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16 11:51:33 教案 我要投稿

(优选)实用的大班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优选)实用的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培养数数、统计和比较等应用数学的能力。

  2.观察树叶特征,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树叶的认识。

  3.同伴间互相学习,体验探究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塑封好的树叶标本若干(陈列在两块展板上)、水笔人手一份。

  2.相关表格两张。

  3.幼儿初步学过单双数。

  活动过程

  1.观察树叶,讨论树叶特征。

  师:这里有什么呀?

  师:树叶里藏着很多秘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找一找。

  师:你发现了树叶有什么秘密

  2.叶片的统计与分析。

  (1)数叶片,探究不同的数数方法.感受应用数学中数数方法的.多样性。

  师:请你数数一根叶柄上有多少枚小

  叶片?记录下来。(幼儿用各种方法开始数叶片,教师巡回观察。)

  师:这么多叶片,你是怎么数的?

  (2)讨论哪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师:小朋友用了很多种方法数叶片.你认为哪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小结:生活中我们在数量较多的东西时,有很多种方法,小朋友可以采用最适合你的方法,将东西数得又快又准确。

  (3)分析探索叶片的单双数规律。

  师:让小叶片两片两片做好朋友这种方法很有趣,我们一起用这种方法再来数一数。”(幼儿把叶片两片两片联结在一起,然后数一数,教师巡回指导。)

  讨论分析: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有的树叶,它的叶片两片两片都找到了好朋友:有的还剩下一片没找到朋友。)

  树叶分类:

  师:这里有两张表格,我们把都能找到好朋友的叶片送到这张表格里.把还剩下一片没有找到朋友的叶片送到另外的一张表格里,看看会发现什么秘密。

  统计数字:

  师:都能两片两片成为好朋友的叶片,上面小叶片的数量各是多少?还剩下一片没有找到好朋友的叶片,上面小叶片的数量又各是多少?

  分析两类数字的特点:

  师:6、8、10、12、14这些数是什么数?7、9、11、13、15这些数又是什么数呢?

  师:6、8、10、12、14这些数是双数,7、9、11、13、15是单数。

  师:谁有不同的意见吗?(讨论10以上的单双数。)

  讨论发现:已经学过的单双数规律同样适用于10以上的数字,拓展已有经验。

  3.结束活动。

  出示叶片数量是1~5的树叶.建构完整的单双数序列。

  师:这里还有一些树叶呢,请把它们放到单数或者双数的表格里去。

  总结:今天我们发现了树叶里的秘密,它们的叶片有的是单数,有的是双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关于数学的秘密,大家要用心去寻找!

  活动反思

  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10的分解和组成.

  2.发现并掌握分解和组成中数的相互交换和递增递减规律.

  3.增强合作能力,发展观察、分析力.

  活动准备:

  创设情景“羊羊超市”、不同种类实物(每种数量为10) 、 记录表、货物种类标志、题卡及操作材料(每人一份)、奖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羊羊超市”开张,幼儿按类别摆放货物,并记录.

  1.创设情境,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羊羊超市”要开张了,请小朋友们去帮忙,好吗?

  2.幼儿每两人一组,自由组合,按要求摆放货物,并做好记录.

  师:现在请小朋友两人一组去超市摆放货物,每组选择一种货物,把货物按照不同的类别摆放在货架的左右两边,并做好记录.

  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情境体验、实物操作、数字记录等方式,充分感知10的不同分法.

  二、在感知10的多种分法的基础上,发现并掌握数的相互交换和递增递减规律.

  1.师幼共同将记录表进行归纳总结,总结出10的.9种不同分法.

  2.引导幼儿发现并掌握数的相互交换和递增递减规律.

  三、统计货物,感知10的组成.

  1.幼儿随机抽取统计卡,根据要求对已摆放好的货物进行记录.

  2.将记录表进行统计,师幼共同归纳总结10的组成.

  四、竞聘“超市理货员”,进一步巩固10的分解和组成.

