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9篇【必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猜猜、找找、说说的过程中了解动物与生活中常见物品的关系,获取初浅的科学经验。
2.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3.乐意用自己的本领表达对朋友的祝福,体验礼物的意义。
活动准备:
1.PPT2.分组操作材料:礼物与动物的图片活动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活动。
1.今天是狮子大王的生日,让我们去参加他的生日派对吧!
2.过生日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
(二)集体讨论,观看PPT:想想、猜猜,获取动物与物品的相关经验。
导入语:今天狮子大王过生日,森林里的小动物会送什么礼物给他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情景一:猜一猜奶牛会送什么礼物?
情景二:想一想蜜蜂会送什么礼物,为什么?
情景三:母鸡有什么本领呢?想一想母鸡会用鸡蛋做了哪些不同的礼物呢?
小结:奶牛送了香香的牛奶,蜜蜂送了甜甜的蜂蜜茶,小母鸡把鸡蛋做成各种各样的蛋制品。他们都用自己的本领,做成礼物送给狮子大王。
(三)分组操作:找找、说说,分析动物与物品之间的关系。
1.情景四:讨论动物的本领。
又来了几个小动物,他们是谁?会送些什么礼物?
2.幼儿分组操作并交流:配对游戏找一找,分析动物与物品之间的关系,并进行配对。
3.集体展示并交流:理解动物与物品的.关系。
(四)表达祝福,理解礼物的意义。
情景五:小鸟用清脆的歌声作为礼物,送给狮子大王。
延伸活动:
用自己的本领表达祝福,进一步理解礼物的意义导入语:小动物们能用自己的本领作为礼物送给狮王,那你们有什么本领可以送给狮子大王作礼物呢?
小结:小朋友,其实礼物不需要有多么贵重,只要你用心去准备,用自己的本领去表达祝福,这就是送给别人最珍贵的礼物!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一、活动题目
大班科学教案:可爱的竹蜻蜓
二、活动目标
通过制作竹蜻蜓,训练幼儿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竹签、卡纸(画有竹蜻蜓的叶片)、剪刀、飞机模型、风扇、橡筋、图片(风车、排气扇、轮船的驱动器)等。
五、活动过程
制作竹蜻蜓。
(1)用剪刀剪下卡纸上的竹蜻蜓叶片,并用胶带在中间缠一圈固定。
(2)将竹签插在叶片中间,在竹签穿入叶片的上下处,缠上胶带以作固定。
解决的问题:怎样做才能使竹蜻蜓飞起来?
试一试,玩竹蜻蜓。
(1)倒置在地上,转动竹签使之旋转,像玩陀螺一样。
(2)用橡筋射出。
(3)搓动竹签使之飞起。
想一想,为什么有的竹蜻蜓飞不起来,而有的竹蜻蜓却能飞起来?
(1)竹蜻蜓叶片翘翘的,就能飞起来。
(2)同伴的竹蜻蜓叶片是平的,就飞不起来。
试一试,让竹蜻蜒飞起来。
(1)将竹蜻蜓叶片的倾斜方向一致。
(2)在旋转叶片时,注意旋转方向。
说一说我的'发现。
(1)竹蜻蜓旋转着飞起来了。
(2)竹蜻蜓能旋转着向上飞,还能旋转着向前飞。
(3)竹蜻蜓叶片倾斜方向一致,就能飞起来。
拓展应用。
(1)什么东西能像竹蜻蜓一样旋转着上升或向前?
①直升机的螺旋桨。
②轮船的驱动器。
(2)生活中哪些东西像竹蜻蜓一样有叶片也能旋转却不能飞?
