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报任安书教案

报任安书教案

时间:2023-04-25 15:10:23 教案 我要投稿

报任安书教案模板汇总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报任安书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报任安书教案模板汇总6篇

报任安书教案 篇1

  学习要求:

  1. 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 理解本文的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3. 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4. 掌握更多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学习过程:

  一. 背景介绍

  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

  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象。但他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记》的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今天我们读着这部不朽的巨著,遥想司马迁当年写作时的艰辛与坚毅,怎能不对他的崇高精神无比敬佩呢!

  本篇不仅对我们研究司马迁的思想以及《史记》的写作动机和完成过程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并且在文学史上是不可多得的散文杰作,古人早就把它视为天下奇文,可与《离骚》媲美。此文之奇,首先表现为气势的磅礴。作者长久郁积心中的悲愤,借此文喷薄而出,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其气势之壮阔,令人惊叹。此文之奇,更在于他的纵横开阖、起伏迭岩。作者是坦率的,但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又是极其复杂的,他无意矫饰,但三言两语又无法说清,所以他就一一地如实道来。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旁征博引,时而欲言又止。曲折反复,一波三折,充分表现出笔力的雄健。此外,行文的流畅,语言的生动,骈句、散句自然错落,排句、叠句时有穿插,使本篇在散文形式上也具有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二. 课文分析

  ①研习第1段: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此段交待了全文的内容:复信是要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略陈固陋”。

  ②研习第2段:此段在内容上有几个层次?与无法“推贤进士”有何关系?

  明确:两个层次。一是说自己史官地位低微,“为流俗之所轻”,与“蝼蚁”无异;一是说自己身受极辱,如虎陷“槛阱”,“积威约之渐也”。下狱受刑,是作者一生中最惨痛的打击,侧面说明帝王的刻薄寡恩;加之原本就低贱的地位,这就交代了自己不能完成任安期望的“推贤进士”的任务的原因。

  ③研习第3、4段:两段文字上的联系是什么?内容上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第3段写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处困,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4段写仿效古之贤人,“就极刑而无愠色”,著《史记》以“偿前辱之责”。第3段的人物是第4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两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这似与回复内容无关,实际上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一者,上段已经叙述了自己所受的极辱,自然会让人想到他何以能“苟活”,在第4段对此作了回答,是因为《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再者,任安是作者的好友,对好友(也只能对好友)倾吐个人情怀是极为正常的,所以作者说“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④研习第5段:此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明确:此段在内容上又回到作者目前的悲惨处境上,描写自己“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无限痛苦和寂寞,从而回应第1段,结构十分严密。

  小结:全文呈现出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借回答任安“推贤进士”数语,围绕一个“辱”字,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形容的苦痛,表现了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顽强意志。

  三. 总结全文

  总结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与大多高尚士人一样,能正确对待受辱这件事,他能站在人生价值的高度,敢于正视现实,以非凡的忍耐精神,忍受住眼前的屈辱,并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史记》,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作者字字血声声泪,也控诉了那个社会的不公和皇权的黑暗。

  四. 写作技巧分析

  提问:怎样理解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理至情切”的表现方法?

  解析:1. “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作者议论的基本路径是:①受辱——引决(士人应持的态度);②受辱——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③“我”(司马迁)受辱——学习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

  这说明,对待受辱,隐忍决不是唯一的处理方法,那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说要学习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受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著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的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也就“轻于鸿毛”了。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去死,而是从长远的意义上理解这个“义”的含义。

  2. “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第一段写受辱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表达十分流畅自然,文章情感忽而悲切,忽而豪壮,忽而又痛不欲生。这正如后人评价这篇散文时说,它“如山之出云,如水之奔壑,千态万状,变化于自然,由其气之盛也”(清方苞)。

报任安书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解说:这样设计有两个好处,一是直奔文章主题,为阅读指向;二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解题

  1、体裁解说:“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 “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2、写作背景:《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对此稍作解释),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解说:突出“信”及“信”的来由和内容,为课文内容指向。)

