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04-22 08:08:43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大班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热门】大班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歌曲轻松、欢快的旋律,学习用各种不同动作表现B段歌词,并尝试演唱。

  2、借助教师的动作及图片提示,记忆相关歌词内容,知道动作或图片对自己的学习会有所帮助。

  3、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扮演角色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根据歌词内容画出的10只不同动态的羊。

  2、布袋手偶猫,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欣赏A段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出示布袋手偶小猫,激发幼儿欣赏歌曲的愿望。

  师:天黑了,森林里的动物们都睡着了,只有小猫翻来覆去睡不着。月亮姐姐悄悄告诉小猫一个睡得着的好方法,听一听,是什么方法呢?

  2、教师播放歌曲A段,引导幼儿重点听辨、理解A段歌词内容。

  师:你们听清楚是什么方法了吗?

  幼:假装躺在草地上数小羊。

  二、完整欣赏,结合动作、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记忆B段歌曲。

  1、小猫共数了几只羊,每只羊又在干什么呢?我们来听音乐。

  2、教师结合动作,帮助幼儿理解、记忆B段歌曲中10只羊的不同动态。

  ①小猫一共数了几只羊?

  幼:8只/9只/10只。

  ②每只羊在干什么?

  幼:第六只,想跟你玩。

  幼:第五只,在跳舞。

  幼:第八只,慢吞吞。

  幼:第二只,像你。

  教师以正确的歌词内容和节奏提升幼儿的回答,并做相应的动作。如当幼儿说“第六只,想跟你玩”时,教师即刻反馈“第六只,真——是——皮”,边说边做打响指的动作。

  (教师对幼儿的回答不是仅仅给予重复和表扬,而是予以提升,并做相应的动作。如此可以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及羊的动态。)

  ③小猫究竟数了几只羊?每只羊在干什么?小朋友们有些记不清楚了,那我们再听一遍音乐。

  教师清唱B段歌曲,边演唱边随歌词内容用动作表演10只羊的动态。

  师:谁听出来了?几只羊?

  幼:10只羊。

  (当幼儿处在有任务监控的意识状态时,其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师:第一只羊在干什么?

  幼:在拉手风琴。

  教师按照歌词节奏结合动作反馈“第一只,拉着手风琴”。用同样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第三只羊和第四只羊。

  师:第五只?第六只?第七只?第八只?

  大部分幼儿只能回答“第八只,慢吞吞”,显然幼儿对记忆10只羊的动态有困难。

  师:第九只?第十只?大家记不住没关系,今天老师带来了图片。

  3、教师逐句演唱B段歌曲,并借助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记忆B段歌词。

  教师出示随意贴在黑板上的10张姿态各异的羊的图片。

  ①这就是刚才小猫数的羊,请你们帮它们排排队。先找找看,哪张图片是第一只羊?它在干什么?

  教师边唱边做相应动作,唱至“拉着手风琴”时放慢速度,并注意吐字清楚。以下各句依此类推。

  (速度放慢、吐字清楚,目的是给幼儿充分的思考与反应时间;动作参与的目的是提醒幼儿注意图片与动作的对应关系。)幼儿从10张图片中找出“拉着手风琴”的小羊图片(见图一),教师将它粘贴在黑板的左上角。

  ②教师边唱边做指点动作:第二只,好像你。

  师:第二只羊在哪里?哪张图片是“好像你”?

  幼儿指向“跳舞的羊”的图片(见图五)。

  师:她认为这张图片就是“好像你”,我们来摆摆试试看。

  教师边说边将该图片放至第一张图片旁。有幼儿提出反对意见:这张是“跳个不停”。

  师:那请你来找找看,到底哪一张图片是表示“好像你”。

  该幼儿上前指出做指点状的小羊是“好像你”的图片(见图二)。

  师:我们把两张图片放在一起,等会儿看看到底应该选哪一张。

  (从教师提供的图片看,选择图二和图五比较符合“好像你”的意思,故而教师没有即时对幼儿的选择作出“对”与“否”的评价,而是接纳了两种不同的意见,这是教师的有意之为与高明之处。因为她预计到幼儿在为歌词“第五只,跳个不停”选择图片时,必将产生认知冲突,因此留待后面让幼儿分辨与思考,从而作出更合理的选择。教师让幼儿为歌词选择匹配的图片,其实是培养幼儿学习能力的一种策略与方法。)

  ③幼儿依次找出了第三和第四只羊的图片(见图三与图四)。

  ④教师边唱边做跳舞的动作:第五只,跳个不停。

  师:哪张图片是“跳个不停”?

