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精品10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活动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玩垫子的过程中引发幼儿讲讲垫子的颜色、大小,感知垫子是软软的。
2、乐意玩垫子宝宝,感受做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小纸箱各一,不同大小、颜色的靠垫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1、 摸垫子看看,这是什么呀?储物箱里会有什么呢?请个朋友上来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猜猜它是什么?
和垫子宝宝亲一亲,抱一抱?
2、选垫子请每个小朋友选一个你喜欢的垫子宝宝做朋友,选好后跟你旁边的好朋友讲讲你的垫子宝宝是怎么样的.。
3、说垫子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听你拿到的是什么垫子宝宝?
现在我要来考考你们:
(1)绿色的垫子宝宝在哪里?红色的垫子宝宝在哪里?(按颜色归类)
(2)圆圆的垫子宝宝在哪里?方方的垫子宝宝在哪里?(按形状归类)用手摸一摸,轻轻按一按垫子宝宝,感觉怎么样?
你们知道垫子有什么用吗?
小结:垫子宝宝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可以让我们靠靠、坐坐、躺躺,软软的真舒服,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拍拍手,谢谢垫子宝宝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方便。
4、玩垫子垫子宝宝还可以变成什么好玩的东西?可以怎么玩?
5、送垫子宝宝回家放回纸箱内。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感受、了解风速的不同。
2、愿意积极交流自己对风的印象,了解风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与危害。
活动准备:风车、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出示风车,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师:看,今天朱老师带来了什么?(风车)
师:风车可以转吗?风车为什么能够转起来呢?
师小结:原来是因为有风吹着,所以风车就转起来了!
二、尝试用不同的风力转动风车,感受风力的不同对风车的影响。
1、引导幼儿用身体制造出风。
师:怎样用我们的身体制造出风呢?
2、引导幼儿尝试用身体制造出风。
如:用手扇出风。
3、引导幼儿用嘴吹气制造出不同大小的风带动风车转动,观察风力不同对风车转动的影响。
师:你每次用嘴制造的风力大小一样吗?
师:风车转动的情况一样吗?怎么不一样?风力大小和风车转的速度有关吗?
师小结:当我们风吹得大,风车就转得快,风吹得小,风车就转得慢些。
三、通过故事,了解风力大小对事物产生不同变化。
1、教师讲述故事。
师:风力大小对事物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呢?我们一起来听听下面这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风娃娃的故事》。
师:故事中风娃娃到了哪些地方?它都做了些什么?你喜欢风娃娃的哪些事呢?不喜欢它做的哪些事?(教师根据孩子们对故事中的风进行小结)
2、迁移幼儿生活经验,交流、讨论自己对风的印象。
师:你还见过哪些风?他们怎样?你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四、了解风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与危害。
1、幼儿翻看幼儿用书,观察哪些是有好处的风,哪些是没有好处的风。
师:你喜欢图片上的哪些风?不喜欢哪些风?为什么?
师:我们怎样可以减少不好的'风对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呢?
师小结:我们可以加强天气监测并及时预报,提醒大家在不好的风来之前做好防范措施,还可以在我们多植树,树能够挡住一些风,这样带来的危害就更小。
2、教育引导小朋友从现在开始要学好本领,想出更多的好办法让风比现在更加听话、更有用、多做好事、少做坏事。
师小结:生活中有一些会对我们生活带来危害的风,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知识,防止不好的风破坏我们的生活。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幼儿感知各种各样的瓶子及其功用。
2、了解各种瓶子与人类的关系,进一步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在科学区内为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瓶子,办一个瓶子展览。
2、操作材料:油、盐、酱、水、小鱼、鲜花、药片模型
3、知识准备:活动前与家长取得联系,请家长向孩子介绍家中所用的瓶子。
4、瓶子乐器表演:在不同的七个瓶子之中分别放入不同量的水,用筷子敲出一定的节奏。
活动过程
一、参观活动:引导幼儿在科学区内自由参观,交流自己的感受,对瓶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小朋友们看在咱们的科学区里有各种各样的瓶子,今天我们举行一次瓶子展览,你们想参观吗?老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这里都有哪些瓶子?摸一摸这些瓶子都是有什么材料做成的`?说一说你最喜欢什么样的瓶子?(幼儿自由观看、交流)
二、认识活动:了解瓶子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做成
小朋友们都看得很仔细,谁能告诉老师这里有些什么样的瓶子?有哪些颜色?都是什么形状的?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你最喜欢哪只瓶子?为什么?
