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08 08:05:21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语文教案优秀[9篇]

语文教案 篇1

  习作要求:

  1、把你在“畅所欲言”中的发言整理成一段话。

  2、记述一个关于由尊严或没有尊严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也可以是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还可以是读过的书中某个人物的故事。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心情和想法,把文章写得“有情有意”,同时也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习作难点:

  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心情和想法,把文章写得“有情有意”,同时也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习作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目的要求:

  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心情和想法,与阅读《嗟来之食》相结合,组织学生展开辩论,引导学生对尊严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完成初稿。

  一、

  激发写作兴趣

  读《嗟来之食》以“那个人到底应不应该吃黔敖的东西”为主题展开辩论,引导学生对尊严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二、明确写作要求

  1、把你在“畅所欲言”中的发言整理成一段话。

  2、记述一个关于有尊严或没有尊严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使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也可以使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还可以是读过的书中某个人物故事。注意体会人物的心情和想法,把文章写的“有情有意”,同时要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3、介绍自己准备的内容。

  三、学生完成初稿,教师巡视检查。

  第二课时

  目的要求:

  评议例文,指导修改

  习作过程:

  一、重审习作要求

  二、评议例文

  注意指出好在什么地方?还存在什么问题?

  三、出示例文(片断)

  1、先读一读,找出不足的地方。

  2、集体修改。

  2、读后有什么不同,谈自己的看法。

  四、修改作文

  1、自己修改

  2、小组互改

  第三课时

  目的要求:

  鉴赏作文

  习作过程:

  一、重审习作要求

  二、鉴赏优秀作文

  1、指名读优秀作文

  2、小组评论

  3、集体评议,小组谈体会。

  三、教师总结:

  第六次习作

  习作要求:

  1、谈自己喜欢的音乐,引导学生说出喜欢的原因。

  2、指导学生想象,在想象的`过程中,启发学生说说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

  3、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可以写成故事、童话、也可用说明的语言介绍。引导学生表达出真情实感。

  习作难点:

  指导学生想象,在想象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体会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

  习作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目的要求:

  启发学生打开思路,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可以写成故事、童话、也可用说明的语言介绍。引导学生表达出真情实感。完成初稿。

  一、出示习作要求:

  启发学生打开思路,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可以写成故事、童话、也可用说明的语言介绍。引导学生表达出真情实感。

  二、重温本单元的课文

  1、《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月光曲》、《林中乐队》引导学生表达出真情实感。

  三、学生完成初稿,教师巡视检查。

  第二课时

  目的要求:

  评议例文,指导修改,学习修改方法。

  习作过程:

  一、重审习作要求

  二、评议例文

  注意指出好在什么地方?还存在什么问题?

  三、出示例文(片断),指导修改。

  1、先读一读,找出不足的地方。

  2、议一议,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好在哪里?哪些地方不具体?

  四、修改作文

  1、自己修改

  2、小组互改

  五、清抄

  第三课时

  目的要求:

  总结鉴赏,提高写作水平。

  习作过程:

  一、重审习作要求

  二、鉴赏优秀作文

  1、指名读优秀作文

  2、小组评论

  3、集体评议,小组谈体会。

  三、教师总结: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熟练朗读文言文,把握正确的语气、语调,并进而读通文句;

  2、感受物外之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

  重点:准确朗读,读通文句,感受物外之趣。

  难点:背诵课文,读懂文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课文序言导入课文讲述,板书课题及作者姓名,简介之:

  1、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工诗画、散文。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与妻陈芸感情甚笃,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多年,历尽坎坷。妻死后,他去四川充任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2、《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三分钟。

  三、一生读课文,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难读字音:

  zhì miǎo nǐ jiāng lì yí lì hè páng

  童稚 藐小 拟 强 唳 怡 砾 壑 庞

  四、齐读课文,教师指出注意点(句读、字音等)。

  五、学生自读课文五分钟,要求读通课文。

  六、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插图,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并说出理由):

  1、请简要描述这张插图的内容。

  2、画中的少年是谁?画中的'白鹤是真的吗?这些白鹤实际上是什么?

  3、蚊子为什么会变成白鹤? 4、“飞蚊成鹤”,表现了少年时期的“我”的什么特点?

  5、用文中的语言概括“我”这样做的好处?

  6、“我”为什么能获得“物外之趣”(自身具备什么条件)?

  7、文中除了“飞蚊成鹤”之处,还写到了什么“物外之趣”(即把什么看作什么)?

  8、为什么“我”“呀然一惊”?文中的庞然大物指什么?

  9、“我”为什么要打癞蛤蟆并“驱之别院”?

  七、师生共同合作,解答上述问题,了解全文大意。

  八、集体朗读课文,请一学生简述故事内容。

  九、小结本堂课所学内容,布置作业:

  1、在自己的本子上翻译全文;

  2、熟读全文,背诵全文。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10字,认识10个字。

  2、正确读写并理解“真情、诚恳、风筝、吹拂、陶醉、形影不离、五颜六色、触景生情、苦思冥想、眉习色舞、情不自禁、开虚作假”等词语。能用“情不自禁”、“陶醉”写句子,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理解词语的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要实话实说、不隐瞒真实的情况。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句。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要实话实说、不瞒真情是诚信的重要表现。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会认生字词。

  一、 导入,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

  2、学生读题。

  3、解释课题。

  “真情”有两个意思

  (1)、真实的情况;

  (2)、真实的感情。本文中“真情”指的是什么呢?

  二、 学生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

  2、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开火车读课文,生字互查。

  3、讲讲课文大意。“真情”是什么?

  4、学生质疑。

  三、 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

  2、反馈:读后你了解到了什么?

  3、理解词语:“诚恳”、“形影不离”。

  四、 学习生字。

  五、 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老舍和高煜年金子般闪闪发亮的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巩固生字词。

  2、朗读课文。

  二、 学习课文2、3自然段。

  1、默读课文2、3自然段,思考:从这两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2、全班交流。

  (1)、联系上下文理解:“吹拂”、“千姿百态”、“五颜六色“、”触景生情“、“苦思冥想”。

  (2)、议一议:老舍为什么帮高煜年,是怎样帮的?

  接爱帮助的'高煜年心情怎样?

  (3)、指导在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 学习课文4-8自然段。

  1、默读课文4、5、6、7、8自然段。

  思考:从这几自然段中你了解到什么?

