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语言教案

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09-22 07:51:47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教案[锦集4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语言教案[锦集4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并初步学会儿歌;

  2.让幼儿掌握十二属相的排列顺序;

  3.通过游戏,增强幼儿合作游戏的能力;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活动准备:

  1.教具:两套大的十二属相和两张大属相图;

  2.每人一套小的属相和一张属相图;

  3.课件《属相歌》;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及家人各自的属相。导入:

  师:小朋友,谁来说说你属的是什么?你的家人他们又属的是什么呢?

  幼儿各自自由讲述。

  师:刚才,小朋友说了那么多人的属相,那请你们想一想,那些人的属相都一样吗?谁知道属相一共有多少个?

  二、幼儿欣赏课件,引导幼儿按顺序给属相排队,并学习儿歌。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儿歌《属相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1、幼儿欣赏儿歌后提问:

  师:儿歌中一共说到了几个属相?分别是哪些小动物?

  2、根据幼儿讲述的内容给小动物排队。

  师;这些小动物是怎样排队的呢?十二个属相已经排好队了,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儿歌,看看这些属相排得对不对?

  3、学习儿歌《属相歌》。

  师:请小朋友看着图上排好队的十二属相和老师轻轻地来朗诵儿歌,好吗?有的小朋友有的地方已经学会了,那请你在会的地方声音大一些,不会的地方声音小一些,好吗?

  三、动手操作——给十二属相排队。

  师:老师这儿的十二个属相已经排好队了。可是,在后面的桌子上还有很多的属相还没排好队呢?你们愿意给它们排排队吗?请小朋友把那些属相也像黑板上一样排好,记住,要一边轻轻念儿歌一边排队。请小朋友开始吧。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小朋友拿着排好队的属相图坐上位。再两个小朋友互相看看排好队的属相图对不对?让我们看着属相图再把儿歌来朗诵一次,好吗?

  四、比赛——属相排队。

  师:小朋友,快看,我这儿还有两组没排好队的属相,你们愿意再给它们排排队吗?这次呀,我们来比赛,好吗?我们小朋友分成两组,十二个小朋友一组,然后一个接一个,每人给一个属相排队,看看哪一组排得又快又对,又快又对的那一组每人将得到一个小苹果。

  小朋友,你们听明白了吗?

  幼儿进行比赛。

  五、小结: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会了给十二属相排队的本领,你们开心吗?我们再把今天学到的本领去教给你们的好朋友,好吗?

  属相歌

  一个人,有一个,每家都有好几个,数起来,十二个,小朋友猜猜是什么?

  小老鼠,排第一,个头不大真神气。

  老牛第二,虎第三,兔子第四跑得快。

  龙第五,蛇第六,马是老七不落后。

  羊第八,猴第九,十是公鸡跟着走。

  狗排十一汪汪叫,老猪最后来报道。

  猜一猜,想一想,十二属相不一样,到底你是哪一个?

  爸爸妈妈跟你讲。

  活动反思:

  《十二生肖歌》这首歌曲,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十二生肖的先后次序,能用幽默、诙谐的情绪演唱,并能通过自由想像进行表演。活动中,先让学生讲讲十二生肖是什么动物,谁排在第一?谁排在第二?第三、第四……又是怎么排列?接着,让学生学习并表演歌曲《十二生肖歌》。教师播放歌曲磁带《十二生肖歌》,引导学生根据旋律想像十二生肖动物的表演动作,用不同的声音进行演唱,并创编各种动物的叫声,边唱边表演。最后,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十二生肖真有趣。学生为十二生肖排序;再选十二名学生来做“生肖火车”的游戏。

  这次活动,学生的兴趣很高,气氛很活跃,都能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通过让小朋友自己选择演唱的情绪和速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创编动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综观整堂课,能通过让学生猜谜语,讲、听十二生肖的传说故事;学唱、表演歌曲等活动初步了解了我国特有的生肖文化,并感受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引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的兴趣;始终贯穿“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突出情感体验”这一理念。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强调听赏领先,在审美过程中师生共同感受、体验、表现,从而感悟音乐的美。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把音乐的知识与技能和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

