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汇编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音乐教案1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音乐表演 3、课时:1课时
4、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
二、教学课题与目标:
教学课题:音乐表演《过新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唱歌曲,能熟练地演唱歌曲《过新年》,唱准音高和节奏;
2、能力目标: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对音乐作品的创新能力;及敢于展示自我的能力;
3、情感目标:能从歌曲中感受到欢快的情绪,并快乐的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天。
三、教材分析:
《过新年》是一首欢快、热烈的儿童歌曲,拍,五声C宫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的节奏特点,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曲中模拟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锵”的反复出现,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欢乐情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歌曲的旋律,并大胆表现歌曲,有感情演唱。
难点:歌曲的第9、10小节和第13、14小节节奏紧密,学生在演唱时不容易跟上节奏。 四、教学方法:
方法:合作、创新、探究、成果展示
手段:利用百度搜索进行直观的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景创设、谈话交流)
1、师生律动、问好。
2、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和一首好听的乐曲,想请同学们猜猜,图中的人是在过什么节日”。(播放多媒体课件)
(二)初步感知、学习歌曲的`旋律
1、听歌曲的范唱,整体的感知歌曲的旋律,形成初步印象。
2、教师演唱歌曲,学生用简单的动作为歌曲伴舞,再次感受歌曲的旋律。
3、用不同方式为歌曲伴奏(拍手、跺脚、拍桌子),在玩中巩固节奏、学习歌曲。
(三)接龙演唱、合作学习
1、采用师生合作接龙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2、突破难点:重点学唱歌曲的第9、10小节和第13、14小节,注意聆听和模唱;
3、学生自己选择演唱形式,合作演唱歌曲。
(四)创作、实践、展示
1、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分组活动,歌唱组、打击乐组、舞蹈组、秧歌组;
要求:
歌唱组: 可以结合自己过春节的生活体验创编歌词演唱;
打击乐组:根据歌曲的特点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舞蹈组: 为歌曲编排欢快的舞蹈(重点指导这一小组);
秧歌组:表演舞龙、 大头娃娃,把社会实践融入课堂。
2、小组准备结束后,各小组展示,师已参与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在教学中师生是平等的。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过得快乐吗?老师希望你生活中的每一天都能像过春节一样,幸福、快乐。
(六)课后延伸
亲手制作精美的新年贺卡送给你的亲人;
教学反思: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各门学科都开展起了轰轰烈烈的课改热潮,而我作为一名专职的音乐教师,也积极的投入到课改的实验中,其间我走了许多的弯路,认为音乐课改就是让学生动起来,所以我就设计很多律动、游戏、让学生充分的“动”,课堂气氛极其的活跃,学生们都陶醉到游戏中,而忽略歌曲的旋律,基础音乐知识的渗透,我意识到这样的课改不行,我开始静下心来深刻的反思,音乐课改到底应该改什么,怎样改,经过我后来的音乐教学实践我明白音乐课改应该做到活而不乱、音乐知识与音乐游戏结合、课堂中要能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设计要根据歌曲的特点设计,这样才能做到高效课堂。
《过新年》是一首欢快、热烈的儿童歌曲,在本节课中,我遵循音乐教学理念,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让学生走进音乐,让音乐走进生活。倡导以“学生发展为主”,从课堂氛围到教学环节的设计,从问题的设置到学习方法的应用,从实践到理论都认真的进行思考,首先营造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在设计这节课时,我首
先通过图片、音乐、游戏等方法,为学生营造一种欢快、和谐的学习氛围,正是在这种轻松、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学习;
其次多种学习方法的灵活应用,这是一群8岁的孩子,“爱玩”是他们的天性,而且歌曲中多次出现“咚咚锵”的节奏,这正是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的最好时机,所以我设计了拍手、跺脚、拍桌子等形式为歌曲伴奏,学生在为歌曲伴奏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学习习惯,并通过这样的形式,歌曲在学生的脑海中以形成旋律走线,为下一步学唱歌曲做铺垫,让学生们玩得开心,但玩中还注意聆听,玩得有规矩,学习于无形,孩子们通过听、拍、唱、奏、舞等方式,学习、感受歌曲,这些方法在音乐教学中既简单又实用,实现了课堂的高效;再有教学环节安排合理,从导入到结课,共设计了七个环节,情景导入→节奏训练→接龙演唱→打击乐伴奏→创作活动、展示→小结→课后延伸,这七个环节由静到动、由浅入深、多角度、多层次的学习歌曲,课堂气氛活而不乱、既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又体现了学生个体的差异。
缺点:
导入时学生观看了过年情景的图片勾起学生对过年时情景的回忆,并让学生结合自己过年时的情景说说自己最开心的事,在进行这一环节时有部分学生能表述自己过年时的情景,而有一部分学生有回忆但不会用语言表述,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在学生创作展示环节,舞蹈组的学生时间比较仓促,在编排动作时,不够主动,队形变化少,比较依赖教师的指导,学生发自内心的想跳,但不会编排,以后在这一方面要加强训练。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并根据学生的特点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使我们的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通过我们的教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让音乐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好的一部分。
小班音乐教案2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初步尝试按节奏念歌词及学看简单图谱,并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积极投入、喜爱歌唱活动,情绪愉悦。
活动准备:
小鸡、小鸭木偶,歌曲相应图谱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歌曲中的歌词,按节奏学念歌词
1、分别出示小鸡、小鸭木偶:他们是谁?;;他们是怎么叫的?
