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中班科学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04 09:30:46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8篇【优】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科学教案8篇【优】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蟋蟀、螳螂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

  2.喜欢探究昆虫的秘密,发展比较观察的能力。

  3.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与人们的关系,知道要爱护益虫。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1.捕捉蟋蟀、螳螂各5-6只,分别放于5-6个透明玻璃瓶内,用纱布封住瓶口。

  2.记录表、记录笔5-6套。

  3.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1)教师分别说出蟋蟀、螳螂的谜面,请幼儿猜猜是什么,猜对后出示装有蟋蟀、螳螂的玻璃瓶,引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2)请幼儿自由观察蟋蟀、螳螂,满足好奇心。

  2.分组观察记录,比较蟋蟀和螳螂外形特征的异同

  (1)教师交代观察要求:4-5名幼儿分为一组,一起观察蟋蟀和螳螂。看一看它们身上都长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请一位幼儿把大家的发现在记录表里圈记出来。

  (2)幼儿分组进行自由观察和交流。教师加入幼儿的观察,一起交流发现,解答幼儿的疑问,重点指导幼儿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比较两只昆虫的异同。

  (3)展示观察记录,分享观察收获。请幼儿根据观察记录,说一说在蟋蟀和螳螂身上的发现。教师对幼儿的介绍进行提升总结,提出昆虫的概念和特征。

  提问:蟋蟀和螳螂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共同的名称是什么?

  小结:蟋蟀、螳螂的身上有六条腿,两对翅膀都会飞,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3.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了解蟋蟀、螳螂的生活习性

  小结:螳螂生活在田地里的植物上、草丛里,能吃掉苍蝇、蚊子、蝗虫等多种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丛或砖块的下面,喜欢夜里出来活动,喜欢“打架”,能发出好听的叫声,吃各种作物、树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虫。

  4.阅读幼儿学习资源,拓展幼儿关于昆虫的经验

  活动延伸

  1.将蟋蟀、螳螂放在自然角,带领幼儿饲养并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后带领幼儿进行放生活动。

  2.结合有关昆虫的`视频,或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蚂蚁、蟋蟀等昆虫,观察它们的活动,了解其生活习性,增进幼儿对昆虫的认知。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乐於进行顏色的相关实验。

  尝试透过玻璃纸发现顏色的祕密。

  活动准备

  大自然小科学、红、黄、蓝、绿色玻璃纸﹙本期学具﹚。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拿出红色玻璃纸,放在大自然小科学P.32~33的神奇图上,说说看到了什麼?

  2.接著再请幼儿拿出红、黄、蓝、绿色的玻璃纸,分别透过不同的顏色,观察周遭的景物,分享玻璃纸底下的世界是如何?

  3.翻开大自然小科学P.34,先请幼儿说说画面中有几种顏色的小鱼,之后分别将不同顏色的玻璃纸放在画面上,看看哪些顏色的小鱼会消失不

  见,把它分别记录下来。

  4.向幼儿说明有些顏色盖上玻璃纸会消失,有些顏色则会变得更黑,请幼儿同样将玻璃纸盖在P.35的`小鸭上,将观察到的记录下来。

  5.最后,请幼儿试试,哪一种顏色的玻璃纸可以让P.36上的蜗牛壳消失,哪一种顏色又会让蜗牛身体不见,将观察记录下来。

  6.引导幼儿透过记录,发现哪一种顏色玻璃纸能让最多顏色消失不见?哪一种顏色在红色玻璃纸下会变得更黑?

  评量

  1.能积极参与实验游戏。

  2.能说出什麼顏色在玻璃纸底下会被隐藏或显现。

  活动结束

  引导幼儿利用在红色玻璃纸下才会显现的顏色,涂画大自然小科学写著「1」的小方格,再将其他顏色涂画在空白小方格上,完成密码卡片,然后利用红色玻璃纸看看密码,再将密码记住,回家说给妈妈听。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设计理念: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及现象作为探索发现的对象。孩子们在玩皮球时对皮球的弹跳十分好奇,究竟什么让皮球跳起来呢?带着孩子们的.疑问展开了此次活动。

  活动实施策略:

  在本次活动中,我充分抓住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及喜欢探索这一年龄特点,鼓励每个幼儿在自我尝试中探究皮球的奥秘,体验发现的乐趣,以做做玩玩的形式,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幼儿寻找、探索的过程中感知皮球里住的是空气,从而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探索能力。活动中充分以幼儿的自主活动为主线,使幼儿想说做在前,教师指导在后,让幼儿享受自主探究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通过实践发现皮球滚、蹦、飞的动态特性。

  2、知道皮球里装的是空气,初步了解空气与皮球运动状态的关系。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球类若干、瘪皮球若干、垫子两个、气针和打气筒若干。

  活动过程:

  一、鼓励幼儿探索皮球的不同玩法。

  1、玩玩皮球,使幼儿对皮球会蹦、会跳、会飞产生兴趣。提醒幼儿玩球时注意安全,想想和别人不同的玩法。

  2、 请小朋友说一说并演示皮球的不同玩法,启发幼儿说出皮球的运动方式,丰富词语:跳跃、滚动、滚来滚去等。

  二、探索实验,知道空气住在皮球里。

  1、出示并让幼儿玩瘪皮球,引导幼儿发现不同:蹦不起来、飞不起来、滚不起来。

  2、师将气针插入皮球里放出气体,幼儿得出结论:皮球里住的是空气。

  三、分段欣赏故事《谁住在皮球里》,深入理解空气与皮球的关系。

  1、欣赏第一段故事,提问:谁住在皮球里?(空气)

  2、欣赏第二段故事,提问:故事里谁住在皮球里?为什么喜鹊、兔子、轮子会住在皮球里呢?

  3、欣赏第三段故事,鼓励幼儿大胆想象,除了喜鹊、兔子、轮子。还有谁可能住进皮球里呢?

  4、小朋友也住进小皮球里一起玩玩吧!用肢体动作来表演。

  四、结束活动

  1、有什么方法能让皮球鼓起来呢?同伴合作充气。

  2、小朋友知道了这么多皮球的玩法,带着皮球出去玩会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自主探索了解伞的名称、特征与作用。

  2、能仔细观察并用完整的语言大胆描述伞的明显特征。

  3、在师幼互动游戏中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并能迅速作出反映。

  二、活动准备:

  1、事先布置好“伞店”的场景。

  2、常见的伞:长柄伞、折叠伞等;特殊的伞:露天大伞、工艺伞、牙签伞等。

  3、几种伞的图片、“售货员”挂牌。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伞店”售货员的身分,组织幼儿参观“伞店”,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自由观察常见的伞,了解伞的构造、特征与作用。

  1、教师引导幼儿选取“伞店”里的一顶伞,开始重点观察。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材料等方面观察。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3、根据幼儿的观察反馈师幼共同提炼:伞可以分为伞面、伞架和伞骨。伞有自动伞、手动伞、有直杆伞、有折叠伞……这些伞可以挡雨和遮阳。

  (三)观察几种特殊的伞,拓展对伞的认识。

  1、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讲述。

  教师:除了刚才我们观察的伞以外,你还见过其他的伞吗?“伞店”里还有许多特殊的伞,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2、幼儿自由观察特殊的伞,教师鼓励幼儿与同伴轻声交流自己的发现。

  3、请幼儿讲述观察到的结果。

  4、师幼共同小结:这些伞有的很大如露天大伞、有的很小如牙签伞、有的很漂亮如工艺伞。它们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有遮阳用的、有舞蹈时用的、有作为装饰用的。

  (四)在游戏中巩固幼儿对伞的不同作用的认识。

  1、出示伞的图片,交代游戏要求。

  教师:有几位客人也想买伞,我们来听一听他们的要求,然后一起挑选最合适的伞。

  2、根据客人的描述选择相应的伞。

  客人1:“我要出去旅游,生怕下雨所以要带顶伞出门。请小朋友帮我挑选一顶适合旅游用的伞。”

  客人2:“我要开一个茶楼,需要一些伞撑在门口给客人遮阳用。请帮我选一顶合适的伞。”

  客人3:“我要参加一个舞蹈节目,请帮我选一顶适合舞蹈时用的'伞。”

  (五)玩“买伞”游戏,鼓励幼儿完整清楚地描述伞的明显特征。

  1、教师以“售货员”的身份提出游戏的要求:“伞店开张了,欢迎各位顾客前来购买。我们店的规定很特别,买伞不要钱,只要把话说清楚就能买到。说清楚什么呢?要说清楚你买的伞的特点,如颜色、柄是怎样的、伞面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让售货员根据你的描述找出你要的伞。

  2、幼儿自由选择售货员和顾客角色,共同讨论游戏语言,玩买伞游戏。

  四:活动延伸:

  1、美术活动:美丽的伞面。

  2、设置“多彩的伞”游戏区,供幼儿自主游戏。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喜欢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规的存在和美感

  2、尝试通过自己的排序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项链一串、有规律的事物、幼儿在排序方面的生活经验以及开放性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感受规律的存在,发现生活中的规律。

  教师出时传好的项链,进行提问:

  1、漂亮吗?为什么?