  1.幼儿操作题卡,巩固提升经验.

  2.评价活动,并根据评价结果予以奖励.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1、认识符合“一”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2、学习5以内数的分合型减法和消去型减法

  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教学图卡;

  2、雪花片5个(2个红色、3个黄色)

  活动过程:一、雪花片

  1、师:“今天老师发现我们大三班的小朋友都非常听话,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漂亮的雪花片。”

  2、师:“我们怎样把这5个雪花片按颜色分成两组?红色雪花片有多少个?”

  3、师:“5个雪花片去掉2个红色雪花片,还剩几个黄色雪花片?”

  (小结:将总数分为两部分,去掉其中的一部分,得到另一部分,去掉总数中的一部分用“一”来表示(出示符号卡)。)

  二:排队

  1、师:“老师请5个小朋友来前面站成一排,请你们按顺序报数。”

  2、师:“现在站在前面的一共有几个小朋友?那老师请这3个小朋友先回到自己的`位置上,那么现在前面还剩下几个小朋友?”

  三:图卡教学

  1、师:“外面的树上有很多漂亮的树叶,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树枝上原本有几片叶子?掉了几片?还剩下几片?” 3-1=2

  2、师:“秋天到了,叶子都落了,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捡了一些漂亮的枫叶,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总共有多少片枫叶?黄色和绿色枫叶分别有几片?全部的枫叶减掉绿色的枫叶,还剩下几片黄色的枫叶?” 5-2=3

  3、师:“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课本上的作业。小朋友们再见!”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掌握1到10的顺数和倒数的顺序,知道顺数时逐一增加,倒数时逐一减少。

  2.能快速按照正逆的顺序进行接数。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建议

  1.玩游戏开火车,复习五以内的顺数和倒数。

  2.创设情景,小狗过桥,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顺数与倒数的规律:是数十数字,一个比一个大,倒数十数字一个比一个小。

  观察桥的特点,这座桥有什么特点?

  上桥和下桥时分别走了几级台阶?数字有什么变化?

  小狗上桥时是从一数到五,数字一个比一个大,这叫顺数。下桥时是从五数到一数字,一个比一个小,这叫倒数。

  3.玩游戏练习,接着数。

  小狗拿到气球,可是她的气球飘到了城堡里。他来到城堡前。

  你们看城堡前有几级台阶?他是按照什么顺序走过去的?

  城堡的门开了,里面有好多扇门。城堡的主人告诉他,他的气球,藏在其中一个门里,让他按照顺序来找一找。

  4接着游戏,通过练习巩固10以内的顺数和倒数。

  小狗拿到气球要回家了,在路上路遇到了很多障碍。我们来帮一帮他看怎样才能越过这些障碍物。

  (引导幼儿按顺序进行数数)

  活动反思

  《数高楼》是一首叙事性歌曲,歌词富有情境性,描述了我教小弟弟数高楼的有趣情景。歌曲本身特点鲜明,表现为歌词简单,多重复,富有动作性。歌曲有唱和念白两部分,歌曲中蕴含的象声词“哩哩哩、恰恰恰”节奏鲜明、跳跃,变化丰富,增添了歌曲演唱的幽默感和趣味性;(一层楼、二层楼……层层叠叠是高楼) ,的念白节奏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整首歌曲说唱结合极富感染力,激发了幼儿的演唱兴趣,并为幼儿创编适宜的动作表现“哩哩哩、恰恰恰”、两人合作用手势表现“搭高楼”以及开展快速反应游戏提供了创造和表现的.空间。更是吸引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因素。歌词中有个别词组句子幼儿不太容易理解,如:“白云来回走”“全在云里头”“答数没法求”,为此在学唱歌曲时,我采用了图片法,使幼儿很容易的记住歌词;采用节奏卡,使幼儿更轻松地掌握节奏;采用手势法,使幼儿能分清唱“哟”。因为有几句后面加了个 “哟”字,小朋友初步会唱的时候,每句后面都加了个“哟”字,我通过语言提醒幼儿好几次,都没有效果,当时我想,这样下去不行,要是唱的时间长了,就更难改过来了,所以我必须马上纠正过来。我想用语言不行,就用手势提醒法试试看,我和小朋友说好了,唱过去这一句后面有“哟”字的时候,我就提前用手臂交叉在胸前,要是没有,我就不做动作。一试之后,效果真不错,就这样在多次用手势的提醒下,幼儿终于正确的演唱歌曲了。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整个活动我注重强调让幼儿主动地学习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中,通过团体的情感互动,激发孩子的表现欲望。

