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10-23 07:36:47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常用4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常用4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乐曲的旋律和结构,引导幼儿用下雨、浇花和小雨花共舞的情节动作分辩A、B、C段。

  2、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雨点落下时的动作情态,小花喝水时快乐满足的情感表小雨与花儿共舞的欢乐场面。

  3、引导幼儿学会二人合作表演动作,根据情节及时调整自己的动作、身体姿势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学磁带、录音机

  2、花环。

  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摘苹果》。

  2、复习歌曲《小雨沙沙》。

  3、请幼儿倾听由乐曲改编的故事,感觉乐曲情感。与教师一同练习一下三拍子的节奏。

  4、启发幼儿创编动作。

  (1)幼儿创编小雨点动作。

  (2)幼儿创编花喝水的.动作和。

  (3)幼儿编花儿与小雨共舞的动作。

  (4)完整练习。

  5、教师表演舞蹈,引导幼儿到大自然中寻找秋天的景色。

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对山林火灾事故的了解,知道发生山林火灾的主要原因。

  2、认识各种灭火设备,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防火自救的方法。

  3、增强幼儿的自救意识,培养应变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山林火灾事故视频或图片

  2、山林防火标志、山林防火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了解山林火灾事故。

  1、说说这是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

  看了这段视频,你想说什么,你还在哪里看到这样惨不忍睹的`场面?你看来有什么感受?

  (二)参与讨论,了解发生山林火灾的原因。

  1、为什么会发生森林火灾?

  2、视频中有几种动物?他们有哪些不同的神情?

  (三)怎样预防山林火灾

  1、幼儿自由讨论讲述。

  2、图片展示,提升经验。

  上山游玩不带火种。

  不在山上吸烟、烧东西吃。

  上山祭祀不烧纸钱。

  认识山林防火标志。

  (四)如果发生山林火灾怎么办

  1、小朋友发现山林火灾,先逃生再报警。

  2、找到逃生出入口,找到水源,浸湿衣服裹住头逃出来。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把物体平均分成二分,知道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

  2.乐意探索多种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喜悦。

  3.初步了解等分的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课件、各种图形(心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本袋(每袋8个本)。

  教学过程:

  1.利用故事引入、随故事内容出示课件。

  提问:故事中大黑和小黑为什么会让狐狸大婶帮忙分面包?

  (他们要平分面包)结果怎么样?(面包让狐狸大婶骗着吃了,哥俩只剩下一点点面包)

  他们是不是两只笨狗熊?假如请你帮忙,你怎样分呢?

  2.教师操作,二等分圆形,引出概念二等分。任意对边折。

  怎样验证圆形二等分?折好后完全重叠。说明两份一样大。

  (课件讲解,实物展示。)

  引出概念:把一个图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就叫图形的二等分。

  小结:详细说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分出来的一份和原来的相比哪个大?哪个小?幼儿讲述,然后老师演证。

  出示两个一样大的半圆形和一个完整的圆形,重叠比较得出结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叫二等分,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来的小。

  3.教师操作,四等分圆形,引出概念四等分。

  两只小熊如果把看到的干面包分成四份,每人吃一份在留一份,怎么分呢?教师用圆形纸操作,说明两次对齐折叠的操作方法。

  (课件讲解,实物展示。)

  小结:观察分开的和整体的关系。

  平均分成一样大的四份叫四等分,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来的小。

  4.出示正方形,引导幼儿思考并操作把正方形进行二等分、四等分。

  圆形的面包我们会二等分、四等分了,如果大黑和小黑看到的是方形的饼干,你能帮他们二等分、四等分么?给发图形幼儿操作探索,教师观察指导。提问“你是怎么分的?”幼儿操作后,课件展示各种分法。

  小结:平均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叫二等分,平均分成一样大的四份叫四等分,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来的小。

  5.指导幼儿分组用折叠的方法进行三角形、心形二等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四等分,并观察讲述。

  圆形和正方形可以二等分四等分,那么如果我们用长方形、菱形、心形、三角形能不能二等分四等分?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好多材料,小朋友自己动手分分看,要怎样才能把它们进行二等分和四等分,有几种分法?然后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你是怎样分的.?

  (两组二等分,两组四等分)

  谈话后小结:生活中很多东西可以直接等分,如布、面包、苹果等,有很多东西可以按数量如糖块、书本、衣服、椅子等,很多东西按重量分白糖、米、面、肉,还有很多东西按容积分如水、油、牛奶等。

  6.启发指导幼儿用刚刚学习的二等分四等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分本。

  生活中很多用品是不能切开、截断分的,椅子截断就不能用了,毛巾剪开就坏了,那这样的物品我们怎么等分呢?可以按物品的数量、物品的重量来进行等分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袋本,(出示准备好的本)想一想按数量怎么等分呢?启发:你手中的本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每人几个本?你手中的本分给四哥小朋友,怎么分?每人多少个本?

  7.抛出问题,结束活动。

  如果老师再多给你一个本,请你把都分给三个小朋友,怎么分呢?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节课我们学习三等分。现在跟园长老师们说“再见”。

  活动延伸:如果老师给你一杯水,请你把它分成相同的两份或四份,怎样分?如果给你一大碗的面,要把它分成相同的两份或四份,怎样分?

  教学反思:折纸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这节课我通过让幼儿把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折成相等两份,四份,再把折好的纸剪一剪,比一比,再拼一拼,让幼儿在折、剪、比、拼这些操作活动中,理解二等分,四等分的概念,真正做到了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不经意地学到了知识,锻炼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学习解答口报应用题,初步感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能边听应用题边摆算式,认识减号、等号。

  活动准备:

  贴绒数字和符号(减号、等号)教具若干。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学习解答口报减法应用题。

  A:停车场有2辆汽车,开走了一辆汽车,停车场还剩下几辆汽车呢?“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请小朋友用一道算式表示。“这道算式表示一件什么事情?谁来说说看?”减号是什么样的?(一横)等号是什么样的?(两条长长的横线)B:操场上有3个小朋友,走掉了一个小朋友,操场上还剩几个小朋友呢?

  C:幼儿学习用算式记录口报应用题。

  树上有3只鸟,飞走了2只鸟,树上还剩几只鸟呢?

  桌上有5个苹果,吃掉了2个苹果,桌上还剩几个苹果呢?

  小组活动。

  幼儿作业)教后感:这是一节在练习过程中大部分孩子都做的很对,初步感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得也比较好。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06-08

(精选)大班教案07-21

(精选)大班教案07-22

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经典)08-27

【精选】大班教案09-08

【经典】大班教案08-23

[经典]大班教案08-20

(经典)大班教案08-02

大班教案【精选】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