三、分类活动:分小组用篮子对瓶子进行分类
这些瓶子该回家了,请小朋友们根据材料的不同、颜色、形状的不同把它们送到各自的家中,如:塑料做成的瓶子和玻璃做成的瓶子要放在不同的篮子之中……小朋友们现在赶快开始送吧,比一比谁送的又快又对!
哎!这是什么瓶子?(陶罐)请小朋友们过来看一看、摸一摸、讲一讲,它与其它的瓶子有什么不同。
四、交流活动:总结瓶子的作用,了解一些特殊的瓶子
这些各种各样的瓶子有什么用呢?请小朋友们互相交流交流。瓶子除了盛东西还有什么作用?
生活中,除了这些瓶子,还有什么特殊的瓶子?(氧气瓶、热水瓶、景泰蓝等)它们都有哪些用处?
五、操作活动:教师根据提供的各种调料、水、小鱼、鲜花、药片模型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最合适的瓶子。
老师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各种调味品、水、金鱼、鲜花、药片模型等,请小朋友们为它们找到最合适的瓶子,尽量用各种瓶子去试一试。
六、讨论活动: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情况,并谈论各种各样的药瓶给环境带来的危害。
刚才小朋友们帮许多东西找到了最合适的瓶子,能不能告诉大家你用什么瓶子装什么东西?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自由交流。例如:农民伯伯用过的农药瓶、医院里用过的药瓶随地乱扔,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危害?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环境污染?
七、欣赏活动:观赏用饮料瓶、啤酒瓶、酸奶瓶等制作的乐器进行表演。
今天老师将小朋友们收集的各种瓶子,制成了乐器,请小朋友们欣赏乐器表演。(若干名小朋友用筷子敲打不同的瓶子进行器乐合奏)
活动延伸
制作活动:收集更多的瓶子,制作各种有用的物品创作活动。
表演活动:瓶子乐器表演。
宣传活动:向身边的人宣传有害的瓶子不要乱扔。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活动之前幼儿已经积累了各种感官的经验,但是,如何将这些经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这些经验来解决问题?是我们进行教育的最终目的。“猜猜哪杯是清水”,让幼儿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体验探索和成功的乐趣活动。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辨别清水。
2、能把自己的发现大胆地表现出来。
3、体验探索和成功的乐趣。
4、彩色玻璃小球和彩色橡皮泥做比较。
【活动准备】
1.在日常活动中已感知过清水的特性。
2.每组四只透明杯子,内装清水、盐水、白醋、酱油;一只盘子内装若干小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鸭宝宝们,来,跟上,我们一起去找水喝,好不好?(带领孩子进入场地,坐下)
师:宝宝们告诉妈妈,你们口渴的时候,最喜欢喝什么呀?(雪碧,牛奶,水.....)
师:你们喜欢的饮料中,鸭妈妈最喜欢的就是白开水了,因为白开水最解渴,而且对我们宝宝的健康是最好的。
二、交流分享
师:妈妈这里有四杯水,想请宝宝们帮妈妈把白开水找出来,好不好?(出示四杯水)
师:这四杯水中,仔细看看你们觉得哪个水果杯子里装的是白开水?拿一个小圆片贴到妈妈这里的表格中来。
师:为什么宝宝们觉得这个(酱油)不是白开水呢?(黑色的)
师:宝宝们真棒,我们喝的白开水啊是没有颜色的,透明的,所以这个黑乎乎的肯定不是。
师:那剩下的这三杯透明的水,哪杯才是呢?刚刚我们是用我们的小眼睛看出来的。那宝宝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找出来呢?