①电扇。②风车。③换气扇。
比一比,看谁的竹蜻蜓飞得高、飞得远。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比赛。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前评析】
好奇心是幼儿最大的特点,在生活中孩子们经常见到蜡烛,也知道它们的一些简单的作用,如:照明;给地板打蜡,让地板向新的一样;给拉链打蜡。为了拉链好用一些等等。当我问孩子们想不想知道我们常见的蜡烛还有什么其它的作用时,孩子们的反应十分强烈,对我的问题很有兴趣。于是我设计了本节活动,希望通过本节活动让孩子们对蜡烛有更多的认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在实验的过程中探索并发现蜡不溶于水的简单科学道理,同时培养幼儿从小热爱科学的情感
2、让幼儿对大家讲解自己带来的工艺蜡烛,通过对工艺蜡烛的认识,了解工艺蜡烛在生活中的一些特别的作用,教师并在活动中随机教育幼儿如何安全使用蜡烛。
3、通过本节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像力。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工艺蜡烛蜡烛
2、玻璃杯、普通蜡烛、水彩、毛笔、画纸(以上物品每名幼儿一套)
3、打火机一个
4、水
【活动过程实录】
一、幼儿观察普通的蜡烛,并说出特点及用处。
“小朋友,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啊?”
幼儿通过触摸小结普通蜡烛的特点:外型像铅笔,硬硬的、滑滑的、白色的。
“我们平时都用蜡烛做过哪些事情啊?”
普通蜡烛的作用:照明,给地板打蜡,给拉链打蜡。
二、幼儿认识特殊的蜡烛。
“这普通的蜡烛是老师带来的,小朋友把你们带来的蜡烛也拿出来让大家看看吧!”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各种工艺蜡烛,并和教师共同小结工艺蜡烛的特点和作用。
工艺蜡烛的特点:不光有表面硬硬的蜡烛,还有软软的、涩涩的、透明的、各种颜色、各种形状、各种香味的……
工艺蜡烛的作用:除了照明外,还有薰香的、不同的气味带来不同的感受;还有专门几日用的蜡烛,比如:结婚用的、过生日用的、过圣诞节用的、自己制作蜡烛当礼物送人的……
三、通过实验了解蜡和水不能融合在一起。
(一)让幼儿通过平时对普通蜡烛的使用和观察,说出普通蜡烛的特点及用处。
“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你们看看老师带来的蜡烛什么样的?”
幼儿通过触摸小结普通蜡烛的特点:外型像白色的铅笔,直直的、硬硬的、滑滑的、。
“那你们想一想我们平时都用蜡烛做过哪些事情啊?”
经过幼儿的讨论后小结普通蜡烛的作用:可以照明,可以给地板打蜡,可以给拉链打蜡。
(二)幼儿认识特殊的蜡烛。
“这是老师带来的普通蜡烛,我看到今天又好多的小朋友带来和老师不一样的蜡烛,快把你们带来的蜡烛拿出来让大家看看吧!”幼儿大胆的介绍自己带来的各种工艺蜡烛,并和教师共同小结工艺蜡烛的特点和作用。
工艺蜡烛的特点:不光有表面硬硬的蜡烛,还有软软的、涩涩的、透明的、各种颜色、各种形状、各种动物的、还有放在容器了的、还有各种香味的……
工艺蜡烛的作用:除了可以照明外,还有薰香的、就是点燃后又不同的气味的',可以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还有专门过节用的蜡烛,比如:结婚用的、过生日用的、过圣诞节用的、还有自己制作蜡烛当礼物送人的……
(三)通过实验了解蜡和水不能融合在一起的简单科学道理。
1、“小朋友,那我们现在就感受一下香薰蜡烛的味道吧!”
教师依次点燃五种香薰蜡烛,让幼儿感受不同的味道,同时教师教育幼儿如何安全使用蜡烛。
安全使用蜡烛:
使用点燃的蜡烛时,必须有大人陪同;融化的蜡水不用滴到手上,以免烫伤;点燃的蜡烛不要放在易燃物品的旁边,如:纸啊、窗帘下啊、沙发上啊,床上啊等等;一旦发生火灾立即报警。
2、小实验:美丽的蜡花
“小朋友你们快看,蜡融化了,老师把融化的蜡滴到水里,你们看看会怎么样?”
