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

时间:2023-03-10 10:10:27 教案 我要投稿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1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14篇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1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通过学习数学能了解数学的价值。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动手实践是重要的方式。因此本节课要努力体现以下两点:

  1.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以教材上的资源为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有序地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发明的计算工具,从而使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的介绍变得生动有趣。上课伊始,由计算遇到困难引入计算工具,让学生深刻理解计算工具的作用与价值。

  2.动手操作,亲身体验。

  教学环节的设计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使用计算工具,放手让学生认识计算器的`各部分名称和按键功能,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计算器

  教学过程

  ⊙游戏互动,感知计算器的作用

  师:老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都特别爱动脑筋,现在老师就要考考同学们的计算能力。

  课件出示题目。

  第一组:25×20 45+55 360÷36 1900-100

  第二组:123456+98552 3698×46201

  36952872÷2332

  师:同学们能很快算出第二组算式的得数吗?

  生:不能。

  师: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类似的大数,当计算比较复杂时,可以使用计算工具。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3、能有意识地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4、进一步感受

  教学重点:

  根据统计图提出和回答问题并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难点:

  自主探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指导学生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节约时间,保证教学目标的实施)

  一、情景引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人吗?你还知道哪些与人口有关的数据。下面是某地1985—20xx年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统计表,(课件出示)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整理和分析这些信息,看看能有什么收获!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制作单式条形统计图(课前预习完成)

  师:在制图时要注意什么?生答后师简要小结:作图时要注意线条要直,画完后要标上数据。

  2、自主探究

  ①学生观察单式条形图(课件分别出示城镇人口统计图和乡村人口统计图)。

  ②设疑问难:

  统计的现实意义,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③生尝试自主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可根据书上99页完成)师巡视并辅导个别差生。先完成的可以同桌比一比,说一说自己作的好的.地方。

  3、合作交流

  ①展示学生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生互评后教师点拨:这就是复式条形条形统计图。(出示制作好的大幅条形统计图并板书课题)

  ②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

  ③全班汇报、交流

  ④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⑤联系实际激发情感小组讨论交流,分析人口逐年变化情况。

  三、巩固应用

  1、出示某超市两种饮料月销售情况统计图,回答

  ①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②如果你是超市老板,下个月应该怎样进货?

  2、出示1997-20xx年我国废水排放量统计图,观察并回答问题。

  工业废水排放在逐年?生活废水排放在逐年?

  从图中你想到了什么?(渗透环保意识)

  四、拓展应用

  1、请你调查你们小组同学一周内爸爸妈妈每天的睡眠时间,制成统计表。

  2、根据复式统计表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3、你发现了什么信息?

  五、回顾总结,展示个性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和体会?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器,掌握计算器的简单使用方法,能进行较大数目的计算。初步了解计数法,在不断更新、完善的探究过程中认识算筹,了解珠算的计数方法。

  2、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演变史,让学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器的简单使用方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教学难点:

  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学生:小棒、计算器、算盘、方案设计表格

  教师:课件、磁性小棒、算盘和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制造冲突,引入课题

  1、出示口算题,要求30秒钟内完成。

  3×2 14+6 36÷3 15×6 210÷21 1354×367

  2、师:1354×367这么大的数目的计算,要在30秒内算完,你们感到怎样呢?

  3、引入计算器,揭示课题: 计算工具的认识

  (当学生遇到“ 1354×367”时,由于数目大无法用常规的计算方法在短时内完成,这时学生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困惑,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计算方法。这时,教师再因势利导引出计算器。)

  二、操作交流,认识计算器的功能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手里的计算器?

  1、学生相互介绍,认识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2、在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计算方法

  ①计算138+489,掌握常规计算方法。

  ②计算762.32—0.89,32010—8925,436.8÷0.75,13.6×2.7÷0.75,145+145+145??

  (探索特殊算法: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的,这个0可以不按;加数相同时只需按“=”键即可。)

  (这里考虑学生对计算器已并不陌生,因此,课上让学生自己介绍计算器上一些常用键的名称和作用,这样,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间互相交流和学习,实现了师生、生生互动。通过两个层次的练习,让学生体验到用计算器计算大数目的快捷、方便、准确,并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三、演绎文化,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

  师:那计算器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呢?说说你们课前已收集到了哪些资料?

  1、介绍远古时代的计数方法。

  (1)配音动画: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人们出去打猎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时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都要借助实物来计数。例如捕获了一只野兽就放一颗石子,出去了几人就在绳子上打几个结。就这样,人类在劳动中建立了一一对应的计数方法,而石子、结绳、木棒、手指、刻痕??就是人类最初用来计数和计算的工具。

  (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直接向学生展示最古老的计数法,让学生感觉体会。)

  师:现在你们觉得摆石子、结绳等计数方法怎么样?

  生:携带不方便,不能记录大数目。

  2、模拟算筹的创造过程。

  (每个学生发五根小棒,把它当成算筹)

  师: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这些计数方法的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种新的计算工具“算筹”,算筹是什么?(图,是一种像筷子一样的小棒)用它作工具进行计算的方法叫“筹算”。

  师:对于算筹,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生1:什么时候发明的?是谁发明的?

  生2:怎样使用的?

  师:首先来猜猜看,古人是怎样用算筹摆1、2、3、4、5的?

  生:我想应该竖着摆、横着摆都可以吧。(手势)

  师:是的,古人摆放1、2、3、4、5非常直观形象。(电脑出示图片) 师:那6怎么摆呢?动动脑筋拿小棒摆摆看。

  (1)

  (2)

  (3) (4) (5) (6) ?? 展示追问: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

  生1:我是用阿拉伯数字的写法来摆的。(如图1)

  师:你们觉得怎样?

