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5篇【热门】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材料准备
教师用的大书,幼儿用的小书及书袋,PPT课件。
经验准备
观看芭蕾舞光碟,初步了解有关芭蕾舞的知识。
教师和幼儿交流在幼儿园或在家里是如何学习本领以及如何克服困难的。
目标
能根据角色的表情、动作等图片信息,推测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情节的发展变化,大胆表达自己对图画故事的理解。
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牛的成功在于坚持不懈,初步萌发做事要坚持到底的信念。
过程
一、谈话讨论,引出绘本内容
1.出示芭蕾舞的图片,引发经验联想。
师:她们在干什么?这个舞蹈和我们平时跳的舞蹈有什么不同?跳芭蕾舞的演员身材怎么样?
2.引导尝试用脚尖跳舞,感受芭蕾舞的特点。
师:你刚才用脚尖跳芭蕾舞有什么感觉?
3.引出绘本内容。
师:有头牛也要跳芭蕾舞,你觉得他能成功吗?为什么?
(析:教师首先引导幼儿从了解芭蕾舞特点入手,通过亲身学跳芭蕾舞感受学芭蕾舞的不易,进而引出故事。接着,教师将芭蕾舞演员身材的`苗条轻盈与牛的肥胖笨重进行对比,从而揭示矛盾点,既引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也自然引出了绘本内容。)
二、共同阅读,理解绘本内容
1.阅读封面。
(1)出示大书,指读故事题目。
师:老师今天带来一本大书,里面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是与芭蕾舞有关的,我们来看一看。
(2)猜测故事主角。
师:看了封面,你们知道这个绘本主要会讲谁的故事呢?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
2.逐页阅读。
第一页
师:你看到了什么?请用一句话完整地说一说。(牛在收看芭蕾舞节目。)
师:牛是怎么看的?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牛看得很认真?(引导幼儿从牛的眼睛、动作、神态来观察分析。)
师(小结):月亮出来了,星星也出来了,已经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了,可牛还在看芭蕾舞节目,它被芭蕾舞深深地吸引了。
第二页
师:看着看着,牛忍不住跟着电视跳起了芭蕾舞。你看,它跳的时候怎么样了?(满头大汗。)
师:牛学跳芭蕾舞的事情被谁发现了?羊和鸭子看到牛在学跳芭蕾舞,脸上是什么表情?它们有可能会说什么?
第三页
师:农场里的动物都知道了牛学跳芭蕾舞的事情,它们纷纷嘲笑牛。看一看,动物们是怎么嘲笑牛的?
师:鸭子在干什么?你怎么看出来它是在学牛呢?(引导幼儿理解圆圈里图画的含义。)
师:羊的动作和表情是怎样的?它又会怎么嘲笑牛呢?谁愿意来表演一下?
师:农场里的动物们都在嘲笑牛。你们觉得牛会放弃学跳芭蕾舞吗?
第四页
师:牛到底有没有放弃学跳芭蕾舞呢?
师:它的伙伴看到他在跳芭蕾舞会怎么想?会对它说什么呢?
师(小结):牛学跳芭蕾舞肯定非常辛苦,但动物们嘲笑它,和它朝夕相处的伙伴也不看好它。你觉得这时牛还会坚持吗?你看到这么认真执着的牛会嘲笑它吗?你想对它说什么呢?
师:牛坚持学跳芭蕾舞的事情还被谁发现了?农场主爷爷看到后会支持和鼓励它吗?
(析:教师逐页引导幼儿观察牛的动作和神态,感受牛的认真和专注。同时,逐页引导幼儿观察农场里其他动物对于牛学跳芭蕾舞的反应,分析角色的心理活动,从而帮助幼儿感受牛坚持不懈学跳芭蕾舞的不易,进而促进幼儿的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3.自主阅读。
(1)幼儿自主阅读小书(第5至第8页)。
师:你看到牛成功了吗?你在哪一页的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随机选择第5至第8页的PPT画面,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如:
第五页
师:你在这页上看出牛成功了吗?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师:牛来到了哪里?爷爷一家人是什么表情?会对牛说些什么呢?爷爷一家还为牛准备了什么?