请六名幼儿自己制作蜡花,教师注意幼儿安全。幼儿通过对实验的观察进行讨论水和蜡的关系,并大胆的说出的自己的发现。
小结:蜡和水不能融合在一起。
3、小实验:会变魔术的蜡烛
“小朋友们都累了吧,你们休息一下,看看老师用蜡烛给你们变魔术!”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一张白纸,上面什么都没有,我用蜡烛画个房子,在画个太阳,还有大树……”
教师绘画的内容孩子们根本就看不到,教师在画上涂上一层水彩同时说:“怎么没有呢?哦!涂上水彩我变变变!咦!老师的画出现啦!谁知道这是为什么啊?”
再次小结:蜡和水不能融合在一起。
“小朋友,你们也用蜡烛变一幅美丽的画吧!”
幼儿进行蜡烛画创作,并展出作品。(作者: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图们市先锋幼儿园托大班李琼)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磁铁的名称,用过自身发现,知道磁铁能吸铁制品。
2、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和思维能力。
3、体验活动中的乐趣和成功的乐趣。
4、能用记录、言语的方式表述探索的结果。
教学准备:
1、每人一只篮子,备有各种磁铁、铁制品(回形针、大头针、铁夹子) 和其他的木制品以及塑料制品。
2、2.大记录单一张、记号笔。
3、自制磁铁玩具(会跳舞的小孩),有关磁铁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 自由探索,通过自身的操作。探索出磁铁的奥秘。
1、小朋友,你们桌上每人都有一个篮子东西,请你们去玩玩。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巡回观察。
二、认识磁铁,知道磁铁的名字。
1、你发现了什么?
2、学习“磁铁”词语。
3、带着问题:什么东西吸得住;什么东西不能吸。再让孩子去玩玩。
三、 教师和幼儿交流讨论,并学习记录。
1、磁铁的好朋友都有谁?并在好朋友的身上打钩钩。
(1) 幼儿讨论并回答。
(2) 幼儿再次自由探索。
(3) 出示大记录单,请幼儿用语言记录磁铁的好朋友。
(4) 教师小结。磁铁能跟铁做的东西做朋友,只能吸住铁制作的东西。
四、 解决问题——动脑筋、想办法,
1、创设情境,让孩子动脑去思考去发现。
(1) 老奶奶缝衣服时候,不小心把针掉在地上,小朋友帮忙想想办法。
(2) 渔夫把钓到鱼都拴上铁钩,放进池塘里养,这是为什么?
(3) 小纸船上的.铁钉全打翻在大水缸里,小朋友用什么办法把它捞出来。
2、欣赏自制磁铁玩具——会跳舞的小孩。让孩子进一步了解磁铁的本领。
(1) 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探索。
(2) 引导幼儿去玩玩,去探索。(感觉好奇)
(3) 讨论小结小孩为什么会跳舞。(磁铁的奥妙)
五、愉快的轻松地看幻灯结束。进一步了解磁铁的其他更多用途,幻灯片内容包括门吸、起重电磁铁、电磁铁、磁力火车、磁力画写板、文具盒、等。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探索感知空气与燃烧的关系活动重点:燃烧需要空气活动难点:蜡烛燃烧时间长短与空气多少的关系活动准备:蜡烛打火机杯子记录表活动过程:
1、设疑,引发探索兴趣(一)师出示一支蜡烛,引导幼儿发散思维。
师:你有什么办法让蜡烛亮起来呢?
(吹、扇……)(二)引导幼儿进行逆向思维。、师:用什么办法把它熄灭呢?
(吹、扇……)二、第一次实验探索活动,感知燃烧需要空气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小实验,老师点燃两支蜡烛,请你们仔细观察我是用什么办法熄灭其中一支蜡烛的?它是怎么灭的?
(师操作点燃两支蜡烛,一支罩杯子,一支不罩)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呢?
(罩杯子灭,不罩没灭)2、为什么这支蜡烛还在燃烧?
(空气……)3、这支蜡烛怎么灭的?
(罩杯子)(慢慢的一点一点灭的)4、为什么罩上杯子,蜡烛会慢慢地一点一点地熄灭呢?
