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11-02 08:50:40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5篇(精)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5篇(精)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经过加工后可以变成有用的物品,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2.鼓励幼儿进行大胆想象,并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

  实物、果奶瓶、一次性杯子、纸盘、图等。

  三、活动重点和难点:

  在故事中让幼儿明白为什么要对废旧物品进行加工、和再次使用,知道这样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垃圾,能保护环境

  四、活动过程:

  (一)在讨论中引出活动

  1.“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大口袋,我们看看里面有些什么?”(教师一一出示桃核、瓜皮、葡萄籽、废纸)

  2.“这些东西原来是什么?你认为这些东西现在还有用处吗?如果没有用的话,我们应该把它们扔在哪里?为什么要扔在果皮箱里?”

  (二)理解故事“奇妙商店”的内容

  1.“这些东西真的没有用了吗?我们的大象伯伯可没有这么想,它用灵巧的手将这些废旧的物品变成了一个个宝贝,到底变成什么宝贝了呢,让我们听个故事`奇妙商店`就知道了。”

  2.教师通过边分段讲故事后提问,边出示图,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

  当教师讲到“大象伯伯,这个桃核(西瓜皮、鱼骨头、葡萄籽、废纸)能变成什么礼物呀?”(可让幼儿大胆设想并讲出自己所想内容),教师出示图,让大家知道大象伯伯会把它变成一只漂亮的小船(瓜皮帽、鱼骨发夹、葡萄籽项链、彩色风筝)

  3.教师完整有表情地再次讲述故事,提问:

  (1)“大象伯伯为什么要将这些废旧物品变成宝贝呢?”(让幼儿知道有的废旧物品还可以再次利用,这样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垃圾,能保护环境)

  (2)“你喜欢大象伯伯吗,为什么喜欢它呢?”

  (3)“如果你拿到这些东西,你会把它们变成什么宝贝呢?”

  (三)废物变变变

  1.教师出示一些用废旧物品做的东西(如用瓶子做的'花篮、用牙膏盒做的公共汽车、用药瓶做的风铃等)

  “瞧,老师这里有些宝贝,你们看看是什么,知道这是用什么东西做出来的吗,你怎么知道的?你们自己想不想动手试一试呢?”

  2.教师出示果奶瓶、一次性杯子、纸盘、牙膏盒等,让幼儿说说这些可以变成什么?

  3.请幼儿每人自选一样物品,说说自己会用什么方法把手中的废旧物变成什么样的宝贝。

  活动延伸:幼儿动手操作,将自己选择的废旧物变成平时生活中有用的物品,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大胆想象,充分知道废旧物也有它的可利用性,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大班教案 篇2

  目标:

  1、观察各种物体的影子,感知积累与影子相关的各种经验。

  2、记录自己所看到的影子的形态。提高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对探索影子活动感兴趣,激发探索兴趣。

  重点:提高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难点:记录自己所看到的影子的形态。

  准备:PPT美工有阳光的户外场地

  过程:

  一、猜谜引出主题,表达对影子的已有经验。

  1、师出谜面:有个好朋友,跟你不分手,你走他也走,你停他也停,请你猜猜是什么?

  2、提问:

  (1)你在哪见过什么影子?影子是什么样子的?

  (2)你知道影子是怎么来的吗?

  二、找影子

  1、室内找影子

  2、户外找影子(引导幼儿从自己、身边的人、看到的物体找影子,发现影子的秘密)

  三、讨论影子

  1、提问:

  (1)、你在哪见到了什么影子?是怎么样的?

  (2)、影子有什么共同的秘密吗?

  2、集体观察PPT说说影子的'来源与共同点。

  四、记录影子使用幼儿用书《美工》画出自己看到的影子。

  活动反思:

  这节课的活动目标是让孩子们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并对周围的自然现象产生兴趣。为了能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从而获得经验,我的教具准备的很充分。孩子们一起收集来的白色底板、手电筒等等。我采用照射的形式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当手电筒照在动图图片上的时候,动物的影子就会投射在白色底板上,当关掉手电筒时,白色底板上就什么也没有。

  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体验从而明白了影子跟亮光有关系,有亮光,影子就出来,没有亮光,影子就没有了。我还和孩子们玩了一个有趣的游戏“藏影子”,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知道了要躲在没有亮光的地方才会没有影子,老师才会找不到。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对这一科学现象也更加清晰、明确。

大班教案 篇3

  课题生成:

  元旦时,幼儿园搞游园活动,我们就要布置教室。当教室里挂上灯笼、彩条时,幼儿都在叫:“过年了!过年了!”然后自由讨论着一些过年的事情。有的就说家里蒸包子、包馄饨,有的说贴对联、放鞭炮等等。谈得非常高兴,完全沉浸在过年的气氛中。

