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班科学旋转的陀螺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旋转的陀螺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科学旋转的陀螺教案1
活动目标
1、感知视觉暂留造成的奇妙现象。
2、在游戏中体会两种颜色相配的陀螺旋转后会产生新颜色的奇妙现象,并能认真记录。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陀螺转动时颜色的奇妙变化。
教学难点:了解奇妙的视觉暂留现象。
活动准备
塑料陀螺(幼儿人手一个)
自制彩色卡片若干
实验大记录表一张
幼儿实验记录表(幼儿人手一份)
油画棒
有关视觉暂留的几种玩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陀螺,幼儿自由探索,激发兴趣。
1、玩陀螺
师:宝贝们,大家快来看看,图片上的两位小朋友在玩什么呢?他们看起来玩的很开心。大家玩过陀螺吗?你们想不想来玩一玩呢?老师给大家带来好多呢,一会儿就让你的陀螺宝宝随着音乐一起舞蹈吧!音乐一停,陀螺宝宝的舞蹈也要暂停,他们要休息一会儿。宝贝们听明白了吗?好,跳起来喽!(播放音乐)大家玩的开心吗?请你们来说说你是怎么玩的?
2、引出彩色卡片
师:刚才老师也玩了玩,确实很好玩,可是我的陀螺宝宝说“我有点冷,我不想玩了”。哦,原来寒冷的冬天到了,陀螺宝宝也怕冷,所以他不愿意和我玩了,不过,没关系的,侯老师给它准备了一顶好看的帽子,这样,它出来跳舞的时候就不会感觉冷了。大家看我给陀螺宝宝选择的小帽子吧。(出示彩色卡片,引导幼儿观察,说出卡片颜色)好,现在我要请它跳舞给你们看了。(音乐开始,教师分组给幼儿展示旋转的陀螺)
3、尝试第一张卡片
师:有的小朋友说他也想来试一试,那我们快来试试吧,看看你们转动陀螺时能发现什么小秘密?现在请小朋友给你的陀螺宝宝戴好帽子,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来试试吧!等陀螺宝宝停止跳舞以后把你发现的小秘密告诉我们。(提供红黄卡片,播放音乐,幼儿旋转陀螺,教师观察)
二、尝试验证,感知色彩变化,学会简单的记录
1、师:请一位小朋友来大声告诉我们你发现的秘密。(出示记录表,幼儿回答,教师作好示范记录)好,大家的小眼睛都特别亮,表现都很棒,你们可以为陀螺宝宝得到第二顶帽子,让我们转转看吧!看看这次有什么新发现?
2、提供红蓝卡片,幼儿旋转陀螺,再次探索颜色变化。
3、请一位幼儿用完整的话表述陀螺转动前和转动时的颜色变化,并请另外一位幼儿帮着做好记录。
4、小朋友们的表现真棒!所以可以得到更多的帽子,那我们赶快来发现其中的秘密吧!(幼儿每人一张记录表,各种颜色卡片)播放舒缓的音乐,幼儿操作记录,教师观察指导)。
5、请幼儿用完整的话来说说自己发现的'小秘密。
小结:宝贝们,你们都很了不起,就是一个个小科学家呀!发现了这么有趣的现象,那咱们来想想,为什么两种颜色转动起来就会出现一种新颜色呢?(幼儿回答)鼓励幼儿的回答。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三、观看视频,展示几种有关视觉暂留的小玩具,再次引起幼儿兴趣。
1、观看视频
师:伟大的科学家伯伯也发现了这个秘密了,并给这种奇妙的现象取了个名字,叫做“视觉暂留”。当我们看卡片时,看到了红色,在转的时候红色不会马上消失,而会在眼前停留几秒钟,紧接着黄色也映入眼前,两种颜色就重叠起来了,也就形成了新的颜色——橙色。
2、引起兴趣
师:原来视觉暂留现象就在我们身边呀,就连好看的动画片也是根据这个现象制作成的,老师也试着根据这个科学原理做了一些小玩具。(出示玩具,简单操作,让幼儿说出发现的小秘密,并请幼儿来玩一玩。)看来我们都可以当小魔术师了。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感受,就能发现好多的小秘密。请小朋友慢慢去发现吧!
3、小结
宝贝们!今天大家和侯老师一起见证了陀螺的颜色变化,还了解了“视觉暂留”现象。一会儿我把这些好玩的玩具放到咱们的科学探究区,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继续来玩。
四、活动延伸
宝贝们,今天老师和你们在一起特别开心,我想和你们继续做好朋友,同时,我有两个小愿望想让你们来帮我实现,我想看看三种颜色或多种颜色的陀螺转动起来的变化,那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制作好吗?还有一个小愿望就是我想知道生活当中哪里还有视觉暂留的现象,也请小朋友用心去观察,把你们的发现分享给老师和小朋友。
五、活动结束
幼儿整理活动所用物品,随音乐走出活动室。
活动总结
此活动通过孩子们感兴趣的陀螺激发幼儿活动兴趣,结合美术元素让幼儿感知旋转陀螺的色彩变化,知道两种颜色相配会产生一种新的颜色,在活动中,我觉得整个活动思路还是很清晰的,孩子们的探索兴趣也被较好的激发着。在提问和回应上,能做到简洁、明了,能运用指向性明确的语言来引导孩子的思考和探索,幼儿通过尝试、感知,实验在玩中发现科学秘密,积极性很高。由此过渡到“视觉暂留”这一科学现象,再次激发了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也萌发了他们今后继续探索的愿望。不过,在活动中有些细节没有处理好,比如引出“视觉暂留”这一科学现象后,应当再用通俗、浅显的语言来给幼儿作出解释,使幼儿更容易接受,今后需要不断改进,以求更上一层楼。
大班科学旋转的陀螺教案2
目标:
1、观察陀螺旋转时色彩的变化。
2、探索学习彩色陀螺的制作方法。
3、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4、培养探索陀螺的兴趣。
准备:
1、彩色陀螺。
2、火柴棒、大头针、较硬的圆形纸。
3、在科学区提供陀螺供幼儿探索、游戏。
过程:
1、欣赏彩色陀螺。
——师幼共同观察陀螺玩具,引导幼儿发现陀螺的图案和色彩。
——幼儿分组玩陀螺,感受陀螺旋转时色彩的变化。
2、讨论制作方法。
——讨论:有趣的陀螺怎么做呢?
