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时间:2023-02-13 12:23:27 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5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要认识的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认识一个新部首立刀旁会写本课的8个字,重点指导两个字“利“和”“江”。

  (2)正确朗读课文、流利读文。

  教学重点:

  会认13个要认识的字,学习新部首。会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学习生字,了解字义、词义

  正确朗读课文、读顺课文。

  体会看地图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老师知道大家都喜欢看美丽的图画,你们想看吗?知道是什么图吗?教师大屏幕出示(一张是世界地图,一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师:中国地图像什么?谁能说给大家听听?(报晓的大公鸡)板书:“地图”两个字,学生认一认并找出好的办法记住它们。“图”:加一加,一口吃个大冬西瓜。

  2.同学你在地图上看到了什么?生:找发现(有黄色、绿色、蓝色还有许许多多的曲线)那你想知道它们都代表什么吗?师:通过看地图我们就能知道哪是大海,哪是陆地、平原、高山,还能看到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你们觉得看地图有趣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看地图的乐趣一课,教师补充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在文中感知生字的读音。

  1.请同学们快速地把书翻到33页看地图的乐趣一课,端好书请坐直。听老师读课文,注意预习中圈画的生字词正确的读音。

  2.请学生们轻声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读不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者请教同桌、老师把生字词多读两遍。生:练习读课文

  3.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遍课文,争取读通顺。生:练习读教师适时评价

  三、学习生字

  1.感知认读,在词语中了解字义或词义。

  (1)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这些这些词语读得更准吧。那我们就赶快把他们从课文中请出来吧。(课件出示词语带拼音)

  同学们,你们先自己试着读一读。

  (开火车读..齐读)(强调“彩、所、乡许的字音)

  (2)现在老师把这些拼音去掉你们还认识吗?(师去拼音生读词指名领读)

  请同学们把这些词语读给同桌听一听。

  (3)现在老师要考一考你们记得怎么样?(师随便指词学生读或开火车读)

  (指五彩):谁能快速读出这个词?看地图上有哪些颜色?五彩表示什么?(颜色多)

  五彩还可以用哪些词来表示?(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在这些词中请学生选择喜欢的一个词说话。

  (平原)指名读这个词。地图上绿色的代表平原。平原是指比较平坦的地区。

  (高山)谁能读一读这个词?

  有高山就要有平原,指“平原”一词读两遍。高的反义词是什么?高—低

  (所有)谁能读这个词?

  (意大利):谁能读这个词?

  意大利是一个国家名。利是会意字,甲骨文利是由禾和刀构成,意思是能割庄稼的刀,由此产生刀口快的意思。指名领读一读

  (北京):谁能读这个词?

  北京是我国的`什么?(我国的首都)

  连起来说一说(教师引导说: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同学们2008年8月8日在哪里举行奥运会?(北京)让我们一起为中国为北京加油吧!

  (宝岛):指名读谁知道宝岛是我国什么地方?(我国的台湾)

  同学们请看地图,这就是台湾,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总有一天,它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举世闻名)谁能读这个词?名是由哪两个字组成的?(夕和口组成)

  闻名的近义词是什么?()谁能用闻名这个词说句话?指名说话

  (家乡):学生齐读。能告诉老师你们的家乡在哪儿吗?

  我们的家乡在吉林省桦甸市。

  家乡是指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教师指中国地图,请学生看看地图上鸡脖子的位置,告诉他们这就是我们的家乡吉林。谁能用家乡一词说话?指中等生说一说

  教师引导说:我爱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很美丽。

  (喜欢)。谁能读这个词?你喜欢什么或者喜欢谁?

  (许许多多)谁能读这个词?这样的词我们把它叫做aabb式的词语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叠词吗?指名说一说并及时给予肯定

  学生个别认读再齐读词语。教师评价

  2.理解识记生字。(字词句联系,以字为主)

  同学们能把词语认得这么好,现在字宝宝要从词语中跳出来了,你们还能把它们认得更准更快吗?课件演示跳出的生字宝宝

  (1)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有许多好方法来记住它们吧,自己用心记一记,把一些好的识字方法和你的小组成员交流交流介绍给大家。(小组学习)

  (2)汇报学习成果(记比说兼用,以记为主)学生记一个教师在黑板上贴一个字卡

  加一加:彩、利、宝、名、许

  形声字:彩教师贴“彩”(“三撇”用蓝.绿.黄三种颜色书写)。谁还能给彩找朋友?(扩词)并用喜欢的词来说一句话彩、菜、采进行区别。选择正确的字填空(1)在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五(彩)的天地。(2)今天妈妈买了我最爱吃的蔬(菜)。(3)我和姐姐在草地里(采)了好多的野花。

  利:利是会意字,甲骨文利是由禾和刀构成,意思是能割庄稼的刀,由此产生刀口快的意思。谁能用利找朋友?

  讲故事;“名”字还有一个小故事想听吗?一个人在夕阳下看不清远处的人只好用口来呼唤人的名字。能给名找朋友吗?

  猜字谜:老师出谜学生猜名:(一口咬去多半拉)岛:一只鸟落在山上。高:一点一横口,同字横没有。许:言午许。宝:家中有玉就为“宝“京: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小字下面有。

  顺口溜许:言午许找朋友扩词

  生活中识字:喜、所

  数笔画:平乡

  平请学生用手摸摸平平的桌面感受平平的。同学们知道平和谁长得像吗?区别平与苹。

  乡家乡故乡学生读两遍

  (3)孩子们你们能把黑板上的这些字帮助老师整理一下吗?学生边口述按其结构整理老师相机摆字卡

  左右结构:彩所利许上下结构;高京宝喜名独体字;平乡全包围:图半包围:岛

  (4)整理后学生抢读生字

  3.反馈巩固生字。(音形义统一,以形为主)

  (1)听音举卡游戏。

  教师说一个学生找一个并读一遍,边找读边收好字卡放在学具袋里。(学生自带字卡)

  (2)教师摘字卡:要求摘一个字卡学生读一个,

  (3)教师抽读字卡学生认读要求:举高的大声读,举低的小声读

  (4)字宝宝要来带来更多的词语朋友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出示34页词语开火车读一读

  4.送回课文,复习巩固生字,读课文。

  同学们,你们把生字认得这么好,相信课文不但能读得正确,还能读得更流利。

  四、指导书写生字。(一看二写三反馈)

  你们字认得这么好,课文读得这么流利,相信字也能写得更棒,我们现在就把字宝宝送回家。

  (1)指导书写利、

  请同学们看“利”字,在写字之前,老师先教你们一个新的部首:(立刀旁儿)齐读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利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利是正方形的字,禾占左半格,捺变点,立刀旁占右半格,左右一样高。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江”字,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江字从结构来看左小右大,三点水儿是弧形的

  工第一个横起笔在上一线竖中线往左一点,第二横起笔在下一线左一线起笔,到右二线收笔。竖要短。

  (1)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坐,姿执笔方法。

  (2)展示优秀作品评一评取长补短再写一写

  五.总结: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认识了这么多的词语,这么多的生字真了不起,并把字写得很漂亮老师真为大家感到骄傲。那你们感到看地图有趣吗?(学生说一说看题图的乐趣)说说地图上各种颜色都代表什么?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瞧不起别人。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读理解小松树和风伯伯的话。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会风伯伯的话的意思。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看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树?(松树)教“松”(song)。领读。

  2.板书课题:小松树和大松树

  指出“松”是平舌音,“树”是翘舌音。指名读课题,领读课题。

  3.从“小松树和大松树”这个题目上,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

  (1)小松树和大松树在什么地方?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啊?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呀?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

  要求:

  (1)画出生字词,圈出生字,自由拼读,读准字音,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想各段的主要内容。

  学生自由读,互相交流。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认读,结合实际正音,齐读生字词。

  (2)课文中的词语,估计学生都能理解,可采取下列办法解决有关词语:

  指名回答:低头(动作表示)听(动作)摸(动作)

  回答(联系课堂提问与学生的回答)

  《蘑菇该奖给谁》一课中,哪个词的意思和“惭愧”一样?(难为情)

  (3)观察生字特点,想出记住生字的方法。小组内交流。

  (4)朗读课文,说说各个自然段的意思。

  A介绍两棵松树的大小和位置。

  B小松树对大松树夸自己长得高、看得远。

  C风伯伯教育小松树。

  D小松树惭愧地低下了头。

  (5)逐段指名朗读。

  三、作业

  1.认读、练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松树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松树比多少回答孩子听低头

  2.说出各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1、读第一自然段,通过贴图了解它们的位置。

  2、读了第二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从哪里读懂的?