  幼儿意见不一:有人选择了“跳舞的羊”(已在步骤②中和“好像你”图片放在了一起),也有人选择了“唱歌的羊”(见图十)。教师认可幼儿的观点,将“唱歌的羊”的图片放在了第五只羊的位置。

  (果然,幼儿在选择第五只羊的图片时产生了不同意见,而且冲突进一步激化,图十似乎也可以表示“跳个不停”。这时,选择图片的过程显得越加复杂。)

  ⑤按①的方法,幼儿找出了第六只羊的图片(见图六)。

  ⑥教师边唱边做暂停的动作:第七只,它来管秩序。

  幼儿找出了相应的图片(见图七)。

  师:你为什么认为这张图是“管秩序”?

  幼:因为这上面有一个“停”字。

  师:“管秩序”是什么意思?

  幼:“管秩序”就是让大家都停下来,不要乱。

  (有些幼儿早已认识“停”字,有些幼儿通过此环节也认识了。这种识字活动非常自然,是音乐教育领域与其他教育领域相互渗透的一种思路。)⑦此时黑板上只剩两张图片:“长得肥肥的羊”(见图八)和“大汗淋漓的羊”(见图九)。教师边唱边做动作:第八只,第八只,第八只慢吞吞。

  有幼儿认为图九中的羊像是那只慢吞吞的羊。教师紧接着边唱边做急忙跑来的动作:第九只,来得急。

  师:到底哪只是“慢吞吞”?

  幼儿选择了图八。

  师:你说这张是“慢吞吞”,为什么?

  幼:因为它很像慢慢的啊。

  师:因为它长得怎么样啊?

  幼:肥肥的。

  师:哦,肥肥的,走得很慢的样子。

  教师将第八、第九张图片相应地排放好。

  ⑧注意,我们还没有选好第二只羊、第五只羊和第十只羊的图片呢,我们来唱一唱。教师带领幼儿边指图边演唱B段歌曲。当唱至“第二只,好像你”的时候,教师夸张地做出指点的动作,同时放慢速度。幼儿一致同意“做指点状的小羊”就是第二只。

  ⑨教师将“跳舞的羊”撤下,继续边唱边做动作。待唱至“第五只,跳个不停”时,幼儿立刻作出反应,认为刚才被撤除的图片就是“跳个不停”的羊。教师按照幼儿的意见将“跳舞的羊”重新放在相应位置上,同时将原先放在该位置上的“唱歌的羊”撤下。至此,第二和第五只羊的图片已选定。

  ⑩教师边唱边做动作:第十只,说再唱一曲。

  幼儿一致认为画有音乐符号(即五线谱符号)的图片是表示第十只羊——唱歌的羊(见图十)。

  4、师幼一起边用手指图片边朗诵歌词,同时用动作表现10只羊的动态。我们好不容易把10只羊排了一个队。这次我们伸出手来数数看。

  5、师幼一起边唱边做动作。

  师:这次我们来当小猫,一起听着音乐来数羊群。轻轻起立,注意听音乐的前奏。

  三、教师引导幼儿反思图片、动作策略对学习歌曲的作用。

  1、刚才我们唱歌的'时候,是什么帮助我们记得每只羊在干什么的?

  幼:月亮姐姐。

  师:我们数羊群的时候,是看着什么来数的呢?

  幼儿答非所问,似乎不理解教师的问题。教师指着图片说:这些都是羊的图片,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知道每只羊在干什么。

  (在启而不发的情况下,教师采用了直接告知的策略。启发、引导、鼓励与支持固然都是好的教学行为,但是对于缺乏相关经验的幼儿来说,直接告知也不失为一种经济的方法。这是帮助幼儿积累经验的过程,也是帮助幼儿对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意识反思的过程。)

  2、如果不看图片,刚才还有什么方法帮助我们知道每只羊在干什么?