  生2:我觉得不对,那时候还没有阿拉伯数字呢,未免意识太超前了。 生3:(如图4)下面一根表示4,上面一根表示1加起来是6。

  师:他想到了用一根表示几根,这是一个好主意。

  生4:我想用一根表示5,所以我就摆成了图5这样。

  <<<12>>>

  生5:我跟他想的一样,也是用一根代表5。

  师:大家想出的符号都代表了一定的道理,那你们最喜欢哪一种?

  生:第3个、第4个、第5个。

  师:看来你们都喜欢比较简捷的符号。

  师:(出示6的摆法)据古书上记载,上面的这根表示5,下面的一根表示1。

  师:这样7、8、9也就好理解了。(屏幕直接出示)

  师:用算筹可以摆出1-9这几个数,那怎样来表示更大的数呢?比如23又怎样表示呢?

  学生用小棒操作后展示:

  (1) (2) (3) (4) ??

  师:这么多摆法你们觉得哪种摆法最清楚?

  生:第4幅图比较清楚,如第2幅是要看成8的,第3幅也容易混淆。最好竖的横的交错。

  师:是呀,如果纵横交错就可以避免混淆。正如你们所想的:(出示用算筹表示的几个大数:23、132、4414、46056??)

  师:仔细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

  师:其实,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刘徽就是摆放算筹来计算的。(图)那你们觉得算筹这种计算工具怎么样?

  生1:计算时算筹摆了一大片,容易混乱。

  生2:那能不能想办法把活动的.小棒固定起来?

  师:是的,于是慢慢地人们就用算盘取代了算筹。

  (学生在创造交流中了解算筹,两次创造让学生体验创造的喜悦,感受我国古老的文明。)

  3、小组合作,研究算盘的认识

  师:几百年来,算盘在中国流传相当广泛。就是在当代,算盘仍以它特有的功能,与现代的计算器并肩作战。

  师:首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收集到的信息。

  小组研究,集体汇报:

  生1:我们小组知道算盘的名称。(举着算盘演示:框、梁、档、上珠、下珠)

  生2:一粒上珠代表5,一粒下珠代表1。例如7就是用一粒上珠和两粒下珠表示。我们还会拨1、2、3??(拨了1-9)

  生3:我妈妈是会计,她还教过我怎样计算呢!

  师:那你能给我们露一手吗?

  生3:好的。我就算23+16吧。(拨珠)我妈妈说算盘打熟练了,比计算器还快呢。

  师:是的,特别是用算盘进行加减法时,有拨珠即答案的优点。

  生 4:我在家里收集算盘的资料时,读到了很多有关算盘的历史资料,看! (打开个人电子信箱)演示:

  ①珠算是中国古代数学继筹算之后的又一项重大发明。现在,世界各国学术界一致公认,算盘是中国发明的,中国是珠算的故乡。不仅如此,即使是在美国、日本等高度现代化的国家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使用算盘,并把珠算列入小学课程。

  ②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一次,一个中国代表团访问前西德某学校,主人请客人们参观完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之后,又指着一幅挂图说:“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计算器。”代表团成员一看,竟是中国的算盘。

  ③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算盘,收藏在天津历史博物馆内。它是清朝末年天津沽衣街算盘作坊制造的,距今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它的长度是按天津达仁堂药店的柜台设计的,为306 厘米,宽则为26 厘米,共有117 档。营业忙时,五六个店员可以同时在大算盘上算账。

  ④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著名化学家李约瑟博士曾致力于《中国科学技术史》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4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3~25页全部内容

  二、教材简析:

  “计算工具的认识”分别介绍了计算工具算盘和计算器,还安排了有关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的阅读材料。教材安排了较多的直观图展示了算盘和计算器的实际应用、算盘和计算器的结构,比较形象直观,让学生在观察和活动中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

  三、教学目标:

  鉴于以上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三个方面:

  1、让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用计算器计算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3、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渗透节约、环保等方面意识,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计算器的外部结构及常用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的四则运算及同级混合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

  五:教学程序设计

  1、创设情境,揭示学习内容

  首先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超市购物的发票,发票上项目很多,计算比较繁琐,由此激发学生:怎样才能又准确又快速地算出结果来呢?(你想到了什么计算工具?)在学生充分地讨论交流后揭示课题:用计算器计算。再请学生说说在哪些场合或情况下看到过别人使用计算器?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当学生遇到数目较大或较繁的计算时启发学生想到用计算器,从而揭示学习的内容,通过交流计算器的应用场合,让学生感受计算器使用的普遍性。)

  2、合作学习,探索计算方法

  这一环节,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功能,

  教师首先让学生做一名计算器推销员,你打算怎样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互相说一说,再请一名学生在全班介绍自己的计算器,教师适时归纳板书:显示器,键盘,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功能键,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介绍自己的计算器,接着让学生说说这些各不相同的计算器都有什么相同的功能?同时教师说明:各种不同的计算器外部结构都可以分为显示器和键盘两部分,最基本的功能是计算。

  (设计意图:这里创设学生充当计算器推销员的角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在同学,老师的介绍交流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层次,探索,学习计算器的操作

  首先提问:你们以前用过计算器吗?会用吗?(学生基本会用计算器计算,所以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我们来个比赛好不好?接着教师组织比赛,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及解决几个实际问题。

  试一试

  765+469589×7641600÷128765+496-296816÷68×27

  1、10月1日,西山景区接待游客7358人,每人交纳门票费35元,这一天的门票收入有多少元?

  2、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8千克的水,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多少千克水?