2、游戏:有趣的叫声
根据歌曲中的节奏,教师分别出示小鸭及小鸡的木偶,要求幼儿叫三声他们的叫声
3、配上音乐按节奏学念歌词,初步感知乐曲。
1)根据歌词边操作木偶边按节奏念歌词,让幼儿初步感知、理解歌词内容。
2)幼儿听音乐按节奏学念。
二、完整感知乐曲,学看图谱,并用自然音演唱歌曲。
1、教师手指图谱示范唱,让幼儿有一个初步感知。
2、教师带领幼儿看图谱演唱歌曲。
3、教师演示木偶,幼儿看图谱演唱。
三、分两部分表演歌曲,进一步熟悉歌曲。
请孩子自由选择小鸭或小鸡,边唱歌曲边表演,教师带领孩子在小鸭和小鸡叫的地方分开演唱,但不刻意,让孩子们进一步熟悉歌曲。
四、延伸活动
进行歌曲创编:让幼儿想想还有哪些小动物是好朋友,把它们编进歌曲。
活动反思:
《小鸭小鸡》这个音乐活动的目标就是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我先带领孩子们学习用断音唱小鸡、小鸭不同节奏的叫声,初步学习有控制的演唱。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在演唱“呷呷呷、叽叽叽”这些象声词时,有的孩子总会刹不住车,原来歌词中是有两个“呷呷呷、叽叽叽”,但是幼儿在演唱时,唱完两个后还会接着唱,于是这时候我就想了个办法,在唱完两句“呷呷呷、叽叽叽”后,在接下去一个乐句的第一个音符那里就拍一下手,提示幼儿要换一句歌词了,结果几遍下来,刚才的现象一下子好多了,可见运用手势与动作对幼儿暗示后,就能解决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小困难。
如果一堂课让幼儿不停地唱,孩子们就会失去兴趣,如果加上一些有趣、形象的动作,就能提起幼儿活动的乐趣,加强活动的效果。在《小鸭小鸡》中,歌曲中的.两个主角,小鸭小鸡是幼儿很熟悉的,而且也知道用什么样的动作来做小鸭和小鸡,所以在活动中,我一边让幼儿歌唱一边让幼儿表演,唱“呷呷呷”时就表演小鸭的动作,唱“叽叽叽”时就表演小鸡的动作,有了动作的融入,孩子们唱得非常带劲。
小班的幼儿天真可爱、活泼好动,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如果让幼儿在一堂活动中,从头到尾来学习记忆歌词演唱一首歌曲,那么我想没有多少幼儿能够坚持到底。教师适当地加上一些手势与动作,即用老师的手势来传达歌词的意思,让幼儿理解歌词,再让孩子们和教师一起做做歌词的动作,那么我想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
小班音乐教案3
活动名称:音乐活动
活动内容:律动《拍手点头》
活动目标:
1、喜欢音乐活动,乐意跟随老师做简单的动作。
2、探索自己身体哪些部位会动作。
3、初步对音乐活动有一个认识。
活动重点:喜欢音乐活动,乐意跟随老师做简单的动作。
活动难点:能连续随音乐做出两个动作。
活动准备:钢琴、乐谱《拍手点头》、《捏拢放开》,小椅子整齐列队摆放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以猜谜的形式引出小手。(我们的小手真能干,会做一些什么事情呢?还会玩游戏,看看今天我们的小手又要带我们玩什么游戏了,好吗?)
二、热身活动:孩子和老师一起随音乐《捏拢放开》动作、游戏,并一边歌唱,快乐的感受音乐。
三、创编单个动作,感知音乐《拍手点头》的节奏。
1、我们的身体会做些什么动作呢?(幼儿个别示范)
2、让我们跟音乐一起来做做这个动作好吗?(用钢琴弹奏《拍手点头》的旋律)
四、学习律动《拍手点头》:
1、我们来听听歌曲里的小朋友做了几个动作?是什么动作?(放《拍手点头》的.音乐)
2、你们能跟着音乐做这两个动作吗?一起来试一试。
3、我们边唱边舞蹈好吗?再来一次。
4、创编其他的连续动作,并随钢琴音乐《拍手点头》进行舞蹈,体验和老师、同伴舞蹈的乐趣。
小班音乐教案4
活动目标:
1.在图片的帮助下熟悉歌曲内容,学习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结合已有经验改编歌词并演唱。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对春天已有初步的`认识、春天的幻灯一套、歌曲图片一套、歌曲伴奏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找春天
——带幼儿走进活动室,播放春天的图片,幼儿欣赏。
——说说我看到的春天
2.欣赏歌曲,结合图片理解歌词。
——完整欣赏歌曲
——结合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3.学唱歌曲。
——随着伴奏轻声跟唱。
——引导时老师要关注幼儿演唱时的声音,要自然,愉悦,整齐,表情要微笑自然。
——逐步去除图谱演唱。
4.创编部分歌词。
——引导幼儿创编并演唱。
活动反思:
在歌唱活动《春天来》中,幼儿学唱积极,兴趣浓厚。整个活动的目标明确,层次清楚。
第一个环节的春景欣赏是基于幼儿对春天的了解还不多的基础上加入的,让幼儿在看看、说说中发现春天的美丽,同时也为接下来的歌唱活动做了有效的铺垫。
第二个环节是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在这个环节中,图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句一幅的形象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记忆了歌词。同时教师还利用图谱,有效激发了幼儿倾听歌曲的兴趣。
第三个环节是学唱歌曲,教师在幼儿学唱过程中,层层递进,能逐步提高演唱的要求,从轻轻跟唱到引导幼儿听伴奏,唱清楚歌词再到引导幼儿有表情地演唱最后到逐步去除图谱演唱,使整个学唱的过程富有挑战和乐趣。幼儿在学唱过程中,也是积极投入,兴趣浓厚。
第四个环节是创编演唱,幼儿能结合生活经验,想出一些其他颜色的花,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再次有效利用了图谱,让幼儿借助图谱来尝试演唱创编的歌曲,让幼儿体验到了自主创编演唱的快乐。
当然,在活动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姐妹们多多指教啊!
