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科学活动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5-19 09:34:56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模板锦集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模板锦集10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观察小蝌蚪的生长变化,培养幼儿持久观察的兴趣。

  2、学习饲养、照顾小蝌蚪的方法。

  环境与材料

  1、小蝌蚪若干。

  2、观察记录本、笔若干。

  3、教学挂图《小蝌蚪长大了》。

  4、《科学》下P。2~3。

  一次备课

  一、了解幼儿对小蝌蚪的认知情况

  你知道小蝌蚪从哪儿来?

  2、它长大了会怎样?

  二、观看青蛙产卵的情况

  1、出示教学挂图《小蝌蚪长大了》,让幼儿在观看中了解小蝌蚪的生长变化。

  2、幼儿讨论: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三、认领小蝌蚪

  1、看一看,自然角里的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2、学一学,小蝌蚪是怎样游泳的?

  3、猜一猜,小蝌蚪喜欢吃什么?

  4、请幼儿按组认领,分别放在自然角的鱼缸里饲养,记录下领养的日期,鼓励幼儿耐心、细致地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

  四、看画册《小蝌蚪长大了》

  1、让哟额看图说说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给幼儿介绍图中不同种类的青蛙,它们有什么特点。

  3、教师引导幼儿讲一些自己认识的青蛙的生活习性。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体现了幼儿观察在前,教师引导在后的理念。思路清晰,各环节过渡自然、流畅,达到了预期效果。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表现在:

  1、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高。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特点,结合季节特征来选择和设计活动,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让幼儿对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有直观的影响,而且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到教学的重难点,并且进行了反复练习。在排图的过程中,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猜想,有的说先长前腿,有的`说先长后腿,各抒己见,更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较好地完成了活动目标。在设计活动时我注意使用了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多种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及引导教学法,能够使幼儿主动探究、积极思维。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引导幼儿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幼儿不知不觉对小蝌蚪的成长变化产生了兴趣。而游戏体验法,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小蝌蚪慢慢长大,小朋友爱护小青蛙的快乐心情,进一步产生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

  不足之处表现在:

  通过这节活动,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还需要提高,在活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幼儿的操作时间较短,虽然有动手操作可是操作过程中幼儿的协作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如果让我在重新上这节课我想在活动中幼儿操作的环节可以让幼儿分组进行有步骤的操作,加强幼儿协作能力的培养;在活动完成后和幼儿进行怎样保护青蛙的讨论,并让幼儿分角色表演,加深幼儿保护青蛙的意识。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孩子的好奇心重,喜欢探索身边事物的奥秘,我们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设计了这个活动,取材于身边常见事物,让孩子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简单的科学道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实践,发现不同物体掉落过程的不同,进而得出结论:轻的东西掉下来时比较慢,重的.东西掉下来时比较快。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记录、表达能力及交流、沟通、合作能力。

  3、培养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纸条、积木、树叶、沙包、布、鸡毛若干。

  2、可供幼儿记录操作结果的纸、笔若干。

  3、黑板一块、有关识字卡。

  活动过程:

  1、逐一出示六种物品,交代游戏名称及规则。

  2、请幼儿玩游戏“掉下来了”,教师参与引导,要求幼儿观察物体掉落时的状态。

  3、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来表达观察到的结果,并得出结论:轻的东西掉下来时比较慢,重的东西掉下来时比较快。

  4、请幼儿再次游戏,要求幼儿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并把记录情况讲给同伴、客人们听。

  5、请个别幼儿在集体中讲述他们的记录情况,小结活动过程,引出活动延伸。

  活动延伸:

  1、让幼儿实验相同质量、相同材料在不同形状时掉落情况的不同。

  2、引导幼儿理解物体掉落时受外力影响造成的结果的不同。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大班的孩子已经有了性别意识和自我意识,但还不能主动关注异性同伴的不同特征,于是我先从观察显而易见的外表开始,再通过讨论、操作、发散思维等,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和异性同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激发了男孩女孩子互相尊重、欣赏的情感,增强了自信心。

  活动目标

  1、建立性别认同,了解男孩、女孩的不同特征以及相同之处。

  2、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性别,欣赏男孩和女孩的不同优秀品质,增强自信心。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1、课件

  2、声音特效

  3、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提问导入主题:

  1、教师介绍自己姓名和性别。

  2、区分男孩女孩

  3、点数男孩女孩人数

  二、了解男孩女孩的相同和不同

  (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了解男孩和女孩外表的不同。

  (2)引导孩子说出男孩女孩衣着的不同(衣服、鞋子)

  小结:对,男孩女孩穿的鞋子也不一样。

  (3)生理男孩女孩要上的.洗手间是不一样。

  小便姿势也是不一样。

  (4)社会角色出示幻灯片

  让我们再想想,男孩是爸爸妈妈的——女孩呢?

