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合集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大小、颜色、排列方式的影响,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初步形成数量守恒的意识。
2、乐于思考,开动脑筋想问题。
3、能与生活相结合,解决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数学问题。
活动准备:积木三组、幼儿学具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1、经验准备
游戏:抱抱团(请5位小朋友上前,老师发指令,幼儿听指令抱团,然后数人数。
2、操作探索
1)教师出示两排积木,请幼儿观察,教师提问:是大积木多,还是小积木多?为什么?
教师:积木虽然大小不同,但数量相同,都是5个。
2)教师再次出示积木,教师提问:两排积木有什么不同?哪一排的多,为什么?
教师:不管是积木积木摆的松,还是紧,它们都是5个。
3)教师再次出示积木,教师提问:两排积木有什么不同?哪一排的'多,为什么?
教师:虽然积木的大小、颜色、排列的方式都不同,但是它们的数量都是相同的。
3、分享交流
幼儿每人发5块积木,请幼儿用5个积木摆队形。
幼儿自由观看与交流。你的积木摆成了什么队形。
教师:不管你摆成了什么队形,它们的数量都是相同的
4、实践应用:
幼儿收学具。
请幼儿自由组织然后编各种不同形式的队形。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利用滚、踢、抛等多种玩球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游戏能力。
2、通过不同的体育游戏方式,发展幼儿跳跃、挥臂(向上或向前)、上肢抛接等的运动机能和动作速度及身体协调性的.发展。
3、培养幼儿想像力及创造力。
活动准备:报纸做的彩球若干、大篮子若干等。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准备:
教师带幼儿进入活动场地,幼儿手持彩球,随音乐沿场地四周进行走跑交替练习。
二、一物多玩游戏
1、讨论:想想手里的彩球可以怎么玩?
2、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自主游戏。
3、集体交流:你是怎么玩彩球的?
4、幼儿再次进行游戏,鼓励幼儿进行合作游戏。
三、小组接力竞争游戏:运果子。
教师提出运果子的要求,不能用手可以自由结组。看哪组运的果子最多。
四、结束,
集合进行做放松、整理活动,引导幼儿进行舒缓活动稳定幼儿激动情绪。
六、活动延伸:
继续探索彩球的多种玩法。
中班教案 篇3
《春天的电话》
设计意图
《春天的电话》是一则童话故事,用小动物打电话的形式向幼儿报告了春天来临的信息和春天万物的美好景象。选取《春天的电话》这一教材是因为:
1.故事结构简单,语句重复,符合中班幼儿的认识特点。动物形象鲜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2.通过游戏,既能激发幼儿观察春天变化的兴趣,又能通过学习掌握电话内容达到练习说话的目的。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并说出知道春天的基本特征。
2.说出故事中的对话,能够分角色进行表演。
3.懂得与同伴之间要相互友爱、关心。
【活动准备】:
1.事先带领幼儿外出找过春天。
2.多媒体课件。
3.小熊、小松鼠、小白兔、小青蛙、小公鸡等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内容,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1.师:“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我们去郊游吧。”
听开火车音乐进活动室。
2.师:“轰隆隆”打雷了,冬眠的小熊被吵醒了。(出示小熊)它揉揉眼睛,推开窗户往外一看:“啊!春天来啦!”
春天是大地有什么变化?(请幼儿回答:春天的特征)
3.小熊可开心了。它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朋友们。那小熊会用什么办法告诉朋友们呢?(请幼儿回答:打电话)
二、分段欣赏故事,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1. 提问:“小熊给谁打电话了?小熊对小松鼠说了什么呢?”
小熊连忙拿起电话给小松鼠打电话,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12345, “喂,小松鼠吗?春天来了,树上的雪融化了,快出来玩吧。”
2. 提问:小松鼠给谁打电话了?小松鼠对小白兔说了什么呢?”
小松鼠听了电话,知道春天来了。就拿起电话给小白兔打电话,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23451,, “喂,小白兔。你好!春天来了,山坡上的草绿了,快出来吃草吧。”小白兔说:“好的,谢谢你!再见!
3. 小白兔是怎么做的`?小白兔给谁打电话了?小白兔对小青蛙说了什么呢?小青蛙是怎么说的?