幼:尝一尝、闻一闻
师:宝宝们出的办法行不行呢?我们来试一试,先用鼻子闻一闻。宝宝们闻到什么气味了吗?(酸酸的,醋)
师:哪个水果杯子里的水,有气味啊?那它是不是白开水呢?
幼:不是,白开水没有气味。
师:对,我们喝的白开水是没有气味的。那现在宝宝们在桌上再拿一个小圆片,贴到妈妈的这个表格里来。
师:宝宝们刚刚用鼻子把其中一杯醋给找了出来,现在桌上还有两杯水,可是其中只有一杯是白开
水,接下来我们就用刚刚宝宝们想的办法来尝一尝。每人拿一把小勺子,在杯子里舀一勺尝一尝,告诉妈妈有没有味道?
幼:咸的。
师:哪个水果杯里的`是咸的啊?那它是不是白开水呢?(不是)对了,我们喝的白开水是没有味道
的。所以,宝宝们告诉妈妈,哪个水果杯里的才是真正的白开水啊?
师:真棒。宝宝们,妈妈告诉你们一个小知识哦,白开水还有一个很好听得名字叫清水。现在我们知道了清水是没有味道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液体。
小结:首先请幼儿眼睛看一看:酱油是黑色的。接着鼻子闻一闻:气味酸酸的,一定不是清水。最后嘴巴尝一尝:咸咸的是糖盐水,淡淡的、没有味道的是清水。眼睛、鼻子、嘴巴一起合作,本领可真大。
【活动延伸】
师:现在我们一起回教室,考考其他的鸭宝宝们,好不好?(在辨别哪杯是清水的时候,应注意先让幼儿实验、感知,再一起交流、分享结果。)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为小班科学活动,主要是让幼儿通过人体感官来辨别哪杯是清水。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参与性较高,但课堂纪律并不理想,在操作前,我没有提醒幼儿操作注意事项,因此有幼儿在刚开始的操作中就将材料翻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选材方面,我觉得非常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也能够说出用眼睛、鼻子、嘴巴来辨别。通过这次教学,可以说成功让幼儿了解了清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我觉得我主要存在的问题还是在幼儿的管理和对教学流程的不熟悉,今后在展示课前,一定会多试上,听取更多老师的建议,相信以后会更好的!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
《我们的一天》
设计意图:
在欢庆新年时,幼儿园给每位小朋友送了一份节日礼物——手表。孩子们对这个礼物爱不释手,常常看着手表谈论“现在是某点某分”。我们发现,有的孩子将长针与短针混淆,有的希望除了认识整点、半点,还能认识更具体的时间。为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意在帮助孩子进一步认识时钟,理解时间关系。
活动目标:
1. 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处,初步学会利用时钟来安排自己的生活。
2. 尝试自己制作时钟,进一步认识钟面的`构成。
活动准备:
1. 示范用的时钟,纸制钟面4个,时间牌4张,关于幼儿园生活内容的字卡。
2. 手表每人一块,幼儿已初步认识过整点、半点。
3. 幼儿制作用的卡纸大钟面、小钟面多个,时间牌多张,1-12数字贴纸、长针短针、小花瓣若干,剪刀、胶水等。
4. 墙面上已布置好花茎和花叶。
活动过程:
一、认识钟面
1. 教师出示时钟,引导幼儿观察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1~12的数字。
2. 教师反复拨动时钟的时针、分针,让幼儿观察发现时针与分针“行走”路程的不同,并引导幼儿理解、表达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关系。
二、根据要求配时间
1.出示钟面与时间牌,引导幼儿将钟面上的时是和时间牌配对。
2.认识钟面上的时间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这是几点?这个时候我们一般在做什么?你能用动作来表示吗?
3|.教师做吃饭、睡觉、刷牙等日常生活动作,幼儿在手表上拨出适宜的时间,也可由个别幼儿上来做动作。
三、自制时钟
1.激发幼儿的制作兴趣。
2.介绍制作材料和方法。
A组:我们的一天——制作花形时钟
出示活动时间表和花形时钟。请你用灵巧的小手做个花形时钟来告诉我们一天中的活动安排。
B组:我的一天——制作时间表
请你自己来设计、制作一张时间表,先安排活动内容,再排出时间,每个人的时间表可以不一样。
3. 引导幼儿按意愿选择组别进行制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幼儿。
4. 与幼儿讨论做好的花形时钟:哪个钟面有问题,什么问题?怎么修改?
