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11-11 08:57:50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汇编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汇编6篇)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找线、玩线等活动,对生活中的各种线条产生兴趣。

  2、能大胆与同伴交流、表述自己在玩线过程中的发现。

  3、积极参与线的造型活动,充分体验创造想象的乐趣。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孩子们收集的各种长短不一的线绳:塑料绳、毛线绳、彩线、彩带、皮筋、能弯曲变形的绒线魔术棒,还有家长和孩子一起搓的纸绳等、各种形状的彩色底板(泡沫板、KT板等)及双面胶、透明胶、胶水、剪刀、大头针等材料教学过程:

  一、找线活动师:“这几天,我们小朋友发现线条非常的有趣,那除了这些线条,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有趣的线条,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很多小朋友都说不知道,有小朋友建议:“我们可以去找一找呀!”于是,连续几天大家都积极参与到了找线活动中,每天都有孩子来报告自己的新发现:“老师,这是我找到的包装线,是在妈妈给我买的新鞋盒子上找到的。”“你们看!这是我找到的尼龙线,我爸爸说可以织渔网的!”一钒带来的绒线魔术棒更是引发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老师,一钒带来了一根魔术线,能变图形的!”……(孩子们找线的兴趣有增无减,找来的线绳也越来越多,于是我利用晨间谈话的时间组织孩子们交流自己的发现。)老师:“这几天,大家发现在我们周围有许多许多的线。小朋友,你们找到了什么样的线?”

  (由于每个孩子都认真参与了找线的过程,他们讲述兴趣很高,讲起来有声有色,很多孩子都把在哪里找到的、和谁一起找到的讲得清清楚楚。在交流过程中还反映出,孩子们在找线过程中对一些线的名称及用途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二、玩线活动(在孩子们找来了各种各样的线以后,我发现不仅孩子们相互间的.交流没有终止,而且很多孩子已在进行玩线活动,而且非常的投入。为引导孩子们更好的探索,我就为孩子们提供了这一活动空间与时间。)

  师:“今天我们就来玩玩我们找到的线,小朋友可以自己选线玩,玩的时候可以试试用不同的方法让它变成有趣的曲线,再讲讲它像什么。”

  (此活动,为了让孩子们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玩线,我允许孩子可以在周围的操作桌上操作、也可以在活动室地板上自由操作。)其间,我注意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变出有趣的曲线图,并鼓励幼儿间的相互观察讲述。如当我发现有的孩子变出有趣的图形时,我以惊奇的口吻说:“你变出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呀?是怎么变出来的?”“你真能干!让我也来试试!”“你好朋友看到了吗,赶快告诉他!看他有没有你能干!”……(在自由、宽松的空间里玩这些有趣的线,这正是孩子们当前兴趣点所在,因而孩子个个活动热情高涨。他们有的趴在桌前摆弄、有的跪在地板上摆弄……当孩子变化成功时,他们更是显得非常兴奋:“老师,你猜我变的是什么?”“看!我用这根毛线变出了一顶帽子!”“哈哈!烟囱里的烟升起来了!”“这根魔术绒线棒真好玩,我把它弯成了一座山!”……宽松的活动气氛,使孩子充分体验了尝试、探索的乐趣,更促进了孩子相互间的交流与交往。如当有的孩子发现同伴变化出有趣的形状时,他会积极地询问是用什么方法变出来的,并自己也去尝试。在这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玩线的方法还挺多,有的是直接把线条放在桌上或地板上摆放出形状、有的是把住线条的一头左右甩动进行变化、有的是把线条往上抛让它自然落地成形等等,可见孩子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在幼儿玩线过程中,老师要善于观察指导,当有的孩子能用两根线绳进行变化时,要及时表扬、肯定,并鼓励其他孩子也能多选几根线绳玩一玩、讲一讲,或者和好朋友合作玩线、编讲。

  (此活动时间安排可根据幼儿兴趣而定,我这一活动时间较长,因为孩子们一再表示还想多玩一会。其间,孩子们充分地操作想象,有的孩子用几根线绳变出了花、树、还有小河,有的还和好朋友合作编讲了“小蜗牛爬山”的故事,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合作意识等都得到了充分发展。)