  学生先自己用计算器尝试操作,把计算结果记录在草稿本上。请速度最快的同学上台演示(实物投影),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可以进行补充,探讨,交流,使学生体会到这样的一步计算或同级两步计算只要从左到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同级两步计算不必分步操作。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基本上会使用计算器计算,所以组织比赛活动、让学生用计算器自主进行计算,然后交流操作的过程和方法,在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让学生教学生,从而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不仅掌握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计算的方法,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践应用,引导发现规律

  ①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2两题,用计算器计算并汇报结果,全班交流。

  ②分组比赛,第1,2小组用口算或笔算,不能用计算器,第3,4小组必须用计算器来计算。看看谁快。

  15+2082-621000×576549+356887×451305÷45

  (设计意图:比赛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使学生感受到:对于一些可以直接看出结果的题目如果用计算器计算会比较慢,而对于一些大数目计算用计算器比较好,因此,在实际应用时我们应该根据需要合理使用计算器,不可过分地依赖计算器来计算,要把它用到实处。)

  ③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先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142857×1142857×2142857×3142857×4142857×5142857×6

  请学生先用计算器求出各题的积,然后观察各题中相乘的两个数及所得的积,自主探索和发现积的变化规律。最后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做适当总结:这几道算式第一个乘数都是142857,,第二个乘数分别是1,2,3,4,5,6,它们的得数与第一个乘数一样,都是由1,2,4,5,7,8这六个数字组成的六位数,不过各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但如果把这个六位数的乘数按顺时针方向排列在一个圆面上,可以发现这六个积里各数字的'排列顺序是一样的,只不过起点不同:乘1的积是从最小的数“1”开始,乘2的积是从第二小的数字“2”开始,乘3的积是从第三小的数字“4”开始……,乘6的积是从最大的数字“8”开始。

  (2)再出示“想想做做”的第4题

  先出示: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让学生用计算器各自独立计算出得数,然后再出示

  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

  让学生再用计算器计算,然后让学生谈谈遇到的问题(计算器已经不能把这些数显示出来了)。

  最后让学生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找出规律,再直接写出后四题的得数,并组织学生交流,要求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及依据,确认发现的规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器的作用:计算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规律。

  (设计意图: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使学生体验计算器的有用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

  4、后进行全课总结。

  整个活动,老师创设情境,启发诱导,设疑激趣,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积极思考,讨论交流,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同时又体验了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与创造性,以及成功的喜悦,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有创造,学有发展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包括结绳计事等远古计数方法、算筹的简单知识、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器、和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到人们为了方便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

  2.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利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正确使用存储运算键。

  【教学策略】

  1.计算工具的介绍可以结合第25页的阅读材料进行,使学生对计算工具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2.算盘的介绍具有丰富的文化传统教育因素,学生可事先查阅资料,介绍算盘的发展过程和曾经广泛使用、对亚洲国家的影响等辉煌历史。

  3.介绍电子计算器时,重点在向学生介绍常用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时,可利用学生手中的计算器,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各个功能键的作用。在弄清如何计算,和存储键如何使用等重难点时可运用电脑课件进行实际的演示。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数学课。同学们都知道,数学总是离不开计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计算工具。(板书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计算工具

  你都知道哪些计算的工具?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介绍?

  生可能会答:计算器、算盘……

  设计意图:学生课前通过预习,查找资料。课一开始即让学生展示自己所了解的计算工具,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有重点的请学生介绍如绳结、算筹等使用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使学生体会计算工具发展的过程。

  1.远古计数:

  师:看来同学们的知识都非常丰富,但有关计算工具的知识还远不止这些,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人们就用什么来计数?(板书:远古计数)

  生回忆:手指、石子、结绳或在木棒上刻痕来计数。

  2.算筹:

  师:这种方法只能计数,而不能清楚的表示出计数级是什么事情,人们开始想一些新的办法来计数。这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计数方法——算筹。(出示课件)

  (板书:算筹)

  师:介绍算筹:我国古代人用算筹计算。算筹是用271根木棍或竹子制成。在多媒体白板上展示。算筹是如何用来计数的。有数位,哪一位表示几就用小棍来表示。一个竖棍就是1,二个就是2,五个就用一个横棍来表示……空格表示零。

  3.算盘:

  师:后来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算盘作为计算工具。七八百年前,算盘已经在我国广泛使用。出示实物。

  展示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下面每颗珠子表示1。一档共表示多少?表示15。因为我国古代是15进制。现在是满十进一。所以算盘后来游船到日本、朝鲜等国。进行了改进。就是老师手里的这个算盘。上面是1颗珠子。一档表示多少?一档表示10。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实用。他计算数目较大和数目较多的加减法,更为简便。

  4.计算器:

  师:我们现在最常用的计算工具是哪一个?

  生:计算器。

  师:你在哪里见过计算器?

  生可能回答:菜市场、早市计算菜的价钱。超市计算物品的价钱。……(学生介绍)

  师:拿出你手中的计算器,同学们可以互相看一看,你们的计算器各部相同?因为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所以有科学专用的计算器,有最简洁的计算器……但他们的功能都大致相同。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手中的计算器,让学生对计算器的大小、模样、作用有初步的了解,为下一步具体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打下基础。并引起探索的兴趣。

  5.电子计算机:

  师:接下来科技又向前推进,人们又发明了什么?

