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29 08:33:04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常用(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常用(7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通过学生探究帮助瓶子“吃”进鸡蛋的力量是什么,培养学生探究大气压的兴趣。

  2、通过学生的'探究、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活动过程:

  1、设疑引题。

  出示“吃”进鸡蛋的瓶子,学生思考:鸡蛋是怎样进去的?

  揭题:瓶子“吃”鸡蛋。

  2、瓶子“吃”鸡蛋的设计和尝试。

  (1)学生讨论:怎样让瓶子把比瓶口大的熟鸡蛋“吃”进去?

  (2)学生自行设计活动。

  (3)学生实施自己设计的活动。

  3、什么力量在帮助瓶子“吃”鸡蛋?

  (1)思考、讨论:是什么力量在帮助瓶子“吃”鸡蛋?

  (2)集体汇报,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己的想法和推断。

  (3):是天气压力在帮助瓶子“吃”鸡蛋。

  4、生活中的大气压。

  (1)思考:还能在哪里找到帮助瓶子“吃”鸡蛋的力量?

  (2)小组交流,用学生带来的材料或教师的材料动手实践。

  (3)全班交流,教师再可适当举例。

  5、垫板会不会掉下来?

  (1)让学生猜猜垫板会不会掉下来。

  (2)学生实践,亲身经历垫板是否会掉下来。教师强调杯子内不能留有气泡。

  (3)思考:垫板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6、。学生自评。

  7、活动延伸。

  学生思考:能否让瓶子把“吃”进去的鸡蛋再“吐”出来?

  自行设计实践,并要求在课外和家长一起让瓶子“吃”进鸡蛋,再来验证自己设计的能否让瓶子“吐”出鸡蛋。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学习掌握播种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确定本阶段观察的重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用事实阐述观点的意识,即科学的实证思想;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播种的方法

  【教学难点】: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铲、花盆、泥土、凤仙花种子、透明塑料杯、吸水纸等。

  【教学过程】

  一、学习播种方法

  1、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今天,我们来种植凤仙花。怎样种植凤仙花呢?

  2、师:请大家看P4页中的“播种方法”。

  3、生:阅读P4页中的“播种方法”。

  4、师:指一名学生说说播种的方法。

  5、师: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二、关注种子变化

  1、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做什么?

  2、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我们要关注凤仙花种子的变化。请大家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4、生: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5、师:注意观察透明玻璃杯中的种子生长变化情况;注意观察花盆中的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三、记录生长日记

  1、师: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要随时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每周要测量一次凤仙花的植株高度、观察凤仙花叶的形状和数量。

  2、师:把你测量和观察的数据填写在P5页中表格中。

  3、师:期末,每个学生要写一篇“凤仙花生长变化的日记”。

  四、实地指导播种

  1、师:实地指导学生在花盆里种植凤仙花;在玻璃杯里种植凤仙花。

  2、师:督促学生养成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的好习惯。期末,对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做得好的学生进行奖励。

  【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在自己家的阳台上,种植凤仙花。

  【板书设计】

  2.种植我们的植物

  记住播种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关注种子生长:先长什么、再长什么、根向什么方向生长。

  【教学反思】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收集、阅读有关黄河的资料,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对比试验研究事物相互关系的能力,认识水、土、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3.能结合课文中的资料,认识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了解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利用和破坏,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通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

  4.培养学生保持水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黄河的各类资料。

  2.小组准备:水槽两个,长木板两快,土,草皮,喷壶。

  教学过程

  一、情境生疑问

  1、初步了解黄河的有关情况

  (1)师: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你从电视或其它途径见过黄河吗?你能说说你心里的黄河吗?

  (2)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心中的黄河。

  (3)师:看来课前同学们了解了不少关于黄河的资料。

  2、阅读课本中的资料

  (1)师:关于黄河,课本中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资料,大家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2)学生阅读资料并回答

  (3)师:通过这些资料,你知道黄河下游的河床发生了什么重要变化吗?

