱里,两个自然段的观察角度不同。概括段意时,就要把两段的内容归并起来。

  3、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第4段,思考课后习题1(2)。

  (2)交流后板书;一般特殊

  (3)指导感情朗读第4段,边读边想象船夫驾驶小艇的情形。

  (重点引导想象在三种特殊情况下,船夫是如何操纵小艇的,进一步理解"操纵自如"的意思。)

  (4)概括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这与上文有什么关系

  (5)小结: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一方面是船夫在水上城市长期训练的结果,另一方是由小艇自身的外形特点决定的,我们只有边读边联系,才能深入理解课文。

  4、作业选做其中一题。

  背诵并默写第之自然段。

  (2)用"像……"造几个比喻句。

  (3)仿照第4自然段的写法,用自己的话介绍威尼斯小艇的外形。(鼓励用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第6自然段,理解夜景描写与小艇的关系。

  2、回顾学习过程,总结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的步骤与方法。

  3、感情朗读,进一步感受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4、完成部分课堂作业。

  (二)教学过程

  1、学习第6自然段。

  (1)速读第6段,参考"学习提示",思考:这一段写什么与第1自然段有什么关系(都是写小艇的作用。第1段是概括地写,这一段是具体地写。首尾照应。)

  (2)再次默读,思考:

  ①小艇在威尼斯起什么作用

  ②质疑问难。

  (3)交流思考题①,引导认识以下两点:

  ①作者抓住几个代表性人物的活动,说明男女老少都离不开小艇。

  ②作者从白天,夜晚两个不同时间,表现小艇与人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

  (4)利质疑问难,重点理解夜景描写与小艇的关系。学生若有困难,可逐步引导。

  ①想一想,威尼斯的夜景前后有什么变化(热闹一静寂)

  ②从热闹到静寂的情景,小艇有什么变化吗(动—停)

  ③小结:从这段夜景描写中,让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小艇的动与停,直接牵动着威尼斯人的工作,生活,影响着威尼斯的闹与静。小艇的确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

  2、哪一段文字给你身临其境的感受边读边想象,争取读好。

  3、(机动,学习能力强的班级或学生可以完成。)以"我特别欣赏威尼斯的()"作总起句,说说自己对威尼斯水上风情的感受。

  4、回顾整篇课文,深化总结分段方法。

  状物的文章常用按事物几个方面分段的方法。

  (1)理清课文描述了事物的哪几个方面。

  (2)按几个方面将自然段进行归并,分段。

  (3)看看每部分是怎样记叙事物的某方面。

  (4)想想每部分之间的关系。

  5、作业。

  (1)听写词语。

  (2)完成课堂作业的部分习题。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 篇2

  一. 课文特点:

  这篇课文介绍了威尼斯的重要交通工具---小艇,是从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和小艇的作用这三方面介绍的,展现出威尼斯这个水上城市的风土人情。

  二.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在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2. 给课文分段,能合并几层意思归纳第二﹑四段的段意。

  3. 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能写出倒退﹑散开﹑笔直﹑静寂等词的反义词。

  4. 学习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能围绕重点句写一段话。

  5. 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三. 教学重点:

  1. 学习合并几层意思归纳段意。

  2. 认识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

  四. 教学难点:学习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能围绕重点句写一段话。

  五. 教学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2.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著名的水上城市是哪里吗?那你们知道哪座城市被人们称为桥城﹑百岛城吗?一座城市拥有这么多的名字该是多么有趣的事呀!今天,我要去那里走走看看,你们愿意随老师一起前去参观吗? 那现在我们就出发吧!

  2.投影显示,介绍威尼斯: 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那里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横跨在117条水道上,连接着118个小岛。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柏油路,市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交通指挥灯,船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

  (板书:13 威尼斯的小艇 )

  (二) 初读课文,根据书后预习题自学:

  1.读准生字表中生字读音,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2.看注释或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英尺 船梢 簇拥 哗笑 残破 矗立 停泊 威尼斯 操纵自如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3.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把不懂的词句画出来。

  4.想想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三) 检查自学效果:

  1. 指名读准生字表的字音,判断难点字的偏旁。

  尼( 尸 ) 斯( 斤 ) 具( 八 ) 货( 贝 ) 矗( 十 ) 残( 歹 )