  生:电脑。微机。

  师:电子计算机。(出示课件)

  生看课件: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

  师: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计算工具会更加先进。就等着在座的各位,你们这一代人去实现。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演变史,认识算筹、各种算盘,了解算盘计数,让学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课件的展示快捷,而且本身它就是电子计算机,展示现代科技的发达。并引导学生,科技不会停滞,未来更先进的计算工具就等着你去发现,发明。

  三、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

  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使用计算器。拿出你们的计算器。你认识哪些功能键?他们都是干什么的?自己按按试试,琢磨琢磨。

  生摸索,尝试各个键子的作用,发现了就说出来。

  师根据学生的发现,引导全体学生学习。跟着老师的指示尝试。

  师:还有date表示日期,老师刚才听见有的计算器有声音,你知道如何去掉音乐和声音吗?自己琢磨琢磨。

  师:电脑展示各个功能键的名称。边出示,边讲解。

  师:现在我们就来用你手中的计算器进行计算。尝试一道加法:4468+1792=

  生进行操作。然后说出结果,并说明输入过程。先输入4468,再输入加号,输入1792,再输入等号。

  结果就出现了。(师可用电脑课件实际演示计算过程。)

  师:尝试减法、乘法、除法和小数计算。32010-8925=126×39=312÷8=

  6.34-4.7=

  生进行操作,输入数据,并说出计算结果。

  师:计算综合算式。复习运算顺序。当计算6396÷(520-438)时,怎么办?

  生讨论方法。可以用纸记录下来,再接着算。可以……

  师:我们来学习存储运算键的使用。M+表示存储数据,m-表示删除数据,mr表示提取数据。我们来尝试一下。输入520-438,算出结果,输入m+进行存储,然后输入6396÷,再输入mr进行提取,输入等号。

  师:重新演示一遍,以巩固。出示一道题目,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计算,并找一名同学到电脑上来演示。边演示边讲解过程。

  设计意图:认识计算器,我选用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主了解计算器各个功能键的作用,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探究计算规律,尤其是存储功能键的使用更是有趣又有难度。既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也可以端正学生对待计算器的正确态度,懂得合理地利用它。

  四、练习应用:

  师:看来同学们都会使用计算器,那我们就借助计算器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

  1.闯关游戏:

  (游戏规则:1、以小组为单位,共闯两关,两关都过即为获胜。2、每关开始以老师口令为准。)

  2.寻找方法速算:

  25×4×8=13897×16×0=99+199=155555÷5=

  五、拓展延伸: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计算工具,你还想了解哪些有关的知识?课下同学们可以到网页中继续去了解计算器的相关知识。

  【板书设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

  1.远古计数

  2.筹算

  3.算盘

  4.计算器:m+存储m-删除mr提取

  5.计算机

  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三篇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的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

  3、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有关计算工具,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电子计算器拿出来,今天我们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

  (板书课题:用计算器计算)

  二、用计算器计算

  1、教学例1。

  (1)出示386+179=________

  说说你是怎样使用计算器计算的?

  (先按“386”,屏幕上显示386,再按“+”,屏幕显示不变,再按“179”,屏幕显示179,按“=”,屏幕显示结果565。)

  (2)引导学生按步骤按键计算出结果,试试CE图和AC键各有什么功能?

  CE:清除功能,AC为0,也相当于清除功能。

  (3)自己用计算器试试。

  825-138=26×39=312÷8=

  (4)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什么?

  看清数,别按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0。

  2、教学例2。

  (1)出示:9999×1=9999

  9999×2=________

  9999×3=________

  9999×4=________

  用计算器算出上面几个算式的结果。

  (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说一说。

  从9999×2起,结果是一个五位数,中间是3个9,两头分别是1,8(9×2);2,7(9×3)……

  (3)你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结果吗?试一试,很有趣。

  9999×5=49995

  9999×7=69993

  9999×9=89991

  (4)9999×6和9999×8的结果又是多少呢?谁能说一说?

  9999×6=59994

  9999×8=79992

  师总结:碰到9999和9以内的自然数相乘(0,1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数,最高位和个位就是这个自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三位数都是9。

  (5)第26页“做一做”。

  用计算器算出前面几道算式的结果,找出规律,再直接写出下面几个算式的结果,然后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三、巩固练习

  1、用计算器计算,练习四第1、4题。

  组织学生独立用计算器算一算,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计算的结果。

  2、练习四第3题。

  教师先介绍收据上的内容,并指导学生如何计算相应的.金额。

  再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人笔算,一人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3、练习四第9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怎样才能用计算器计算时不出错。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领?

  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计算

  9999×5=49995 9999×6=59994

  9999×7=69993 9999×8=79992

  9999×9=89991

  教学反思

  计算器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大部分学生也使用过。在教学,中我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充分把握教材所带来的便利,巧妙整合,利用学生已有的认识和操作经验,相互交流,充分感受用计算器计算的便利。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学,了解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

  教学难点:

  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3分)

  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二、自主学习(5分)

  1、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3--24页。

  (1)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2)认识算盘。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我们选定一档作个位(做个记号),从这一档起向左数,就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这与整数的数位顺序完全相同。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数。计数时要拨主靠梁。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在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拨珠靠梁,就分别表示几十、几百、几千、几万,“0”用空档表示。

  (3)计算器的认识。找学生说一说你知道计算器有哪些功能键?

  2、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6页例1。

  3、尝试训练:825-138=26×39=312÷8=

  4、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6页例2。

  5、学生汇报交流。

  6、教师强调并小结。

  三、自主练习(8分)

  师:通过刚才的自学,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下面我们来进行自主练习,看谁把今天的知识学的,最棒!

  1、用计算器计算。

  55846+7646=13027-8934=66280×23=

  6908×37=111111111÷9=395412+10589=

  2、小组汇报。(抽签汇报,可以选择口头展示或黑板展示等)

  3、教师强调小结。

  四、当堂检测(发试卷)

  师:同学们,我们再接再厉,用的成绩来结束今天的学习,好吗?那下面我们进行课堂检测,看谁完成的又快又正确!