  2、全班交流。

  (1)、理解:“眉飞色舞”、“陶醉”。

  (2)、面对老师的表扬,老舍、高煜年反应?(找出句子边读边议)

  (3)、有感情朗读课文。

  如果你是老舍或高煜年,你会怎样说?(扮演角色)

  听了老舍、高煜年的话后,老师怎样说?(扮演老师发言)

  四、 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为放风筝帮写作文

  不瞒真相

  得到表扬深感惭愧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10个,继续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积累词语13个。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收集聪明人的故事,说一个给大家听。

  4. 明白聪明人也需要别人的帮助。人人都有聪明才智,人多智慧多。

  教学重点:

  1. 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其组成的13个词语。

  2. 积累句子2句,能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明白聪明人也需要别人帮助,人人都有聪明才智。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引入课题。

  1、简单介绍“诸葛亮”

  2、揭示课题:诸葛亮和小皮匠。

  3、指名读课题。

  4、学习生字:诸、葛、匠

  “诸葛”是复姓,还有哪些是复姓?

  5、齐读课题,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整体感知课文。

  1)边听故事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轻声读课文,圈出文中不认识的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问:你已经认识其中的哪些字?

  2)复习部首查字法,查出“筏、礁、撞”生字。读读字典里“筏”的意思,理解“木筏”这个词语。

  3)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请在小组里交流。比较形近字:“击一出”,“故一敌”,“士一土”。

  4)老师把生字的拼音去掉,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5)生字放到课文里会读吗?

  3.数数课文有几小节?

  三、读课文,学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节。

  1)师生引读第一节。思考:诸葛亮领兵去打仗,来到乌江边,遇到什么困难?

  2)出示句子:乌江水深流急,江中还有礁石,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3)指导朗读句子。(开火车读 齐读)

  2、学习课文第二三小节。

  1)师:这下怎么办呢?诸葛亮想了些什么办法呢?让我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小组学习,并找出有关句子。

  2)全班交流

  3)板书:架人桥、做木筏、贴布告

  4)出示:诸葛亮先…… ,再…… ,最后 …… 。练习说话。

  5)齐读第二、三节。

  3、学习课文第四、五节

  师:三个小皮匠让诸葛亮怎么做呢?(读小z纸条的`话)。

  (内容:请你准备三千张牛皮,用牛皮做筏子。牛皮筏子不怕礁石撞,这样你的军队就可顺利过江了。)

  1)指名读,愿意读的站起来。

  2)齐读第四节。

  (引):这真是……(生读第五节)

  师:齐读课文。

  四、复习巩固,课外延伸。

  1. 读生字(开火车)。

  2. 读词语(齐读)。

  3. 讲讲古今中外有关聪明人的故事。

  1)小组讨论。

  2)组内交流。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学准备:小黑板,小猪、小牛、小猴和土地爷爷的头饰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中,前半部分以读为主,在读中学,在读中悟,在个性化的朗读中张扬个性。后半部分以演为主,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整堂课中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以实现。

  教学流程:

  一、 复习导入

  1、 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想得真周到,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分别送上了一袋麦子,这是怎样的一袋麦子呢?

  2、 指名说,并指导朗读这些词语:黄灿灿的麦子 饱满的麦粒 上等的麦种

  3、 这么好的.麦子,这三个小动物是怎样处理的呢?自读课文2-4自然段

  (点评:直奔主题,再次感受麦子的特点,为下文三个小动物的不同处理方式作铺垫)

  二、 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 自由读2-4自然段,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他们的高兴,再反复多读几遍,读出高兴的语气

  2、 学生自读课文

  3、 交流一:

  (1) 出示第二自然段,小猪会怎样开心地喊?

  (2) 指导学生个性化朗读,从不同角度体会小猪的开心

  (3) 这时,小猪都等不及了,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他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指名答

  (4)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

  4、 交流二:

  (1) 小猪当美食家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小牛呢?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他的高兴?出示第三自然段,学生谈体会。

  (2) 是啊,小牛看到这么饱满的麦粒心里一定特高兴,你有哪些词来形容他的高兴劲呢?

  (3) 学生积累朗读

  5、 交流三:

  (1) 出示第四自然段,小猴的快乐可没那么容易体会了,只要我们学会想象,就能体会到小猴的开心了,想象一下,当小猴看到这上等的麦种后,他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2) 学生想象交流

  (3) 读好这段话

  (点评:这三段文字的教学中分别从指导个性化朗读、积累运用、想象感悟这三方面进行教学,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

  三、 学习课文5-9自然段

  这三只小动物在不同的处理方式中享受到了各自的快乐,一年过后,土地爷爷来了,发生了怎样的事,请大家轻声读5-9自然段,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角色练习朗读

  (1) 学生自读课文

  (2) 小组合作表演

  (3) 指名上台表演(戴头饰)

  (点评:在表演中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学生在读中演,演中悟,悟中获。)

  (4) 讨论:小猪、小牛、小猴都收了一袋麦子,由于他们的做法不一,结果也就不一样了,你喜欢谁的做法?

  (点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和体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不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获得的启迪,不断提高认识水平。)

  四、 课外延伸:今年过年,土地爷爷又会给哪些小动物送礼物?送了什么礼物?结果怎样?请展开丰富的想象,编个故事。

  (总评:《三袋麦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通过三个小动物对事物的不同处理带来的不同结果,阐述了只有播种才能有收获的道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和他们共、共行动,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指导学生个性化朗读,表演中体会人物个性,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他们的独特感悟等等都是个性化阅读指导的体现。)

  板书设计:

  三袋麦子

  小猪 吃光 哈哈大笑

  小牛 保存 土地爷爷 点点头

  小猴 全种下 夸奖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七个生字,会写九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复述课文。

  3、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小青蛙热爱读书以及小动物之间友善和谐的关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复述课文。

  2、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小青蛙热爱读书以及小动物之间友善和谐的关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小青蛙热爱读书以及小动物之间友善和谐的关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与学生数量相等的枫叶、小青蛙和小蜥蜴的头饰及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张美丽的红枫叶》。围绕着这张美丽的红枫叶,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童话故事呢?。

  二、整体感知:

  下面老师想请几名同学来读一下课文,谁想试一试?

  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你在童话中认识了哪几个朋友?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随着学生的.回答,将青蛙、蜥蜴、鲫鱼的图片贴到黑板上。)

  三、分层学文:

  1、青蛙为什么想要一张书签呢?(板书:做书签)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1- 5段。

  重点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描写红枫叶的语句,并指导朗读。

  2、可奇怪的是,青蛙先生并没有把这张红枫叶拿回家,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一边读课文6-13自然段,一边画出相关语句。

  重点理解:

  因为青蛙看到红枫叶下有一条小蜥蜴,小蜥蜴正躲在红枫叶下睡午觉呢。他怕惊醒小蜥蜴,所以就没有拿走红枫叶。

  (板书:睡午觉)

  青蛙先生轻轻地说了声:“对不起!”

