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25 09:49:41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合集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的语文教案(合集5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去参观教室里一个新的家园,你们看(出示展台)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些车的都是小朋友们自己带来的,谁能把你带来的车为大家介绍一下?

  2今天,我们要走进,去认识更多的车。

  3(出示课件)

  二新授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好朋友丁丁今天到我们的青岛来了,你们看(出示课件)

  2课件:小朋友们,今天,我来到了青岛,青岛的变化可真大呀,哇,这里有好多车,他们都叫什么名字呢?小朋友们,你们能给我介绍一下吗?(出示城市图)

  3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帮丁丁吗?让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图,谁知道中间这根线叫什么名字。(分道线)

  4我们先来看分道线左边离我们最近的这辆红色的车。谁知道这辆车叫什么名字?(出示字卡)还有谁看到了消防车?消防车是用来干什么的?起火应该怎么办?

  5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消防车后面这辆白色的车,谁知道这辆车叫什么名字?还有谁看到了救护车?救护车是用来干什么的?生病了应该怎么办?

  6大家看,路边的阿姨在做什么?你怎么知道的?还有谁看到了出租车。

  7出租车旁边蓝色的车叫什么名字?还有谁看到了小轿车。

  8离我们最远的那辆车叫什么名字?还有谁看到了公共汽车?公共汽车有什么特点?

  9小结。我们刚才看到隔离线左边有消防车、救护车、出租车、小轿车、公共汽车。下面请小朋友们按照刚才的方法,看看分道线右边都有什么车?

  10学生汇报。还有谁看到了无轨电车?为什么叫无轨电车?洒水车是用来干什么的?

  11小朋友们,你们真棒,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丁丁听懂了没有?

  12课件:小朋友们,你们真棒,让我认识了那么多的车,快看,快看,那边还有好多车,他们都叫什么名字呀?(农村图)

  13(四人讨论)图上都有哪些车?

  14小朋友们,你们说的`真不错,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丁丁听明白了没有?

  15课件:小朋友们,那么多的车,你们是这样记住的呢?

  16(四人讨论)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那么多的车?

  13学生汇报。

  14小朋友们,你们的好办法可真多呀,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丁丁听明白了没有?

  15课件:小朋友们,太感谢你们了,教给了我那么多的好办法,现在我也认识了这么多的车。小朋友们,除了这些车,你们还认识什么车呀?你们还知道那些关于车的知识?

  16(四人讨论)你们还认识什么车?

  17学生汇报。学生边说车名字,教师边把相应的车名板书(让学生感知生字无处不在)

  18小朋友们,你们真棒,认识那么多的车,你们知道车是靠谁来驾驶的吗?(司机)大家想不想来当依次小司机呢?放松游戏(出示课件:小司机,让学生表演)

  19小朋友们,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努力学习,今后,你们一定能开上自己的车,是吗?

  三巩固生字

  1生字对生字小朋友们,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叫“找朋友”。先请小朋友们,按你喜欢的方式把字卡摆好。师:小朋友,我问你,卡车在哪里?同位互相看一看,你的同位拿的字卡对吗?

  2图对生字。师:(出示图)我的朋友在哪里?

  3同位俩做找朋友游戏。

  4抢答赛。师:出示字卡生:举手回答。

  四小结

  1小朋友们,你们的收获可真不少,让我们去看一看,丁丁今天都有些什么收获?

  2出示课件:小朋友们,因为你们的帮忙,我认识了公共汽车、小轿车、无轨电车、救护车、大水车、自行车、卡车、马车、拖拉机、摩托车等等,还学到了学多关于车的知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今后,我一定会常常来青岛和下朋友们一起学习,再见。

  3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认识了这么多的车,就像进入了。你们想不想把自己最喜欢的车画下来呀?

  4视频仪:展示学生作品(放小司机)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绿线里的9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新偏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晨间山林的变化,知道“叶子的眼睛”指露珠,感受妙趣横生的世界。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能看见这缤纷的世界,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板书眼睛)。孩子们,相互打量一下,你准备怎么夸夸好朋友的眼睛?引出忽闪闪、亮晶晶、水灵灵、眨呀眨呀等词。

  2树叶也有自己的眼睛。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就是叶子的眼睛(完成课题板书)。 教写“叶”。

  3读题后质疑:叶子的眼睛是什么样的?

