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12-15 09:08:28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语言表达对不同物体的触觉感受:软、硬,光滑、粗糙,冷、热等。

  2.知道用手触摸是感知物体的一种方法。

  3.引导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大积木块、海绵、锯沫板、镜子、布娃娃等,蚂蚁头饰每名幼儿一个。

  2.学具:幼儿人手一个操作小筐(内放木积木、海绵块、小锯木板),每位幼儿两杯水(一杯染红色装热水,一杯无色装凉水)。

  3.环境布置

  请幼儿自带一件物品,布置活动室——不同质地的物品(如玩具汽车、毛绒玩具、鹅卵石等)。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小蚂蚁学本领》引入课题:

  教师、幼儿戴头饰扮蚂蚁,在木地板、海绵垫上爬,让幼儿用手触摸、按压,感知并说出这两种物体的硬、软。 (师)原来,我们的手能摸出硬的和软的东西,我们的手真能干!当看见一个东西,我们不知道它是硬的还是软的时,可以用手摸一摸,这是一个好办法!

  二、在触摸——发现——再触摸中感知物体特性,并表述出来:

  (一)摸一摸:

  1.请幼儿听口令从小筐中拿出硬的东西(木积木),使劲捏捏、按按,(师)你捏得动积木吗?(生答:捏不动)按捏不动的东西是硬的;同样拿出软的东西(海绵),摸一摸,捏一捏,还可以拧几圈,海绵是柔软的。

  2.幼儿摸摸锯沫板,感受正反两面(粗糙和平滑)的.不同,能说出一面扎手,摸起来不舒服,是粗糙的而另一面不扎手,很舒服,是光滑的。

  3.伸出双手分别握住热、冷水杯,并说出哪杯水热、哪杯水冷。

  4、小结:我们的手不仅能摸出硬的、软的东西,还能摸出冷的、热的、粗造的、光滑的东西。

  (二)选一选: 请几名幼儿到台前来,任选一件喜欢的物品,告诉大家所拿物品是硬的、软的、光滑的、粗糙的,还是热的、冷的……

  (三)找一找: 带领幼儿在活动室里边摸边问,哪些物品是硬的、软的、冷的、光滑的等,让幼儿逐一说出感觉。

  (四)说一说: 平常还摸过什么东西,是粗糙的、柔软的、热的?

  (五)小结: 手能摸出硬的、软的,冷的、热的、粗糙的、光滑的东西。但是有些东西不能摸:如电源插座、开水、旋转的电风扇叶等,要学会保护好自己。

  三、分组游戏:

  《小蚂蚁搬东西》 听口令把小筐中软的东西送过来,或把硬的东西送过来。

  活动结束

  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找找、摸摸其他东西,说出自己的感觉或和父母一起玩摸东西的游戏,让家长协助以丰富幼儿的词汇,如湿漉漉、毛绒绒等。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毛线柔软的特性及其多样性,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意将毛线变形,充分发掘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让毛线站起来。

  3、培养幼儿大胆尝试、勇于探索与表达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准备粗细、长短不同的彩色毛线若干2、瓶盖、土豆、泡沫、橡皮泥、积木、瓶子等材料活动难点:

  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让毛线站起来。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小朋友你们看,今天张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神秘的口袋,小朋友猜一猜里面装了什么呢?幼儿猜:(好吃的东西、玩具、糖等)小朋友猜了这么多,你们想知道口袋里到底是什么吗?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指名幼儿摸口袋)二、了解毛线用途:

  幼儿从口袋里摸出毛线,教师提问:这是什么?(毛线)毛线像什么?毛线有什么用?教师总结:

  三、玩一玩、变一变1、今天张老师要用毛线来变魔术,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数“一、二、三”好了,请小朋友睁开眼睛看,教师将毛线弯曲成“S”形,问:看看它变成了什么形状?像什么?孩子回答。毛线好玩吗?幼儿答(好玩)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把它弯曲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你们想不想来变魔术呢?你们想变成什么呢?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好玩的毛线,小朋友也可以用毛线来变魔术。

  2、幼儿自由结伴弯曲毛线,教师观察指导。(孩子把毛线变成了o形、S形、W形、小鸟的形状、花的`形状、蝌蚪的形状、草的形状、各种数字的形状等)3、教师总结:你们的小手真厉害,能够变出这么多的东西来。

  四、启发幼儿思考探索1、我们的小手真能干,把毛线弯一弯、绕一绕,做出了许多有趣的东西。可毛线悄悄地告诉我,它除了想躺着摆出各种姿势外,还想站起来摆出各种姿势呢!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它站起来呢?

  2、幼儿自由讲述让毛线站起来的方法。(如借助胶带、橡皮泥、积木、袍沫等等)3、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材料,有橡皮泥、积木、瓶子、盒子等,你们可以试试这些材料,看看能不能让毛线站起来。

  4、幼儿分组尝试操作,让毛线造型站立起来。

  五、画一画:

  1、线宝宝除了摆造型,还会跳舞呢!我们请它在纸上跳个舞好吗?