  3、可是青蛙先生回到家,还是在想着那张美丽的红枫叶,就忍不住去找小蜥蜴,于是就有了小青蛙和小蜥蜴的对话,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来做小演员,同桌两个人,一个来演小青蛙,一个来演小蜥蜴,先在下面试试。

  师示范指导。

  盖在你身上的那张红枫叶呢?读时语速稍快,表现青蛙先生着急的问。

  我太喜欢它了,想把它做成一张书签。“太”可以读的稍重稍长,体现对红枫叶的喜爱。

  “那你刚才为什么不取走它呢?一阵风把红枫叶吹到小溪里去了,我看见一条小鲫鱼顶着它游走了。”想得到红枫叶的是青蛙先生,可小蜥蜴为什么觉得惋惜呢?

  (其实,小蜥蜴是替青蛙先生觉得惋惜,觉得难过,看来,小蜥蜴对青蛙先生也是特别的——关心)

  “真可惜。刚才我怕拿走了它,会惊醒你的午睡。”青蛙先生满怀希望地来找红枫叶,却发现红枫叶被小鲫鱼顶走了,它这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难过、失望、伤心)所以青蛙先生叹了口气,生读,师示范,生再读。

  4、善良的小青蛙为了不打扰小蜥蜴的午睡,没有得到这张漂亮的红枫叶(板书——没得到),可傍晚时候,红枫叶(贴图)却来到了青蛙先生的家里,这是怎么回事呢?谁能为大家读一读14——22自然段?

  5、所以青蛙先生快乐的说:“(屏幕出示:谢谢你——红枫叶!谢谢你,好心的小蜥蜴!)”

  四、想象结尾:

  《绿色的童话》里终于有一张漂亮的书签了,每当青蛙先生看到这张红枫叶的时候,就会想起什么?

  所以课文的最后用了哪个标点符号?这真实一个让人回味无穷的省略号啊!同学们一起来读最后两段!

  五、解题升华:

  为什么说这是一张美丽的红枫叶呢?

  板书:两颗美好的心灵

  友谊带给我们温暖,带给我们快乐!老师也把这张美丽的红枫叶送给每位同学,快看看自己的书桌堂里,拿出我给你的红枫叶,大声读读这句话——

  播下一颗善意的种子,就会收获无穷的快乐!

  板书设计:

  一张美丽的红枫叶

  做书签 睡午觉

  小青蛙 没得到 送新叶 小蜥蜴

  两颗美好的心灵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学习有“破”有“立”的写法。

  2、体会“说”这种体裁笔锋犀利的特点。

  3、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第2段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从全篇布局来看,作者先“立”(第1段)后“破”(第2段),“立”是为了“破”;“破”后再“立”(第3段),乃其“余事”,可见“破”是要害。这所谓“破”,实质上是针对砭时弊,即批判“耻学于师”的恶劣风尚。这不是一般性问题,必须联系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比较透彻的理解。对这个方面存在的困难,不不估计到。

  此外,将这一段视为教学重点和难点,还出于这样的考虑:这一段笔锋犀利,汪洋恣肆,充分体现了“说”这种体裁“炜晔而谲诳”(陆机《文赋》)的特点。学生此前已学过《马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少年中国说》等篇,对这个特点已有所认识,在此基础上着重体会一下本文作者的行文方式,对学生今后阅读同类作品必有很大的好处。

  二、教学方法。

  本文可以兼用诵读教法和讨论法。诵读,用来熟悉课文语句,领悟作者的思路;讨论,用来加深学生对本文思想意义和行文特点的认识。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高,在时间分配上,应以前者为主。

  采取逐段进行的方式:诵读一段,讨论一段。有关全篇主旨和布局的问题,放在最后讨论。讨论题应是开放性的,可以各抒己见,不给固定答案,要在于能自圆其说,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由于本文语言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做一点语言积累的工作。

  三、课时安排。

  本课拟用3课时。分配如下:

  第一课时:介绍本文写作背景,初步了解本文基本内容,诵读第1段,讨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这一命题。

  第二课时:诵读第2段,讨论韩愈对“耻学于师”时风的批判和文章的锋芒。

  第三课时:诵读第3、4段,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一命题。总结全文(认识本文思想意义和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预习安排

  这篇课文的预习工作十分重要,时间应相当充裕,做得越细致越好。为此,拟在课堂抽出20──25分钟让学生预习,掌握要领;未完成的部分由学生自找时间补做。

  一、给下面的字注音后朗诵全文2—3遍。

  谀(yú)苌(cháng)聃(dān)郯(tán)

  欤(yú)蟠(pán)经传(zhuàn)贻(yí)

  二、本文是针对“耻学于师”的坏时尚写的,笔锋犀利。试就下列两个方面各举出几个例子。(划在课本上)

  1、批判坏现象的尖锐语气。

  2、叙述正确主张的决断语气。

  三、下面的一段文字出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注意加黑点的语句。仔细阅读一遍,然后说说韩愈写《师说》有什么意图。

  “自魏晋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学生),作《师说》,因抗颜(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世(世人)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四、下列诸字在本文中都不止一义,阅读时要注意结合上下文仔细辨析。例如: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篇课文的价值何在呢?这个问题现在还不忙作答。大家已经读过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那一段话,知道韩愈因写此文而被当时人目为“狂人”。请大家根据预习的印象,说说韩愈究竟“狂”不“狂”;如果说他“狂”,这又意味着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要求是:结合文中的某些句子说明韩愈有反对流俗的巨大勇气,有坚持真理的精神,敢于发人之所未发,敢于尖锐地指责坏习俗。)

  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恰当的时机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作为补充。例如:

  ①柳文中说韩愈“抗颜而为师”,这一点在本文中是否有所反映?

  ②韩愈在本文中是怎样表述“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种现象的?对此,他又是怎样评论的?

  ③韩愈对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了怎样的解释?等等。

  [说明]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大致了解本文的内容。

  二、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

  韩愈反抗流俗的这种勇气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他以文章为武器批判落后事物的做法,贯穿着他的一生。同学们学过的《马说》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它大约写于贞元十一——十六年间,比《师说》早几年,那时韩愈才30岁上下。更值得一提的是,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宫中要迎佛骨,韩愈上表反对,要求将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唐宪宗是信佛的,览表大怒,要杀死韩愈,多亏宰相说“愈虽狂,发于忠恳,宜宽容以开言路”,乃贬潮州——这年韩愈是51岁。他有诗记载这件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政,肯将衰朽惜残年。”这种胸怀在封建文人中是不可多得的。

  韩愈在《师说》中所批判的“耻学于师”的坏风气,是在门第观念影响下产生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到唐代,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显贵之家称“高门”,卑庶之家称“寒门”。这对择师也有很大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针对这种错误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是有进步意义的。

  三、诵读第1段。

  1、诵读的准备。

  先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表示极短暂的停顿,下同):