  2. 巧用心,记住以下几个字的字形。

  艄:与捎﹑梢﹑消﹑悄换偏旁记忆。

  残:与钱﹑浅﹑线 换偏旁记忆。

  矗:由三个直组成。

  3. 理解个别生字(纵﹑哗﹑矗﹑残)的意思。

  哗:喧哗;喧闹。

  矗:直立;高耸。

  残:不完整;残缺。

  4. 齐读书后读写词语,理解部分词义。

  哗笑:很多人说话并夹杂着笑声。

  矗立:高耸﹑直立。

  簇拥:(许多人)紧紧围着。

  沉寂:十分寂静。

  残破:残缺破损。

  停泊:(船只)停留。

  操纵自如:指掌握和控制不受阻碍,很灵活﹑熟练。

  5. 指名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6.自由正确朗读课文。

  (四) 作业: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根据课后阅读思考自学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在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威 尼斯的风土人情。

  2.给课文分段,能合并几层意思归纳第二﹑四段的段意。

  3.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读课文,理清思路:

  1.指名分读课文,其他同学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标出。

  2.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意思,想: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内容是--小艇是威尼斯的.重要交通工具。作用--总起全文,点明中心 )

  3.默读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威尼斯小艇的?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4.讨论分段: 样子 (明确: *﹤1﹥ *﹤2-3﹥ *﹤4﹥ *﹤5-6﹥ 板书 船夫技术好 作用 )

  (二) 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2-3自然段,思考:小艇是什么样的?用~~标出。

  2.抓词句,谈体会:小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样子奇特 内部舒适)

  3.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用了怎样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指名分读2-3自然段,说说这两节各讲了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 小艇的样子奇特。

  * 坐在船舱里面感到很舒适。 并列关系 (投影显示)

  5.师:在一个结构段里,如果讲了几层意思,并且它们同样重要,在总结段意时,就要把它们合并起来,谁来说说这段的段意?谁还能说得更简单些?(投影显示段意:小艇的样子奇特,坐在船舱里面感到很舒适。 )

  6.总结: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会发现合并几层意思,并不等于几层意思的相加,需要我们再进行归纳和整理,把多余的词语去掉,这样就比较简练了。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威尼斯的小艇》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异国风情。文章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是对学生进行“抓住事物特点写”训练的好例子。

  教学目标

  1.基本技能目标: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领会“抓住事物的特点写”的方法。

  2.基础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语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以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教育。

  学情分析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现在我们再到威尼斯去,感受那里独特的风土人情。(出导引入课仲)学习课文节一段时,我们知道威尼斯的水上城市之称,还知道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那么,你喜欢威尼斯的小艇吗?你喜欢小艇的什么?请你用自己的方式,如朗读、画画、表演,小组合作探究等等这些方式来学习和表示你对小艇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以学习作者怎样抓住事物特点写具体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主线,通过对重点段的读、想、说,班级讨论交流,并进行活动化教学,在自主和谐的氛围中突破重、难点。程序如下。让学生读通课文,初步了解小艇的三大特点。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弄懂生字词的意思。

  教学重点和难点

  威尼斯异国他乡的独特地理风貌,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虽然课前查阅过资料,但学生缺乏直观感受,完全有必要先对该水上城市的奇特风光,诸如河道、古建筑、桥梁、小艇、船夫等有个大体的感性认识。教学之初,让学生通过威尼斯风光展示“游览”威尼斯水城谈感受,从而激发出求知全文的冲动。

  教学过程

  (一)学习船夫一段

  1、小艇行走时仿佛田沟里的水蛇,除了因为它的造型奇特、灵巧外,还有什么样原因使小艇如此轻快灵活呢?(还有因

  为船夫技术好。出示船夫板画船夫)

  2、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我出最能展示船夫技术好的一个词语。(板书:操纵自如)

  (1)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是怎么样理解“操纵自如”这个词的?

