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实用的科学教案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科学与艺术的相同点;理解内容;品味本文精辟的语言。
2、培养辩证地认识事物、科学地看待问题的观点。本文逻辑性很强。条分缕析,层次分明。
3、懂得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的,理解科学、艺术、创造力、真理等标志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4、学习本文以事例为主,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分析清晰的论证过程,学习作者严谨的论述语言。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4.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近世出土的中国古代甲骨文中,留有世界上第一次发现新星的观测记录。新星是一种爆发变星。它本来很暗,通常不易看见,爆发后的亮度却可在几天到一个月的短暂期间内突然增强几万倍,使人误以为是一颗“新星”,故得此误称并沿用至今。在一片于公元前13世纪的某一天刻写的甲骨文中,记载着位于心宿二附近的一次新星爆发。在这片甲骨文中,说到“新大星”时,所用的甲骨文“新”字中,包含着一个箭头,指向一个很奇怪的方向。这个古老生动、艺术形象的象形文字强调了科学发现的创新性,显示了科学发现和艺术表达的一致性。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题目解说:本文选自《散文》20xx年第5期。这篇序文是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为《科学与艺术》一书所写。江同志为该书题写了书名。
2、作者:李政道教授1926年出生于上海。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法国国立学院布德埃奖章(1969, 1977)、伽利略 伽利莱奖章(1979)、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1986)、埃. 马诺瑞那爱瑞奇科学和平奖(1994) 等。20xx上海科学与艺术展上,李政道做了《科学与艺术》的演讲。他旁征博引,从李白的《把酒问月》、苏轼的《水调歌头》,到迈克尔逊和莫雷1887年的光速试验,普朗克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从科学与艺术对称和不对称的表现方式到欧几里德和非欧空间、超弦理论等方面,对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作了精彩的阐述。
3、写作背景:1994年,李政道同国画大师黄胄先生一起组织“艺术与科学”研讨会,有许多艺术家和科学家都参加了这个会。此前好几年,李政道已同李可染、吴作人、吴冠中、袁运甫、常莎娜、鲁晓波等著名画家合作,创作出了一大批“科学国画”。
4、学习生字:
皆(iē) 婵娟(chán) 结晶(īng) 奠定(diàn)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科学与艺术是意识形态相对的两大门类,作者论述艺术与科学的两大相同点,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围绕这个中心,作者进行了具体的论证。
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科学与艺术是意识形态相对的两大门类,作者慧眼独具地谈到了艺术与科学的两大相同点:“共同的基础”—“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目标”—“真理的普遍性”。
第二部分(2-10段)紧承上文,对中心论点加以具体论证。可以分为两层:
1. (2-6段)谈艺术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
作者首先强调艺术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他指出,只有用创新的手法,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珍品,也才能唤起人们深藏在内心的情感,并用李白和苏轼两个不同时代的诗人咏月的诗句及莎士比亚作品加以佐证,说明有创造力的艺术作品其生命力可以穿越时空,可以唤起不同时代的人们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的、对外部世界既已存在的内心情感。作者指出,这种“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让人们明白,艺术创造力虽不是人人都有,但有创新的艺术珍品超过时空限制的美好的情感表现,接受者欣赏者多能产生共鸣,而且唤起的反响越强烈越普遍,接受和欣赏的人越多越广泛,表现这种情感的艺术就越优秀,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
2. (7-10段)谈科学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
作者首先指出,就像“艺术家的创造”一样,科学家运用人类的智慧,创造性地将自然界的现象通过“新的准确的抽象”,“结晶”为自然定律,强调了人对于科学的“创造力”。接着指出,“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说原理定律一旦抽象概括出来,它的覆盖面是极广的,它的应用形式再多再发展,也只是它的应用形式,它本身是不会变的,并且列举了“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和“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等事例,说明科学原理虽然艰深,少有常人能够理解,但科学原理的应用则普遍进人每一个人的生活。对于科学来说,解释的对象越多,应用得越广泛,就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
第三部分(11-12段)综合论述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和情感智慧方面的异同。
11段,作者首先指出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不完全相同:科学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抽象与总结,是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的,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则是植根于整个人类的。同时作者强调,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尽管存在着差异,但也有着很强的关联,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段的论述。
在12段里,作者指出:艺术和科学都需要智慧,而发展智慧又需要情感因素。并用两个反问句强调二者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阐明“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连的”。