  中国有悠久文化历史和那么多的优秀民间工艺美术,我决定要让孩子接触这些,感受这些,从而萌发他们的民族情感。《美术欣赏——民间艺术》这本书上正好有年画、花灯、剪纸什么的。而这些恰恰是过年时都有的,又与幼儿讨论的过年生活有关,幼儿熟悉、感兴趣。选用这些内容是让孩子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好机会。为此,设计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和欢乐、喜庆的气氛。

  2、丰富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增强民族感情。

  活动准备:

  有关过年的故事、图片。视频展示台。传统年画、花灯、剪纸、对联、灯笼、贺年卡。幼儿用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话,引出过年主题。

  (1)“老师知道小朋友一个秘密,小朋友们都盼着赶快长大,所以大家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过年了。因为过了年,小朋友又长大了一岁,除了这个呀,过年还特别特别的热闹,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过年吗?”

  (2)“这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节日。这里有一个故事,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一个村子,村子里的人快快乐乐的生活着。可是一天,来了一头怪兽,它头上长着尖尖的粗粗的大角,眼睛非常大,像会喷火。嘴巴张开了比大狮子嘴巴还要大。这头怪兽的:就叫做“年”。自从“年”来了以后,村子里的猪、牛、马、羊都被吃了,后来它还要吃人,大家都非常害怕。这时候不知道谁发现一个秘密,于是大家都在门上贴上红纸,挂上红灯笼,在门口放鞭炮。原来“年”害怕红色和爆竹的声音,吓得逃走了。从此,人们过上了快快乐乐的生活,人们为了一直过幸福的生活,每到这个时候,总要在门上贴上红纸,而且写上一些吉祥的话,这就是现在的对联、再放爆竹,一代一代的传下来,这就是过年。”“过年也叫过春节,因为那一天是我们中国农历的第一天,它象征着希望春天赶快到来,这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节日。”

  (3)“过年是一年中最快乐、最热闹的时候,小朋友们记得最清楚的事情一定有许多,那谁来讲讲?”(师幼互动的启发式谈幼儿1:“我过年的时候,帮爸爸贴对联。”(根据幼儿回答给予补充)

  ①对联。“对联是写在红纸上的,都是写的一些吉祥祝福的(展示对联)今天我给你们准备了红纸、毛笔,等会儿请班上学毛笔字的小朋友给我们写对联吧。

  幼儿2:“我最喜欢在家看包馄饨。”

  ②包馄钝。“北方人习惯包饺子,而江苏有的人习惯包馄饨。在大年三十晚上吃。”老师还准备了馄饨皮、菜馅,请小朋友包馄钝吃。

  幼儿3:“我们家里买了许多大灯笼,挂起来很漂亮。”

  ③挂红灯笼。(展示灯笼)“灯笼一挂,立刻就有了一种喜庆的气氛。为什么呢?”

  幼儿4:“因为它是大红颜色。”

  幼儿5:“大红颜色使人觉得很喜庆,很温暖。”

  教师:“我给你们准备了大红蜡光纸,还有金纸,下面要请你们动手做灯笼,挂到我们班上去。”

  幼儿6:“我们过年的时候要说好听的,恭喜发财、新年快乐。”

  ④互相拜年。“那远地方的人,见不着面,怎么办?”“发贺年卡。”(制作贺年卡)

  幼儿7:“过年的时候放爆竹,还有烟花。我还放过,我不怕。”

  ⑤放鞭炮。(结合画面看)“你放过鞭炮吗?好玩吗?”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告诉幼儿大城市内不放鞭炮,观看时要注意安全。)

  幼儿8:“过年的时候,我和我奶奶在街上买了好看的画,上面是两个娃娃,还说恭喜发财。”

  ⑥介绍年画。誓你说的这种画就叫做年画,它有许多种。在我国的天津有一种杨柳青年画,我们来看看呢。”

  “年画就是过年时张贴的画,只有我们中国才有,这些都体现了喜庆和吉祥,年画一贴,屋子顿时增添了欢乐气氛。”

  “你觉得这幅画看上去感觉怎么样?表达了什么意思?”

  幼儿自由讲述。

  幼儿9:“过年的时候还舞龙灯,人很多,那个龙也很长。”

  ⑦介绍花灯。

  舞龙灯,舞狮子。(图片)

  “龙和狮子都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蕴含着喜庆和吉祥的意义。”

  幼儿10:“还有剪窗花,有十二生肖。”

  ⑧剪纸:(展示窗花)

  “过年时候,在窗户上贴上窗花,非常漂亮。有窗花、门笺等。”

  2、师生动手操作。

  “我们大(二)班的小朋友从小班就在一起了,我们就是一个大家庭。很快就要过年了,我们大家分分工,一起动手准备吧,让我们过一个快快乐乐的年!”