  三、研习课文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对照注释,自行诵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扫除字词障碍。

  除了课文注释外,每段需要解决的重点词句有:

  第1段:再、务、流俗,表谦称和敬称的词语(牛马走、足下、辱等)

  第2段:戏弄、特、勉励

  第3段:各个典故含义,通其道

  第4段:近自托于无能之词、考、综

  第5段:上父母之丘墓、无乃……乎、不信

  (解说:文章字词难度较大,好在课文作了较为详尽的注释,但其中仍有些词句需要解决,为学生理解文章扫除障碍。)

  2.播放录音或教师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有表情地诵读。

  (解说: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抒情基调,进入文章情景。)

  3.内容与形式梳理。

  学生思考: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呢?

  此文线索脉络十分清晰,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活,著书以偿前辱之债。具体梳理如下:

  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第1段)

  复信内容:①地位低下(主上所戏弄,流俗之所轻),身遭极辱,不能胜任。(第2段)

  ②效古之贤人忍辱负重,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3、4段)

  ③再次表现自己无可比拟的忧愤处境,点明自己有负嘱托的原因。(第5段)

  (解说:训练概括语段能力,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内容和结构,为下一步突破重点作准备。)

  四、布置作业

  课后诵读课文。

  (解说:为下节课深入学习作准备。)

  第二课时

  一、继续研习课文

  1、具体研读,突破重难点。

  (1)分段研习,理解行文脉络,理清内容逻辑。

  ①研习第1段: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此段交待了全文的内容:复信是要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略陈固陋”。

  ②研习第2段:此段在内容上有几个层次?与无法“推贤进士”有何关系?

  明确:两个层次。一是说自己史官地位低微,“为流俗之所轻”,与“蝼蚁”无异;一是说自己身受极辱,如虎陷“槛阱”,“积威约之渐也”。下狱受刑,是作者一生中最惨痛的打击,侧面说明帝王的刻薄寡恩;加之原本就低贱的地位,这就交代了自己不能完成任安期望的“推贤进士”的任务的原因。

  ③研习第3、4段:两段文字上的联系是什么?内容上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第3段写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处困,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4段写仿效古之贤人,“就极刑而无愠色”,著《史记》以“偿前辱之责”。第3段的人物是第4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两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这似与回复内容无关,实际上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一者,上段已经叙述了自己所受的极辱,自然会让人想到他何以能“苟活”,在第4段对此作了回答,是因为《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再者,任安是作者的好友,对好友(也只能对好友)倾吐个人情怀是极为正常的,所以作者说“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④研习第5段:此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明确:此段在内容上又回到作者目前的悲惨处境上,描写自己“肠一日而九,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无限痛苦和寂寞,从而回应第1段,结构十分严密。

  小结:全文呈现出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借回答任安“推贤进士”数语,围绕一个“辱”字,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形容的苦痛,表现了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顽强意志。

  (解说:在初步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课文的内在逻辑结构,实际上也是要学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从而更透彻地理解课文。可结合板书设计进行。)

  (2)体会性阅读。

  让学生自选语段来阅读,体会作者的忧愤情感,然后讨论交流。

  明确(以第2段为例):

  第2段:作者着力表现了自己屈辱的地位和屈辱的遭遇。写自己的地位,先以“固主上所戏弄”几句来表现其低下,进而使用一组假设关系的句子(“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来突出其低贱。写自己遭受的屈辱,列举了“四不辱”和“六受辱”,先把“不辱”和“受辱”对比,更显“受辱”之可悲;又把“六受辱”以程度由浅入深依次排开,耻辱感逐次加强,最后点出自己遭受的是“最下”之辱。这样写来,渲染出作者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悲惨处境和由此产生的巨大的精神苦痛,感人至深。

  (解说:努力打破学生与作家、作品的“隔”,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去体会、理解作者伟大的痛苦和伟大的精神。要把品味的权利还给学生。)