  2、在项链上你还发现了什么?

  3、它是按照什么规律串起来的?

  4、如果你来串,你会怎样做?

  二、引导幼儿联想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使幼儿感受到规律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1、去了我们的项链是有规律的外,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东西是有规律的?

  2、他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排起来的呢?

  三、幼儿尝试利用多种材料排序,体验创造与表现的乐趣

  1、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这么多东西,都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排队的,那我们今天也来玩一个排排队的游戏好吗?

  2、一会儿大家可以在教室中任意选择你喜欢的材料,为他们排排队,可以你自己也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合作完成这件事情。但是在做之前大家要思考两个问题:

  (1)你为什么要这样排队?

  (2)你是按照什么规律进行排队的?

  3、提示幼儿:如果你的.排队方法很多,怕记不住,可以自己取一张纸把你排队的规律都记录下来。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幼儿间的相互交流

  1、幼儿分两组进行交流,一组幼儿坐在那里当讲解员,另一组幼儿自由参观,然后交换。

  2、幼儿自由参观,可以互相猜一猜他利用了几种排队的方法。

  3、教师有目的的与幼儿一起参观,有重点地进行多维度排序的讲解与评价

  六、活动延伸:

  幼儿可以再活动区中进行多维度排序的尝试,并进行相应纪录。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在一天的下午,我带我们班的孩子门来到幼儿园的种植区.突然有个小朋友喊了声:老师有好多蜘蛛网,孩子们便都一拥而至.小朋友们在用心的讨论着……"老师,蜘蛛会咬人吗有毒吗它是怎样把网做出来的什么会有小虫子粘在上面啊幼儿一连串的问题向我抛过来.孩子们都很害怕蜘蛛,说它很可怕,是坏虫子。其实,蜘蛛是幼儿常见的蛛形动物,蜘蛛结网也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可见幼儿对蜘蛛的了解很零散,有很多的不明白,有很多的为什么.还有很多的幼儿认为它是昆虫。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意在透过故事引入,让幼儿有关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知识,明白蜘蛛是人类的好朋友。让幼儿初步掌握有关蜘蛛的一些知识,激发幼儿从小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目标:

  1、理解故事资料.并能认识常见的益虫和害虫。

  2、结合已有经验续编故事,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准备:

  1.故事活动教具,动物图片.昆虫图片。

  2.事先丰富有关昆虫的知识,以及益虫、害虫的有关知识。

  重点:认识常见的益虫和害虫

  难点:区分常见的益虫和害虫

  过程:

  一、理解故事资料

  1.出示活动教具,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地方(大森林。)有谁(小蜘蛛。)

  2.小蜘蛛开了一家商店,你们猜猜它卖的是什么?(引出故事题目----蛛网商店。)

  二、借助活动教具教具,完整讲述故事。提问:(引导幼儿运用蜘蛛的话回答)

  (1)蜘蛛店里卖的什么?哪些小动物来买蛛网?(小狗,小熊,小兔)

  (2)小狗买蛛网干什么?它是怎样来买蛛网的?它是怎样说的?小蜘蛛是怎样回答的?

  (3)谁又来买蛛网了?它是怎样来买蛛网的?它是怎样说的?小蜘蛛是怎样回答的?

  (4)最后谁又来买蛛网了?它是怎样来买蛛网的?它是怎样说的?小蜘蛛是怎样回答的?