  五、评价总结(4分)

  1、教师面批3人左右,然后小组内交流答案,自批,统计正确率;

  2、小组汇报完成情况。

  3、教师总结错题的类型,再次精讲。

  4、学生谈收获和自我评价。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8

  教学内容

  用计算器计算。(教材第26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四则运算。

  2、通过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妙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正确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难点:探索计算规律。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计算器、课件PPT。

  学生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计算器是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今天我们就一起体验计算器给我们带来什么感觉。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例1。

  怎样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自己试试看。

  386+179=

  825-138=

  26×39=

  312÷8=

  (2)学生按要求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3)汇报展示。

  (4)提问:你学会计算器的使用了吗?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按键顺序是怎样的?

  归纳: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时,要按“数字→运算符号→数字→符号”依次按键进行计算。

  2、教学例2。

  (1)出示教材例2。

  试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左边各题。不用计算器,你能直接写出下面右边各题的答案吗?

  9999×1=9999

  9999×2=______ 9999×5=______

  9999×3=______ 9999×7=______

  9999×4=______ 9999×9=______

  (2)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3)得出左边算式的结果。

  9999×2=19998

  9999×3=29997

  9999×4=39996

  (4)提问:观察左边的算式,发现了什么规律?

  规律:当计算9999×2时,结果是在18(第二个因数与9的积)的中间插入3个9,即19998;当计算9999×3时,结果是在27(第二个因数与9的积)的中间插入3个9,即29997;当计算9999×4时,结果是在36(第二个因数与9的积)的中间插入3个9,即39996。

  (5)运用规律,得出右边算式的答案。

  9999×5=49995

  9999×7=69993

  9999×9=89991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26页“做一做”。

  第1题:63492 4093 1524440 255596 12345679 406001

  第2题:12 123 1234 12345 123456 1234567 12345678 123456789(用计算器检验略)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计算

  1、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按键顺序:数字→运算符号→数字→符号。

  2、进行特殊计算时,先用计算器算出前几个算式的结果,再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其他算式的结果。

  教学反思

  1、自主学习使用计算器。

  在学习使用计算器时,以学生自练为主,在自练中摸索按键的顺序。

  2、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规律。

  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规律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先让学生用计算器分别算出结果,再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其中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杨辉通读了许多古典数学文献,数学知识得到全面、系统地发展。经过不懈的努力,杨辉终于成了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并享有数学“宋元第三杰”之誉。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包括结绳计数等远古计数方法、算筹的简单知识、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器、和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到人们为了方便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

  2.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利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快乐导入

  师:如果老师请XX同学和XX同学同时参加一个计算大赛,你认为谁会取胜?如果我给XX同学一件秘密武器(计算器),这时候谁能取胜呢?看来,有了计算工具,会使我们的计算变得又快又准确。

  同学们都知道,数学总是离不开计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计算工具。

  (板书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快乐自学

  你都知道哪些计算的工具?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介绍?

  生可能会答:计算器、算盘……

  【设计意图:学生课前通过预习,查找资料。课一开始即让学生展示自己所了解的计算工具,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有重点的请学生介绍如绳结、算筹等使用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使学生体会计算工具发展的过程。】

  1.远古计数:

  师:看来同学们的知识都非常丰富,但有关计算工具的知识还远不止这些,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就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人们就用什么来计数?(板书:远古计数)

  生回忆:手指、石子、结绳或在木棒上刻痕来计数。

  2.算筹:

  师:这种方法只能计数,而不能清楚的表示数位,人们开始想一些新的办法来计数。这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计数方法--算筹。

  (板书:算筹)

  师:算筹是用木棍或竹子制成。与远古计数相比,她的优点是有数位。算筹是如何用来计数的。出示资料,并且讨论:你在这段资料中了解到哪些知识?

  3.算盘:

  师:后来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算盘作为计算工具。七八百年前,算盘已经在我国广泛使用。

  展示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下面每颗珠子表示1。

  不仅我国劳动人民有如此多的发明,其他国家的人为了使计算更加的便捷,也在孜孜不倦的努力着。请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演变史,认识算筹、算盘,了解算盘计数,让学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4.计算器:

  师:现在,计算工具不仅要满足计算的需要,更要追求轻便,快捷。计算器就是我们最常见的计算工具。你在哪里见过计算器?

  生:菜市场、早市计算菜的价钱。超市计算物品的价钱。

  师:大家都准备了计算器,同学们互相观察,相互交流:

  (1)你的计算器有哪些按键?

  (2)这些按键的功能是什么?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手中的.计算器,让学生对计算器的大小、模样、作用有初步的了解,为下一步具体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打下基础。并引起探索的兴趣。】

  三、和谐互动,快乐展示

  1、小组相互说一说你们的计算器有什么不同。

  2、请生说一说各个按键的功能。

  3、尝试计算386+179=

  学生展示,教师补充。

  四、巩固提高,快乐练习

  1、自己试试看

  825-138= 26×39= 312÷8=

  2、找规律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根据规律直接写出答案

  9999×5= 9999×7= 9999×9=

  3、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计算平均分

  4、男女生大比拼

  第一组:17+83=62-12=1000×5=

  第二组:7865+3497=835×23= 1305÷45=

  要求:(1)全体男生用口算或笔算算第一组题。

  (2)全体女生用计算器算第二组题。

  【设计意图:认识计算器,我选用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主了解计算器各个功能键的作用,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探究计算规律。既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也可以端正学生对待计算器的正确态度,懂得合理地利用它。】

  5、作业

  帮助妈妈算一算今天的家庭消费情况。

  板书设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

  1.远古计数

  2.筹算

  3.算盘

  4.计算器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10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3至26页例1。

  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器,掌握计算器的简单使用方法,能进行较大数目的计算。初步了解计数法,在不断更新、完善的探究过程中认识算筹,了解珠算的计数方法。

  2、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演变史,感悟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欲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动口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器的简单使用方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教学难点:

  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学生:小棒、计算器、算盘等。

  教师:课件、计算器、计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一次计算比赛(出示口算题)。仔细观察,你准备选择什么计算方法让自己算得又对又快?

