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幼儿园小班教案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了解各手指的名称,学唱歌曲“手指歌”。
2、能边唱边进行动作表演,有初步表现的欲望。
3、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指偶五个。
2、手指屋睡觉的图片和醒来的`图片。
活动过程:
“宝宝们,你们喜欢玩手指游戏吗?今天周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手指宝宝。”(用指偶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指偶,和幼儿一起认识它。
“大家好,我是大胖子。我们跟大胖子打打招呼。”
巩固手指名称。
(1)引导幼儿逐个说出手指的名称。
“手指宝宝都出来了,他们都是谁呢?”
(2)和手指宝宝玩捉迷藏游戏。
“小朋友真聪明,你们想不想跟手指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呀?”
2、分段有节奏地学习歌词。
(1)学习第一段:
“手指宝宝玩得真开心,天黑了,他们要回手指屋睡觉了,听,他们是怎样睡觉的?”
(2)学习第二段:
“太阳出来了,手指宝宝要怎么样了?”
3、完整学说歌词。
(1)教师完整范念歌词。
“手指宝宝睡觉醒来的事情老师要来说一说呢!”
(2)师幼配乐念歌词。
“你们想不想来说一说呀?”
4、学唱新歌。
“手指宝宝睡觉醒来的事情老师还会把他唱出来呢!”
5、歌曲处理。
“手指宝宝说你们唱得真好听,可是第一段的时候手指宝宝在睡觉,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呀?能不能把他们吵醒呀?第二段手指宝宝醒来了,很开心,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呢?”
6、游戏活动。
“手指宝宝真有趣,你们想不想来学一学手指宝宝呀?”(请五位幼儿上来分别充当无个手指宝宝,其他幼儿唱歌,进行角色表演。)
7、结束活动。
“你们还想玩手指宝宝的游戏吗?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玩吧!”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喜欢幼儿园,愿意做幼儿园的好宝宝。
2、喜欢看老师的表演,乐意和老师一起唱唱歌。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引导幼儿喜欢看老师的表演,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的情感。鼓励幼儿做“好宝宝”:难点是让每一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之中,乐意和老师一起唱唱歌。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我是好宝宝”的录音磁带。
2、一些可供幼儿独自跳跳舞的道具。
四、设计思路。
初进幼儿园小班孩子对新的环境有陌生感、距离感。因此鼓励幼儿大胆地投入到各项活动之中对每一位幼儿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开学初期让幼儿看教师的表演、和教师一起参与活动能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变小班幼儿“观摩,旁观活动”为“参与、投入活动”。
选择“我是好宝宝”这首歌是因为歌同浅显易懂、朗朗上口、幼儿在动听的旋律中很轻松地能知晓许多道理。对激发幼儿积极向上的欲望有良好的作用。 五、活动流程 欣赏重现——联想创作——展现交流
1、欣赏。
教师可在“山羊剧团”中按排幼儿观看“我是好宝宝”的表演。从而让幼儿欣赏教师的表演、喜欢文艺作品。教师可以在“山羊剧团”中反复表演,让幼儿熟悉歌曲,并引导、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注:“山羊剧团”是由教师作为表演者,为幼儿表演的剧团。
2、创造。
教师在表演角里让幼儿创作表演,幼儿在看过教师的演出后对歌曲知道却还末熟悉,因此让幼儿自己尝试着来参与表演,能为幼儿提供自己创作的机会。教师应好好鼓励参与乐意表演的'幼儿。也应引导胆小幼儿来试一试。表演角里教师可提供各种乐器、道具(如小铃、绸带等)让幼儿摆弄玩具中逐渐产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说明 角落游戏中小班幼儿参与应有选择的自由。角落游戏中反反复复播放的歌曲让幼儿听听、唱唱、演演。“我是好宝宝’,这首歌曲可在角落里按排二至三周。让每个幼儿都能有参与的机会。
3、表现。
①可利用每次角落游戏结束时,让参与表演角活动的幼儿来表现自己。
教师可以情绪情感上点评幼儿的积极性,也可从幼儿的动作中点评幼儿的创造性。
②可利用集体活动让幼儿再次和教师共同表现歌曲,看看老师的动作、学学老师的动作、产生表现的欲望。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感受和表现音乐的美感,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
2、分辨高音和低音。
3、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5、初步了解预防蛀牙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感受和表现音乐的美感,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
2、分辨高低音,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画好有牙齿的卡片。
2、八音琴,鼓。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复习:《哈巴狗》新增互动游戏,请两个小朋友面对面坐好,中间放数根琴锤当肉骨头,放音乐听见汪汪两声就抢骨头,最后看谁抢的骨头多则谁获胜。
2、游戏:听鼓声拍手(也可改成跺脚,点头),鼓敲得慢则拍手也慢,鼓敲得快则拍手也快,鼓敲得重则拍手也重,鼓敲得轻则拍手也轻。
二、基本环节
1、谈话,故事讲述:
小朋友们爱吃糖吗?小朋友们早上起床后会刷牙吗?