  三、线的造型活动(设计安排这一活动是由于我发现孩子们在玩线过程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如当有的孩子发现毛线绳象蚯蚓时,很多孩子都争着看,结果“蚯蚓”挤掉了,看到的和没看到的都很失望,孩子们的想象思维无疑中断了。这一活动安排将有利于孩子们进一步的创造想象、创造艺术的发展。)

  1、师:“这线可真奇妙,能变出这么多有趣的东西,小朋友你们想不想把这些有趣的图案留下来,让大家都来欣赏,都来看一看、想一想、讲一讲?”

  组织幼儿讨论:可以用什么办法把它留下来?

  (在讨论过程中,有的孩子说可以用胶水粘、有的说可以用透明胶贴、还有的提出用双面胶,当周海晨说用大头钉钉时,很多孩子觉得很新鲜,有的则用疑问的眼神望着老师。而老师把小朋友建议的材料都拿了出来,并鼓励大家说:“我们试用一下就知道了呀!”大家都显得跃跃欲试。这时有孩子提出:“那我们把有趣的图案留在哪里呢?”“当然是很漂亮的纸上!”“对!把它做成一幅漂亮的画!”大家都这么认为。当孩子们看到老师准备好的各种形状的、颜色鲜艳的底板时,更是想马上大显身手了。)

  2、简单介绍材料,提醒幼儿使用剪刀和大头钉时当心手。

  3、幼儿自由创造活动,老师注意鼓励大家能积极动手动脑,让线变出更有趣、更漂亮的图案来。

  (孩子们都能积极参与创造活动,就连班上几位能力较弱的孩子操作时也显得很专注、很愉快,甚至有的孩子仍是跪在地板上进行操作也不觉得累。对于用什么材料将图案固定,孩子们更是进行了一番探索。当有的孩子问我:“老师,我的线怎么用胶水粘不住?”我惊奇地说:“是吗?让我来试试!”……结果,他们发现用毛线彩线、纸绳变出的图案用胶水粘贴比较容易、用塑料绳或皮筋变出的图案则用透明胶固定比较有用、而用彩带或包装带变出的图形用大头针固定既快又好。)

  4、鼓励幼儿相互欣赏、讲述,进一步体验成功的乐趣。

  (此环节是本活动的又一次高潮,当作品完成时,孩子们脸上的兴奋和愉悦表露无疑:“看!这是我的‘大海里的故事’。”“我变的是我的妈妈在星期天烫了一头卷头发。”“我的是蛇宝宝出来晒太阳!”……在相互欣赏和交流中,孩子们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喜悦,获得了满足感。我看到屠景江小朋友是用毛线在椭圆形的泡沫底板上弯了两个圈,“这是什么有趣的东西呀?让老师猜猜!是苹果?桔子?太阳?……”孩子微笑着反复摇头,后来他涨红着脸告诉我是装着馒头的盘子。“呀!真像!老师怎么没猜着?等一会让其他小朋友也猜一猜。”当时他眼中流露的神采很使我难忘,我想这对于他将会同样难忘,以后他也会更加自信。)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勇于探索,喜欢探索的良好习惯。

  尝试利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

  关键智力:

  自我;自然观察

  教案准备:

  真水果,苹果,梨,香蕉,桃等若干,水果模型。

  小刀一把;猴子的手偶;大袋子。

  教案过程:

  环节1:学习儿歌《水果歌》

  教师出示装图片的盒子,请幼儿摸出图片,能说出图片上水果的颜色。

  教师将图片贴在展示板上,边贴边教幼儿说儿歌。

  将所有图片贴完,教师带幼儿说儿歌2-3遍,并请幼儿上前边点图边说儿歌。

  环节2:探索活动《真假水果》

  教师拿出猴子的.手偶,说,“你们好,我是猴子”。

  教师说:“哎呀,我现在肚子好饿啊,你们给我点吃的吧?好不好,你们知道我喜欢吃什么吗?”

