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音乐教案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用自然地声音来演唱歌曲,并且用简单的动作模仿。
2.愿意听音乐或教师的演唱做小鱼游的动作,学习小碎步。
3.初步尝试按规则游戏,在于教师教师单独身体接触的过程中增进师生情感。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活动准备:
1小鱼游水的图片一张,画面上有不同姿态、向不同方向游动的鱼若干条。
2幼儿观察并模仿过小鱼游的样子。
活动过程;
一.(一)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学习小鱼游的兴趣。
1、教师:看!谁来了。
2、教师引导幼儿拍手欢迎小鱼,向小鱼问好
(二).幼儿跟音乐,学唱歌曲《小鱼游》
1.教师示范唱。
2教师边操作小鱼边说歌词。
3幼儿看小鱼表演熟悉歌词。
4教师弹唱歌曲,让幼儿熟悉旋律(小鱼不动)
师:小鱼游累了,我们让小鱼休息一下。老师把小鱼刚才游的动作编成了一首歌,你们和小鱼一起来听一听。
5教师弹唱歌曲《小鱼游》,让幼儿跟着节奏拍手,熟悉旋律。
6幼儿看小鱼表演,跟着教师的旋律一起唱歌曲2-3遍。
起大声唱
(三)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小鱼游的动作。
1、教师:小鱼是怎样游来的呢?谁用动作做一做?
2、幼儿调动观察积累的经验,尝试用动作表示小鱼游,教师注意反馈幼儿的动作,指导全体幼儿有重点的模仿学习。
(1)、引导幼儿用手臂在身体不同部位摆动表现小鱼游。
(2)、带领幼儿学习手的动作,幼儿跟教师边唱《小鱼游》边动作。
(3)、引导幼儿学习走小碎步。
(4)、幼儿尝试行进间做小鱼游动作,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脚的动作,强调小鱼游的轻轻的快快的。
二.幼儿玩游戏“小鱼游”。
1教师:鱼宝宝今天要和妈妈做什么游戏呢?听听与妈妈唱什么。
2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引导幼儿注意最后一句歌词我们是快乐的`好朋友。
3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游戏的玩法。
(1)教师:唱到我们是快乐的好朋友,都必须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2)教师以鱼妈妈的身份,其他幼儿边唱歌曲边找自己的好朋友,找到好点点头,摇摇尾巴,互相问好,励幼儿大胆亲近其他小朋友。
(3)幼儿继续游戏。
三。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边做游戏,到教室外面去找找别的班的孩当自己的好朋友。
反思分析:
今年我第一次带小班,也第一次上小班的音乐课,在平时进行的传统音乐教学活动中,经常是我们老师一遍一遍的唱,要求孩子一遍一遍的跟,当孩子的声音越来越轻的时候,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唱的重一点!”但是这样经常是没什么效果孩子还特别枯燥,自从《指南》颁布后,我就遵从《指南》精神,以孩子兴趣为主,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来设计教学过程,把这个音乐活动以游戏形式去呈现,孩子果然兴趣特别高,而且还跟旁边小朋友互动,点点头,摇尾巴啊。玩的特别不错,而且很容易学会了这首好听的歌曲。下课了还有小朋友说,老师我们去外面学小雨游把,唱着歌就出去了,整节课下来效果特别好。
小班音乐教案2
一、活动目标
在“家”的情境中,引导幼儿大胆扮演家人的角色,体验各人走路快慢的不同,初步感知节奏的不同。
二、活动准备
1. 装扮家人的'各种道具(如:拐杖、老花眼镜、帽子、公文包、蝴蝶结、妈妈的围裙等)。
2.大鼓、鼓棒。
3. 代表家人的图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弟弟、妹妹)。
4.大的筐或盒子(用于道具归类)。
三、活动过程
(一)我的家人
T: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家里有些谁?
(幼儿说到一个出示相应的图片。)
T:这里有好多东西,请你们看看找找这些都是谁用的? (出示道具讨论是什么?谁用的?并分别放入与家人图片对应的筐中,进行归类。)
(二)猜猜这是谁
T:我用这些道具来打扮自己,你们猜猜他是谁? (老师用道具装扮自己,并表演家人走路的节奏,鼓励幼儿猜角色。)
爷爷奶奶XX
爸爸妈妈XX XX XX XX
弟弟妹妹XXXX XXXX XXXX XXXX
T:他们是谁?走路脚步声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 (引导幼儿发现节奏有快、慢、不快不慢之分。)
T:我们来听听,是不是你们找到的那样爷爷奶奶年纪大走得慢、弟弟妹妹年纪小走得快,爸爸妈妈走得不快也不慢。(老师将不同角色的走路节奏用鼓声进行表现,谨一步强调节奏的快慢不同。)
T:我们用小手来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弟弟妹妹)的脚步声帮忙配音。(再次表演走路?老师击鼓伴奏,幼儿随鼓声拍手,巩固体验节奏。)
(三)娃娃家
T:我们也来做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弟弟妹妹。听听谁走在前面?谁跟在后面? (老师击鼓,幼儿听辨不同的节奏,分辨角色,扮演角色,尝试脚步声和鼓声一致。)
T:挑选你喜欢的道具打扮自己,快乐的一家人要出去郊游了! (鼓励幼儿自由选择道具扮演角色,听辨节奏走路,如听到X— X—时,扮演爷爷、奶奶的幼儿出来随鼓声走路,也可配合歌曲“走路”做游戏。)
操作提示
老师重点引导幼儿参与活动,注重过程,对于小年龄孩子来说在初次游戏中不要求其节奏完全符和鼓声,只要能听辨出三种节奏的不同尝试表现即可。活动提供道具,利用情景,以发展幼儿听觉能力和动作能力为主,强调享受活动的快乐。集体活动后可将道具放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满足幼儿扮演的愿望。
小班音乐教案3
第三周:音乐《我上幼儿园》
(一)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一句一句地用自然的声音歌唱。
2、鼓励幼儿边唱边根据词意自由动作。
3、鼓励幼儿参与歌唱活动并体验与别人一起唱歌的欢乐。
(二)活动准备:
1、布娃娃一个
2、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激发幼儿想上幼儿园的愿望。
(三)活动过程:
1、引入活动
T:“看!谁来了?她要和我们一起学本领呢!”(教师出示布娃娃,让幼儿抱抱、亲亲她)
T:“今天布娃娃要上幼儿园了!”