师(小结):爷爷被牛的精彩舞姿打动了,把它请到了家里。爷爷心想如果牛穿上漂亮的芭蕾舞裙,跳起来一定会更加好看。
第六页
师:在这一页上你从什么地方看出牛成功了呢?
师:牛在空中翩翩起舞,你们觉得牛在空中飞舞的样子像什么?
师:爷爷一家人看得怎么样?
师(小结):牛跳得太棒了,大家看了都很喜欢,奶奶热情地鼓掌,小弟弟大声地欢呼,妹妹看得好羡慕,爷爷还为它伴奏呢。幼儿教育网
第七页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牛的表演已经非常成功了?(卖门票、挂金牌、贴海报。)
师:牛跳芭蕾舞出了名,动物们都争先恐后买票来看演出了。这时候鸭子和羊的表现怎么样?它们为什么会这样?
第八页
师:牛演出成功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空中撒下了五颜六色的花瓣,灯光聚焦在牛身上,动物们鼓掌欢呼)这时候动物们会说什么呢?
师(小结):牛的演出非常成功,人们把灯光、鲜花、掌声都送给了牛,其中鸭子和羊还拍得特别响呢。
(析:教师让幼儿带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可帮助幼儿获得自主阅读能力。自主阅读后的集体阅读又可以帮助幼儿进一步观察画面,梳理情节,加深理解。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幼儿自主阅读每一页后都会小结,将幼儿的理解和画面内容对应起来,同时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感受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讨论、总结、分享
师:故事结束了,谁能告诉大家牛是怎么成功的?
师: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牛获得成功的过程(结合PPT课件):产生兴趣→认真学习→坚持练习→取得成功。
师:这么重、这么胖的牛都能学会芭蕾舞,看来我们做事情只要认真努力、坚持不懈就能成功。
(析:教师运用PPT课件帮助幼儿梳理牛的成功经历这一故事情节发展线索,既帮助幼儿深刻理解了故事内容,也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了牛的可贵品质。)
四、完整阅读,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1.再次带领幼儿配乐完整阅读一遍故事。(教师阅读大书,幼儿阅读小书。)
2.加深幼儿对主题的理解。
师:你有喜欢却很难做好的事情吗?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成功呢?
(析:教师优美的语言配上优美的音乐,给幼儿带来了美好的阅读体验。通过对牛认真努力、坚持不懈精神的深刻理解,幼儿初步萌发了做事要坚持到底的信念。)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完整讲述故事中的对话。
2、乐于参与游戏活动,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蔬菜已有所了解。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其他蔬菜的`图片如青菜等、6-10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蔬菜接龙",进一步了解蔬菜名称。
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游戏"蔬菜接龙"请你们每人说一个蔬菜的名字,请大家认真听,别人说过的就不能再说了。
游戏时当幼儿说到不是蔬菜时,可以让幼儿讨论这个是不是蔬菜。是什么?
二、故事欣赏"南瓜房子"
1、教师讲述故事至"五个红辣椒……"。
教师:今天,南瓜房子里要举行一个舞会,我们来听一听谁会来参加?
教师看课件讲述故事
2、教师边提问边帮助幼儿梳理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数量递增及语言重复的特点。
(1)南瓜房子里举行了一个什么舞会?
(2)那会有哪些朋友来参加呢?
"第一(二、…)个来到的是谁?它(们)是怎么说的?南瓜房子怎么说?"