(空气……)小结:燃烧需要空气,杯子里的空气越来越少,蜡烛就会慢慢熄灭。
2、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3、通过调查、观察、体验、合作探究等活动,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分组操作,进一步感知空气与燃烧的关系师:再来做一个小实验,请小朋友到你们相应的组坐好,先来看有什么用具。
1、师:大家来看,做这个实验所要用的材料杯子大小一样吗?(不一样)接下来的实验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蜡烛在杯子里燃烧时间长短有什么不同?
2、这个实验要第组小朋友共同完成,但是分工不同,有一个小朋友来点蜡烛,3个小朋友罩杯子,现在给大家一分钟时间协商,商量好后请以上坐好。
3、谁来点蜡烛?
要求:空气谁来罩杯子呢?
要求:一个杯子罩一支蜡烛,一定要同时罩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同时罩呢?
(……)那我们就来用这种方法。
4、介绍记录表请你们用线条表示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
5、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6、交流结果谁把你的记录结果说给大家听?
为什么会这样呢?杯子里空气一样多吗?
四、活动延伸:用什么方法让即将熄灭的蜡烛再燃烧呢?
谁会分活动目标:学习把一个图形二等分,并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活动重点:探索不同图形二等分的方法活动难点: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活动准备:圆形卡片、正方形、长方形、记录表、剪刀活动过程:一、探索图形二等分的方法师:这里有一个图形,请大家来想办法把它分成相等的两份。
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引导幼儿用重叠的方法验证两部分是否一样大?
师小结:把一个图形分成相等大的两份,叫二等分。
二、探索正方形,将它二等分看看有多少种方法?
请小朋友取正方形,将二等分看看有多少种方法?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1、你是怎么分的?
2、分出来的两份一样吗?
3、你是怎么知道的?
4、还有其它方法吗?
教师将多种方法展示在黑板上。
三、探索长方形二等分的方法1、以小组进行,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2、幼儿探索后请幼儿以小组交流分享操作结果。
四、活动结束还有很多图形宝宝也想请小朋友把它们二等分,我们来分分看。
教学反思
认识和探索环境是人类的本性,新《纲要》中对幼儿科学领域教育的目标指出,要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并能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在本次活动中我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做,活动内容方面既考虑到了符合幼儿的现有的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既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又有助于拓展孩子的经验和视野。在互动方式上,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有机的结合并相互渗透注重孩子学习的综合性、趣味性、操作性和游戏性。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索促进信息的获得和观察、感知能力的发展。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比较豆子泡水之前和泡水过后的变化。
2、了解泡过水后的豆子的构造。活动准备:干黄豆和泡过一夜的湿黄豆若干,练习册。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回忆泡豆子的情形。
1、想想昨天我们是怎样泡小豆子的?泡的是什么豆子?它是什么样的呢?
二、观察泡过水的豆子的形状。
1、出示两种豆子:泡之前的豆子和泡过水后的豆子大小有什么不一样呢?哪个大哪个小?泡过水后的豆子外皮怎样?形状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2、请你们拿一个小豆子,轻轻剥开两瓣,看看里面怎样?你知道里面长出细细的小芽叫什么吗?胚芽有什么作用呢?(
3、小结:植物的.胚芽是植物胚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位于胚轴的顶端,突破种子的皮后发育成叶和茎。
三、画一画。
1、请你将泡之前的豆子的样子和泡过水后的豆子模样画出来。
2、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并说出泡过水后的豆子的构造。
四、延伸活动。
我们将这些豆子种植起来,看看它们都会有什么变化。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意图: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