小白兔听了电话,知道春天来了。就拿起电话给小青蛙打电话,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34512,“喂,小青蛙。你好!春天来了,河里的冰融化了,快出来游泳吧”。
现在小女孩请起立,请你们来做小松鼠。小男孩就坐着,请你们来做小白兔。我来做小青蛙,我们一起来打电话吧。好吗?叮铃铃叮铃铃电话响了。小松鼠说……小白兔说……小白兔听了电话,知道春天来了。就拿起电话给小青蛙打电话,叮铃铃叮铃铃,小白兔说……小青蛙说……你们表演的真棒!现在女孩子请坐下,请你们来做小松鼠。男孩子请起立,现在请你们来做小白兔。我来做小青蛙,我们再来一起来打电话吧。好吗?(先女孩做小松鼠,男生做小白兔进行练习,再交换一次角色进行练习,教师一直做小青蛙,师:小青蛙知道春天来了,那它会给谁打电话呢?(幼儿回答)让我们接着往下听。
4. 小青蛙给小公鸡打电话说了什么?小公鸡是怎么回答的?
小青蛙听了电话,知道春天来了。也拿起电话给小公鸡打电话,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 45123,小公鸡吗,春天来了,地上的虫子爬出来了,快出来捉虫子吧!
5.提问:小公鸡给小熊打电话说了些什么?小熊是怎么回答的?,
小公鸡听了电话,知道春天来了。也拿起电话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 51234,给小熊打电话: “喂,小熊吗?春天到了,山上的花开了,快出来采花吧。”小熊说:“好的,谢谢你!再见!”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汽车的外形,快乐的游戏。
2.发展幼儿听信号走跑的能力。
3.引导幼儿快乐的参与游戏,认真遵守游戏规则。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重难点分析:
重点:听到信号后能做出相应的动作。
难点:认真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物质:方向盘、录音机、磁带
心理:
了解各种各样的小汽车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幼谈话:你见过什么样的小汽车?它们都是怎样跑得?分别请幼儿学一学,跑一跑。
二、展开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汽车在汽车道跑,当看到红绿灯时,要及时的行进或停车,并进行练习。
2.进行游戏:一幼儿当警察站在马路中间进行指挥,扮汽车司机的幼儿看到红灯时要及时刹车,看到绿灯时再按秩序行进。
3.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教师进行指导。
三、延伸
幼儿听音乐学做各种动的样子,结束。
户外活动:投:投篮
指导重点:听到信号后,排头幼儿手抱篮球快速跑到终点,双手抱球举到头上方,将手中的篮球投到筐中。
分散活动:玩大型玩具
中班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中班幼儿对数物对应已经有了较为初步的认识,当学习要求转化为幼儿内在需求时,教育目标就变成幼儿游戏的意愿。本活动旨在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创设“去动物园”的游戏情境,在游戏中轻松自然的进行操作、探索、发现,进而完成目标。
活动目标:
《纲要》中指出:教育应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根据《纲要》精神,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我制定了本活动的目标。
1.复习巩固8以内的数。(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所在,也是本次活动的显性的知识性目标。)
2.较为熟练掌握8以内数物对应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及思维能力。(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目标,同时也是隐性的情感目标。)
3.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这是本次活动的能力目标,也是活动的实际意义所在,它让本次活动和现实生活联系了起来,真正体现了教育是为生活而服务的。)
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活动目标。更顺利地实现活动过程,根据幼儿爱玩这一特点,我做了如下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了8以内的.数熟悉8以内的数量。(前期的知识准备是教师设计活动的基础,幼儿如果没有这一知识准备,就会影响到他们熟悉掌握8以内数物对应关系)物质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手偶青蛙一个;
2.学具毛毛虫、篮子、玩具花片、鱼、钓鱼竿、骰子、转盘、数字卡片人手1份操作材料。
