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09-18 08:45:15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大班教案精华(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的大班教案精华(9篇)

大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锻炼幼儿的单音听辨能力。

  2、引导幼儿探索皮影戏的动作。

  3、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

  音乐cd;《俏夕阳》皮影戏视频;手工纸。

  教学过程:

  1、音乐进场。

  小朋友,你们看那是什么?(影子,原来影子也会跳舞,你们也想参加吗?)

  好,那我们一起出发去电影院吧(放背景音乐)

  2、幼儿自由做影子动作。

  好,表演就要开始了,你们准备好了吗?请小朋友音乐,老师会帮你们照相,看谁的'表演最棒?

  3、小结:

  刚才小朋友都很棒,你们做了什么动作啊?(请幼儿个别表演,2~3个)

  太棒了,我们一起来欣赏我们刚才的表演

  4、看老奶奶的皮影表演。

  看了自己的表演,我们也来看看老奶奶的皮影舞表演,看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放视频)

  5、学习视频的动作。

  提问:谁来表演老奶奶刚才跳舞的动作(2~3个)第一次放音乐跳舞

  6、绘画。

  两人一组,刚才小朋友都表现很棒,现在老师要求2人一组。一个做皮影人做动作,另外一个来记录,教师示范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各样粮食主题的游戏促进孩子们的肌肉发达。

  2.培养孩子们眼睛和手的协调能力。

  3.让孩子们学会分类。

  活动准备

  黑色的豆, 大米, 小米, 大麦, 大碗和小碗,螺丝刀, 强力胶, 有盖的碗

  教学具图片

  ■ 活动过程

  [导入]

  1. 通过听觉,触觉和视觉的感受向孩子们介绍粮食。

  - 听一听桶里装了什么东西?

  -把手伸进桶里摸摸看。 有什么感觉?它是什么呢?

  - 用眼睛看看确认装的是什么东西。[展开]

  1. 谈谈你看过的'粮食。

  - 你看见过粮食吗?

  - 你看过什么粮食?

  - 吃它们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2. 利用粮食来玩锻炼肌肉的游戏。

  - 让我们一起来玩粮食游戏吧。

  ① 在大碗里把各种粮食区分开放好。

  ② 用手抓起粮食把它移到小碗里。

  ③ 分豆子-把豆子混在白米里,用拇指和食指把豆子挑出来。

  ④ 用工具分类-用螺丝刀从豆子开始按次序排列。

  ⑤ 听听声音-把不同的粮食分别装入有盖子的碗里然后辨别它们的声音。

  3. 用活动纸里准备的材料表现出瓢虫的样子。

  - 让我们为瓢虫换上新衣

  ① 看一看瓢虫的照片,然后讨论一下它们的样子和身上的花纹。

  ② 比较活动纸上的和实际照片中的瓢虫,它们有什么差异。

  ③ 用黑色的豆子装饰在瓢虫的背部。

  ④ 用强力胶把豆子粘牢。

  ⑤ 给瓢虫起一个名字。

  [结尾]

  1. 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朋友们。

  2. 总结活动[活动图片]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练习单双脚交替跳、投等动作,发展幼儿跳跃、投掷和平衡能力。

  2、喜欢参与体育游戏,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民间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自制格子房子10间,沙包10个。

  2、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请幼儿观察房子,并通过自由跳房子,感受跳房子的乐趣。

  二、合作尝试,学习游戏“跳房子”。

  1、教师根据幼儿自由跳房子的情况作小结,并请个别幼儿示范跳法。

  2、尝试单双脚交替跳。教师示范跳法,并请幼儿分组练习,并进行竞赛,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3、出示沙包,学习合作游戏:“跳房子”。

  ① 教师与幼儿合作,交代游戏方法:2人一组游戏,以‘石头剪刀布’定游戏者先后顺序,并按顺序轮流进行,同时根据数字顺序投沙包,先把沙包投入1格,然后双脚跳入格子,同时拾起沙包,直至跳完所有格子,请第2名幼儿跳1,直至两名幼儿跳完所有格子,看谁先跳完格子。