——师幼共同总结制作步骤。
3、设计制作。
——启发幼儿运用七种颜色大胆地进行装饰,画出各种不同的图案。
——要求幼儿涂色均匀、鲜艳。
4、陀螺旋转比赛。
——幼儿转动陀螺,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静止时能看到七彩色,一转动就看不见了呢?
——引导幼儿比较不同的陀螺旋转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启发幼儿思考方形陀螺会不会转,鼓励幼儿有机会到科学区中继续探索。
活动反思:
陀螺玩具貌似普通,颜色不算漂亮,外表没有电动玩具有吸引力。可是他凭什么能流传至今呢?一直是小朋友心爱的伙伴。到底陀螺玩具藏着什么秘密,让孩子们越玩越留恋?我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不停地变换角度实践与思考,挖掘着陀螺玩具丰富的内涵。我们也一同分享着我们共同拥有的快乐与幸福。当我第一次出示陀螺,孩子们不以为然,我请他们说说第一眼看见陀螺的感觉。“很小、普通、平凡、不漂亮”是陀螺的`代名词。“对,普通的陀螺也有他的用途。就是……”我捏紧了陀螺的把柄,用力一转,放手,陀螺自己一个人在桌子上旋转起来,转呀转呀,速度减慢,最后停了下来。“陀螺有什么用?”“能转起来。”“陀螺旋转的秘密有很多,需要小朋友仔细看。这回,看谁的眼睛跟孙悟空一样?”孩子们的情绪逐渐高涨,此刻兴致勃勃地观看起来。我请了几个小朋友来玩陀螺,陀螺在小朋友的手中千变万化。有的转速较快,有的转速较慢,快速飞转的片刻就摔倒在地,慢性子的不急不慢忽忽悠悠的,仿佛玩的心满意足才罢手……小朋友的心情也随着陀螺的变化而变化着,平静的引子,跌宕起伏的高潮,余犹未尽的曲终人和……“老师,陀螺转起来没有颜色了?”“老师,陀螺有的转的快有的转的慢?”“老师,XX转的时间很长,XX转的时间很短。”你们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想想这究竟为什么呢?自己讨论商量,能否找到答案?于是孩子们小鸟蜜蜂似的喳喳喳喳起来。
此刻,孩子们都成了研究专家,有的拿着陀螺转呀转,有的边商量边玩……望着这一切,我感触颇深:别小瞧一件普通的东西,往往深藏着许许多多的可贵之处。
大班科学旋转的陀螺教案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习惯和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
2、引导幼儿在《转转玩玩》中观察陀螺旋转时的图案与色彩的变化。(包括陀螺转动的速度、颜色、形状、大小等)
3、探索陀螺原地稳定旋转时技巧,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1)自制抽动陀螺。(2)购买玩具陀螺。(3)捻动的陀螺(4)实物投影仪
2、学具:(1)不同类型的陀螺若干个。(2)制作材料: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及各种色彩的卡纸若干、瓶盖、废纸卡等。
活动过程
一、玩玩转转,让陀螺转起来。
1、教师表演,抽动陀螺、捻动陀螺,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教师提问:这是什么玩具?(陀螺)。请问小朋友还见过什么样的陀螺,提醒幼儿思考与现在玩的不同的一些陀螺玩具。
2、让幼儿自由转动,并进行观察。
(1)教师提出问题,幼儿分组进行探索、观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2)怎样才能使陀螺稳稳的上时间的.转动呢?教师可采取让每个幼儿拿一个陀螺,来转一转,玩一玩。从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3)幼儿玩转陀螺,教师巡回观察并指导。
(4)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让陀螺转起来的,请表演给大家看。(个别幼儿幼儿表演时动作不规范或转动效果较差,这种情况教师要给个别指导。如:教师示范,要把陀螺捏紧,稳稳的用力一捻,陀螺就会转动起来。
3、幼儿自由结伴,进行转动陀螺的比赛,(相同的陀螺为一组,找出比较认真的幼儿来为本组当评委,进行比赛。)
4、讨论,为什么有的陀螺转动时间长,有的转动时间短。
5、教师演示上弦的陀螺,幼儿观察并发表各自的见解:上一下弦陀螺一转就停,上几下弦陀螺就转个不停。
小结:拿稳放平陀螺,平稳用力不能偏,陀螺才能转稳。陀螺旋转时间的长短与用力气大小有关系。用力大,转的时间久长;相反,有力小,转的时间就相对短些。
二、转转看看、陀螺变变。通过这一活动,让幼儿来观察不同颜色的陀螺旋转后,颜色与图案的变化。
1、幼儿自由结伴转动陀螺。
(1)提问:陀螺旋转之前与旋转之后有什么变化?