  (2)船夫的操纵自如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合作学习,学好的小组要派代表举手。

  (3)出示船夫技术句子、点蓝。

  3、请同学们一边读句子一边想象船夫驾驶小艇的动作。(30秒)

  4、现在,请同学们站起来同桌合作或找到伙伴合作,一个人读句子,一个人演一演船夫的动作。

  5、好,现在,我们来看看威尼斯的船夫叔叔是怎样驾驶小艇的?(出视频)

  6、讲述:小艇的样子真奇特,加上船夫的驾驶技术这么棒,所以人们坐在船舶里感觉又舒服又有情趣。(板书:舒服情趣)因此,威尼斯的人们可喜欢欢乐坐小艇啦。现在请大家一边快述默读最后两个自然段,一边展开想象,哪些人会来小艇去干什么?(1分)

  (二)学习作用一段

  1、现在,把你想象到的填到这张练习卡(出示练习卡)

  2、(发练习卡)这张练习卡,你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主同学合作完成。

  3、巡视,抽样自读,(投影练习卡)

  4、还有许多同学填写得很好的,课后大家再互相交换练习卡交流。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几张图片。(出示图片)

  放大介绍:A、人们可以在小艇上做生意。

  B、白天,人们乘着小艇去办事。

  C、晚上,人们乘着小艇去娱乐、游玩。

  5、由这张练习卡和这些图片,我们可以知道小艇在威尼斯起到什么的作用?所以说小艇是威尼斯的(板书:主要交通工具。)

  三、点结、迁移(6分)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大作家马克、吐温通过细致观察抓住小艇的特点进行精彩的描写,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堂特有的风土人情。

  学习作者的写法,写一写家乡的某一处景或者物。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威尼斯美丽、独特的风情,认识小艇在威尼斯水城的重要作用。

  2、通过自然段的比较,学习作者把事物特点写具体的方法。

  3、在朗读课文中理解7个生词,1个多音字。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初步了解威尼斯美丽、独特的风情;掌握几种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布置预习:熟读课文,试着完成预习题。

  2、投影片及小卡片。

  3、《16、威尼斯的小艇》录像带。

  4、《16、威尼斯的小艇》第三自然段朗读钢琴伴奏带《给爱丽丝》。

  教学过程:

  一、录像导入,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你游玩过哪些地方?电视里看过的也可以说。

  (苏州的园林;杭州的西湖;悉尼的歌剧院等)

  2、老师也是个旅游迷,现在就和大家到意大利的水上城市威尼斯(板书)去看一看,与我们以前游玩过的地方相比,那儿有哪些特别的地方?请看录像。

  3、你觉得威尼斯怎么样?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很美。特别在楼房建在岛上,街道是河流,小艇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4、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是怎么写的.呢?揭示课题:16、威尼斯的小艇(板书)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学习生词:

  1、根据提纲找到相应的自然段朗读课文:

  ⒈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⒉小艇样子奇特,乘坐小艇观赏风光富有情趣。

  ⒊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⒋威尼斯人的生活离不开小艇。

  个别朗读,其他学生:

  听一听,朗读的同学找的段落是否准确;

  想一想,全文是围绕哪一节写的?

  2、在朗读中理解词语:

  ⑴用绘画法理解“纵横交叉”。

  简介威尼斯城中流淌着117条河流。

  ⑵看图理解“船艄”,顺便了解“船舷”指船的两边;“船舱”指船内载乘客、装货物的地方。

  小结:汉字是表意文字。古时候,“舟”就是指船,因此,带“舟”字旁的字义往往都与船有关。

  ⑶利用生活经验理解“拥挤”(全班几十名同学站到教室一角,就显得“拥挤”。)。找它在文中的近义词(簇拥)

  ⑷理解“保姆”,指被人家请去照顾孩子或料理家务的妇女。因此,“姆”是女字部。在古代,人们认为照顾孩子或料理家务是母亲的事,所以“姆”的右是“母”。

  利用生活常识理解“祷告”(如祭祀祖宗)

  雇定,“雇”相当于“租”,出钱让人给自己做事,或出钱让别人用车或船等给自己服务。

  桥梁指导“梁”的写法。(上下结构,上右为有两点,下为木,与“粱”区别。)

  哗然“哗”为多音字。说明:文中的为多音字。

  3、交流:

  ⑴全文围绕第1小节写。

  ⑵朗读:哪句是中心句?(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三、理解课文,体会写法,感情朗读:

  1、小艇的样子怎样呢?导入第2小节的学习。

  2、学习第2节:

  ⑴

  比较:

  1、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轻快灵活。

  2、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同桌讨论:比较以上两段话,哪部分写得生动?