  ——等小朋友长大了结婚以后,这时候男孩就变成了?

  ——女孩呢?

  结了婚以后会有了自己的小宝宝,那么男孩成了宝宝的?女孩就成了宝宝的?再后来你的宝宝再有了宝宝,有了自己的孙子以后,男孩会成为——女孩呢——

  小结:男孩女孩真的不一样呢。

  (5)男孩女孩的喜好幼儿选择玩具男孩放在左边的桌子上,女孩放在右边的桌子上。

  小结:先看看男孩喜欢的玩具——再看看女孩喜欢的玩具——,

  什么玩具男孩女孩都喜欢?娃娃家、积木、插花、喜羊羊、皮球。

  小结:男孩女孩喜欢的玩具不一样,但有的玩具男孩女孩都喜欢

  三、欣赏音乐舒缓和强劲音乐,动作表现音乐

  讨论:你喜欢那段音乐?你们觉得哪首乐曲更有力量更适合男孩跳舞呢?

  四、引导幼儿说说各自的理想,了解男女合作的工作

  五、合作舞蹈:

  请男孩和女孩合作舞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目标的制定和定位适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各个方面提出,全面具体。活动内容也是选自大班孩子生活,是孩子感兴趣的内容,有利于提升幼儿的知识经验。活动准备能调动幼儿兴趣,给孩子充分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活动中提供的课件和玩具便于幼儿观察操作。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在《信息箱》这个教学活动中,我带领幼儿一同去感受网络的便捷,我和幼儿在网络上查找个各种幼儿想知道的事情,当点击到刘谦的魔术视频的时候,小朋友都被他神奇的魔术表演给吸引住了,活动结束之后,幼儿还在饶有兴致的谈论着。我想,这不正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吗?《纲要 》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同时还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从幼儿的这一兴趣点出发,我设计了我爱变魔术这一主题活动,活动以魔术为主线,贯穿活动的始终,让每个人都互动起来,有师幼互动、幼儿之间的互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目标】

  1、体验魔术活动带来的乐趣,激发幼儿对魔术的探索欲望。

  2、通过操作提高幼儿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手眼脑的协调能力。

  3、通过操作感知、发现、探究纸圈的'秘密,并且喜欢进行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在探索中感受魔术的奥妙

  难点:动手操作探索纸圈的奥秘

  【活动准备】

  1、彩纸

  2、剪刀

  3、纸圈

  4、魔术道具

  【活动过程】

  一、律动《去郊游》

  教师:小朋友,老师今天带你们去郊游,怎么样?

  二、幼儿欣赏教师魔术表演,萌发探究欲望。

  教师:小朋友,欢迎来到我的魔法城堡,在这里你们将会体验到很多神奇、有趣的魔法,快快喊出我们的口号吧:乌拉乌拉Q,我爱变魔术。

  1、教师表演魔术“手指变变变”。

  2、教师表演魔术“小球穿杯子”

  教师:魔术多么神奇啊!还想不想再来玩一个?这是什么?现在我要来变小球穿过杯子的魔术?

  三、幼儿操作,自主探究魔术奥秘。

  1、探索魔术“小兔耳朵动起来”。

  (1)教师幼儿共同进行魔术表演“小兔耳朵动起来’。

  提问:你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吗?小兔子的耳朵为什么会动呢?(幼儿猜想)

  提问:你的为什么没有这块小纸条?

  提问;为什么刚刚你们没有发现呢?

  提问:为什么我们要借一根神奇的拉线?