(2)幼儿进行交流,讨论在旋转前和旋转后有什么变化?谈谈自己的发现。(转动后陀螺的颜色与图案有什么变化。
2、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实物投影仪,观察陀螺旋转起来后,颜色在视觉上的变化。
小结:由于陀螺转动很快,看上去,五彩的陀螺各种颜色有些混合色,小块的颜色变成了圆形。
三、做做玩玩,观察不同形状的陀螺旋转后,形状在视觉上的变化。
1、组织幼儿制作不同形状的陀螺。
(1)选择适合的材料(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边长2厘米的卡纸,火柴棒等。
2、幼儿自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找准插孔,将火柴棒磷头朝下安装。引导幼儿进行装饰陀螺。
3、转转看看,让幼儿发现陀螺形状在视觉上的变化。
(1)幼儿自由自由转动陀螺。
(2)提问:陀螺旋转后看上去有什么变化?
(3)幼儿自行讨论交流。(略)
4、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实物投影仪,来观察不同形状的陀螺转起来后,形状在视觉上的变化。并引导幼儿概括:由于陀螺转动的非常快,所以,无论是什么形状,转动起来后我们看上去都是圆形的。
活动延伸
幼儿玩自制陀螺,进一步感知陀螺的各种变化。
活动反思
幼儿的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索欲望,使他们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和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趣的陀螺》这一大班科学活动,孩子们一直处于积极探索的状态中是因为整个活动自然流畅,层次分明,适合大班幼儿的水平,又具有一定挑战性,它激发了幼儿探索新事物的兴趣和热情,孩子们一直表现出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
大班科学旋转的陀螺教案4
活动目标:
1、观察陀螺旋转时色彩的变化。
2、探索学习彩色陀螺的制作方法。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彩色陀螺。
2、火柴棒、大头针、较硬的圆形纸。
3、在科学区提供陀螺供幼儿探索、游戏。
活动过程:
1、欣赏彩色陀螺。
——师幼共同观察陀螺玩具,引导幼儿发现陀螺的图案和色彩。
——幼儿分组玩陀螺,感受陀螺旋转时色彩的变化。
2、讨论制作方法。
——讨论:有趣的陀螺怎么做呢?
——师幼共同总结制作步骤。
3、设计制作。
——启发幼儿运用七种颜色大胆地进行装饰,画出各种不同的图案。
——要求幼儿涂色均匀、鲜艳。
4、陀螺旋转比赛。
——幼儿转动陀螺,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静止时能看到七彩色,一转动就看不见了呢?
——引导幼儿比较不同的陀螺旋转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启发幼儿思考方形陀螺会不会转,鼓励幼儿有机会到科学区中继续探索。
活动反思:
陀螺玩具貌似普通,颜色不算漂亮,外表没有电动玩具有吸引力。可是他凭什么能流传至今呢?一直是小朋友心爱的伙伴。到底陀螺玩具藏着什么秘密,让孩子们越玩越留恋?我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不停地变换角度实践与思考,挖掘着陀螺玩具丰富的内涵。我们也一同分享着我们共同拥有的.快乐与幸福。当我第一次出示陀螺,孩子们不以为然,我请他们说说第一眼看见陀螺的感觉。“很小、普通、平凡、不漂亮”是陀螺的代名词。“对,普通的陀螺也有他的用途。就是……”我捏紧了陀螺的把柄,用力一转,放手,陀螺自己一个人在桌子上旋转起来,转呀转呀,速度减慢,最后停了下来。“陀螺有什么用?”“能转起来。”“陀螺旋转的秘密有很多,需要小朋友仔细看。这回,看谁的眼睛跟孙悟空一样?”孩子们的情绪逐渐高涨,此刻兴致勃勃地观看起来。我请了几个小朋友来玩陀螺,陀螺在小朋友的手中千变万化。有的转速较快,有的转速较慢,快速飞转的片刻就摔倒在地,慢性子的不急不慢忽忽悠悠的,仿佛玩的心满意足才罢手……小朋友的心情也随着陀螺的变化而变化着,平静的引子,跌宕起伏的高潮,余犹未尽的曲终人和……“老师,陀螺转起来没有颜色了?”“老师,陀螺有的转的快有的转的慢?”“老师,XX转的时间很长,XX转的时间很短。”你们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想想这究竟为什么呢?自己讨论商量,能否找到答案?于是孩子们小鸟蜜蜂似的喳喳喳喳起来。
此刻,孩子们都成了研究专家,有的拿着陀螺转呀转,有的边商量边玩……望着这一切,我感触颇深:别小瞧一件普通的东西,往往深藏着许许多多的可贵之处。
大班科学旋转的陀螺教案5
设计意图:
孩子们对陀螺感兴趣是从易志福小朋友带来的五彩陀螺开始的,这个五颜六色的会唱歌的小玩意一下子就把所有孩子们的目光锁住了。他们即好奇又兴奋,对这个会唱歌的陀螺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孩子们蠢蠢欲动,都想试一试,玩一玩,目不转睛的盯着这悠悠转的陀螺争先恐后的问易志福:“能让我转一转吗?”“给我玩一玩,好吗?”“让我试一试吧?”……在新《纲要》中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于是,我迅速捕捉幼儿的这时的兴趣和需要,让幼儿利用生活中触手可及、俯拾皆是的资源,从直接、简单的操作活动中开始享受到自主探究、主动表现带来的乐趣。让幼儿在做中学、做中思,在做中亲身感受科学、探索科学。由此,我设计了《有趣的陀螺》这一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玩陀螺,了解陀螺的外形特征及旋转的奥秘。
2.启发幼儿表达、交流探究、验证陀螺制作过程,并记录制作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
3.在情景游戏中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⑴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的陀螺。
⑵火柴棒、大头针、较硬的圆形纸、记录卡若干份。
⑶摄像机、陀螺擂台赛。
2.经验准备在科学探索区中提供各式陀螺供幼儿操作、探索,找到教育目标与幼儿经验的契合点,以便收集适宜完成教育目标的信息资源。
活动过程:
一、“转转发布会”───设置情境,激发幼儿观察、探究的欲望
1.“转转发布会”后提问:
⑴你是怎样让陀螺转动起来的?