请个别幼儿回答,在他们学会后后面的可以一起回答。
3、教师继续讲述故事至结束。
三、创编故事"南瓜房子"
1、教师:"五个红辣椒后面还会有数量几的蔬菜来参加舞会?它会怎么说?南瓜房子怎么说?"请个别幼儿回答(6、7、8、9、10)
2、教师请幼儿选择一到两个创编的故事来表演。
四、音乐游戏《水果舞会》
1、听音乐找朋友
2、幼儿表演音乐游戏《水果舞会》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数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是因为它的渺小、不起眼,往往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为了引导幼儿发现数字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体验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幼儿认识和探索数字的兴趣,学会用数学知识、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开展了这次活动《数字的妙用》。
活动目标:
1、发现周围世界中处处有数字,体验发现的乐趣。
2、知道数字与自己生活有密切关系。
3、尝试用符号或绘画的形式进行记录。
活动准备:
寻找、收集、生活中的各种有数字的物品,布置在活动室里。0—9的数字卡。幼儿绘画纸每人一张,彩笔每人一致。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儿歌形式导入,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像铅笔细高挑,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称菜,6像哨子吹口哨,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遭,9像勺子来盛饭,0像鸡蛋做蛋糕。
教师出示数字卡,教幼儿认读0—9的数字,加深幼儿的印象。
二、请幼儿到事先布置好的'物品中寻找数字,并思考数字在物品上表示的意思,体验发现的快乐。
幼儿在物品中寻找数字,并互相交流物品上数字的意思,教师巡回灵活指导。
请幼儿说说你发现了哪些物品上面有数字?(如:温度计、日历、钟表、弹簧秤、尺子、书、电话、遥控器……)
物品上面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有的表示温度、有的表示几月几日、有的表示时间、有的表示重量、有的表示长度、有的表示页码……)
除了这些物品外,你还发现哪些地方有数字?(如:车牌、广告牌、十字路口、救护车、运动服、银行门口、……)
三、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让幼儿了解数字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用途、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样。
车牌上的数字:就是车牌号,就像人的身份证。便于交警叔叔对车子进行管理。
电话上的数字:就是拨打电话号码用的。当我们需要与别人取得联系时,就可以根据他的号码按下电话上的数字键,电话就打通了,非常方便、快捷。
钟表上的数字:就是告诉我们几点,根据时间去干自己的事情。
教师小结: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除了可以表示数量,还可以表示号码、次序、日期、时间、价格等等。有了数字,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就会很有序、方便、准确。
四、请幼儿说说生活中哪些数字对我们小朋友来说很重要,我们必须记住它。
如:父母的电话号码,一些经常用到的特殊号码110、120、119等。
五、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生活中的数字,进一步感知数字与自己生活有密切关系。
幼儿进行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请幼儿展示记录好的作品。
效果分析:
在本次活动,事先让幼儿寻找、搜集家庭、超市、公路等生活中的数字。幼儿发现了许多关于数字的故事、秘密,体验了数字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这正印证了罗杰斯说的“只有当幼儿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有关时,才会全身心地投入,意义学习才会发生。这是儿童不仅学习速度加快,而且会产生自觉自动的学习行为。”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树的不同部位,用肢体做出树的造型。
2、欣赏散文诗的美妙意境,表达对树的美好情感。
3、了解树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懂得爱护树木。
活动准备:
PPT课件、柚子树的图片、散文诗。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打开PPT课件,汉字“树”,问:这是什么字,认识吗?在你的生活周围,哪里有树?幼儿回答:河边有树。山上有树。---------(要求完整连贯的讲述句子)
2、播放各种树的美景的PPT课件(配有音乐),让幼儿感受欣赏树的美。
师: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些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感觉!
问:这些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感觉?
问:请问哪里美?
幼:树叶美,树枝美
3、合作创造,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树的姿态。
4、师:我们刚才说了,树干美,树枝美,树叶美。如果你是一棵树,你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想看看,你们能不能用身体来表现自己是一棵树。
幼儿自由用身体表现自己是一棵树。
师:树林里的树千姿百态,那么它们是不是只有孤零零的一棵呢?你们看到过树和树在一起的样子吗?和你的朋友一起商量一下,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合作表现出来。
5、出示中江柚子树的图片,问:谁认识这棵树?
师:这是我们中江县特有的一种水果树,中江柚子树,你喜欢它吗?为什么?谁能说说柚子树是什么季节发芽?什么季节开花?什么季节结果呢?
6、欣赏散文诗
师:除了我们刚才说到的树好,听一听,散文里还说到了树的'什么好!
播放散文诗歌的碟子,幼儿欣赏后回答问题。
师:你听完了散文诗,知道了树另外的好,你能说说树还有什么好吗?