  3、谁是朗读小明星,能把小松树得意的语气读好?生评读。师颁读书小明星奖。

  4、引读:听了小松树的话,大松树——

  5、想象说话:如果你是大松树,听了小松树看不起自己的'话会想些什么呢?

  6、放刮风的录音,创情境:听谁来了?生答:风伯伯。风伯伯正好经过这里,他听见了小松树的话,觉得小松树太看不起别人了,这很不对。于是,他摸着小松树的头亲切地说:(放风伯伯语言录音)

  7、听了风伯伯的话,你听懂了什么?从哪里听懂的?学习“比”。用“比”说句。动作理解“托”。练习填空:小松树能看得远,不是(  ),而是()。大松树看不远,不是(),而是()。

  8、风伯伯多爱护小松树呀!谁是朗读小明星,能把风伯伯的话读好。生评读。师颁读书小明星奖。

  9、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惭愧地低下了头。你能学学它的样子吗?

  10、四人合作讨论:这时,小松树会想些什么?如果你是小松树,让你再对大松树说,你会说些什么?

  11、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师小结。

  三、演一演。

  1、

  生找合作伙伴演一演。要求:表演时大方自然,声音响亮。最好设计动作,把刚才你们合作讨论的内容添加进去。

  2、生上台表演。生评演。师颁“表演小明星”奖。

  四、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多你呢回答风伯伯听孩比低

  2.自主学习,提出书写时的注意点。

  根据学生发言,知道写字。

  五、作业

  1.按笔顺描红。

  2.朗读课文。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读“荷、珠、摇、篮、晶、停、坪、透、翅、膀、蹲、嘻”等12个生字,可以在田字格里规范、美观的书写“朵、机、我、是、美、叶”等六个生字。

  2.结合读课文,了解“摇篮、亮晶晶、停机坪、透明、歌台、一朵朵”的本意和本课的比喻义,初步锻炼结合上下文读懂词语意思的能力,结合了解自已,强化对所学生字的记忆。

  3.能借助拼音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结合句子展开想象,进行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带来了欢乐。通过读文中的句子、替换词语、贴图片等方法,感悟作者用词准确;感悟运用比喻手法和拟人手法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荷叶和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5.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知“陈述、引用”句子的内容。

  6.练习说话:展开想像仿说句子“_________说:‘荷叶是我的_______________’”三组,进一步感受荷叶的可爱、夏日的乐趣,激发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配乐出现一池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的荷叶美景的动态画面。学生欣赏。

  2.(画面定格在特写的荷叶上。)教师引导:“这是怎样的荷叶?”学生观察得出课题“荷叶圆圆”。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将学生带入荷花池这一优美的情境中。在揭示课题的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继续探究的欲 望。】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独立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再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

  学习要求:自己读课文,把课后要求认识的汉字圈出来,把自己读不好的反复多读几遍,把要求会写的也圈出来,多读几遍。

  2、同桌相互检查,指点对方把不好读的字多读几遍。

  3、集中检查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

  具体操作:指名让学生当小老师的同学带领大家认读自己喜欢的、读得准的词语。(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

  4、(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让学生观察,说出自己的'发现。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个人按顺序读不带拼音的生字词。

  5、师生做“我指你说”的识字游戏:教师随机指出屏幕上不注音的词语,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予过程,充分调动学生想学的愿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大家都可以当老师,以师生角色的互换来激发学习兴趣,培植自信心,使学生在主动参予中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从而让语文教学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通过勾画生词—带音读——-去掉拼音读、领读、个别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识记生字。】

  6、把生字所在的词语,放到文章中去读词,让学生说说词语的意思,针对学生说不清楚、说不妥当的,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或图片,来讲清楚词语的意思。同时读词语所在的句子,(设计意图:把识字与读文有机结合,在明白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把句子读通顺,初步感知句子的意思,每个段落的意思。)

  三、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1.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再将课文完整自由地读一遍,读后将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

  3.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个别读。

  4.学生评议。(评出读得好的和读得有进步的同学。)

  5.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读通课文,整体感知的教学设计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另外,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并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四、指导书写

  1、观察对比。(出示朵机)(指名说)

  2、书空、强调笔顺和写字姿势。

  3、田字格里写一写,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作品。

  【设计意图:课标里对于低年级写字有如下的要求: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规范、端正地写字是重点,也是难点。采用多鼓励,多表扬的方式来增强学生写好字的信心和兴趣。】

  第二课时

  一、复习、扩词

  导语:上节课,我们在《荷叶圆圆》这篇课文中新认识了十二个生字,我们来复习一下,看看大家是不是还认识。

  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十二个生字。

  提示:这十二个生字在课文中被安排在了哪些词语中呢?请你们快速读书,把这些词语找出来。(要求学生快速在书中找词语)

  安排学生交流。(课件随学生交流,出示:荷叶、小水珠、小蜻蜓、摇篮、亮晶晶、停机坪、笑嘻嘻、一朵朵等词语。

  (设计意图:复习认识汉字,同时,为后面结合这些词语来读课文,强化对汉字记忆奠定基础。)

  二、进行词语搭配,朗读课文,进一步读懂课文内容。

  1、学生读课文,思考: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几个小伙伴?

  学生读书后交流,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小水珠儿、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图画卡片,然后,教师随意拿出写有上面“四种事物”的词语,要求学生之名应该贴在那个图画的边上(结合图画,强化对要会认、要会写词语的记忆)

  2、它们在荷叶上下游玩,分别把荷叶当作了什么?让学生从课件给出的词语中挑出对应的词语,教师再拿出写有“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的四个卡片,让学生指出:该贴在“谁”的旁边。

  (设计意图:强化对汉字意思和字形的感知,感知喻体与本体的合理搭配。)

  3、再读课文,提示思考:四个小朋友,分别在上面怎么玩呢?每个段落中分别有一个字,把他们找出来。

  学生自读课文,勾画。

  交流,教师按照学生的提示,把“躺、蹲、立、游”贴在合适的位置。

  (设计意图:建立对应观念,通过词语对应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再次建立关于课文的整体认识,同时,反复呈现词语)

  4、指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短文描写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的情趣。

  教师导语:

  他们在荷叶上下玩得非常高兴,是吧?好,那么我们看看作者是怎么把他们高兴地在荷叶上下玩得很高兴的情形写出来的。

  出是第二自然段。

  提示:小水珠为什么会把和也当成摇篮呢?