  人/非·生而·知之者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然后解释词语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如改用现代语表述有几种方式?(教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教师的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中的“孰”,可否改为“岂”?(用“孰”表示无例外,虽为圣人,亦不能无惑。用“岂”表示反问,意即凡人皆有惑。用“孰”可以照应下文“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这句话,不改为好。)

  ③“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课本以为“其”是指代之辞,但译为“那些”则不确切。按:句中的“为”,用法同“于”,其为惑”即“彼之于惑”。全句大意是,他们(指“惑而不从师”的人)对于那些疑难,终生也不能解决。

  ④“生乎吾前”句与“生乎吾后”句也是一种对举的行文方式。

  ⑤“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是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2、学生练习背诵并划分本段层次。

  划分层次的步骤是:先分析文理,再归纳各层的大意,最后点明本段主旨,画示意表以助记诵。

  分析文理时提出下列问题:①第1、2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先指出现象,后做解释)。重点是哪一句?(后一句,因为提出教师的任务,这是立论的出发点)。②第3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联系?(承“解惑”而来,说的是不从师则惑不得解。)第4句呢?(承“传道”而来,说要以“道”为师。)把第4、5句合在一起看,行文上有什么特点?(以年龄大小为烘托;先对举,后反问;先分说,后以“师道”一语概括之。)最后一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关系?(承“师道”一语,指出择师标准。)

  归纳各层大意:①指出教师的任务(前两句);②说明解惑和“师道”的必要性(中间三句);③指出择师的标准——“道”在即师在(最后一句)。

  在分析上述内容同时,画出文理示意图如下:

  传道受业解惑(教师的任务)

  ↓↓

  闻道在先不从师则

  即从而师之无以解惑

  ↓(释“传道”“解惑”)

  “师道”

  ↓

  “道”在即师在(择师标准)

  于此可见,本段主旨是阐明择师的标准。

  3、熟练地背诵这一段,然后讨论:

  (1)教师既有三项任务,但本段仅阐述了其中两项,“受业”一项未作阐述,这是为什么?

  (2)所阐述的两项中,哪一项是主要的?有什么理由?

  (3)对“师道”这个口号,你有什么看法?

  [提示]回答上述问题,最好能从文章全局着眼。进行的步骤:先分组讨论(前后桌四人一组),推代表发言,然后由教师总结并适当补充。

  答案要点是:①“受业”是教师的起码工作,即下文说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人尽皆知。开头全面概括教师的任务时不可不说,但不是论述的对象。②在韩愈看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道”,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主要目的就是要“传道”,恢复儒家的“道统”,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这个意图是贯穿全文的(例证略)。③“师道”的口号的提出是有积极意义的,“道”是知识的统帅。“师道”才能学到根本上,这一点在今天仍有借鉴的价值。

  四、留作业。

  1、熟练地背诵第1段。

  2、准备诵读第2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本段可分几层?

  ②本段主要的论述方法是什么?

  ③本段语言犀利,锋芒毕露,要认真体会。

  ④本段在虚词的运用上颇有特色,要注意品味作者行文的语气,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状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背诵第1段。

  2、就虚词和语气表达的关系回答问题:

  ①删去句中加括号的虚词后,语气是否有变化?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慨叹意不足)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同上)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问变为陈述,平淡无奇)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失去可悲之意)

  ②“嗟乎”和“呜呼”都是叹词,都有领起一层新意的作用,有时区分不很严格,但在本段中却是有明显区别的。试将它们位置互换一下,作点比较,说说二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嗟乎”表示慨叹,而“呜呼”表示悲叹,在本段中不能互换位置。)

  ③有人说,“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后,可加上“也”字以示极其肯定之意,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不能加。加“也”有收束全段的意思,下面“其可怪也欤”一句就成为多余的了,而作者的主要意思恰恰在这句话上。)

  二、诵读第2段。

  1、读读讲讲背背。

  方式:分段进行,各段字数大体相等;读(包括教师领读,学生自读)而后讲,讲而后背。

  “嗟乎”!……其皆出于此乎?”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一是过渡作用,上文说“古”,由此开始说“今”;二是提示本段内容,将要分析“师道”不传的原因。)“师道”的内涵是什么?(此语承接上文“无贵无贱……师之所存也”这句话,这就是它的内涵。)

  ②从行文方式看,下面包括三组“对举”——以“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对举,对举的内容彼此相关而又有别,试作分析。(第一组说的是两种不同的学风:古圣乐于“从师而问”,今众则“耻学于师”。第二组说的是这两种学风的不同结果。第三组是总括性的,指出结果不同,就是由于学风不同的缘故。)

  ③这段话中有四个“也”字是表示句中停顿的.,请指出来。(“不传也”“无惑也”“出人也”“下圣人也”)“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的“犹且”跟下文哪一个虚词相照应?(“而耻学于师”的“而”)哪一种句式是表示因果关系的?(“之所以……,出于……”)

  “爱其子……吾未见其明也。”

  ①“于其身也”的“身”是指谁说的?(从“爱其子”可以看出,这是指做父亲的人。)从行文方式看,这一整句话是否也算对举(可以算对举,但句子构造则不相同。)作者是否仅仅指出这种现象的存在?(不是,也有评论:“惑矣”。)删去“惑矣”行不行?(不行,它有领起下文的作用。)

  ②下面哪句话是直接呼应“惑矣”的?(“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是指什么说的?(不知句读,从师而学。)“大遗”又是指什么说的?(不解惑而耻学于师。)

  ③再来看看作者的表述方式,先齐读一遍:“句读之不知……或不焉。”作者把两种状况和两种态度交错起来叙述,而不写成“不知句读而从师,不解惑而耻学于师”,有什么好处?(用特殊的对照方式,更加引人注目;长句划短,读来铿锵有力。)

  ④教师小结:这段话先将为子择师和其身耻师两种做法加以对照,点出一个“惑”字;接着说明童子之师仅“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而不能“传其道解其惑”;最后再作对照比较,“惑”在哪里就很清楚了。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其可怪也欤!”