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我采用了把枯燥的数学和游戏活动紧密相连,让幼儿在玩中学,动中学。所以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观察操作法观察就是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充分刺激幼儿视觉,操作就是让幼儿通过动手、动脑等动作带动大脑感知抽象的概念。这是我为了解决本次活动的重点而采用的方法,为的是让孩子通过听听、看看、做做等方式,复习巩固8以内的数,熟练掌握8以内数物对应关系。
2.游戏法:按物取数和按数取物从易到难,分别递进采用这2种方法,让幼儿能较为熟练掌握8以内数物对应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及思维能力。后者方法通过给予一定数量的物体,让幼儿根据教师说出的数字拿出相应数量的物体。随着幼儿数能力的增强,对幼儿只说出数,没有范例。按数取物的条件是抽象的,没有直观依据。要求幼儿对数真正理解才能完成任务,解决抽象数学问题。
说过程
根据幼儿认知水平的特点,我将学习过程分为四步进行。
(一)创设“去动物园”情景,导出课题。
(二)课件演示:数小鱼、小鸭和小蝌蚪(三)情景游戏:1.给小动物送玩具;2.拼花朵(四)操作游戏:1.旋转魔盘;2.给毛毛虫粘身体;3.钓鱼。
活动过程:
(一)创设“去动物园”情景,导出课题。
1.出示青蛙,邀请小朋友一起听青蛙的叫声跳着进场到“动物园”。
2.课件演示:动物园。(引导幼儿观察来到了什么地方)
(二)课件演示:数小鱼、小鸭和小蝌蚪(复习8以内的数)欣赏课件,请幼儿分别观察课件上小鱼、小鸭和小蝌蚪的数量,并找出相应的数字。
(三)情景游戏:(巩固8以内的数物对应)
1.游戏①:给小动物送玩具幼儿观察课件,看看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并说出具体要求:小动物出示数字几,就请小朋友取几片花片送给小动物。
2.游戏②:拼花朵请幼儿分别把是3、5、8的花瓣拼在花心上。
(四)幼儿分组操作游戏操作游戏
1:旋转魔盘操作游戏
2:给毛毛虫粘身体操作游戏
3:钓鱼
(五)小结:今天小朋友和1-8数字宝宝玩了许多开心的游戏。数字王国里还有许多有趣数字宝宝,你们可以和爸爸妈妈,好朋友一起去寻找,好了,时间到了,动物园要关门了,跟小动物们再见,下次我们再来玩好吗?
(六)延伸活动:请幼儿在区角活动继续玩数物对应的游戏。
反思:
本次活动的实施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得体到位,提问语有针对性,注意动静结合。能创设有趣、宽松的环境,能运用高科技多媒体设备,面向全体,很好的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具准备材料丰富,操作性强。幼儿思维比较活跃,能够大胆的表现自己。由于是孩子班上的本班教师,所以对班上每个孩子的特点和情况都比较了解,能把握活动目标的重难点,活动过程充满乐趣和互动,能够很好的激发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首先,活动开始教师通过创设“去动物园“这一游戏情境的设置,激发幼儿学习活动的兴趣。其次,通过形象、逼真的课件演示,让幼儿逐一复习8以内数的量,引导并帮助幼儿按物体的量拿出相应的数卡,进而完成按物取数这一环节的目标。力求让幼儿把前面学到的知识再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体现“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这一教育理念。同时对幼儿完成目标情况进行了检测,使教师对幼儿目标掌握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能够在操作活动中有针对性的对幼儿予以指导。最后,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导出“给小动物送玩具、拼花朵”的游戏情节,然后分组指导幼儿进行“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此环节中,教师能关注能力差的幼儿。如:个别幼儿不能正确取出相应的玩具时,教师帮助其手口一致地进行点数,从而达成目标。
小百科:动物园(zoological garden)是搜集饲养各种动物,进行科学研究和迁地保护,供公众观赏并进行科学普及和宣传保护教育的场所。动物园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饲养管理着野生动物(非家禽、家畜、宠物等家养动物),二是向公众开放。符合这两个基本特点的场所即是广义上的动物园,包括水族馆、专类动物园等类型;狭义上的动物园指城市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动物园的基本功能是对野生动物的综合保护和对公众的保护教育。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会运用动词“游、飞”尝试仿编简单的短句:xx天上xx;xx水里xx。
2、通过快速地接说,在游戏中锻炼快速反应能力。
3、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倾听别人讲话。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一、师出示图片
引导幼儿用短句。师:xx天上xx;xx水里xx
师请幼儿上来自己选一张图片,再用短句说。
师提问:什么东西天上飞?
幼儿回答:小鸟、小鸟天上飞。
师提问:什么东西水里游?
幼儿回答:乌龟、乌龟水里游。
二、师再用提问的方式将幼儿已有的经验迁移过来。
师:还有哪些动物会在水里游?会在天上飞?