小班音乐教案5
一、活动目标
1、感受音符la的音高,了解相对应的颜色,在听听唱唱中进一步比较sol、mi、la的高低,体验音高的不同。
2、进一步认识玩具新朋友(音块la),感受幼儿园里玩具朋友多。
二、活动准备
1、mi、sol、la的音块、小棒。
2、黄色即时贴。
3、感知过mi、sol的音高。
三、活动过程
(一)老朋友来做客
感受mi、sol的音高(引导幼儿咀出名称及颜色)。
T:幼儿园朋友太多了,今天有两个老朋友来做客,听听他们是谁?
(二)新朋友——la宝宝
1、介绍新朋友la
敲音块la用la的音高介绍名称,引导幼儿用la的音高回答名称及颜色
T:小朋友你们好,我的名字叫什么?
2、为音块la贴上黄色即时贴,用la的音高和口吻引导幼儿发现音块上的颜色。
T:我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三)音高朋友们做游戏
1。音高捉迷藏
T:sol、mi、la是三个调皮的音高宝宝,他们和我们捉迷藏,听听la和mi哪个高哪个低?la和sol哪个高哪个低?(引导幼儿比较发现la和mi、sol哪个高哪个低)
2、音高唱歌
三个音块宝宝会唱歌,引导幼儿尝试模唱老师敲山的旋律。
3、音块宝宝跳舞
T:回忆mi、sol用什么动作跳舞?la宝宝比他们都高在哪跳舞?(引导幼儿根据音高位置发现la的柯达依手势位置及动作)老师随机敲音块,引导幼儿和三个音块宝宝一起边唱边跳,模唱短句并用相应的柯达依手势表示。
操作提示
本次活动是对听辨活动“mi和sol来做客”的延续和发展,在已经感受过mi、sol音高,初步了解音是有高低之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听辨新的音高la。在此,老师创造了新旧知识的矛盾,引导幼儿在听、唱的比较中,区别三个音高的`高低位置,以达到其音乐经验的最近发展区。操作中的关键是让幼儿“倾听”,老师充分预留给孩子“听”的机会,通过反复地“听”自主发现三个音之间的音高关系,并由此联想柯达依身体动作位置上的高低。在此次活动后,可在音乐区角中进一步添加音块操作材料la,让孩子们继续自主操作敲音块、编唱简单乐句比较三个音的高低。
小班音乐教案6
目标:
1、能较准确地掌握歌曲,并能有表情地进行演唱。
2、在学习歌曲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演唱歌曲激发幼儿对科学领域的求知和好奇,激励他们学科学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课件、头饰蓝猫、指挥棒蓝猫、图片(星星、月亮、彗星、彩虹、时钟、人、风、太阳)
活动过程:
一、讲述天空知识,激起幼儿的兴趣。
1、出示课件图片1天空问:“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瞧!这是什么地方?那太空中有些什么呢?” (星星、月亮、太阳、彗星、彩虹、九大行星等)
2、解释彗星。“为什么彗星总是拖着长长的尾巴呢?”“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客人我们来问问他好吗?”(拿出指挥棒)“啊,他是谁啊?”“蓝猫,蓝猫你肚子里的知识最多了,你来告诉我们为什么彗星喜欢拖着尾巴呢?”
老师扮演蓝猫:彗星是由冰和灰尘组成的球体,在遇到地球的时候她上面的冰就开始慢慢融化,再被太阳的热风一吹,呼——就变成了云一样的东西,所以小朋友看起来就象尾巴啦!你们看(课件图片2、3)明白了吗?
师:蓝猫真是聪明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天地间奇妙的问题它都能回答,它为什么那么厉害的啊?让我来问问它吧!
蓝猫:小朋友要想知道啊!拿就让我来唱给你们听吧!
师:我们来听一听,蓝猫怎么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
二、学习难点:最后一部分的 三个连字。
(放课件第4页:噢!只要你爱想爱问爱动脑。天地间奇妙的问题,你全明了!)
1、利用简单的标记让幼儿口齿清楚的说出:爱想爱问爱动脑 。师:“蓝猫怎么说的啊?”
“谁听见了蓝猫平时是怎样学习的`?爱—爱—爱—”(边说边画:……?◎——大拇指)
2、老师和幼儿一起朗诵歌词:只要你爱想爱问爱动脑。天地间奇妙的问题,你全明了!师:我们跟着蓝猫的指挥棒把它爱学习的本领来说说
3、“老师在前面加一个V这里要唱什么呢?唱噢!”
4、蓝猫唱的歌真好听我们跟着蓝猫来唱一唱吧!(听音乐唱最后一段)
三、新授歌曲重点部分。
(一)熟悉歌词和旋律
过渡语,师:“刚才你们刚才唱的真好听,好像在哪里听过。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蓝猫淘气三千问的主题曲蓝猫之歌好吗?”
1、欣赏蓝猫主题曲第一遍仔细听歌曲中出现哪些事物。(课件第5页)“在蓝猫之歌中你听到了天空中的哪些东西?”
2、第二遍欣赏老师范唱,身形并茂德表演歌曲。并找出天空的星星月亮什么的都在干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星星眨着眼,月儿划问号,彗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彩虹来架桥。时光在飞逝,生命知多少,风儿吹起朵朵浪花,太阳开口笑。
3、用动作表示天空中的事物。“星星月亮什么的都在干什么?谁来学?”(幼儿边做动作,老师边把歌词念出来)
4、欣赏第三遍听乐曲再次熟悉歌词。师:我们再来检查一下还把谁给落下了?
过渡语:“通过我们大家的验证,核对正确!”
(二)、口齿清楚的朗读歌词并记住歌词。
1、老师打拍子幼儿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师:我们把核对过的歌词有节奏地说一说吧!