⑵陀螺旋转与不旋转有什么不同?
⑶怎样让陀螺旋转时间更长呢?幼儿玩陀螺后分小组根据问题进行交流探讨,把自己的自身感受、探索过程和结果表达出来,激发幼儿观察、探究的欲望。
2.欣赏陀螺,从而了解陀螺外形特征。
指导语:陀螺是什么样子的?
(如:下面尖尖的,中间有个圆片等,可启发幼儿回想陀螺的共同之处)
二、“陀螺”诞生记──让幼儿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尝试动手设计制作并记录结果
1.讨论制作方法指导语:有趣的陀螺怎样诞生的呢?
(教师要给幼儿充分的讨论时间,关注幼儿不同的设计思路,引导幼儿探究可行的制作方案)
2.总结、记录制作步骤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
设计步骤如下:
⑴用中心对称的方法在圆形纸上进行装饰,并均匀涂色;
⑵将装饰好的图形剪下;
⑶在纸的中心先用大头针戳个洞,再把火柴棒插入洞内。
3.陀螺产生了
幼儿按自己的设计方案,自主探究陀螺的制作过程。
注意:⑴启发幼儿运用各种颜色大胆进行装饰,画出不同图案,设计不同造型。⑵找准中心点,注意掌握重心。
三、陀螺擂台赛───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经验,体验成功的喜悦(拍摄此过程)
1.比一比,谁的陀螺转动时间长?
2.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陀螺静止时能看见几种色彩?转动起来就不见了呢?
活动延伸:
运用硬纸板和火柴棒试着把陀螺制成三角形、正方形等,看它们能否转动起来。
活动反思:
幼儿的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索欲望,使他们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和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趣的陀螺》这一大班科学活动,孩子们一直处于积极探索的状态中是因为整个活动自然流畅,层次分明,适合大班幼儿的水平,又具有一定挑战性,它激发了幼儿探索新事物的兴趣和热情,孩子们一直表现出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的组织和实施:
第一,通过“玩陀螺”激发幼儿内在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
在实践中,我们改变传统的“教”的模式,注重给孩子提供大量的自主探究机会,使孩子们学得更主动、更自由、更有活力。观其行,激其趣。通过情境设置“转转发布会”教师成为活动的支持者,成为幼儿的玩伴,并适时地为幼儿的探究创设陀螺擂台赛展示舞台,不仅让幼儿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又能引发幼儿之间的互动,实现资源共享,更能激发幼儿探究陀螺转动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通过“做”陀螺,让幼儿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亲身感受科学,探索科学。
幼儿对科学的理解是通过一系列活动能动实现的,然而,总会有一部分孩子的实验以失败告终。解其惑,展其趣,在幼儿碰到挫折时,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十分重要,教师若能关注孩子失败的原因,引导幼儿勇敢地面对问题。比如:制作陀螺过程中找不准中心点,轴过长、过短,材料制作过于简单等等,在不断的质疑中寻求症结所在,并鼓励幼儿积极与材料及同伴互动,在多重互动的过程中赢得成功和自信。在此环节中教师还应鼓励幼儿表述操作结果,与同伴交流经验,加深幼儿对科学的理解,使感性知识系统化,使学习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
第三,通过“比陀螺”验证自己的制作,共享实验的成功与失败。
有差异的学习经验与能力导致孩子在实验中出现不同的构思,方案和验证过程。在验证过程中,我们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录其行,延其趣。为此教师录制了此环节,对幼儿探究活动的精彩记录促成新的活动产生,延续幼儿的探究热情,而以兴趣为目标的擂台赛,更让幼儿体验探究和创新乐趣。
孩子们的科学探究从实现世界中常见的物品或身边发生的事情开始,教师应用即有趣又能引起儿童科学思考的情景或方式引入主题,使孩子们关注周围常见事物,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同时使孩子们的探究有明确的方向,保证探究的有效性,不断地支持孩子们的科学探究活动。
大班科学旋转的陀螺教案6
活动目标:
1、观察陀螺旋转时色彩的变化。
2、探索学习彩色陀螺的制作方法。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彩色陀螺。
2、火柴棒、大头针、较硬的圆形纸。
3、在科学区提供陀螺供幼儿探索、游戏。
活动过程:
1、欣赏彩色陀螺。
——师幼共同观察陀螺玩具,引导幼儿发现陀螺的图案和色彩。
——幼儿分组玩陀螺,感受陀螺旋转时色彩的变化。
2、讨论制作方法。
——讨论:有趣的陀螺怎么做呢?