四、布置墙面
1.将幼儿做好的花形时钟和时间表张帖在墙面上(高度与幼儿的视线平行)。
2.启发幼儿互相欣赏、指认。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大胆地对藏在蛋里的宝宝进行猜测,学会短句“藏在蛋里的宝宝是谁呀?快点出来吧。”
2、 细致观察画面细节,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体验蕴含的趣味。
3、 在“寻找蛋宝宝”活动中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课件《蛋宝宝》、蛋宝宝的图片人手一个。
2、 经验准备:幼儿对“那些动物有蛋宝宝”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观看画面,以游戏导入,猜测藏在蛋里的宝宝是谁呀?
1、 师:花开了,草绿了,宝宝要从蛋里出来了,蛋宝宝在哪里?猜一猜,什么动物会从蛋里出来的呢?(教师喊出来,幼儿自由回答)。
师:我们一起来喊“藏在蛋里的宝宝是谁呀?快点出来吧!”(手作喊的动作放嘴边。)
师:来了,来了,我出来了。(学习动物的声音)。
师:谁呀?(提问)
幼:小鸭子。
师:猜对了,真能干,拍拍手。(教师为幼儿鼓掌)
师:还有好多宝宝它们会藏在蛋里面,还有哪些宝宝藏在但里面呢?
幼:猫头鹰。
师:你说说。
幼:天鹅。
二、理解阅读
师幼共同读绘本,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师:有一本《蛋宝宝》的书,这本书里面讲了好多好多更有趣的蛋宝宝。这些宝宝们啊它们要从蛋里面出来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师:有几个蛋宝宝?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啊。一二三,一共有三个蛋宝宝,是谁躺在里面?
幼:小鸡。
师:那我们把它从里面喊出来,怎么喊的',还记不记得了?
幼:记得。
师:那小朋友大点声音,老师小点声音,我们一起来喊,藏在蛋里面的宝宝是谁呀,快出来吧!(师幼一起)
师:来了,来了。(出示图片)
幼:小鸡。
师:是小鸡宝宝吧!有几只小鸡宝宝。
幼:3个。
师:那你喜欢它就模仿一下它的样子。
师:小朋友学小鸡的样子很可爱。(手做动作)有的小朋友说小鸡打开翅膀,翘起小腿像跳舞一样。
师:这是几个蛋宝宝啊?小朋友。
幼:五个。
师:这次请小朋友一起大声的叫醒咱们的蛋宝宝。
幼:藏在蛋里的宝宝是谁啊?快点出来呀。
师:是谁啊?
幼:是乌龟宝宝。
师:乌龟宝宝也是挺可爱的,有的小朋友还说是蓝色的小乌龟。小朋友观察的可真仔细。
幼:小鸭子快点出来吧!
