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3-08-27 12:02:28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汇编【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汇编【9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根据诗歌的线索大胆想象,仿编(语言领域)。

  2.寻找事物间的相关连部分,并学习配对。

  准备:课件 实物锁和钥匙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

  出示“锁”。请看我拿的是什么?可是它锁住了,怎么把它打开呢?(用钥匙)对!锁和钥匙是一对好朋友,锁离不开钥匙,钥匙离开锁也不能帮人们做事,所以说他们俩是一对好朋友。

  二、 看课件配对

  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物品,请看大屏幕。都是些什么?(大家起说)请你们来找一找,谁和谁是一对好朋友?

  三、 看课件学儿歌

  现在我把小朋友找到的物品的好朋友,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请你们来欣赏。教师边出示课件边有表情的说儿歌。

  然后提问:“小鸟为什么说不和鸟笼是好朋友”。“它和谁是好朋友?”

  第二遍和幼儿一起再看课件说儿歌。

  四、 仿编儿歌

  小朋友学会了儿歌,咱们也来当个诗人,自己来仿编儿歌。怎么编呢?请看老师先编。(出示课件“碗”)看见碗,我就会想到它的.朋友是筷子,我仿编的儿歌是:

  筷子对碗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碗说“对!”就这样把两个朋友的对话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出来。引导幼儿来学习仿编儿歌。

  五、 启发幼儿找生活中还有哪些是一对对的好朋友,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并帮他们把儿歌仿编下去。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理解小袋鼠帮妈妈的画面内容,让幼儿体验能够帮妈妈做事了的长大的快乐。

  2:加强幼儿对常见蔬菜名称及对蔬菜基本特征的认识。

  3:鼓励幼儿开动脑筋,能用各种方式来表达故事内容。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是否真的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让幼儿用各种方式表达好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1:袋鼠布偶娃娃两只。

  2:幼儿用书 小袋鼠帮妈妈

  3:教学挂图 小袋鼠帮妈妈

  活动过程:

  1, 故事引入:

  (将袋鼠布偶藏到身后,,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将故事生动形象的讲给幼儿听。

  2,复述一遍:

  有很多小朋友听懂故事勒,但还有一些小朋友内有完全听懂,老师再讲一遍。

  故事讲完毕,出示挂图:

  提出问题:这是谁?发生了什么事?

  3,引导幼儿看图理解。

  我们边看边想:故事里说了什么事情?

  请幼儿互相讨论:

  这个故事主要说了些什么?小袋鼠是怎样帮助辛苦的妈妈的?

  利用教学挂图,帮助幼儿理解重要情节:

  “小袋鼠为什么要跳出妈妈的大口袋?”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袋鼠妈妈很累的?”

  “小袋鼠又是怎么做的呢?

  4,角色扮演。

  请小朋友表演故事情节,应道小袋鼠体验袋鼠妈妈的内心感受。

  “小袋鼠帮助妈妈做了那么多的事,它心里是怎么想的?”

  5,讨论思考。

  “看完故事,你有什么问题吗?”

  6课题延伸。

  教师扮演袋鼠妈妈,今天袋鼠妈妈在菜场里买了很多菜,(白菜、萝卜、冬瓜等)我想请孩子们帮妈妈把蔬菜搬到一定的地方,分类放好。(让幼儿认识各种蔬菜的正确名称及基本特征)

  教学反思

  这是幼儿中班的一节语言课。在活动中,幼儿充分感受、体验了妈妈买菜的辛劳,他们通过对角色的扮演,既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角色扮演的活动中,他们充分体验到了妈妈的一天之中买菜这个环节的辛劳,让幼儿在家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以减轻妈妈的负担。做个懂事乖孩子。

  在现代社会中,不少幼儿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在家里父母长辈一定宠爱有加,因此不少家庭给予孩子的`是一味的溺爱而不是正确的教导方法。在家里不让孩子做一点家务活,觉得是对孩子好,其实不然:培养了孩子的惰性、不父母辛劳而顶撞父母的比比皆是。及时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仅培养了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大大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上完这堂课,不少幼儿回到家已帮助大人做了自己能做的小事,虽然事情微小,但家长感到很欣慰: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懂事了.

  如果重上这节课,我会让幼儿在活动结束回家后跟自己的妈妈说声:“妈妈,您辛苦了!”

