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大班语言教案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目标:
1通过谈话使幼儿回忆过春节的快乐,共同分享快乐。
2引导幼儿认真听其他小朋友的讲话,培养幼儿倾听习惯。
准备:幼儿春节活动的照片。
过程:
一、欣赏重现
1、教师与幼儿互相问春节好。
师:你是在哪里过春节的?
春节你去了哪里玩?和谁去的
看到了什么?
春节你吃过什么好吃的东西?
二、引导发现
1、有的小朋友春节好拍了照片,你们想看吗?大家把春节照的'照片拿出来,然后找朋友,一起看。(小朋友三五成群地一起看)
2、幼儿讲述自己在春节时的有趣的事情。
三、交流讨论
1、现在有小朋友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的照片,那就把你的照片贴到语言区的墙上,给其他小朋友看看你在过春节的有趣的事。
四、延伸活动
幼儿边看边讲述边用纸笔画出自己过春节的事。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让幼儿感受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理解小卡咪从胆小到勇敢的成长过程。
2、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猜测,能够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教育幼儿学会自己想办法战胜黑夜,战胜困难,增强幼儿的勇敢精神和责任意识。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电脑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小猫卡咪形象图片。
今天,我们这来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卡咪。和它打个招呼。
2、你们喜欢小猫吗?喜欢什么样的小猫?你们知道卡咪是只什么样的小猫吗?
二、结合课件分段讲述故事,并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讨论,大胆发表对故事情节的判断和猜测。
1、原来卡咪是只胆小的小猫,到了晚上它就不敢出门了。妈妈和小伙伴都很着急,快来帮他们想想办法吧!
2、提问:你们猜猜这么胆小的小卡咪它会去吗?
3、咦?不是有联欢会吗?怎么会冷冷清清一个人都没有呢?
4、提问:小伙伴为什么都跑到了小卡咪的家里?为什么猫哥哥送它一束鲜花?
三、播放课件,幼儿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看后分析讨论:
1、小卡咪开始的时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猫?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的胆小?那它为什么还要出门?
2、小卡咪在黑夜中遇到了哪些害怕的现象?是怎样安慰自己的?最后它变成了一只什么样的小猫?
四、我也很勇敢。
1、你们知道在四川的汶川也发生了一件让人害怕的的事,是什么事?好多的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有小学的哥哥姐姐们被房子掩埋在下面,也陷入了黑暗和恐惧当中,可是他们也想了好多让自己勇敢的办法,最终被救出来了,你们知道吗?
引导幼儿回忆自己所见所闻的事例进行讲述。
2、你有什么害怕的`经历?你遇到害怕的事情会怎么办?
鼓励幼儿做勇敢、坚强的人。
五、音乐《不怕不怕》
你们都是勇敢的孩子,当你们战胜了困难后,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开心的时候想怎么样?
让我们跟着这首《不怕不怕》一起唱起来,舞起来吧!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幼儿通过扮演小花猫和猫妈妈学本领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通过自主的学习和探索,深入浅出的学会了歌表演。并且,我把动作用儿歌的形式表现出来,避免了以往让幼儿机械的模范老师作动作,而没杀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作法,而是让幼儿在欣赏了老师边念儿歌,边跟着音乐做动作,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让幼儿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动作?"使幼儿学得轻松学得积极主动,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并且我用游戏化的语言加以指导,幼儿始终溶入教师给他创设的游戏情境中,自然而然的把歌表演学会了,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轻松,自然,没有教师填鸭式的教育,幼儿的学习兴趣十分的浓厚但是在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下次活动中加以改进。如在幼儿已经熟悉歌表演的动作时,教师可以把儿歌慢慢地去掉,让幼儿不念儿歌,跟着歌曲的旋律边唱边跳。并且在教学中,教师的位置可以渐渐地淡出,可以参与地孩子们中间,和他们一起表演,而不要老师站在师幼对立的。
小百科:咪,mī,象声词,形容猫叫声或唤猫等。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课题名称:
乌鸦喝水
活动目标
1、理解《乌鸦喝水》故事中乌鸦能喝到水的原因,尝试在新的问题情景下创编故事。
2、通过实验验证,发展幼儿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乌鸦喝水》、图片两张。
2、小石子、沙子、橡皮泥、玉米粒、碎布头、海绵、棉花、纸张等各种投放材料。 3、饮料瓶子若干、4、统计纸
活动流程
一 、观看《乌鸦喝水》的课件,导入活动。
1、观看课件前半段(乌鸦口渴,找到一个装有半瓶水的瓶子):“小朋友,有一只乌鸦口渴了,它找到一个瓶子,喝到水了吗?”(没有)
2、“你们能帮乌鸦想办法喝到水吗?”