  (第二部分写得生动:“二三十英尺长”写出了小艇的长度;“像独木舟”、“像挂在天边的新月”写出了小艇的形状;“仿佛田沟里的水蛇”写出了小艇行驶的样子。)

  小结:作者用列数据和打比方的方法一下子就把小艇写具体,写形象了。

  ⑵怎么读出小艇这种奇特的样子呢?

  学生自己朗读;同桌互读;教师指名读;齐读。

  3、学习第3节:

  ⑴过渡:如此奇特的小艇坐上去会是什么感觉呢?

  ⑵请闭上眼睛,坐上小艇,展开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说了什么?坐在软软的皮垫子上有什么感觉?

  ⑶交流:

  (我看到了两岸的建筑和来往的小艇;听到了人们的说笑;向别的小艇上的人们问好;坐在皮垫子上很舒服。)

  4、船夫的驾驶技术怎样?小艇与威尼斯到底有怎样密切的关系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作业:

  (一)、必做题:

  1、掌握下列生词,并想想在生活中什么时候能用到它,说一说。

  纵(zòng)横交叉(chā) 船艄(shāo)

  拥(yōng)挤桥梁(liáng)

  雇(g)定哗然

  (二)、选做题:

  1、做“小导游”,向家人介绍威尼斯的小艇或前艾的名牌服饰。

  2、威尼斯位于意大利的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威尼斯有117条河道,因此有“水城”之称;有401座姿态各异桥梁,因此又有“()城”之称;这些桥连接着118个小岛,因此威尼斯又有“()城”之称。

  3、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作家。他先后当过排字工人、记者。他的创作以幽默讽刺见长,语言简洁生动,可读性强。请阅读他写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五、板书设计:

  样子奇特

  16、威尼斯的小艇 乘坐舒服

  重要交通工具?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 篇5

  一、板题示标

  (一)板书课题: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6课《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二课时。

  (二)展示学习目标:

  1、知道威尼斯小艇的特点。

  2、了解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小艇)特点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指学生读学习目标。

  本着学习目标,我们学习课文。

  二、学习新知:

  (一)自学指导一: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3分钟后请同学回答:

  (1)小艇在威尼斯占有怎样的地位?请用横线标出来。

  (2)小艇有哪些特点?请用圆圈标出来。

  1、先学。学生自学。

  2、后教。

  (1)指生回答第一问,学生答出:

  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分析:为什么说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大街”是指什么?“汽车”是指什么?

  (2)指生回答第二问,学生答出:长,窄,深,翘。同时展示小艇的特点。再让学生说出相关句子————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教师自制小艇让学生观察小艇的特点,电子同时出示学生说出的答案。学生读体会。分析修辞,学生答出:比喻。再指学生明确哪些比喻。同时展示比喻句,指出谁比作了谁。

  (二)自学指导二: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3分钟后请同学们回答:

  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船夫的驾驶技术表现在哪三个方面?找到相应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下来。

  1、先学:学生自学。

  2、后教:

  指生回答第一问,学生答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以红色字体展示这句话。引出“哪个词能体现船夫的技术好?”,学生答出:操纵自如。再指学生说一说“操纵自如”是什么意思,教师补充。指生回答,解决“船夫的`驾驶技术表现在哪三个方面?”学生答出:(1)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2)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3)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同时展示船夫的驾驶技术表现的三个方面,学生齐读。出示后让学生找出关联词:不管---总----,让学生用关联词说一句话。

  (三)学生自学5、6自然段,根据内容填写表格:(出示表格)

  小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指名学生填写,老师引导学生感受威尼斯的夜晚----寂静。

  展示,学生配乐读文段: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四)教师小结:学习作者抓住事物(小艇)特点来描写的表达方法,学以致用。

  三、当堂测试---我会写:

  小练笔:写一段话来描写自己熟悉的某个事物,要写出特点来。

  附:板书设计

  26威尼斯的小艇

  长、窄、深、翘、轻、灵

  技术好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小艇在威尼斯水城的作用,了解威尼斯美丽独特的风情。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2、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生词。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前四个自然段。

  重点难点:

  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实物展示台。

  一、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1、录像导入 同学们,大家能不能用最响亮的声音把课题读一遍?(威尼斯的小艇) 这威尼斯,你去过吗?好,我们现在就到威尼斯,去领略下那儿独特的异国风光,好吗? 游览了威尼斯,你都见到了些什么? 这些啊,美国著名的大作家马克·吐温,也就是本文的作者,他在游览威尼斯时,也都见过,而且是进行了多次的观察。可他为什么在众多的事物当中,选择了小艇来写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轻声、自由地读一读他的文章,边读边思考。

  2、初读课文 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小艇来写呢?

