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06-11 10:29:21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大班教案4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热门】大班教案4篇

大班教案 篇1

  目的:

  1.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助跑跨跳距离不少于40cm的平行线,发展跳跃能力。

  2.培养幼儿不怕困难、遵守纪律的品质。

  准备:

  人手一根绳子(绳长为四个肩宽),红、蓝、绿色彩绳各3根,纸制红、蓝、绿色圆奖牌若干,录音机和音磁带。

  2.已学会绳子韵律操,并会合作搭绳梯。

  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两人一组进场,前一幼儿将绳系在腰间做马,后一幼儿一手拉住前一幼儿腰间的绳子,一手将绳对折作缰绳做跑马步。

  2.引导幼儿五人一组,听音乐合作做准备活动(绳子操)。预备动作:一人将绳子系腰立于中间,其他四人将绳子从中间幼儿腰间的绳子穿过套住,并用手抓住绳子的两头(如图一)。

  ①上肢运动。中间幼儿做小鸟飞的动作,其余幼儿一手抓住绳子,一手做小鸟飞翔动作。

  ②下肢运动。中间幼儿起踵模仿高人走路,其余幼儿蹲下模仿矮人走路,两者交替进行。

  ③全身运动。中间幼儿模仿青蛙游泳动作,其余幼儿一手抓住绳子,一手作游泳状,第一个八拍朝顺时针方向做,第二个八拍换手朝逆时针方向做。

  ④跳跃运动。中间幼儿模仿小兔跳的动作,其余幼儿抓住绳子模仿小兔跳动作。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以10人为一组,在地面上搭三张绳梯,每条绳子之间的`距离约为35cm,各绳梯之间相隔60cm,在每张绳梯前放一根红绳(场地布置如图二)。

  2.将幼儿分成三组,引导幼儿在绳梯中间进行跨跳练习。要求每次跨一格,直至跨过红绳,可重复练习两次,初步学习跨跳的动作。

  3.学习助跑跨跳。

  ①拿去绳梯中间的4条横档,示范助跑跨跳的动作:先跑5~8步,一只脚用力蹬地跳起,另一只脚向前跨跳过一定距离。

  ②请个别幼儿练习,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③幼儿分三大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注意提醒幼儿做好助跑动作。

  4.游戏:跨跳比赛。

  ①下面我们来进行跨跳比赛,比一比谁跨跳得最远(如图三)。跨跳过绿绳的小朋友(距离为30~40cm),可在筐里拿一块绿奖牌挂在胸前,跨跳过蓝绳的小朋友(距离为40~50cm),可获得一块蓝奖牌,跨跳过红绳的小朋友(距离为50~60cm),可获得一块红奖牌。

  ②每人跨跳5次,最后比一比谁获得的红奖牌最多。

  三、结束部分

  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想象把绳子摆成各种图形,然后在图形中自由、愉快地做放松动作。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已经认识了很多模式,如ABABAB模式、AABAABAAB模式、ABCABCABC模式等。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求大班幼儿能够识别构成模式的基本单元,并且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和创造模式。据此,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

  我们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纸牌(扑克牌)作为活动材料。由于纸牌含有颜色、数字、花色等多种特征,因此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适应的方式来表现和创造模式。例如,能力弱的幼儿可能会按照颜色“红黑红黑红黑”来排序,而能力强的幼儿可能会按照花色“草花红桃草花黑桃草花红桃草花黑桃”来排序。这也可以增加活动中幼儿相互猜测各自排列的模式的可能性和趣味性。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已有的玩纸牌的经验。在该环节中,教师要关注幼儿对纸牌的花色及数字的表述方式是否一致,以便为之后游戏的开展减少障碍。第二个环节中,教师让幼儿抽取纸牌中不同花色的A,并且出示模式“红桃A、黑桃A、红桃A、草花A、红桃A、黑桃A、红桃A、草花A”。对于这个模式,我们既可以按照颜色将它描述为“一张红一张黑一张红一张黑”两个一组间隔排列的模式,也可以按照花色将它描述为“一张红桃一张黑桃一张红桃一张草花”四个一组间隔排列的模式。这样的安排也是为了让幼儿在游戏环节能够认同同一种纸牌的摆放方式可以有不同的模式表述。第三个环节是活动的重点。幼儿被分成4组,每组摆放一种模式,其他组轮流猜测。在这过程中,幼儿需要观察教师提供的材料,思考怎样排才能成功,并且将纸牌用完。猜测时,幼儿需要观察其他组摆放的模式,寻找构成模式的基本单元,发现模式的规律。从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了解到幼儿对于模式排序的真实经验。

  表面上看,本次活动所涉及的数学核心经验是“模式”,但事实上也蕴含着集合与分类的数学元素,因为根据物体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与根据物体不同的属性进行模式的识别和创造,在本质上都是促使幼儿对事物的认识趋于条理化、清晰化,这也就是集合与模式相通的地方。

  目标:

  1.在纸牌接龙游戏中感知不同模式构成的基本单元。

  2.体验参与竞赛游戏的乐趣。

  准备:

  1.纸牌(数字1~10)若干,用KT板自制插纸牌用的有一定长度的三棱柱台卡(正反两面都可用,外面覆盖透明插袋)。

  2.宜进行分组教学。

  过程:

  一、认识纸牌

  1.教师抽出几张纸牌让幼儿辨认:这是什么?有哪些花色?