7、保护树木,爱护树木
8、师:在我们的城市中,还有这样一群树,它们美化我们的城市,清新我们的空气,为我们防尘、遮阴。如果我们生活中没有了树,会变得怎样?我们应该怎样做来保护它们?
9、活动结束
保护树木,从我做起。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水桶,我们一起去为小树浇水,让它们快快长大吧!(带领幼儿离开活动场地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嫦娥奔月》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
2、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表现嫦娥。
3、运用银线笔在黑卡上勾勒轮廓线、油画棒涂色的方式作画。
4、能表现出嫦娥的发饰、衣饰及动态特征。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6、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相关课件、黑卡、银线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为幼儿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二、提问:
1、嫦娥是一个怎样的女子?{非常爱美}
2、她最怕什么?{怕自己老了、不美了}
3、她是怎样变成神仙的?
4、你认为她在月宫中生活的愉快吗?(这个问题可以让幼儿说出自己对嫦娥的理解)。
三、请幼儿观看课件
播放嫦娥的图片给幼儿看。
1、观看嫦娥的发型及衣饰特点。嫦蛾梳着高高的发髻并插了花;衣服是斜襟的、绣了花,袖子很长很大;裙子很长有很多褶等。
2、请幼儿观看嫦娥飞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看飞天造型的动态特征。
3、观看嫦娥舞蹈的图片,引导幼儿观看舞蹈造型的特点。
4、观看嫦娥坐立的图片,了解坐立的造型特点。
四、老师示范
向幼儿展示如何画出嫦娥飞天的造型、舞蹈的造型,如何表现出古人的发饰特点、衣饰特点等。
五、请幼儿作画
请幼儿按照自己对嫦娥的理解去画。
1、请幼儿用银线笔在黑卡上勾勒轮廓线。
2、请幼儿用油画棒涂色。
六、幼儿作品完成后,相互欣赏,并说出自己的画面意义,老师及小朋友给予相应的鼓励与建议。
活动反思:
这节课是根据幼儿的需求生成的美术课,题材来至于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不仅仅是一节单纯的美术课,它同时让幼儿欣赏到我国古老的神话传说,了解到一些古代文化,如古人的发饰、衣饰特点等。先请幼儿听故事再作画,可以让幼儿融入到情景之中,带着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去画,可以使画面更丰富。使小朋友作品不会雷同,带有自己的.个性。
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运用多媒体播放嫦娥的图片给幼儿观看,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古代人物毕竟是幼儿不熟悉的、陌生的,如果不使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现,纵使老师描述的详尽入微、或是出示一张挂图,也不如大屏幕的图片显示来得直接、丰富,给幼儿更强烈的视觉刺激,带给幼儿深刻的印象。
作画材料的选择新颖,适合作画内容。此次作画我选择的材料是银线笔、黑卡、油画棒。因为嫦娥是住在月亮里,那么有月亮一定是夜晚,所以我为幼儿选择黑卡,表现夜晚;用银线笔勾勒轮廓,比较醒目;用油画棒涂色,色彩鲜艳。使幼儿能够方便快速地表现出自己的画面。
作为一节美术课,我屏弃了传统的示范画教学,就是以往的一味要求幼儿按照老师的范画去画,而是改成示范的目的是让幼儿看到老师作画的方法与步骤及一些特殊造型的表现方法,请幼儿画时,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去画,可以画得和老师不一样,这样调动了幼儿画画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路更开阔,进入愉快作画的状态。从幼儿的作品来看,每张画面都不相同,都有自己的理解在里面。
我准备再以这种方式来画其他的古代人物,在老师示范这个环节可做相应的改变:可以根据幼儿的要求来示范,因为画古代人物是要以故事情节来铺垫的,那么,在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就会有很多画面由幼儿选择,也许老师示范的内容不是幼儿想要表现的,所以在示范这个环节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来示范。
小百科:嫦娥奔月是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讲述了嫦娥被逢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两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的事情。“嫦娥奔月”的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据现存文字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的教案06-27
大班语言守株待兔教案03-13
大班语言春风教案02-23
大班语言过桥教案02-23
大班语言领域教案03-19
[经典]大班语言教案08-02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08-04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08-01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08-05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