  二.初读感知.

  1按要求,读课文。

  大声读课文不会读的生字,读拼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标注出小诗有几行、几句。

  2随文识字。

  现在知道叶子的眼睛是什么了吗?读出那句话。随文学习“露、雷、雪、雾”。

  3了解内容。

  为什么说露珠是叶子的眼睛呢?读文后理解:眼睛和露珠一样是水灵灵、亮晶晶的,还眨呀眨的,所以作者说露珠是叶子的眼睛。

  4是谁把叶子叫醒的呢?读好“轻”,学习“摇”。

  三. 再读感悟。

  1清晨,阳光来到森林,摇醒树叶,叶子睁开眼睛……多么有趣的诗,赶紧读一读吧!

  2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这首诗。

  四 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认读。

  2练写生字,指导。

  五 作业布置。

  朗读这首诗,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

  指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听写生字,订正,交流识记方法。

  二 品词析句,想象体会。

  1 观察插图,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理解“雾气迷迷蒙蒙”,读好诗文的前两行。

  2 出示阳光射入森林图,又看到了什么?读诗文三四两行,体会“走进”,联系生活想象“轻轻、走进”,读好这两行诗。

  3 阳光怎么知道树叶醒了?出示诗文的七八两行,感受清晨阳光下的露珠是什么样子。指导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学习ABB词语。

  4 我们也来做叶子的.眼睛,眨呀眨的,你有什么感受?引导体会叶子的快乐情绪。

  5 再读课文,说说学文的感受、体会。

  6 背诵积累。自由练读、师生合作、同桌练背。

  三拓展延伸

  1叶子的眼睛眨呀眨的,她看见了哪些东西?引导想象说话。

  2太阳越升越高,整个森林都醒来了,我们又看见了哪些奇妙的景象?出示森林美景图,仿写训练。

  阳光把森林唤醒了,

  哇――

  ――,――,

  ――是――的眼睛。

  四 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读字组词。

  2提醒写时注意点。

  3练写“就”、“进”。

  五 作业布置。

  1背诵诗文。

  2有时间到大自然中走,感受自然界的奇妙。

  板书设计

  3 叶子的眼睛

  ↓

  阳光 唤醒 叶子 ――露珠(水灵灵、亮晶晶、眨呀眨的)

语文教案 篇3

  一、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饶头、智、亦云、亡、吊、何遽、居、将、十九”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韩非子》《淮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二、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点拨)生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品味重点词语,理解赫耳墨斯爱慕虚荣的性格和寓意;学生自读《蚊子和狮子》,理解精巧构思和拟人手法。

  (一)、说一说

  《青蛙的肚皮》、《驴与愚蠢的狼》、《怯懦的蝙蝠》、《狼和小羊》、《贪婪的狗》、《愚蠢的乌鸦》等文章,同学们,这些饶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出处大家知道吗?谁还能讲出这部古希腊寓言汇编中的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伊索寓言》中的两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请同学们从阅读提示中圈点出有关寓言和《伊索寓言》的知识要点。

  (二)、拉一把

  1.寓言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2.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三)、生共同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学生自由诵读,思考:恰如寓言诗人拉封丹对寓言的形象概括,读寓言,要从“身体”读出“灵魂”,也即从所述故事读出道理。那么这则寓言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色?

  2.研习寓言的故事部分,感知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诵读,思考:)

  (1)寓言中赫耳墨斯的形象生动、鲜活。刻画人物的方法是对话描写为主,试比较赫耳墨斯与雕像者三问三答中句式、语气的起伏变化。

  (2)对雕像者的形象惜墨如金,轻轻一句“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答语,却见其情节波澜,就其表达效果试作分析。

  (3)梳理、归结故事的情节脉络。用简练的话语填充:全篇故事分两层,其起因和开端是 ,发展和结局是 。

  3.品味关键词语,理解赫耳墨斯爱慕虚荣的性格。

  (1)、圈点勾画出寓言的关键词语,一“笑”、两“想”、三“问”。

  (2)、思考:

  ①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②赫耳墨斯笑着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中“笑”说明了什么?