  2.教师归纳:在这些纸牌中,有黑色和红色两种颜色,红桃、黑桃、方块、草花四种花色,每张纸牌上都有数字。

  3.教师告诉幼儿游戏的名称:今天我们用纸牌来玩一个接龙的游戏。

  二、开展“接龙”游戏

  1.教师交代玩法:先看清楚纸牌的排列规律,然后一张一张出牌“接龙”,直到每个人手中的纸牌全部用完。如果不符合“纸牌接龙”的规律,就表示失败。

  2.教师提供若干四种花色的纸牌A(以14人参加活动为例,可提供7张红桃、3张黑桃、4张草花),让幼儿抽牌,人手一张。

  3.教师在三棱柱台卡上依次翻开6张牌:红桃A、黑桃A、红桃A、草花A、红桃A、黑桃A,并提问:这些纸牌是按什么规律接龙的?

  4.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是按什么规律进行纸牌接龙的,看瞳后自己接着把纸牌插放到三棱柱台卡上。

  5.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纸牌是几张一组,是怎么排列的?

  6.教师归纳:按花色来说,1张红桃A、1张黑桃A、1张红桃A、1张草花A,1张红桃A、1张黑桃A、1张红桃A、1张草花A,是四张一组间隔排列的;按照颜色来说,有1张红、1张黑、1张红、1张黑,是两张一组间隔排列的。如果从颜色、数字、花色不同的方面来说,同一条“龙”有不同的排列规律。

  三、开展分组“接龙”竞赛游戏

  1.教师可提供以下难度递增的四组材料:

  (1)12张纸牌的数字相同,花色不同,分别为3张红桃、3张草花、3张黑桃、3张方块。

  (2)12张纸牌中含两个不同数字,花色分两种,分别为6张红桃、6张草花。

  (3)12张纸牌中含两个不同的数字,花色分三种,分别为4张红桃、4张黑桃、4张草花。

  (4)12张纸牌中含三个不同的数字,花色分两种,分别为6张黑桃、6张方块。

  2.教师交代玩法:幼儿分4组比赛。每组根据拿到的纸牌先“接龙”,然后让其他组幼儿猜一猜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猜对得1分,猜不出或猜错不得分。

  3.教师强调规则:

  (1)每组必须先商量按什么规律排列纸牌。

  (2)采用轮流猜的方法互相说说纸牌排列的规律,即第一组猜第二组的,第二组猜第三组的,第三组猜第四组的,第四组猜第一组的。没有轮到的小组要耐心地听,判断其他组说得正确与否。

  (3)猜对得1分,猜错不得分。如果轮到的小组没有猜对,其他小组可以抢答得分。

  4.教师预估幼儿游戏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回应方式。

  (1)当幼儿无法按照一定的模式排列纸牌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将纸牌分类,将相同的纸牌放在一起,看看每种纸牌有几张,以便按照规律排列。

  (2)当幼儿无法表述“几个一组”时,教师可以按规律将纸牌一组一组分开,让幼儿辨别“是否每组都是一样的”,从而让幼儿理解模式的基本单元。

  (3)当幼儿猜测的结果与设计者的想法不一致时,教师可引导幼儿观察猜测结果是否成立,发现同一种接龙方式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模式表达。

  5.教师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记录每次接龙涉及的纸牌属性,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6.教师与幼儿一起统计得分情况,公布获胜队,结束活动。

  延伸活动:

  1.活动结束后,教师可将活动材料作为个别化学习材料放到活动区中,让幼儿两人一组,先各自设计、摆放模式,再相互猜测模式。

  2.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正确表述模式。

  评析:

  1.活动材料简便易得

  扑克牌对于教师来说简便易得;玩扑克牌对于幼儿来说又是十分熟悉和喜爱的活动,大多数幼儿都具有一定的.经验。

  2.活动设计寓教于乐

  在活动中,教师将数学教学目标隐藏在游戏中,既能为幼儿所接受,也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此外,该游戏的规则和竞争性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分组和轮流游戏的设计也增加了幼儿的参与性。

  3.活动过程层层递进

  活动难度逐步提高:一是活动中幼儿的学习难度体现出了梯度。如第二个环节的集体“接龙”游戏指向的是模式的识别与扩展,第三个环节的分组“接龙”竞赛游戏指向的是模式的创造与识别。二是教师引导幼儿对物体属性的认知从一维发展到多维。如第一个环节的熟悉纸牌是为了引发和梳理幼儿关于扑克牌的已有经验,为之后的接龙游戏做好准备。第二环节的集体接龙游戏中,教师出示的模式的基本单元为“1张红桃A、1张黑桃A、1张红桃A、1张草花A”,排除了数字这个维度,引导幼儿先后从颜色和花色两个维度总结模式,以帮助幼儿完成从一维到两维的认知跨越。第三环节的分组接龙竞赛游戏中,第一、二组纸牌的差异属性有两维,第三、四组纸牌的差异属性有三维,纸牌的差异属性维度逐渐增加,难度逐渐增大。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天气冷暖情况,自己增减衣物。