  55846+7646=、6908×7=

  13027-8934=、992÷4=

  353+958×3=、436-、(228-179)=

  (预设:大部分学生选择使用计算器。)

  师:为什么选择计算器?你还知道哪些计算工具?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计算工具。

  二、操作交流,学习使用计算器

  (1)师:同学们都带计算器了吗?请拿出来仔细观察。看看它上面都有什么?

  (显示屏、按键、电脑芯片、电源)

  (2)看书,试按。认识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3)在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计算方法

  a、请会使用计算器的同学上台用课件演示使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b、生尝试计算825-138

  c、师介绍储存、提取键使用方法

  d、生尝试计算876-738÷9=

  e、开始计算比赛。(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上面各题。)

  (4)你认为使用计算器时要注意什么?你觉得计算器这个计算工具怎样?

  【设计意图:学生对计算器已并不陌生,让学生自己介绍计算器上一些常用键的名称和作用,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间互相交流和学习。通过两个层次的练习,让学生体验到用计算器计算快捷、方便、准确,并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三、演绎文化,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

  师:这么先进方便的计算工具可不是一直都存在的,计算工具就像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样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计算工具是怎样演化的。

  1、介绍远古时代一一对应的计数方法

  (1)课件出示配音动画: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例如:捕获了一只野兽就放一颗石子,出去了几人就在绳子上打几个结。就这样,人类在劳动中建立了一一对应的`计数方法,而石子、结绳、刻痕……就是人类最初用来计数和计算的工具。

  (2)师:你们觉得摆石子、结绳等计数方法怎么样?

  【设计意图:用多媒体直接向学生展示最古老的计数法,让学生感悟体会计数的原始历程,初步了解计数的变革是人类生活发展的需要。】

  2、模拟算筹的使用方法

  师: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这些计数方法的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种新的计算工具(课件出示图片),用算筹作工具进行计算的方法叫“筹算”。

  师:对于算筹,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预设:什么时候发明的?是谁发明的?怎样使用的?)

  师:首先来猜猜看,古人是怎样用算筹表示1到9的。

  纵式就是竖着摆、横式就是横着摆。(手势)

  师:(微课植入方式)古人摆放1、2、3、4、5的方法。

  师:古人摆6只用了两根小棒,猜猜古人是怎么想的呢?

  师:都想到了用一根表示5,这是一个好主意。

  据古书上记载,上面的这根表示5,下面的这一根表示1。

  师:这样7、8、9也就好理解了。请你试着摆一摆。(屏幕出示)

  师:用算筹可以摆出1-9这几个数,那怎样来表示更大的数呢?

  出示用纵横相间的方式来表示多位数。

  这些数你认识吗?出示29、306、632(了解0的出现也经历了空格、小正方形、圆形的过程。)

  师:想知道古人怎样用算筹计算的吗?(课件演示)

  师: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就是摆放算筹来计算的。(出示动画小视频)

  看完后,你们觉得算筹这种计算工具怎么样?怎么评价祖冲之?

  (预设:计算时算筹摆了一大片容易混乱。如果能把活动的小棒固定起来就好了。我们要学习祖冲之计算认真,不怕苦累,执着追求的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摆数让学生体会位值制的含义,体验古人的智慧以及算筹计数法的繁琐;通过读算筹摆出的数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感受到算筹在使用中也有弊端,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从而推动了计算工具的发展。让学生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利弊两个方面,扬弃的过程就是发展的过程;通过观看小视频体验用算筹计算的弊端以及数学家严谨执着的数学精神。】

  3、小组合作,研究认识算盘.

  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据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要求越来越高,于是人们又发明了新的计算工具---算盘。你见过它吗?在哪里见过?

  师:之前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过算盘,课前又收集了相关知识,就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小组研究,集体汇报:)

  (预设:学生知道算盘的名称,课件配合演示:框、梁、档、上珠、下珠;学生知道:一粒上珠代表5,一粒下珠代表1;学生会在算盘上拨简单的数;学生会收集关于算盘的辉煌历史以及现在使用情况……)

  师:同学们了解的真不少!下面请同学们在算盘拨出46、278、320485。

  (一名同学在课件上演示,其他同学在算盘上试拨,师适时引导在算盘上定位的方法。如果有同学会用算盘计算可以安排展示一下,以让学生体会算盘拨珠即答的优点。)

  生:我在家里收集算盘的资料时,读到了很多有关算盘的历史资料,知道算盘是中国发明的,中国是珠算的故乡。不仅如此,即使是在美国、日本等高度现代化的国家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使用算盘,并把珠算列入小学课程。

  师:在我国,人们至今仍然非常喜爱它,把它制成这样来装扮生活。(出示配音图片展示各种算盘)

  【设计意图:现代教育技术具备了大容量储存教学信息的优势,它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学生通过课前查找,课中交流,真切感受到了算盘这一灿烂的文化。】

  4、感悟世界各国人民对计算工具的探索

  师:不仅仅是我国人民在发明计算工具,世界各国人民都在积极的探索各种计算工具,请看(课件出示世界机械计算器发展史:计算尺-手摇计算机--巨型计算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

  师:就这样,从古到今,计算工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也体现了人类的聪明智慧和探索精神。

  师:目前人们并没有停止探索的步伐,还在继续研发更为先进的计算工具。

  (出示健康环保电脑、小巧方便电脑笔图片)

  师:你能想象一下新型的计算器会是什么样的吗?