四、教师小结:
这篇序言论述了科学与艺术的两个相同点: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共同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无论从事怎样的事业都应该具备创造精神,要把追求真理的普遍性当做自己奋斗的目标。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李政道先生多年致力于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他认为两者的本源是一致的,它们都于人类的社会实践,于人类的智慧与创造;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必将促进、加速文化的进展,而且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作为一名科学家,李政道站在科学的立场看艺术,充分思考和研究后,提出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构想。他告诉人们,无论是正在从事科学或艺术事业的人,都要具备创造精神和提高创造力,要以追求真理的普遍性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这样,我们的科学和艺术才会有大的发展。
二、品味语言:
1、“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开门见山,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所谓“真理的普遍性”,对艺术来说,超越时空的限制,接受和欣赏的人越多越广泛,就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对科学来说,解释的对象越多,应用得越广泛,就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
2、“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此句强调了人类的创造力,只有用创新的手法,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珍品,才能唤起深藏在内心的情感。
3、“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情感”指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反响”指艺术接受者、欣赏着的共鸣和反应。
4、“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科学的普遍性。”——讲科学的普遍性,提出分论点:原理、定律一旦被抽象概括出来,它的覆盖面是极广的,它的应用形式再多再发展,它本身也是不会变的。
5、“事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作者将科学和艺术比作一个硬币的两面,比喻贴切、自然,进一步强调了科学和艺术的相同性。“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是说它们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是说它们追求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这句话和开头相呼应,使中心论点更突出,也使结构十分完整。
三、合作探究: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明确: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论点就是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的论点。
本文的论点是: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2、为什么说“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如何理解“真理的普遍性”?
明确:科学的自然定律,由人的创造性的概括和抽象而成,各种艺术品更是人的创造力的体现,没有人的创造力就谈不上科学和艺术。所谓的“真理的普遍性”,对艺术来说超过的限制,接受和欣赏的人越多越广泛,就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对科学来说,解释的对象越多,应用的越广泛,就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
3、课文是如何运用例证法来论述观点的?
明确:例证法就是一种用个别、典型的具体事例实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本文2至4段中举了李白的《把酒问天》和苏轼的《水调歌头》,说明不同朝代的不同作者写同一题材——咏月,虽然有相似和不同,却同样感动着不同时代的人们。
本文第5段举了莎士比亚的例子,说明中外一理,概莫能外。
本文第10段举了“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和“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的事例来论证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
4、找出点明艺术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并谈谈如何来理解它们。
明确:①强调艺术的创造力句子: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
分析:就是说,只有用创新的手法,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珍品,也才能唤起深藏在内心的情感。
②强调艺术“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分析:“情感”指的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反响”是指艺术接受者欣赏者的共鸣反映。
5、说说什么是科学的“创造力”和“普遍性”?如何来理解它们。
明确:①科学的创造力的句子: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实一种人为的,并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分析:这句话强调了人对于科学的“创造力”。
②科学的普遍性的句子: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
分析:这就是说原理定律一旦抽象概括出来,它的覆盖面是极广的,它的应用形式再多再发展,也只是它的应用形式,它本身是不会变的。
6、找出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的“异”。
明确: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的“异”:科学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植根于整个人类。
四、教师小结:
科学与艺术是意识形态相对的两大门类,历来论述它们不同的较多,谈相同的比较少。作者独辟蹊径,偏要谈同,而且找出两点在本质上的相同之处进行论证,真是独具慧眼,学识超人。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六、板书设计:
12、科学与艺术
论点:共同基础,共同追求。(开门见山)
论证:艺术创造力与真理普遍性;科学创造力与普遍性。(举例论证)
论述:普遍性相同,都需智慧、情感。(道理论证)
科学教案 篇2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1课。教材从“我们生活的世界”这一熟悉的场景引入,引领学生了解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由此引出本课研究的主题。本课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由我们生活的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引出本课要研究的材料这一主题;第二部分——探索,让学生根据材料对物品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并在分类过程中对材料作初步的观察与辨别;第三部分——研讨,在经历观察与分类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发表关于“按材料对物品分类”的观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初步描述各种材料的特点。作为《材料》单元的起始课,本课要帮助学生建立“两种世界”的概念,让学生从材料的视角看世界。同时,还要了解学生对材料的“初始认识”,从而统领整个单元的学习。
【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材料有许多感性的认识,他们能说出许多材料的名称,也知道许多材料的特点。但是,二年级的学生对材料的认识主要来自于生活和学习活动中无意识的观察与了解,比较模糊和零散。他们往往分不清“物品”和“材料”,有时甚至将两者混为一谈。学生对材料的这种模糊概念或错误认识都将成为本课教学的起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2.物品是由各种材料做成,不同材料具有各自的特点,可以把物品按材料分类。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并识别构成物品的各种材料,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2.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按材料对常见物品进行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
关注我们生活世界里的材料,发展研究材料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材料对于制造人工世界的重要性,倡导环保节能。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常见材料的特性。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衣服、橡皮筋、烧杯、瓷杯、瓷碗、塑料杯、可乐瓶、玻璃瓶、气球、金属勺、小木块、木筷、回形针、毛巾、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分别出示自然景观图、城市风光图和家居生活照片)聚焦: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世界中,既有天然形成的自然世界,如山川、湖海、森林、草原等,也有人类设计、制造的人工世界,如房屋、桥梁、汽车、电器、服装、文具等。(引出课题《我们生活的世界》)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认识到两种世界的不同,引出“材料”这一研究主题,启发学生对材料做出思考。
二、探索
(一)认识材料
1.(出示椅子图片)这是一把很普通的椅子,它是由什么做成的?当自然世界里的树木被砍伐下来做椅子、桌子时,木头就成为了一种材料。木头是我们生活世界里很常见的一种材料。
2.小组讨论: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哪些物品,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提供科学词汇帮助学生描述材料名称(金属、塑料、玻璃、橡胶、纤维、陶瓷、木头等)。
(二)给物品分类
1.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很多很多的`物品(一一出示14种物品),你能够给这些物品按它们的材料分类吗?
2.说明:这些物品都已经标上了序号。
3.出示要求:
(1)把这14种物品按顺序在桌面摆好,然后把相同材料做成的分为一堆。
(2)把由同种材料做成的物品序号记在活动手册的表格中(或由教师单独发放活页表格)。
(3)把无法确定的物品序号写在“其他”那一格。
提示:音乐响起时,整理好材料,准备发言。
4.分发材料,小组分类、记录,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通过给常见的14种物品进行分类的活动,让学生在比较、分类中体会同种材料不同物品的共同点,感受材料的普遍性与多样性。
三、研讨
1.我们把物品分成了哪几类?说说你分类的理由。
适时指导:衣服、毛巾是由什么材料做的?可乐瓶、橡皮筋是由什么材料做的?(教师简单介绍纤维)。
2.每种材料都有什么特点呢?
预设:
塑料——轻、颜色多、光滑
金属——有光泽、打不碎、会生锈
木头——黄色、有条纹、能浮在水上
橡胶——有弹性
玻璃——透明、光滑、会反光、容易碎
纤维——柔软、能做衣服
陶瓷——重、易碎、光滑
各小组讨论后开展全班交流研讨。在研讨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对物品的分类结果及材料特点的描述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上。
3.小结:有些物品是由塑料、金属、木头、陶瓷、玻璃、纤维、橡胶等单一材料做成的,也有些物品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做成的。每种材料都有自己的特点。
设计意图:学生先参与分类的活动,后对各种材料的特点进行讨论,从中体会每种材料的特性,进而意识到人们就是根据材料的不同特点制作成不同物品的。
四、拓展
通过课件展示自然材料被加工成人工材料的例子,并向学生讲述人们常常要将自然材料加工成人工材料,目的是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材料的来源,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材料的欲望。
【板书设计】
我们生活的世界
自然世界人工世界
金属塑料玻璃
橡胶纤维木头
陶瓷其他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愿意跟着教师一起看看蔬菜,讲讲蔬菜的名称。
2、尝试和同伴、老师一起用蔬菜拼做娃娃脸,感受蔬菜娃娃可爱的造型,增强对蔬菜的好感。
教学准备:
卷心菜、土豆、辣椒、芋艿、西红柿若干,放在一个大箩筐里;5个蔬菜标记贴在椅背上;小箩筐5个;书面纸上画有单线条娃娃脸图案一个。
教学过程:
一、蔬菜宝宝好
1、师:今天来了许多小客人,我们来看看是谁来了?