2、听着音乐给图片排顺序。“谁能把天空出现的东西按歌词的顺序排列”
3、加快节奏说一说。“XX小朋友真能干,我们把他排出的歌词来加快速度地说出来。”
(三)跟着琴声慢慢地试着清楚地唱出歌曲。
1、“刚才有的小朋友可以唱出来了,我们来试试看好吗?”跟着老师的琴声吐字清楚地慢慢唱。
2、解释反复记号。“刚才我们唱到这里的时候发现这里要唱几遍啊?”2遍“老师在这里画上一个记号它的名字叫反复记号。叫什么?加了这个反复记号说明这里唱几遍?”师:这次把最后的一句的反复记号唱出来来好吗?
3、师:你们唱的可真好听现在老师的琴要加快速度咯,你们跟的上吗?(较快的速度演唱,用跳跃的声音来演唱。)
四、跟着音乐完整的演唱歌曲。
1、听音乐演唱老师扮演蓝猫唱前奏。师:蓝猫的之歌啊还有一个前奏呢!这次我们和蓝猫一起唱!老师做唱前奏好吗?
2、“唱了这首歌曲你的心情感觉怎么样啊?”“我们把欢快的心情唱出来好吗?”
3、请平时接触蓝猫多的幼儿扮演蓝猫唱前奏。唱第三遍。
4、分段演唱。“老师给你们分配任务啦,第一行请左边的幼儿演唱,第二行呢请右边的幼儿演唱,最后一部分大家一起唱。”另请一幼儿扮演蓝猫唱前奏。
5、交换分段演唱。
6、站起来表演唱让后面的老师和我们一起唱好吗?
五、结束部分:我们稍稍休息一会,一会再来演唱好吗?
小班音乐教案7
设计思路:
对于纯真的宝宝们来说,妈妈平凡而伟大的母爱他们了解吗?他们感受到吗?因此,我们设计了《宝宝和妈妈》这一主题活动,希望以宝宝和妈妈这种特殊的情感为切入点,引导幼儿用纯真的眼睛去发现;用稚嫩的心去感受;用移情的方法去表现,使宝宝们能够真切的感受母爱,并从“被爱”到学会关爱妈妈及周围的人。
我们经历的活动有:美术欣赏《妈妈的爱》、创编儿歌《我喜欢妈妈的……》、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等。在这些与孩子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的话题中,孩子们已获得一些零散的经验,通过这次音乐活动我们让孩子把这些零散的经验串联起来,引导幼儿去发现和体验妈妈对自己的`点滴关爱。
期望幼儿表现的行为:
1、通过感受音乐,体验宝宝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2、能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做动作。
3、知道乐句的起止。
活动准备:
1、妈妈切菜、做汤的录象片断和照片。
2、蔬菜若干。
3、洋娃娃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小朋友,你肚子饿的时候谁给你煮饭?我们来看电视,看看有谁?她在干什么?
2.幼儿观看录像,师:你看她是谁?你们看她在干什么?妈妈把红萝卜切成小小的,宝宝就能吃得下,就会长得高高的。
3、幼儿看完录像。师:刚才妈妈在干什么?你喝过妈妈做的汤没有?你喝了妈妈做的汤觉得怎么样?妈妈真棒!做汤给我们喝,让我们长得高高的、壮壮的。我们送个大拇指给她,还要对妈妈说什么?
二、倾听、感受、表现音乐
1、欣赏a段音乐
①师:今天我们来学妈妈,也来做一锅汤给我们的宝宝喝,你想做什么汤?这么长的菜,宝宝吃不下,怎么办?老师一边念节奏:切切│切切切,一边用手做切菜的动作,并引导孩子跟着一起来做。
②幼儿自己倾听a段音乐,跟着节奏一下一下地做切菜的律动。当音乐响起前奏时,师:我们拿起刀,拿起萝卜,准备来切菜。
2、欣赏b段音乐
①师:瓜瓜和菜菜都切好了,我们把它放进锅里,拿起勺子拌一拌,我们一起来做:放放│拌一拌,(老师做放菜和搅拌的动作)。师:汤做好了,闻一闻,香不香啊?我们一起来尝一尝。汤好热,怎么办?我们一起来吹吹。(幼儿跟着老师做动作:吹吹│尝一尝)味道怎么样?很好喝的样子是怎样的?大家来做一做。(老师念节奏:放放│拌一拌,吹吹│尝一尝,孩子和老师一起做)
②倾听b段音乐,跟着节奏一下一下地做煮汤的律动。师: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做,最后汤喝完了,要做一个很好喝的样子给大家看。(老师边念节奏型边跟着音乐做律动)
3、完整跟着音乐做a、b段律动。师:我们还可以做什么汤?
三、幼儿合作,互相品尝汤
1、执教老师对配班老师说:老师,快来尝尝我做的汤好不好喝?(老师一边念节奏一边相互请对方喝汤)
2、师:刚才老师喝完汤时是怎样做的?(老师示范互相拥抱的动作,并说:谢谢)我们都来学一学。(幼儿模仿)师:对别人的辛勤劳动我们要说声谢谢!你还想做什么汤给你的好朋友喝?我们听着音乐来做一次,记住汤煮好了要转过身体和你的好朋友分享,并说声“谢谢!”
3、幼儿做完律动后,老师评价:我们要跟着音乐一下一下地做动作。
四、幼儿随音乐,给娃娃做汤
1、师:娃娃也想喝我们做的汤,请你去抱一个娃娃,给它尝尝你做的汤。(幼儿每人抱一个娃娃,轻轻地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2、师:你想做什么汤给娃娃喝?幼儿听音乐跟着老师做律动,当汤煮好后,幼儿抱着娃娃喂它喝汤。)
3、师:娃娃喝了这么好喝的汤想亲亲我们,(幼儿让娃娃亲亲自己)今晚妈妈也煮了好喝的汤给我们喝,我们也亲亲她,对妈妈说:“谢谢你!”
4、师:娃娃喝完汤困了,要睡觉了,我们轻轻地拍拍它,让她睡觉吧。
五、延伸活动:
师:娃娃还没有睡着啊?我们站起来走一走,摇一摇,让它快点睡吧!