  ② 根据游戏情况,集体制定游戏规则:如果沙包压线,投出格子或不按数字顺序投均停止游戏一次。请幼儿根据游戏规则再次游戏。

  三、结束谈话,激发幼儿游戏的乐趣。

大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1、对设有悬念的故事感兴趣,愿意发现现索,寻找答案。2、能理解故事情节,根据故事主题找到重要细节。3、理解故事线索,了解故事前后呼应的特点。活动准备:大书、小书、有关《声音

  教学目标:1、对设有悬念的故事感兴趣,愿意发现现索,寻找答案。2、能理解故事情节,根据故事主题找到重要细节。3、理解故事线索,了解故事前后呼应的特点。活动准备:大书、小书、有关《声音》的'音乐、故事人物的头饰

  第一阶段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让幼儿听一些声音,进行猜测。

  2、翻开第二页和第四页请幼儿观察卡卡的梦境,猜想梦到的东西会发出什么声音。

  3、观察封面,出示标题,引出声音这个主线。

  二、图画初步建构。

  缓慢地翻阅一遍大书,翻看过程中不进行提问和讨论,请幼儿一边看一边想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翻看之后自由讲述。

  三、图画再次建构。

  第二次翻天覆地看大书之前教师给予幼儿提问:卡卡梦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梦到这些?这些东西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实际上这个声音会是什么?

  四、图文共同建构。

  第三次翻看大书,关注一些画面细节,如人物表情和动作,具体的细节等,每次观察之后都阅读下面的文字,以便幼儿了解故事发展,但不要求幼儿跟读。

  第二阶段教学

  一、阅读理解。

  1、阅读大书,让幼儿模仿、跟读。

  2、再次阅读大书,梳理故事,请幼儿根据画面中的环境背景,分析故事经过了四天,完成表格。

  3、组织幼儿讨论一些综合理解性的问题:卡卡听到的到底是什么声音?和火车有什么关系?和爸爸手指受伤有什么关系?

  二、阅读反思:

  1、分发小书,请幼儿独自阅读一段时间。

  2、引导幼儿观察小书图画,发现有趣的细节,如书中的小猫,鱼缸,以及房间里面各个与火车有关的细节。

  3、组织幼儿讨论:爸爸为什么要为卡卡制作火车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骗卡卡说听到的声音是水管或小猫?

  第三阶段教学

  一、同主题阅读。

  复习《什么声音》,提醒幼儿理解有悬念的故事的要点在于仔细分析关健信息。

  二、欣赏故事:

  1、老师讲述有悬念的推理故事《咕咚来了》。

  2、请幼儿分析故事,找出关健信息,进行推理和猜测。

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喜欢学习绕口令,能口齿较清楚地背诵绕口令。

  2、引导幼儿注意倾听词句,能敏捷地变换拗口的词句。

  二、活动准备

  1、图片:白猫黑鼻子,黑猫白鼻子。(图1)

  2、幼儿用书(绕口令内容的图片三幅。(图2——4))

  3、排练表演。道具:白猫,黑猫面具各一副。绿色地毯一块及半湿泥巴。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能口齿较清楚地念绕口令;

  2、活动难点:能敏捷地变换拗口的词句。

  3、指导要点:通过情景表演让幼儿理解绕口令的内容,同时引导幼儿听听、看看、说说、念念,帮助幼儿理解记忆词句,变换拗口的词句。

  四、活动过程

  1、介绍角色,引起学习兴趣。

  (1)猜一猜教师:今天来了一对好朋友,请你们猜猜是谁?教师念谜语:"胡子翘,妙妙叫,夜晚捉老鼠,白天睡大觉。"猜猜是谁?

  (2)看看,讲讲(猜出后出示图片白猫和黑猫)瞧!这一对小猫多可爱,可爱在什么地方?