  幼:唱歌的时候,在黑板上写字。

  幼:可以画点。

  师:写字、画点都是和图片一样的。

  幼:做动作。

  师(及时肯定):哦,他看到我做动作了。

  师:这次,你们看看老师的动作究竟能不能帮助你们,好不好?

  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并用相应动作表现10只羊的动态。重复演唱两遍。

  师:刚才老师的动作是不是帮助你们了?

  幼:是!

  (教师设计这一教学环节,一方面是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演唱机会,更主要的是让幼儿有意识地反思“看动作,记歌词”这一学习策略的应用效果。)

  四、教师请幼儿尝试用相应动作表演10只羊的不同动态。

  师:小猫数羊群数了那么久还是睡不着。现在我想请小朋友们帮它数,谁愿意来做这10只羊?

  表演前,教师逐个问幼儿:“你扮演的是第几只羊,它在干什么?把动作做出来,摆好造型。”并交代:“唱到哪只羊,哪只羊就跳出来,还要做这只羊的动作。”

  在音乐声中,10个幼儿相继跳出,分别用动作表演10只羊的动态。(两遍。)(在表演之前先让幼儿明确自己的身份,并且想好动作,摆出造型,可避免幼儿在演唱的过程中因即兴表演而出现反应时不够,进而造成混乱、焦虑的状况,使幼儿的注意得到适当的分配。)五、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听磁带演唱歌曲,帮助幼儿理解为什么唱到“第八只……”音乐就停。

  1、播放完整音乐(A、B两段),师幼一起演唱。

  2、重复演唱B段音乐。教师逐渐退出,用动作提醒幼儿歌词。当重复唱至“第八只”时,教师将录音音乐的音量逐渐减弱,并做睡觉状,且越来越轻地说:“第八只,第八只,第八只……”活动室里十分安静。

  3、教师伸懒腰,并提问:“我刚才睡着了没有?”

  幼:睡着了。

  师:我数到第几只羊的时候睡着的?

  幼:第八只。

  幼:你刚才是数第二遍的时候,数到第八只才睡着的。

  师:你真不简单。

  六、引导幼儿讨论,学习用正确的、健康的心态面对遇到的问题。

  师:你们平常睡不着的时候,会用什么方法呢?

  幼:闭上眼睛不要睁开就可以睡着了。

  幼:躺一会儿就睡着了。

  幼:玩累一点。

  幼:要是你不累的话,可以看一会儿书再睡。

  幼:可以请爸爸妈妈给你讲故事。

  师:你们讲的方法都很好。不过今天小猫又教给了我们一个方法,是什么方法啊?

  幼(众):数——羊——群。

  师:对,数——羊——群。让我们谢谢小猫,谢谢月亮姐姐。

大班教案 篇2

  适用范围:

  复习音近的拼音字母(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和生字。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游戏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套拼音卡片,和有关的生字卡片。

  操作过程:

  (1)导语: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看谁的耳朵最灵,是顺风耳。请听仔细。

  (2)老师或小老师报音,其他同学找出相应的声母、韵母、音节或生字卡片,边举起卡片边迅速读出来“找到了,找到了aoaoao”。看谁找得对、准,读得快、准。

  (3)这样能帮助学生区分浙江方言中较难分辨的平翘舌音、前后鼻音,提高学生的听音辨别能力,培养学会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

  活动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了适应新的教学思想,这学期我们实施了教学案一体化的改革试验。

  根据新课标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我设计了这一课的导学案。在导学案中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分别是

  1、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

  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区别。由于这节课是第十章的开篇,是无线电常识的基础。也是前电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和学生的认知、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学生表现积极。课前的学案学生做的很好,同学之间也做了探讨和交流。

  在上课时基本是学生在带动课堂的节奏,老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表现为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说出电话的具体工作过程,这样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加深。例如不能简单地说:话筒是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听筒是把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而是进一步追问话筒是怎样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的。听筒是怎样把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的。这部分细节学生是通过自学很难掌握的,这就需要老师的点拨——话筒通过炭精粒电阻的变化来改变电流的,同时利用电阻器与之比较,把听筒和扬声器进行比较,学生就易于理解和掌握了。