  ——指导想象:一是小孩子在摇篮里躺着的感觉;二是指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小水珠,想想躺在上面,微风一吹,荷叶轻轻摇动,小水珠体会在荷叶上滚来滚去还不会掉下去的情形。学生交流自己想象出来的美丽情形。

  指导朗读,读出小水珠美滋滋的心情。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进入角色,想象入情,加深对课文所描写内容情趣的体会,从而落实“喜欢阅读”的目标。)

  5、学生自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自己想象:“立在停机坪上晒翅膀”、“蹲在放歌台上唱歌”、“笑嘻嘻的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美丽的水花”的美好情景。

  指导:要求学生参照想象“小水珠”的情形,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来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你的心里是怎样的美,你想想告诉大家你当是怎样的美好心情。

  生自己选择,自读课文,想象,然后,全班交流。

  指导学生朗读各个段落,读出蜻蜓的自豪、青蛙的痛快、小鱼儿的自在。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自学、想象能力,促进入情入境,为感情朗读奠定基础。)

  三、分角色朗读,感知“叙述与引用”的不同书写方式。

  1、出示头饰,分别请四个同学戴上。教师提出要求:我说小水珠,带小水珠头饰的同学就读小水珠儿说的话。

  训练开始。(针对学生搞不清楚作者叙述、引用人物说的话的情形,给予针对性指导。)

  2、全班同学分角色练习朗读,一部分读作者的话,一部分读几个小角色说的话。

  练习三个轮次,分别提出要求:接的要自然,紧密,读小角色说的话,要读出相关自在、自豪、爽快、内心欢喜的感情。读后面作者在写它们玩耍的样子,要读出羡慕的语气。

  (设计意图:在类似游戏的过程中,感知(不是明确认识)短文写了作者说的,还写了文中角色说的话,写的时候,不一样,为以后学习引号用法做铺垫。)

  3、拓展:想象、说话练习。还会有谁喜欢荷叶?(课件出示小动物图片素材)他们会把荷叶当成什么?他们会怎么玩?

  说:“荷叶是我的”

  【设计意图:这样的训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把沟通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了他们的理解能力。】

  四、拓展延伸

  1、进一步体会词语搭配的合适。

  教师出示问题:作者说小水珠儿把荷叶当摇篮,你们说,要与把它当摇篮行不行?为什么?(要学生说出理由就行)

  在比较蜻蜓的立、青蛙的蹲,看看换一下位置行不行。(要学生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感知比喻句的本体喻体要与打比方的主体相联系——谁来打比方,比成的东西

  要符合打比方的主体的特点。不是将比喻特征,而是通过具体的比喻句所涉及到的要去来思考。从学习掌握的程度来讲,就是感受具体例子。不做比喻句的讲解。)

  2、字形比较:作者说小水珠儿是躺在摇篮里,青蛙石墩在荷叶上。出示两个汉字。一个是身字旁,一个是足字边。为什么躺,就用“身”,蹲,就用“足”?

  学生体会字旁跟字义的关系。

  总结,体会汉字的趣味。

  3、学生自己想办法来记忆要求认识的其他汉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字义分析自行特点,一方面强化对汉字的记忆,另一方面,锻炼识字能力。)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焦急、仿佛”等词句的理解,背诵课文,培养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生字卡片、学生分学习小组坐好。

  教学时: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多媒体课件展示森林中,各种鸟在林间飞舞,最后定格在一棵大树,树上有一个鸟窝,窝里有两只鸟蛋。让学生说一说:图上有什么?看着这幅画面你想到了什么?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小诗,板书课题“两只鸟蛋”,学生认读“蛋”字,相机引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试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试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文中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生学习生字情况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字词,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可启发学生用偏旁带字,熟字带生字,换一换,加一加等方法识字)。

  4、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指导学生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问:你们谁知道小鸡是怎么来的吗?小鸟和小鸡一样吗?帮助学生理解“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2、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该怎样读。

  3、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体会教师朗读时表达的感情。

  4、学生模仿教师语音、语气读课文,可相互读读、听听。

  5、学生展示读,指导学生朗读,体会每一小节表达的情感。

  第一小节:比较“小小的”与“小的”,“凉凉的”与“凉的”。理解:“小小的”就是很小,“凉凉的”就是很凉。那么应该怎样读呢?读“真好玩”的时候心里应该很高兴。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同桌相互读,指名展示读。

  第二小节:分角色朗读,读出妈妈的语气,理解“焦急”。

  第三小节:“我”捧着鸟蛋,把鸟蛋放回鸟窝时,想到什么?让学生演示,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这一小节你认为该怎样读,指导学生读好“小心地、捧着、轻轻地”。

  第四小节:再次出示插图画面。启发学生想象,看着鸟蛋放回鸟窝,想到一只鸟蛋就是一只鸟,小鸟能出壳,慢慢长大,在天空中飞翔,在天空中歌唱,多么快乐啊。请小朋友们读读第四小节。

  指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我”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

  6、学生齐读课文。

  7、学生自己找读书小伙伴,分角色朗读课文,也可边读边表演。

  8、谈感受:学习课文,有什么想说的?愿意对文中的“我”说些什么?

  四、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多媒体课件展示田字格中的六个生字,引导学生说说每个字的结构,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教师在田字格中示范写。

  2、指导学生写好“听、唱”和“连、远”。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练习

  1、开火车读词语,比比谁读得好。

  2、试着背诵这首诗,比比谁能背下来(配上音乐)。

  六、积累词句

  读课后“我会读”,说说自己的发现,试着说几个这样的词语。把课文中喜欢的词句抄在自己的摘抄本上。

  七、课外拓展

  怎样保护鸟类。

  跟同学交流交流关于爱护小鸟的故事。可能的话,做一些相关活动。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

  本课成功的关健在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获得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语义理解的求知欲,发展学生形象思维

  “焦急不安”一词的理解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若通过单纯的讲解,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课标》指出:1~2年级学生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焦急不安”这个词语的意思,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具体形象地想象妈妈平时焦急不安的神态动作和语言,进而引导学生体会鸟妈妈此时失去鸟蛋时心情,从爱的情感体验中理解了“焦急不安”及全句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再次探究朗读时的表情,学生便读得有声有情,声情并茂。这样教学,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也得到培养。

  二、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让学生敢于展示自我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潜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小学生虽有模仿性强的心理特点,但已萌发求新求异意识,因而在读书过程会产生与众不同的想法,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地探究不同想法,表达自己独特的思路,充分展示自我,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也促进了学生萌生创新意识。

  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敢于自主学习,自主表达,并促使学生在自主探过程中学会合作,从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要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转变角色,在阅读过程中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作用尤其是在识字和朗读两个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能力、让学生自主识字,合作交流,相互评价,尽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过程情感态度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培养创新意识。

  多种形式呈现生字,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活动:做动作、找反义词、用词语说话、做选词填空练习等识记生字,以及利用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学生认读,接着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学生认读。

  《两只鸟蛋》这一课,要懂得鸟类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极大地唤起学生的识字兴趣,促进他们依据已有生活的体验,提出了多种有价值的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不足之处在于:

  在教学中,还需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质疑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思维能力。它不仅让孩子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而且激发起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激活了课堂教学氛围。这一点,在本节课中做得还不够。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教师用简单的线条在黑板上勾画出一座大山。)

  生:是一座大山。(学生很兴奋)

  师:在这座大山里呀,一棵小松树和一棵大松树之间发生了一件事。(教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寓言故事《小松树和大松树》。(学生表现出急欲读课文的样子。)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师:呵,看来同学们都急着想知道故事的内容,那我们就开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画出来,借助拼音读会它。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画得也很仔细。下面我们来听一遍课文的录音,学习这位叔叔是怎样读课文的。要认真看书、仔细听哟!

  (播放课文录音。)

  师:读得多美啊!同学们自己再试着读读课文,争取读准每一个字。

  (学生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把刚才画出的生字、生词,以及含有生字的句子再重点读读,想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待会儿要考考你哟!

  (学生认读自己画出生字、生词及句子。)

  (教师出示写有生字的小黑板。)

  师:你们看,生字从课文中跑了出来,你们还能认识它们吗?自己读读,动脑筋记住它。

  (学生自读,指生读,齐读。利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生词。对易错的生字订正、齐读。)

  三、指导朗读,感悟体验。

  师:刚才,生字跑出来和我们做游戏,我们已经认识了它们,现在它们又回到了课文中。让我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看书上的插图,自己试着读懂课文,不懂的地方一会儿提出来。

  (学生自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师: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弄清小松树和大松树长在什么地方。

  (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出示小松树和大松树图片)它们长在山的什么地方,谁来帮它们找找家?