  小百科:袋鼠是任一种属于袋鼠目的有袋动物 ,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其中,有些种类为澳大利亚独有。不同种类的袋鼠在澳大利亚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从凉性气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热带地区。袋鼠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新《纲要》告诉我们,幼儿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 "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肚脐眼"对于幼儿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而对于"怎么会有肚脐眼?肚脐眼有什么用?"幼儿了解的比较少。本次活动结合动态的课件,让幼儿直观形象的了解人类肚脐眼的特征和作用。

  从而引发胎生、卵生动物有没有肚脐眼的兴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活动目标:

  1、了解人类肚脐眼的特征和作用。

  2、探索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肚脐眼的秘密。

  3、养成积极地看待问题的态度。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白板课件《肚脐眼的秘密》、记录卡、字卡:胎生、卵生。

  2、学具准备:操作卡片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了解人类肚脐眼的特征和作用。

  1、了解人类肚脐眼的特征。

  教师:这是什么?是什么样的?

  教师:还有谁也有肚脐眼?

  2、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肚脐眼的作用。

  教师:肚脐眼是哪里来的?有什么用?

  3、如何保护肚脐眼。

  (二)猜测动物是否有肚脐眼。

  1、出示四种小动物,请幼儿猜测是否有肚脐眼。

  教师:小动物有肚脐眼吗?

  2、教师记录幼儿的猜测情况。

  (三)操作验证,探索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肚脐眼的秘密。

  1、动物们是如何出生的,请幼儿操作排序。

  2、集中展示交流,验证幼儿的猜测。

  教师:你发现小动物是怎样出生的?

  3。教师根据动物不同的出生方式归纳为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

  4。看多媒体课件,了解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肚脐眼的秘密。

  教师:胎生和卵生的小动物到底谁有肚脐眼?

  (四)游戏"快乐大转盘",巩固拓展动物肚脐眼的知识经验。

  1、介绍游戏规则,判断还有一些动物是否有肚脐眼。

  师:这是谁?它有肚脐眼吗?为什么?

  2、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有肚脐眼。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语言区投放绘本《是谁的肚脐眼》;科学区:继续寻找植物"肚脐眼"的'秘密。

  活动建议:

  继续探索胎生动物与卵生动物有哪些?并寻找植物的肚脐眼。

  活动点评:

  新《纲要》指出儿童是主动学习者,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他们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在本次活动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1、形象直观的课件,引发幼儿探索肚脐眼秘密的兴趣。

  "肚脐眼"对幼儿既熟悉又陌生,根据中班幼儿形象直观的学习特点,在本次活动中结合形象生动的课件,从"小小的肚脐眼——展现宝宝的肚子——展现整个宝宝"引发了幼儿探索"肚脐眼"秘密的兴趣。幼儿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形象动态的课件,让幼儿一下子就了解了肚脐眼的来源于作用。

  2、简单明了的操作,了解动物出生方式与肚脐眼的关系。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儿童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亲身经历真实的研究过程",要让儿童真正地"做科学"。本次活动通过操作活动了解动物的出生方式,在交流与分享中总结出胎生与卵生动物与肚脐眼的关系。并利用"动物转盘"游戏,巩固幼儿对有无肚脐眼的掌握。整个活动都是在幼儿操作、交流,教师提升、总结,得出结论,充分尊重了幼儿的主题地位,遵循了科学活动"在操作中学习"的规律。

  3、拓展延伸,激发关心科学的态度。

  科学活动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在了解了人类和动物的肚脐眼秘密之后,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幼儿再次探索植物肚脐眼的秘密。这样既拓展了幼儿的思维,更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养成善于观察、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中班教案 篇4

  我爱吃早餐

  活动目标:

  1、关注自己的早餐情况,逐渐养成健康的早餐习惯。

  2、能够运用“可能”“或者”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各种早餐的绘画;师生自制书《早餐,你喜欢吃什么?》;PPT

  2、经验准备:前期做过幼儿早餐情况的调查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了解自己早餐的情况

  1.交流各自早餐吃了些什么。

  2.主要提问:早餐,你最喜欢吃什么?为什么?