师:请你学着小鸭子的样子走回去吧。
师:你也喜欢小鸭子啊,向小鸭子说声你好吧。
三、游戏活动
游戏规则:小朋友扮演自己喜欢的蛋宝宝藏起来,老师来找幼儿。找到以后,老师说:藏在蛋里的宝宝是谁啊?快点出来吧!幼儿出来介绍自己“我是谁谁”。
四、活动延伸:
回家后在白色的蛋宝宝图片上填上漂亮的花纹,做出一件自己喜欢的“蛋宝宝”的作品。
活动后反思:
1、在活动中我做的比较好的是成功的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2、需要改进的是作为教师,应该时刻去捕捉小朋友不断生成的问题,适时引导,积极地为幼儿创设探索、交流、展示的空间,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教学、学习目标及相对应的课程标准:
1.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观察自己或他人的指纹图样,让学生认识每个人指纹的独特性,学习一些观察与研究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对自己指纹的观察,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出合适的问题。能根据问题,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方案。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研究和实验中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科学学习中让学生养成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每个人的指纹具有独特性。提出合适的问题,制定研究的方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透明胶带、剪刀、白纸、表格、放大镜、图画纸、印泥、橡皮泥、水彩笔、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魔术“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看魔术表演?接下来老师就来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不过表演魔术可是需要助手的,你们谁愿意来做老师的助手呢?不过老师要选的助手是有条件的。出示课件。
(一、我是班中最高大的男生,我的手很大,手指很粗,力气也很大。 二、我是班中最小巧玲珑的女生,我的手和手指很小,力气也很小。)
请两位同学上台,老师请他们留个手印做纪念。取白纸在白纸上印手指印。
师:老师把这两个手指印调换一下,现在不知道是谁的手指印了。不过没有关系,老师很快就能分辨出来。(教师给大家做一个实验:把少量碘酒倒在金属瓶盖里慢慢加热,移近白纸,白纸上便会出现清晰的棕色指纹。)
师:现在看到了什么?(教师把分辨出来的`手指印向同学们展示一下)老师的魔术是不是成功了。给老师一些掌声吧。你们知道这手指印是什么吗?(指纹)。
2. 出示幻灯片(导入奇妙的指纹一课)。
二、 新授
(一) 研究指纹
1. 提出问题。
师:指纹这么奇妙,你们都想研究关于指纹的什么问题呢?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直接在课件上展示出来。)
2. 筛选问题。
师: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是真多啊!现在请你们仔细分析一下我们的问题,哪些我们可以在这一节课上就能解答呢?
(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
问题:
(1)我的指纹是不是一样的?
(2)我的指纹和同学的一样吗?
(3)我和老师的指纹是不是一样的?
(二) 拓印指纹
1. 导入。
(1) 你们是否知道你的指纹在什么地方呢?谁能给老师指一下?
(学生指出自己指纹的位置)
(2) 那好我们就开始研究吧!(找一位学生,拉着学生的手走到教室的一端)用放大镜观察一下吧!(再走到教室的另一端)在灯光下观察一下吧。(面向全体)我想在酒精灯上加热一下大家说行不行啊?在液体里泡一下可以吗?
(3) 这样观察太麻烦了,谁能给老师想一个办法?(引导学生说出把指纹拓印下来研究)
2.拓印指纹。
(1) 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要把指纹印下来。和自己的同学讨论一下,怎样才能把我们的指纹印下来呢?(学生讨论)
(2) 教师提出要求
·小组成员互相帮助
· 注意纪律,不要大声喧哗。
· 注意卫生
(3) (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拓印,教师巡视指导)
(4) 考察学生的方法,及时的发现并给予表扬。
(5) 展示一下自己拓印的指纹。
3. 研究问题。
(1)分小组研究问题。讨论交流研究方法和在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布置要求:①搞好分工。②注意纪律。③做好记录。
(2)集体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动起来。可以向其他的同学借指纹;也可以向老师借指纹。
(3)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做好纪录。
4. 交流答案,展示研究成果。
(引导学生将研究的方法、过程、研究的结果和遇到的问题都说出来。其他学生认真地倾听。)
5. 指纹的分类。
① 教师出示三种指纹类型,主学生观察它的形状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种物品十分相像?根据自己的观察,给这种类型的指纹起出自己喜欢的名字。(适时的表扬学生的回答)
② 总结出:人的指纹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弓形、箕形、斗形。(幻灯出示三种类型指纹的特征)
③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指纹属于哪种类型。
6. 知识扩展。
(1) 师:现在到了奖励的时间了,老师这有一本有关于指纹知识的小册子。这上面有我们刚才在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的材料。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呢?这是一本赠给热爱科学,乐于思考的孩子的。你们是不是这样的孩子呢?请班长代表全班同学到台上领下去。
(2) 指纹画创作
① 向学生展示一些中外有趣的指纹画。
② 鼓励学生自己创作指纹画。(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进行指纹画创作)。
③ 展示自己的指纹画。(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指纹画进行评价)
(3) 特色作业
① 回到家后把爸爸、妈妈的指纹拓印下来做一个家庭指纹档案。
② 研究一下自己的趾纹。看一看你的趾纹和你的指纹有什么相似或是不一样的地方。
三、 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我们本来很熟悉但又不太详细的知识,它是我们的朋友——指纹,有关于它的知识,你们还想再继续研究吗?那么,这项研究就交给你们了,老师祝你们成功。下课。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周围生活中有趣的科学现象,使幼儿感知身边湿的物品与干的物品的不同特性。
2、培养幼儿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盘子、水、树叶、花瓣、小纸片、熊猫纸片、布、毛线、塑料布、地毯、吹塑纸剪成的各种图形、手套、盘子、用布剪成的各种面具、画好的大灰狼等。
活动过程
1、试一试:哪张纸片能吹动起来?