(出示卷心菜)这是谁呀?引导孩子说说卷心菜的名称、颜龟、形状,并向卷心菜问好。
(出示土豆)这是谁呀?引导孩子说说土豆的名称、颜色、形状,并向土豆问好。
出示辣椒、芋艿、西红柿,方法同上。
2、师:今天蔬菜宝宝要来跟我们做游戏,我们欢迎它们吧。
二、蔬菜宝宝放这里
1、师:蔬菜宝宝说它们挤在一起很不舒服,请小朋友帮帮忙把它们分开放。
2、出示5种蔬菜的标记和箩筐,引导孩子按标记分放蔬菜。
3、孩子将蔬菜按标记分放,教师和孩子一起检查有否放错,并以蔬菜宝宝的口吻表示感谢。
三、蔬菜娃娃真可爱
1、师(出示娃娃脸图片):蔬菜太可爱了,我们要把这么多蔬菜变成一个可爱的蔬菜娃娃。
2、和孩子一起讨论怎样将蔬菜变成蔬菜娃娃。
蔬菜娃娃的头发可以请什么蔬菜宝宝来变呀?(请一孩子取卷心菜,教师示范放到合适的地方。)
蔬菜娃娃的脸盘可以请什么蔬菜宝宝来变呀?(教师引导孩子用连接的方法摆放。)
蔬菜娃娃的'嘴巴红红的、弯弯的,可以请谁来变呢?
(出示芋艿)这是谁呀?猜猜它想变成蔬菜娃娃脸上的什么?(眼睛。)
(出示西红柿)哎呀,西红柿着急了,它说我也要变,它可以变什么呢?(脸颊的红晕。)
3、孩子取放各种蔬菜做蔬菜娃娃。
4、(出示三个土豆)看看蔬菜娃娃还缺什么?(耳朵、鼻子。)耳朵(鼻子)长在哪里?
5、蔬菜娃娃做好喽,蔬菜娃娃眯眯笑,蔬菜娃娃真可爱。
6、引导孩子和可爱的蔬菜娃娃说再见。
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让幼儿知道小动物是人类的亲密朋友,小鸟是师母的医生,大树是小鸟的家
目标:
1.培养幼儿爱护鸟类的意识。
2.引导幼儿用圆形制作小鸟。
准备:
1.在墙上画出大地和天空的背景图,用纸揉搓,拉出树干。
2.彩色圆片、彩色笔、小鸟图片、小鸟范例等。
过程:
1.出示小鸟图片,进行有关爱护鸟类的谈话。
2.引导幼儿学用圆形纸一次对折折出小鸟的身体、两次对折折出小鸟的头、三次对折折出小鸟的`嘴巴,掌握小鸟的制作方法。
3.帮助幼儿将做好的小鸟粘贴在大树上和天空中。 请景表演:谁打了小鸟 提问:打小鸟的人对不对,为什么?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鸟? 教师小结:小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能伤害它,有了小鸟和其他动物,大自然才能和谐相处,生活才能生机勃勃。万物才有生气。
环保实验课 爱护小鸟(评析) 本次活动教师准备很充足,环境布置很美,对教育效果产生作用,有自己特点的创意。通过引导幼儿谈爱护小鸟的话题,再指导幼儿用纸、彩笔来制作小鸟,幼儿很感兴趣,当把制作的小鸟挂到天空和大树后很有成就感。 然后再通过让幼儿看情景表演,“谁大小鸟”让幼儿产生对打鸟人的行为的愤怒和要保护小鸟的愿望,从而产生了好好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有保护鸟类和怎样了保护犀鸟的想法。如:看见打鸟的人要制止不良行为,给犀鸟制作房子,给小鸟喂食等等。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2)能够运用文字、图表等记录观察、调查的结果。
(3)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自然中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的物体,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2)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对有生命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2)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
(3)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 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准备调查用的工具材料等。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获得关于生物的亲身感受是本课重点。讨论这些物体为什么是有生命的是本课难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一、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1、谈话: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去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2、室外活动: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注)放手让自己去寻找,不要有引导,让学生凭自己已有经验去感知“有生命”。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周围的世界,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二、记录有生命的物体。
1、谈话:在刚才的活动中,你寻找到有生命的物体了吗?