认知目标:
了解潜水艇下沉,上浮的原因,乐于探究其中的奥秘。
技能目标:
1、通过潜水艇的制作过程,锻炼幼儿的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
2、通过活动锻炼幼儿动脑思考的能力
3、通过反复的实验了解潜水艇上沉与下浮的过程以及简单的原理。
采用的科学方法:
提问法、探索发现法、动手实践法、比较法。
准备材料:
(一)幼儿材料:塑料瓶、医用注射器、胶皮管、重量铁杆
(二)教师材料:潜水艇图片
(三)实验步骤
1、将瓶盖拧下
2、用胶皮管连接瓶盖
3、用胶皮管连接注射器
4、将重量铁杆放入瓶中
5、将瓶盖拧紧
6、备水
7、将注射器活塞拔出,使瓶内注满水,两孔冲下
8、推动活塞,观察现象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教师出示潜水艇图片。
1、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潜水艇)
2、谁知道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能浮在海上,还可以潜入海底)
3、让幼儿想像一下鱼在水中沉浮时的样子,他们是利用什么来完成浮与沉的?(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鱼鳔并让幼儿了解鱼鳔的用处:鱼是因为有了鱼鳔就能自由自在的在水里游,是鱼鳔控制着小鱼的沉与浮,当鱼鳔里充满空气时,鱼就能上浮;小鱼想下沉时就将鱼鳔里的空气排出来。看,小鱼就像小潜水艇一样,在水中自由上下,简直就是“活的潜水艇”。
(二)活动进行中
1、材料探索
(1)首先请幼儿探索材料的名称和特征(即材料的名字、材质、形状、颜色等,并请幼儿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哪里可以见到)
(2)接着请幼儿探索材料的关系和作用:潜水艇模型是做什么用的?医用注射器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在实验中是做什么做的呢?塑胶管是安装在哪里的`?铁杆有什么作用?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指导幼儿操作。
(1)将重量铁杆放入潜水艇模型中
(2)将罐子沉入水中将潜水艇模型中的气体排出
(3)塑胶管一头接上注射器,另一头插入瓶盖上的孔中
(4)注意:注射器一定要处于拉开的状态,为了把空气打进去。
3、总结:在实验中,潜水艇中注满水时,潜入水下,当拉动注射器时,水被排出,重量减小,所以潜水艇上浮。
(三)互动课堂
小朋友们,下面有两个水盆,第一个水盆里放浮在水面上的物品,第二个盆里放沉在水底的物品,将物品序号写在水盆里。
浮:A小盘 C 纸花D铅笔 G乒乓球 沉:B铁钉 E橡皮泥F曲别针
(四)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教师提问并进行作品展评
1、总结:在实验中,潜水艇中注满水时,潜入水下,当拉动注射器时,水被排出,重量减小,所以潜水艇上浮。
2、提问:书中科学知多少部分
3、作品展评:谁的潜水艇可以自由的上下?
(五)总结延伸
回家后,自己寻找材料,自己重新制作一个潜水艇。
(六)撕页、成品、袋子带回家。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是获得经验的先决条件。教师巧妙的设计、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就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主动性。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感知自由下落物体速度的快慢,对探索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2、发现不同物体的自由下落现象。
3、学习用统计表记录两种不同物体下落速度的快慢。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1、轻重对比明显的两种物品(人手一份)。如,沙包和泡沫板、羽毛和橡皮泥、塑料袋和铁板、布块和积塑玩具等2、大小相同的'纸每人两张3、质量相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品若干。如,大小相同的三角铁、牛奶瓶、饮料瓶、薯片盒等4、大统计表三张,分别代表三种物品下落现象。幼儿统计表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探索两种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现象。
1、出示沙包和泡沫请幼儿猜一猜:“如果这两种物品往下落,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2、实验沙包与泡沫下落现象提问:“这两种物品下落时,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轻的快,重的慢)3、幼儿自由探索两种轻重不同的物品要求:(1)两样物品放在同样的高度上。
(2)跟朋友交换两种物品玩。
4、归纳结论并统计(小结:重的物品落得快;轻的物品落得慢。)教师拿出大统计表帮助幼儿理解怎么记录5、幼儿自己统计结论,并小结统计情况、展示统计表。
(二)、探索质量相同、大小相同但外形不同的物品下落现象。
1、出示两张质量相同、大小相同的两张纸,把其中一张揉成一团请幼儿猜一猜:谁落得快?