——师幼共同总结制作步骤。
3、设计制作。
——启发幼儿运用七种颜色大胆地进行装饰,画出各种不同的图案。
——要求幼儿涂色均匀、鲜艳。
4、陀螺旋转比赛。
——幼儿转动陀螺,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静止时能看到七彩色,一转动就看不见了呢?
——引导幼儿比较不同的陀螺旋转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启发幼儿思考方形陀螺会不会转,鼓励幼儿有机会到科学区中继续探索。
活动反思:
陀螺玩具貌似普通,颜色不算漂亮,外表没有电动玩具有吸引力。可是他凭什么能流传至今呢?一直是小朋友心爱的伙伴。到底陀螺玩具藏着什么秘密,让孩子们越玩越留恋?我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不停地变换角度实践与思考,挖掘着陀螺玩具丰富的内涵。我们也一同分享着我们共同拥有的快乐与幸福。当我第一次出示陀螺,孩子们不以为然,我请他们说说第一眼看见陀螺的感觉。“很小、普通、平凡、不漂亮”是陀螺的代名词。“对,普通的陀螺也有他的用途。就是……”我捏紧了陀螺的把柄,用力一转,放手,陀螺自己一个人在桌子上旋转起来,转呀转呀,速度减慢,最后停了下来。“陀螺有什么用?”“能转起来。”“陀螺旋转的.秘密有很多,需要小朋友仔细看。这回,看谁的眼睛跟孙悟空一样?”孩子们的情绪逐渐高涨,此刻兴致勃勃地观看起来。我请了几个小朋友来玩陀螺,陀螺在小朋友的手中千变万化。有的转速较快,有的转速较慢,快速飞转的片刻就摔倒在地,慢性子的不急不慢忽忽悠悠的,仿佛玩的心满意足才罢手……小朋友的心情也随着陀螺的变化而变化着,平静的引子,跌宕起伏的高潮,余犹未尽的曲终人和……“老师,陀螺转起来没有颜色了?”“老师,陀螺有的转的快有的转的慢?”“老师,XX转的时间很长,XX转的时间很短。”你们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想想这究竟为什么呢?自己讨论商量,能否找到答案?于是孩子们小鸟蜜蜂似的喳喳喳喳起来。
此刻,孩子们都成了研究专家,有的拿着陀螺转呀转,有的边商量边玩……望着这一切,我感触颇深:别小瞧一件普通的东西,往往深藏着许许多多的可贵之处。
大班科学旋转的陀螺教案7
活动目标:
1、知道陀螺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并在玩陀螺的过程中,探索发现与陀螺旋转有关的各种相关因素。
2、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探索结果,对科学探索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用齿轮炮弹自制一个陀螺、齿轮炮弹玩具若干。记录纸、笔人手一份。多媒体、投影仪 。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同伴之间相互观察并玩一玩,启发幼儿说出陀螺有三部分组成:发射器、发条、陀螺。
二、幼儿结伴玩陀螺,在讲讲、玩玩、比比中探索影响陀螺旋转的因素。
1、提出要求:
(1)找同伴说一说自己的陀螺是什么形状、什么样?
(2)玩一玩,比一比,谁的陀螺转的时间长?想一想为什么陀螺会转?
2、幼儿结伴游戏,记录游戏结果。
3、交流记录情况,谈谈影响陀螺旋转时间长短的因素。
提问:为什么有的陀螺转的时间长,有的转的时间短?怎样使你的陀螺转的快而时间长?
(使用长的发条、拉发条时要用力且要速度快、要在平整的.地面上玩、不要撞其他的物体……)
小结:就象小朋友自己说得一样,要在平整的地面上玩,不要撞其他的物体,可使用长的发条且在抽拉时要用力和速度快,这样陀螺在旋转时会快而时间长。
4、探索发现:一样的陀螺转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
设计疑问讨论、个别幼儿比赛、验证。
小结:陀螺应有中心支撑点,旋转应有力度,陀螺旋转的时间长短与用力的大小、方法有关系。
三、尝试改变原有陀螺,比较改变前后转动的结果。
1、提问:如果你的陀螺在旋转面边缘的一端多拼插或减少一个齿轮炮弹,结果会怎样?