  (边讲边出示绘画纸)

  小结:我们最喜欢吃的早餐都不一样。

  二、猜猜讲讲——理解故事《早餐,你喜欢吃什么?》

  1、边看图片边猜猜讲讲

  句型感受:“可能是……,也可能是……”“或者是……”

  2、说说自己的感受: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

  3、老师连贯地讲述故事。

  小结:我们可以变着花样来吃,这样就能吃出美味。

  三、寻找问题——了解一些健康早餐的习惯

  1、通过情景表演,发现本班小朋友早餐中的问题。

  2、通过交流,寻找解决的方法。

  小结:原来吃早餐也有许多学问,我们不仅可以变着花样来吃,还要坐下来安安心心吃,这样就能吃出美味,吃出健康。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体验大胆想象"如果我能飞"的乐趣。

  2.理解诗歌内容,尝试进行仿编。

  3.能分析诗歌情节,培养想象力。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根据"如果我能飞"来进行思维想象仿编诗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如果我能飞》课件。

  2.美丽的翅膀若干3.背景音乐《雨的印记》。

  活动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主题

  1.师:小朋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发现了有什么会飞呀?(鼓励幼儿说一说:小鸟、飞机、蜻蜓、蝴蝶……)你们知道它们为什么能飞行吗?(引导幼儿说一说)如果你也有一双神奇的翅膀能够飞翔,你最想飞到哪里?

  2.师:原来小朋友想飞到那么多的`地方,小朋友你们知道吗?王老师也想有一双神奇的翅膀,而且王老师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真的长出了一双神奇的翅膀,奇异的翅膀带着我飞啊飞啊,飞到了蓝天上,变成了一颗小星星,闪闪发光。神奇的翅膀又带着我飞呀飞呀,小朋友,你们猜,这次我飞到了哪里?(幼儿发挥想象回答oooooo)我飞到了大海上,变成一朵小浪花,随风舞蹈。我继续往前飞,这次我飞到了森林里,你们猜,这次老师变成了甚么?(幼儿发挥想象回答oooooo),对,我变成了一只小鸟儿?快乐歌唱!

  (二)请幼儿观看课件欣赏诗歌

  1.师:我把这个梦编成了一首非常好听的诗歌,请小朋友来欣赏一下吧!(播放课件)2.欣赏完诗歌,小朋友要回答老师的问题了:在诗歌里,我都飞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做了什么。

  2.师:下面请小朋友跟随老师一起来朗读一下诗歌吧(播放轻音乐朗读诗歌)

  (三) 引导幼儿拓展想象

  1.师:咦,我发现这首诗歌有一个小规律:每一段开头都是"如果我能飞",第二句是我要飞到哪里去,第三句是我会变成什么,做什么

  2.师:小朋友,如果你能飞,也飞到了蓝天上,你最想变成什么?

  3.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想象:如果自己也飞到大海上,飞到森林里,最想变成什么?

  4.小结:哦,原来想象是这么神奇,我们想飞到哪里,就能飞到哪里,想变成什么就能变成什么。

  (四)引导幼儿发散思维,启发想象,学习仿编诗歌

  1.师:小朋友,老师有一双美丽的翅膀。(教师一边做飞的动作,一边说:哦,会飞的感觉真美呀!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花园里,变成美丽的花朵,随风舞蹈;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沙漠里,变成一只骆驼,自由行走;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草原上,变成一匹马,自由奔跑……)

  2.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拥有一双美丽的翅膀?老师为你们每人都准备了一双翅膀。(教师帮幼儿带上翅膀)老师相信,小朋友们长上翅膀之后,想象力一定会更加丰富了。

  3.师: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飞一飞,边飞边想自己飞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做了什么?

  4.播放背景音乐,幼儿展开想象,大胆尝试仿编(教师适时引导,并给予鼓励)

  五、展示仿编的诗歌

  师:请小朋友们飞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和自己的小伙伴交流一下自己都飞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做了什么。哪一个小朋友可以飞到老师面前告诉老师?(引导幼儿展示自己)。

  活动反思

  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大胆表述。幼儿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倾听这一途径。在示范朗诵前我有意设计提问,让幼儿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认真倾听,刺激了幼儿的各种感官,激发了幼儿想说的愿望。幼儿创编的积极性很高。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背景

  引导幼儿理解数字0,以及数字0的用法。

  活动目标

  1、 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和思考。

  2、 初步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懂得0比1小。

  3、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和思考。

  活动准备

  6只篮子,依次放入数量为5、4、3、2、1的实物玩具,第6只篮子内不放玩具。电视机、录像带(有关"0"的录像,尺、温度计、门牌号、车牌、比分牌、球衣编号)。数字娃娃表演。每人一张泡沫板数字。磁带《找朋友》。