  (3)想一想教师:白猫黑鼻子,黑猫白鼻子。可是有一天,这对猫的鼻子都成了花鼻子,这是怎么回事?

  2、观看情景表演,理解绕口令的内容

  (1)情景表演

  (2)表演后问白猫、黑猫为什么哈哈大笑?

  3、听听、念念我把刚才白猫黑猫玩耍时发生的趣事,编成一首绕口令给你们听。

  (1)教师以平时速度示范朗读绕口令。朗读后问:你听到了什么?你觉得哪句话很有趣?(幼儿按自己的意思讲,教师以绕口令句强化印象。)

  (2)以三幅小图提示,帮助幼儿理解,记忆词句。

  图一:白猫、黑猫有什么不同?它俩怎么会成花鼻子?(学习1—2句)观察图二—四:在自由讲述的基础上,学习3—7句

  (3)幼儿看图,教师以较快的速度朗读绕口令,给幼儿一个完整的印象。

  (4)互助与练习。看谁的本领大,会自己看着图,自己学会这绕口令,千万别把词读错了。

  (5)教师以快速示范朗读绕口令,增进幼儿学习的兴趣,知道绕口令要念得很快。

  (6)幼儿跟随教师快速念,体会和找出念得快时,容易读错的词。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练习由慢速到逐渐加快速度,只有多练习,舌头才会变得更加灵活,说话才会更加清晰。

  五、评价要素

  1、是否喜欢听、念绕口令,感受绕口令带来的乐趣。

  2、是否在口齿清晰、快速地读绕口令。

  六、活动建议

  1、在语言角看图练习读绕口令。

  2、在幼儿比较熟练的'基础上,进行绕口令比赛。

  情景表演(幼儿戴着猫面具出场,自我介绍与表演)白猫:我叫白猫。黑猫:我叫黑猫。

  白、黑猫:我两颜色相反,你们千万别搞错哟!

  白猫:我是白猫黑鼻子。黑猫:我是黑猫白鼻子,有趣吗?

  白猫: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出去玩耍,好吗?

  黑猫:好,到草地上玩吧。(白猫走到有湿泥巴的绿色地毯,并在地上滚来滚去,乘幼儿不注意时,收沾脏泥巴,往面具的鼻子上粘。)白猫:哎呀,你的鼻子脏了,我来给你擦鼻子(用沾有泥巴的手去抹黑猫的鼻子)。

  黑猫:你的鼻子也脏了,我来给你擦鼻子。(动作同上)(白猫黑猫相互对视,手指点对方的鼻子,捧腹大笑。)附绕口令白猫和黑猫白猫黑鼻子黑猫白鼻子白猫黑猫滚地玩泥巴弄脏两鼻子白猫给黑猫擦鼻子,黑猫给白猫擦鼻子,哈哈,他俩都成了花鼻子。

  活动反思:

  绕口令对于孩子们来说,接触的非常少,但它特有的快节奏的朗诵,使幼儿非常的感兴趣。在活动中,我发现小朋友都表现的很认真,整个活动下来基本上能够把绕口令朗诵下来。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玩具、毛巾、电话、几种防火安全标志。

  活动重点:

  难点: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重点:防火;难点:自救。

  活动过程:

  1、从一些物品中找出幼儿不能玩、易引起火灾的东西,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说出火灾的危害。火不仅能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

  3、通过课件,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认识"防火"标志。

  ①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②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③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

  ⑤认识"严禁烟火"的.标志。

  4、简要说出火的用途,消除幼儿惧怕火的心理压力。

  5、让幼儿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万一着小火了怎么办?着大火了呢?困在房间里?公共场所着火怎么办?