  (学生纷纷举手。师指一生到讲台上。该生把小松树图片贴在山顶上,把大松树图片贴在山脚下。)

  师:看来同学们读懂了这一段。咱们再齐声朗读一遍。

  (齐读)

  (利用贴图片的形式再现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直观形象,容易使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师:看来,小松树和大松树是邻居,那它们一定经常在一起聊天。这一天,小松树对大松树说了些什么呢?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学生读课文)

  师:你们觉得小松树怎么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太骄傲了!它觉得自己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大松树却看不到。

  生:太霸气了!

  生:太没礼貌了!跟大松树说话时喊“喂”。

  师:嗯,我也有这样的体会。那我们读课文时就要把小松树的.这种傲气、不礼貌读出来。自己试着读读。

  (学生读课文。指生读。)

  生:我觉得他读得不够没礼貌,我来读一读。(学生读得很有感情,其他同学表示赞同。)

  师:嗯,真是一棵不讲礼貌、非常傲气的小松树。大家都像他这样读读。

  (生读)

  师:大松树听后生气了吗?看看课文中的插图。

  生:大松树没有生气,它还在笑呢。

  生:大松树不跟它一般见识。

  师:嗯,大松树心眼儿真大,不和小松树计较。可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见了,它是怎么说的?

  (学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指生读风伯伯的话。)

  师:风伯伯的话你们听懂了吗?

  生: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不让它骄傲。

  生:风伯伯说小松树能看得远是大山爷爷把它托起来的,并不是小松树长得高。

  师:怎样才能读好风伯伯的话呢?想想当你犯了错误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批评教育你的。

  (学生自读,指生读,师范读,生练读,指生读。)

  师:小松树听懂风伯伯的话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生:小松树知道自己错了,低下了头。

  生:老师,我不懂“惭愧”这个词。

  师:同学们有懂“惭愧”这个词的意思的吗?(同学们摇头)小松树做错了事,现在已经认识到自己错了,它这时的心情就是“惭愧”心情。(同学们点头)同学们低下头,做一下“惭愧”的样子。(学生做低头动作,体验小松树“惭愧”的心情。)

  师:假如你是小松树,这时,你想对大松树说些什么?

  生:大松树哥哥,我错了。

  生:大松树姐姐,你比我长得高,我能看的远,是大山爷爷把我托起来的,我不应该瞧不起你。

  师:看来,小松树已经改正了错误,变成了一个既懂事又谦虚的孩子。

  四、角色表演,升华体验。

  1、自读课文,要求读好小松树和风伯伯的对话。

  2、四人小组分角色练习读课文。

  3、指小组戴头饰朗读、表演。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所表现出来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2、初步领悟“儿童的游戏中蕴含艺术和美”的道理。

  3、由“意会”(理解文本)达到“会意”(心灵交汇),发掘生活游戏中所蕴含的艺术和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感受童心童趣,与自身经验相契合,形成个性体验、个性感悟。

  2、领悟、挖掘游戏中的艺术和美,在基础理解层面上有发展理解。

  难点:体会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艺术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来猜个谜语: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光弱它不在,光强它显形。(影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影子的文章——《竹影》。

  2、根据课题设问:影从何来(“光”)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写光的呢以此引导学生阅读课文1、2小节。

  重点领会:

  ①这两段写出了光的哪些方面(写出了光的特点,变化过程)

  ②这两段写出了孩子对光有一种怎样的感情?(喜爱,挽留)

  3、除了1、2两节,还有哪里同样表明孩子们喜欢月光的呢引导学生读第3节中描写月光的语句,并让学生把“赞美”一词具体化。可问问学生他们是如何赞美的,试着赞美一番。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设计说明]

  光,对孩子们来说,是留恋的、喜爱的。晚霞下沉时的“守定西天”和“不可挽救”,月光升起时的“赞美一番”,就表现了孩子们当时的心情。没有“光”,就没有“影”,没了“影”就无以描,这不仅影响孩子们游戏,文章也就不真实。所以先引导学生阅读“光”的描写,不仅为下文教学作铺垫,也有利于学生明白平时写作要求真的道理。

  二、作者介绍。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三、配乐朗读,体验童趣和童真。

  清风明月的夜晚是多么的美好,竹叶萧萧的声音又是多么动听,孩子们在这清风明月的夜晚,竹叶萧萧的声音中,玩了什么怎么玩他们玩的有趣吗(幻灯显示)后让学生一一找出并体验。

  重点体验:

  1、猜烟气。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尽情地猜,不求科学准确,只求从大胆的猜想中,体验孩子们的那股猜劲,从体验中培养学生联想能力、创新意识。

  2、描竹影。通过比较阅读,读出语气,读出感情,体验孩子们自我欣赏的情趣。

  [设计说明]

  趣事和趣味,学生们都有过。本环节的两个体验重点,前者让学生自己猜,后者让学生比较读,其目的就是多给学生自己体验。体验时,指导学生回到童年,沉浸在童年的生活中。

  四、审美赏美,从影到画。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好问,是求知的前提。在清风明月的夜晚,竹叶萧萧的园子中,孩子们的玩是充满童趣的,他们提出的问题也是非常天真的'。请说说他们提了什么问题,爸爸又是怎样深入浅出地说明的,从孩子们和爸爸的问答中,你们懂得了什么(幻灯显示)

  重点明确:

  1、模仿和创新的意义。——描和画,其实就是模仿和创新问题。模仿有模仿的意义,创新也有创新的作用。因事因时而异,有的需先模仿后创新,如练字、画画之类;有的更强调创新,如科技发明。可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发表见解,说说模仿和创新的不同意义。

  2、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在基本明确中西画不同的风格之后,展示两幅画,让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重点欣赏中国画。欣赏的方法是让学生给中国画拟标题,在与原题比较中印证文本知识,加深对文本“活的神气”的理解。

  [设计说明]

  孩子的问是天真的,爸爸的答是理性的。要让学生理解深奥的道理,必须与他们熟悉的生活联系,才能体会“创新”和“活的神气”的意义。联系练字和画画,展示中西画并拟题,正是让可感的生活来解释抽象的道理。

  五、跳出文本,体验生活,欣赏艺术

  (一)引向生活

  孩子们的问天真有趣,爸爸的答深入浅出。从爸爸深入浅出的回答中,我们知道:就画画而言,有模仿有创新,我们要追求创新:有形似和神似,我们要讲求神气。但创新不能脱离生活,神气也离不了形似。孩子们描绘的人影、竹影,就是他们的生活,就是艺术的起步。诸如此类与艺术有一定联系的儿童游戏生活,你们也一定有过,也一定很好玩,我们不妨再回过头去想想,小时候你做过的哪些游戏也蕴含着艺术和美呢比一比,谁的游戏更富有艺术和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大致明确:

  堆积木、玩泥巴、玩沙子、堆雪人——建筑雕塑艺术

  过家家、捉强盗、老鹰抓小鸡——戏剧表演艺术

  涂鸦、在手上画手表、踩脚印画(用水或在沙滩上)——绘画类

  敲击杯碗、玩拨浪鼓等有声玩具——音乐类

  女孩子跳橡皮筋、丢手绢——舞蹈类

  起外号、编故事、猜谜语——文学类

  [设计说明]

  学习应向生活延伸,由童年的游戏引发对生活的体验,注重对艺术发现的认识,得到艺术的熏陶。

  (二)再次欣赏

  现在请大家欣赏一组来自孩子游戏的艺术精晶,让我们再次来体验艺术中的童趣。(幻灯显示)——丰子恺的漫画。

  (教学设想:在前一环节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延伸,在回忆自己的童年后再来看这几幅漫画,是对童心童趣和艺术美的再度体验,里面的认同感和强烈共鸣都化作一个会心的微笑。利用“瞻瞻的脚踏车”点拨:“每个会游戏的人都有艺术天份,关键在于有没有努力把它发挥出来。”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欲)

  [设计说明]