老师认识的一个小朋友可喜欢吃糖了,而且经常不刷牙。有一天他牙痛,妈妈带他去医院看病,医生对小朋友说:“小朋友乖乖,小虫子坏坏,把嘴巴张开,啊——”小朋友有点害怕,就把嘴巴张开一点点:“啊——”医生看不见小朋友的牙齿,于是又鼓励小朋友说:“小朋友乖乖,小虫子坏坏,把嘴巴张开,啊——”这一次小朋友有把嘴巴张得大大的:“啊——”医生发现有一颗大蛀牙:“原来你没刷牙!”接着医生又发现了好几颗大蛀牙。
2、小朋友,我们来数数看这位小朋友共有几颗大蛀牙?
放音乐,幼儿听音乐,老师拿出牙齿卡片,听到大蛀牙就画黑一颗牙齿,最后让小朋友数数又几颗大蛀牙。
3、拿出八音琴,让小朋友听听是第一个音高还是的二个音高。
三、结束部分
游戏:小朋友用自己的手当牙齿,嘴巴开得小的时候就把手举到与胸一样高,嘴巴张得大时就把手举到头上去。
小朋友站成以一排当牙齿,老师拍到哪个小朋友的头哪个小朋友就赶快蹲下。
小朋友站成两排当上下两排牙齿,分段唱,互换当牙齿。
四、延伸
说说你会怎样对你的牙齿,回家也和妈妈说说。
教学反思
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幼儿对单一的教学缺乏兴趣,同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比较短,因此,我采用幼儿熟悉的'歌曲及游戏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由于幼儿对音乐的把握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音乐中的高音和低音,我们不好向她们直接枯燥的讲述,这样他们既没有兴趣,也不会懂,也不符合大纲要求,那么,究竟如何让他们理解呢?我就设计了这个活动,使幼儿在音乐中结合游戏,结合肢体语言,去感受,去表达。效果还不错。
不过,在活动中我感觉当孩子做蛀牙游戏时,有点流于形式,过于模仿老师的动作,缺乏创造性,这方面在教学中还需注意。
小百科:蛀牙有时也有人叫它虫牙,学名龋齿,是细菌性疾病,因此它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P49—50的教学内容。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进位加法以及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学习多位数加法最基础的内容。因此,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加法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教材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法的过程,使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另外,让学生探索计算方法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材不是一开始就呈现竖式,而是利用具体的实物模型列举了四种计算思考方式,由直观到抽象,加深了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也使学生体验到可以使用不同工具和思路探索计算方法。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悉地掌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此之前,学生对两位数加一位数以及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已经有了了解,但对“满十进一”算理的理解还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小棒操作8+4时,遇到满十后的情况难以理解,需要小组合作,教师辅导。用竖式计算时,怎样列式不是难点,但一位数加两位数的对位问题容易出错,千万不能大意。学生对于“为什么要从个位加起”的规则难以理解。必须让其在练习中感悟。在计算中,进位“1”往往会漏加,初学时可以用小“1”做辅助防止漏加,还要特别提醒计算粗心的同学没有进位可不能乱加“1”。由于一年级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必须讲清要求,在汇报时要时时提醒学生注意倾听他人回答问题。在开展游戏活动中,一要讲清要求,二要注意照顾不同程度的学生参与其中,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重视激趣,重视学习环境和学习气氛的和谐,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四、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3.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五、重、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满十进一”的运算规则。
六、教具学具
课件、小棒、计数器、笑脸卡等。
七、教学过程
一、互动热身,口算激趣
师:上学期我们班上有孩子获得了“口算王”的称号,其他孩子也想成为口算小能手吗?