2、幼儿讨论交流自己的猜想,尝试验证后再将结果记录。
小结:陀螺旋转面应以支撑点为中心对称。陀螺旋转的时间长短还与旋转面是否对称有关。
四、开展"陀螺高手"比赛活动,在愉悦的情绪中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不同接触面(玻璃、布)上玩陀螺,继续探索发现并记录交流。
大班科学旋转的陀螺教案8
一、活动目标:
1.认识陀螺的结构,学习陀螺的制作方法,在感知陀螺旋转的过程中初步探索其旋转的速度和陀螺轴的位置、转动平面的光滑度的关系。
2.探索影响陀螺转动的条件,学习用符号等方式自主记录探索结果,并利用陀螺转动的探索结果进行绘画。
3.体验陀螺转动和科学探索的乐趣,初步发展大胆猜测-实验验证-分析记录的科学思维。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二、活动准备:
1.认知准备:陀螺转动游戏的经验
2.材料准备:
(1)①网络游戏《旋风陀螺》;
②课件;
③制作、探索陀螺和绘画的视频;
④微信小程序“好签”;
⑤手机或平板;
(2)学习记录单(《陀螺转动轴的位置对转动的影响》、《平面的光滑度对陀螺转动的影响》)
(3)硬纸板若干块、剪刀、油画棒、一次性木质筷子、大纸盘;
(4)黄、蓝色的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硬纸板各一块。
3.环境准备::宽阔的居家环境,桌面、凉席、大毛巾、沙发等平面。
三、活动重难点:
1.陀螺转动和陀螺轴的位置、转动平面的光滑度的关系的探索实验。
2.学习用符号等方式自主记录探索结果。
四、教学过程:
学习步骤起止时间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
导入环节00'05''-01'32''幼儿操作体验网络小游戏《旋风陀螺》,激发活动兴趣。语言引导,引起孩子的好奇心。
网络小游戏中动态、比拼的陀螺充分调动幼儿的活动兴趣。
认识环节01'33''-02'30''了解陀螺的类型、构造。从陀螺的多种类型中总结它的核心构造——陀螺面和陀螺轴,为后续制作陀螺奠定经验基础。
课件展示陀螺的多种类型,丰富孩子的经验,直观展现陀螺的构造。
制作环节02'31''-04'50''从家中寻找合适的材料自主制作陀螺,并用喜欢的花纹装饰陀螺。介绍制作材料并示范陀螺的制作方法。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一目了然,便于孩子选择合适的材料开展活动。制作陀螺的视频也为孩子的手工制作提供参考。
探索环节04'51''-17'15''通过猜测、实验、记录等一系列科学形式完成探索活动。展示实验材料、讲解学习记录单、示范实验过程。
探索一:陀螺转动轴的位置对转动的影响;
探索二:平面的光滑度对陀螺转动的影响。
考虑到居家环境幼儿难以记录纸质学习单,我们采用小程序“好签”,让幼儿在手机或平板上也能轻松快捷地完成学习单。
绘画环节17'16''-21'58''幼儿在居家环境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绘画,并自行选择不同的方式装饰纸盘、分享画作。介绍绘画所需的材料,展示绘画过程和成品。
视频呈现绘画环节,细节清晰明了,制作过程一目了然。
五、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和居家环境的因素,以孩子喜欢的陀螺展开认识、探索、绘画一系列的活动,活动所需要的材料都是家里随手可得的,探索的环境也是家里具备的,这便于孩子开展活动。整个活动以陀螺的构造——陀螺轴和陀螺面为中心,教师先从认识陀螺开始活动,为接下来探索活动建立经验基础;接着制作陀螺也为探索和绘画活动作出材料准备;而探索活动中得出的结论也为最后的绘画环节提供理论基础,服务于活动的需要,活动的整个流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大班科学旋转的陀螺教案9
【设计意图】
现实生活中转动的现象随处可见,像风车的转动,车轮的转动……,在我们成人看来是理应如此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却深深吸引着我们的孩子,转动的奥秘让孩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为了顺应孩子的心理,我选择了转陀螺这一科学探索活动来帮助幼儿去发现探索并体验转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观察陀螺旋转时色彩的变化。
2、探索学习彩色陀螺的制作方法。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彩色陀螺。
2、火柴棒、大头针、较硬的圆形纸。
3、在科学区提供陀螺供幼儿探索、游戏。
【活动过程】
(一)欣赏彩色陀螺。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玩具,你们看这是什么?
2、出示陀螺。让幼共同观察陀螺玩具,你们看这个陀螺它们上面有什么图案?用了哪些色彩?
3、把幼儿分成五组玩陀螺,让幼儿感受陀螺旋转时色彩的变化。
陀螺快转时与不转时色彩有什么不同?(陀螺不转时有七彩色,快转时色彩会混在一起)
(二)讨论制作方法。
1、师:你们愿意制作好玩的陀螺吗?(愿意)
讨论:有趣的陀螺怎么做呢?先看一看陀螺是什么形状的?
2、师幼共同总结制作步骤:
(1)用中心对称的方法在圆形纸上进行装饰,并均匀涂色。
(2)将装饰好的圆形剪下。
(3)在纸的中心先用大头针截一个洞,再把火柴插入洞内。
(三)设计制作。
1、每组幼儿分发火柴棒、大头针、较硬的圆形纸。
启发幼儿运用七种颜色大胆设计地进行装饰,画出各种与众不同的图案。
2、老师巡回指导。要求幼儿涂色均匀、颜色鲜艳。提醒幼儿使用大头针时注意安全。
(四)陀螺旋转比赛。
1、让个别幼儿展示自己设计的陀螺,供幼儿欣赏
2、让幼儿在桌子上进行比赛看谁的陀螺转动的快,转得时间长,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静止时能看到七彩色,一转动就看不见了呢?快转时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变成白色)
3、让幼儿同伴比较不同的陀螺旋转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4、小朋友如果陀螺是方形的会不会转动?为什么?