  (4)师:你能猜出这些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吗?学生猜测

  (5)师:我们知道土会被水冲走。黄河水这么黄,是不是黄河水中有很多泥沙?这些泥沙是从哪里来的呢?请同学们看书本43页的照片后先思考,然后在组内讨论、交流。

  3、自主思考,然后在组内讨论、交流。

  4、分组汇报。

  师:刚才,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现在每组请一名代表将讨论结果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

  生:黄河水中的泥沙是黄河水流经黄土高原时冲下来的;无植被保护,土壤随雨水流失的多……

  二、探究释疑

  1、完成模拟实验。

  (1)师:为了验证大家的想法是否正确,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个模拟实验。大家先看书。

  要求:①弄清实验目的,准备哪些器材;②设计操作的步骤及方法;

  (2)指导学生准备器材;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现象;

  (4)学生分组归纳、小结,得出结论。

  (5)每组的派一名同学向全班同学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

  生:从有草皮的长木板上流下来的水比只有土的长木板上流下来的水多一些。

  生:从有草皮的长木板上流下来的水比较清亮,只有土的长木板上流下来的水较浑浊。

  生:从有草皮的长木板上流下来的水比较清亮,说明水中含有的泥沙少;只有土的长木板上流下来的水较浑浊,说明水中有较多的泥沙。……

  教师总结:当往只装有黄土的木板上浇水时,黄土很容易和水一起形成浑浊的水浆流走;而往有草皮的木板上浇水时,植物的根牢牢地把土锁住,土壤被保护起来,所以流下来的水还是比较清的。看来,刚才同学们实验后认为“植物对土有保护作用”是正确的。通过这个实验,你还想到了什么?

  生:黄河中上游流经黄土高原,那里植被很少,土地光秃秃的,土质也非常疏松,河水、雨水很容易使土壤流失,所以黄河的水是浑黄的。

  三、阅读资料,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1)、师:同学们都知道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那么它一直是现在这个样子的吗?黄土高原上的植被都到哪里去了呢?请阅读书本44面的资料,说说你的想法!

  (2)、学生阅读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植被缺少的原因。并全班交流

  (3)、师:如果这些行为一直持续下去,你认为会有什么后果?

  (4)、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的想法。

  四、拓展延伸

  通过学习,你认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你所生活的地方的自然条件受到了破坏和保护吗?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文体知识:演讲词(辞)的文体特点。

  2.了解爱迪生的相关知识。

  3.了解胡适的相关知识。

  4.培养快速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在阅读中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速读课文,利用关键词语、关键句理清文字内容、层次。

  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爱迪生的科学精神。

  2.学习爱迪生的精神,追求充实、完美的人生。

  教学重点:阅读习惯的培养之一:关键词语、关键句。

  教学难点: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写法的理解。

  教法与学法:引导学生在速读课文当中,学习利用关键词语和句子快速把握和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语文之旅就是发现、结识、交流、感悟。今天就让我们去结识一个我们非常熟悉但又陌生的朋友。

  1.图片展示:他是谁?

  2.图片展示:爱迪生及其发明的相关介绍。

  3.图片展示:作者及相关介绍。

  4.文体知识:演讲词及其特点。

  二、整体把握。

  要求:速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关键的词语和句子,体会它们的作用。

  提问、明确

  关键词:圣人。

  关键句:“爱迪生是科学的圣人。”

  “所以我们称他作终身做实验的科学圣人。”

  “这是科学圣人的生活。”

  “这是他做实验的`下手方法。”

  “这是爱迪生做科学试验,经过几千次失败而永不灰心失望的精神。”

  “这是这位科学大圣人的风趣。这样一位圣人是很可爱的。”

  三、问题探究。

  1.第一段的作用。

  2.举林肯的用意。引用打油诗的作用。

  3.什么是圣人?

  4.作者如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5.小结:作者利用巧合,用林肯从正面烘托,亮明观点,分析得出结论,然后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证。

  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议论文的常见写法。

  四、拓展延伸。

  从爱迪生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呢?