  2、欣赏品味。

  主要通过品读课文来领会其文辞流畅优美,与思想感情的表达配合无间的特点。比如,作者特别善于运用排比和对偶手法来抒情,课文第2段写“四不辱”和“六受辱”,第3段写古代贤人被辱著书的典故,就采用了排比和对偶手法,表达情感一气贯下,酣畅淋漓。

  学生诵读体会。

  (解说:重点应该是学生的品读,语言形式对思想感情表达上的作用要由学生通过多读来体会。)

  二、课堂训练

  完成课后练习一和练习三。

  (解说:巩固课文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分析评价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在文中,司马迁以极为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表现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一、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文章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报任安书》被称为“天下奇文”是当之无愧的,它在思想内容上表现了一个奇人的奇伟情操,它在行文、语言上纵横开阖,笔法雄健,让人千年后仍能想见司马迁的为人,理解他、敬佩他,并为他一洒同情之泪。

  (解说:在课堂练习基础上顺势总结课文,能与导语呼应,强化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

  课外练笔:中国有句俗话,“士可杀,不可辱。”请课后收集有关材料,通过分析,写一篇短文《“士可杀,不可辱”之我见》。

  (解说:这是对课文主题的延伸思考,旨在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报任安书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学习本文的行文特点: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晰。

  3、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4、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5、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

  【教学重难点】

  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2、通过具体句段,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

  【教学方法】 诵读点拨、讨论指导。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二、作者与写作背景

  1、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

  司马迁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史记太史公自序》有这样的记载:“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彭城,过梁、楚以归。”

  初仕郎中,曾奉使西南。元鼎六年(前111)回家,值父病笃。父亲临终前嘱咐他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并告诫他不要“废天下之史文”。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天汉二年(前99),在《史记》草创未就之际,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继续发愤著书,于征和二年(前91)写成《史记》。

  《史记》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年表10篇,书8篇,共52万字。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

  《史记》有很高史学价值。班固称赞这部书说:“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意思是它高度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不仅如此,其中《陈涉世家》肯定了陈涉起义的作用;《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记叙了少数民族的活动,这些都是本书的优点。

  2、解题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三、解说文题,并指导学生了解原文大意。

  写作背景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内容与形式梳理

  思考: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

  明确:此文线索脉络十分清晰,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活,著书以偿前辱之债。具体梳理如下:

  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第1段)

  复信内容:①地位低下(主上所戏弄,流俗之所轻),身遭极辱,不能胜任。(第2段)

  ②效古之贤人忍辱负重,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3、4段)

  ③再次表现自己无可比拟的忧愤处境,点明自己有负嘱托的原因。(第5段)

  请同学在预习的基础上,概述课文的大意

  明确: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象。但他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记》的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今天我们读着这部不朽的巨著,遥想司马迁当年写作时的艰辛与坚毅,怎能不对他的崇高精神无比敬佩呢!

  3、学生有感情地诵读。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具体研习,掌握重点字词句

  1、学生对照注释,自行诵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扫除字词障碍。

  (补充)除了课文注释外,每段需要解决的重点词句有:

  第1段:再、务、流俗,表谦称和敬称的词语(牛马走、足下、辱等)

  第2段:戏弄、特、勉励

  第3段:各个典故含义,通其道

  第4段:近自托于无能之辞、考、综

  第5段:上父母之丘墓、无乃……乎、不信

  2、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字词。司马迁再拜言 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 请略陈固陋 阕然久不报 幸勿为过 流俗所轻也 不与能死节者比

  特以为智穷罪极 卒就死耳 用之所趋异也 积微约之渐也

  具于五刑 审矣,何足怪也 殆为此乎? 仆于妻子何如哉

  亦颇识去就之分 恨私心有所不尽 鄙陋没世 仲尼厄而作《春秋》

  不韦迁蜀 发愤之所为作也 以舒其愤 仆窃不逊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会遭此祸

  虽万被戮,岂有毁哉

报任安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积累文言知识点。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能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中注释读懂本篇文言文。