  (1)幼儿自由分组操作。(背景音乐《金蛇狂舞》)

  ①剪纸;②做灯笼;③包馄饨;④写对联;⑤做贺卡;⑥画年画。

  (2)教师动手参与其中。

  3、共同布置教室。

  将幼儿及老师共同操作自制的各种作品装饰教室。

  请食堂师傅下好馄饨,幼儿共同分享。

  课题评价:

  一、效果分析

  通过活动,我发现毕竟课题来自于幼儿,而过年又是孩子最喜欢、最兴奋的事情。所以在活动一开始的谈话部分,幼儿就十分投入,兴致很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地讲述自己过年时所经历的事情。而我好像是作为一名资料补充员的身份,当幼儿讲到一个什么事情引起其他孩子的共鸣时,我就在展示台上出示图像、图片等,加上幼儿和我的共同讲解,使中国过年时传统风俗在幼儿面前展露无遗。使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而当这些操作活动真真切切地展示在幼儿面前时,幼儿的兴奋达到了高潮,我能感受到那就是一个大家庭的成员在张罗着过年。

  从活动效果来看,幼儿动手能力很强,做出了许多精彩的`东西。而且幼儿好像还沉浸在过年的气氛中。于是我进行了活动的延伸,整个一天都是在过年,挂灯笼、贴窗花、贴年画、贴对联,让幼儿到其他班级送贺卡,下午大家一起吃馄饨,我们就完全是过了一个年。

  通过这次活动,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如果将民间美术欣赏与特定的节日结合起来,幼儿比较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再让幼儿进行手工操作,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同时,解决了幼儿园手工难教的问题。

  这也是一种真正的融合吧。

  二、专家点评:

  岁末,许多幼儿园都会设计有关“过年”的活动,我们常看到的景象是老师异常忙碌:布置环境、设计活动、为幼儿选购礼品等。而孩子大都是在兴奋地等待,除了活动当日很高兴地玩玩、吃吃外,孩子恐怕不会再有太多的收获。于是,教师精心布置的环境成了摆设,幼儿熟视无睹……如何使幼儿通过“过年”活动真正有所收获呢?教师不妨发动幼儿去搜集有关过年的趣闻,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布置环境,让幼儿也去做做大人们过年常做的事。当弦子成为活动的设计者、活动的组织者、活动的小主人时,“过年”活动就会成为他们发现问题、寻找答案、体验参与的乐趣和解决问题的不容易及成功后的喜悦的“探究式”学习。建议老师再把步子迈大-些!

  三、反思与讨论

  这样的综合活动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如果你来实施,准备分几次完成?还有没有更合适的设计与方法?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大树和男孩之间不同的“爱”。

  2、在讨论中理解“爱”的含义,从自己开始实践对爱的理解。

  【活动准备】

  《爱心树》PPT

  【设计思路】

  一、对绘本价值的思考

  《爱心树》是一本非常经典的绘本,故事描绘了一个男孩和一颗大树之间的故事,作者用生动幽默的笔触描绘了生活中“倾情付出”和“只知索取”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作者的意图是要引起大家对:什么是爱?如何去爱?的思考。整个绘本的画面是简单利落的线条,让孩子们更加愿意去倾听故事,感受故事中的情节变化。

  二、对孩子发展的思考

  之所以选择这个绘本是觉得整个绘本的寓意是非常贴合我们大班孩子的年龄特征的,现在的孩子似乎对爱这个词没有很好的理解,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他们的爱,在他们看来都是理所应当的。他们对于父母和祖辈只有无止境的索取,甚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一时疏忽会让他们生气,发脾气,在他们的心里自己是最重要的,他过于自私自利。

  三、对环节设计的思考

  整个活动一共分为四个环节,其中第二各环节是重点,通过将男孩儿时和长大以后的表现进行对比,让孩子们能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大树和男孩不同的“爱”。在第二环节中我对长大以后的男孩每次来向大树索取的时候进行层层递进的提问,让故事的寓意能够更好的`被挖掘。第三环节中让孩子们听完故事比较男孩和大树不同的“爱”,更是孩子们相互之间的一种思维的碰撞。整个过程中由于绘本的画面比较简单,因此更加注重孩子的倾听习惯的培养。

  【活动过程】

  一、观察绘本封面,想想故事内容

  1、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欣赏一个故事。我们先来看看这本故事书的封面,猜猜讲了什么。

  1)你发现封面上有谁?大树和男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2、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爱心树”,看来是一个和爱有关的故事。

  1)什么是爱呢?