2、小组讨论,交流。
3、将发现记录在课本74页的活动记录中。(可以用文字形式,对不认识的也可把它画下来。)
4、全体汇报、交流。(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记录) 实物投影 能够用文字、图表等记录观察的结果;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三、交流讨论“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
1、提问: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
2、小组讨论。
3、汇报。
4、小结。 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需求;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意 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板书:
附表:
名 称 蚱蜢 蚯蚓 ……
地 点 草丛 泥土 ……
发 现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 初步认识空气和皮球的关系。
2. 享受集体做游戏的乐趣
3. 发展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皮球、气球、打气筒。
活动过程
1.出示未充气的皮球和充了气的皮球,让幼儿触摸和辨认,说一说它们两个有什么不一样。
2.启发幼儿想办法怎样给未充气的`皮球充气。
3.老师示范用打气筒给皮球充气,让幼儿感受皮球在充气过程中的变化,并说说皮球为什么鼓起来了,里面有什么。
4.老师再出示未充气的气球,请幼儿说说它的玩法。然后给气球充气,老师协助用橡皮筋把口扎紧,让幼儿尝试接抛气球。
5.解开橡皮筋,放开气球,让它飞出去。(在这个阶段勿须深入解释,只当作一种游戏,引发幼儿的兴趣。)
6.请幼儿也来玩放气球的游戏。给每位幼儿分发一个充了气的气球(不必充得太大),请幼儿用手捏紧,然后一起放开,看看谁的气球飞得最远。
总结分享
请幼儿双手围圈,表现气球在充气过程中的变化。
活动评价
1.对活动感兴趣,能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
2.知道气球充气前后的变化。
活动建议
1.内容可以扩展,组织幼儿用身体的不同部位碰击气球,促进身体的协调发展。
2.在益智区投放各种充气玩具,供幼儿在分区活动时间自由操作,进一步感受空气和充气玩具的关系。
3.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气球,提高幼儿运用多种材料表现物体的能力。如画、剪贴、装饰气球、设计动物气球等,可由幼儿一人单独完成,也可集体制作“气球小世界”画卷。
4.教师可组织内容丰富的亲子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气球的喜爱之情。如组织家长与幼儿一起吹气球,并在气球上面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悬挂在活动室;以家庭为单位,组织运气球比赛,感受气球易飘浮的特点。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科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三种土壤的主要差别。
2.能正确使用实验法研究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从而推测出三种土壤的保水能力。
3.能通过对比实验总结出某种物体适合生长在哪种类型的土壤中。
4.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原因进行解释。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究土壤的渗水能力。
【教学难点】观察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土土壤里的生长情况。
【课前准备】
配套实验材料、烧杯等。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及活动2。第二课时,完成活动3及拓展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不同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植物在不同土壤中生长的情况有什么不同?
二、指导学生探究认识不同的土壤。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中三种土壤的照片。
2.让学生观察三种土壤,比较它们的颗粒大小、颜色和黏性。
3.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共同找出三种土壤的区别。
4.归纳小结。
三、指导学生进行渗水比赛。
1.提出问题,交代活动的任务。
2.让学生猜想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强。
3.让学生把自己的猜想填在课文给出的横线上。
4.让学生按照课文给出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6.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小结。
四、指导学生探究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
1.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活动经验进行推测,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
2.让学生把推测的结果和理由填在课文给出的横线上。
3.学生按照课文的提示进行实验。
五、指导学生调查适合在不同土壤中生长的植物。
1.提出调查的要求。
2.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科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制作出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2 、能用画图(模式图、卡通图)的方法揭示能量转换的过程。
3 、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能量转换就是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2 、知道能量转换的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3 、知道模式图、卡通图是用来结实研究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意识到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
2 、愿意合作与交流。
3 、体验到能量的神奇。
教学重点:知道能量转换的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教学难点: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教学准备:纽扣、线、赛车、电池、剪刀、画笔等。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复习:什么是能量?