  小百科:高楼即高层建筑,按传统来说,一般9层以上,带电梯的楼宇即可以被称为高楼。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知道十几个物体数就是比10多几个的物体数。

  2、在确定某一集合中有10个物体的基础上,尝试以10为单位进行15以内的对应计数,并学习用相应数字表示计数结果。

  3、愿意在数学活动中按规律归纳出快快速数数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活动准备:

  1、果篮一个、当地时令水果十五个(其中十个水果放于果篮中,另外五个分成两个,三个)分别用一块布遮挡住。

  2、1-10的数字卡。

  活动过程:

  一、“数水果”。

  通过"数水果"活动,感知十几个物体数就是比10多几个的物体数,知道可以用15以内相应的数字表示。

  1、数篮子里的水果,确定篮子中的水果数量。教师在黑板上贴上数字10。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一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数一数篮子里面有几个水果,好吗?怎么数呢?一共有几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这个数字10是表示篮子里有10个水果。(教师把10个水果在幼儿面前放回到篮子里)

  2、分别根据桌上三组水果的数量,确定每组水果和篮中水果合起来一共有几个水果。

  (1)教师手指桌上一组被布遮挡住的水果,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并同时掀开布)那篮子中的10个水果和这1个水果合起来一共有几个水果呢?(引导幼儿说出一共有11个水果)11个水果比10个水果多几个呢?11个水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谁愿意上来找一找11在哪里?(教师协助幼儿把找到的数字11贴在黑板上)

  (2)依次进行另外两组水果(12个水果、13个水果)的计数学习。

  二、观察挂图,分析图和数字的意义。

  1、带领幼儿观察挂图,分析图意,明确图中篮子里的'松果和其旁边的松果是一组。

  教师:小朋友,图中有三组松果,1、2、3。(教师边数1、2、3,边用右手掌顺着篮子底端随着语速慢慢移到旁边的松果下方)每组松果都有一部分在篮子里,一部分在篮子外面。

  2、 使幼儿了解每一个篮子中都有10个松果。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每个篮子里有几个松果?

  3、带领幼儿尝试以10为单位进行15以内的对应计数,知道图中数字的意义。

  (1)教师:下面我们要比赛数果子。看谁能最快地知道第一组一共有几个松果。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为什么数得这么快?(教师引导幼儿知道根据篮子中10个松果接着计数篮子外面的松果数数,速度会快)第一组松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图上有这个数字吗?在哪里?(教师展开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上的数字)哦,这个数字x可以表示第一组一共有x个松果,我们就在第一组松果后面开始画一条线到这个数字,把松果和这个数字连起来。

  (2)教师:下面两组分别有几个松果呢?表示它们的数字在哪里呢?看谁数得快,找得快。(教师鼓励幼儿从10开始接数确定下面两组松果分别有几个,并鼓励幼儿找出相应的数字进行连线)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九宫格的结构,认识行和列。

  2、能说出九宫格中某一格的位置。

  3、激发幼儿探索九宫格的兴趣。

  活动重点:认识九宫格中的行和列。

  活动难点:说出九宫格中某一格的位置。

  活动准备:

  1、大九宫格图一张。

  2、小九宫格图若干。

  3、数字卡片和动物卡片每名幼儿一套。

  活动过程:

  一、认识九宫格

  1、教师出示大九宫格图:“图中有什么?一共有几个正方形?”