T:“你们看,布娃娃在干什么啊?”(教师让布娃娃做各种欢快的动作,幼儿能说出布娃娃上幼儿园很高兴)
2、学新歌
T:“听!”(教师边用布娃娃边示范演唱歌曲)
T:“布娃娃高兴的唱起了歌!都唱了什么?”(教师带领幼儿根据伴奏说歌词)
T:“那我们和布娃娃一起来唱歌吧!”(教师用布娃娃演示带领幼儿用琴声歌唱,学会一句一句演唱歌曲,听教师的演唱,教师放慢演唱的速度,让幼儿更好的学习)T;“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一遍!”(幼儿随教师的琴声演唱一遍)
3幼儿能随教师的琴声用自然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分集体和个别幼儿两种形式演唱)
4、引导幼儿自由地创编动作
T:“爸爸妈妈都是怎样上班的呢?”(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出来,其他歌词也同样的方法)
T;“我们一起上幼儿园吧!“(教师综合幼儿的动作,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T:“你上幼儿园的时候最想和谁一起去啊?”(教师引导幼儿和自己的好朋友)
T:“那你们就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吧!那你们应该对好朋友怎么说呢?”“(教师鼓励幼儿主动邀请朋友,和朋友一起演唱,并为同伴进行喝彩,在学会结伴表演后,鼓励幼儿邀请没有朋友的幼儿,并一起表演)
小班音乐教案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产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体验表演活动的快乐,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在游戏活动中,复习歌曲,感受歌曲的趣味性。
3.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创编表演动作。
4.熟悉、感受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重点难点
重点:
1、培养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幼儿能基本掌握音乐游戏的玩法及表演动作。
难点:
1、幼儿知道小鸡是由鸡妈妈生下鸡蛋后孵出来的。
2、幼儿能大胆地到前面来表演动作。
活动准备
课件、用纸壳制作大的蛋壳教具(能挡住幼儿)鸡妈妈头饰一个和小鸡头饰15个.小鸡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以音乐为背景进教室
2.出示课件,(小鸡的叫声)引起幼儿兴趣。什么声音?
3.发声练习《我爱我的小鸡》
4.欣赏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请小朋友跟着音乐一起轻轻的哼唱
(1)演示小鸡出壳动画,引导幼儿观察(小鸡出壳)
教师用歌词总结:小小蛋儿把门开,开出一只小鸡来。
(2)出示小鸡图片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小鸡,提问:小鸡长得什么样?
学习词语“毛茸茸”、“胖乎乎”。
(3)播放多媒体动画课件《小小蛋儿把门开》
幼儿观察课件上的小鸡在做什么?(唱歌)
教师带领幼儿做动作模仿小鸡叫“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唱起来”。
4)教师完整的有表情的示范演唱歌曲。提问:歌曲的'名称。
(5)教师和幼儿一起为歌曲编动作。如:“小小蛋儿把门开”,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呢?(两手高举从上面打开,同时向前跳一下、“毛茸茸,胖乎乎”,则可以两只小手上下抖动,鼓起腮帮“叽叽唱起来”可以转圈做吃食的动作等。)教师和幼儿一起边表演边唱。
二、复习律动:小星星
小鸡出壳,看天黑了,星星真多真亮呀,让我们一起去数星星。——复习律动:小星星。
1、第一遍,一起数别漏了。
2、第二遍,小摇篮要摇的柔柔地,轻轻地,天黑了,小鸡回家了 ——结束
教学反思
理解、记忆歌词对小班幼儿来说是一个难点,所以直观形象的课件可以很好的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小百科:门是指建筑物的出入口或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门是分割有限空间的一种实体,它的作用是可以连接和关闭两个或多个空间的出入口。
小班音乐教案5
活动目标:
1.学会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吐字清楚,唱好附点。
2.通过情感教育让孩子在歌曲的学习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音乐带来的乐趣,懂得学习要细心认真,不骄傲。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活动准备:
磁带,及PPT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内容。
1、初听音乐,熟悉丁丁,每位幼儿与丁丁打招呼互相认识。
(教师播放伴奏带作为背景音乐,利用谈话与每位幼儿亲近打招呼,认识新朋友。)
师: 小朋友,刚才我们在听音乐的时候,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他是谁呢?