  2)在这个故事里面,小男孩和大树之间会是谁爱谁呢?

  二、分段感受故事,了解故事情节

  1、整体讲述男孩在儿童期和大树的故事。

  重点提问:

  大树和男孩的关系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大树和男孩谁爱谁呢?为什么?

  小结:儿时的男孩和大树无忧无虑的生活在一起,非常的相爱。

  2.分页讲述男孩长大以后和大树的故事

  (1)男孩很久没有来看大树,大树感到很孤寂。

  提问:什么是孤寂?,为什么大树会感到孤寂?

  (孤寂是寂寞,孤单,当我们长时间的想一个人的时候,冷冷清清时就会觉得孤寂)

  (2)男孩来摘苹果

  提问:男孩摘走了大树所有的苹果,大树为什么还很快乐?

  (3)男孩来砍树枝

  男孩砍下了树枝,大树还快乐吗?为什么?

  (4)男孩来砍树干

  提问:男孩会砍下大树的树干吗?为什么?

  男孩砍走了树干,大树快乐吗,为什么?

  (5)男孩最后来到大树旁

  提问:这次男孩还回来要什么呢?大树会给他吗?为什么?

  三、回味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寓意

  1、故事讲完了,你们觉得故事中大树爱男孩吗?从哪里看出来?

  (大树非常爱男孩,他愿意和男孩一起玩,还为男孩做了很多的事情,当男孩遇到困难的时候,大树一直帮助他,不计回报。)

  2、那你们觉得男孩爱大树吗?

  (也许男孩也是爱大叔的,但是他的爱太肤浅了,只是停留在和大树一起玩,却没有为大树付出过。)

  小结:原来爱不仅仅是喜欢、亲近,还应该是为所爱的人做一些事情,就像故事里的大树那样,为自己所爱的人做了许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回归生活,发现身边的爱

  1、在我们身边也有像大树一样关心、爱护我们,为我们无私奉献的人,知道他

  们是谁吗? 谁可以说说他们是怎样关心、爱护你们的。

  2、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爱我们,就象爱心树爱男孩一样。那我们能

  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小结:是啊,以后我们也要经常为他们做些事,说些感谢的话。因为他们爱我们,我们也爱他们。

大班教案 篇5

  主题生成:

  幼儿近段时间经常大声说话,使用工具不会轻拿轻放,弄出很大的噪音,为了让幼儿有一个良好、安静的生活、学习环境,我们就进行了声音的主题活动,与幼儿一起探讨声音的利与弊。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声音的产生,初步知道声音是由振动引起的。

  2、了解声音的作用及噪音对人类、自然界的祸害,初步懂得减少噪音的方法。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一:寻找声音

  1、谈话:我听到的声音

  幼儿的话:

  “我听到火车呜呜的声音”、

  “我听到汽车笛笛的声音”、

  “我听到冰箱发出的声音”

  “我听过老虎的叫声”

  “我听到打雷的声音”

  “我听过高山流水的声音”

  “我听过下雨的声音,滴答滴答,哗啦哗啦”

  2、绘画:我听到的声音

  活动二: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通过图片讲解,引导幼儿认识耳朵的结构,从而了解到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活动三:实验探讨

  1、怎么会有声音?

  (1)提供多样的材料让幼儿在实验中探索声音产生的原理-物体震动就会产生声音,。不同的.物体就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提供记录材料让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让幼儿讲述记录结果。

  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提供不同的材料让幼儿进行实验,从而知道不同的材料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

  3、怎样减少噪音

  提供不同的材料让幼儿进行实验,使幼儿知道减少噪音的方法。

  活动四:分享-声音的秘密

  1、统计: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声音的了解。

  2、游戏:通过竞赛的形式让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声音的了解。

  3、展示幼儿设计的作品:净化(减少)声音器。

  主题小结:

  通过主题探讨活动,幼儿对声音有了更深的认识,知道声音对我们的利与弊,都会说出保护我们耳朵,保持环境安静的方法与措施;日常生活中幼儿也能注意降低自己说话的音量,轻拿轻放的习惯也正在慢慢形成,整个生活学习环境也比主题活动前有了较大的改观。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的兴趣设计的尝试性,操作性和探索性比较强的科学学习活动。整个活动内容新颖,有创意,组织的形式灵活,能随机应变。而且,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与组织者,没有过多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在活动中成为真正的主人。这次活动提高了幼儿的思维灵活性,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精选]07-31

大班教案(经典)07-25

大班教案[经典]07-24

(精选)大班教案07-22

大班教案(精选)07-27

大班教案07-20

(精选)大班教案07-21

【精选】大班教案09-08

【经典】大班教案08-23

大班教案(经典)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