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小班教案模板汇编八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春天吸引着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为了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丽,开展了本次活动《春天的花园》。让孩子们观察图片、视频等方式,发现平时看不到的一些春天的秘密,从而进一步感知春天的美。激发幼儿对春天植物、动物的生长兴趣。
活动目的:
1、认真观察图片和视频,发现春天的秘密。
2、感知春天的美,喜欢春天,感受大自然的变化。
活动准备:
PPT、视频、音乐。
活动过程:
一、 情景激趣
1、演唱歌曲“春天”。
2、现在是什么季节?歌曲中的春天太美了,有花,有树,蝴蝶,蜜蜂,还有可爱的小兔子,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
二、 观察体验
1、一起看一看春天花园的美丽景色。
2、你看到了什么?
3、重点观察。
1)种子
你们见过种子发芽吗?种子是一下子长大的吗?科学家叔叔发明了一种神奇的机器,这种机器可以把种子发芽长大的过程拍下来,现在我们就来一起看看种子到底是怎么发芽的?
小结:花园里种子是一天一天慢慢发芽长大的,种子发芽长大的秘密我们还是第一次看到呢,真是要谢谢聪明的科学家叔叔们了。
2)小花
春天的.花园里开了这多么多花,你知道这些花是怎么开的吗?接下来我们要认真看哦,看看到底花园里的小花到底是怎么开放的?
小结:有了这么多五颜六色的小花,春天的花园美极了!
3)蜜蜂
听,嗡嗡嗡,什么声音?谁来了?猜猜它会在花园里干什么呢?
小结:只要我们认真看,就可以发现小蜜蜂到底在干什么了。
4)蝴蝶
春天里小花的另一个朋友也来了,是谁呢?
小结:蝴蝶姑娘说有了这两对大大的翅膀,让小花园变得更漂亮了。
4、感知体验
小结:春天的花园里藏着这么多秘密,你们猜猜花园里还藏着谁呢?我们一起看看去!
活动延伸:
春天的花园里,还藏着谁呢?
图片:有蚂蚁、蚯蚓用放大镜观察。
活动反思:
还行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教师努力为孩子创造条件,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通过看、摸、闻、听等多种途径与春天互动,让幼儿能初步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逐步地亲近和喜爱大自然,并学习用多种途径表达、表现出自己对春天的情绪、情感、感知和体验。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图书损坏的原因,培养幼儿爱惜图书的意识。
2、教育幼儿不撕书,学会正确的看书方法:轻拿轻放,一页一页轻轻地翻阅。
活动准备:
有关图书哭、笑的图片或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幼儿读物《小图书,我会爱护你》图片(一),
提问:
1、这本图书怎么了?为什么哭?
2、它是怎么坏的?
3、书破了怎么办?
二、教育幼儿做个爱护图书的好孩子。
1、怎样翻图书才不会被损坏?(一页一页翻)
2、假如大家都想看同样一本书怎么办呢?
教师小结:看图书时要平摆在腿上或在桌子上一页一页翻,不要争抢。如果都想看同一本书,可以轮流看,或者围在一起看,这样就不容易坏了。
三、出示幼儿读物《小图书,我会爱护你》图片(二)
--书笑了,以"书"的口吻,告诉小朋友,不要撕书,要与书做好朋友。
活动延伸:
1、教育幼儿在图书角看书时要爱护图书、分享阅读的快乐。
2、根据图书损坏情况,组织幼儿修补。
活动评析:
图书是幼儿的好朋友,各种各样内容丰富的精美图书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在看书的`过程中却时常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看书习惯非常必要,本次活动让幼儿知道图书损坏的原因,进而寻找正确的看书方法。让孩子体会喜爱图书、爱惜图书的同时,在延伸活动区域中体会修补图书的不易,从而更加爱惜图书。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知道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2、通过活动,学习按指令向一定方向爬,并能做到正确、快速,不挤撞。
3、体验师生共同活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共同学习的`愿望,提高活动的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
活动过程:
一、扮演,激发参加活动的愿望:
1、教师建议,分配扮演(教师扮猫妈妈,幼儿扮小猫)。
2、戴头饰,从中渗透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二、游戏《小猫捉鱼》:
1、小猫跟着猫妈妈学爬。
2、小猫捉鱼:
观察猫妈妈手中的鱼,知道有许多鱼和许多种颜料。
猫妈妈把小鱼朝一个方向抛,小猫朝这个方向爬着去捉鱼。
要点:必须是爬着过去捉鱼。
三、小猫装鱼:
分颜料装到相应的盘中,渗透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四、小猫回家:
猫妈妈带着小猫听着音乐高高兴兴地回家,把小鱼送到娃娃家。
活动反思:
本活动融体育游戏和计算游戏为一体,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渗透在游戏活动中,使幼儿主动、快乐地参与,真正做到在活动中促进幼儿的发展。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爱跳爱闹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中班的早操里有一段音乐是《健康歌》,孩子们特别喜欢这一段健身操,特别喜欢里面的“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扭扭身体唱唱跳跳让他们开心极了,所以这一次的公开课我特意选了一个律动《快乐转转转》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音乐中学习各种旋转的动作。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活动目标
一、初步探索身体会转动的部位,学习随着音乐做动作。
二、感受音乐的节奏快与慢的变化,以及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三、尝试学习、仿编律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孩子学会跟节奏转动身体,学习跟音乐做动作。
难点:让孩子学会自己跟音乐编动作。
活动准备
歌曲《快乐转转转》的VCD碟片
一、谈话
(一)教师:你们平时锻炼身体吗?锻炼身体有什么好方法呢?