  (2)师幼再次共同表演,讲解魔术技法

  (3)强调表演技巧,体验成功的乐趣。

  2、探索魔术“纸圈变、变、变”

  (1)教师展示新魔术,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师:这是什么?(纸圈)这个纸中间有什么?这两个纸圈一样吗?如果我要拿剪刀沿线把纸圈剪断,你们猜纸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幼儿回答)

  (2)教师和一名幼儿操作,让幼儿发现不一样

  教师:为什么一样的纸圈,剪开之后会不一样呢?

  (3)幼儿动手操作,寻找纸圈中的奥秘。

  教师:好,秘密由你们自己发现吧!(提示幼儿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3)幼儿操作并发现问题并揭示纸圈秘密。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轻声询问几名幼儿)

  教师:为什么刚刚小朋友们没发现秘密呢?(秘密是要藏起来,不能被别人发现的)

  四、小结结束。

  教师:小朋友,今天的魔法城堡之旅就要结束了,我这里还有一个小纸圈,它藏着什么秘密呢,欢迎小朋友,下次再来魔法城堡来,我们一起去发现他的秘密。

  教师:好了,能干的小魔术师们,我们去给其他班级的小朋友表演魔术去。

  五、课后延伸活动

  制作纸圈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了解黄瓜、辣椒成长过程的基础上,知道植物一般是按播种、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的过程生长的。

  2.乐于参与种植活动,学习观察和比较,并会用简单的话描述自己的发现。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黄瓜、辣椒生长过程照片若干,“植物是怎样长大的”动画。

  2.幼儿人手一份生长排序图,一张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唤起记忆

  前一段时间,我们和蒋老师一起在小(1)班的实验地里种下了一些种子和苗苗。为了照顾好它们,小朋友还分成了种子组和苗苗组。谁是种子组的宝宝?苗苗组的宝宝呢?

  二、观察、比较:植物是怎样长大的

  在种子和苗苗慢慢长大时,老师还给它们拍了一些照片。出示照片,按顺序观察、比较:

  1、我们种下的种子是什么样的呢?种子组的宝宝在干什么?

  2、哇,种子变得怎么样了?

  3、看一看,现在的苗苗和刚才的小芽芽比,又有什么不同?

  4、看,这是苗苗组的苗苗刚种下去的样子,多像种子组的苗苗呀。现在,你看到了什么?

  5、这是什么植物的种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提炼总结

  1、你看,小小的'种子会长成一颗苗苗,苗苗又会不断长大,结出果实。其实,种子组的苗苗也会像辣椒的苗苗一样开花、结果。很多植物都是这样长大的。(看动画)

  2、再次欣赏动画,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示植物生长的变化。

  四、操作很活动

  按植物的生长过程用图片排序。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一、尝试寻找影子中有颜色的原因。

  二、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重点难点:

  尝试寻找影子中有颜色的原因。

  活动准备:

  一、幼儿用书《影子里的颜色》

  二、葡萄汁、牛奶、醋、果粒橙汁

  三、透明玻璃杯、磨砂玻璃杯、太阳灯若干个

  四、各种水彩颜料、自来水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激发他们动手实验的兴趣。

  1.书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能变出有颜色的影子?

  2.他是怎么做的呢?

  二、将幼儿分组,请他们自由挑选实验器材,验证自己的想法。

  1.你觉得怎么做能变出有颜色的影子?

  2.请按你的'想法试一试,看是不是真的这样。

  三、请各组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过程,在针对集中的问题进行讨论。

  1.引导幼儿思考实验结果不一样的原因。

  2.引导幼儿思考使得影子中有颜色的条件

  三、教师操作三个实验,向幼儿讲述影子中有颜色的条件。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对枯燥的石头或海绵等物体的浮沉,不是很感兴趣。于是通过幼儿喜爱和熟识的蔬果,开展了此次活动《果蔬沉浮》。让幼儿学习和获得沉浮概念。让孩子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活动目标:

  1.表达蔬菜水果在水中的浮沉现象。

  2.获得物体沉浮的概念。

  3.学习简单的记录及统计。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自制蔬菜水果浮沉实验前后对照图,各种各样的水果、蔬菜的实物和图片,水箱。

  活动重难点:

  获得物体沉浮的概念。

  活动过程:

  ●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它们是谁?说出蔬菜、水果的名称。

  ●观察实验,理解浮沉概念。

  你们见过蔬菜水果游泳吗?