  四、再次体验,总结提升

  这节课你了解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感想?

  五、课外活动延伸:

  1、每个小组设计“新型计算器”的方案。

  2、调查了解更多与计算工具有关的知识制成数学小报。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11

  教学内容:教科书P.23——27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计算工具,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2、通过学习,了解算盘的计数方法,认识计算器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计算器的简单使用,了解计算机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工具。

  教学重难点:会使用常见的计算工具。

  课前准备:算盘、电子计算器。

  一、知识链接:

  想一想,你见过哪些常用的计算工具?你会使用它们吗?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计算工具,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2、通过学习,了解算盘的计数方法,认识计算器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计算器的简单使用,了解计算机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工具。

  二、自主学习,一边出示自学指导,一边检测,一边交流讲评。

  1、自学课本第23页,想一想:

  ①算盘上方每颗珠子代表多少?下方的每颗代表几?

  ②你会在算盘上表示出32784吗?

  2、自学课本第24页。

  ①你会使用这样的电子计算器吗?

  ②阅读课本第25页的“阅读资料”,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过程。

  3、自学课本第26页例1,想一想:

  ①如何计算26×39=312÷8=

  ②用电子计算器计算和笔算,哪种方法算的快?如何进行验算呢?

  ③练一练:1526﹢46587=68432﹣3596=

  359×53=657÷3=

  4、自学课本第27页例4,思考:

  ①仔细观察前四个算式的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直接写出后面三个算式的计算结果吗?试一试。

  ②请你用计算器检验刚才猜想出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③完成课本第27页的“做一做”。

  三、达标测评

  1、用计算器计算

  367+65=572﹣98=

  26×68=144÷12=

  2、先用计算器计算前三个算式,再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其他算式的得数,最后用计算器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142857×1=

  142857×2=

  142857×3=

  142857×4=

  142857×5=

  142857×6=

  五、课后反思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12

  课题

  计算工具的认识

  学习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的数学。

  学习重点:

  计算器的使用。

  学习难点:

  键盘操作与显示的关系。

  一、自主学习

  看教材23-25页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计算工具的历史及使用。

  1、20xx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大约14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2、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一颗代表();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3、在拨数时要先定好(),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

  4、算盘在计数时算珠要靠()。

  5、17世纪初()人发明了计算尺,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6、认识计算器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研究算盘的认识。

  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小组研究,集体汇报:

  2、操作交流,认识计算器的功能

  (1)学生相互介绍,认识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2)在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计算方法

  762.32—0.89=32010—8925=

  436.8÷0.75=13.6×2.7÷0.75=

  145+145+145=138+489=

  三、过关检测:

  1、判断。

  (1)、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一颗代表1。()

  (2)、算盘每颗下珠代表5。()

  (3)、算盘在计数时算珠要靠梁。()

  (4)、CE键是清屏键。()

  (5)、ONC键是开关及清屏键。()

  2、用计算器计算。

  (1)、太平洋的面积是17967.9万平方千米,大西洋的面积是9336万平方米,印度洋的面积是7491.7万平方千米,北冰洋的面积是1310万平方千米,问:四大洋的面积一共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2)、即将投入施工的崇海大桥,全桥长3042米,预计投资约6,0000,0000元。问:每米投资约多少元?(得数保留整数)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1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2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包括结绳计事等远古计数方法、算筹的简单知识、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器、和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史。

  2、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到人们为了方便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使学生经历认识和使用计算工具的过程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认识算盘,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努力,激发爱国感情。

  教学重点:

  利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存储运算键。

  教学准备:

  算盘、多媒体课件、算筹、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数学总是离不开计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计算工具。板书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

  二、新授

  (一)、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自主探究

  你都知道哪些计算的工具?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介绍?

  生可能会答:计算器、算盘……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有重点的请学生介绍如绳结、算筹等使用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使学生体会计算工具发展的过程。

  1、远古计数:

  看来同学们的知识都非常丰富,但有关计算工具的知识还远不止这些,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人们就用什么来计数?(板书:远古计数)

  生回忆:手指、石子、结绳或在木棒上刻痕来计数。

  2、算筹:

  (1)远古的用实物记数、刻道记数、结绳记数的方法只能计数,而不能清楚的表示出计数级是什么事情,人们开始想一些新的办法来计数。这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计数方法——算筹。(出示课件)

  (板书:算筹)

  介绍算筹:我国古代人用算筹表示数和计算。算筹是用木棍或竹子制成。在屏幕上展示。算筹是如何用来计数的。与远古计数方法相比它的优点就是有数位,哪一位表示几就用小棍来表示。一个竖棍就是1,二个就是2,五个就用一个横棍来表示……空格表示零。

  课件出示:算筹表示多位数。

  (2)你知道这些用算筹表示的数分别是多少吗?

  课件出示题目。

  3、算盘:

  (1)后来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算盘作为计算工具。七八百年前,算盘已经在我国广泛使用。出示老式算盘实物。

  展示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下面每颗珠子表示1。一档共表示多少?表示15。因为我国古代是15进制。现在是满十进一。所以算盘后来游船到日本、朝鲜等国。进行了改进。

  (2)出示新式算盘。上面是1颗珠子。一档表示多少?一档表示10。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实用。他计算数目较大和数目较多的加减法,更为简便。

  (3)课件出示由老式算盘衍生出的形态各异的算盘。

  4、计算器:

  现在,算盘因为笨重、不方便携带,逐渐被更轻便的计算工具所取代。

  我们现在最常用的计算工具是哪一个?

  你在哪里见过计算器?

  同学们可以互相看一看,你们的计算器各部相同?因为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所以有科学专用的计算器,有最简洁的计算器……但他们的功能都大致相同。

  5、电子计算机:

  (1).随着时间的发展,科技又向前推进,人们又发明了什么?