  如果说这节课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我认为第一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第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第三、课堂的节奏是由学生来控制的。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课堂学生的展示较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是需要提高的。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幼儿熟悉歌曲旋律,能够熟练演唱歌曲。

  2、幼儿能够自由大胆的进行创编。

  3、引导幼儿学做勤快人。

  二、活动准备:

  图谱、钢琴

  三、活动过程:

  1、发声练习。“小朋友,柳老师想听你好听的声音了,听音乐。”〈我是这样唱〉

  2、游戏练习节奏。 “你们呢的声音真好听,我们来玩个游戏〈看谁学的快〉”

  3、引出歌词。 “小朋友,你们的小手可真勤快呀,还有一些人呀他们也很勤快,小朋友仔细听,这些勤快人他们在干什么?” 教师唱《勤快人》 “还有一些人,他们比较懒惰,小朋友听听这些懒惰人在干什么?” 教师唱《懒惰人》

  4、情感渗透。 “小朋友都喜欢谁呢?” “为什么喜欢勤快人?” “在我们教室里有没有勤快人呢?” “你想学习谁呢?”

  5、说歌词、打节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首歌《勤快人和懒惰人》我们先来一起打一下节奏。” “小朋友真棒,我们来打着节奏说说歌词吧。”

  6、学唱歌曲。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学一下这首歌吧。柳老师唱一句小朋友唱一句。”

  7、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 “勤快人干起活来非常有,小朋友唱勤快人的'时候想用什么声呢?” “懒惰人不爱劳动,而且也慢腾腾的,小朋友唱懒惰人的时候想用什么声音呢?” “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8、分组演唱歌曲。

  9、创编。 “小朋友,勤快人还会做什么事情呢?” “懒惰人会不会做这些事呢?” “我们把这些编进歌里好不好?

  10、活动结束,请幼儿喝水休息。

大班教案 篇4

  一、亲亲热热——皮小猴,找朋友

  指向:愿意大方地介绍自己。

  准备:小猴手偶1只。

  过程:

  1、教师出示“小猴”手偶:“我叫淘淘,今年X岁,我属X。你是谁?告诉我,好吗?然后宝宝说:‘我叫XX,今年X岁,我属X。’最后大家一起拍手说:‘XX,XX,你是我的好朋友!’”

  2、教师逐一问候每个宝宝,宝宝响亮地作自我介绍。

  二、做做玩玩——比高矮

  指向:学习按高矮排序,能耐心、专注地操作。

  准备:人手1份高低形状插棒玩具(插棒与底板分开,放在小盘中)。

  过程:

  1、教师以标准姿势取工作毯和玩具托盘。

  2、教师出示底板和高低形状的插棒,让宝宝看看、说说。

  “今天,老师要来造房子。看,设计师在这块地上画好了房子的形状,宝宝看看,都有哪些形状呢?”引导宝宝观察底板上的形状。

  “原来设计师要我们造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的房子。现在,老师要在这里造出房子来啦!”边说边一一将高低形状的插棒插进底板。

  3、教师:“老师造了很多房子,有的高,有的矮。宝宝,请你看一看,哪些房子高?哪些房子矮呢?”

  根据宝宝指点,教师将最高的或最矮的房子一一取出,排成一排:“我们要将矮房子造在前面一排,最高的房子造在最后一排。宝宝,你会这样造房子吗?”演示用一种形状的插棒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插入底板。

  4、宝宝独立取工作毯和玩具托盘玩“造房子”游戏,教师逐一观察宝宝的`操作情况。

  提示家长:指导宝宝将插棒按形状先分类,再比较每种形状插棒的高矮;应让宝宝独自将插棒按高矮顺序插入底板。

  5、10分钟后播放収玩具的音乐(自选),提醒家长和宝宝一起収归活动材料。

  三、蹦蹦跳跳——船儿摇到外婆桥

  指向:能边念儿歌边做模仿动作,并学习听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准备:纸棍若干(或塑料棒),数量与宝宝人数相等。

  过程:

  1、教师边做摇船的动作边念儿歌《船儿摇到外婆桥》。

  2、教师带领宝宝双手持棍,边念儿歌边随着儿歌的节奏做动作。(详见“活动5”)