  走进文本又跳出文本,从文本拓展到生活,又从生活进一步体验文本,这就是拓展延伸的要义所在。为延伸而延伸,往往是盲目的随意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延伸本环节试着先从文本延伸到童年游戏,意在让学生领会游戏中蕴含着艺术;再从文本延伸到艺术作品,进一步证明艺术离不开生活。通过延伸,进一步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发现生活的美,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六、课堂小结。

  童稚的游戏里竟然蕴含着这么多的艺术和美!难怪有的西方学说甚至认为:“艺术就是起源于游戏。”不管艺术起源于什么,我们至少明白了:

  “艺术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幻灯显示)

  让我们大声把我们的感悟读出来。

  七、课后练习。

  喜欢画画的,给童年生活画一幅画。

  擅长写作的,给童年生活写一篇文。

  爱好唱歌的,给童年生活写一首词。

  懂得写诗的,给童年生活写一首诗。

  【板书设计】

  竹影

  丰子恺

  游戏————艺术

  趣美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激发学生大胆想象的思维能力。2.区别同音字、形近字,并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看图画读懂故事的能力,并能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5.能根据情境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二、教学重难点

  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桥的图片;课件;实物投影仪。谈话法,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拆分、整合的识字方法;区别形近字、同音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和读书的兴趣。

  2.进行朗读训练。

  教具准备: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1.先读读学习伙伴的话“用这种方法认字真好”,说一说这种方法是什么方法。

  2.全班朗读课文,再由个别同学朗读或者小组朗读。

  3.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识字方法。

  如:“千”和“口”合起来是“舌”;“舌”和“甘”合起来是“甜”;“土”和“里”合起来是“埋”? ?

  4.找出课文一共讲了几个字。

  5.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识记生字:甘、埋、闯、掰、跌。

  6.结合课文,用这种识字方法举例子。

  日积月累:

  1.我会填。

  ①、(出示字卡)学生认读并说说每组字的异同点(音、形、义)。

  ②、选择适当的字填在书上的()里。

  ③、校对答案。

  ④、扩展练习。

  坐座圆园声生

  ()位公()学()

  请()()形()病

  2、我会读。

  ①、通过比赛、读给同桌听等方式,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书板书设计

  千+口舌舌+甘甜土+里埋木+帛棉

  人+门闪马+门闯心+门闷合+手拿

  手+分+手掰足+失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充分展示对未来桥的'设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有条理、有序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投影图片(《兰兰过桥》课文的图片。

  2.引出课题:未来的桥。

  二.小组交流。

  1、学生各自交流,说说自己想象的桥,然后把它画下来。

  2、分组展示自己设计的桥。

  3、全班交流(用实物投影展示)。

  4、评选你认为设计的最好的桥并说出自己选择的理由。

  三.拓展、延伸。

  小朋友们真聪明,设计的桥也各具特色,希望小朋友们能设计出具有特殊用途的桥。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已有的三幅图画,看懂故事的内容。

  2、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指导观察图画。

  1.认真看图,了解图意。

  2.说说图上给出的三幅图上画的各是什么地方?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3.请学生想想:空白的第三幅图缺的是什么?(缺了把球捞上来的方法)

  二.讨论捞皮球的方法。

  1.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

  2.小组讨论:谁的方法能把皮球捞上来?

  3.学生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办法作为第三幅图的内容画下来。

  三.编故事:将四幅图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讲给同学听。教学板书设计

  我会讲

  一群小猴子玩耍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8

  一、巩固字词

  抽读生字卡片;读字组词;有选择地组词造句。

  二、细读课文,促进感悟

  1、学生自由读全文,想想每一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2、全班交流,分小节学习课文。

  (一)教学第一小节。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这一节写了什么?当你看到或摸到这小小的、凉凉的鸟蛋时,你有什么感受?把自己的感受讲出来。

  3、指导朗读。师生共同评议,引导学生把鸟蛋“小小的”、“凉凉的”、“我”拿着鸟蛋“真好玩”的感觉读出来。

  (二)教学第二小节。

  1、指名读。说说学懂了什么。(如: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讨论:为什么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有条件的可出示或播放小鸟破壳而出的图片或课件)

  2、指导朗读。

  (1)此时的鸟妈妈发现鸟蛋不见了,会怎么样?(读词语:焦急不安)

  (2)启发想象:假如你就是鸟妈妈,你会怎么做?

  练习读出鸟妈妈焦急不安的语气。

  (三)教学第三小节。

  学生朗读理解后,让学生边读边演,师生共同评议学生表演中出现的闪光点及不足之处,并加以指导或引导(教师范读),读出“我”送还小鸟时小心翼翼的样子。

  (四)教学第四小节。

  1、学生读理解后,质疑。(如:为什么“我”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

  启发想象:假如你就是课文中的我,当你的耳边传来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抬头仰望蓝天,能看见什么?

  2、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师生评议

  三、借助想象,升华感情

  1、学生齐读全文。交流:你喜欢课文中的“我”吗?为什么?

  2、喜欢读这篇课文吗?为什么?再读,体会诗歌的韵味。

  四、写字指导

  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掌握以下重点:

  (1)写好口字旁——“听、唱”。

  (2)写好“走之”。

  (3)写好“向”字的半包围结构上包下的形式。

  2、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五、实践活动

  小调查:保护鸟类。

  为了了解有关鸟儿更多的知识,组织学生在课外去寻找关于鸟儿的各种资料等,包括图片、实物等,然后在班内交流。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自主积累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培养学生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渗透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学习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伟大诗人的敬佩之情。

  3、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试着用“先……接着……然后……再……”练习说话。

  三、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对诗人的敬佩之情,渗透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

  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电影资料。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板书课题“粽子”,出示一个粽子(或图片或实物)。“同学们吃过粽子吗?你知道每年什么时候吃粽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16课。你们不仅能学会包粽子,还能了解吃粽子的来历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音。

  2、教师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3、分段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段向我们介绍了怎样包粽子?哪段向我们介绍了吃粽子的来历?

  (三)学习课文内容,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二段:

  (1)读一读课文第二段,找一找哪句话向我们介绍了怎样包粽子。

  (2)读一读第二句话,说一说怎样包粽子。

  句式练习:先……接着……然后……再……

  (3)请同学们用这些词语试着也说几句话。

  提供给学生情境,如:放学后我回到家先……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生活。

  (4)先在小组中说说,然后再全班进行汇报。

  2、学习课文第三段。

  导语:这小小的粽子里面还藏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呢。

  (1)读一读课文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2)当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时会说些什么?

  (3)想看看当时的情境吗?(播放电影片断)

  理解屈原“悲愤”的心情。

  (4)说一说“屈原是一位()的诗人”。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在学生说的过程当中教师指导朗读。

  (5)指导朗读,读出对伟大诗人的热爱之情。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你还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传统节日?可以向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了解一下。

  (五)板书设计:

  粽子

  包来历

  先……接着……然后……再……屈原

  爱国诗人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复习旧知。

  (二)复习生字。

  1、教师出示课件演示:请学生带读生字词,指名认读生字。这些字宝宝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2、请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三)记忆生字。

  1、小组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最有效的识字方法记忆生字。

  2、汇报自学情况:说一说,你们记住哪个字了。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3、及时评价:教师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学生自主记忆生字的方法很多,教师要善于发现,及时点拔,总结、提升学生的认识。如以旧代新记忆,加、减部件记忆,编儿歌、猜谜语记忆等。)

  4、质疑:你们认为哪个字比较难记忆?

  5、针对学生的质疑,进行教学,师生共同想办法解疑。

  6、如果学生没有疑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记忆。

  7、教学课件演示:字宝宝都回到课文中去了,请学生自由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请学生看看课本中的“田格”字帖,说说希望老师帮你们写好哪个字。

  2、通过学生反馈,教师演示教学课件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书写。

  3、通过教学课件,重点指导:“拿和前”的书写。

  (1)拿: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在田格的位置,瘦长不容易写好看。

  (2)前:注意左下部分是硬月,不要写成月字。

  4、请学生当堂进行写字练习:一个字写一遍,遇到难写的字可以多写几遍。

  (教师在行间巡视,了解学生书写情况,可以做有针对性的个别同学的辅导。)

  (五)词语积累。

  1、读读“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

  2、你还想从本课中积累哪些词语?