幼:是丁丁。
二、理解歌词内容,体会丁丁的骄傲自大。
1、理解前半段歌词.
师: 第一次见到这位新朋友丁丁,你觉得他怎么样?用一个词说说。
幼: 有点很神气、有点很骄傲。
师: 那他真的有那么神气吗?我们先听听看,他是怎么介绍自己的?也许你就能会发现他为什么那么神气了。
(1)教师播放歌曲前半段一次。
(2)幼儿逐句回答,说出后教师出示图谱内容。如没有回答出来,用暗示性提问。
( 小画家丁丁画画用的是什么?彩色铅笔。有多少彩色铅笔?一大把。
小画家对别人把口夸,他夸奖自己什么?什么东西都会画。)
(3)教师完整清唱图谱内容。现在你知道他为什么那么神气了吗?(什么东西都会画)
2、 理解后半段歌词.
师:今天,神气的小画家丁丁带来4幅画,想作礼物送给小朋友。我们来听听,都画了什么?
(1) 教师播放歌曲后半段。幼儿说出画的内容。
(2) 欣赏画。师:4幅画小朋友是都听对了。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3) 咦,刚才小朋友在欣赏画的时候,老师听见一个声音,是什么声音呢?(播放“咦,哈哈哈哈哈哈哈”)
幼: 有人在笑。
师: 在笑什么呀?
幼: 都画错了!
三、学唱歌曲,体会趣味。
1、点出歌曲名称.
师: 现在丁丁还是神气的小画家吗!
幼: 不是,是粗心的小画家。
师: 原来是《粗心小画家》。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歌曲。我们来完整的听听这首歌。
(1)激发幼儿兴趣学唱歌曲。集体跟钢琴伴奏唱。纠正唱得不准的地方。你们想不想也来学一学这首歌呢?
(2)提示幼儿注意唱歌的声音和情绪。让丁丁看看,谁是最神气的小画家?注意声音和情绪,都要很神气哦。
(3)男女分组学唱。现在,我想听一听女孩子画家是怎么样唱的?男孩子画家又是怎样唱的?
(4)请幼儿表演歌曲,看几名幼儿表演后,大家一起歌表演。刚才我看见有几名小画家特别的神气,我要请他们上来扮演一下真正的小画家。我们一起站起来,学学神气的`小画家吧。
四、创编歌词。出示ppt8
师: 小朋友,唱得真好听!刚才老师听见丁丁在说,他不想做个粗心小画家,小朋友能不能帮助他呢。这些图画到底哪里错了呢?
(1)幼儿跟钢琴,修改正确的歌词部分。
师:那我们就一起用唱的方法来告诉丁丁怎样改正吧。
教师用钢琴,与幼儿配合创编歌词?教师用钢琴问,幼儿跟着钢琴回答。
● 画只螃蟹,几条腿?八条腿。
● 画只鸭子,什么嘴?扁扁嘴。
● 画只小兔,什么耳朵?长耳朵呀。
● 画只大马,什么尾巴?长尾巴。
● 咦,这次他就画对了!
(2)完整跟钢琴,把修改前后两部分的歌曲完整表演唱。
五、内容小结。出示ppt9
(播放视频,随着音乐结束课程)
小朋友,丁丁现在很高兴,现在他不再是粗心小画家了!小朋友以后在做任何事情都要仔细、认真,不然可是要闹笑话的哦!
活动反思:
唱歌教学中,老师的目的都希望听到幼儿优美的童声,可是有时候往往事与愿违。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一节好的音乐,是会让幼儿和听课的老师都能产生舒适感和愉悦感的。这就是靠教师。让幼儿唱出优美的童声,这也是靠教师。
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发挥音乐教育中的美育功能,使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审美观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教师除了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深入挖掘音乐内在本质的美感因素外,教师上课的教态及语言对幼儿潜移默化的美感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服饰、仪态、言行举止、情绪都对本节课都是很必要的,当然最影响幼儿的还是教师的语言。
在音乐课中需不需要过多的语言?或者是否可以用音乐来代替教师的部分语言?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感受音乐的美,学习欣赏音乐。同时也可以减少教师一些不必要的语言,给课程增加罗嗦、累赘感。让音乐成为另一种语言,美化音乐课堂,美化音乐氛围,美化课堂美感。
小班音乐教案6
活动目标:
1、通过唱歌认识身体的各个器官,爱护自己和小朋友的身体。
2、通过敲击乐器培养幼儿的节奏意识。活动准备:
一张小朋友的图片,打击乐器每人一个,音乐《头发肩膀膝盖脚》
活动建议:
1、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唱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2、出示图片,请幼儿认识身体器官。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唱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名字叫做《头发、肩膀、膝盖、脚》,你还记得歌曲中有哪些部位吗?(头发、肩膀、膝盖、脚等)请小朋友在老师的.图片上找到这些器官好吗?
3、给歌曲配节奏
师:今天我们要来给这首歌曲配点节奏,小朋友,你们看,我准备了一些竹制品的乐器,我们要利用他们来给这首歌配节奏,快把他们拿出来吧。每组的小朋友手里的乐器都不一样,看看你手里的是什么乐器?