  ①这里也有对照的叙述,但对照方式与上述两种不相同:两相对照的事物;一个叙述简略,一个叙述详细。说说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要着重叙述“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情况。(“师道不传”关键在于士大夫之族的学风不正,本文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写的。)如果把“问之……官盛则近谀”这几句删去,是否会影响行文的连贯性?(不会影响。)删去好不好呢?(不好。“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这两句是要害,门第观念对择师的影响于此可见。)

  ②“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这句话已将本段内容轻轻收住,为什么作者接着又说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其可怪也欤”这么一段话?(要加强批判的力量。)“其可怪也欤”一句改为“怪哉”是否可以?(改“怪哉”,也通,但意味不同:“怪哉”有不可解之意;“其可怪也”是极言这种现象反常,再加个“欤”字,更有发人深思之意,还是不改为好。)

  2、划分层次。

  方式:先给提示,让学生在课本上划分层次,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各层大意。

  提示:①要注意段的起结,找出关键语句(“师道之不传”“师道之不复”两语意思相近);②再看中间部分跟起结的关系(具体阐述“不传”“不复”的原因);③中间部分有三小层意思,在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并列还是其他。

  各层大意如下(板书其中加黑字眼):

  第一层(开头两句)提出师道长期失传的问题。

  第二层(“古之圣人”到“官盛则近谀”)分析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人们当中存在着“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可分三小层:

  ①总提(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②分提之一(“小学而大遗”)

  ③分提之二(士大夫之族讥笑从师而学者)

  第三层(“呜呼”到结尾)归纳本段主旨。

  3、学生练习背诵。

  方式:开始背时,可以参照板书;稍稍熟悉后,拭去板书再背诵。

  4、自由讨论。

  方式同前。讨论题如下:

  (1)韩愈批评“耻学于师”的风气,涉及的面似乎很广——开头是“今之众人”,接着是所有做父亲的人,最后又是“士大夫之族”,他的主要批评对象究意是谁?请说明理由。

  (2)本文语言犀利,试从这一段中举出几个例子。

  答案要点:

  (1)主要的批判对象是士大夫之族。理由有二:第一,从行文看,本段结尾对士大夫之族的批判语气十分严厉,说他们瞧不起劳动群众,却不如劳动群众聪明,不懂得从师的道理。第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正是这类人的特殊心态,也是门第观念很深的反映,而门第观念跟以“道”为师的正确主张恰恰是格格不入的。这段话中的“众人”(从下文看,至少不能包括“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等也都是指士大夫阶层说的)。

  (2)例如“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表面上是作者的慨叹,其实骂尽了士大夫阶层中的腐儒及不学无术之辈,他们读了几本书,自以为了不起,实则是一本湖涂帐,真要问起他们,就会瞠目结舌,说不出个所以然的。“圣益圣,愚益愚”,语气是斩钉截铁的,不容置辩,也是骂这个阶层中的高位置的人(还有一些例子,可参见前面的分析)。

  三、留作业。

  1、背诵第1、2段。

  2、准备诵读第3、4段,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作者提出“圣人无常师”这个命题,他的意图是什么?

  ②写作缘由可以放在最后写,也可以放在开头写。如果将第4段移至开头,再加上“其文曰”三字,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安排?

  3、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四段。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只查背诵一题,其余二题在诵读和总结过程中自然完成。

  二、诵读第3段。

  这段文字浅显,又富于节奏变化,易于成诵。诵读前可作简要提示,以利迅速记诵。学生能大体背诵下来后就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加深理解。

  1、提示如下:

  “圣人无常师”——这是本段立论出发点。下句“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是用事实说明这一点。

  “郯子之徒,及贤不及孔子”——推出新意,提出问题:不及己而师之,这是为什么?下句引孔子语,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以上为一层,以下另一层:用“是故”引出作者的推论。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回文”辞格。此即观点,下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解释。“如是而已”是决断之词。

  2、学生练习背诵3—4遍后进行检查。

  3、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个说法的实质是什么?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讨论方式同前。

  小结要点:(1)“圣人无常师”这一命题,出自《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贡语)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世上学问门类众多,人不能尽知,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的人学习。孔子向这么多的人学习,给我们树立了榜样。(2)人总是有长处也有短处的,用这种观点来看周围的人,才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3)韩愈从这个观点出发,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论断,告诉我们要向闻道在先的人学习,向术业上有专长的人学习,是很有意义的。

  4、齐诵一遍。

  三、诵读第4段。

  此段更易成诵,无须提示,先背下来,然后讨论有关全篇宏旨的问题。

  1、学生练习2—3遍后,检查背诵。

  2、讨论:

  (1)作者用哪些话明确地表示了他的立场?(“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好风尚。)

  (2)韩愈所说的“道”是指什么说的?(主要是指儒家的“道统”,本段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可证;上段说孔子向郯子等四人学习官职名称、礼、乐等,也包括在儒家“道统”之内;第二段说“彼童子之师……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一句中,也很明显地表示出这个意思。至于说“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则是仅就从师风尚而言,所以下文用“术业有专攻”来照应,这不过是附带论及,非全篇主旨所在。)

  明确上述认识后回答上节课留下的作业题:第4段加上“其文曰”三字后能否移至开头?

  答案要点:这段话中“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二语是点睛之笔,放在开头,读者不明所指,倒显得无足轻重,不如卒章显志为好。

  3、连贯背诵第3、4段。

  四、总结全文。

  1、本文的思想意义。

  导入方式:课文题注中指出,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这句话十分重要。唐初,文坛上继承六朝文风的余绪,写的是“近体文”即骈体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追求形式上的美,很束缚人的思想。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他本人则取法于司马迁、司马相如和扬雄;当时有许多人都跟着学,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苏轼十分赞赏韩愈的这一番努力,说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其时骈体文占统治地位)。古文运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恢复儒家道统。

  提问:韩愈写《师说》,跟古文运动有没有关系?文中有没有这个方面的表示?(文中说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确的表示,说明韩愈“抗颜而为师”,是以恢复古文的优良传统自任的,通过培养“后学”,扩大古文的影响。)

  小结:本文的思想意义在于:(1)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居首位的是“传道”;因此,“道”就是择师的主要标准,“道”在即师在。(2)“传道”就是传授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道统,韩愈既以儒家道统的接班人自居,所以才敢于作《师说》,“抗颜而为师”。(3)要恢复儒家道统,就要在文风上来一个解放,提倡古文,反对近体文即骈体文。

  2、写作方法。

  (1)从全篇看,用的是“立”与“破”相结合的写法——先“立”后“破”,“破”后再“立”。

  进行步骤:先列出第1、2、3段的论述方式,然后归纳出上述写法。

  第1段:由教师职责推论出择师标准。(立)

  第2段:分层论述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由“圣人无常师”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论断。(立)

  归纳后再提问:第二次的“立”跟第一次的“立”是怎样的关系?(发展的关系)

  (2)从第2段看,用的是对比论述的方法。

  这个部分的内容,在诵读中已经涉及,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回答课文练习第二题(即填空题),要求答得简要;对表中某些繁琐项目,也可以不填。但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几点:

  ①本段主要批判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坏风气,指出门第观念是这种坏风气的根源,这是全文分论点之一,从反面论证以“道”为师、“从师而问”的正确性。

  ②“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正是为了提出这个分论点。“众人”,主要指士大夫阶层。

  ③为子“择师而教之”与其身“耻师”的对比,是用一般现象来证明上述分论点,也说明了“耻师”的内涵,即不愿“闻道”,不想“解惑”。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对比,将内容深化一层,更有力地证明了上述分论点,因为这里指出了“耻学于师”的坏风气来源于门第观念。