  当然整堂课也出现了许多不足的地方:如在解决难点节奏时应该给学生一个准节奏,并接着提醒一下强弱规律,把每句字头的力度突出来,就能轻而易举地把歌曲唱得更加欢快活泼,诙谐有趣;又如课堂缺少一个评价,当学生表演后应该明确地给学生一个评价,这样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声音是美的、怎样表现是好的等等。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价值分析:

  本次活动《流星花》是"有趣的植物"主题中的一次语言活动,它是比诗还要美的童话:静谧的月夜,眨眼的繁星,千娇百媚的睡花图,随季节变换颜色的流星花……这些无不引起每个人的遐思和神往。它用无比优美的词句讲述了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用质朴传神的语言刻画了丑小花纯真美好的心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这里的想象美丽、神奇,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启迪他们的审美想象力。

  从故事本身来看,故事《流星花》是一个比较简短的故事,配上多媒体画面,一方面很容易吸引幼儿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容易幼儿的理解。

  从幼儿角度来看,孩子们现在正处于大班阶段,他们对于美已经有了一定的概念,而且也会对许多事物表象的美丑进行一定的分析。但孩子们对于人其他人、事物的内在美的理解也是同样重要的。《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而这个故事也正可以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帮助幼儿理解、思考,从中了解到善良的人才是最美的这一真谛。

  活动环节分析:

  第一环节先让幼儿一起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花,回顾已有经验。欣赏流星花,感受流星花的美丽。

  接着让幼儿欣赏、理解、思考故事,了解花名的由来,了解流星花的意义。

  紧接着是让幼儿进行讨论,举例说说自己和别人身上发生的助人为乐的事情,从而发现自己和别人身上的美,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

  最后联系一下现在的社会热点,玉树地震,让幼儿说说自己能为灾区的人们做些什么。

  内容与要求:

  1.通过理解故事《流星花》,知道心地善良的人才是最美丽的。

  2.能够发现自己和别人身上的美,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重难点:

  通过理解故事《流星花》,知道心地善良的人才是最美丽的。能够发现自己和别人身上的美,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流星花》、PPT。

  活动流程:

  欣赏--欣赏故事《流星花》--讨论:发现自己和别人身上的美

  活动过程:

  一.欣赏流星花。

  1.教师: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喜欢它呢?教师播放【流星花图片】中流星花的图片,请幼儿欣赏流星花。

  2.教师:今天老师也带来自己最喜欢的花,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是什么花,我为什么要喜欢它啊?

  二.欣赏故事《流星花》,了解花名的来历。

  1、欣赏第一遍故事教师:他叫什么花?流星花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2、欣赏第二遍故事师:为什么大家都叫他丑小花?

  师:晚上,花儿们都怎么了?而丑小花发现了一件什么事?

  师:小丑花是怎么做的?最后的结果怎样呢?

  教师:听完故事后你们觉得故事中的丑小花是一朵怎么样的花?为什么?

  小结:那些美丽的花儿,只想到自己,只有善良的小丑花愿意满足老星星的愿望,所以小丑花虽然长得不美但他却是最美的流星花!因为心地善良的花儿最美!

  三.讨论:发现自己和别人身上的美。

  1.发现自己身上的美。

  教师:你是不是一朵流星花呢?举个例子说说。

  小结:原来小朋友们都是一朵朵美丽的流星花!都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愿意帮助别人。

  2.发现别人身上的美。

  师:在老师身边也存在着很多美丽的流星花。(播放ppt)那在你的身边,有没有遇到过流星花呢?

  总结:无论花儿,还是人,只要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就是最美丽的!

  四.延伸:联系玉树地震可以为灾区的人做些什么。

  活动反思:

  亮点:

  本活动选材内容具有教育价值,大班幼儿正处在审美能力的形成期和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让他们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美和具备一定的自信心很重要。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内容层层递进,重点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通过比较懂得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帮助幼儿理解丑小花的行为,体验丑小花的情感,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并从故事引发到幼儿自身,再从幼儿自身牵引到周围的人和事,使得情感得到了升华。

  不足:

  1、在针对故事进行提问时,多次提问重复,导致环节不够紧凑。并且教师也没能抓住幼儿回答中的亮点做到有效的提升。

  2、活动重点放在第三部分,建议先发现别人身上的美再牵引到幼儿自身,把发现别人身上的美和发现自己身上的美两个环节互换。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父子情深。(难点)

  2.认识常用电话,感受电话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3.仔细观察画面,根据故事内容积极思考,较完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重点)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5.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教学准备:

  课件、音乐。

  教学过程:

  1.出示故事封面,观察猜测导入课题

  “你认为故事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

  “故事里可能会有谁?”