  ③“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3)表情朗读,说说寓言中的赫耳墨斯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在句中填入切合寓言内容的修饰语:寓言中刻画的赫耳墨斯是一个 的形象。

  (4)小组成员四人分角色朗读。要读出语气和感情。

  (5)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请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谈谈对寓意的理解。

  (6)将故事情节作适当的改变,看看寓意会有什么不同。如将“还要贵一点”以下的情节改为:“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悄离去。或者赫耳墨斯来到店里,如果首先问自己的雕像的价钱,结果会怎样呢?”

语文教案 篇4

  一、学习目标

  1.会读“履、甥、刃、擎、厢、鲤、鳃、拽”8个字。

  2.能复述文中令你印象深刻的情节。

  二、谈话导入

  1.板书:齐天大圣

  谈话:你知道什么叫“齐天大圣”吗?他是哪个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你喜欢他吗?为什么?

  2.孙悟空最厉害的是什么?在文中,和孙悟空一样,也有七十二变本领的你

  知道是谁吗?

  板书:二郎神

  3.这样的两个人大战起来,会是怎样的场面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中国著名的长篇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去领略大家喜欢的神话英雄齐天大圣,看看文中想我们展示了他哪些神奇的本领。

  板书:大战 *

  三、自主预习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生字。

  2、同桌检查会认字认读情况。(同桌互读)

  3、再读课文,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利用反复读上下文的

  方法自己解决。

  四、合作探究

  自由朗读课文,请你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事?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五、交流展示

  1、组内交流,全班展示。

  2、孙悟空和二郎神都有七十二般变化,他们在大战过程中,各自都有过什

  么变化?找一找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3、说说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齐天大圣和二郎神?

  4、齐天大圣和二郎神交战了几次?你更喜欢哪一次?为什么?把你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要读出孙悟空勇敢和机智的品质来。

  六、达标训练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外甥 ( shēngshēn) 履行 ( fù lǔ )擎天( qíngjìng ) 拽出 (yazhuài)提防 ( dītí ) 归降( xiáng jiàng )

  2.解释划线词语在居住中的意思,注意他们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1)梅山六弟道:“且休赞叹,叫战去来。”()()

  (2)记得当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 )( )

  (3)走了这猴精也!走了这猴精也!( )()

  3.填空

  我知道,《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____,除了孙悟空,我还知道《西游记》中的很多人物___ ___、__ 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 _______。

  七、拓展延伸

  我们都喜欢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机智勇敢、伸张正义,他是正义的化身,是我们心中的.大英雄。那孙悟空和二郎神嚷嚷闹闹,半云半雾的地战了半天,又打到了花果山,最终结果如何,你们知道吗?你还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些人物?你想更深入的了解有关他们的故事吗?请你在课外时间阅读原著《西游记》,我想,和电视剧相比,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语文教案 篇5

  课时目标

  回忆生活,筛选内容。看看那些事情是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选定它们作为习作材料。

  一、导语:

  牛顿因为发现苹果的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因为发现了壶盖跳动的原因而发明了蒸汽机……有多少发现,就给人带来多少惊喜。可见,发现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本领,谁掌握了这个本领,谁就可能成为有本事的人。同学们一定有自己独特的、有趣的发现,你能把它写出来吗?

  二、资料链接:

  课文《爬山虎的脚》一文中的'第二自然段:“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好看得很。”这段话通过叶子的变化来介绍爬山虎叶子的特点。具体地描写出叶子的美,颜色:嫩红、嫩绿。样子:一顺儿朝下,均匀,没有重叠,不留一点儿空隙。动态:漾起波纹。作者之所以描写这么具体,是因为他经过了仔细观察。

  三、习作构思:

  1.确定习作材料。

  2.抓住重点,把观察的过程清楚、具体地写下来。

  3.融入感情。

  四、资源共享

  观察一种植物:花、草、树木等。观察一种动物:蜗牛、蝴蝶或鸟类、兽类等。

  一、习作方法:

  1.观察的过程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是怎样发现的?是靠观察过程中的看、听、想、实验等方法发现的?还是靠请教别人发现的?发现的过程中经历了几个阶段?具体清楚地写下来。

  2.把你在发现过程中的好奇、困惑、兴奋等与之相关的感情融入文中。

  例文:《我发现了潮来花籽的秘密》

  二、开心练笔

  三、交流探究

  同桌间相互交流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段落,并进行评议。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语文《跳水》教案12-10

[经典]语文教案09-02

语文教案【精选】07-27

语文教案【经典】08-14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