  (六)作业。

  认真抄写本课的字和词。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生字,引导学生进一步自主识字并感悟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重点

  识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书上第二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教师小结:这是一年一班小朋友在春游时发生的一件事,为什么老师的手里会拿着一个垃圾袋呢?学了今天的课文,你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3.找学生读课题,认读“失”字,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失物招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3.检测反馈:指名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价。

  4.轻声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想一想:读后知道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熟悉的生字,读一读,记一记。

  2.同桌相互考一考,看是否记住了字音,再互相说一说怎样记住字形。

  3.检测学生学习生字情况。

  (1)读准字音:借助拼音读生字。(教师强调读准后鼻音:同、工、请、双;前鼻音:观;翘舌音:失、专、准;平舌音:才)

  (2)巧记字形: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在哪里见过这个字;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如熟字带生字的方法:失—先观—现工—江准—推,熟字加偏旁或去偏旁的方法:人—队又—双青—请见—现格—各比较“洞—同请—青各—格”感悟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3)理解字意:练习用“级、同、工、专、队、才”组词说话。

  (4)再现检测:去掉拼音,练读生字、词语、句子(自由读、开火车读)

  词语:班级同学周围排队请进准备

  句子:①放学了,三年级二班的同学,在操场站好排,准备回家。

  ②刚才同学们还围在老师身边,上课铃声一响,他们就马上回到各自的座位上。

  4.复习巩固:形近字比较,完成书后练习:读读比比

  认(认真)准(准备)先(先进)各(各自)

  队(少先队)难(难题)失(失去)备(备课)四、指导书写,强化记忆

  学习写“同、工、专”

  1.观察思考:看清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写这三个字应注意的问题。

  2.引导学生书空笔顺。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练写。

  五、布置作业

  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中的“失物”指的是什么?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失物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激趣读文

  1.出示字词,巩固字音。

  读字词并选择一个字(要求会写的字)组词并说一句话。

  字词:年级同学专心准备观围工队刚才请双

  2.说出图意,理清线索。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中的'内容。

  3.失物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这节课继续学习《失物招领》,请小朋友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学生自由读文)

  二、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读文思考:前两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前两个自然段的内容。

  (3)理解“很大很大、很多很多”,照样子再说出一些这样的词语。

  (4)理解“专心”,用“专心”说一句话。

  (5)感情朗读

  2.学习课文3—6自然段。

  (1)文中“失物”指的是什么?他们的主人是谁?你是怎样知道的?引导学生读课文第3和第6自然段。

  学生自主读文,找答案。

  汇报交流,引导学生结合书上插图(一)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

  (2)听了陈老师的话,一年一班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指导朗读4、5自然段,读出陈老师严肃的语气(教师范读第4自然段),读出一年一班小朋友惊奇的样子。

  3.学习课文7、8自然段。

  (1)失物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引导学生读课文7、8自然段。

  (2)为什么有的同学脸红了?生活中有没有脸红的时候,应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读第7自然段。(学生练习—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

  (3)理解“会心的微笑”意思,用什么语气、表情读第8自然段。

  (4)为什么老师和张爷爷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引导学生拓展、想象,用因为“老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所以,他们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句式进行说话训练。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想一想,说一说在你们集体出游的活动中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2.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3.教师小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

  四、指导书写

  学习写“才、级、队”

  板书设计

  失物招领

  保护环境

  教学反思

  在《失物招领》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精心的预设和情境的模拟再现,整个课堂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跟随着学生的思路,我像裁缝一样将他们的思路穿连起来,一步步引导他们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学生的发言精彩之至,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之深刻,使我欣喜不已,他们结合到校园环境的建设来认识到了自身行为的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之前我总以为一年级的小朋友认识不到问题的要害,喜欢代言,而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让我深深地懂得了课堂上没有发不起言的学生,只有不精心设计备课的老师才会出现课堂的冷场。预设中“探讨乱扔垃圾的坏处”这个问题,尽管在预设时设计到了,我根本未曾想过学生回答得起,只是想如果他们认识不到,到时直接告诉他们就行了,本来这个问题就有一定的难度。可他们不仅想到了,而且认识还那么深刻,这更让我坚定了一个信念:精彩的教学源于精心的“预设”!生成之花在预设的土壤中 绽放异彩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时的不同语气,了解课文内容。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让学生认识到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感到最快乐。学会关心他人。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语气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妈妈的话,懂得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最快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快乐)指名读词,问:你们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吗?谁能通过读这个词让大家感受到这个词的意思?

  (课件出示“最快乐”)指名读,生评价

  (课件出示:做什么事最快乐?)指名读。

  动物王国里的小青蛙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你们想帮他寻找答案吗?师: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六课做什么事最快乐,跟老师板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把自然段的序号标出来。

  2.汇报一下,这篇课文共几个自然段?同桌互读正音

  3.小组内轮读课文

  4.小组汇报朗读成果。

  三、再读学文

  1.指名读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一画小青蛙的这个问题都问了哪些小动物。生读。

  2.汇报:(啄木鸟、蜜蜂、水牛、妈妈)

  3.请同学们快速在文中找一找,啄木鸟、蜜蜂、水牛都是怎样回答小青蛙的呢?(课件出示相应图片)

  通过他们的话我们知道了,啄木鸟最喜欢捉虫,水牛最喜欢耕地,蜜蜂最喜欢采蜜。(边说边板书)

  4.这些事都是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情,那就请同学们读一读他们所说的话,读出他们做这些事时的快乐心情。

  5.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最喜欢做的事情呢?想象一下你们做最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什么心情,多快乐啊?谁愿意站起来读一读?生评价

  6.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一会在全班展示中,将会选出读得最有感情的同学和老师一起分角色读。

  7.师生分角色读文:介绍双引号,问: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青蛙

  8.小青蛙听了小动物的话后发现同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小动物们的.回答都不一样呢?于是他回家请教了妈妈,妈妈是怎样说的呢?

  指名读妈妈的话,问:你是怎样理解妈妈的话的呢?什么才是有用的事?你会做有用的事吗?

  四、知识拓展

  课件出示:小青蛙跳到( )问( ):“( ),做什么事最快乐?”( )说:“( )最快乐。”

  板书设计:

  6 做什么事最快乐

  啄木鸟 捉虫子

  水 牛 耕地

  蜜 蜂 采蜜

  妈 妈 做对别人有用的事

  就会觉得最快乐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2

  好的教案能够让教师的工作更好的开展,提升学生的吸收能力,一起看看吧!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读通课文。有一定的感情朗读课文。

  2、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随文认识生字词。会根据读音给多音字“行”组词。

  3、感知”猫头鹰和小兔子能自己抓紧时间,小闹钟没有帮上忙”的课文内容;小熊在小闹钟的帮助下改掉了睡懒觉的坏习惯。从而让学生树立时间观念。

  4、初步了解“”的不同用法。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的读通课文。

  2、随文认识生字词。会根据读音给多音字“行”组词,指导书写3个生字。

  3、感知猫头鹰和小兔子能自己抓紧时间,小闹钟没有帮上忙;小熊在小闹钟的帮助下改掉了睡懒觉的.坏习惯。从而让学生树立时间意识。

  教学难点:

  1、感知猫头鹰和小兔子能自己抓紧时间,小闹钟没有帮上忙;小熊在小闹钟的帮助下改掉了睡懒觉的坏习惯。从而让学生树立时间意识。

  2、初步了解“”的不同用法。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作息时间表、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谜语导入。

  2、 齐读课题。(学习“闹”字,注意闹字是发的鼻音“n”;“钟”学生可以根据偏旁来了解钟是金属做的。)

  3、 再次齐读课题。

  二、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按要求自读课文。(通过拼音学习生字,读通课文。)

  2、 听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进行听读识字)

  3、 齐读课文。

  三、 学习课文,了解内容。

  1、 标自然段。

  2、师:这篇课文讲了小闹钟的故事,小闹钟想为?