老师边唱歌曲《摇一摇》,边带幼儿走出活动室。
小班音乐教案8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的节奏,了解歌词的内容。
2、能演唱歌曲,并根据歌词的内容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3、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4、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活动准备】
小鸭子头饰4个、音乐CD、PPT。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以魔术形式变出一只小鸭子,跟幼儿打招呼。
2、出示七只小鸭子图片,教师带上小鸭子头饰。
师:大家好,我是小鸭子,今天天气真好,我和我的朋友们一起出去玩,请你们看看我有几个好朋友?(和幼儿一起数一数图片上的鸭子)——1、2、3、4、5、6、7。
师:原来,今天我有7个好朋友和我一起出去玩,我们玩的真高兴呀!可是走了一会儿,我和朋友们走散了,那可怎么办呀?
3、小结:引导幼儿安慰它、帮助小鸭子找到朋友。
4、出示只有草丛的图片。
师:我的朋友们不见了,你们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吗?
(教师念歌曲前半段: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谁愿意做我的好朋友?举手我来看一看。(幼儿举手)
师:原来你们都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啊,我来看一看(教师边数边念歌曲后半段:在这里,在这里,我的朋友在这里,并轻轻摸一摸举手幼儿的头)
5、师:这么多小朋友愿意做我的朋友,我真开心,我要唱首歌给大家听(教师弹琴完整演唱歌曲)
6、师:你们想不想学一学这首歌?用这首歌找朋友?
二、学唱歌曲《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
1、教师带领幼儿学念歌词。
2、幼儿分段演唱这首歌1到2遍,然后连起来唱。
3、师:我找朋友啦!你们和我一起唱,等唱到:“我的朋友在哪里”的时候,请你们举起小手,我看看谁想和我做朋友。
(教师幼儿一起跟音乐CD唱歌,唱到"朋友在哪里"时幼儿举手,教师边唱边摸一摸幼儿的头)
4、师:该你们找朋友了,谁想做小鸭子来找朋友?
(将头饰戴在幼儿头上,请1-3个幼儿做小鸭子找朋友)幼儿边唱,边摸一摸举手的幼儿的头。
三、结束游戏,总结。
1、师:今天我们帮小鸭子找了朋友,除了可以轻轻的摸摸它的头,还可以怎么做?引导幼儿做(握手、拥抱、拉钩)
2、今天,我们帮小鸭子找到了好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找好朋友。
当你找到你身边的好朋友时,你们可以互相摸一摸对方的头,或者是握握手(教师播放音乐CD,幼儿跟着音乐找朋友)
反思:
这篇幼儿园舞蹈教案就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活动带有很大的乐趣,一节课完成孩子们意犹未尽的讨论这是我的动作这是谁谁的动作,而且他们会持续很长时间不会忘记这个舞蹈。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还能够为他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小班音乐教案9
教学目标:
1、巩固歌曲,学会按歌曲内容做动作。
2、知道青蛙的叫声,能分辨出同伴的声音,并会按规则进行游戏。
教学准备:
1、青蛙头饰一个,小青蛙胸牌若干个。
2、配套CD。
3、丰富幼儿动物冬眠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理解冬眠
1、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
冬天到了,许多小动物要去冬眠啦!看看谁也要去冬眠了(出示小青蛙图片)对!小青蛙一家也要冬眠了,小青蛙收起了小鼓,他不玩游戏了,然后钻进了温暖小屋睡觉去了,小朋友,你们知道冬眠是什么意思吗?(冬眠就是睡觉的意思。)
二、巩固歌曲
1、师:上次我们已经学过一首很好听的歌叫做《小青蛙打呼噜》,讲的就是小青蛙冬眠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2、师生复习歌曲
三、学习青蛙打呼噜的动作以及青蛙的`叫声
1、师:有谁知道青蛙是怎么叫的吗?我们一起来学习看!
2、逐句理解歌词,幼儿自由想象动作
师:刚刚我们歌曲里是怎么唱的?谁来学一学小青蛙是怎么把小鼓收起来的,是怎么钻进小屋的?(教师边唱边带领幼儿做动作,前几遍清唱,最后一遍跟音乐)
四、讨论游戏玩法和规则
1、师:我们玩一个游戏好吗?小青蛙就要去冬眠了,它们围成了一个圈,最后一次跟妈妈学本领。妈妈会拍拍做的最好的一只小青蛙,这时,你要“呱呱”叫两声,让其他小青蛙猜猜你是谁。”
2、请个别幼儿上前玩游戏。
五、师幼共同游戏
老师扮演青蛙妈妈,幼儿扮演小青蛙,游戏时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六、结尾部分
师:我们的小青蛙学本领学的真棒,快点快点排好队跟妈妈回家冬眠啦!