  2、小组讨论,评价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不幸对人生的意义。

  2、认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人一生的重要影响。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曲折丰富的情感,理解作者的生死观、价值观。

  教学难点: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弄清句意,需要教师指导并检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

  教学方法:学生查工具书疏通文意,自行领悟;诵读点拨,讨论指导。

  教具:常规教具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

  我们都知道司马迁是在遭受宫刑的情况下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史记》,那么当时他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是什么力量让他能忍受奇耻大辱活下来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他的《报任安书》来寻找答案。

  【作者和《史记》介绍】(参见《鸿门宴》)

  【解题】

  报:答,回复;书,古代文体,书信。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任安,司马迁的朋友,这是司马迁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

  【写作背景】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人。年轻时比较贫困,后来做了大将军卫青的舍人,由于卫青的荐举,当了郎中,后迁为益州刺史。征和二年(前91)朝中发生巫蛊案,江充乘机诬陷戾太子(刘据),戾太子发兵诛杀江充等,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于长安,当时任安担任北军使者护军(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官),乱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任安入狱后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实际上是暗示司马迁搭救自己,但司马迁没有立即回信。直到任安临刑前,司马迁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在这封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愤激的心情,叙述自己蒙受的耻辱,倾吐他内心的.痛苦和不满,说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文学观和生死观。所以,这封信是一篇研究《史记》和司马迁的生活、思想的重要文章。

  【文言知识点】

  一、通假字:

  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通“磨”。 2.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

  3.思垂空文以自见。见,通“现”,表现。 4.放失旧闻。失,通“佚”,丢失。

  5.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纪,通“记”,历史记录。 6.则仆偿前世之责。责,通“债”。

  二、古今异义词: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古义:谦词,像牛马一样供人驱使的人。今义:牛马走路。

  2.意气勤勤恳恳。意气,古义:心意,情意。今义: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

  勤勤恳恳,古义:诚挚恳切。今义:勤劳而踏实。

  3.念父母,顾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4.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古义:形容词,不同寻常。今义:副词,很,十分。

  5.下流多谤议。古义:处于卑贱的地位。 今义:卑鄙龌龊。

  6.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古义:抒发愤懑。今义:决心努力。

  三、词类活用:请略陈固陋。形容词作名词,固塞鄙陋的意见。

  四、特殊句式:

  1.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被动句) 2.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于”,被动标志)

  3.盖文王拘而演《周易》。(被拘禁) 4.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被放逐)

  5.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被剔去膝盖骨)

  6.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为……所,表被动)

  7.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省略句,“之”后省略“于”)

  【内容】

  1、第一段中,表示客套的词语很多,像“牛马走”“再拜”“辱赐”“非敢”“略陈固陋”“幸勿”等,这是书信体的特点。除了这些客套的话语之外,第一段有实际意义的核心词语是什么?由此可见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核心词语是“略陈固陋”,此段交待了全文内容:复信是要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略陈固陋”。

  2、第二段的内容写了什么内容?找出本段中表明作者对“死节”的看法和受刑后“隐忍苟活”而不“死节”的原因的句子,并说说作者对“死节”的看法。

  明确:解释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不是为了父母妻子,也不是因为缺乏勇气,而是“恨私心有所不尽”。

  对“死节”看法的句子:“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隐忍苟活”而不死节的原因的句子:“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作者看法:勇士不一定死于名节,他不赞成无意义地为名节而死,所以他不“死节”。他“择生”,因为“择生”才能“践志”。清代学者包世臣曾指出:司马迁“实缘自被刑后所为不死者,以《史记》未成之故。是史公之身乃《史记》之身,非史公所得自私。史公可为少卿死,而《史记》必不能为少卿废也”司马迁对生死的看法与他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密不可分。

  3、第三段写了什么内容?作者在列举“倜傥非常之人”时,有意突出了所有人物的什么共性?