5、教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演奏。
小班音乐教案7
活动目标: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学会洗澡。
活动准备:小鸭子头饰每人一个,手帕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进场
在音乐《母鸭带小鸭》的伴随下,老师带着小鸭去游玩。
师:“今天天气真好,老师带小鸭子到外面去玩,好吗?”
生:“好!”
师:“那咱们出发吧!”
二、复习歌曲《表情歌》
师:“唉呀,好累啊!”(边擦汗边跟小鸭子说。)“咱们先坐下来休息一下!”小鸭子跟着擦汗。
“哦,我知道小鸭子最近学了一首很好听的.歌曲叫做《表情歌》,能唱给老师听听吗?”小鸭子大声地说:“能!”
音乐响起,小鸭子随音乐唱出《表情歌》。
三、导入新课
1.音乐一停下来,雷声响起。
师:“啊...这是什么声音啊?”
生:“老师,打雷了,快要下鱼啦!”
师:“那咱们快点找个地方避雨吧!”
2.想办法解决问题。
小鸭子跟着老师去避雨了,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屋檐避起雨来,可全身都湿透了,还发出一阵阵汗臭味。
师:“唉呀,怎么这么臭啊?”
一只小鸭说:“老师,刚才我们玩的时候出了很多汗,现在有被雨淋湿了,所以发出一阵臭味。”
其他小鸭子连忙附和:“是啊!是啊!”
师:“那我们该怎么啊?”
生:“洗澡!”
师:“对了,我们来洗一个香喷喷的澡,把身上的臭味通通都洗掉!”
四、教授新课
1.师:“那么谁能告诉我,在家里谁会自己洗澡?”小朋友自由讨论。
老师提问个别小鸭子:“在家里,你是自己洗澡还是爸爸妈妈帮你洗啊?”请个别幼儿回答。
师:“哦,原来还有很多小鸭子都不会自己洗澡的,那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怎样洗澡吧!”
2.教授幼儿每一个洗澡的动作。
师:“我们想要洗澡,首先要怎么做?”让小朋友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师:“然后呢?”......
教师采取多种形式提问(集体或个别提问),教师从中听取正确的答案,在向幼儿说明,然后请幼儿示范。再由老师示范,小鸭子跟着学。
动作顺序如下:
脱衣服——开水龙头——试水温——洗湿身体——擦肥皂——搓身体的各个部位——冲水——擦干身体。
五、跟着音乐洗澡,让幼儿一个或几个一起自由洗澡。
师:“好啦!我们已经学会洗澡了,现在雨停了,我们一起到池塘去洗澡吧!”
小鸭子一片欢呼声。
师:“差点忘记了,我们洗澡还需要手帕呢!老师送一块给小朋友吧!”
那出魔术棒,嘴里念咒语:“变变变,变出一块手帕!”小朋友从腰间取出一块手帕。
音乐响起,小鸭子自由洗澡。
六、跟着音乐,小鸭子再个着老师一起洗澡。
七、退场
“天黑了,小鸭子也把身体洗干净了,我们赶快回家吃饭吧!”
小班音乐教案8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聆听的习惯,感受小猴和熊不同形态的音乐,引导创编各种小猴的动作,表现其音乐形式。
2、激发幼儿喜欢小猴的.情感及做音乐游戏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创编各种小猴的动作。
难点:分辨小猴和熊两种不同情趣的音乐。
准备:
森林图一幅,各种动物。
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开火车来到“森林”。
问:我们来到了哪里?
森林里有什么呀?
幼儿自由想象,教师根据回答,在图中放上各种动物等。
二、初步感受小猴和熊的音乐。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想听吗?我们来听吧!(完整欣赏音乐一遍)
问:你听了音乐,有什么感受?
2.小猴和熊也来了,听听看,哪是小猴,哪是熊。(完整欣赏一遍)
(1)欣赏小猴的音乐,创编小猴的动作。
A.我们来听这段音乐是谁来了。(幼儿欣赏辨别)
B.小猴是什么样的?
C.我们跟着音乐来做做吧!幼儿跟着音乐做小猴的动作。
D.小猴还可以怎么样?让幼儿创编各种不同的小猴的动作。
E.跟音乐学小猴。
(2)欣赏理解熊的音乐。
A.听听这段音乐是谁来了?