  三.幼儿讨论:

  此刻,老师有个问题想不明白,为什么小狗小熊没有买到蛛网?而小兔能买到蛛网呢?(小结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对人类有益的昆虫叫做益虫,对人类有害的昆虫叫做害虫。

  你还认识那些昆虫?它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的敌人呢?(幼儿自由回答)(由幼儿喜欢的文学形式,故事导入,幼儿更容易理解。有生动的蜘蛛形状,有它捕捉的昆虫形象。幼儿在听故事,看活动教具的过程中对其能有了初步的感知。为下一步骤的实施做铺垫。)

  四、续编故事

  1.启发幼儿思考:还有谁会来买蛛网它买蛛网干什么?它是怎样对小蜘蛛说的小蜘蛛卖给它了吗

  2.请幼儿把自己想象、创编的情节续编到故事中去。

  五、了解昆虫,区分常见的益虫和害虫。

  小蜘蛛编织了许多蛛网,它在森林里开了一个蛛网商店。

  小狗摇着尾巴来买蛛网,它说:"我要用蛛网捉蜻蜓。"小蜘蛛摇摇头说:"不卖不卖,蜻蜓捉害虫,它是人类的好朋友!"小狗红着脸走了。

  小熊舔着嘴巴来买蛛网,它说:"我要用蛛网捉蜜蜂。"小蜘蛛摇摇头说;"不卖不卖,蜜蜂采花蜜,它是人类的好朋友!"小熊红着脸走了。

  小兔一蹦一跳来买蛛网,它说:"我要用蛛网捉蚊子。"小蜘蛛点点头说:"能够能够蚊子吸血,它是人类的敌人。"小兔高兴的买到了蛛网。

  蛛网编的又牢又好,小兔用它捉蚊子,蚊子一只也跑不了。

  之后小动物们都来买蛛网捉蚊子,蛛网商店的生意可好啦!

  益虫:蜜蜂、七星瓢虫、螳螂害虫:苍蝇、蚊子、椿象、天牛、蝼蛄

  ①害虫的危害大致能够分为两类:一类危害人体与其它动物,传染疾病,例如蚊、臭虫、蝇、蚂蚁、蟑螂、蚂蝗、血吸虫等;另一类危害庄稼、水果、林木等植物,如蝗虫、蚜虫、蝼蛄、苹果钻心虫、稻螟虫、松毛虫等。视频《苍蝇的危害》下载、《蚊子传染疾病》下载

  ②益虫有多种:有的益虫能够为人制造食物和用品,例如蜜蜂、桑蚕、柞蚕等;有的益虫能够帮忙人类消灭害虫,例如蜻蜓、七星瓢虫、金小蜂等。

  我们要保护益虫,不要随便乱捕蜻蜓等有益昆虫。为了防止害虫的危害,一要用心预防,二要用心除治。能够采取以下措施:

  ①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不让害虫有生存的环境。

  ②发现害虫要及早采取措施,捕杀、喷洒杀虫药等。

  螳螂是益虫,以捕食别的小昆虫为主。

  蝗虫害虫,危害庄家。

  害虫:1.危害人类生产的蚜虫,红蜘蛛等

  2.危害人类生活的蟑螂,苍蝇,蚊子等益虫:有益于生产和生活的蜜蜂,螳螂,蜻蜓等蚜虫是害虫的一种,危害大部分农作物和观赏植物。

  益虫和害虫是相对而言的,益虫会做对人类有害的事,害虫也会做有益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如:蚂蚁是害虫。占45%那是因为蚂蚁老是在人类食物乱爬、乱啃,很不卫生。

  蚂蚁是益虫。占20%,有人冰蚂蚁吃了有益身体健康,对一些病者治序帮忙。

  蝴蝶在幼虫期是害虫,因为它啃食植物;在成虫期是益虫,因为它透过飞行给花传粉知了害虫因为它吸食树的树汁对树有伤害螳螂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益虫。

  螳螂是一种食肉性的昆虫,它的食物有棉蚜虫、红铃虫、玉米螟、菜螟、菜青虫、金龟子、苍蝇、蚱蜢等60多种害虫的成虫和幼虫,螳螂还是蝗虫的死对头。所以说,螳螂是一种有益的昆虫。

  对人类有益的是益虫,对人类有害的是害虫.害虫吃对人类有用的农作物,害虫会危害我们的生命,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要消灭它们.