(二)教师与幼儿共同探索身体各个会动的部位。
二、欣赏儿歌《身体健康好宝宝》
(一)教师将儿歌完整的念一遍,幼儿认真听。
(二)幼儿跟着教师分句学习儿歌。
(三)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完整的朗诵儿歌。
三、律动:《快乐转转转》
教师根据歌词自由编动作,请幼儿学习律动。
四、幼儿跟音乐表演律动(要求动作整齐而有活力)
五、幼儿听音乐自由仿编动作
六、请幼儿上台自编自演,教师评价。
七、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快乐转转转》是小班的一节律动课,针对孩子爱跳爱闹的天性,我设计了这节活泼可爱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律动课,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孩子探索身体会转的部位,学习随着音乐做动作。让孩子尝试学习仿编律动。在本课中,我首先让孩子自己探索身体会转的部位,孩子们会通过动作尝试发现我们的脖子、腰、手腕、膝盖等等都会转动,转起来让我们觉得很舒服快乐,这样首先让孩子体验跟音乐做动作的快乐。接着我让孩子学习儿歌《爱运动,身体好》当孩子学会儿歌后就让孩子根据儿歌内容做动作,例如:爱运动,身体好,做早操,蹦蹦跳,头转转,肩绕绕,手拍拍,脚踏踏,屁股再来扭一扭…….
最后让孩子听音乐做运动,首先老师教,孩子们学习,等动作熟练了,孩子们可以自己创编动作来表演,让孩子感觉运动带给我们的快乐,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在整个活动中,我以孩子为主体,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别差异,既激发了孩子爱运动的积极性,又让孩子在运动中学到技能,在个别孩子不会动作时我给予了耐心的帮助,让孩子有了信心,在孩子表演结束后我给与了他们评价和奖励,总之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还不错,师生配合得非常好,达到了我想要的教学目标。如果让我重新再上一次这节课,我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上台来展示自己,最后让他们自由发挥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或者可以提前通知几位家长来现场,最后来一次亲子健身操赛,这样或许教学效果更好。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的韵律,根据自己的理解学着改编儿歌。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幼儿的手印脚印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找一找哪个小手印、脚印是自己的.。
2、学念儿歌“小手和小脚” 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便于幼儿记忆,带领幼儿重复念儿歌并学做动作。
3、改编儿歌:幼儿讨论小手和小脚还有什么本领,根据幼儿说的本领改编儿歌的内容。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优美的旋律,学习自然地演唱歌曲后半段。
2.在猜测蛋里是什么小动物的游戏中,以及教师的动作暗示下,仿编歌曲后半段并演唱。
3.感受小动物破壳而出的情趣,表现对最后一个出壳动物的意外和惊喜。
活动准备:
1.知道小鸡是从鸡蛋里孵化出来的。
2.不同大小的鸡蛋教具(图上的门可打开)大组(附l,图1—8)。
3.立体的蛋,可掀开的“f]”,小鸭、小鸟、小蛇教具各一个(附1,图9~图13)。
4.曲谱《小小蛋儿把门开》(附2)。
活动过程
1.以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前几天,妈妈发现一种神奇的蛋,蛋的身上居然有一扇门,我悄悄地把门打开,咦,会出现什么呢?教师范唱歌曲,激发幼儿对“蛋”上的“门”产生好奇心。
2.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倾听、感知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1)教师出示一般大的“蛋”(见图1),第二次范唱,幼儿完整倾听,