B.熊的音乐听上去怎么样?(幼儿自由想象)
C.熊遇到小猴会怎么样?(幼儿自由述说)
三、师生合作游戏。
1.出示头饰,激发幼儿玩游戏的热情。
2.交代游戏要求:
老师扮做熊,小朋友扮做小猴,小猴可以按自己喜欢的小猴动作参加游戏。
3.游戏。
4.简短小结,请一幼儿扮做熊再次游戏。
小班音乐教案9
一、活动目标
能愉快演唱歌曲“逛商店”,尝试有节奏地说话,并使用简单的量词,体验文明购物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会唱歌曲《逛商店》。
2、商店柜台的场景布置。
3、与幼儿人数相同的玩具或物品(娃娃、皮球、小狗等)。
三、活动过程
(一)歌曲复习《逛商店》
T:上次我们和好朋友一起逛了商店,买了什么呀?阿姨是怎么招呼我们的`?我们是怎么回答的?(引导幼儿回忆歌词)
T:和好朋友再去逛一次商店吧,做个文明的客人!(引导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二)购物
1.讨论发现游戏规则。
T:今天商店又来了很多新的货品,我们来看看是什么?(出示柜台,上面摆放各种物品,例如:娃娃、小汽车、书等)
T:那么多新货物,你们想买吗?商店阿姨说请文明的客人来买,怎样才算是文明的客人呢?请你们看一看。(老师示范文明的客人,边唱歌边小跑步在圈内活动,唱到第4小节时站到柜台前)
T:客人是什么时候站到柜台前的? (引导幼儿发现游戏规则)
T:谁愿意来试一试?(请个别幼儿示范,再次强调游戏规则)
2.分组游戏
T:先请一组朋友来逛商店,什么时候到柜台前? (提示游戏规则,开始游戏,重点观察是否在第4小节站到柜台前,以及是否能用一个量词说一句话,如果发现幼儿量词使用错误及时给予引导纠正)
T:买完东西,文明的客人会怎么做?(向阿姨招手说再见)
3.交换游戏
T:请文明的客人去邀请一个朋友逛商店!(请前一组的幼儿邀请同伴交换进行游戏)
操作提示
老师在游戏前要引导幼儿会说简单的量词,如只、个、辆、件、条等,然后在游戏中创造机会让幼儿运用。随着幼儿知识不断丰富,教师可为其多准备一些道具,从玩具扩展到日常生活用品。如果幼儿在购物时讲错了,可停下指导纠正,然后游戏继续,可能一开始不一定很顺利,但几次之后就会好,老师不要急于求成。开始游戏时可以是老师扮演商店营业员,游戏规则熟悉后,可由幼儿替代老师,扮演营业员阿姨或叔叔进行游戏。游戏中可分小组前来逛商店买东西,买了玩具可到室外自由玩玩具,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游戏歌曲动作说明:
1—4小节:幼儿边唱边做小跑步在圈内活动,到第4小节时,幼儿站到商店的购物柜台前。
5—9小节:是教师与幼儿对话、问答,中间购物讲话的小节可扩展。每人说一小节。
10—13小节:幼儿面向阿姨招手。
11—13小节:幼儿作小跑步。
(以上动作仅供参考,老师可根据自己幼儿的情况自己创编动作)
附:歌曲《逛商店》 曹冰洁改编
小弟弟呀小妹妹,大家快来逛商店。大皮球呀小花狗,仔细看来慢慢挑。
(阿姨)小朋友,你们要买什么?
(小朋友)我要买只大皮球,我要买艘大轮船
(阿姨)小朋友,你们满意吗?
(小朋友)满意、满意。阿姨、阿姨谢谢您,阿姨、阿姨再见了!再见了!
小班音乐教案10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歌曲中快乐的学儿歌。
2、开动脑筋想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圆的。
3、根据圆形特点学会创编儿歌。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音乐《圆圈圈》彩色卡片油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音乐圆圈圈开始,教师与幼儿一听音乐边唱边做动作。
教师提问:
1、刚才小朋友和老师跳了舞,有谁知道这首歌曲叫什么吗?
2、那你们有没有见过圆圈圈呢?
3、刚才歌曲里面爸爸把圆圈圈变成了什么?
4、那妈妈把圆圈圈变成了什么了?
5、最后宝宝把圆圈圈变了什么了?;本文其实圆圈圈就是圆形。
二、出示图片,请幼儿看图片。
今天老师请来了很多圆圈圈朋友,你们喜欢吗?这些圆圈圈对小朋友说:“我们就是个圆形一点都不好看,希望小朋友能帮我们变得漂亮些。”
三、教师激发幼儿想象力。
1、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了?
2、你们想把圆圈圈变成什么了?
四、教师将幼儿的想法画在相印的圆圈圈上。
如:幼儿说可以变成西瓜,西瓜是什么颜色的,就画在相同的颜色上。
五、创编儿歌。
刚才我们把所有的圆圈圈都变好了,但是我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就是把我们变的圆形编成一首儿歌,其实编儿歌一点都不难,现在你们先听老师编一句。
小圆圈真会变
变太阳红艳艳
变气球飞上天
变西瓜大又甜
变花朵香又香
变足球滚呀滚
变苹果圆又圆
变闹钟向叮咚
变糖果甜又甜
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读,今天这首儿歌小朋友编得很棒,回家的时候让爸爸妈妈想一想圆圈圈还能变成什么。
六、活动结束
最后我们在把前面学舞蹈在跳一遍,在舞蹈中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小班音乐教案11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画面内容。
2、引导孩子理解儿歌内容,知道足球的形状特征和用途。
3、了解儿歌的含义。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足球一个、踢足球画面和《足球》用书画面视频。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
出示足球,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球吗?你玩过足球吗?足球是怎么玩的?
2、观看一段踢足球画面视频。提问:你看到足球是怎样玩的?
二、欣赏画面
1、播放《足球》用书画面视频,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2、提问:图上画了什么? 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为什么?还有谁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足球是什么样子的?这些小朋友为什么有的站着、有的躺着呢?老师用儿歌里的语言小结。
3、学习动词:抢、踢,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去表现。
4、教育幼儿要和朋友好好玩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三、欣赏儿歌
1、有一首好听的儿歌说的就是足球,它是怎么说的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2、教师朗读儿歌,幼儿欣赏。
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说了什么呢?