小班音乐教案10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节奏,能随音乐一拍一下做动作。
2、尝试将生活活动创编到律动中。
活动重点:
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活动难点:
创编律动。
活动准备:
幼儿生活照片、律动音乐。
活动过程
1、播放音乐,幼儿随音乐拍手、拍腿、拍肩,充分感受音乐的节奏。
2、模仿刷牙。
⑴老师出示幼儿刷牙的生活照片,用食指代替牙刷,模仿刷牙。
⑵老师带领幼儿随音乐一拍一下的.模仿刷牙。
3、模仿生活中的其他动作。
⑴看图片,模仿洗脸。
⑵模仿梳头、穿衣服、脱衣服、洗脚、洗手等生活动作。
⑶老师领导幼儿一起模仿生活动作。
4、放音乐,幼儿随老师一起模仿生活中的动作。
5、老师小结,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细心观察成人的生活动作,进行模仿。
小班音乐教案11
活动目标:
1.通过玩《开始和停止》的音乐游戏,幼儿感知音乐有反复地开始和突然停止的特点。
2.在游戏中,幼儿尝试使用多种形式表现开始和停止这一音乐的特点。
3.通过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与同伴、教师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汽车》、《开始和停止》音乐。
2.人手一个呼啦圈
活动过程:
一、导入律动《小司机》开车进教室。
师: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张老师要带小朋友们一起开着小汽车去郊游,好吗?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拿起你们手里的方向盘,我们出发喽!——小司机音乐
二、通过谈话启发幼儿发现生活中的“开始和停止”的'事件。
师:宝贝们,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请你们把手中的方向盘轻轻的放在自己椅子底下。
师:刚刚我们小朋友都做了小司机,开心吧
师:小朋友知道看到红灯要怎么办吗?(停止前进)
师:那么看到绿灯呢?(开始出发)
师小结:嗯,回答的真好,小朋友都知道要遵守交通规则,遇到红灯要停止前进,绿灯亮了就可以开始出发了。那小朋友们看一看,张老师打开开关,电灯开始发光了,关掉开关电灯停止发光,打开按钮,音乐开始播放,关掉按钮,音乐停止播放。原来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有开始和停止。
三、感知音乐
1.第一遍欣赏音乐,引导幼儿发现音乐反复开始和突然停止的音乐特点
师:今天张老师也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音乐,现在请小朋友仔认真的来听一听,然后告诉老师这首音乐和平时听到的音乐有什么不一样?——(教师播放音乐,在播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意摆动身体,音乐停止时教师定格不动)
师:这首音乐和我们以前听的音乐有什么不一样呢?
幼儿:一会儿有音乐,一会儿没有
师小结:这首歌曲就像我们开车子的时候一样,一会儿突然停止了,一会儿又开始了。
2.第二次感受音乐
师:让我们再来听一次,这一次请小朋友们伸出手指头跟着张老师一起动一动。记住:音乐停止的时候动作就要停止哦。
师小结:小朋友们表现的真棒,在音乐停止的时候动作停止了。
四、表现音乐
1.木头人游戏(请幼儿示范,走路,摆造型)
师:你们玩过木头人游戏吗?(玩过)那我们玩一次,“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说话,二不许动,三不许露出大门牙。
师:很好,那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玩这个游戏,记住:音乐停止的时候,我们要摆个造型不许动,音乐开始了才可以动哦。
2.跳圈游戏
师:小朋友们表现得真棒,在音乐停止的时候动作也停止了。呼啦圈朋友说看到我们玩的这么开心,它也想参加。那待会儿小朋友们每人一个呼啦圈,放在地上,音乐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围着呼啦圈慢慢得转圈,记好咯,是围着自己的呼啦圈,音乐停止的时候赶紧跳进呼啦圈。音乐再次开始的时候,我们跳出来继续绕着呼啦圈转。好,准备好了吗?拿起呼啦圈,向前走一步,放下,准备……
师:请小朋友们拿好呼啦圈回到座位上,将呼啦圈放在前面地上。
四、结束
师:刚刚小朋友们玩得非常开心,想想再玩其他的游戏?那让我们拿起方向盘开着小汽车一起到外面继续玩吧。
小班音乐教案12
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故事情景中,用短句说说、唱唱变出的《怪》。
2.知道的主要特征,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3.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用短句说说、唱唱变出的《怪》。
活动难点:
能把歌曲运用于老师给出的水果中。
活动准备:
1.根据故事内容制作的Flash动画“怪”。
2.水果图片人手一张。
3.歌曲《开来了》、《怪》。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律动《开来了》
2.我们开着车子到森林里去玩好吗?
3.你开着什么车到森林里来玩?我开小轿车,你开什么车?(我开摩托车、、助动车,等等。)你还看见过什么车?开着你们的车跟我一起到树林里去。
4.我们把车停好坐下来吧!看看美丽的森林到了吗?
二、引入故事《怪》
(一)播放Flash动画《森林新发现》。
1.看看森林里有谁?我给他变出来好吗?
2.这是谁呀?(出示小兔、小猫、小狗)看!他们在森林里发现了什么?(他们发现了西瓜、草莓和菠萝。)逐个出示水果。让幼儿说出谁发现了什么。
3.你们喜欢这些水果吗?小兔、小猫、小狗说他们也喜欢这些水果,他们要把它带回家。看看他们带回家了没有。
4.小兔滚着西瓜,小猫滚着菠萝,小狗滚着草莓在马路上走。警察看见了说:“停!停!停!马路上不能滚水果。”马路上能滚水果吗?为什么不能?(因为马路上有很多车子,很危险。)
5.哎呀,那可怎么办呢?你们帮小动物们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把西瓜、菠萝、草莓带回家呢?
6.幼儿自由讨论,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办法,肯定幼儿的合理想想。
7.你们想的办法真好!小兔他也想办法了,我们看看小兔想了什么办法。
(二)播放Flash动画《西瓜车》
1.播放音乐怪第一段,教师在PPT中播放变出的顺序。
2.这是什么车?它是怎么变出来的?先变出了什么?
3.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他先变出什么再变出什么?(让幼儿重点听小车窗、小车轮、方向盘)
4.西瓜车变好了吗?他先变出的是…….
5.我们跟着小白兔一起变一变好吗?跟音乐一起学唱。
(三)播放Flash动画《菠萝车》《草莓车》。
警察说现在小兔的西瓜车可以带回家了,那草莓和菠萝怎么办?看看草莓怎么变?它会变成什么呢?