开火车,完成口算(准备不同类型的口算习题)
二、引发问题,探究交流
1.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1)谈话引入情境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图书馆买了许多适合你们的图书,想去看看吗?现在我们一起去图书馆看一看,呈现情境图(课件)。
(2)看图提问题,列式
师:仔细观察,学校图书馆为我们准备了哪些图书,各有多少本?
学生自主回答。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加法问题?
学生自主提问并列式,能解答的直接口算解答。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一共有多少本?”生列式,师板书算式。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师:28+4怎样计算呢?孩子们,试着用想到的方法算一算。
(1)摆小棒的方法(凑十法)
请生1上台演示并说明摆法。
师:后面这一捆小棒表示几个十?它是怎么凑成的呢?
师:用小棒摆的,还有其它不同的摆法吗?
(2)看算式直接口算,先算8+4=12,再算20+12=32。
(3)拨计数器
师叙述,请生1示范在计数器上拨数。
师:先在计数器上拨出28,再拨4个,这4个珠子应该在哪位
上拨呢?(师做犯难状,请其他孩子帮助解难)。个位只有2个珠子,先从个位拨2个,还有2个怎么办呢?
引导学生发现把个位的10颗珠子换成十位的1颗珠子。10个一换成了1个十,个位满十了要向十位进一(满十进一)。
(4)竖式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写竖式计算时候要注意什么?又是怎么算的?(生说,师写竖式)
师:先算个位8+4=12,满十怎么办?(生回答,师板书进位1)谁还会说个位相加满十了怎么办?(指名回答)
师强调进上的“1”要写在个位和十位之间,横线之上,小一些与十位上的数字区分开。请孩子观察这个竖式,十位上明明是2,结果怎么成3了?怎么多了1?这个1怎么得来的?
师:真不错,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有了几种方法计算28+4,淘气也用了这些方法,还给我们展示了愉快的过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投影教材上的几种方法)那么请孩子们仔细看一看这几种方法有没什么一样的地方?引导发现个位相加都满十了,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师:在每种方法中你都能找到那个新的“10”吗?我们一起试一试。(预设)
3.加法算式比较,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加法算式和以前学习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出示24+5与28+4比较)板书副标题: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生齐读标题。
三、多层次练习,巩固进位加法
1.解决“试一试”中问题
让学生独立试做,在此基础上组织交流和汇报。体会加法的含义,以及明白算理。
2.圈一圈,算一算。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讨论交流。进一步理解满十进一的道理。
3.我是小当家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含有多余信息,培养学生选择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回味进位加法
1.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谁来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2.你想提醒大家在计算中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能有幸承担一堂教研课,全程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收获多多,感悟多多,感动多多。课后自我反思如下:
1.能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孩子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但不能很好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按部就班地按教材上的内容创设情境,缺乏有效整合运用教材的能力。对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未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特别是几种算法,缺少有效交流沟通,这样会扼杀孩子学习数学时思维发展的能动性。
2.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的培养,但方法太单一,指令训练刺激,效果不明显,缺乏儿童化的语言,肢体语言不丰富。注重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力,但形式枯燥,实用性和操作性不强。