3、放儿歌DV,幼儿边观察画面,再次欣赏儿歌一遍。
四、评价幼儿活动情况,结束活动。
复习儿歌《小画报》。要求幼儿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小班音乐教案12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尝试用身体的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2、初步创编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3、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与歌曲有关的茶壶图片四幅,磁带和录音机,钢琴伴奏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变变变”进入
宝宝们,我们来玩一个“变变变”的游戏,赶快!把你们的小手藏起来。
(变成小兔,跳一跳)
(变成鸭子,走一走)
(变成袋鼠,跳一跳)
(变成飞机,听音乐飞进场地)
二、观察图片,熟悉歌曲
1、教师完整的.示范演唱一遍
我们开飞机开累了,来!宝宝们,找一个空地方坐好,休息一会儿。
累不累啊?(幼儿回答)是好累的,我都想喝水了。
宝宝们,快看,这是谁呀?(茶壶)
2、观察图片,理解歌词
(1)小茶壶长得什么样呀?(引导幼儿说出“它的肚子是圆圆的,身体矮矮的”)
教师听音乐有节奏的朗诵:我是茶壶肥又矮呀
(2)我们再来看看,这是茶壶的什么呀?(壶柄,壶柄是用来提茶壶的)
茶柄长在什么地方?你们来学学
那这个呢?(壶嘴,水就是从这个地方流出来的)
教师听音乐有节奏的朗诵:这是壶柄这是嘴
(3)触摸第三幅图片,问问幼儿:“壶里的水怎样拉?”(水烧开拉,都冒烟啦,水都在壶里翻滚啦)
(4)那这个壶嘴怎样啦?(冲茶啦)
教师听音乐有节奏的朗诵:水滚啦,水滚啦!冲茶啦。
三、创编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1、你们想不想都来喝喝茶,好,请小朋友赶快准备。
2、我们的茶壶是什么样子的啊?(又肥又矮)来!我们来做一做。
那壶柄长在哪呢?壶嘴长在这儿。(动作示意)再来一次。
提问:“谁想喝水?”(咕噜咕噜)
3、提问:宝宝们,刚才我们的壶柄都长在这儿,动脑筋想想,壶柄还可以长在哪儿?(幼儿创编)那壶嘴呢?(幼儿创编)
那我们再来一次,这一次看看谁跟我的不一样。
4、刚才有很多的小朋友的壶柄和壶嘴长在了不同的地方,真不错!我再来看看,来,宝宝们准备!(教师不示范)
5、宝宝们,把你们的茶杯摆好啦!我来给你们倒茶。“咕噜咕噜”
6、哦!这么多的小朋友都想喝茶,老师都倒不过来了,这样吧,我们再来冲一次茶,和你旁边的好朋友,相互的倒倒茶,好吗?来!大家赶快准备好。(把你们的茶也倒给我喝喝)
四、请客人老师喝茶
宝宝们,刚才我们都喝了茶,你们看看周围有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也去给他们倒茶喝,好吗?
五、结束
其他班上的小朋友也也想喝茶了,来!宝宝们,我们也去给他们倒茶去!
小班音乐教案13
目标:
1、学习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演唱的乐趣。
2、借助多媒体理解歌词内容。
3、积极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猫来了”的紧张情绪和迅速跑回家的快乐情绪。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准备:
1、鼠妈妈和猫的头饰各一个,鼠宝宝的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2、《小老鼠上灯台》和《老鼠画猫》的音乐,多媒体课件。
3、环境创设:布置一个“洞外面的活动场景”。
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幼儿随着《老鼠画猫》的音乐进入“洞外面的活动场景”。
师:鼠宝宝,我们整天藏在又黑又闷的地洞里,多难受呀!今天,那只大胖猫不在家,我们到洞外面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去玩一玩,好吗?
二、发声练习。
鼠妈妈:外面的空气真好呀!我们一起来做深呼吸吧!
教师引导幼儿用对唱的形式演唱《动物的叫声》。
鼠妈妈:真羡慕那些白天在外面玩的小动物,他们可以大胆的出来玩,不用躲躲藏藏的。我们一起来学他们叫吧!
1 2 3 4|5—|5 6 5|5 6 5|5 4 3 2|1—||
小鸡怎么 叫 叽叽叽 叽叽叽 叽叽叽叽 叽
小鸭怎么 叫 嘎嘎嘎 嘎嘎嘎 嘎嘎嘎嘎 嘎
小狗怎么 叫 汪汪汪 汪汪汪 汪汪汪汪 汪
青蛙怎么 叫 呱呱呱 呱呱呱 呱呱呱呱 呱
三、播放课件,观看情境表演。
师:哇,真香呀!什么东西这么香,我们去找找看。
播放课件:导入活动
鼠妈妈:鼠宝宝快看,那是什么?这油真香呀?原来香味是从这里发出来的.。
谁来了?小老鼠来干什么?