  明确:列举以著述闻世的前贤,说明自己也有相同的志向。这些人物都是在灾难中取得成就的,这中间也体现了作者自勉的意思。

  4、第四段写了什么内容?它与第三段内容有何联系?找出表明司马迁价值观的句子,说说“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一句话传达给我们的信息。

  明确:介绍《史记》的体例内容,说明自己著书的宗旨和意愿。第3段的人物是第4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作者对这些发愤著书的古人进行了热情歌颂,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表现了他坚强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表明司马迁价值观的句子:“草创未就……岂有悔哉”,他选择腐刑,隐忍而活的目的就是要完成《史记》,为此他“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最后一句话传达出的信息:司马迁的选择对于自己是痛苦的,因为这种选择实在是一种令世俗瞠目的叛逆,为世俗所误解,所鄙视,即便是智者,也难理解。他要顶着世俗的巨大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择生比择死更需要勇气,更是刚毅坚强的表现。读出了这些内容,我们就更能理解下一段他表达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与内心所受到的折磨。

  4、第五段写了什么内容?它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再次倾诉自己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答复任安的问题。作用:照应开篇。

  小结:全文呈现出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借回答任安“推贤进士”的问题,围绕一个“辱”字,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形容的苦痛,表现了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顽强意志。

  【结束语】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留给后世的唯一书信,这是他将峻洁的人品、伟大的精神自现于后世的力作。司马迁在信中结尾处断言:“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他的期望没有落空:如果说五十六万余字的辉煌巨著《史记》,是他留下的一座耸入云霄的巍峨大厦的话,那么,《报任安书》则为他在这座大厦前,留下了一座崇高的汉白玉雕像,在它的底座上铭刻着六个大字:“述往事,思来者”——而高高屹立的他,则正以身处黑暗时代的悲愤、正直,而又“桀骜不驯”的深沉目光,注视着千秋万代。

报任安书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司马迁写作本文的背景,学习他百折不挠、发愤著书的精神,了解《史记》“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文学性及史学性。

  教学步骤:

  一、孟子:“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导入新课,学生明确,司马迁在李陵事件中受腐刑而坚持写完《史记》,他的这种精神在《报任安书》中充分进行了表述。

  作者借给朋友任安回信的机会,阐明自己受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了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感情复杂,悲痛、沉郁与慷慨激烈交织。这里应明确:朋友任安之托实际上是让司马迁在武帝面前说情,当时司马迁隐忍苟活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史记》,因此在文中反复的说明这个意思。

  二、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初步感悟其情感,并将难点做上记号。

  三、学生参照注释,读课文,感悟文中所蕴含的情感。思考作者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以及他是怎样逐步说明这个原因的。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翻译1——3自然段,明确本段落的意思: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

  教学步骤:

  一、 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翻译,明确: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再就答迟表意。 这一段还应明确:“推贤进士”是任安要求司马迁“说情”的婉转说法。“仆非敢如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陈心志。

  二、 引导学生翻译第二自然段,主要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本段是全文的难点。

  可分为四层:

  1、先说祖先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且为世俗所轻,在说自己假如不选择受腐刑,而是“伏法受诛”,在周围人眼里,自己是罪有应得,并不能显示自己有什么气节。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承上启下,然后列举不辱、受辱的不同等次,说明自己受到了极大之辱。

  3、接着用比喻、对比来说明人的志气在困辱的境地中会逐渐衰微的。

  4、在举王侯将相受辱后不能自杀的例子,用来反复说明“士节”不可稍加折辱,自己若要死节的话,在受刑之前就应该自杀。

  三、引导学生翻译第三自然段:说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因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

  司马迁进一步申明,他并不顾念家庭,也不缺少“臧获婢妾,犹能引决”那样的勇气,但轻轻一死,也就同时断送了为之献身效命的事业。对生命和事业,司马迁坦然自信地表示了自己的心意,他“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他的这种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的宏阔眼光,终于使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而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路。

  四、小结:总之,这三段逐步说明了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

  五、学生熟读1——3自然段,进一步体味复杂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翻译4—6自然段,总结全文。