(五)活动结束。
1、教师简单讲评:小朋友今天你们设计的彩色陀螺非常棒,以后能设计出别具一格的彩色陀螺,带给老师和小朋友看。
2、下课后带着你的陀螺和小班的弟妹玩好吗?
活动反思:
陀螺玩具貌似普通,颜色不算漂亮,外表没有电动玩具有吸引力。可是他凭什么能流传至今呢?一直是小朋友心爱的伙伴。到底陀螺玩具藏着什么秘密,让孩子们越玩越留恋?我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不停地变换角度实践与思考,挖掘着陀螺玩具丰富的内涵。我们也一同分享着我们共同拥有的快乐与幸福。当我第一次出示陀螺,孩子们不以为然,我请他们说说第一眼看见陀螺的感觉。“很小、普通、平凡、不漂亮”是陀螺的代名词。“对,普通的陀螺也有他的用途。就是……”我捏紧了陀螺的把柄,用力一转,放手,陀螺自己一个人在桌子上旋转起来,转呀转呀,速度减慢,最后停了下来。“陀螺有什么用?”“能转起来。”“陀螺旋转的秘密有很多,需要小朋友仔细看。这回,看谁的眼睛跟孙悟空一样?”孩子们的.情绪逐渐高涨,此刻兴致勃勃地观看起来。我请了几个小朋友来玩陀螺,陀螺在小朋友的手中千变万化。有的转速较快,有的转速较慢,快速飞转的片刻就摔倒在地,慢性子的不急不慢忽忽悠悠的,仿佛玩的心满意足才罢手……小朋友的心情也随着陀螺的变化而变化着,平静的引子,跌宕起伏的高潮,余犹未尽的曲终人和……“老师,陀螺转起来没有颜色了?”“老师,陀螺有的转的快有的转的慢?”“老师,XX转的时间很长,XX转的时间很短。”你们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想想这究竟为什么呢?自己讨论商量,能否找到答案?于是孩子们小鸟蜜蜂似的喳喳喳喳起来。
此刻,孩子们都成了研究专家,有的拿着陀螺转呀转,有的边商量边玩……望着这一切,我感触颇深:别小瞧一件普通的东西,往往深藏着许许多多的可贵之处。
大班科学旋转的陀螺教案10
活动目标
1.观察陀螺旋转时色彩的变化,引导幼儿探索陀螺的制作方法。
2.通过制作陀螺,让幼儿从中体会力与平衡之间的关系。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彩色陀螺或幼儿自带各式陀螺。
2.牙签、竹签、各种形状的纸片、铅笔、剪刀、水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1.玩彩色陀螺
(1)幼儿自由玩陀螺,观察陀螺转动时色彩的变化。
(2)引导幼儿观察陀螺是怎样转的?转动时色彩的变化?
(3)集中交流,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2.探索制作方法
(1)讨论:陀螺怎么制做呢?
(2)师幼共同总结制作步骤(选取稍硬的纸片,在纸片上进行装饰,井均匀涂色,在纸的中心先用大头针戳一个洞.再把竹签插入洞内。
3.设计制作。
(1)讨论:你准备做一个什么形状的`陀螺?
(2)幼儿第一次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试着玩一玩自己做好的陀螺。
(3)讨论:为什么有的幼儿制作的陀螺不会转动?说说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4)讨论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重、难点。
4.再次设计制作彩色陀螺。
(1)幼儿第二次动手制作,鼓励幼儿运用颜色大胆装饰,画出不同图案,涂色均匀。
(2)再次玩一玩自己做好的陀螺。
5.陀螺旋转比赛
(1)幼儿操作自己的陀螺进行比赛。
(2)思考:怎么有的陀螺转的时间长,有的时间短呢?还有的陀螺不是圆的为什么也能转动呢?为什么静止时能看到多色,转动时看不见?
(3)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探索陀螺力与平衡的关系。
活动延伸
提供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用的陀螺,供幼儿体育活动时用。
教学反思:
为了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培养他们热爱探索、学会探索,我把主题活动《彩色陀螺》它是手工,但更多意义上是以科学活动为主线来进行的。把它定为“彩色纸陀螺”作为科学纸趣艺术教学活动的一个内容来作为公共课活动,“制作会转动的纸彩色陀螺”环节中渗透着一些科学知识,这样又有科学方面的探索,既有艺术方面的装饰纸陀螺的色彩美。又把我园的“纸趣”艺术在科学领域中有效的体现出来,可以说是一举二得。在活动中我把较硬的圆形纸制作成彩色陀螺贯穿到整个活动中。重难点是探索影响纸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小百科:陀螺指的是绕一个支点高速转动的刚体。陀螺是中国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也作陀罗,闽南语称作“干乐”,北方叫做“冰尜”或“打老牛”。河北吴桥地区被称为bo。
大班科学旋转的陀螺教案11
设计意图:
孩子们对陀螺感兴趣是从易志福小朋友带来的五彩陀螺开始的,这个五颜六色的会唱歌的小玩意一下子就把所有孩子们的目光锁住了。他们即好奇又兴奋,对这个会唱歌的陀螺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孩子们蠢蠢欲动,都想试一试,玩一玩,目不转睛的盯着这悠悠转的陀螺争先恐后的问易志福:“能让我转一转吗?”“给我玩一玩,好吗?”“让我试一试吧?”……在新《纲要》中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于是,我迅速捕捉幼儿的这时的兴趣和需要,让幼儿利用生活中触手可及、俯拾皆是的资源,从直接、简单的操作活动中开始享受到自主探究、主动表现带来的乐趣。让幼儿在做中学、做中思,在做中亲身感受科学、探索科学。
由此,我设计了《有趣的陀螺》这一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玩陀螺,了解陀螺的外形特征及旋转的奥秘。
2.启发幼儿表达、交流探究、验证陀螺制作过程,并记录制作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
3.在情景游戏中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5.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⑴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的陀螺。
⑵火柴棒、大头针、较硬的圆形纸、记录卡若干份。
⑶摄像机、陀螺擂台赛。
2.经验准备
在科学探索区中提供各式陀螺供幼儿操作、探索,找到教育目标与幼儿经验的契合点,以便收集适宜完成教育目标的信息资源。
活动过程:
一、“转转发布会”───设置情境,激发幼儿观察、探究的欲望
1.“转转发布会”后提问:
⑴你是怎样让陀螺转动起来的?