幼儿继续观看多媒体课件。
鼠宝宝你们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四、理解歌词,欣赏歌曲。
播放课件:理解歌词。看图逐一理解歌词内容。
引导幼儿把每句歌词说完整。
幼儿把歌词完整地读一遍。
教师小结:哦,原来是一只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播放课件:欣赏歌曲。让幼儿一边看课件一边欣赏歌曲。
鼠妈妈:宝宝你们看,小老鼠又来了。
五、学唱歌曲。
播放音乐《小老鼠上灯台》的音乐,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边走边随旋律跟唱歌曲。
师幼围坐在地上随音乐跟唱歌曲。
六、音乐游戏《猫来了》。
鼠妈妈向鼠宝宝交代游戏规则。
鼠妈妈:鼠宝宝你们想吃油吗?那咱们就去吃油吧!去之前妈妈有话跟宝宝说,宝宝要记住哦!大胖猫随时会回来,我们要提高警惕,猫来了,咱们就赶紧躲起来。为了给自己壮壮胆,我们学那只小老鼠唱着歌去吃油。你们会唱那首歌吗?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师幼围坐在地上跟着音乐唱歌。
播放课件:游戏活动。随着音乐《小老鼠上灯台》的伴奏带,教师带领幼儿去吃油。(游戏中“猫”听到音乐中的“喵喵喵”就出来,鼠妈妈带着鼠宝宝赶紧躲椅子后面)
鼠妈妈:宝宝你们还想吃油吗?我们再去吃,这一次我们用好听的声音唱着歌去吃油。
师幼进行第二遍游戏,以“喵喵喵”的猫叫声结束活动。当听到猫叫声,鼠妈妈带着鼠宝宝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这次一课三练活动中,我选择了《小老鼠上灯台》这节音乐课,这首歌节奏感强,歌词简短而且朗朗上口。在活动开始部分,为了让幼儿对活动更感兴趣,我扮演老鼠妈妈,幼儿扮演小老鼠,很自然的进行了情境游戏,为了让幼儿更加理解歌词的内容,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图谱,让幼儿逐一看图记忆歌词,这样就更直观、形象。以这种观看多媒体课件图谱的方式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词的内容,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基础。之后,又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学唱歌曲,以这种游戏的方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歌曲,这是活动的高潮,最后也是在这高潮中结束活动。
在第二个环节“理解歌词”中,我预先设计的是先让幼儿看图谱,再根据图谱来说出歌词内容,可当播放第一张图时,有几个幼儿就把整首歌曲的歌词都说出来了,而且说得很完整很流利。我预先设计的理解歌词环节是不能再进行下去了,为了让活动继续开展下去,我临时改变了教学环节,同样借助“理解歌词这一图谱课件”我让幼儿看图尝试创编简单的动作。这样,活动又照预先设计好的教学环节进行下去。活动过后我进行了反思:随着电脑、VCD等音像设备在家庭中的普及,小孩子会唱的歌曲越来越多了,出现这种事情也是很正常的,我们教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灵活的调整自己的预设课程,像这节课,我完全可以鼓励这个宝宝到前面为小朋友表演,通过这个小朋友表演激发更多的幼儿学习这首歌的兴趣,起到催化的作用,而不是一听到有小朋友会唱,马上制止,进行自己预设的环节,通过这件事也让我明白想上好一节课是很不容易的事,首先教师要备好课,更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对幼儿多变的行为如何应对自如。这种教育机制很重要,这也需要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的反思。
还有在出示的导入活动课件和游戏活动的课件中,我给幼儿看到的油是我们的食用油,食用油和油灯里的油是不一样的,这样可能会误导幼儿认为油灯里的油就是我们平常的食用油,是可以吃的。但因我在制作课件时,找不到合适的煤油,即使找到了我也怕幼儿不认识说不出这就是用来照明用的煤油。出现这种情况,请各位老师指点、帮助。
在整个活动中,小朋友的兴趣很高,也很活跃,幼儿在游戏中真正体验到了“猫来了”的紧张情绪和迅速跑回家的快乐情绪。
小班音乐教案14
设计意图:
小班音乐欣赏《小兔和狼》是教师预设的活动内容。选择这首乐曲是因为《小兔和狼》整首乐曲ABA结构鲜明、AB两段的对比强烈,适合小班幼儿欣赏,而且欣赏的过程以小兔和狼发生的故事为线索,便于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把握,其中设计的“狼来了,小兔躲”的情节非常符合小班孩子爱玩“躲猫猫”游戏的心理特点,使孩子们能在故事表演中体验参加音乐活动的快乐,从而提高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感知A、B两段音乐的不同性质:A段活泼、跳跃,B段稍慢、沉重,初步把握ABA乐曲的结构特点;
2、引导幼儿创编小兔跳和采蘑菇等动作,并学会控制动作,有节奏地表演;
3、激发幼儿欣赏音乐和进行表演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知A、B两段音乐的不同性质。
教学难点:
学会控制动作,有节奏地表演。
活动准备:
1、毛绒玩具小兔和狼;
2、乐曲图谱一张;
3、《小兔和狼》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老师带来了两个小动物,小兔和狼,我们用音乐把它们请出来好吗?