  3、整体感知

  (1)作者为什么选择小艇来写呢? (因为小艇是威尼斯交通工具) 板书:说到这一点呀,我记得文中有句话叫小艇等于大街上的汽车,你说这大街指的是什么?(威尼斯的河道) 汽车呢?(小艇)

  (2)这一课我们预习过,刚才又读了一遍,你记不记得文中有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男女老少各类人都离不开小艇?(有)都写了谁? (写了商人、妇女、老人、小孩都离不开小艇)

  (3)是啊!可见它确实是那儿,从这里、我们得出了小艇的个特点,你说是什么?(小艇作用大,所以作者选择小艇写。)他认为还有其它原因吗? (结合板书样子奇特;驾驶技术特别好;作用大)

  (4)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从整体上认识到了小艇这些特点。我们今天这堂课,就是要来学习作者是怎样细致地观察,并抓住小艇的特点来进行精彩描绘的。

  二、精读课文,探究写法

  1、学习第二自然段

  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小艇样子奇特的,谁来为我们读一读描写小艇样子的段落?

  (1)这儿哪些词直接写出了小艇的特点?请读书,作上记号。 (长、窄、深、翘轻快灵活)

  (2)除了这些,作者还用什么方法来写小艇的特点?(比喻)几个比喻?(3个)唉?怎么同是这小艇,用了3个不同的比喻? (比作独木舟,写出小艇长、窄、深的特点;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行动轻快的特点。)

  (3)作者通过观察细致,抓住了不同的特点描写得很精彩。那就让我们通过朗读体会一下吧!

  (4)出示模型现在我们就可以不看书,来把小艇的特点回忆起来。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你看小艇的样子是这样奇特,坐在里面,又是那样舒适、充满情趣。这还都离不开船夫的驾驶技术,那作者是怎样具体写出船夫技术特别好这个特点呢? 我们能不能给这个部分设计个表格或是提纲,让人一看就知道,船夫技术特别好?请大家边读边设计。

  (2)讨论评议: 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两个同学的设计(投影卡片):提问从他的设计中,你看出他读懂了什么呢? A、我看出他读懂了船夫的技术特别好,表现在三个方面,在船只很多,速度很快的情况下,船夫能操纵自如;在拥挤的情况下,船夫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在极窄的地方做到平稳穿过的'船夫做到了平稳穿过的。

  3、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1)过渡:我们通过表格设计、讨论评议,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作者是通过细致的观察,并具体写出船夫的技术特别好这个特点的。对于小艇作用大这个特点,他同样地观察得很细致、描绘得很精彩。 请大家快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看看你哪个自然段写得精彩?

  (2)讨论评议 重点第六自然段 读最后的这一自然段,大家再看看,你认为哪些语句写得精彩?

  A、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这一句写得精彩。这句,精彩在哪儿呢? 精彩在作者这里用拟人的手法来写威尼斯,显得很生动这儿哪些词让你觉得作者用上了拟人的手法? (沉沉地入睡) 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而且点出了威尼斯之夜怎样的特点? (静)。

  B、小艇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声音写得精彩。 这一句,又精彩在哪儿呢? (精彩在它告诉我们,威尼斯小艇在夜里也给人们带来欢乐。) 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吗? (这一句写出了夜里的许多声音,但是显得很寂静。这半夜里传来的哗笑和告别的声音,却让我们感到这夜,更加(宁静了) 作者虽然写的是声音,但却显出这夜是静的,写得多精彩啊!