⑵陀螺旋转与不旋转有什么不同?
⑶怎样让陀螺旋转时间更长呢?
幼儿玩陀螺后分小组根据问题进行交流探讨,把自己的自身感受、探索过程和结果表达出来,激发幼儿观察、探究的欲望。
2.欣赏陀螺,从而了解陀螺外形特征。
指导语:陀螺是什么样子的.?
(如:下面尖尖的,中间有个圆片等,可启发幼儿回想陀螺的共同之处)
二、“陀螺”诞生记──让幼儿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尝试动手设计制作并记录结果
1.讨论制作方法
指导语:有趣的陀螺怎样诞生的呢?
(教师要给幼儿充分的讨论时间,关注幼儿不同的设计思路,引导幼儿探究可行的制作方案)
2.总结、记录制作步骤
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
设计步骤如下:
略
⑴用中心对称的方法在圆形纸上进行装饰,并均匀涂色;
⑵将装饰好的图形剪下;
⑶在纸的中心先用大头针戳个洞,再把火柴棒插入洞内。
3.陀螺产生了
幼儿按自己的设计方案,自主探究陀螺的制作过程。
注意:⑴启发幼儿运用各种颜色大胆进行装饰,画出不同图案,设计不同造型。⑵找准中心点,注意掌握重心。
三、陀螺擂台赛───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经验,体验成功的喜悦(拍摄此过程)
1.比一比,谁的陀螺转动时间长?
2.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陀螺静止时能看见几种色彩?转动起来就不见了呢?
活动延伸:
运用硬纸板和火柴棒试着把陀螺制成三角形、正方形等,看它们能否转动起来。
活动反思:
幼儿的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索欲望,使他们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和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趣的陀螺》这一大班科学活动,孩子们一直处于积极探索的状态中是因为整个活动自然流畅,层次分明,适合大班幼儿的水平,又具有一定挑战性,它激发了幼儿探索新事物的兴趣和热情,孩子们一直表现出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的组织和实施:
第一,通过“玩陀螺”激发幼儿内在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
在实践中,我们改变传统的“教”的模式,注重给孩子提供大量的自主探究机会,使孩子们学得更主动、更自由、更有活力。观其行,激其趣。通过情境设置“转转发布会”教师成为活动的支持者,成为幼儿的玩伴,并适时地为幼儿的探究创设陀螺擂台赛展示舞台,不仅让幼儿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又能引发幼儿之间的互动,实现资源共享,更能激发幼儿探究陀螺转动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通过“做”陀螺,让幼儿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亲身感受科学,探索科学。
幼儿对科学的理解是通过一系列活动能动实现的,然而,总会有一部分孩子的实验以失败告终。解其惑,展其趣,在幼儿碰到挫折时,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十分重要,教师若能关注孩子失败的原因,引导幼儿勇敢地面对问题。比如:制作陀螺过程中找不准中心点,轴过长、过短,材料制作过于简单等等,在不断的质疑中寻求症结所在,并鼓励幼儿积极与材料及同伴互动,在多重互动的过程中赢得成功和自信。在此环节中教师还应鼓励幼儿表述操作结果,与同伴交流经验,加深幼儿对科学的理解,使感性知识系统化,使学习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
第三,通过“比陀螺”验证自己的制作,共享实验的成功与失败。
有差异的学习经验与能力导致孩子在实验中出现不同的构思,方案和验证过程。在验证过程中,我们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录其行,延其趣。为此教师录制了此环节,对幼儿探究活动的精彩记录促成新的活动产生,延续幼儿的探究热情,而以兴趣为目标的擂台赛,更让幼儿体验探究和创新乐趣。
孩子们的科学探究从实现世界中常见的物品或身边发生的事情开始,教师应用即有趣又能引起儿童科学思考的情景或方式引入主题,使孩子们关注周围常见事物,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同时使孩子们的探究有明确的方向,保证探究的有效性,不断地支持孩子们的科学探究活动。
【大班科学旋转的陀螺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的教案10-27
图形的旋转教案02-19
《平移与旋转》教案06-15
大班科学教案12-18
大班科学教案12-29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02-22
大班科学花教案04-01
大班科学复制教案04-01
大班科学排序教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