我们帮小猫咪一起来变草莓车好不好?鼓励幼儿编编、唱唱“草莓车”。
草莓也变好了,再来看看谁来变了。这辆车应该怎么变呢你们告诉我好吗?(幼儿回答,教师指点)
我们跟着小狗一起来唱一唱。(边做动作边引导幼儿一起唱)
你喜欢什么车,开着你喜欢的车去玩喽。(教师带领幼儿边做动作边唱歌)
三、变怪
你们能不能把这些水果也变成车呀?(出示水果图片,先请幼儿把变得顺序说一说。)请幼儿自己变一变
活动反思: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观摩了王莉娟老师的音乐活动《怪》,这堂课活动形式凸显游戏性,活动过程渗透音乐性,表达方式体现多元性,正好我们班级活动中也开展了一个“小”的游戏活动。我和孩子们去马路边观察来来往往的车辆,一起分享玩车、坐车的经验,在区域活动中体验做一名小司机的快乐。在孩子们积累了有关的知识经验后,我设计了集体活动“怪”,旨在让幼儿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欣赏、歌唱、游戏,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和音乐来表达、表现。
小班音乐教案13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练习双脚原地向上跳,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培养弹跳能力及协调能力。
2、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场地中画一个圆圈。
2、场地上悬挂23排小串铃或小球、塑料袋等物体,挂物数量多于幼儿人数,高度为超过幼儿头顶10厘米左右。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走成圆圈。
走走走,向前走,我们跟着老师走,走走走,向前走,走成一个皮球。
(2)玩“皮球”游戏。
教师站在圆圈中间做拍球人,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儿歌为:“皮球,真正好,拍一拍,跳一跳。拍的轻,跳得低,拍的重,跳得高,拍拍拍,跳跳跳。”幼儿根据歌词有节奏地做双脚向上跳的动作。当老师说:“皮球漏气啦!”幼儿发出“哧,哧”声并起立。当老师说;“皮球滚掉了!”幼儿四散跑。当老师说:“皮球回来啦!”幼儿回原地围成皮球。
2、基本部分
(1)游戏“铃儿响叮当”。
幼儿四散站在悬挂的串铃下,老师交待游戏玩法:原地双脚向上跳起,用头去顶小串铃,铃儿就会发出叮当的'响声。
(2)请个别幼儿示范一次。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双腿曲膝登第跳起的动作。
(3)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鼓励个别幼儿胆地参加幼儿游戏。
(4)小结
3、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小鸟飞”。幼儿随音乐自由的做鸟飞,理羽毛等动作。
(2)在老师带领下愉快的飞下场。
活动延伸
1、引导不同能力的幼儿去顶或触碰高低不同的串铃、挂物。
2、教育幼儿游戏时要团结、谦让,避免相互拥挤。
小班音乐教案14
活动目标:
1、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能替换部分歌词进行演唱。
2、乐于参与唱歌活动。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一二三四五六七》,七种不同颜色的卡片。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能替换部分歌词进行演唱。
活动难点:
能替换部分歌词进行演唱。
活动过程:
一、游戏:数卡片
1、教师出示七种不同颜色的卡片。
师:这些卡片都是什么颜色的?有多少个呢?
2、教师和幼儿一起点数卡片,并引出歌曲的名称。
二、欣赏歌曲,熟悉旋律。
1播放音乐,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
2、教师表情生动地演唱歌曲,幼儿再次倾听。
三、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表情生动朗诵歌词,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以问答的方式,了解歌词的内容。
师:一二三四五六七,朋友在哪里?(引导幼儿说出后面的歌词,也可换成其他颜色。)
3、播放音乐,幼儿跟随歌曲朗诵歌词。
四、学唱歌曲。
1、教师表情生动的范唱一遍歌曲。
2、幼儿跟随教师练习歌唱。
3、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
五、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请一名幼儿走到幼儿中间,跟随音乐演唱歌曲,并找到穿、衣服的小朋友。可以不断变换颜色。
六、活动自然结束。
教学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2、小班亲子礁小班亲子礁四则
钻山洞
游戏目标:
1.训隶觉和四肢着地爬行的能力。
2.训练听觉和提高辨别声源的能力。
游戏准备:山洞玩具
游戏方法:
1,中的一人趴在地上,腹部和地面之间形成一个“小山洞”,另一人在“山洞”的一边用小铃等发声玩具吸引幼儿,让其从“山洞”中钻过来。
2,根据幼儿的情况,可以增加难度,出示山洞玩具,和宝宝一起排队从山洞内爬过,或在另一头逗引幼儿爬过来。
拾豆豆
目标:训练孩子拇指与食指捏拾细小物品这一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有利于促进脑功能的发展。
准备:每位幼儿自带干净的瓶子23只,各类豆豆(请家长忙带)
方法:
教师准备一些干净的豆豆放在孩子面前,让孩子用手去拾,并放入瓶子内,家长加以引导和必要的助。
注意:孩子捡豆豆时,妈妈或家人应在一旁照看,以免孩子将豆吞入口中。
水果餐
小班音乐教案15
设计意图:
“听辨音的强弱、高低”是幼儿应具备的音乐能力之一。音乐游戏活动“豆豆找饼干”,用卡通形象“豆豆”贯穿整节活动,创设帮助豆豆找饼干的游戏情景,让幼儿在听、想、找、唱中感知、表现声音的强弱变化。
活动目标:
1、能听辨声音的强弱变化,并根据距离的远近控制声音的强弱。
2、锻炼听觉能力和控制声音强弱的能力,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对于远近的空间距离有初步的感知经验,初步学唱过《豆豆找饼干》歌曲(歌词附后);
物质准备:卡通豆豆图片一张,卡通豆豆头饰一个,饼干10块,小鼓一个,饼干贴纸若干,布置森林场景。
活动过程:
一、声势导入激趣
1、动动手。教师变化声音敲击小鼓,提问:刚才小鼓说话的声音有什么变化?(从小声到大声)我们把膝盖变成小鼓,小手变成鼓槌,一起来学学小鼓的声音吧。
2、动动脚。教师交替变换鼓声大小(从大声到小声再到大声),提问:我们把地板变成小鼓,把小脚变成鼓槌,一起来学学小鼓说话吧。
二、练习声音的强弱变化
1、复习《豆豆找饼干》歌曲。
出示饼干,师:这是谁的饼干?豆豆丢了饼干一定很着急,我们用歌声提醒他找饼干吧!