  自选一种蔬菜和水果,把它放到水里,观察在水中的状态。用语言表达浮沉现象。

  ●猜测蔬果浮沉现象,用蔬果图片粘贴方式表现蔬果浮沉实验前的`对照图上。

  再把浮在水面和沉在水底的蔬果数量作简单的统计。

  ●请幼儿将蔬果放到水里做实验,观察它们在水里的现象,也用蔬果图片粘贴的方式表现在蔬果浮沉实验后的对照图上。

  再把浮沉的蔬果数量作简单统计。

  ●将实验前后结果对照,增加活动趣味性。

  活动反思:

  针对小班幼儿来说,这个活动总体上比较满意。在玩水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发现和获得初浅的“沉”“浮”经验,帮助幼儿归纳和形成有关物体沉浮的经验,让孩子们做简单的记录,目的是让他们通过记录水果在水里的沉浮状态,并且根据水果在水里实际的沉浮状态来验证原有的猜想,调整自己的认识,使幼儿感知到:事物要通过实验、探究来认识,一切结论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激发了幼儿极大的探索和研究的兴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为了避免传递知识、教授技能的现象,我们可以将科学活动的内容和幼儿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元素,让哟额u人通过操作熟悉的材料和生活化的科学环境中感知科学,并通过学习,尝试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各种问题,了解常见的科学现象。

  幼儿园科学活动可以从幼儿身边取材,从幼儿的衣食住行着手,创设丰富的探索环境,让幼儿在生活中学科学,感知科学。电话是生活中孩子们经常接触到的事物,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电话。很多孩子对电话也非常感兴趣,在玩娃娃家游戏的时候小朋友们经常会玩打电话的游戏。对于电话中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孩子们也很好奇,因此我选择了这个内容开展活动。

  活动目标:

  ⒈理解声音能以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能自己制作土电话,尝试各种科学探究的方法。

  ⒉通过探究声音产生及传播条件,培养乐于探索自然和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兴趣和习惯。

  活动准备:

  纸杯、棉签、尼龙绳、毛线、电线等。

  幼儿探索过声音的产生。

  幼儿有用绳子打结的经验。

  如果幼儿科学活动中的材料是脱离幼儿生活实际的,那么科学活动会变得单板、机械。科学活动中提供的'材料可以是来自于幼儿生活中的,对于这些熟悉的材料,幼儿更容易积极地投入到观察、操作、尝试和实验中,有助于孩子自由自主地探索。

  活动过程:

  一、倾听,感知振动会产生声音。

  教师捏着棉线,在棉线上轻轻滑动,让幼儿倾听。

  师:棉线发出声音了吗?声音大吗?我们怎样才能清晰地听到棉线的声音?

  二、探索制作传话筒的方法,幼儿制作。

  ⒈出示各种材料,认识各种材料。

  ⒉将材料分发给幼儿。

  师幼讨论:怎样掰断棉签头更省力?(引导幼儿感受简单的杠杆原理)

  怎样用掰断的棉签在纸杯上钻小洞?(让幼儿学会合理地利用工具)

  怎样又快又好地把绳子从小洞中穿过去?为什么要棒一根小木棍呢?(一方面训练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另一方面让幼儿学会利用工具。)

  怎样打结?

  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让孩子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自由地进行探索活动,形成宽松的心理环境。在活动中让孩子犹如子啊生活和老师交流自己产生的疑惑一样,让孩子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幼儿进行实验,感知绳子放松、拉紧时传声效果的不同。

  ⒈幼儿两人一组将各自的传话同连接在一起,打结。自由带电话。

  ⒉预测绳子放松、拉紧时大电话的效果有什么不同?幼儿再次打电话。

  师:你在打电话的时候及有什么感受?

  ⒊教师小结。

  ⒋换一种材质的绳子做电话线,比较不同材质传播声音质量的区别。

  四、创设游戏情境,体验科学的有用和有趣。

  创设角色游戏情境,让幼儿运用自己制作的电话和同伴玩游戏。体验探索后的成就感,和科学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叫外卖、叫救护车、消防车、邀请朋友来家中做客等)

  科学活动要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理念。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在学习中解决问题,最后再回归到生活中去。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制作了传话筒,并在角色游戏的情景中加以运用,让孩子感受到探索创作后的成就感,发现科学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科学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探索让热水快点变冷的多种方法。

  2、体验参与实验操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塑料杯;温度计;擦手干毛巾;冰块;湿毛巾;小脸盆(中间加水);调羹;扇子;每组一块记录板、记号笔。

  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

  “我这儿有杯热水,这杯水一直放在这里,结果会怎么样呢?