二、幼儿猜测并记录乌鸦喝水的方法
1、小组讨论,将猜测的方法记录下来
“现在我们要五个小朋友一组,互相说说自己想出的办法然后请一个小朋友当记录员,将你们想的办法画下来。”
2、每组选一名幼儿述说本组的讨论结果。
三、幼儿以小组合作方式用石子和沙子进行探索“如何喝到水”实验,并记录。
1、提出探索要求:一组中两个小朋友当选材员去选择不同材料进行实验,并将多余的材料放回原处,大家观察瓶里的水位有没有升高,实验成功与失败的`水瓶分别摆放在各自的陈列台上,一名记录员要将实验结果与原先的猜测是否一致做上标记,还要有一名小朋友做实验汇报。注意不能把材料掉在桌上,(培养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在小组合作探索中,幼儿先要自行分配角色,出现几名幼儿争当同一角色时,让他们用猜拳形式来解决。
2、幼儿小组合作进行探索,教师以噪音控制员的身份巡回指导。
3、每组选一名幼儿将记录结果进行讲述(哪些材料实验成功哪些材料实验不成功)
四、教师进行小结,并评选出最佳合作小组,奖励小贴画。
五、让幼儿完整看课件并欣赏故事《乌鸦喝水》
师: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乌鸦想的办法和哪一组小朋友的想法是一样的!让幼儿边看课件边欣赏故事。
六、根据实验结果、创编故事
(价值取向:借助传统的故事和实验的验证,以此作为幼儿创编故事的基础,让幼儿在说中巩固实验的结果)
小朋友能根据我们刚才的实验来编一个不一样的《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请幼儿看着前两幅图片和自己的实验记录的结果进行讲述,讲述时注意要提问:小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时是什么样子的?小乌鸦是怎样找到水的?找到水后是什么心情?当遇到困难喝不到水时是什么心情?小乌鸦想到了什么办法?这是一只怎样的小乌鸦?)
活动延伸
1、让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第2册第35页的图片,给图片进行排序。并把故事讲给爸妈听。
2、在区角中开展设立《乌鸦喝水》的内容,引导幼儿继续探索水、石子与能否喝到水的关系。 我的创新: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夜里什么人不睡觉》语句流畅、文字优美,书中不断重复的询问,使孩子们迫切地想要知道他们不知道的一些秘密--夜里什么人不睡觉?书中"日夜对照图"的跨页设计,让孩子们在对比中体会:这些人为什么不睡觉?他们为我们做了什么事?由此自然而然地产生感恩的心理。孩子们读后不仅长了见识,也开始了解:正是不同职业的劳动者们,创造了我们的生活。在本次活动中,我拟通过大书导读,让幼儿正确理解图画书中每幅画面的意义,知道夜里这些人为什么不睡觉;通过谈话活动让幼儿大胆表达对劳动者的爱,激发尊重劳动者的情感;自由阅读小书的过程中,幼儿也进一步感受了画面情节,了解了读本内容。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理解读本的内容,了解不睡觉的人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能大胆表达对劳动者的.爱,激发尊重劳动者的情感。
3.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活动准备】
大书、录音机、音乐光盘、图书柜、3张桌子。
【活动过程】
一、回忆书名,引发幼儿再次阅读的兴趣。
教师出示读本,并提问:
1.前两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欣赏了一本图画书,书名是什么?