3.专业素养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还有低段教学的因材施教。教师深读教材的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教育机智,理答方式、对于学生“错误”资源的巧妙处理等等,都需要在以后的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学习提高。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全过程,我有机会聆听各位前辈的宝贵意见,他们对教学的严谨,对每一细节的关注,对每一个用词的讲究,我学到很多,受益匪浅。在教学过程中我看到自己的不足,感到自己底子的薄弱,我真正感觉到任重而道远。
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正视自己的不足。多想办法,多学习,多请教。
1.认真解读教材,认真备课,多收集资料,整合提炼,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课后勤反思、总结。
2.充分利用师徒结对的平台,多像师傅学习、请教。就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师傅交流,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多与同年级或以前教过一年级的老师交流、学习。
3.多学习低段教学的艺术,儿童化的语言,丰富的肢体语言。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4.注重低段孩子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5.多读增强专业素养方面的书籍,多看课堂实录等教学录像。
6.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共促学生发展。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观察是幼儿认识事物最主要的方法。皮亚杰认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对儿童观察能力的训练。近期,我班正在进行“好吃的食物”主题活动,幼儿对一些常见的蔬菜和水果有了初步的经验。如何抓住契机,调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观察活动中进一步激发观察的兴趣,帮助其整合并提升经验和认识,从而发展其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的能力。我们选择了幼儿熟悉且喜欢的西红柿作为观察物,设计了此次观察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了解西红柿的主要特征和简单食用方法。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多种方法找寻观察物,提高观察感知能力、比较能力和判断力。
3、愿意参与观察感知活动,并乐意用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三、活动准备
1、教具:图表1张,感官标记、特征标记若干;布口袋1个;西红柿、青瓜、红荔枝、红苹果标记图卡各1张;篓子3个;关于西红柿的课件。
2、学具:幼儿每人1个盘子(盘上附有盖布),内装:西红柿、青瓜、红荔枝、红苹果四种实物各1个;人手1把塑料小刀。
四、活动过程
1、创设游戏情景,引出观察任务。
(1)师出示有盖布的盘子(幼儿人均一盘),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吃的东西,放在盘子里了,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芽”
(2)请幼儿掀开面前盘子上的.盖布,说出盘中食物的名称(西红柿、青瓜、荔枝、红苹果)。
(3)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表达,师出示相应的标记图卡。
(4)师提出下一环节的观察任务:“在这四个宝宝当中呀,有一个宝宝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是谁呢?请你们用小眼睛、小手还有小鼻子来找一找它,好吗?芽”
2、根据线索进行选择、感知和操作,初步把握观察物特征。
(1)线索1:它又红又圆。
①提出操作要求:“我们现在就开始找它啦!它又红又圆,请你们用小眼睛找找看,然后把又红又圆的食物拿到盘子的外面来。”
②幼儿按要求感知、操作。
③提问:“你们为什么在盘子中留下青瓜呢?”
④幼儿表述对青瓜的观察结果,引导幼儿说出其特征:“又绿又长。”
⑤请幼儿将青瓜宝宝送到一个画有青瓜标记的篓子里,并说“青瓜宝宝我送你回家”。
(2)线索2:它的身体是滑滑的。
①提出操作要求:“请你们把荔枝、苹果、西红柿放回盘子里,再用小手找找看,谁的身体是滑滑的?然后把它拿出来。”
②幼儿按要求感知、操作。
③提问:“你们为什么留下荔枝宝宝呢?”
④幼儿自由表述自己触摸荔枝的感觉(表壳粗糙并有些刺痛感)。
⑤请幼儿将荔枝宝宝送到一个画有荔枝标记的篓子里,并说“荔枝宝宝我送你回家”。
(3)线索3:它没有明显气味。
①提出操作要求:“请你们用小鼻子找一找它,它是没有明显气味的,请将它拿出盘子。”
②幼儿按要求感知、操作。
③提问:“你们为什么留下苹果宝宝呢?”