  C、水面上渐渐沉寂,只有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一句精彩 这句精彩在哪?(月影摇晃给人美的感觉) 轻轻的摇晃,让我们感到威尼斯城夜是怎样的一种美?(静的美) 摇晃是动的,怎么让人有静的感觉?在什么情况下,月亮影子才会在水面摇晃? (水面静时) 上文中哪个词点出这时水面的静?(沉寂) 你看我们读书时,不能只盯着一个词,而要联系上文,同时还得注意下文,现在我们来看看下文,唉?你说水面这时为什么会沉寂下来?(与小艇有关? (小艇停泊水面才静下来)文章在这一自然段中哪儿点出? (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句点出)。 正因为小艇停泊了,我们才看到(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我们才注意到(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 我们才注意到(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

  d、作者通过拟人写静,通过动态、声音反衬静,而这静则更突出了小艇与城的关系(密切);说明了小艇的(作用大)

  (3)感情朗读

  作者的描绘多精彩啊,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欣赏威尼斯月夜的静寂的美景吧!老师先读第一句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老师读时强调了哪些词? (渐渐、摇晃)很静、很美;一起读好吗?(齐读)

  三、总结课文

  到了这时,人歇了,船停了,城市才进入梦乡了,可当第二天,曙光初露的时候,人醒了,船动了,城市又开始活跃了,多么奇特的异国风光,多么难忘的威尼斯小艇啊!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作者是怎样细致的观察并抓住小艇的三个特点来进行精彩描绘的。

  板书: 威尼斯的小艇 交通工具 样子奇特; 驾驶技术 特别好; 作用大

  作业: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城市,小艇成了()。小艇外形(),行动()。

  (2)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不管怎么拥挤,他()。遇到极窄的地方,他(),(),()。

  2、朗读课文,背诵前四段。

  3、摘抄你喜欢的句子或词语。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 篇7

  一、教学目的:

  学习第五至六自然段,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对象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齐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引入:作者观察细致,描写具体,不仅写出威尼斯的小艇的特点,而且写到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二)学习第三段(第4自然段)。

  1、播放一段船夫驾驶小艇穿梭于河面上的录像。

  2、学生看后,找出能概括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的词语:操纵自如。

  3、让学生谈课文中具体描写操纵自如的内容,请一学生上台以手代艇作动作演示。

  4、全体学生都做船夫:以手代艇,以桌面代河,以文具盒、书本代替河中其它船只。

  学生集体演示,一边跟教师配合读课文:

  师(读):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生:(接读)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同时以手代艇做左拐右拐的动作)

  师(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生:(接读)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极快,还能作急转弯。

  (同时以手代艇作穿过快、急转弯的动作)

  5、让学生谈谈操纵自如的含义,并举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说明。

  (引导学生理解操纵自如是指驾驶得非常熟练、要小艇怎么行驶,小艇就怎么行驶)

  (三)学习第四段(56自然段)

  1、小艇在威尼斯城人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四个人一小组边读第四段边讨论:

  填空:

  白天,_______________乘着小艇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乘着小艇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乘着小艇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乘着小艇去______________。

  半夜,___________________乘着小艇去________________。

  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导:在威尼斯,除了课文中写的一些人物需要用小艇作为交通工具外,还有哪些人也要用小艇作交通工具去工作,去学习呢?

  四人一组议论:(邮递员、教师、医生、市长、旅游者)

  小结:小艇和威尼斯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艇活动,城市就热闹,小艇停泊、消失,城市就安静。

  3、配乐朗读第56自然段。

  学生自读课文,体会美景。

  指导背诵。

  这一段文字很美,写出了威尼斯城市的安静、美丽,谁能用上两段中的语言文字来描写一下我们自己的家乡呢?

  学生交流写作情况。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状物的记叙文。课文生动地描绘了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小艇的特点,介绍了船夫的驾驶技术及小艇的作用,显示了这个水上城市特有的风光。

  全文六个自然段,分四大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先讲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写出了河道纵横交叉的特点。然后用汽车和小艇作比,说小艇等于大街上的汽车,使人很容易地理解小艇在威尼斯的作用。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出了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小艇的特点是从两个方面来写的:一个是外形上的特点,又窄又深,两头翘起;一个是行动上的特点,轻快、灵活。先讲有多长,紧接着用了三个比喻句:用独木舟比喻小艇又窄又深;用挂在天边的新月比喻小艇的两头向上翘起的样子;用田沟里的水蛇比喻小艇行动起来轻快灵活。这一行动上的特点是由构造上的特点决定的,接着又讲了坐船的乐趣。