2.书中说到了谁在夜里不睡觉呢!(出示书中的人物图片,知道有哪些职业的人在夜里不睡觉。)
二、大书导读,进一步理解读本的内容,了解不睡觉的人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一)阅读P10-17,知道不同职业的人夜里不睡觉的原因。
1.提问:这些人夜里为什么不睡觉?
2.教师归纳并完整朗读页面。
(二)通过遮挡对比,观察P19、21、23的跨页设计,进一步理解不同职业的劳动者在夜里辛勤劳动是为了服务大家,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
1.提问:他们为我们做了什么事?
2.教师归纳并完整朗读页面。
三、大胆表达对劳动者的爱,激发尊重劳动者的情感。
(一)提问:夜里不睡觉的人为我们做了这么多的事,我们应该怎样感谢他们呢?
(二)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表达对劳动者的感激。
四、师幼共读,加深对读本的理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为幼儿发放小读本,回到座位跟随教师翻阅读本。
(二)教师完整朗读读本的同时关注幼儿阅读姿势。
【活动延伸】
图书角:自制图书--《夜里还有哪些人不睡觉》(开展日常小调查,发现身边还有哪些人夜里不睡觉?为什么不睡觉?将相关内容制成图书)。
美工区:制作感恩卡,感谢那些为我们辛勤工作的人。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主动参与区域活动,并掌握进区域的规则。
2.熟悉各个区域的活动内容与方法。
3.增进幼儿间的互相交流交往,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1.阅读区域:自制图书 图书医院益智图书 我是天气播报员(各种幼儿图书若干,图书内容有关天气,可按当天的天气情况进行播报)
2.操作区域:小车跑跑跑 纸袋的秘密 天气换新衣 (提供牙膏、纸袋等材料运用剪、贴等技能进行创造;能根据天气的变化给娃娃换新衣)。
3.智力游戏区域:巧板世界 迷宫大揭秘 天气变化棋 (提供不同的材料玩具,如迷宫、棋盘、七巧板等)
4.数学区域:加来减去 分一分 瞧一瞧(提供各种数学操作材料,正确的进行数的分解)
5.美术区域:桃花朵朵开 我是艺术家(制作盛开的桃花,运用线条等技能进行作画等等)
活动过程:
1.与幼儿互相问好,介绍班上的区域及区域材料。
——交代进入区域的要求及规则。
——重点介绍智力游戏区域的玩法及规则。如:天气变化棋,让孩子大胆尝试创作棋盘。
2.幼儿选择喜欢的区域进入活动,教师作好引导、观察。
——重点区域观察:
1)天气变化棋:幼儿能否掌握剪、裁、画等技能,并运用该技能进行棋的创作。
2)天气换新衣:幼儿是否能根据天气的变化给娃娃换新衣。
数学区:观察幼儿是否能正确的进行数的分解
美术区:观察幼儿是否能运用线条等技能进行作画;是否能正确进行颜色的搭配。
操作区:观察幼儿是否能运用剪、贴等技能进行创造。
3.整理活动区,适当讲评。
——是否都能在音乐停止前回到座位上等待老师。
——小朋友的进区表是否都进行了打钩。
——各区域的操作物品是否都摆放整齐了,如果没有请幼儿摆放整齐。
——给遵守区域规则的小朋友给予表扬。
活动反思:
应该说,我们和各位老师一样,在结合主题有效开展区域活动这一块也是处于摸索、尝试的起步阶段,虽然以往在外观摩、学习时也了解了大致模式,但也仅限于一些表面的形式,而对于真正的本质性的'东西还是没有很好的揣摩和理解,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困惑,希望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和大家共同学习,争取在这一块得到突破性地发展。那么,现就我们班在主题活动下开设区域活动的做法简单介绍一下,可能理论依据不是那么充分,只是我们自己凭感觉在这么做着,希望领导和老师们对我们进行指导。
首先我想说一下我们自己对新〈〈纲要〉〉的学习和理解,对主题活动、区域活动以及主题活动下的区域活动这三个概念的把握:
主题活动课程是对幼儿发展所需制定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幼儿园主题活动是幼儿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自主观察、探索周围现象和事物,教师适时、适度的予以支持和引导的一种系列活动。
区域活动是由教师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活动场地、材料、玩具和学具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通过操作、摆弄、发现、讨论、拼搭等活动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育形式。