  2、教师与幼儿一起点数正方形,介绍图的`名称——九宫格。

  二、教师引导幼儿认识九宫格中的行

  1、引导幼儿看大九宫格图,认识九宫格中的行。

  2、幼儿自由探索九宫格,自己找一找九宫格中一共有几行?每行有几格?

  3、同幼儿一起和九宫格中的行做游戏“鲨鱼游过第几行”

  三、教师引导幼儿认识九宫格中的列

  1、引导幼儿看大九宫格图,认识九宫格中的列。

  2、幼儿自由探索九宫格,自己找一找九宫格中一共有几列?每列有几格?

  3、同幼儿一起和九宫格中的列做游戏“蜗牛爬过第几列”

  四、引导幼儿说出九宫格中某一格的位置

  1、教师把小动物放入九宫格中的某一格,请幼儿说一说它在第几行、第几格。

  2、请幼儿为其他小动物找家,自由摆放在九宫格中。

  3、请幼儿说一说小动物在九宫格中的位置。

  五、整理九宫格,指导幼儿把九宫格投放到区角中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形状组合的特征。

  2、学习计算作品形状与数量的方法。

  活动准备

  (海绵纸):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活动过程

  1、教师用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组合成一个火箭的造型。

  ——小朋友,看一看这是什么呢?(出示图片)

  ——请一个小朋友告诉我,他是用什么形状组成的呢?

  ——用了多少个三角形?

  2、教师提示幼儿思考更多的组合方法,并亲手用图形拼一拼。

  ——我们可以拼一拼(生活中的物品)、房子、树,拼我们生活中的看到的'物品,你喜欢的,都可以拼出来,好吗?(发材料给幼儿操作)

  ——说一说,你用了哪些形状?

  ——每个形状用了几块?

  3、将幼儿创作的造型摆在图形中,鼓励幼儿继续自由地创作,完成后,请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作品的名称,共使用了那些形状、每种形状各有几个。

  4、活动结束:请幼儿回家作一些三角形自由拼一拼,发挥自己的创意。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大班数学活动:运用货币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运用货币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认识人民币的不同面值,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

  2、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仿真人民币”;商店的布景(商品上都标有价格)。

  2、学具准备:“仿真人民币”。

  3、《操作册》第6册第61-62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走线,线上游戏:朋友抱成团。幼儿扮演10元的人民币,在音乐声中走圆圈。音乐停止,幼儿看教师手中的人民币数目,自由结伴,凑成与教师手中人民币相同的数目,抱成一团。

  2、集体活动。

  ①认识人民币。

  教师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币”,从中取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各一张,将人民币摆成一排,边摆边引导幼儿读出面值。

  待幼儿熟悉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中任意拿走一种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哪种面值的人民币不见了。

  ②感知人民币兑换关系。

  提问:100元可以换成几个50元(几个20元、几个10元)?请你用学具摆出来。

  教师小结:100元可以换成2个50元、5个20元或10个10元。

  3、游戏活动。

  游戏:开商店。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游戏场地,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商店”的游戏。将幼儿分成两组,人数较少的一组扮演售货员,另一组当顾客。买东西时要算清楚自己应该给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的付钱、找零钱。

  4、分组操作活动

  第一、二、三组:操作“仿真人民币”,玩换钱游戏。幼儿2人一组,一人拿面值大的“仿真人民币”(如50元),另一幼儿找出几个小面值的`凑成50元。可以用5张10元的组合来交换;也可以用2张20元的和1张10元的组合来交换;还可以用1张20元的和3张10元的组合来交换。游戏中让幼儿感知多种组合。

  第四、五、六组:“开商店”游戏。每组的一名幼儿当售货员,另几名幼儿扮演顾客,玩“开商店”的游戏。

  第七、八、九组:做《操作册》第61-62页的活动。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7-28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1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8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01

大班数学教案07-20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6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4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25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13

大班数学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