  活动过程

  一、 引出数字“0”

  1、 依次出示篮子里的玩具。提问:篮子里有什么?用数字几表示?(复习数字1-5)

  2、 第6只篮子内放有玩具,知道没有用数字"0"来表示。

  3、感知"0"的形状。

  4、 让幼儿说说还有什么没有了也可以用"0"表示。

  二、 讨论

  1、 教师: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0"。

  2、 幼儿自由讲。老师放录像,帮助幼儿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1) 东西没有了用"0"表示,"0"表示没有。

  (2) 湿度计上的"0"表示湿度0度,越往上温度越高,越往下的温度越低。

  (3) 车牌、门牌、电话号码、年历、球衣上的"0"表示一个数字。

  (4) 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5) 球赛时比分牌上的"0"表示没有进球,0:0表示平局,1:0表示一方进了一个球。

  3、 总结。"0"的作用真大,不同的"0"表示不同的含义。

  三、观看表演

  1、 复习0-10的排序。

  2、 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

  3、 启发幼儿说出"0"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比其它数字大。

  四、游戏"找朋友"要求两个数字娃娃做好朋友,比比谁大谁小,大数字娃娃站着,小的数字娃娃蹲下。

  教学反思

  从教案上来看,你的教学目标还是比较恰当的,但是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显得比较复杂一些,甚至于超出了你预设的教学目标。如:

  “(1) 湿度计上的"0"表示湿度0度,越往上温度越高,越往下的温度越低。

  (2) 车牌、门牌、电话号码、年历、球衣上的"0"表示一个数字。

  (3) 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4) 球赛时比分牌上的`"0"表示没有进球,0:0表示平局,1:0表示一方进了一个球。”这些地方太复杂,太难,反而会分散孩子对你要在教学活动中达到的主要的教学目标——“1、 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和思考。2、 初步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懂得0比1小。”的理解。建议将说道的环节简单化,目的性更明显、突出一些!

中班教案 篇7

  一、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尝试运用颜色和图案的间隔与对称进行装饰。

  2、 通过给大树妈妈准备新衣的活动,幼儿感受节日愉快、热闹的气氛。

  二、 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尝试运用颜色和图案的间隔与对称进行装饰。

  三、 活动准备:教师用范例三张,幼儿各式形状的纸,蜡笔或彩色水笔。

  四、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六一”儿童节马上要到了,我们把幼儿园打扮了起来。大树妈妈说要过节了,她也很高兴,也想给自己的树叶宝宝穿上新衣服。于是,她来到服装店,营业员为她拿出了两件树叶的新衣服。

  (二)欣赏讨论:

  1、 师:营业员拿出两件衣服,请大树妈妈挑选,大树妈妈左看右看拿不定主意,请小朋友们帮她选一件。

  2、 出示范例1、2

  3、 请挑选的小朋友说出颜色排列的方法,大家一起找一找选的是哪一件。

  A、 排对的颜色有没有?念出来,找一找在哪里?

  B、 发现左面有,右面也有。

  师:大树妈妈说,这两件衣服的颜色都是有深有浅,而且排得很整齐,我都满意,可是我的树叶宝宝很多,两件衣服不够穿。

  4、 师:营业员又找出一件衣服,可是大树妈妈不满意,她为什么不满意?

  (出示范例3)左右虽然排列,但是不对称。

  师:树叶上的.叶脉也像小小手一样,左也有,右也有,否则小树叶穿在身上会很不舒服。

  (三)尝试操作:

  师:营业员答应为大树妈妈赶做新衣,让小树叶快快活活地过节,请小朋友一起来帮个忙。

  提示:1、找到中心,把树叶对折一下,再开始分割。

  2、启发幼儿涂色时分辨颜色的深浅,介绍幼儿不同的分割方法。

  (四)讲评小结:

  1、 大家来做检验员,找一找今天的衣服合格吗?(左右对称)找对称为合格。

  2、 选一张不对称,引导讨论出修改方法。

  (五)延伸活动:

  在教室里准备大树干,把叶子围着贴成一棵彩色树,装饰节日环境。

中班教案 篇8

  目标:

  1、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使幼儿认识螺旋线。

  2、会用各种材料做成螺旋线的形状并给物体装饰。

  3、幼儿团结合作并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有螺旋线图案的课件。

  2、棒棒糖。

  3、操作材料:铅丝、油泥、油画棒、毛线等。

  活动过程:

  1、出示棒棒糖,引出螺旋线。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样东西,看,是什么?”(棒棒糖)

  “喜欢吗?”(喜欢)“为什么喜欢?”(好吃、好看……)

  “棒棒糖上有漂亮的花纹,我们把这种花纹叫做螺旋线。我们一起来画一画……从里到外旋转,再从外到里旋转。”

  “我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东西像螺旋线?”