  2.了解让身体变暖和的方法,照顾自己。

  活动准备:

  1.热豆浆一杯。

  2.手偶一个。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手偶表演引出活动。

  1. 幼儿观看老师进行的手偶表演:天凉了,一个小朋友对自己说:“到户外活动一会就会暖和的。”于是这个小朋友在户外跳绳,踢毽子,不一会感到有点热了,将外套脱下,拿出手帕擦擦汗。休息一会说:“赶快穿上衣服吧,当心受凉。”最后他开开心心的去好朋友家做客。

  2. 教师:刚才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到户外活动?感到热的时候他是怎样做的?感到凉的时候他是怎样做的`?

  二.天气变了,提醒幼儿要随时增减衣服。

  1.教师:我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深秋的天气和夏天比感觉有什么不同?

  2.教师:我们感到冷,该怎么办?(让幼儿知道,天气冷了要多穿衣服,可以戴手套,围围巾等。)

  3.教师:天气凉了我们还可以做什么让自己变暖和呢

  三.请幼儿到户外活动后进教室谈谈感受。

  1.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教师提出户外活动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2.教师:去户外户外活动有什么感觉?

  3.教师:如果感觉热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四:请幼儿喝热豆浆,感受天气冷了喝豆浆也会变暖和。

  教师:喝了热豆浆有什么感觉?

  五:结合幼儿用书,热和冷时该怎么办。

  1. 教师:看第10页的图,操场上的小朋友在干吗?活动后身体有什么感觉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 教师:感觉热了小朋友该怎么做的?

  3. 教师:看第11页的图,小朋友感觉怎么样了?可以怎样做就变暖和了。

  师生共同:感觉冷和热时应该做防御和调节措施。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目的是挖掘和发展人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表现美。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引导他们参加音乐活动并且对音乐活动有浓厚的兴趣这并不难。然而要在音乐活动中发展幼儿创作能力和提高幼儿音乐素质则需要长时间地培养与不断地给予感受。在音乐活动中,让幼儿充分去体验音乐,去感知音乐,才能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有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本领,在能唱、会跳、能欣赏的基础上尝试创作,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根据我班幼儿音乐素质发展水平和幼儿对创作节奏的浓厚兴趣,便生成此活动《音乐火车》,让幼儿尝试创作2/4拍的节奏型,并不是通过一个活动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较长时间,在多种手段、多种刺激下才能形成。因此在本活动之前孩子们已经掌握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鼓励幼儿把平时学的音乐知识大胆地运用到创作中去,真正将自己的作品在同伴面前展示、分享。它需要幼儿有一种经验,更需要有一种勇气。而事实上如果幼儿能在活动中发展创作能力、大胆表现自己,那么音乐活动的真正魅力就体现了。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创编节奏型的'活动,能在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

  2、熟悉2/4节奏型,有一定音乐节奏感。

  3、尝试创编2/4节奏型,发展幼儿创作能力。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幼儿已经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以及掌握其时值。

  物质准备:

  磁带《萤火虫》、《小火车》、录音机、小鸭头饰、一列带有音符的火车、和火车车厢一样大小的卡纸、记号笔。环境准备:幼儿坐成马蹄形,卡纸和记号笔放置每个幼儿的椅子下。

  活动流程:

  感受乐曲、分析节奏型-尝试创编节奏型——大胆表现自编节奏型——进一步创编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萤火虫》的音乐,师生一起做律动进活动室。

  2、师生有节奏地拍手问好。

  二、基本部分

  1、感受《萤火虫》的乐曲,熟悉2/4节奏型。

  教师播放乐曲,请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2/4节奏型的乐曲。

  2、引导幼儿分析乐曲的节奏型。

  教师神秘地出示一列长长的火车,引导幼儿观察火车车厢上的《萤火虫》节奏型,请幼儿分析每节车厢上的音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小结:相同的是每节车厢里的音符合起来都唱2拍。

  不同的是每节车厢里的音符都是不一样的。

  3、出示小鸭的头饰,小鸭要上火车,引导幼儿用开口音“嘎”唱出车厢上的节奏型。

  4、引导幼儿观察火车后面车厢,你们想上火车吗?激发幼儿创作2/4节奏型的欲望。

  5、提出要求:只创作一节车厢的节奏,可以用各种音符,但是它们合起来只有2拍。

  6、幼儿尝试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喜欢参加创编节奏型的活动,能在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熟悉2/4节奏型,有一定音乐节奏感。尝试创编2/4节奏型,发展幼儿创作能力。

  7、创作完的幼儿轻声唱出节奏,也可以和同伴一起互相交流、互相欣赏。

  8、幼儿将作品接在车厢后面,大胆地表现自己的作品。

  9、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互相评价。

  三、结束部分

  1、今天小朋友自己创作了2/4节奏型的一节车厢,太棒了!想不想创编2/4节奏型的一列火车呢?那我们下次活动来试试吧!

  2、播放《小火车》的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开火车出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