  [说明]学文章就要学文理。填表也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但也有它的局限性,不可滥用,既不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又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3、语言积累。

  关于一词多义(练习三)

  ①道:(按练习排列的顺序,例句略,下同)A、(儒家的)思想体系。B、说。C、道路。D、方法。(按:此题无相同的义项,练习题有误。)

  ②传:A、流传。B、传授。C、(zhuàn)阐述儒家经义的文字。D、同A。补充:E、(zhuàn)古时供来往行人住宿的旅舍。例:舍相如广成传舍。

  ③圣:A、具有极高智慧的。B、同A。C、圣人。D、封建统治阶级对帝王的谀称。补充:E、旧称学问技术有特高成就的人,如诗圣、棋圣等。

  关于名词、形容词活用如动词后意义的变化:

  ①耻:以……为耻。

  ②师:以……为师;向……请教(学习)。

  ③羞:以……为羞。

  ④小:以……为小。

  ⑤奇:以……为奇。宾客:以……为宾客(把……当作客人来招待)。

  ⑥粪土:以……为粪土(把……看得一钱不值)。

  补充通假字:

  ①受:通“授”。

  ②不:通“否”。

  五、留作业。

  1、背诵全文。

  2、预习《问说》(要求见该课“预习安排”)

语文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我的影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影子是光学现象,文章围绕形和影子、光源和影子,动作和影子几方面写我观察到的现象,我的想象以及我的感觉,一个活泼、好奇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设计思路】

  1、谜语导课,引起兴趣。

  2、趣学教材,小组交流、讨论、实验、相互合作,得出答案。

  3、户外观察,进行实践、创新。

  4、课后扩展,满足好奇心。

  【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基本脱离了幼儿时期的幼稚,他们对任何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心,对什么事情都想弄个明白,课间休息时,常常有学生兴冲冲地跑到我跟前问长问短,问东问西。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影子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影子的变化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认读本课10个二类字,会口头组词、扩词;能写好本课的7个生字。

  3、能仿照课文中的几种例句造句,如会用:一会儿一会儿练习说话。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

  熟读课文,认读10个二类字;写好7个生字,会用一会儿一会儿练习说话,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学习难点】

  理解影子的形成以及影子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习准备】

  1、手电、实物。

  2、观察阳光下自己的影子。

  【学习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猜谜语:一只小黑狗,沉默不开口。你停它也停,你走它也走。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运用学过的办法认出生字(看上下文猜字、看拼音、查检字表、问别人、)

  2、请生尝试读课文。

  3、听课文录音,要求听清字音。

  4、分析句子的语气,再尝试读课文。

  5、全班齐读,自我评价。

  三、合作识字

  1、小组交流二类字,相互帮助。

  2、小老师领读词组。

  四、学文解趣,点燃火花

  1、随机学习课文一、二、三自然段。

  (1)丁丁说自己的影子很有趣,你认为呢?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影子有趣?

  学生读课文,说说自己读到的内容,全班交流。

  (2)这是丁丁在哪里照出来的影子?

  (3)你们还知道在哪里有影子?

  2、学习第四自然段,探究影子的变化。

  (1) 齐读第四自然段。

  (2) 质疑:影子为什么会变来变去呢?

  学生进行实验、讨论、交流。(手电、实物、照照影子)

  (3)汇报

  抓住两点:

  A、要有影子,必须要有光和形。

  B、影子的变化是因为光源或者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五、户外活动,实践强化

  在操场的阳光下做上几个动作,边做边观察自己的影子的变化,是不是和丁丁说的一样有趣?

  六、课外延伸,自主探索

  回家或上学的路上、课间十分钟、夜间注意观察自己或物体的影子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语文教案 篇9

  [评者按]摈弃了烦琐分析,阅读教学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呢?我以为要走一条“强化诵读,注重感悟”的道路。

  众所周知,人们的语文能力是习得的,而语文能力的习得无一不是从感悟开始。通过对语言材料的反复感悟,学生才会从中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经验,形成了良好的语文素质。

  于永正老师所上《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摈弃了烦琐分析的套路,在“强化诵读,注重感悟”方面做了一些大胆探索。相信大家读了这个实录,一定能够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小稻秧脱险记》。请小朋友把手拿出来,跟于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稻”的笔顺,“秧”的右边起笔位置。

  [评:板书课题不忘写字训练,说明老师有很强的训练意识]

  师:学这篇课文,我们有四项任务。(出示投影片,教师读)

  教学目标

  1.读课文,读出生字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词语的意思。

  3.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后来是怎样脱险的?

  4.写生字,要求写得正确、规范。

  [评:于老师提出的这四项教学目标是在研究本课课后作业题的基础上制定的。课后作业题规定了教每课书的具体目标,只有每课的具体目标落实了,才能确保小学阶段教学总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教每课书,都要像于老师这样强化目标达成意识,围绕课后作业题来设计教学实施方案]

  师:现在,先来看第一个任务。(出示投影片)这一课的生字一共有16个[注:教材是原版本,现已有所调整]。

  杂拥拼棵

  剂喷器欺

  负喘纷雾

  吵汹蛮搬霉

  小朋友注意看,这些生字哪些不要老师教,也不要看书上的拼音,你就认识?

  生:我认识“棵”、“拼”。

  师:这个“拼”字你是什么时候认识的?

  生:我是一年级时认识的。那时有一个词是“拼音”。

  生:我还认识“剂”、“吵”、“雾”。

  师:对她来说,近一半的生字都认识了。你读书的时候,只把不认识的字的拼音画出来。还有哪些字你认识?

  生:我还认识“杂”、“器”。

  师:(老师指“纷”)这个字有认识的吗?

  生:认识,这个字读fēn。

  师:你是怎么认识的?

  生:我是在{清明>这首诗里学的:里面有一句是“清明时节雨纷纷”。

  生:我还认识“搬”。

  师:你是在哪儿认识的?

  生:在我们家门口墙壁上的“搬家公司”的广告上认识的。

  师:那是一些“野广告”。看来,“野广告”也有好处,可以帮助你认字。作为你,还要“感谢”“野广告”。这些字有没有一个都不认识的?(学生摇头)大家要实事求是:请大家拿好书,认真地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看一看课后的生字表。那上面有注音。

  [评:生字对学生来说并季都“生”,这是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廷相等”。在此基础上进行识字教学,这就叫实事求是]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师:我发现有同学已经读第二遍课文了。有的同学在读书时,把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的拼音写在生字的上面。这样很好。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的拼音写在上面。

  (学生默读,边读边写拼音)

  师:读完写完后,请同学们读一读生字的拼音,并记住它。

  (学生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书上生字能记住的请举手。(学生纷纷举手。出示投影片)请同学们看,哪些字记住了。

  (请一同学读,其余同学跟着读)

  师:注意“欺负”的“负”,单读时,读第四声。和“欺”连在一起时读轻声。请接着读。

  (学生读完,老师出示投影片)

  杂草一拥而上拼命一棵

  化学除草剂喷雾器欺负

  喘气纷纷争吵气势汹汹

  蛮不讲理搬到倒霉

  师:看一看,这些字组成的词你会不会读?(指一学生读完)还有问题吗?