2、幼儿动手试一试3、小结,外形小的落得快。并记录在大统计表上(三)、探索质量相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品下落现象。
1、出示大小不同的三角铁。
(1)请幼儿说说它们的相同点(质量、形状)与不同点(大小)(2)猜一猜:它们谁会先落地?还是有别的情况出现?
2、实验。结论是:同时落地。
3、验证,出示大小不同的牛奶瓶、薯片盒等4、将结论记录在大统计表上5、说一说,在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像这样同时落地的?
活动反思:
1、第一个环节没有让幼儿充分体验物体都是下落的,示范的时候关于如何抛和最终结果这两个指令不明确。这个环节只作为初步感知,不应该占活动的大部分时间。
2、第二个环节比较时,应让幼儿在五中材料中随意选择两者进行比较,如果五种比较则很难有明确结果,也浪费时间。在幼儿操作之前我引导幼儿应该在同一高度松手来比较,但是幼儿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都这么做,有的根本没有两两比较就凭感觉写结果,幼儿较乱,应该让幼儿上来分享他是怎么比较的,也可以让幼儿将下落的过程画下来。
3、材料选择:用纸来做实验每次都受空气阻力会导致速度不同,而且形状不固定。应选用重量相同形状不同、形状相同重量不同的材料来比较,这样更加能控制变量,要先从幼儿最易认同的经验来探究。材料投放的时候应随着环节的递进一步步投放,不应所有的都放好。
4、科学活动目标应该是让幼儿学会怎样探究,而结果并不是很重要。
5、第三环节应该让幼儿操作之后再得出结论,挑战幼儿原有经验。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兴趣。
2.提升幼儿的观察力和分辨能力。
3.为实物匹配相应的点卡,依据出示的动物和水果图片,说出它们可以用几个点表示。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重点
为实物匹配相应的点卡。
活动难点
出示动物和水果图片,说出它们可以用几个点表示。
活动准备
实物(动物和水果)卡片5张,点卡5张。
活动过程
一、复习点数
1.点数5以内数量。
师:今天我带来了许多小图片,请宝贝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师(出示大象卡片)问:图片上有什么呀?有几只大象呀?
师(出示小兔子卡片)问:这张图片上又有什么呢?它们有多少呢?
师:真的有两只小白兔吗?大家一起来用手数一数。
(幼儿手口一致地数数一只、两只。)
以同样的方法出示小老鼠卡片、小蜜蜂卡片、小鸡卡片。
师:这些动物卡片想和你们一起做游戏,大家愿意吗?
2.按量排序。
师:现在我们要来给这些动物卡片排排队了,记住,要按卡片上的动物数量从少到多排一排。,那么哪张卡片排在最前面呢?哪位小朋友愿意到前面来排一排?
师:哪张卡片排在大象的后面呢?(指名幼儿上前操作,强调边排边说什么排在大象的后面)
师:你们看他排得对吗?
师:接下来该怎么排了呢?指名幼儿前来操作。
师:我们为动物卡片排好队了,现在请小朋友一起说一说它们是怎么排队的'?
3.送圆点。
师:接下来我们要给动物送圆点朋友,一只动物送几个圆点呀?
师:我们要边送边说:一只大象,我送你1的点卡。那两只兔子呢?三只小老鼠呢?
请幼儿前来送点卡,边送边说。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几只什么我送你几的点卡,行吗?
二、操作活动
1.提出要求。
师: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许多材料,有的小朋友是水果卡片,有的小朋友是动物卡片(分别出示一下卡片),请你们先给水果卡片或动物卡片排好队,再给它们送上点卡,记住了,要边排边说,边送边说,听明白了吗?那就一起去操作吧。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师:宝贝,你在给谁送点卡?
3.活动评价。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向大家说说自己是怎么操作的?
三、活动结束
师:今天,小朋友们都很棒,不仅给动物卡片和水果卡片排好了队,还给它们送上了圆点朋友。
活动延伸:
在区域里继续操做其他动物以及水果卡片与圆点对应的游戏。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12-18
大班科学教案12-29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2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23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04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9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29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01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25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