  提问、明确:珍惜时间,科学求实,重视前人、他人,追求充实完美,锲而不舍,生活要乐观豁达…………

  五、写法指导。

  1.行文中有叙述、有评价,有打油诗、有爱迪生的话,灵活多变。

  2.各部分既相互独立又完整统一

  3.高度的赞誉、深深的敬仰,情与理完美统一。

  六、小结。

  七、作业。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水的基本特征。

  2、认识字卡:无色、透明的、无味、无形、可流动的液体。

  3、培养幼儿节约能源的意识。

  活动准备:

  幼儿:小瓶子每人一个,瓶盖或者能盛水的玩具每人一个

  老师:玻璃杯两个,分别装水和牛奶,装有醋和水的瓶子各一个,瓷扣2个,每人一个盆子

  字卡:无色、透明的、无味、无形、可流动的液体。水勺,泡沫板。

  过程:

  1、请幼儿观察水是什么颜色的?并出示牛奶和水请幼儿比较,说说牛奶是什么颜色?水有没有颜色?知道水是无色的`,并出示“无色”的字卡。

  2、拿两颗瓷扣,分别放在牛奶和水中比较观察,能不能看到瓷扣不?为什么水中能看到?知道水是透明的,牛奶不透明。并出示“透明的”字卡。

  3、出示醋,请幼儿闻一闻,说说闻到了什么气味?再闻闻水的气味,说说水有没有气味?知道水是无味的,并出示“无味”字卡。

  4、实验:

水是怎样到桶里的?

  老师把杯子里的和盆里的水分别水倒另一个盆里,并问幼儿水怎么到另一个盆里的?象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瀑布一样,流到另一个盆里)

  总结:

水是流到盆里的,出示“可流动的液体”。

  5、玩水游戏,让幼儿用手去抓水,看水能被抓起来吗?怎样才能将水盛起来?用小瓶子,勺子,瓶盖盛并看看盛起来的水是什么形状的?说说水有没有形状?

  总结:

水装在任何容器中就是容器的形状,水本身是没有形状的,并出示“无形”的字卡。

  6、与幼儿一同看看字卡,一起总结水的特征。

  7、请幼儿讨论水可以用来干什么?如果没有水会怎样?

  8、谈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节约水。

  9,游戏<运水>.

科学教案 篇6

  第1课时 探索自然

  1.引入活动:盲人火车

  3.观云

  介绍:

  观云是一种既轻松又令人着迷的消遣。休息期间何不拿出几分钟去观云呢!

  目标:

  了解云(天气)。

  增强观察力。

  增强想象力。

  学会放松。

  准备:

  活动之前先检查需要“研究”的场地。当心蛇、蜈蚣、动物的粪便、碎玻璃等。

  怎样进行:

  导入语:最近一次你花时间观云是什么时候(在草地上)?

  (2)如果孩子们愿意的话请他们坐下或躺下,大家都观云并把他们的所见或感觉到的描述一下。给每人一次发言的机会,若有必要的话可以给他们提示一下。

  今天有许多云吗?

  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呢?它们都是同一形状或同一大小的吗?

  云朵使你想起了什么?一只柔软的枕头?棉絮?请运用自己的想象力,看是否有的云朵与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很相似?云朵的形状在变化吗?

  你们会看见云在动吗?云是通过什么而动的?

  云是由什么形成的?

  它们总是白的吗?

  当云遮挡住太阳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什么使云下雨呢?

  你们以前曾经置身于云中或穿行于云中吗?(如:坐飞机时飞机穿行于云层之中,或者置身于高高的山上,此时云雾升腾逐风而过。)

  (3)大家都有机会发言之后,进行询问。

  4.拓展活动:我发现了……鸟

  介绍:

  这是一项不寻常的“我发现了……”活动。这种活动打开了孩子们对常见鸟类的视野。

  目标:

  了解本地区的常见鸟。

  鼓励孩子们观鸟。

  增强他们的观察能力。

  了解怎样统计数据。

  做数学运算。

  教他们学会安静,而且反应敏捷(但愿如此!);要有耐心。

  准备:

  铅笔、一块板(黑板、白板、有麻将底的画架)

  参考书:常见鸟图谱。如有可能,每人一份。

  怎样进行:

  (1)开场白:班里谁喜欢鸟?鸟在什么地方生活?有人一直在观察生活在我们周围——在我们的花园、公园、路边树上等的.鸟吗?