  “用一句话说说故事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对于爸爸,你有什么愿望?”

  2.播放课件,分段讲述,理解故事内容

  (1)“从哪里可以看出火狐狸想爸爸?”“猜猜火狐狸会对爸爸说些什么?”

  “没有礼物的圣诞节是什么样的'?”

  (2)“火狐狸为什么不挂电话?”“火狐狸和爸爸通过什么通话的?”

  (3)引导幼儿说说认识的电话,并结合故事回忆通话的电话样子。

  (4)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伤心事。

  (5)“什么是惊喜?”“说说自己的惊喜事”“用动作表示惊喜”。

  3.理解故事,发表看法,引导幼儿总结归纳

  “为什么是一个好长好长的电话?”

  “你认为火狐狸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爸爸?”

  4.爸爸亲临,配乐讲述,感受父子情深

  (1)播放电话录音,让幼儿感受独特的惊喜。

  (2)配乐讲述,表达美好祝福,感受父子情深。

  小百科:电话,旧译德律风]是一种可以传送与接收声音的远程通信设备。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早期阅读的兴趣,增强幼儿对文字符号的敏感性。

  2.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一)物理环境

  1.字卡贴在黑板上,奖票放在口袋里.

  2.幼儿围坐成扇形,看课教师于幼儿2米左右处.

  (二)心理环境

  1.教学前以游戏口吻与幼儿互动,让幼儿接受并喜欢我.

  2.引导幼儿与客人老师问候,融洽气氛,放松、开心的进入教学活动。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了解故事大意

  1.以“听听猜猜”的口吻与幼儿游戏,与客人老师问候,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幼儿认真倾听。

  2.以字卡宝宝带故事的.游戏口吻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3.教师有表情地讲故事一遍,提问:“你刚才听到了什么?”教师翻字卡(公鸡、大猫、小狗、胖猪、小偷)

  二、师幼互动,翻字卡讲故事

  1.以字卡宝宝想与小朋友见面的口吻,教师与幼儿一起讲故事。

  2.问题设计:

  (1)公鸡、大猫、小狗要学什么本领?教师翻字卡(唱歌、弹琴、打鼓),引导幼儿模仿对话与动作。

  (2)公鸡在门缝里看见什么?教师翻字卡(小偷),公鸡、大猫、小狗和胖猪怎么说?引导幼儿用相应的表情学习对话.

  (3)小偷怎么做?小动物们怎么说?他们怎么做? (引导幼儿模仿唱歌、弹琴、打鼓的动作合奏)

  (4)思考:胖猪应学什么本领?(鼓励幼儿大胆说出各种想法,并用奖票奖励)

  (5)公鸡、大猫、小狗、胖猪受到老虎的表扬,心里怎样?(引导幼儿用多种语言表达、并用奖票奖励)

  三、字卡游戏,简单复述故事

  1.引导幼儿带认识的字卡上台,没有上台的幼儿一起与教师简单的复述故事。

  2.活动延伸:将字卡、图片放在语言区,鼓励幼儿相互讲述。

  活动反思

  我按照《纲要》的精神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孩子们可以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促使幼儿去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集中讲述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提问问题从简单到复杂,从而体现了一个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过程,引导幼儿学习运用句式表达再到概括性连贯表达。语言教学其中的主要目的是丰富幼儿的词汇,词本身是抽象的概括,对幼儿来说词汇的理解和运用是难点。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的教案06-27

大班语言守株待兔教案03-13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1-15

大班语言信的教案01-14

大班语言古诗教案01-17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01-04

大班语言春风教案02-23

大班语言过桥教案02-23

大班语言识字教案03-21

大班语言种瓜教案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