④引导幼儿学习闻的正确方法,并表达自己闻到的气味。
⑤请幼儿将苹果宝宝送到一个画有苹果标记的篓子里,并说“苹果宝宝我送你回家”。
(4)师幼共同请躲在布口袋里的神秘宝宝“西红柿”出来,让幼儿发现与自己操作后的结果(盘中只剩下西红柿)吻合,获得成功感有助于进一步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
3、运用多种感官,进一步感知主要特征。
(1)游戏1“眼睛看看我”。
①(出示眼睛的标记贴在记录表上)指导语:“西红柿先和我们玩一个‘眼睛看看我’的游戏。”
②提供幼儿人手1个洗干净的西红柿和1把塑料小刀。
③提问:“请你仔细看看西红柿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④幼儿仔细观察西红柿的外形,边看边自由表达观察所得。(幼儿说到什么特征,教师就将该特征标记对应摆放在记录表中,见图1。)
⑤提升经验:西红柿是圆圆的,它有红红的身体,头上还有一顶绿色的小帽子。
⑥幼儿学习用塑料小刀独立切开西红柿,边看边说自己观察到的西红柿里面的样子(有红红的肉,有籽,还有许多汁流出来。)
(2)游戏2“小手摸摸我”。
①(出示小手的标记贴在记录表上)指导语:“我们再来和西红柿玩第二个游戏‘小手摸摸我’。”
②提问:“请你用手摸一摸、捏一捏西红柿,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
③幼儿轻轻用手触摸感知西红柿的特征,并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与感受。(幼儿说到什么特征,教师就将该特征标记对应摆放在记录表中,见图2。)
④提升经验:西红柿滑滑的,它的身体软软的,摸起来凉凉的。
(3)游戏3“小嘴尝尝我。”
①(出示小嘴的标记贴在记录表上)指导语:“你们想尝尝西红柿吗?我们来和西红柿玩第三个游戏‘小嘴尝尝我’。”
②幼儿品尝西红柿,自由表述尝到嘴里的感觉。(幼儿说到什么特征,教师就将该特征标记对应摆放在记录表中,见图3。)
③提升经验:西红柿有许多汁,它酸酸的,甜甜的,真好吃。
④拓展认识:闻闻切开后的西红柿,有酸味,不同于未切时的无味。
4、结束部分:拓展生活经验,了解西红柿的多种食用方法。
(1)提问:“西红柿可以生吃,还可以怎么吃呢?”
(2)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表达。
(3)师幼观看课件,了解西红柿的其他吃法(炒、煮西红柿,喝西红柿汁,蘸西红柿酱等)。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目标
消除幼儿对教师的陌生感和戒备心,进而能亲近教师。
准备
用纸板制作三副面具,分别画着高兴、伤心和生气的表情。将幼儿的椅子围着老师摆成弧形。
过程
1.教师自我介绍
教师用亲切温和的口吻介绍自己:“小朋友们好!我是x老师,今后我天天都和你们一起做活动、玩游戏。”“我这个老师和你们一样,会笑,会哭,有时还会生气呢!
2.猜面具
教师告诉幼儿:“我背后有高兴的、伤心的'、生气的三张面具。现在我要抽一张给小朋友们看,请你们猜一猜我会抽到哪一张?”请几名幼儿猜。
教师边抽面具边说:“一、二、三!看!是什么脸?谁刚才猜对了?”“刚才猜得真对,是一张高兴的脸。”然后,教师将面具贴近自己的脸说:“老师今天特别高兴,因为我看到这么多可爱的小朋友,我真喜欢你们!你们喜欢我吗?我和你们握握手好吗?”教师走下座位,先与猜中的小朋友握手,然后逐一和小朋友亲热一下(拍拍肩等)。
3.继续请幼儿猜可能抽到的面具。
建议
1.同样面具反复出现时,教师提出的理由可以不同。
2.教师的理由最好能引起幼儿的同感。如抽到生气的面具时,教师可以这样说:“哎哟!老师踩在西瓜皮上滑了一跤,摔得好痛呀!老师真生气!现在请刚才猜中的xx小朋友到前边来跟生气的老师握握手,说声‘X老师,请别生气了’好吗?”
3.此活动形式也可用于中、大班,但目标应改为:引导幼儿注意他人的表情,学习正确理解和表达情感体验。活动过程也应改为:由幼儿轮流担任主持人(即原来的老师角色),猜中所抽面具的幼儿需要自己想一个安慰或分享主持人情绪的方法。
【幼儿园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07-24
幼儿园小班教案07-03
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07-06
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07-06
(精选)幼儿园小班教案07-04
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07-05
幼儿园小班教案07-04
幼儿园小班教案【经典】08-12
幼儿园小班教案07-10
幼儿园小班教案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