  (2)分发指导手册并指出下列鸟:

  八哥 麻雀 黄鹂 乌鸦 和平鸽

  (3)给每个学生分发统计表并浏览一下。指导说:要在5分钟(或更长一点)的时间内将所有见到的鸟做一记录。小一点儿的孩子们可以只是将在此时间范围内所见到的所有的鸟记数。

  让大孩子们区别不同类型的鸟。对于见到的每一只鸟,若不是同一种类的鸟的话,他们便新起一行。可以请大孩子对所见到的每一种鸟做简短的记录(大小、颜色、标记、该鸟在干啥)。

  (4)下一步,将孩子们带到“鸟观察区”(如:一片田野,附近有树的小山),并且请每个学生自己选择他们自己的位置,彼此要离得足够远以便尽量减少交流和精神分散。

  (5)强调该活动不是竞争,而是一项微型调查项目。给孩子发出记录鸟的开始信号。观察期间不许谈话。

  (6)到了限定时间之后,召集所有孩子。将记录的鸟的种类列在一块黑板上。可以请大孩子们计算每分钟见到的鸟的数目(鸟的总数以5分钟的时间进行划分)。班级平均数是多少?

  参考询问要点:

  对学生的良好的观察力进行讲评。

  询问学生们他们观察的鸟正在干什么(飞行、吃东西、觅食、打架等)。

  与学生一起浏览常见的标本,给他们提供一些有关鸟类的信息。

  后续(活动):

  组织一次到自然公园游览,以观察当地的和迁徙的鸟类。

  为了扩展对该活动的范围影响,教师应让不同组的孩子们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进行观鸟,并且比较结果。(如早上、下午和晚上)。这样对每一个人提供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有关鸟的活动信息。鸟在黎明和傍晚最为活跃。你的调查说明了什么?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海绵柔软、弹性、吸水的特性。对海绵的特性感到好奇,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

  2、学习词语:软软的、轻轻的、吸水、弹性等。

  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海绵若干,记录表,海绵制品,非海绵制品,颜料水。

  活动过程:

  一、认识海绵,引起探究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动画片,请你们一起来看一看。

  2、动画片里有谁呀?(海绵宝宝)

  3、你们知道海绵宝宝有什么本领吗?

  二、动手操作,感知海绵的弹性。

  1、提问:海绵宝宝要和我们玩“变一变”的游戏,我把笑脸的海绵宝宝捏一捏、扭一扭,你们看现在海绵宝宝变成什么样子了啊?(变成哭脸的海绵宝宝)如果我把手放开,海绵宝宝还能变回笑脸吗?你是怎么想的?

  2、预测记录:如果你认为海绵宝宝还能变回笑脸,请将苹果贴在有笑脸的纸上,如果你认为不能变回笑脸的请将苹果贴在画有哭脸的纸上。

  提问:我们来数一数觉得可以回复原状的朋友有几个?认为不可以的有几个?

  3、操作验证:

  操作要求:到底能不能行呢?等会请你用捏、卷、扭、弯等各种方法和海绵宝宝玩一玩变一变的游戏,每次变的时候仔细看,海绵宝宝有没有变回原来的.笑脸?

  操作指导:教师观察幼儿用什么方法变得?指导幼儿观察海绵有没有变回原来的笑脸。

  4、交流分享

  重点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和海绵玩变一变的游戏?海绵宝宝变成了什么?如果放开手海绵宝宝会变会原来的样子吗?

  教师小结:不管我们是卷一卷、压一压、扭一扭,只要手一放海绵宝宝就能变回原来的样子,看来海绵宝宝不只有柔软的特点,它还是有弹性的!

  三、再次操作,感知海绵的吸水性

  1、观察发现:你们仔细地观察一下海绵宝宝,它的身上有什么呢?(小孔)

  2、自主探索:猜猜这些小孔有什么用呢?老师准备了一些水,请你们把海绵宝宝放进水里,看看海绵宝宝有什么变化?

  3、交流分享:海绵宝宝放进水里后有什么变化呢?

  教师小结:原来海绵宝宝还有吸水的本领啊!

  四、联系生活,寻找海绵制品

  1、认识物品:王老师带你们到后面的大海里一起去看一看,海里有些什么东西?

  2、海里寻宝:请你们每个人到海里寻找一件有海绵的东西,然后带着它马上回到位置上坐下来,那我就知道你的速度最快了。

  3、验证宝物:我们来看看,你们找到的是海绵制品吗。

  教师总结:原来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的东西是用海绵宝宝做成的,海绵宝宝的本领可真大!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精选)07-28

科学教案(精选)09-02

(经典)科学教案07-26

(精选)科学教案08-14

[经典]科学教案08-16

科学教案【精选】07-25

【经典】科学教案07-23

科学教案[经典]07-25

[精选]科学教案08-21

科学教案[精选]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