  生:“蛮”我读不准。

  师:多虚心,有不懂的就问。谁来当她的老师?

  (一学生站起来教读)

  生:“气势汹汹”的“势”我读不准。

  (一学生站起来教读)

  师:还有问题吗?(学生摇头)看来需要老师帮助的很少很少,有些字平时就会的。第一个任务完成了。下面我们还有一个任务。请大家一边读课文,一边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

  。

  (学生读课文,画词语,教师巡视。发给部分学生小黑板。让他们把不懂的词语写在小黑板上)

  师:请写好的小朋友把小黑板送过来。(学生纷纷送来.老师把小黑板挂到大黑板上。这些词浯是: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警觉、收拾、有气无力、纷纷)请大家把这些词语读一读。

  (大家读词语)

  师:这些词,有的需要老师帮助,有的自己读课文就可以理解;请大家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些词语的意思。我相信,同学们能通过读课文理解这些词语。

  (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读完两遍的请举手。(学生举手)好,读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词语的意思,还要做到正确、流利,如果能做到有感情就更好了。请大家再读。

  (学生继续读课文)

  师:有的同学已经读到第四遍了。刚才有的同学问我(板书“蜡黄”)“蜡黄”的“蜡”的读音。请大家读字音。(师顺手在“蜡”上面加上拼音。学生读la)“蜡黄”是什么意思?就是指脸色像蜡一样黄。第二个任务基本上完成了。

  [评:感悟,感悟,“感”而后“悟”。怎么“感”?主要是诵读,读得多了,学生便能借助语言环境悟出语句的意思。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已有的认识结构对于当前的认知活动会起到决定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某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时,所联系的语言环境可视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思维组块。学生凭借这个词语或句子与上下文中的其他语句的逻辑联系,便能比较容易地推知这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于老师指导学生受复诵读课文,意在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语言。从而为领悟词语或句子的意思创造良好条件]

  师:哪个小朋友有把握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学生举手)三分之二的同学举手。哪些同学虽然没把握读正确,但愿意试一试?(一个同学举手)好,请你站起来。于老师很喜欢这个小朋友,因为她勇敢、敢试。请你试着读一读。

  (学生读得较流利。但读到“小稻秧望着这群蛮不讲理的杂草,说……”时,“蛮”读错了,但自己意识到后,就改正了)

  师:请停下来。这个小朋友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生:“蛮”一开始读错了,后来又改正了。

  师:好,你听得真认真。于老师就喜欢这样的同学,自己错了自己改正。请你再读读那一句。

  (学生读完那句后,接着读下去,教师相机纠正错误)

  师:哪一位同学能不让老师教,就能读得正确、流利,还能有感情?

  (指一学生读。学生读得很好,老师相机表扬)

  师:读得多好呀!不要老师教,你就能读好了,真不简单!

  [评:感悟是指学习主体对语言材料的能动感受与领悟。感悟的效果取决于学习主体的内因,也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于老师长于激励、善于调动,是其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下课)

  第二课时

  师:我们读了一节课的书,黑板上的词有些同学肯定都读懂了。如果还有不懂的,请听于老师读,听后再读两遍,我想大部分词语都可以读懂。

  (老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师读完后.同学们禁不住鼓起掌来)

  师:怎么样三

  生:好!

  师:请像老师一样读。

  (学生像老师一样有感情地读.老师不时地进行表扬)

  [评:课文内容怎么才能懂?反复诵读才能懂,所谓“披文以人情”。诵读得充分,才能感悟得深切]

  师:读到这里,我想,“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肯定懂了。谁知道“气势汹汹”是什么意思?

  (老师喊了几位举手的同学到前面来)

  师:这几位同学都懂了,没有懂的同学请看我们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

  (学生从四面把老师围住:笑声)

  师:“你们要干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声音低)

  师:你们没有读懂。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卡起来。生:(卡腰,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我们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

  (学生不知所措)

  师:(问全体同学)他们应干什么?

  生:他们应上前抢营养。

  师:对,要抢。营养在地里,快!.

  (“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了营养。稻秧没精打采地垂下了头,下面的学生哈哈大笑)

  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生:厉害,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生:野蛮)讲理不讲理?(生: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发言吗?(生:不让)这就叫“不由分说”。各位“杂草”请回去。(笑声)

  (老师拿下小黑板,学生读上面的词语: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

  [评:这几个词语处理得很高明。高明就高明在不是老师一厢情愿地去灌输,而是借助情境启发学生去自悟。词属于第二信号.只有当它与第一信号——即它听代表的客观事物联系起来时,这个词才有意义:于老师进行词义教学,就是让学生在这两种信号系统之间建立起联系]

  师:(指“警觉”)看来这个词语要老师帮忙了:谁不需要?

  生:“警觉”就是灵敏的意思。

  生:“警觉”就是感觉到了什么,然后他抬头看看。

  师:有一点意思,但没说清楚。下面老师表演一下。看了老师的表演,你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但也不一定说得出。

  (老师请两位同学一起表演。一学生读书,一学生当喷雾器大夫,老师当杂草)

  生:“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一棵杂草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说——”

  师:(表演“杂草”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不对呀,大晴天怎么

  会下雨呢?”

  生:“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来——”

  生:(表演喷雾器大夫)“这不是毛毛雨,而是化学除草剂——”

  师:“你是谁?”

  生:“我是喷雾器大夫。平时,你们欺负小稻秧,现在轮到你们倒霉了。”

  师:什么是“警觉”,你们看到了吗?我们再表演一下“警觉”,请大家看清楚。

  (师生又表演了一次)

  师:懂了吗?这就是“警觉”的意思。不要说,体会一下就行了。(拿起小黑板)请大家读——

  生:警觉,警觉;

  [评: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只要“意会”一下就行,不一定要“言传”。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老师在教学词语时,常常将“教参”或词典上的解释一字不漏地抄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以便在考试时不丢分。这样做既加重了学生负担,实际效果也不好。于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1

  师:再看“收拾”。这个词谁读量子?

  生:“收拾”就是欺负我。我就打你。

  师:请你读读书上的最后两节:

  (生读书)

  师:懂了吗?

  生:就是把你打死:

  师:是我吗?(笑声)

  生:就是把杂草毒死。

  师:对,“收拾”在这里就是这个意思:你是怎么懂的?