  3、小闹钟找了那些朋友?请找一找小动物的名字。(在找动物名字时,学习“鹰、兔、熊)

  4、学习二自然段。(在学文的同时学习生字词:抓、完成、任务、体会猫头鹰会抓紧时间。)

  5、学习三自然段。(随文识字:一瞧、已经、院子,了解什么作息时间表,从而感知小兔子也会抓紧时间。)

  6、学习四自然段。(随文识字:改掉、使劲在读中感悟在小闹钟的帮助下,小熊改掉了睡懒觉的坏习惯。)

  7、 学习五自然段。(学习咱们,注意咱的读音。)

  四、 总结。

  猫头鹰抓紧时间抓老鼠,完成了任务。小兔子会抓紧时间照着作息时间表做早操!小熊在小闹钟的帮助下也学会了抓紧时间。那我们也应该——(学会:抓紧时间)

  板书设计:

  小闹钟

  猫头鹰晚上抓老鼠,完成了任务。

  小兔 6点15分做早操。

  小熊 改掉了睡懒觉的坏习惯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加强朗读,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但是读的形式单一几乎都是齐读,在以后的教学中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样才能提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另外,在试讲时由于耽误了几分钟下课,所以在正式上课时担心时间不够,范读时就提快了语速,导致学生齐读时模仿我的速度,读得参差不齐。

  在学习生字方面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学习的较好,但应该更多的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记忆字形。

  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面对一群活泼、可爱的一年级学生,教师的语言更应富有感染力,这点我觉的做得还不够;再者,就是针对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心理特点,如何进行活泼有序的组织教学,我会在这一方面继续改进的。

  总之,通过这次教研会,感觉收获很大。在此,感谢领导和老师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不断鞭策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3

  教学背景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一描写山村景色的小文,共有5个自然段。主要描写了山坡上丰收的果树林,山脚下新建的民房和校舍,村前秀美而又充满生机的小河,展现了一幅多彩的山村美景图。本设计为第一课时,通过这节课,渴望使学生在多手段品味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感受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赞美之情。

  2 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渴望学生能够体会到农村发展的新面貌及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但是,对于班里这些从小生在城市、长在蜜罐中的都市孩童来说,农村生活(尤其是山村生活)离他们比较遥远。故此,如何使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对农村的变化、山村的美景有所感悟,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并产生对小山村的热爱之情,就成为本课教学设计中力求突破的一个难关。教师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特点、课文特点,采用了多种手段,调动起学生多种感官,旨在引导学生把语言文字还原成画面,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3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丰富视像”是感悟语言的最高境界,“把字变画”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写景文章的好办法。当学生真正把抽象、无声的语言变为有形、有声的景象时,理解自然透彻,感受自然深刻。设计中,以“美”为线索,借助画一画(简笔画),比一比(句式比较、图片对比),看一看(图片、视频),想一想(引发想象),联一联(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手段展开教学活动,呈现自然美、发现语言美、创造想象美,使学生情不自禁地为小山村的美丽而赞叹!

  4 技术准备:

  根据教学设计的构想,教师在课前搜集了大量相关的影象、图片资料,作为帮助、提升学生理解,延伸教材的补充资源。如:丰富多彩的山村美景图,以解决学生缺少相关生活体验的问题,增强学生对山村美景的直接感官体验;破旧、简陋的旧村庄及校舍与现在崭新的村庄、校舍的图片对比,使学生深深感受农村的发展和变化。

  课前将这些资源有机整合,制作成便于随机操作的多媒体课件,并做好相关链接,以便课上根据学生需要随机进行调整,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功能。

  教学目标设计

  1 会写“村”“果”两个生字,认读7个生字及相关词语。

  2 恰当地搭配词语,补充句子。

  3 朗读课文,感受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设计

  一 游戏导入,学习“村”字:

  1 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复习旧字,引出本课生字“村”。

  禾 + 口 = 房 - 户 =

  王 + 见 = 晴 - 日 =

  多有意思呀,数学算式还能帮我们记字呢!

  这里还有一个加法算式,你能算出来吗? 出示: 木 + 寸 = ? (引出“村”字,并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2 学习“村”字。

  (1)交流记字方法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村”这个字?

  (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木+寸=村;减一减——树-又=村等方法识记)

  (2)生字的运用

  你能用“村”字组个词或说句话吗?(随机板书:小山村)

  (3)观察范字,明确书写要点,规范书写

  (按照先整体后部分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

  ①“村”要写得方方正正,左右大体同宽、同高。

  ②左右两点在一条线上并排站着,“寸”的一点从交叉点起笔。

  ③木字旁的一横短一些,向右上倾斜,给右面“寸”的一横让出位置来。

  随机强化书写规则,巧妙对学生进行谦让教育

  你们看,汉字笔画就像小朋友们相处一样,相互之间也要讲究谦让呢!

  (4)学生独立描红一个,临写一个。

  全班反馈、同桌互评后再临写一个,争取比第一个更漂亮。

  良好的兴趣是成功的一半。课始的数学游戏,可以有效地巩固旧字,自然地引出新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村”字的书写指导,一方面可以分散写字难点,强化书写规则,培养学生独立识写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巧妙地进行同学间团结、谦让的教育。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联系春游,激趣引读。

  (1)启发学生回忆春游的情景,引导学生交流见到小山村时的感受。

  (2)展示小山村的美丽图片,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初读兴趣。

  (3)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音节读准字音。

  2 认读字、词。(围绕生字、认读字进行)

  刚才同学们读书特别认真,但是,这文章有很多新的字词朋友,给我们读书带来了困难,咱们先来认识一下他们。

  第一屏:(生字词) 住 苹果 村庄 图画

  1)学生自由练读(生字词上加注音节)。

  2)小老师领读。

  3)学生再次自由练读(生字词上没有音节)。

  4)开火车读。

  第二屏:(认读词)

  山坡上 山脚下 (指好轻声)

  梨 结满 小楼 小鸭

  1)带音节自由练读。

  2)同桌互读。

  3)引导学生质疑,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如:山脚下——教师画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结满——放到精读时理解)

  4)男女生赛读。提示学生要读得又对又好,注意词语的语感。

  第三屏:连一连,再读一读。

  红红的 梨

  黄黄的 小鸭

  白白的 苹 果

  绿绿的 水 面

  3 同桌互读课文,互帮互查。

  同桌小朋友合作一下,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读得好就夸夸他,读错了就帮他改正过来。

  4 正确、流利地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小山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随机板书:美)

  充分的初读是学生到位感悟的基础。一遍遍有目的地读书,可以使学生有效地巩固字词,初步了解内容,初步感受小山村的“美”。

  三 走进文本,品读悟情。

  你是从哪儿感受到小山村的景色特别美的?再认真地读读课文,用心地想一想,一会我们来交流。

  尊重学生的读书体验,品读感悟小山村的美丽景色。学生说到哪儿的景色,就共同学习哪一段的语言,根据学生课堂的实际情况随机进行指导。

  ※山坡上:

  (1) 指读描写山坡美景的句子,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美在哪儿。

  (2) 句子比较,体会文中句子具体、形象的特点,感受山坡上丰收的美景。

  ① 这里有两个句子,读一读,看看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呢?

  树上结着 苹 果 和 梨。

  树上结满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

  ②师生合作读句子,引导学生谈感受。

  (第二句话为我们呈现出一派果树丰收的景象。具体写出了苹果和梨诱人的颜色,使我们感受到水果成熟了,长得特别好看,想来一定非常好吃;“结满”一词还告诉我们果树上到处都是果子,结得满树都是,太多太多了!)