师请幼儿说一说,如果回答正确,为他鼓掌,并跟他学说一遍。
三、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师:小朋友先两两面对面,手拉手蹲下。提问者边提问边站起来:天上xx飞?回答的小朋友边答边站起来:天上xx飞。接着。回答的`小朋友边蹲边问:水里xx游?刚才的提问者边蹲下来边答:水里蝌蚪游。-----如此这般交换角色进行回答游戏活动。
四、师带领幼儿共同游戏
老师做提问者,引导幼儿开展一轮游戏,让幼儿了解游戏的具体玩法。具体玩法同规则。
五、自主进行游戏
幼儿两两结伴进行《天上、水里》问答游戏活动。在哟偶尔自主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巡回了解每组幼儿的游戏情况,使每位幼儿都能遵守游戏规则,能与同伴协调游戏。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京剧中的白鼻子代表丑角,了解丑角说话幽默、功夫了得的特点。
2、尝试扮演小丑,在学做小丑的动作的基础上感受中国戏剧文化的魅力。
活动准备:
1、自制教学PPT。
2、面粉、湿毛巾、镜子若干。
3、京剧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京剧中的白鼻子代表丑角,了解其外形特征。
1、教师播放PPT,出示图1丑角图片。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客人,看看他的打扮,穿着怎样的衣服,和我们平时穿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欣赏图片,感受京剧中丑角的服饰装扮和外貌特点。
幼儿欣赏图片,集体讨论。
如说到“这个人脸上化了妆”教师应进一步追问“看看他的鼻子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幼儿说出“鼻子是白色的”
如说到“这个人穿的.衣服和现在不一样”,教师应进一步追问“看看衣服的袖子怎么样”引出“袖子很大”等,最终引出“这样的衣服叫做戏服,是人们在唱戏、表演的时候穿的衣服。”
3、认识丑角,知道它是国粹京剧中的一种角色。
师:你见过这种打扮的人么?是在哪里见过的?他们这样打扮是在做什么?(引出他在表演京剧,也可从唱戏的地方引出京剧)
师:京剧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国粹。
4、明确丑角的概念。
师:这个穿着戏服,唱着京剧,鼻子白白的是小丑,也叫丑角。丑角是京剧中的一中角色。
师:你喜欢这个小丑吗?看到他你有什么感觉?(小丑长得很可笑、滑稽、有趣)
二、观看视频,了解丑角说话幽默、功夫了得的特点。
1、过渡环节
师:小丑在唱戏的时候会做些什么呢?他的表情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观看视频一(4:35-5:12);
3、集体讨论,了解小丑讲话幽默、脸部表情滑稽的特点。
师:小丑在做什么?他的表情怎么样?(会功夫、表情很搞笑)
师:为什么要有这些表情啊?(引出逗趣,滑稽,引人笑)
4、观看视频(6:30-6:45),提问:
小丑刚才做了哪些动作?小丑会这些动作你觉得本领大吗?(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引出翻、跌、滚、打、跳等,功夫很厉害)
5、教师总结
师:小丑很滑稽喜欢说笑话,逗得大家哈哈笑。他还喜欢跌、打、跳,功夫可真厉害。
三、尝试扮演小丑,在学做小丑的动作的基础上感受中国戏剧文化的魅力。
(一)自己动手用面粉来扮演小丑。
师:你们喜欢这样的小丑吗?我们也来扮一扮这个可爱、本领又大的小丑吧。
1、介绍材料,了解扮演小丑的方法。
师:老师准备了什么材料?我们应该怎样用它?
请幼儿自由讲授,后教师小结:先用湿毛巾轻轻擦拭鼻子,然后用手蘸着面粉涂在鼻子上,再用小镜子照一照。
2、教师提醒孩子两个一组,一起合用一个盆子的面粉和镜子,完成的孩子可以学着小丑做一做脸部的表情。
幼儿动手自己打扮小丑。
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孩子注意卫生,面粉不能撒得一地,也不能涂到鼻子意外的地方。
请幼儿来表演。
师:我们都变成了小丑,谁愿意上来给我们表演一下。(请几个幼儿到前面来表演,逗乐大家)
5、简单模仿丑角的厉害动作。
师:小丑出了表情幽默,还会厉害的功夫,我们也来学一学。
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自由的学一学。
师:表演的真好,我们给他们鼓鼓掌。这些小丑滑稽吧,把我们逗得可真开心。
四、延伸
师:老师还准备了京剧的音乐,我把它放到小舞台,游戏的时候你可以去表演。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经典)中班教案07-23
中班教案【精选】07-21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经典】07-20
中班的教案01-08
(精选)中班教案07-27
[经典]中班教案07-28
教案幼儿中班教案02-15
我升中班了中班教案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