举例说说能量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能量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关系?
2 、揭题: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能量的知识。
二、认识什么是能量转换。
1 、游戏研究:搓手。
请大家做个游戏,和我一起搓搓手,想想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有哪些能量的存在?
2 、学生游戏思考,学生汇报。
3 、这些能量是怎样产生的?
板书:食物的化学能—人运动的机械能—摩擦产生的热能
4 、通过简单的分析,你有什么发现?
5 、小结:我们发现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这是能量一个重要特征。
6 、请你举例: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能量转换的事例。
7 、学生汇报。
8 、实物投影或看 P45 图分析:
图中有哪些能量的存在,这些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9 、学生讨论分析并汇报记录。
10 、小结。板课题。
三、了解并描述能量转换的'过程。
1 、过渡: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能量转换的问题,它们之间是怎样转换的呢,我们通过研究已经有共识了,那怎样具体的表现出来了?我们可以继续运用上节课画卡通画的形式来表现。
2 、学生自由构思绘画。
3 、展评小结。
四、做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1 、过渡:我们每个人都有玩具,在这些玩具中也隐藏着能量转换的科学知识。
2 、如:小三轮车、小火车、遥控赛车、溜溜球……,你说说。
3 、我们一起来做个玩具,来研究它的能量转换方式。
4 、学生看图制作。
5 、学生分析,汇报。
6 、小结:科学知识隐藏在生活中,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
五、布置作业
1 、本课习册学习传真机部分。
2 、回家观察各种物品使用能量的情况。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实验操作,知道镂空
1、通过动手实验操作,制作各种吹泡泡工具,探索吹泡泡的多种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
2、在实验中,培养孩子细心工作和认真观察的习惯以及探究问题的能力。
3、学会简单的记录。
活动准备:
大果冻盒每人1个,各装半杯洗洁精水;15cm长的电话线每人4根、记录表每人一张、笔每人一支;25cm长的电话线每人1根、纸片每人2-3片、吸管及塑料小玩具若干;教师用的大记录表一张。
教师用的记录表:小实验《有趣的泡泡》记录表形
大班科学 :吹泡泡的方法
幼儿用的记录表:小实验《有趣的泡泡》记录表形 活动过程:
引入课题:老师要和小朋友玩更多的泡泡游戏
实验一:
1、出示材料,介绍材料、记录表及操作方法。
2、猜一猜:用ⅩⅩ形的工具吹泡泡,会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幼儿大胆猜测,教师在记录表上记录幼儿的猜测结果)
3、要求:
①先记录折出的工具形状,再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看一看,与猜测的一样吗?
②吹泡泡时,嘴巴不要碰到工具,不要对准同伴的脸吹泡泡,如果不小心泡泡水喷到脸上,要用纸巾擦干净。
4、幼儿实验,教师全面观察,及时给予支持与帮助。重点指导幼儿先记录、猜测,后实验验证,鼓励孩子多折几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试试看。
5、交流:
A、同伴间相互交流自己的实验发现
B、集中交流:①刚才你折出什么形状的工具来吹泡泡?吹出什么样的泡泡?和你实验前猜想的`一样吗?(请个别幼儿带上记录表向全班小朋友讲述他的实验发现,教师根据幼儿所说进行记录)
②引导幼儿发现与质疑:做完了实验、看了记录表,你有什么发现或者有什么问题想问吗?(教师根据幼儿所问进行解答与设疑)
师幼共同小结:用各种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这是因为泡泡水的表面张力在起作用;说明猜想的东西不一定是正确的,必须亲自去做一做。
实验二:
1、激趣 :吹泡泡的方法有很多……
2、出示新材料(长的电话线、纸片等),介绍材料及操作方法
3、建议:可以多制作几种工具试试看,小朋友可以两个人合作,也可以三个人合作,看谁想的办法越多,就会吹出越多种的泡泡。
4、幼儿实验,教师鼓励幼儿自制出更多种的工具,想出更多吹泡泡的方法。
5、幼儿到操场上玩吹泡泡的游戏,自由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