  一、朗读1——3自然段,读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引导学生翻译第四自然段。 明确:本段列举古代被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本段应用了归纳说理的方法。 本段的分析,还要引导学生学习历史上仁人志士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思想,当我们灰心丧气、濒临绝望的时候,跟我们以无比的力量、信心和勇气。要求学生背诵本段。

  三、 引导学生翻译第5自然段:明确:本段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史记》。从中学习司马迁对事业的崇高信念,是基于他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事迹的观察和认识;是基于他对古代学者历经苦难,献身著述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司马迁正是从这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艰难里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榜样和前驱者,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矢志进取的道路。

  四、 引导学生归纳:作者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以及他是怎样逐步说明这个原因的:第一层说自己和祖先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且为世俗所轻,死了毫无价值;第二层说应该在受辱之前自杀,受刑以后再自杀已经迟了;第三层说不自杀是为了让“文采表于后世”,完成《史记》;第四层进一步隐忍苟活为写《史记》的原因。

  五、 引导学生翻译第六段,让学生找出照应前文的句子,是怎样表现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心情? 明确:本段是书信的结尾。司马迁在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愤懑心情,并陈说他对余生的看法。司马迁说他不能“自引深藏于岩穴”,只能“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这种痛苦只有自己深知。“沉浮”“俯仰”“狂惑”等贬语,其实是作者寓悲愤于自贬。最后开端相照应,再次婉辞解说无从推贤进士的苦衷。

  六、 朗读4——6自然段,再次体味作者隐忍苟活、沉痛悲愤的心情。

  七、 总结全文:《报任安书》见识深远,辞气沉雄,情怀慷慨,言论起剀切,是激切感人的至情之作。其中叙事、议论、抒情,志气盘桓,交融一体。信中司马迁的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教育价值。

  八、 布置作业:反复朗读课文,试以今天的观念审视司马迁,谈谈你对司马迁的看法。

  

报任安书教案 篇6

  《报任安书》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的行文特点: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晰。

  2 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3 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教学重难点

  1 把握课文内容安排上借水行舟的特点。

  2 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

  教学方法:诵读点拨 讨论指导。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来源:Zxxk.Com]

  二、解题

  1 体裁解说:“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2 写作背景:《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对此稍作解释),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 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附:李陵事件:

  李陵是汉初名将李广的孙子,在天汉二年(前99年)随李广利(武帝宠姬李夫人之兄出师击匈奴,在矢尽粮绝、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李陵投降了匈奴。武帝闻讯十分烦忧,曾就此事召问司马迁。司马迁认为李陵的行为确实是“不当”,但他不满朝臣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对李陵落井下石的态度,就向汉武帝赞扬李陵独当匈奴之功,并根据李陵平时的.表现,推测他的投降可能出于权宜之计。司马迁这样讲的目的,是希望武帝慎重处理,以便鼓励臣子尽心国事。不料这番话引起武帝的猜忌,以为司马迁赞扬李陵独当匈奴,是暗讽李广利按兵不救,是有意为李陵开脱,打击李广利,于是将司马迁下狱,加以“诬罔主上”的罪名,按律当死。司马迁无钱自赎,只得被迫接受宫刑。

  三、研习课文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对照注释,自行诵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扫除字词障碍。

  2.播放录音或教师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有表情地诵读。

  (解说: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抒情基调,进入文章情景。)

  3.内容与形式梳理。[来源:学科网]

  思考: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呢?

  此文线索脉络十分清晰,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活,著书以偿前辱之债。具体梳理如下:

  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 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第1段)

  复信内容:①地位低下 (主上所戏弄,流俗之所轻),身遭极辱,不能胜任。(第2段)

【报任安书教案】相关文章:

报任安书教案汇编五篇05-28

【精品】报任安书教案4篇11-13

实用的报任安书教案4篇10-08

报任安书教案汇总9篇10-22

安管员转正申请书05-22

安防监控合同书08-09

安防工程合同书01-12

安卓程序员转正申请书01-21

安防监控合同书范本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