主题下的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幼儿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那么,我想既然是主题下的区域活动,那么在进行主题预设时就必须将区域活动一并融入其中,并明确地认识到这样的区域活动应是有明确的活动目的的,应体现并强化主题意识的,而不是等到安排周计划时随便写一个“区域自选”,因此,对即将开展的主题活动,我们两位老师会在一起碰头,结合主题活动来分析教材提供的区域活动设置及安排,应该说教材的区域设置这一块给予了我们比较详细的指导,那么我们就会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从实际操作等方面考虑,挑选一些适合我们班的区域活动出来,安排到我们的活动计划当中,当然可能在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两三个区域与本主题有关,象主题〈〈大自然的语言〉〉我们一开始就设置好了美工区“给娃娃换衣裳”、以及语言区“小小气象员”、“天气预报图”等比较好在整个主题中都可以持续开展活动的区域,但随着主题的持续开展,我们要分析各领域的活动有可能生成相应的区域活动或是活动开展之后需要在区域中得到延伸帮助孩子提升经验,那么我们就会安排相应的区域活动,帮助孩子有目的地开展该活动的二次探索,如此一来我们的区域设置以及区域活动就会越来越多,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更好地呈现了主题活动的自然性、延续性和发展性,推动了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
应该说我们班就是按照以上两个原则来结合主题开设相应的区域活动的,但就我们在网上学习的有关文章以及在外观摩学习的经验来说,我们认为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其实是相辅相承的,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在区域活动后也许能够另外生成一个主题活动,因为虽然孩子在区域活动中获得的是一些零碎的经验,却还是有继续探索的价值,那么就有必要为孩子提升经验,从而生成一个集体教育内容了;
第二方面,区域活动也可以做为主题活动的“先行”,也就是孩子在区域活动中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再通过主题活动进行经验提升、整合;
第三方面:区域活动可以做为主题活动的延伸,因为考虑到操作材料的量、孩子能力的个体差异或者是孩子的兴趣浓厚等因素,每个孩子对主题活动的需求不一样,那么在区域活动中进行延伸是最好的方法,让孩子得到发展的同时也使课程本身得到发展。
那么,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其实我们的脑海里无数次的设想过、实施过,但是受开展区域活动的能力和经验等各方面的限制,真实要实施起来却又无从下手,这是我们最大的困惑。
那么自从开学初开始研讨区域活动以来,我们按照程园长的教导和指引,首先将自己心目中的区域活动标准降下来,不去和大保育院比,不去和在区域活动中经验丰富、能力强的老师比,而是从细小处入手,从孩子们一个个爱玩的小游戏入手,就象最简单的七巧板,我们就设置了一个“巧板世界”的区域,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在柜子中摆放了一篓七巧板,但是孩子们喜欢玩,而且玩得很好。一开始我们让孩子随意拼摆,并互相看同伴的作品;后来让孩子在主题“不一样的我”中再玩七巧板时,专门拼人,看谁拼得造型多且不重复;玩了一段时间后,又给孩子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比如说在规定时间内看谁拼得多或者是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自己的作品等等,我想这应该也算是体现了区域活动的层次性。我想也只有这样分阶段,分层次地推进我们的区域活动,才会让我们做为老师的不再那么茫然,不再无从下手,才能让我们有继续前进的信心,才能让我们有继续探索如何开展好区域活动的勇气和决心,才能让我们自身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得到专业化的成长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