[评析:开门见山,直接点出音乐中的形象,可以引导幼儿有针对性地倾听音乐,更好地比较、把握两段音乐的不同性质。]
2、初步欣赏,感知A段活泼、跳跃,B段稍慢、沉重的性质。
师:(播放A段音乐)谁来了?(出示小兔)
师:(播放B段音乐)谁来了?(出示狼)
师:小兔来的音乐和狼来的音乐有什么不一样?(小结A、B段音乐的性质)
3、完整欣赏:
(1)想象故事情节,初步完整欣赏。
师:小兔和狼会发生什么事呢?(自由讲述)
[评析:这时的猜想,可以调动已有经验,达到发展幼儿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起倾听兴趣的目的。]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音乐中的故事吧。
(播放乐曲《小兔和狼》)
师:听了音乐,你觉得小兔和狼发生了什么事?(自由讲述)
狼吃到小兔了吗?
你怎么知道的?
小兔会怎样保护自己呢?
躲好了,能动吗?
对了,小兔一动大灰狼就看见了,所以,小兔要躲好了,不能动。
[评析:将表演时控制动作“不能动”这一难点提前和分解,为较好地表演打好了基础。]
(2)结合图谱,完整欣赏。
师:原来故事是这样的。
(出示图谱,有节奏地讲述故事)
[评析:图谱的应用将无形的音乐具象化了,正适应了小班幼儿思维直观形象的特点,更有利于幼儿理解和把握音乐。]
4、完整表演
(1)创编动作,重点提示,完整表演。
师:小兔是怎样跳的?
小兔是怎样采蘑菇的?(个别示范)
我们一起学一学。(集体跟学)
(播放乐曲《小兔和狼》)
边讲故事,边表演,重点提示跟好节奏和控制动作“不能动”。(集体表演)
[评析:故事的节奏是和图谱完全吻合的,边讲故事边听音乐表演,使幼儿较好地控制了动作,解决了活动难点。]
(2)完整表演,提醒表演的.情绪。
师:小兔跳着采蘑菇时心里怎样?
遇到大灰狼时心里怎样?
[评析:形象特征的分析,便于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是对表演的明确要求,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及表现力。]
那我们再来表演一次吧。(集体表演)
(播放乐曲《小兔和狼》)
5、结束活动
师:小兔,你们都采到蘑菇了吗?真高兴呀,我们回家吧。
活动反思:
熟悉的小动物,形象的图谱,有趣的故事,使幼儿理解和认识了音乐作品。
愉快的活动,成功的体验,使孩子爱上了音乐,更愿意表现和创造。而这正是幼儿园艺术教育“审美、创美”这一核心价值所在。
小班音乐教案15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基本动作“碎步”。
2复习歌曲《摇啊摇》,要求幼儿用好听(轻柔、亲切)的声音唱歌。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二)教学准备:
布娃娃一个。
(三)教学过程:
⒈随音乐声边走边吹喇叭进教室,坐成圆圈,提醒幼儿走步时脚稍抬起;随音乐声练习拍手、点头:要求第一拍在左肩前拍手,第二拍在右肩前拍手,第三、四拍在胸前拍手三次,训练幼儿有不同的节奏感。
①集体练习一遍。
②请一个幼儿站在前面带领,集体再练习一遍。
⒉复习歌曲《摇啊摇》。
⑴教师出示布娃娃,摇一摇,娃娃发出“哇哇”哭声。教师讲:“娃娃要睡觉了”,就抱娃娃边唱《摇啊摇》,边摇娃娃睡觉,唱完后讲“我们一起来哄娃娃睡觉好吗”?
⑵集体唱一遍,要求幼儿像老师一样用好听的声音(轻柔、亲切)唱歌。
⑶男女小朋友各唱一遍。
⒊教基本动作“碎步”:
⑴引导幼儿反复听赏“碎步”乐曲,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
⑵教师边两手叉腰,脚跟提起,边请幼儿站起来,人挺直,脚跟提起,比一比谁长得最高。
⑶幼儿站在椅子前面,提起脚跟比谁最高,做两次后坐下。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表扬做得好的幼儿。
⑷教师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学‘碎步’的本领,现在先看老师做一遍”。然后边哼曲调边两手叉腰做碎步,接着问幼儿:“老师的脚向前移动快不快?”幼儿回答后,教师讲:“对了,做碎步时脚跟要提起,人要挺直,两脚轮流向前移动得很快,现在跟着老师练练看。”
⑸老师边哼曲调边两手叉腰,带领幼儿一个跟着一个用碎步跑成圆圈,及时提醒人挺直,步子小而快。
⑹教师弹琴,幼儿随着音乐节奏依逆时针方向做碎步,再转过身来依顺时针方向做碎步。
⑺教师简单评价后,告诉幼儿:“下次我们要加上手臂做小鸟飞的动作,现在我们先看老师表演,你们看看好不好看。”
接着边唱《鸟飞》律动歌,边示范鸟飞的动作,幼儿拍手。
(四)教师带领,一个跟着一个,后面幼儿两手防在前面幼儿肩上搭成火车,听音乐做碎步出教室
教学反思:
幼儿音乐活动是一种有声音、有情趣的'艺术活动。通过让幼儿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的过程中,让幼儿去体验音乐,去感知音乐,去表现音乐,从而获得很大的快乐。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音乐小班教案12-19
小班音乐教案06-20
小班伞音乐教案11-09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11-05
小班音乐《苹果》教案02-14
小班音乐教案:苹果08-12
小班音乐蘑菇教案11-13
小班音乐小马教案12-09
小班音乐教案:亲亲07-08
小班音乐教案:洗澡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