  3、游戏中,教师不断发出指令“大雨来了”、“大风来了”、“太阳出来了”等,宝宝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4、游戏2~3遍。

  四、涂涂画画——太阳

  指向:能大胆地用排笔涂画,体验色彩活动的乐趣。

  准备:排笔、小盘若干,红、黄、绿颜料,抹布。

  过程:

  1、教师介绍作画工具,引起宝宝的兴趣。

  2、教师示范用排笔和蜡笔画太阳,边画边说:“有圆圆的太阳,有红红的太阳,还有黄黄的太阳,太阳的四周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这些光芒有些像一根一根的线,有些像尖尖的屋顶……”

  3、宝宝自由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家长:提醒宝宝换笔时,将笔放回相应颜色的盘中;宝宝蘸颜料时,帮助宝宝将笔放在盘的边上刮一刮后再画,不要将颜料弄到其他人身上;画完后,轻轻洗笔,轻轻洗手;应以欣赏的眼光看宝宝画画,鼓励宝宝大胆地作画。

  五、开开心心——拣布球

  指向:会听信号进行游戏。

  准备:软体球若干,空箩筐1个,将软体球和空箩筐放在场地两端。

  过程:

  1、教师请宝宝玩“拣布球”的游戏,把布球运回家。

  2、教师示范玩法。

  教师边念儿歌边从起点捡起一个布球:“拣布球,拣布球,拣到布球走(跑、跳、爬)回家!”然后,沿路线走到空箩筐前,将布球放入箩筐。接着,用不同的方式(跑、跳、爬)拣球运球。

  3、教师讲解游戏要求:宝宝每次只能拣1个球。

  4、集体游戏。

  游戏时,教师带领宝宝一起念儿歌,并听信号运球。

  提示家长:提醒宝宝按指定路线运球,1次只能取1个软体球。

  家庭延伸:

  在家可以训练宝宝听家人的语意(信号)做一些相应的游戏或事情,比如:“宝宝,请把地上的玩具放回箩筐。”“宝宝,我们一起来跳一跳!”坚持一段时间后,您会发现宝宝能听信号行动了,越来越能干喽!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在幼儿已经接触和练习了数的形成2、3的分合、组成的基础上,学习4的组成。数的组成是加减法运算的基础,是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之一,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必备知识。通过创设相应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操作。引导幼儿去探索、体验理解,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并将自己获得的知识用交流的方式表现出来。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4的组成。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懂得交换两个部分数的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知道一个整体数分解成两个部分数后,一边增多,另一边减少的互补关系。

  3、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逻辑思维,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每位幼儿4根萝卜图片、一张记录卡、小兔胸饰4个、写有数字的树叶若干、两棵光秃秃的大树背景(3号树和4号树)。

  活动过程:

  1、歌表演《合拢分开》入座。

  2、游戏:“我们都是好朋友”。初步探索4的组成。

  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神秘的客人,你们猜猜是谁?(4个戴小兔胸饰的小朋友出场),我们数一数有几只小兔?(4只)4只小兔在一起做“我们都是好朋友”的游戏,围成圆圈,手拉手走,念儿歌:123,321,我们都是好朋友,好朋友,手拉手,你蹲下,我站起,4可以分成几和几?4可以分成1和3……

  3、幼儿操作:“分萝卜”,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4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小兔说:“我们今天不玩了,我们回家去把拔的萝卜分一分,”请全班的'小朋友帮小兔分一分,把4根萝卜分给兔妈妈和兔宝宝,兔妈妈和兔宝宝都要有萝卜,可以怎样分?分一次就将分的结果记录下来,写在记录卡上,看谁分得又快又准?

  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4 4 4

  请个别幼儿说结果,老师写出分合式∧ ∧ ∧,4分成1和3,

  13 2231

  还有3和1这两组数都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1)还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3)它们的数字相同,但是它们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种分法后,将两个部分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就是另一种分法,左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多1,右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少1,左右两边的数合起来都是4。

  4、巩固游戏:“拼贴五彩树”。

  小兔说:“在冬季里我们收获了萝卜,可是冬季里许多大树的树叶纷纷扬扬的从树上飘落下来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很不好看,我们班的小朋友不但聪明,还很乐于帮助别人,对不对?我们来为大树贴上美丽的树叶,让它变成‘五彩树’好吗”?