  第三段(第4、5自然段)讲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特别好表现在速度快,船只多,操纵自如,不管多么拥挤,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进去,极窄的地方,总能平稳地穿过,速度极快,还能作急转弯。最后通过坐船者的感受来说明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一方面是船夫长期训练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由于小艇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因此课文第二、三段之间有密切联系。

  第四段(第5、6自然段)写小艇在威尼斯的作用。第5 自然段从白天人们的活动同小艇的`联系来说明小艇的作用,作者抓住忙着做生意的商人、年青妇女、到郊外去的小孩、上教堂的老人等四种有代表性的人物的活动,显示了小艇同市民的密切关系。第6自然段通过戏院散场,人们乘船离去,来说明威尼斯的小艇同人们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并写了小艇的作用。

  这篇课文原来是小学语文课本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独立阅读课文。新编教材安排在第九册第五单元,改为讲读课文,增加了一类生字六个:艇、纵、叉、拥、雇、梁。原来的习作训练项目是静态和动态,现改为抓住事物特点写。这就要求教师在施教中,要根据这一单元的读写训练项目重新安排和设计教法。在前两课掌握学法的基础上,以这一课为例,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自己分析事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威尼斯小艇的特点以及它独特的功用和市民的关系来安排行文结构的,以便通过学习来掌握写法,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现根据这一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和篇目安排的特点,谈一谈这一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

  1.使学生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懂得它和这座水上城市的关系。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座水上城市特有的风光。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

  4.学会生字、生词,熟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理解作者是怎样把这一特点写具体的。

  三、教学难点 :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具准备:

  幻灯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板书课题,导入 新课。

  1.谈话导入 。

  同学们:课前,我们预习了16课《威尼斯的小艇》,翻阅了大量资料,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威尼斯的小艇》(板书)。看题目,谁能根据题目提出问题呢?

  2.围绕课题提问。

  教师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威尼斯是个怎样的城市?威尼斯的小艇有什么特点?它在这个城市有什么作用?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讲威尼斯小艇的特点,船夫的驾驶技术和小艇的作用)

  二、检查自学情况。

  检查分段,概括段意。

  三、布置自学,提出要求。

  让学生根据课后思考题,自学课文,圈点、勾画,四人小组交流、讨论。思考题:

  1.威尼斯的小艇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具体写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的?

  3.小艇和威尼斯城市关系密切,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四、检查自学,相机点拨。

  1.威尼斯小艇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1)窄、深,用独木舟比喻小艇又窄又深。

  (2)翘,用挂在天边的新月比喻小艇两头翘起的样子。新月两头尖尖的,弯弯的,很美,作者用新月比喻小艇这一特点,形象地描写出小艇独特的美。

  (3)快,用田沟里的水蛇比喻小艇行动起来轻快灵活。水蛇在水里游动,行动灵活自如,用水蛇比喻小艇行动快,就更能使人形象地体会出小艇这一特点,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指导朗读,体会小艇的特点。

  2.坐在这样的小艇里,那将是什么样的情趣?

  (让学生读第3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坐在这样小艇里的乐趣)

  五、作业 。

  1.复习巩固课后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分析课文第三、四段,归纳中心,总结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威尼斯小艇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第三段。

  指名读,学生思考:

  1.这段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与下文是什么关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与下文是总分关系)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具体写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的?

  (1)速度快,来往船只多,能够操纵自如;

  (2)非常拥挤时,能左拐右拐地挤进去;

  (3)极窄的地方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还能做急转弯。最后从坐船者的感觉来说明船夫驾驶技术的高超。

  3.有感情地朗读,把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充分表现出来。

  4.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与小艇自身特点有什么关系?

  三、讲读第四段。

  自由读。思考:小艇和威尼斯城市关系密切,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作者是抓住了哪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来写的?说明了什么?

  (商人、年青妇女、小孩、老人,说明了男女老少都离不开小艇)

  (2)作者抓住哪两个不同的时间?说明了什么?

  四、齐读全文,思考。

  1.为什么说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威尼斯是水上城市,小艇等于街头的汽车)

  2.作者写威尼斯小艇是为了什么?