  6、游戏:"安全防火自救"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遇火不惧怕、不慌张,提高幼儿防火自救的能力。活动延伸:认识标志,设计标志。让幼儿为不同的场所设计并张贴相应的"禁止烟火""当心火灾"等标志。

  活动反思:

  1、内容选择贴近幼儿生活,活动设计过程连贯、层次清晰。能够充分挖掘和利

  用现实生活中广泛的教育资源来开展活动。通过观察、谈话、演习等形式来提升幼儿的相关生活经验,从而增强幼儿的防火意识,获得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2、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高,能够在活动中创设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活动氛围,并且时刻关注幼儿的情绪和参与程度。此外,动静交替的活动设计和相关情景的创设使幼儿在参与活动时能始终保持兴趣,获得发展,体验到集体活动的快乐。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内容:

  家乡特产展销会

  活动目的:

  1、让幼儿通过游戏知道家乡的各种特产。

  2、学习布置展台,能用完整的语言介绍家乡的物产。

  活动准备:

  角色游戏的各种展台、盘子、家乡特产的实物及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师:老师知道小朋友收集了很多我们漳平的特产,谁能告诉大家你带来的特产是什么?

  子沛:我带的是各种花的图片,因为漳平是杜鹃花之乡。

  宇宇:我的是红菇,真的红菇。

  佳妍:我的也是菇,不过是茶树菇。

  睿婷:我的是香菇和笋干。

  泽锴:我带了很多茶叶,很香的水仙茶。

  泽平:我带的是桂圆干,我爷爷说吃了对身体很好。

  雨霖:我的是香珍笋,这也是特产

  亚亚:我带的'是米粉,我妈妈说东湖的米粉也是特产。

  2、师:大家都带了这么多漳平的特产,那今天我们来开个漳平的特产展销会,好吗?

  3、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开展销会

  师:这么多的特产怎么在展销会上怎么摆呢?怎么样才能让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特产很好呢?

  若晨:我知道,每次有展销会的时候,他们都是把东西摆在台上,让大家看。

  沣逸:我也有看过,都是一排一排的桌子摆着的。

  佳妍:要分开,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方便大家选购嘛。

  达达:我们也可以象商店一样,把东西摆好了让顾客来买。

  旖歆:还有要把产品的图片帖出来,向大家介绍特产。

  二、产品展销会:

  1、师提出要求

  ①开展销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太吵。

  ②还要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产品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幼儿游戏:

  ①自由选择游戏同伴,将自己带来的特产摆放整齐,并将图片张贴在墙上进行说明。

  ②师指导幼儿介绍自己的特产。

  附:幼儿分组情况

  茶叶:以水仙为主,有南洋水仙、双洋水仙、还有永福高山茶

  食用菌类:红菇、香菇、茶树菇等

  花卉类:杜鹃花、茶花、兰花、瑞香等

  干货类:笋干、桂圆干等

  其他:香珍笋、东湖米粉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观察各种各样的小草,了解草的多样性及主要用途。

  2、认识有关爱护草坪的标志,知道要爱护小草。

  活动准备:

  1、家长与幼儿一起到野外寻找野草,并拔二三棵放入塑料袋内备用。

  2、蜡笔、纸张若干。

  活动过程:

  一、感知、探究。

  1、玩一玩、看一看、比一比、闻一闻,说说各自带来的野草,是什么颜色?它们长得一样吗?有什么用?它们是哪些小动物的食物?

  2、带幼儿进入可踩的'草地上,(注意清楚草地上的碎石等危险物)用手按一按,赤脚踩一踩,讲讲有什么感觉?

  3、我们拔的野草与草坪上的小草有什么不同?

  4、人们为什么要种植那么多的草坪?

  5、草坪上还是哪些小动物的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二、学习“爱护草地”的有关标志。

  1、看一看、猜一猜,这些标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你还在哪里看到过这种标志?