  抓重点词语,通过句子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山坡上的丰收美景。

  ③引发想象,练习表达,提升理解:

  山坡上除了结满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还会结满哪些果实呢?你能仿照书上的句子用“山坡上有 。”

  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对山坡上丰收美景的理解与感悟。

  ④教师语言描述,引导学生体验心情。

  如果你现在就来到了小山村,亲眼看到了满山的果树,又大又红的苹果、金黄诱人的鸭梨、粉里透红的桃子等各种水果挂满了枝头。你会想些什么,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引导学生体会丰收的喜悦心情。

  (3)带着自己的感受,想象着山坡上的景色,再读读山坡上的美景吧!

  ※山脚下:

  (1) 读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2) 新旧房子、学校照片对比,使学生感受山村的'变化。

  (3)教师语言描述引发想象:从前破旧、阴暗的石头、土坯房变成了今日宽敞、明亮、崭新的砖瓦房,……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生活、学习,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4) 想象着山脚下的景色, 带着愉悦的心情再次朗读,再次感受山脚下的美景。

  图片的对比,可以直观地再现山村人民今昔居住、学习的环境,能够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山村人民生活的改善,激发学生的愉悦情感,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

  ※村前:

  (1)指读描写村前美景的句子,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春游看到的景色,谈谈自己的理解。

  (2)借助老师春游时拍摄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

  (3)情景描述,引发想象、练习表达。

  白白的小鸭悠闲地游在绿绿的水面上,时而捕食,时而嬉戏。此时,你刚好放学和几个小伙伴经过这里,你会说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

  (4)想象着小鸭悠闲游水的情景,再读本段,读出美的感受。

  鲜活的视频资料,可以使学生置身其中,被美景陶醉,遐想联翩。

  四 回归整体,欣赏美读。

  1 回顾全文,抒发感受。

  让我们一起来发自内心地赞美这迷人的小山村吧!齐读第5自然段。

  2 提升情感,和文配乐,赏读全文。

  是啊,山村美如画,更有着它超越图画的美妙与生动。让我们再去读一读课文,尽情地抒发你此刻的情感吧!

  五 学习生字“果”。

  1 顺应学生情感,适时引出“果”字。

  小山村的果树上结满了丰收的果实,我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也收获了不少的学习成果。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果”这个字。

  2 利用古字型帮助记忆生字。

  3 引帖,明确书写要点。

  (强调:中间一竖是上下连起来的,一笔写成。)

  4 教师范写,强化要点。

  5 学生独立描红、临写。

  6 同桌互评后再次临写。

  六 课堂:

  就像美丽的小山村一样,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大自然也是如此的美丽、多姿多彩!同学们,就让我们敞开怀抱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吧!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8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7个字,1个笔画。

  2.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的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教学重点

  借助形声字的特点以及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生字;借助插图和动作演示理解词义。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2.预习生字,做字卡。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同学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出示课件)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交流后出示词语。(出示课件)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并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出示课件)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

  (4)仔细观察,说说“雨”做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出示课件)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阝”。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出示课件)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重点关注“春、冬”:两个字的撇和捺要舒展。“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

  “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

  “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2.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四、反复朗读,加强巩固。(出示课件)

  1.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按照课文顺序读,也可以打乱顺序自己调整读。

  2.班内交流读。

  方法1:按照词语——词组——词语——词组的顺序。

  方法2:调整次序,如:春风——春风吹,夏雨——夏雨落,秋霜——秋霜降,冬雪——冬雪飘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

  4.教师总结。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想、能”等13个生字,认识“心”字底,会写“广、足”等4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想、能”等13个生字,会写“广、足”等4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少年儿童特别向往北京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教授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上一节课学习了什么吗?(学生回答)你们学得真好。

  2.开火车,读生字。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这些朋友的名字吗?它们叫什么?呜……小火车开啦!

  小朋友们,你们把这些朋友的名字牢牢地记住了,真了不起!

  3.读词语游戏:水果大卖场。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吃的水果,如果谁叫出了词语朋友的名字,我就把水果送给他,谁愿意来当小老师?

  课件出示:告诉、走出、北京城、天安门、广场、非常、壮观。

  4.教师小结:刚才有许多小朋友都得到了掌声和奖品,没有得到的小朋友别着急,等一会儿还有更大的收获呢!

  【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对生字的学习是感性的,识记很快,但不是很扎实。通过课前几分钟的交流汇报,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生字的音、形、义,感受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汉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了解首都北京

  1.教师边讲解边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今天,老师想给你们当一回导游,小朋友们,一起来吧!

  (1)我们先来到了八达岭长城,它像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

  (2)接着我们来到了北京的天坛公园。

  (3)然后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城楼,它是中国的象征。

  (4)最后,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北京之行结束了。

  2.教师导学:小朋友,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自己的感受。)

  3.有一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想到北京城去看看,请大家打开书本,仔细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出示多媒体课件,听课文朗读录音。)

  4.刚才大家读得可认真了,那么,你读懂了什么?

  5.刚才有一位小朋友说得很好,他说他读懂了这位小朋友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来,请你说说你是从课文的哪句话中看出来的,把它读出来。(句子: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第三句话)大家一起读读这句话。

  6.教师导学:对呀,他为什么这么想去看看呢?答案就藏在这里(课件出示妈妈的话),请你仔细读读课文,找到答案。

  【计意图:让学生在天安门广场升旗的美丽画面中畅游,意在让学生在视觉的刺激中激发情感。面对天安门广场升旗的情景,让他们感受这种庄严的气氛,产生求知欲望,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了解天山

  1.教师边讲解边出示美丽天山的风景图片:今天,老师想再给你们当一回导游,小朋友们,一起来吧!

  (1)我们先来到了博格达峰,看到了“雪海”。

  (2)接着我们来到了号称“天山第一峰”的托木尔峰。

  (3)然后我们来到了汗腾格里峰。

  (4)最后,我们来到了有“天山明珠”称誉的天池景区。

  2.教师导学:小朋友们,天山这么美丽,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自己的感受。)

  3.有一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想到天山去看看,请大家打开书本,仔细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出示多媒体课件,听课文朗读录音。)

  4.刚才大家读得可认真啦,那么,你听懂了什么?

  5.刚才有一位小朋友说得很好,他说他读懂了这位小朋友很想到天山去看看,来,请你说说你是从课文的哪句话中看出来的,把它读出来。(句子:我对爸爸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6.教师导学:对呀,他为什么这么想去看看呢?答案就藏在这里(课件出示爸爸的话),请你仔细读读课文,找到答案。

  【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只有让学生读懂了课文,才能与文本进行对话,才能领悟其中的感情。】

  四、说话训练

  1.过渡: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还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现在,我还想当一次导游,和你们一起再去游览游览。(出示杭州西湖、上海外滩、厦门鼓浪屿的风景图片)

  我们到了这么多地方,欣赏了这么多美景,现在,你想说些什么吗?

  2.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子:__________,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

  小朋友,老师把你的话录下来,你可要说得好一点哟!

  小结:是呀,我们的祖国多美呀,我们爱我们的祖国!

  3.请你把心里话说一说。(可以加上动作)

  4.我想小朋友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现在让我们的男孩子们大声地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让我们的女孩子甜甜地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让我们满怀对北京、天山的无限热爱,齐声呼喊——我多想去看看。

  【计意图: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自由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产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延伸

  1.读了本课,你读懂了什么?

  2.课外阅读补充:《国旗歌》。

  3.你还了解北京的什么?出示课前搜集的北京风景图片及有关的资料,介绍北京美丽的风光。

  【计意图:拓展延伸,补充材料,使课堂的容量、密度增大。通过“你读懂了什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当地补充课外阅读、北京风光介绍等,不但能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北京,更能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延续,达到“课已尽而意未了”的境界。】

  本课作业

  板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8-17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教案07-18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02-21

一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01-16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看电视》07-15

一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教案11-28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青蛙教案12-22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5篇)02-13

冀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