  (水温会下降,热水会变冷)

  2、设计让热水快点变冷的方案。

  (1)“你们有哪些办法能让热水快点变冷?

  “请你们三人一组,把你们商量的方法一个个记录在格子里。”

  (2)幼儿分组讨论并设计,教师巡回指导并了解幼儿的设计意图。

  (3)小组交流。

  3、提出实验要求。

  (1)“现在我和你们来做个实验,我不用你们的那些方法,让热水自己冷,看它能在5分钟内下降到几度。你们就按照你们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我们来比一比谁的.本领大热水的温度降得低。

  (2)引导幼儿分工实验。

  (3)实验步骤:

  小组商量各自的实验项目——倒好热水测量温度并记录——选择实验材料进行实验——5分钟后再次测量水温并记录——做好一项后再做其他的。

  (4)幼儿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交流讨论。

  (1)“你们一组用了哪些方法使热水快点变冷的?实验后的水温是几度?下降了几度?(幼儿分组介绍)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发现实验与非实验的不同。

  “为什么我的这杯水温度下降慢,而你们的热水就下降速度快呢?”

  (我们用了各种方法让热水里的温度散发出来)

  5、教师小结:

  生活中许多让热水快点变冷的方法,用调羹搅拌、两个杯子相互调换、用嘴吹---,都能增加空气流通、添加冰块、放在冷水里---,这些方

  法都能能将热水的热量传递到冰块和冷水里,使热水的温度降低,达到降温的作用,而没有实验的热水它只能将热量慢慢的传递到空气中,所以它的降温速度就会比较慢。(针对幼儿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或留疑)

科学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 通过各种感官对比感知,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理特性和水能溶解特定物质(糖、盐等)的化学特性2、 了解水的用途,知道节约用水3、 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培养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关注准备:

  1、每桌一杯清水,一杯牛奶,一杯醋2、小勺子,吸管,温开水,盐、白砂糖3、彩色塑料物件,石头,洗衣粉

  活动一: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过程:

  (一)引导活动,猜谜语,激发幼儿的兴趣"手抓不起,刀劈不开,洗脸洗手,都叫他来"

  (二)基本活动1、 水是没有颜色的出示一杯牛奶和一杯水,让幼儿比较,说出:牛奶是什么颜色的?水呢?

  2、水是没有气味的出示一杯醋和一杯水,幼儿闻一闻醋,再闻一闻水,说说水有没有气味3、水是没有味道的幼儿尝尝甜牛奶,尝尝醋,尝尝水,比较:水有没有味道?

  4、水是透明的在牛奶杯中和水中各放一块颜色鲜艳的.糖,对比观察:为什么牛奶中的糖块看不见?水中的看得见?

  5、小结:水是无色,无味而且透明的

  活动二:

  过程:

  (一)引导活动

  1、出示两杯开水,一杯放了糖,一杯没有放糖,问:这两杯水一样吗?看上去一样,喝一喝呢?

  2、请个别的小朋友尝尝3、问:为什么这杯水会是甜的?

  (二)基本活动

  1、引导幼儿对比观察糖和水的颜色味道,分别是白与无色,甜与无味

  2、将白糖放进水里轻轻搅动,慢慢的,糖不见了,白糖到哪里去了?

  3、用吸管吸一口水,看看味道怎么样?

  4、再用盐做一次实验5、小结:水能溶解糖和盐

  (三)巩固活动

  1、讨论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溶解在水里?

  2、让幼儿把老师提供的石头,彩色塑料物件,洗衣粉等东西放在水里,过一会儿或搅动一下,看看哪些东西不见了?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呢?

  3、提醒幼儿回家继续做类似的实验活动三:讨论水有什么用途呢?小朋友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7-19

科学活动教案03-22

【精】科学活动教案03-12

科学活动教案【热】03-12

科学活动教案【精】03-13

科学活动教案【热门】03-13

科学活动教案【推荐】03-13

【荐】科学活动教案03-13

【热门】科学活动教案03-13

【热】科学活动教案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