  请幼儿将带有数字的树叶粘贴到3,4号树上,树叶上的两个数字合起来是几,就粘贴在几号树上。

  5、今天我们学了4的组成,我们举起萝卜用《合拢分开》这首歌把4的组成唱出来好吗?

  附歌词:

  合拢分开,合拢分开,学4的组成分解,4的组成,4的分解,就像合拢分开,4可以分成1和3呀,分成3和1,还可以分成2和2呀,它们合起来都是4。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肢体语言表现对音乐(优美柔和、活泼轻快)的理解和感受,学习水草和小鱼的舞蹈动作。

  2、在与同伴共同表现的过程中,体验韵律活动的愉悦,乐意参加韵律活动。

  【活动准备】

  情景表演及背景道具(可做演示的幕布架一个、长的幕布一大块)、各种袜子数双。乐曲。椅子背的布套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初赏乐曲、感知情节,引导创造、学习动作

  1、欣赏水草表演,感受、表现水草优美、柔和的动作。(3分钟)

  出示背景图。操作教具。

  提问:刚才你看到了谁在干什么?这段乐曲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你们想想看怎样的动作来表现水草?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动作来表现水草?

  我们一起来学学水草的动作。

  师:现在我们让水草变的更漂亮一点。(全体幼儿一个手套上绿袜24再次表演。)(播放水草音乐)

  2、欣赏小鱼表演,感受、表现小鱼活泼、轻快的动作。(3分钟)

  问:你们猜在海底里,谁会跟水草一起玩呢?我们来听一听。(播放小鱼音乐)

  问:你为什么觉得是小鱼呢?你觉得小鱼是怎么游的?

  这段乐曲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跟我们刚才听得音乐有什么不同?

  3、欣赏小鱼和水草玩的情景,学习自我合作表现。(4分钟)

  (播放小鱼音乐)

  师:现在我们一个手做水草,一个手做小鱼,听着音乐,一起来玩一玩。

  二、再赏乐曲,拓展想象,分步提升、小组合作。

  1、两两合作表现水草或小鱼。(播放水草和小鱼乐曲)(3分钟)

  师:现在我们两个人合作一个人做水草,另一个小朋友做小鱼,请把一个小手藏起来。

  2、小组合作表现水草或小鱼。(播放水草和小鱼乐曲)(4分钟)

  要求:现在请大家分组坐成三个圆圈。我们要两个手变成水草或是小鱼,请你跟旁边的小朋友交换一下袜子。

  三、激励创造、完整表现,深入要求、集体演绎。

  除了用手表现外,还可以用灵活的'身体来表现水草和小鱼.

  1、学习创编用身体动作表现水草。(播放水草乐曲)(4分钟)

  问:现在我们一起来想一想用身体怎样表现水草呢?

  可不可以两个人合在一起表现水草呢?

  2、学习创编用身体动作表现小鱼。(播放小鱼乐曲)(4分钟)

  问:用身体做小鱼的动作应该怎样表现?小鱼应该怎么游动?

  小鱼轻快灵活的跟水草有什么不一样?

  3、分角色用身体动作表现水草和小鱼。(4分)

  (播放水草鲨鱼小鱼音乐)

  师:听!这是谁来了?等鲨鱼游走了,小鱼又出来玩了。

  四、激发拓展、经验迁移,引领再创、体验愉悦。(2分钟)

  1、迁移替换水草柔美动作。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优美的音乐编出许多水草扭动的动作,请你们想一想还有哪些东西也可以用上象水草这样优美的动作呢?

  2、启发替换角色表现乐曲。

  师:如果我们现在要来表现柳树和小鸟呢?能不能把我们今天学的这些动作编进去,回去后请大家再编一编。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简单的句子完整讲述小松鼠用尾巴帮助他人的主要情节。

  2、 初步学习根据图片中动物的动作以及背景线索,分析画面的季节,愿意认读画面上的汉字: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3、 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 教学图片4幅。

  3、 汉字卡片: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讲述主角。

  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小客人,它是谁呀?(小松鼠)

  二、根据画面中动物的动作以及背景,分析画面季节,按季节先后给图片排队。

  小松鼠有许多的动物朋友,今天小松鼠还特地带来了一些它和动物朋友一起照的和它单身照的照片。

  (出示照片)问:“小松鼠和哪些小动物一起照了照片?这些照片是什么季节照的?你是怎么看出来是这个季节的?”