2、结合图片进行声音强弱的练习。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师:豆豆在离饼干很远的地方,我们要怎么唱他才能听见呢?现在豆豆离饼干很近了,我们可以用什么声音来唱?
(2)演示图片,练习声音的强弱变化。师:可是豆豆没有发现饼干,他又到别的地方去找了。如果豆豆离饼干又远了,我们唱歌的声音有什么变化?豆豆又走近饼干、我们唱歌的声音有什么变化?现在我们一起看着豆豆来唱一唱。
三、趣味游戏
1、介绍游戏玩法。
师:我们也来玩“豆豆找饼干”游戏吧。豆豆的饼干会藏在一个小朋友的身上,小朋友要用歌声来告诉豆豆饼干藏在哪里。如果豆豆离饼干远,我们唱得大声;如果豆豆离饼干近,我们就唱得小声。不能直接告诉豆豆饼干藏在哪里、只能用歌声来提示。
2、分角色游戏。
(1)第一次游戏。师幼坐成大圆圈,请另一教师当豆豆,教师根据情况与幼儿一起唱,用不同强弱的歌声提醒豆豆找饼干。找到后,请豆豆说说是怎么找到饼干的,小朋友是怎么帮助豆豆的,进一步明确游戏的玩法。(2)第二次游戏。请一名幼儿当豆豆,其他小朋友用不同强弱的歌声提醒豆豆找饼干。
(3)第三次游戏。请豆豆在“森林”里找饼干,其他小朋友边唱歌边拍手,用声音和动作进一步表现强弱变化。
四、活动结束
师:今天大家都表现得很棒!现在请小朋友一起来分享今天找到的饼干吧。
活动点评本节活动教师巧妙地设计了“豆豆找饼干”音乐游戏,让幼儿获得听辨与控制声音强弱的能力。
第一环节教师运用声势导入,交替变换鼓声大小,引导幼儿倾听后用拍手和跺脚来表现声音的强弱变化,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经验准备。
第二环节教师将难点前置。观察距离远近并用声音表现强弱变化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敦师根据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创设游戏情景,并采取直观的图片演示来进行声音的强弱练习,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趣味游戏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敦师循序渐进地组织游戏。先是简练、清晰地讲解游戏玩法与规则,再让一位助教当豆豆示范游戏、然后请幼儿当豆豆玩游戏。同时,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起到了支架作用,如在第一次游戏时辅助幼儿歌唱,第二次游戏时根据情况适当退出,第三次游戏时放手让幼儿来控制声音。
此外,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还善于关注个别幼儿,如一个能力比较弱的幼儿几次错过位置找不到饼干时,教师循循善诱:“豆豆找不到饼干着急吗?想想你刚才走到哪里的时候小朋友的歌声变小了?”同时,教师能够随机把控游戏的难度,体现了教学的智慧。
附《豆豆找饼干》歌词(根据《两只老虎》曲调改编) 豆豆快来,豆豆快来,找饼干,找饼干,饼干在哪里?饼干在哪里?找一找,找一找。
活动反思
⒈选材合理,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老师选择的歌曲《点豆豆》,音乐形象鲜明,段落非常清晰,情境性强。歌曲中有趣的点豆豆游戏,点,点,点豆豆,点到一个小豆豆,这是什么豆?甜豆豆。来来来来来,我们来吃甜豆豆。当这些有趣的游戏情境与音乐融合在一起时,孩子们的兴趣更为浓厚,同时也帮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了音乐。这样的音乐素材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⒉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⑴点豆豆中,教师准备的不同颜色豆豆图片代表不同味道,请孩子们在学唱的时候观察豆豆的表情,间接地感受他们不同的味道,再假装吃一吃,并把表情、动作做出来。这样的设计,让幼儿动手动嘴动脑。加深记忆,也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抽象的文字歌词转化为形象的动作。
⑵在学习理解歌词的部分,教师并没有刻意地强调歌词是怎么样的,教师通过自身的演示:甜豆豆肯定很好吃,来来来,我们一起来吃甜豆豆吧,甜不甜?吃到甜甜的豆豆是什么表情?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熟悉理解歌曲,最后巩固点豆豆的游戏,并将两部分串联起来。在和孩子吃不同的豆豆的方式来加深对歌词的理解。 ⑶将整个游戏情境贯穿在活动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歌唱活动变得生动有趣。最后的点豆豆游戏,孩子们自己选择喜欢吃的'豆豆,这样孩子们参与的热情更高了,把本次活动推向一个高潮。
⒊教师教态自然、丰富 老师的情绪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们学习的兴致,在这次音乐活动中,老师始终以饱满的情绪感染着活动中的每一个孩子。她非常具有表演天赋,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是那么夸张,都是那么富有感染力,所以孩子们始终被吸引。教师范唱的歌曲也非常动听,在动听的歌声中,孩子们感受旋律,完整欣赏。
建议:丰富幼儿的经验准备。 在《点豆豆》中,不管是点豆豆的游戏,还是吃到甜豆豆,酸豆豆,辣豆豆后的表现,都是需要孩子联系生活经验而表现出来的。我们明显感觉到孩子在表现酸、辣的表情和动作时不够投入,是因为他们对这两种味道不熟悉。现在的家长都什么主意孩子的饮食,会避开这种稍带刺激性味道的食物。教师在活动前可以让幼儿尝一尝,让他们更好的参与活动。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06-20
音乐小班教案12-19
小班音乐教案:洗澡11-30
小班音乐教案:苹果08-12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11-05
小班音乐教案:亲亲07-08
小班音乐蘑菇教案11-13
小班伞音乐教案11-09
小班音乐小马教案12-09
小班音乐《苹果》教案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