  教师可让幼儿假装喂猴子吃点东西。幼儿喂完了,猴子还不饱。

  教室带着猴子假装找东西吃,找到了一个装着水果的大袋子,这是猴妈妈留给它的。

  猴子打开袋子,拿出一水果模型一咬,怎么都咬不进去。教师问幼儿,这是为什么?

  原来猴妈妈太粗心了,把真的水果和假的水果混在一起了。小猴子可着急了。

  老师布置任务,请小朋友帮小猴子找一找真的水果在哪里。

  教师将幼儿分组,每个幼儿3—4个幼儿,由一位老师负责,幼儿探索真假水果的区别。

  指导老师的指导:不能直接告诉幼儿哪种是真的,哪种是假的,可引导幼儿通过手,鼻子,眼睛等多种感官去发现。

  幼儿分享成果。教师将幼儿聚集在一起,请每组的一些幼儿说说她们如何辨别水果的真假。教师用刀切开幼儿找出的真水果。

  环节3:区域活动

  美工区:给水果描虚线和涂色。

  角色区:在角色区玩水果模型和头饰等。

  活动评价:

  能通过各种感官观察物体。

  能积极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中。

科学教案 篇3

  目标:

  1、让幼儿参与实践活动,从中了解周围环境中的垃圾是哪里来的,并认识起危害。

  2、启发幼儿积极思考解决环境卫生的好办法,并表达出来。

  3、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的意识。

  准备:

  1、活动前通知家长和孩子一起调查、收集周围环境的垃圾分布情况,并帮助孩子用自己的方法记录。

  2、PPT(幼儿园各场地、周围环境、各种清洁机器)、多媒体。

  3、幼儿操作材料:橡皮泥、积木、铅画纸、水彩笔。

  过程:

  一、组织交流情况

  1、这几天,老师请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调查我们周围的环境,并作好记录,现在谁来说说自己的调查成果呢?(5人左右)

  2、播放PPT1(幼儿园场地卫生)

  在操场上我们发现了什么?

  在走廊上我们发现了什么?

  在教室里我们发现了什么?

  除了这些地方,我们还发现哪些地方有脏东西?

  3、为什么这些地方总是有垃圾?它们从哪里来的'?

  二、了解垃圾危害

  1、播放PPT2(周围环境卫生)

  这些有垃圾的地方给我们什么感觉?

  对人、动物、植物有什么危害呢?

  2、垃圾有这么多害处,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三、怎样爱护环境

  1、播放PPT3(各种清洁机器)

  怎样才能是我们周围的环境保持清洁?

  介绍各种清洁机器。

  工人叔叔发明了这么多机器,让我们有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我们应怎样向他们学习呢?

  四、幼儿尝试操作

  1、介绍材料,让幼儿选择。

  2、鼓励幼儿动脑筋,尝试操作,把自己的想法做出来或画出来。

  3、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

  五、课后活动延伸

  1、老师介绍“绿色回收箱”,告诉幼儿这是专门用来放可以回收的废品的装置。

  2、出示幼儿收集的垃圾,看看是什么?

  3、说说哪些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能回收的?活动后组织幼儿进行分类、放置。

科学教案 篇4

  一、活动名称:《数花灯》

  二、活动目标:

  激发幼儿学习序数的兴趣。

  提高幼儿准确运用序数词表示物体排列次序的能力。

  引导幼儿学习从不同方向辨别7以内的序数,能在教师帮助下尝试正确说出观察结果。

  三、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的花灯图片。

  游戏音乐磁带。

  火车头的标志。

  四、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教师将小椅子分成7组,纵向一字排开,每组7把椅子组成一列火车,帖有火车头的标志。

  基本部分:

  幼儿听音乐自由做动作,音乐停,幼儿各自坐下,相互说出自己是在第几车厢的.第几个坐位上,如:我坐在第三节车厢的第四个座位上。游戏反复进行。

  看花灯。分别出示各种不同灯的图片,启发幼儿说出各种灯排第几,再启发幼儿从左到右、从右到左说出每盏灯的位置。

  幼儿再随音乐做“坐上花车去看灯”的游戏。

  结束部分:教师总结,讲评幼儿表现。

  五、活动延伸:日常生活,如排队、游戏比赛活动中可渗透序数教学。

科学教案 篇5

  一、课程标准:

  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便涂改原始数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有关资料。

  2.知道生物生存需要水、空气、营养和生活空间。

  3.了解一些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如:阳光、水分、空气、温度等。

  4.学习有毅力,愿意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

  二、教学目的: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多种植物的根和茎进行观察,比较根和茎的不用之处。

  2.能设计实验来证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二)科学知识:

  1.认识根和茎的形态。

  2.知道根和茎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待科学学习要采取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态度。

  2.愿意通过观察、收集证据来探究科学的奥秘。

  三、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

  1.区别不用形态的茎。

  2.区别不用形态的根。

  3.观察茎的运输作用。

  4.设计并实验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四、学习成果评价

  (一)概念发展

  1.不能区别不同形态的茎,根。

  2.能区别不用形态的茎,不用形态的根。

  3.能认识根、茎的作用。

  (二)探究能力:

  1.对待科学学习能采取想办法解决的态度。

  2.能够对多种植物的根和茎进行观察,比较根和茎的不用之处。

  3.能设计实验来证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五、教学材料:一株有根、茎、叶的植物、瓶子、红墨水、菠菜、仙人掌

  六、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师生互动的目的教学反馈

  集中话题直接揭题

  板书课题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探索和调查植物的'根相同吗?

  组织学生小组内将带来的各种植物的根摆在一起进行比较。

  有哪些不同?将植物的根画下来,不同的地方用彩笔画出来。

  全班交流、比较。

  为什么植物的根会有这样的区别呢?想一想

  听学生猜测。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

  植物的茎相同吗?

  引导学生交流各种形态的茎。

  茎有什么作用?

  学生猜测、设计实验区分直根和须根。

  认识根能吸收水分的作用。

  回顾和解释1.以上都是猜测,都没有经过事实验证的,我们必须都要——?

  (做实验)

  2.布置实验要求、观察任务。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进行证明。尊重事实。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探索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乒乓球弹性的变化。

  2、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

  活动重点:

  在铺有不同材料的地上实验乒乓球的弹性。

  活动难点:

  利用材料想办法改变弹性的大小。

  准备:

  一些辅助的材料:棉花、毛巾、报纸、黄沙、塑料纸、纸盒等。

  过程:

  1、诱导问题:

  (1)、教师启发引导:

  “今天我们要做一个有关乒乓球弹性的实验,实验中你也许会遇到困难,要想想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如果暂时不能解决,你也不用着急,记在心里,我们大家一起来想办法。”

  (2)、幼儿操作实验:

  玩法:幼儿在铺有不同材料的地上实验乒乓球的弹性。

  2、讨论释疑:

  ――――“有什么新发现,遇到哪些困难?”

  (1)、幼儿逐一讲述自己发现的问题或遇到的困难。

  (2)、讨论:“那谁有好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请个别幼儿演示好方法。)“还有什么好方法也可以这个问题?为什么?

  (3)、小结:乒乓球弹性有变化。当遇到比较坚硬的材料时会弹性大,跳得高;当遇到较柔软的材料时则弹性小,跳得低;乒乓球弹性的大小还与我们投掷的力量有关。所以说,在不同的条件下,乒乓球的弹性增加或削减。

  3、实验验证:

  (1)、这里有许多的'材料,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材料动脑筋、想办法改变弹性的大小,设计出新的游戏,你可以用刚才介绍的方法,也可以自己找一找另外的方法,好了,让我们去试一试吧!

  (2)、幼儿实验操作,教师给予一定的协助。

  4、迁移经验:

  鼓励幼儿介绍在实验验证中找到的新方法

  5、延伸活动:

  乒乓球造型

  幼儿利用一些辅助材料对乒乓球进行装饰、造型。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教案07-23

(精选)科学教案08-07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经典)科学教案07-21

科学教案(经典)07-21

科学教案(精选)07-28

(经典)科学教案07-26

科学教案【经典】07-30

[精选]科学教案08-21

(精选)科学教案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