  请小朋友说一说,逐一出示词语: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幼儿认读汉字: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小松鼠还想请小朋友帮忙给这些照片按季节先后来排排队。(请个别幼儿上来给图片排队)问:“为什么你要这样排?”

  三、引用语言,引出主题。

  在这些照片中,你觉得小松鼠最有趣的地方在哪里?(大尾巴)小松鼠的'大尾巴象什么?(请幼儿先跟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请个别幼儿讲述。)“你知道小松鼠的大尾巴有什么用吗?”(先请幼儿自由讲述)“小松鼠的大尾巴到底有什么用呢?下面请小朋友翻开书,一起来看图说说:《小松鼠的大尾巴》。”

  四、教师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图片讲述《小松鼠的大尾巴》。

  1、观察图一,教师提问。

  (1)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巩固学习汉字:春天。

  (2)春天下雨了,小松鼠出门去,它遇见了谁?小鸡怎么了?

  (3)小松鼠对小鸡说什么?小松鼠是怎样帮助小鸡的?

  2、观察图二,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1)这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巩固学习汉字:夏天。

  (2)夏天,天气很热,小松鼠出门去,它又会遇见谁呢?

  (3)小蜗牛怎么了?小松鼠对小蜗牛说了什么?它是怎样帮助小蜗牛的?

  3、 观察图片三,问:

  (1)这是什么季节?巩固学习汉字:秋天。

  (2)秋天,小松鼠出门去,它又遇见了谁呢?小兔在干什么?

  (3)小松鼠对小兔说了什么?它是怎样帮助小兔的?

  4、 观察图片四,问:

  这是什么季节?巩固学习汉字:冬天。

  冬天,天很冷,你们猜,小松鼠又会用它的大尾巴干什么?

  启发幼儿看图说说画面的内容,鼓励幼儿讲述小松鼠用大尾巴当被子盖的情节。

  五、带领幼儿边看图边完整地讲述故事。

  六、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讲述。

  七、请幼儿拿着操作卡讲给客人老师听。

  八、“小松鼠出门去,除了遇见这些小动物外,还会遇见谁?它还会怎样帮助别人呢?”(请幼儿自由讲述;个别幼儿讲。)

  九、“小松鼠帮助了别人,使别人感到快乐的同时,自己也感到了快乐。平时,你看到同伴或中班、小班托班的小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你会向谁学习?怎么做?”(幼儿讲述,教师小结。)

  十、“刚才我们小朋友想到了许多帮助别人的好方法,现在让我们来学习小松鼠,一起去小班、托班看看小弟弟、小妹妹有什么要我们帮助的好吗?”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意图

  花花绿绿的瓶子和各种味道的消毒液、洗涤剂、化妆品非常吸引幼儿,他们会打开闻一闻,尝一尝,甚至当成饮料喝下去。家庭中这些装着“水”的瓶子如果管理不当,就存在着安全隐患。此活动通过观察、讨论,学习辨别瓶子里的各种“水”,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了解隐藏在瓶子里的危险。

  活动目标:

  1、认识洗涤剂、消毒液、驱虫剂等几种瓶装“水”,知道这些“水”有不同的作用。

  2、了解不同作用的瓶装“水”隐藏着的危险,知道不能随便喝瓶子里的“水”。

  3、了解生病的症状,知道生病后身体不舒服要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请幼儿自带喜欢喝的瓶装饮料。

  2、洗发水、消毒液、洗涤剂、防蚊水以及没贴标签的“水”各一瓶,纸和笔幼儿人手一份。

  3、幼儿用书第12~15页。

  活动过程:

  1、认识能喝的“水”。

  请幼儿展示自带饮料,分别说一说是什么饮料。

  2、了解不能喝的“水”。

  教师一一出示装有洗发水、消毒液、洗涤剂、防蚊水的瓶子,清幽看看这些“水”的颜色,闻闻他们的味道,说说是什么“水”,有什么用途,这些“水”能不能喝。

  小结:饮料是可以喝的,洗涤剂、消毒液之类的“水”千万不能喝。

  3、区分能喝的“水”和不能喝的“水”。

  (1)教师将各种装“水”的瓶子混合摆放,请幼儿观察,说说这些装“水”的瓶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请幼儿尝试把能喝的“水”和不能喝的“水”分类摆一摆。

  4、出示一瓶没有标签的“水”,引导幼儿进一步讨论。

  师:这瓶水没有标签,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水,它的颜色有些像可乐,我们能不能喝一点,尝一尝?