2、方盘子里放干纸片,圆盘子里放湿纸片。
(1)干的纸片容易被吹起。
(2)湿的纸片不容易吹起。
3、探究的问题。
(1)熊猫能站在指尖上吗?
①在手上蘸点水就能让熊猫纸片站在指尖上。
②干的熊猫纸片不能站在指尖上。
③手上有唾液、汗水也能让熊猫纸片站在指尖上。
(2)戴干、湿两种不同手套有什么感受?
①湿的手套不易戴也不易脱。
②干的`手套容易戴也容易脱。
幼儿讨论:生活中的现象。
(1)裤子尿湿后不易脱下来。
(2)下雨淋湿衣服后也不易脱下来。
(3)洗澡后马上穿衣服会很难穿。
4、画一画:把自己探索的过程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拓展思路
雨后让幼儿做值日生,感知湿的落叶粘在地上不好扫,也不容易吹走,请幼儿提出解决的办法。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在尝试的过程中感知哪些东西是可以滚的。
活动准备:能滚动的物体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的“物体滚动”
教师:你们知道哪些东西能滚吗?
2、幼儿自由介绍自己带来的能滚动物体。
教师:你带来的是什么?它能滚动吗?
3、幼儿自由探索,尝试使物体滚动起来。
教师:你们玩玩、试试,看看到底哪些物体能滚起来。
1、幼儿自由选择物体进行尝试,并交流各自经验明确什么是“滚动”
(1)、引导幼儿根据尝试后的经验,将这些物体按照能否滚动进行归类。
(2)、请幼儿演示,明确什么是“滚起来”,并检验这些物体能否滚动。
(3)引导幼儿尝试用语言和动作表达“滚动”。
(4)引导幼儿尝试解释物体滚动的`原因:这些东西为什么能滚起来呢?
教师小结:这些物体,有的像圆柱、有的像圆锥、有的像球体······在一般情况下,圆状物体都可能回滚。不过,事情不一定就像我们猜想的那样。只有试了才能真正知道它能不能滚起来。
科学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知道茶叶是从哪里来的。
2、幼儿观察茶叶泡水后有何变化,了解渴茶的好处。
3、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活动准备
1、干茶叶。
2、录相带(采茶情景)、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品尝茶水
请幼儿说说你喝的是什么?
2、师:你都知道有什么茶叶吗?请你说一说。
3、你眼中的茶叶长什么样子?请你画一画,看看谁画的`最像。(幼儿作画,并展示在展板上)
4、出示茶叶,幼儿观察比较各种茶叶的颜色形状有什么不同。
5、幼儿讨论茶叶是从哪里来的。
6、录像
讨论:你从录像里看到什么、知道什么。
7、茶叶泡水后会有哪些变化呢?
8、幼儿讨论:喝茶有什么好处。
9、律动: 采茶舞
活动延伸
关于茶叶的由来,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请幼儿回家后让爸爸、妈妈帮助查找资料,下次活动时请小朋友们互相讲讲关于茶叶的故事。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3-22
科学活动教案07-20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7-20
科学活动教案07-19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20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23
科学活动教案(必备)07-23
【精】科学活动教案03-12
【热门】科学活动教案03-13
【热】科学活动教案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