  (为了显示水上城市的特有风光)

  五、总结中心。

  六、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附板书设计 :

  ┌小艇的特点 ┌外形:窄、深、翘

  16.威尼斯的小艇│ └行动:快

  │驾驶技术:特别好

  │

  └小艇的作用┌白天

  └晚上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课文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待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接着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详细介绍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设计意图:

  备课时,为了避免能引导学生真正深刻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等,我这样处理教材:先播放威尼斯的录像短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多彩的画面、激动人心的背景乐曲和准确精炼的文字介绍,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自然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后,让学生理解“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的含义。再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并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等。

  学情分析:

  学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学习本课学生的兴趣一定很浓,教学时要充分挖掘并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或新奇,均应予以认同,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

  2.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重点:

  让学生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难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

  教具、学具:

  威尼斯风光及图片

  教学课例:

  师:同学们,在威尼斯这众多的事物当中作者只选择了小艇来写,课文围绕《威尼斯的小艇》写了哪些内容呢?请你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并画出相关的语句,再自由读一读。待会儿我们进行讨论。

  生:课文围绕《威尼斯的小艇》先写了小艇的样子。我是从第二自然段知道的。

  师:你能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吗?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画出描写小艇样子的词。

  (生读。)

  师:谁来根据你画的词说说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样的呢?

  生:威尼斯的小艇长有七八米,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

  生:威尼斯的小艇有长、窄、深、翘的特点。

  师:你真会抓重点词语来概括它的特点。我们一起来再欣赏一次威尼斯的小艇,感受一下它的特点。

  (课件出示小艇。)

  师:威尼斯的小艇的确与众不同,在这一段里,它被比作成什么?

  生:新月和蛇。

  师:你读了后有什么感受?

  生:威尼斯的.小艇 很特别,行动起来,轻快,灵活。

  师:来,带着我们读出的感受再回到文中来读一读,读出轻快,读出灵活。

  (学生自由练读体会。)

  师:谁能读得更好一些?要读出它独特、轻快,灵活的特点。

  (学生纷纷举手,师指名读。)

  师:除了写威尼斯的小艇的特点,课文围绕《威尼斯的小艇》还写了哪些内容呢?

  生:还写了人们坐上去的感觉。

  师:坐上去什么感觉?

  生:坐上小艇非常惬意,看景色非常优美。

  生:怪有意思的。

  师:我主要是想问你一下“怪有意思的”还可以怎么说?

  生:还可以说“很有意思的”。

  生:挺有意思的。

  生:蛮有意思的。

  生:特别有意思。

  生:真有意思。

  生:非常有意思。

  生:真是有意思极了。

  生:蛮有情趣的。

  师:你们的语言太丰富了!同学们读着那么有意思的语言、那么有意思的课文,你最想做什么呢?

  生:就想坐在船上,拉开窗帘看看外面的景色,然后用照相机把它拍下来。

  生:我最想在船上睡大觉。

  师:噢,你是有点累了。

  生:我真想现在就去威尼斯看看。

  师:真想去?

  生:想。

  师:真想坐威尼斯的小艇吗?

  生:想。

  师:那就美美地读这两段文字,争取把小艇的形象、样子装进你的心里去。

  生:自由读。

  师:(播放威尼斯小艇的配乐视频)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随着优美的画面,走进威尼斯的小艇、坐上威尼斯的小艇,去看看威尼斯那独具特色的风情──

  师:欣赏完威尼斯那独具特色的风情后,我们来看看作者围绕《威尼斯的小艇》还写了哪些内容呢?

  生:还写了船夫的驾驶技术很高及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师:你很会读书而且善于总结,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

  师:船夫的驾驶技术很高及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出来呢?

  生:……

  ……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围绕课题来学习课文,了解了威尼斯小艇的特点、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还学习了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对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今天突然认识到课题的重要性了。

  生:在今后的阅读中,我要注意体会课题的意义。

  生:我想,我们写作文命题一定要谨慎,而且内容要紧扣题目来写。

  师:说得非常好!这说明你会活学活用。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相关文章: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08-10

《威尼斯的小艇》的教案02-12

威尼斯小艇教学教案09-18

精选《威尼斯的小艇》教案三篇06-29

【精选】《威尼斯的小艇》教案三篇07-01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15篇09-14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15篇)01-25

【实用】《威尼斯的小艇》教案三篇07-09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模板10篇08-23

【精华】《威尼斯的小艇》教案四篇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