初步熟悉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的旋律和歌词内容。
(2)教师提问“开出什么动物呀?”幼儿说:“小鸡。”教师翻图确认。(见图2)
(3)教师再出示大一点的“蛋”(见图3),说:“它的身上也有门,它会开出什么动物来呢?”教师第三次范唱。
(4)教师提问“开出什么动物了呀?”幼儿说:“小鸡”。教师重复:“哦,是小鸡吗?”教师翻图确认。(见图4)
(5)教师出示最小的“蛋”(见图5),说:“蛋宝宝在哪儿呢?”教师引导幼儿用手做出蛋的样子。进行第四次范唱。
(6)教师提问“开出什么动物了呀?”幼儿说:“还是小鸡。”教师翻图(见图6)追问:“什么颜色的小鸡呀?”幼儿:“红色的。”
(7)教师出示最大的“蛋”(见图7),范唱,激发幼儿好奇心。
(8)教师提问“开出什么动物了呀?”幼儿:“还是小鸡。”教师翻图(见图8)追问:“什么颜色的小鸡?”幼儿:“橙色的.。”
3.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幼儿在感受歌词的同时,发现太小不同的蛋中藏着的都是小鸡。教师:“蛋里打开的都是——”幼儿:“小鸡”。教师追问:“小鸡怎么唱歌的啊?”幼儿做“小鸡”,教师做“鸡妈妈”,引导幼儿学小鸡唱歌。
4.借助“立体的蛋”,引导幼儿创编歌曲后半段
(1)教师出示立体的“蛋”(见图9),教师引导幼儿仿编歌 曲的后半段。歌唱1遍。
(2)教师打开一个立体的“蛋”(见图10),激发幼儿对不同“卵生”小
动物的兴趣。仿编歌曲的后半段并演唱。教师:“这是 什么动物呀?”幼儿:“小鸭。”教师:“小鸭怎么唱歌的呀?”幼儿学唱:“嘎嘎嘎嘎??”。
(3)教师再次打开一个立体的“蛋”(见图11)。教师:“这是什么动物呀?”幼儿:“小鸟。”教师:“小鸟怎么唱歌的呀?” 幼儿学唱:“啾啾瞅啾??”。
5.借助“奇怪的蛋”让幼儿感受意外和惊喜
教师出示一个奇怪的“蛋”,打开后展示蛋中藏着的“可怕”的动物——小蛇(见图12),让幼儿在前后反差中感受意外和惊喜,歌唱1遍。 活动反思:
在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的设计中,教师首先修改了歌词,将“开出一只小鸡来”修改为“开出一只什么来?”通过两句歌词的对比,可以发现,用这样的设疑方式可以给予幼儿更多想象的空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在范唱环节,教师通过打开各种大小不同的蛋儿的门,让幼儿愿意倾听,从识别颜色到学习动作到愿意尝试学小动物唱歌,一遍遍地感知音乐。在随乐演唱的同时,教师引导幼儿关注教师及同伴,学习用动作表现从蛋变成小动物的过程,调整自己的动作,努力边唱边做动作。在不断重复的乐趣中感受音乐,理解歌词,达成目标。从活动现场看,最后的游戏环节有些拖沓,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请幼儿举手选择的方式有时会阻碍部分幼儿的参与度,造成活动的不流畅。例如:在幼儿选蛋时,教师可以直接遵从第一位选择的幼儿,揭开红色或黄色的
“蛋”,不必请幼儿举手选择。这样活动的流畅性和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可能会更高。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耳朵和鼻子,知道耳朵能听声音,鼻子能闻气味,了解一些简单的保护方法。
2.能用耳朵听辨不同声音,学习用鼻子闻气味的方法。
3.对听声音、闻气味活动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熟悉生活中常见的声音,如:汽车喇叭声、电话铃声、小动物叫声等。
2.物质准备:
(1)录音机、磁带,铃铛、铃鼓、盘子、钟等能发出声音的物品;教学挂图(大自然的背景图、流水、刮风、雷雨、鸟鸣等)。
(2)各种有气味的物品,如:橘子皮、香水、肥皂、风油精、醋、酒等(可请家长协助搜集);自制神秘箱一个
活动过程:
1.指五官游戏,引起幼儿兴趣。
2.感知不同气味,了解鼻子的用处。
(1)展示搜集来的有气味的物品,由搜集者介绍该物品,并请大家闻一闻。
(2)游戏:神秘箱。
教师事先将前面展示的有气味的物品逐一放进神秘箱,让幼儿用鼻子在神秘箱的小孔处闻一闻,猜测箱内藏的是什么东西,最后教师打开神秘箱,与幼儿共同验证。