  小结:没有标签的瓶子里的`“水”是不能喝的。这些特殊的“水”很可能会伤害人,有的“毒水”很厉害,如果不小心喝错了,要马上告诉大人,还要立刻去医院。

  5、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中《你能分清吗》《帮爸爸妈妈找错》,请幼儿观察家中的饮料一般放在哪里,其他瓶子又放在哪里。

  小结:有的洗涤剂、消毒水放在柜子里,有的洗涤剂放在洗手盆旁边,洗洁精放在水池旁边;浴液放在卫生间,香水、护肤液放在妈妈的梳妆台上;饮料一般放在冰箱里、餐桌上,小朋友想喝饮料时应该问一下家里的大人,确定能不能喝。

  活动延伸:

  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设计、制作危险警示牌,回家后放在特殊瓶装“水”处。

  活动反思:

  在上这一课之前,我设想过很多种导入,有直接照片导入,让孩子们体会干旱地区的样貌,有课外导入,让学生们知道海洋资源丰富,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并不丰富,特别是我国人均水资源更是贫瘠,有联想导入,从关于水的词语联想直至引出课题。最终,我选择结合上一个单元《大江保卫战》中洪水的无情来导入,通过谈水的无情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引出水有时又是惹人真爱的宝贝,进而播放图片,让学生们感知为何说水是他们视为珍宝的宝贝,体会干旱地区对于水的渴望。

  导入结束,开始本课的第一课时教学,既然是第一课时,生字词的难关也是需要攻克的。我以检查预习的方式,相机教学生字词,然后理清文章脉络,给课文分为三个场景,最后精读第一个场景——“艰辛挑水”,也就是本文的第一个自然段。

  本课的教学我紧紧围绕“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句话展开。

  课堂上孩子们就犹如他们自信的笑脸展示的那样,举手积极,发言响亮,于是,这节课在我看来算是圆满完成了。

  可是我深知,作为一名新教师,一定有许多不足。在之后的评课会议中,专家名师也对我的教学指出了值得改进的地方,有些指正我觉得言之有理,需要我去虚心学习与改进。

  一、将话语权交给孩子

  整节课,我的教学主导性太强,许多环节其实可以放手给孩子们来完成来思考来回答。比如,在字词理解环节,我成功结合了本册书的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可是我却独自展示给学生,没有让学生自己运用,让学生实践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多渠道去学习语文。同时可以多给时间让孩子们自由读课文,自己进行感悟体会然后交流,便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学习语文的理解能力。

  二、给予孩子们鼓励

  孩子们回答问题,不仅仅要对他们的回答做出适当的评价,当孩子们回答的非常全面非常正确时,老师应给予这样的孩子鼓励,这样子的做法不仅是褒奖了回答问题的孩子,也是给其余同学树立榜样。比如在课文中,我提出关于数量词的问题,陈翔宇同学找得准确,回答的正确,且有自己的独特体会,这时候我就应该对他进行表扬,给予鼓励。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综合以上,我的这节教学,是一节朴实的第一课时教学,不出彩,也不犯错,是一节普通的常态课,条理清晰,但是若能再自我要求高一些,多听多采纳意见。

  看来一节好的课程,是需要进行精心打磨的,只有经过反复思考与推敲出来的教学设计才能体现出更好的课堂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下功夫才行。

  就如这课一样,虽然教学设计的过程的辛苦的,但是看来孩子们的卓有成效的学习结果,便又是快乐的。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11-28

大班教案06-08

大班教案《变化》03-21

大班交通教案03-21

大班反恐教案03-23

大班教案《鸡蛋》03-31

大班唱歌教案03-26

跳绳教案大班03-26

大班鱼教案03-26

大班的游戏教案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