  2、出示图片,并请幼儿指出图片上的螺旋线。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图片,请你们来找一找上面又没有螺旋线的图案。”

  出示第一幅图,“这是什么?”(纽扣)“这是唐装上面的纽扣,它的'形状就像螺旋线。”二,“这是什么?”(坛子)……

  3、幼儿用铅丝操作,自己做螺旋线。

  “我们刚刚找到那么多螺旋线,我们自己也来试试做个螺旋线好不好?”(好)“老师在每个小朋友的椅子下面都放了一根铅丝,我们把它拿出来,做个螺旋线吧。”“先把一边卷起来,然后往外绕……”“请做好的小朋友举起来给我看看。”

  4、幼儿分组操作。

  (1)“小朋友真能干,看,你们后面有(裙子、城堡、火炬、柱子),它们身上空空的,它们特别想用螺旋线来装扮自己,小朋友帮帮它们好吗?”(好)“老师帮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有铅丝、油泥、油画棒、毛线,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装扮。”“xx,你想用什么材料,装扮什么?”(……)“还有那些小朋友也想用……的?赶快找自己的好朋友商量一下怎么装扮。”“商量好了就赶紧拿材料去装扮吧。”

  (2)巡视

  (3)“做好了吗?我们一起到前面来欣赏一下我们的作品。”“这是谁装扮的?你们用的什么材料,怎么装扮的?”(……)

  5、结束活动

  “我们刚刚用了许多材料来做成螺旋线,我们现在用身体来做一个螺旋线吧。”……“你们想用这个螺旋线做个什么?”(棒棒糖)“棒棒糖还差个什么?”(棍子)插上棍子“现在像不像个棒棒糖?”(像)“我们再来变个什么?”(蜗牛)继续旋转,变成蜗牛。“好不好玩?我们在到外面去玩一玩吧.”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反思

  在解读小松鼠的信时,可以再大胆一点让幼儿猜测,不要马上限制他们的思维,等他们将感兴趣的东西说完以后,再研究什么是“信”, “信”的意义,从而将整封信连起来解读。接下来,老师还可以设置悬念,如谁看到了信?会怎么做呢?等等,帮助孩子理解整个故事的内容,体会故事浓浓的朋友之情。

  对于找朋友的方法,幼儿不是很了解,教师应进一步启发,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让孩子感受朋友间的关怀。

  领域

  语言

  活动类型

  故事

  活动内容

  朋友的`信

  活动来源

  实施时间

  教育价值分析

  现在的小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过多的保护使的许多孩子交往能力较弱。为培养幼儿与他人交往能力,感受到与朋友之间交往的快乐,为此我们开展了这一活动《朋友的信》。

  活动目标

  1、 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有朋友的快乐。

  2、愿意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找朋友的办法。

  活动难点

  介绍自己找朋友的办法

  难点剖析

  许多孩子交往能力较弱,在家与他为伴的都是大人,即使去外面与其他小朋活动,那也是在大人的陪同下,很少主动去找朋友。

  活动过程

  幼儿预期效果

  一、引题

  朋友的信,朋友是谁?是一封怎样的信?一起来听故事。

  二、分段将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图片一,讲述故事前半部分

  提问:故事里的小松鼠想要干什么?他是怎样做的?猜猜谁会看见蘑菇信?他会怎样做?

  2、出示图二、三,讲述故事后半部分

  提问:谁看到了信,他是怎样做的?最后,小松鼠找到朋友了吗?

  3、思考:故事的题目是《朋友的信》,这“信”有什么特别?

  三、讨论找朋友的方法

  通过图片,教师生动的分段讲述提问,帮助幼儿很好的理解故事内容,并从故事中感受到找朋友的快乐。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精选]08-11

(精选)中班教案08-12

(经典)中班教案08-07

中班教案(精选)08-04

(精选)中班教案07-27

[经典]中班教案07-28

【精选】中班教案07-29

中班教案(经典)08-02

中班教案[经典]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