(3)与幼儿一起讨论鼻子的用途,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并引导幼儿回忆:爸爸的鼻子平时是用来干什么的?妈妈平时用鼻子做些什么?还有爷爷、奶奶的……
(4)游戏:找相同。
教师出示装有不同气味物品的瓶子,让幼儿将瓶子拿起来闻一闻,并把具有相同味道的罐子放在一起,并说说是什么物品的气味。游戏几次后,教师可适当增加装相同气味物品瓶子的组数,再按上述方式分组进行游戏。
3.游戏“听听猜猜”,感知耳朵的用处。
(1)游戏:耳朵耳朵听一听。
教师和幼儿边摸耳朵边念儿歌:“耳朵耳朵快醒来,听听我是谁?”念完儿歌,教师播放事先录好的幼儿熟悉的声音(如:汽车、摩托车的喇叭声、自行车的铃铛声,常见小动物的叫声,人的笑声、哭声等等,或在桌子底下敲击幼儿熟悉的能发出声音的物品),让幼儿猜猜是谁或什么物品发出的声音。待幼儿熟悉游戏后,教师可增加游戏的难度。这时,教师可请幼儿闭上眼睛并变换发声的位置,让幼儿说说声音来源的方向。
(2)教师与幼儿讨论耳朵的用途:你是怎么发现周围的声音?耳朵有什么用呢?
(3)出示大自然的背景图,依次播放自然界中的.各种声响(流水声、刮风声、雷雨声、鸟鸣声等),请幼儿根据磁带所播放的声音选择相应的图片贴到适当的位置。
(4)讨论:在我们生活中你还听过哪些声音?并请幼儿模仿出这种声音。
4.讨论:如何保护自己的鼻子和耳朵。
(1)与幼儿一起讨论怎样保护鼻子。
①教师出示一个流着“鼻血”的娃娃,教师提问:娃娃怎么了?娃娃的鼻子怎么会流血的?教育幼儿不能用手挖鼻孔,鼻涕流出来时,要用手帕来擦。
②请幼儿当“小老师”,教娃娃正确的擦鼻涕的方法。
(2)讨论:怎样保护耳朵。
①请幼儿说说没有耳朵会怎样?
②请幼儿捂上耳朵,教师轻声说话,引导幼儿感知听不见的不方便。
③说说怎样保护耳朵?(不要对着耳朵大声说话,不要让水流进耳朵或留在耳朵里等)5.阅读幼儿用书——我有耳朵和鼻子。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感知角色特点,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2、理解“笔友”、“约会”、“绝交”等词汇的含义,能用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绘本大书、幼儿用书、dvd
活动过程:
一、图画书导入,初步感知角色形象。
1、解读封面,了解主人公名字
封面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谁和谁约会?什么叫约会?
为什么会约会呢?好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
2、解读扉页,了解故事发生的地点
它们在什么地方约会?
二、集体阅读p1—p9,引发幼儿对故事内容的'关注。
1、教师逐页讲述故事大书,分解画面内容。
p4:什么是笔友?
p5:呱呱把玲玲想象成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那玲玲又会把呱呱想象成什么呢?
2、重点解读信件,了解信件的主要内容。
他们约会的地点在什么地方?时间?相约干什么?
3、继续阅读至p9
约会前他们做了哪些准备?
三、观看dvdp9—p21,了解故事情节发展的过程。
1、集体观看dvd,了解故事发展。
它们到底有没有成功约会呢?
p13:谁先到约会地点?它是怎么去的?那呱呱又是怎么去赴约的?
一开始它们有没有发现对方?为什么?
p17:什么叫绝交?谁来学一学玲玲说绝交的样子?
最后见面了吗?怎么发现对方的?
见面后跟想象中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他们的表情怎么样,心情怎么样?
2、引发提问,猜测故事结尾。
那她们真的会绝交吗?假如你是呱呱玲玲,你会怎么做?
四、阅读p22、p23,了解故事发展的结局。
那结果到底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它们是怎么做的?
五、完整阅读故事,进一步梳理故事发展情节。
幼儿自主阅读图画小书,梳理故事发展的情节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03-23
小班的教案06-12
小班教案健康教案07-08
小班儿歌教案11-04
小班汤圆教案11-20
小班《篮球》教案11-21
《冬至》小班教案11-27
开饭了小班教案11-27
小班雪教案12-03
音乐小班教案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