  出示课件: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

  师: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计算工具会更加先进。就等着在座的各位,你们这一代人去实现。

  (2)现在人们人手一部的手机,也具备了微电脑的功能。

  6.简单认识计算器比较重要的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三)、计算器的应用

  1、学生自学教材26页的例题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方法。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并说说你找到了什么规律?

  (四)、巩固练习

  1、早在14世纪,中国就发明了()。

  2、老式算盘上方有()颗珠子,每颗珠子表示(),下方有()颗珠子,每颗珠子表示()。

  3、新式算盘上方每颗珠子表示(),下方每颗珠子表示()。

  4、我见过的计算机工具有()、()和()。

  5、教材第26页的做一做

  三、本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计算工具,你还想了解哪些有关的知识?

  作业设计:练习册

  板书设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

  1.远古计数:用实物记数、刻道记数、结绳记数

  2.筹算

  3.算盘

  4.计算器:

  5.计算机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14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教师的教学观念在不断更新: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然而,在教学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是,教师简单浅显地提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入预先设置的圈内,学生按照预先步骤一步一步进行学习。往往造成是教师清楚要教什么、为什么教和怎么教,而学生却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学。学生的学习缺少方向,缺少动力,缺少方法,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是难以得到发挥的。这正是长期以来教师习惯的教学方式,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阻碍了学生主体的发展。

  在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数字化、信息化,信息决定着我们的生存,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是导致教育领域彻底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它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手段、方法、模式甚至教学思想、观念、理论,乃至体制的根本变革。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而信息化教育(即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和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最根本的特征就是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一种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

  一年来,我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电脑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强等特性,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下面就《计算工具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设计,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及思考。

  教学案例:《计算工具的认识》

  第一部分:自主探究阶段:

  (一)导入

  师:同学们,咱们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数学总是离不开计算。那从古至今,人类都有哪些计算的工具呢?它们发展的进程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初步认识、了解计算工具。(板书:计算工具的认识)

  (二) 自主探究

  师:你都知道哪些计算的工具?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介绍?

  生:计算器、算盘

  师:看来同学们的知识都非常丰富,但有关计算工具的知识还远不止这些,老师也搜集制作了一个网页,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击,去了解计算工具。

  (学生4人一组在教师制作的网页上进行浏览,查找有关资料。)

  师:通过在网上学习,你又对计算工具有了哪些了解?

  (学生结合网页内容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有重点的请学生介绍如绳结、算筹等使用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使学生体会计算工具发展的过程。)

  师:再给几分钟时间,同学们可根据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查阅。感兴趣的问题可两人讨论。

  第二部分:了解应用阶段:

  (一)认识计算器

  师:那我们现在最常用的计算工具是哪一个?你会使用计算器吗?

  (学生介绍)

  师:那位同学愿意出一题大家帮忙算一算?

  (二)练习应用:

  师:看来同学们都会使用计算器,那我们就借助计算器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

  闯关游戏:

  (游戏规则:1、以小组为单位,共闯两关,两关都过即为获胜。2、每关开始以老师口令为准。3、遇到困难可使用求助热线进行帮助。)

  第三部分:拓展延伸阶段: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计算工具,你还想了解哪些有关的知识?

  课下同学们可以从老师制作的网页中继续去了解,或者从互联网中查找资料进行下载,我们来办一个相关的展览。

  反思:

  《计算工具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由被动接受向自主获取知识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是来源于教师和书本:教师讲什么,书本中教什么,学生就接受到什么。这大大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而现代教育技术具备了大容量储存教学信息的优势,它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及发现问题,利用资源探究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这一思考,我有意识在本节教学的第一部分安排让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的资料,进行汇报,之后根据自身情况继续查阅的环节。在这一过程之中,网络的信息量大、选择性强等特点体现得尤为突出,它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加大了知识的容量,并且为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自身差异,彻底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的地位,掌握学习的绝对主动权,自己驾驭学习的进程,与此同时也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由指令性操作活动向自主探索实践转变

  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是先由教师来介绍计算器的一些按键功能,在逐步的通过一道一道的题目计算来巩固。然而,当今社会的信息化环境注定,学生已不再是、也绝不可能是一张白纸,这就决定了小学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是对经验现象的逻辑归纳和引申。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更要向学生提供探索、讨论、实践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机会。

  而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在于能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他将成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

  因此,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考虑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有使用计算器的经验,就设计了一个闯关游戏,在游戏的进程中去解决计算器使用的一些重点,如:按顺序的两步计算、不按顺序的两步计算等,并在其中贯穿所谓的求助热线,加强对有困难学生的引导。

  整个探究实践活动中,问题是开放的,目标是明确的,思维是发散的,操作是自由的,结论是待定的,学生始终是积极主动的,只是在自主的运用,其思维也在解决不断出现的问题的'过程中被深化。教师教学的基本方式已不是指令性的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而是引导,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给学生思考和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

  三、小组合作式学习方式的尝试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在教学中,通过网页搜集整理资料和计算机设计闯关游戏这两个环节中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的价值,特别是后一环节,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在加强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的同时,学生将主动承担任务,如:读题、计算、键盘输入等,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可贵的是,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拥有成功的体验。

  以上只是自己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其中难免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一方面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教师要勇于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化为教学行为,特别是要改变长期形成的、习惯了的旧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积极创设有充分从事数学探究活动的机会,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相关文章: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03-10

小班教案《认识交通工具》03-13

认识计算机教案08-12

认识计算机教案9篇03-10

《交通工具》教案02-11

交通工具教案01-24

各行各业与工具教案06-20

大班教案《交通工具》04-01

《交通工具》教案15篇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