  蝉是一种较大的吸食植物的昆虫,通常大约有五六公分长。它们象针一样中空的嘴里能够刺入树体,吸食树液。蝉也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蚂蚁害虫。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剪贴蝴蝶,丰富幼儿剪贴画技法和表现内容。

  2.使幼儿感受对称自然美。培养幼儿脑、手、眼协调配合能力,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进行蝴蝶纹样设计,使幼儿掌握剪贴技法。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概括表现出蝴蝶结构特征是本次活动难点。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家长带孩子观察过春天美丽景色。

  2.教师范作,ppt课件,一段录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放录像,播放一段画面(远处山、树林、小溪,不时天空飞出几只漂亮小鸟,进出草地、花朵)画面暂停,问:“这段风景美不美?”(美)“但老师觉得少点什么”然后继续播放录像,(镜头出现许多飞舞蝴蝶,各式各样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停止播放。“再加上这样许多美丽蝴蝶是不是更美呀!”现在我们仔细观察蝴蝶形状。出示蝴蝶照片(用实物投影仪)认识蝴蝶“谁能说出蝴蝶每个部分名称?”(头、胸、腹、翅膀、触角)强调翅膀有两对,都长在胸上,花纹对称。“蝴蝶长美不美呀?”(美)“你们想不想自己亲手做几只美丽蝴蝶?”今天老师就来教小朋友用彩色纸剪贴美丽蝴蝶,大家有没有信心学?(有)

  二、教师示范讲解

  教师展示活动工具:彩色纸、画笔、白色底板纸、固体胶棒、剪刀,进行示范讲解蝴蝶对称画法(视频展示台上操作)。

  1.幼儿一起欣赏一些优秀作品,激发幼儿创作欲望。

  2.教师示范制作方法

  要求:蝴蝶剪好打开后粘贴在底板纸上面部分, 胶水涂在有画笔一面。

  三、幼儿操作,教师辅导(播放背景音乐)

  1.教师巡回辅导,帮助个别能力差幼儿。

  2.提醒幼儿注意颜色搭配,蝴蝶贴好后可以在下方剪贴一些花花草草,注意用剪刀时技能。

  3.提醒幼儿注意用剪刀时安全,并做到纸屑要放入篓子里。

  四、展示作品。

  1.将幼儿作品布置成花园,播放背景音乐,幼儿互相欣赏。今天

  2.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们剪贴作品十分漂亮,都表现出春天美丽,等爸爸妈妈有空时候一定要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春天美丽景色噢!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目标:

  1.通过实验,感知空气有压力。

  2.在自由操作的过程中,产生积极探索的愿望。

  3.知道实验的成败与操作方法的正确与否有关。

  经验准备:知道空气无处不在。

  物质准备:1.水盆、玻璃杯、乒乓球、泡沫小船人手一份。2.报纸人手多份。3.擦手布每组两条。

  活动过程:

  一、实验一:不怕湿的报纸。

  1.幼儿认识材料:水盆、玻璃杯、报纸。

  2.引题。教师问:“玻璃杯里有什么?”

  教师将报纸塞入杯底,倒扣入水盆里,问:“报纸会怎么样?”

  3.教师提出实验任务:“报纸到底有没有湿?请你们自己试试看”(提醒幼儿回忆刚才教师的操作方法,杯底朝上,杯口向下)。

  4.幼儿进行实验操作

  5.集中讨论:

  (1)“在玩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最后得出结论:杯子歪了,水中出现泡泡,报纸湿了;杯子笔直的,没有出现泡泡,报纸是干的。

  (2)“为什么杯子笔直放入水中,没有出现泡泡,报纸是干的?杯子有点歪了,冒了泡泡,报纸就湿了?”

  (3)教师小结:当杯子斜着放下去或斜着拿上来时,杯子里的`空气就跑到外面去了,水面上出现了泡泡,空气的力气变小了,当不住水的力气,水就到杯子里了,报纸就湿了。

  6.幼儿再次操作,加深幼儿的理解

  二、实验二:会升降的乒乓球。

  1.认识材料:乒乓球。

  2.将乒乓球放在水中,让幼儿看看乒乓球在水的什么位置上。

  3.教师提出实验任务:如果你们象刚才那样将玻璃杯口对准乒乓球笔直的倒扣进水里,乒乓球的位置会不会有变化呢?

  4.幼儿进行实验操作。

  5.集中讨论:你刚才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乒乓球会沉到水底?

  6.教师操作。

  7.总结:空气有压力。

  延伸活动:

  建造“海底船舶基地”。(解决实际问题)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1-15

中班动物科学教案04-01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8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9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7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3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2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2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2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