  生:我读了后面的课文懂的,后面写“杂草纷纷倒了下去”。

  师:倒下,就是完蛋了,被消灭了。这下你是真的懂了。

  师:大家再听我说一句话:“早晨,妈妈对我说:‘把你的房间收拾一下,下午有客人来。”这里的“收拾”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把房间弄干净。

  生:就是整理的意思。

  师:两个同学都明白了,第二个同学表达得更好。词语一定要联系课文来理解。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让人感到它已经是有气无力了?

  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声音大)

  师:你没有完,(学生笑)再喷洒两遍你都不会完。

  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学生喘着气读)

  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生:厉害,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生:野蛮)讲理不讲理?(生: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发言吗?(生:不让)这就叫“不由分说”。各位“杂草”请回去。(笑声)

  (老师拿下小黑板,学生读上面的词语: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

  [评:这几个词语处理得很高明。高明就高明在不是老师一厢情愿地去灌输,而是借助情境启发学生去自悟。词属于第二信号.只有当它与第一信号——即它听代表的客观事物联系起来时,这个词才有意义:于老师进行词义教学,就是让学生在这两种信号系统之间建立起联系]

  师:(指“警觉”)看来这个词语要老师帮忙了:谁不需要?

  生:“警觉”就是灵敏的意思。

  生:“警觉”就是感觉到了什么,然后他抬头看看。

  师:有一点意思,但没说清楚。下面老师表演一下。看了老师的表演,你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但也不一定说得出。

  (老师请两位同学一起表演。一学生读书,一学生当喷雾器大夫,老师当杂草)

  生:“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一棵杂草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说——”

  师:(表演“杂草”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不对呀,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

  生:“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来——”

  生:(表演喷雾器大夫)“这不是毛毛雨,而是化学除草剂——”

  师:“你是谁?”

  生:“我是喷雾器大夫。平时,你们欺负小稻秧,现在轮到你们倒霉了。”

  师:什么是“警觉”,你们看到了吗?我们再表演一下“警觉”,请大家看清楚。

  (师生又表演了一次)

  师:懂了吗?这就是“警觉”的意思。不要说,体会一下就行了。(拿起小黑板)请大家读——

  生:警觉,警觉;

  [评: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只要“意会”一下就行,不一定要“言传”。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老师在教学词语时,常常将“教参”或词典上的解释一字不漏地抄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以便在考试时不丢分。这样做既加重了学生负担,实际效果也不好。于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1

  师:再看“收拾”。这个词谁读量子?

  生:“收拾”就是欺负我。我就打你。

  师:请你读读书上的最后两节:

  (生读书)

  师:懂了吗?

  生:就是把你打死:

  师:是我吗?(笑声)

  生:就是把杂草毒死。

  师:对,“收拾”在这里就是这个意思:你是怎么懂的?

  生:我读了后面的课文懂的,后面写“杂草纷纷倒了下去”。

  师:倒下,就是完蛋了,被消灭了c这下你是真的懂了。

  师:大家再听我说一句话:“早晨,妈妈对我说:‘把你的房间收拾一下,下午有客人来。”这里的“收拾”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把房间弄干净。

  生:就是整理的意思。

  师:两个同学都明白了,第二个同学表达得更好。词语一定要联系课文来理解。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

  ,让人感到它已经是有气无力了?

  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声音大)

  师:你没有完,(学生笑)再喷洒两遍你都不会完。

  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学生喘着气读)

  师:我听到你喘气了,但是声音仍然很大。说话的声音这么大能完吗?(学生笑)

  生:(小声地)“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师:好,掌声鼓励。(学生鼓掌)这就是“有气无力”,读——

  (学生读“有气无力”)

  [评:强调让学生感悟,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恰恰相反,只有教师导得得法,学生才能悟得真切。正是由于于老师的循循善诱,学生对“收拾”一词的理解才逐步到位]

  师:“纷纷”读懂了?请懂的同学站起来。我读课文,你们做动作。

  (学生纷纷站起来)

  师:“杂草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不一会,杂草就纷纷倒下。”

  (在老师的读书声中,站起来的同学纷纷倒下。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师:请大家坐好,看哪个同学腰挺得直。“纷纷”懂了吗?(学生齐答:懂了)刚才有个同学说“清明时节雨纷纷”,那里的“纷纷”是什么意思?

  生:那个“纷纷”是指毛毛雨慢慢地下。

  师:不是慢慢地下。

  生:是指不断地下。

  师:对,是指不断地下。课文中的“纷纷”是“一个接一个”。记住,理解词语一定要联系上下文。

  [评:同一个词语,所在的语境不同,意思也可能不同。于老师教学“纷纷”一词,不忘照应上一节课有同学提到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其教学安排得严密、周到之处]

  师:通过刚才的表演,这些词语都懂了。现在再读,就会读得更好。下面我们找一个读书最好的同学来读。

  (由同学推荐出来的一名女生,到前面配乐朗读。女同学读得很有感情,同学们听得人了迷。读完,同学们热烈鼓掌)

  师:还记得第三题的要求吗?“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后来是怎样脱险的?”请大家

  简单地说一说。

  生:小稻秧刚搬到稻田来不久,它就被杂草抢营养。(师插话:这句话应该这样说:杂草就来抢营养)后来喷雾器大夫喷了一些化学除草剂,把杂草消灭了,小稻秧这才脱险。

  生:小稻秧刚搬到稻田来不久,就被一群杂草团团围住。

  那些杂草抢去了它的营养。后来,喷雾器大夫来了,把杂草给消灭了;小稻秧终于

  脱险了。

  师:说得好,一个比一个好。书读通了,问题也就解决了。

  [评:第三个问题实际上是要求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由于诵读课文比较充分,课文内容理解得较好,学生完成这项作业并不困难。由此看来,让学生熟读课文是关键。正如于老师所说,“书读通了,问题也就解决了”]

  师:下面,请大家把课堂习字簿拿出来,我们来完成最后一项任务——正确、规范地写生字。注意,一要正确,二要规范。每一个字描红、仿影、临写各一遍。自己检查一下写字姿势,“三个一”做到了没有?(放古筝曲)好,先描红一遍。

  (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并提示保持适当的速度)

  师:哪些字的笔顺需要老师帮助?

  生:“杂”、“欺”这两个生字的笔顺我拿不准。

  (教师范写“杂”、“欺”)

  师:还有哪些字?

  生:器。

  师:(范写后)一起把“器”字书写一遍。

  师:写字课再把仿影、临写两项任务完成。

  (下课)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跳水》教案12-10

语文教案(精选)08-11

语文教案(精选)08-27

语文教案【经典】08-14

[经典]语文教案09-02

语文教案07-20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