  三、画标志。以小组为单位,想象并创作标志。

  四、将标志贴在标牌上,并组织幼儿将标牌插到幼儿园内的草坪上。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对数数的兴趣,体验帮助小猪的快乐。

  2、感受5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按顺序点数到5。

  3、能够手口一致按顺序点数5以内的事物并能说出总数。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重点

  感受5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按顺序点数到5。

  活动难点

  能够手口一致按顺序点数5以内的事物并能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自制教具小拖车一个(4节车厢);

  2、操作卡片:西瓜、菠萝、桃子、苹果若干;

  3、小货车操作纸人手一份;

  4、小红花每人一个;

  5、环境创设:5个气球、红绿灯、4个小汽车、2位老师、一架钢琴。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师生、家长互相问好。

  师:“小朋友,今天爸爸妈妈也来到幼儿园跟我们一起做游戏,大家高兴吗?”

  幼:“高兴!”

  师:“那我们先跟爸爸妈妈和叔叔阿姨打声招呼吧!”

  2、出示小拖车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带来了什么?”(幼儿回答)

  师:“我们一起数数小拖车有几节车厢?”(复习4以内的点数,点数过程中要引导准确点数,右手食指从左向右点一个数一个。)

  师:“小朋友知道这辆小车是谁的吗?”(出示三只小猪图片)

  师:“有几只小猪,我们一起数一数”(复习3以内点数)

  师:“有谁知道小拖车来干什么了么?

  (幼儿大胆想象、发言)

  师:现在小朋友认真听故事,就知道小拖车能干什么了。

  二、听故事,操作探索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数量

  1、老师讲述故事。

  (讲到“走近一看,原来是绿绿的.西瓜”)

  师:“猪老大发现西瓜,小朋友,猪老大一共发现了几个西瓜?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引导幼儿一个一个的数,然后说出总数5。)

  师:“可是西瓜太重了,不知该怎么办了?你们有办法吗?”(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发言)

  师:“那我们就帮小猪把西瓜放进车厢里。小朋友看看我们的小货车有没有跟西瓜颜色是否一样的车厢?一节车厢放一种水果。”

  师:“现在请小朋友一个一个数出2个西瓜,放在自己的小车厢里吧”(引导幼儿一个一个的数,然后说出总数5)

  2、故事讲到“他爬上树一看,啊!有3个菠萝”,师:“怎么办?”

  (引导幼儿发言)

  师:“我们一起帮猪老二数一数有几个菠萝,再装菠萝。”(重点引导一个一个手口一致点数。)

  (幼儿动手操作)

  师:“小朋友看看有没有跟菠萝颜色一样的车厢?”

  3、师:“他们又继续往前走,猪小弟发现了什么呢?”

  师:“小朋友都很聪明,再帮猪小弟数一数桃子,好吗?看看有没有跟桃子颜色一样的车厢?现在我们一个一个数着装进车厢里。”

  (引导孩子动手点数桃子, 再装进小拖车里。)

  4、师:“这时候,三只小猪都走累了,它们坐下来休息一下,突然猪小弟哎呀叫了一声,低头一看原来看到几个苹果。小朋友我们再帮三只小猪一起数一数苹果吧。”

  (幼儿动手操作)

  5、师:“小朋友们都太能干了,三只小猪在你们的帮助下,捡了满满一车水果,他们非常高兴,要送给每一位小朋友一个小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

  6、师:“在送礼物之前,老师有一个想法,我们再帮小猪把捡来的水果从车上帮他们卸下来好不好?”(复习5以内的点数)

  7、师:“我们先把西瓜卸下来”(引导幼儿一个一个数着放回原处,看看水果和盒子的颜色不要放错了)其他水果同上。

  8、师:“现在看看小猪为我们准备了什么?”

  9、师:“小花的花瓣有几瓣?我们一起数一数,一会跟爸爸妈妈一起数一数你的小花有几片花瓣?”

  10、师:“我们也跟小猪说一声‘谢谢’。”

  三、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跟数字有关的事物,看一看我们活动室里有没有数字是1、2、3、4、5的事物?跟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好吗?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精选)07-27

【经典】大班教案08-23

[经典]大班教案08-20

(精选)大班教案07-21

大班教案07-20

(精选)大班教案07-22

大班教案(经典)07-25

大班教案[经典]07-24

【精选】大班教案09-08

[精选]大班教案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