  2、教师捏住线宝宝的头,放到水彩颜料里浸湿,然后在纸上拖行或抖动。

  3、请幼儿欣赏教师的作品,产生绘画的欲望。

  4、幼儿作画,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5、展示作品,请幼儿说说线宝宝是怎样跳舞的。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没有触角的蚂蚁,了解昆虫触角的作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模仿能力。

  [活动准备]

  小蚂蚁若干、放大镜、纸盒、白纸、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

  童话剧情景表演《没有触角的小蚂蚁》

  教师带幼儿上前扶起正在哭的小蚂蚁:“小蚂蚁,你怎么了?”

  小蚂蚁哭着说:“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我出来找吃的,怎么也找不到,走路也弄不清方向,我又累又饿,还撞了一身的伤。我想回去,可绕来绕去总找不到家。”

  探究的问题:蚂蚁的触角有什么作用?

  二、幼儿讨论。

  (1)没有触角就不漂亮了。

  (2)没有触角就找不到家了。

  (3)没有触角就找不到吃的。

  试一试。放在桌上两只蚂蚁,一只有触角,一只没有触角,观察蚂蚁的行动。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并用彩色笔记录蚂蚁所走的.线路。

  三、说一说我的发现。

  (1)这一只没有触角的蚂蚁老是转圈圈,东倒西歪的。

  (2)这一只没有触角的蚂蚁到处乱跑,一会儿在这边,一会儿往那儿去了。

  (3)有触角的蚂蚁跑得好快哟。

  游戏:模仿小蚂蚁找食物。

  幼儿戴上触角的头饰扮演蚂蚁,从家中爬出去找吃的,找到后搬回家中,用触角告知同伴去搬运粮食。

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一到雨天,望着窗外的雨,孩子们多想去接接雨滴、在小雨中奔跑、踩踩地上积的雨水呀!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们在看雨、听雨、接雨、踩雨中,充分地去感受、去观察、去发现雨的秘密,培养他们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事物,体验发现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听、接、踩等多种形式,初步感知小雨的特征。

  2、体验和感受雨中游戏的.乐趣,萌发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地情感。

  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了解天气情况,选择一个小雨天进行活动。

  2、幼儿自带雨伞、雨衣、雨鞋等雨具,并学会使用这些雨具。

  3、废旧的盒子、杯子、瓶、罐等盛雨水的容器,一次性桌布。

  活动过程:

  一、看雨、听雨、说雨

  教师带幼儿到走廊,一起观察雨的形态。

  教师:今天的天气怎样?

  (1)雨点是从哪里落下来的呢?是怎么落下来的呢?落下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用“雨点象什么”来表达。)

  (2)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听听看,你听到的雨声是怎么样的?

  引导幼儿用各种象声词来表达。(“哗啦啦”、“淅沥沥”、“沙沙沙”“哗啦哗啦”“滴答滴答”等)

  (3)雨点落在地上像什么?地上会有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雨点落在地上会溅起泡泡样的水花,积水中会有水纹等现象。

  (4)看看小草、小花、小树在雨里是什么样子的? 知道这些植物喝足了水会长得更好。

  教师:你喜欢下雨天么?为什么?

  幼儿自由说说。

  集体讨论:雨天里能做哪些好玩、有趣的事情?

  教师:小朋友,你能想出既淋不到雨,又能和雨一起玩的办法吗?

  二、在雨中玩

  1、幼儿在雨中和雨一起玩。

  幼儿自己穿上雨鞋、雨衣、打开雨伞,到雨中自由玩耍。

  在幼儿充分感受、自由玩耍、观察发现的同时,教师给予恰当的引导。

  (1)我们用小手接住雨看看,雨是什么颜色的?雨点落在手上有什么感觉?手会怎么样?

  (2)用小脚踩踩地上积的雨水。

  (3)将雨伞转圈,伞面上的雨水会怎么样?

  2、让幼儿讲讲自己是怎样和小雨一起玩的,以及在雨中有哪些发现?

  3、让幼儿将带来的容器倒扣到地上,聆听雨点落在不同容器上,打在地面上、树叶上、伞面的声音,并模仿听到的各种雨声。

  4、幼儿用手、一次性桌布、杯子、盆等容器接雨水,观察雨水滴入容器,将容器渐渐盛满的过程。

  三、幼儿将接到的雨水聚集到一起,把“雨朋友”带回教室。

  活动延伸:

  把雨水放到科学角,进一步观察雨水和其他水的不同,加深对雨的了解。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动物的尾巴,并了解几种常见动物尾巴的妙用。

  2、在活动过程中交流对动物尾巴的认识。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物的尾巴

  2、彩笔、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参观动物园,了解常见动物尾巴的用处。

  教师:动物园里又来了许多小动物,请小朋友仔细看看

  这些动物的尾巴是什么样的?像什么?猜猜它的尾巴有什么用处?

  二、展开

  课件:动物的尾巴

  1、观察动物,思考问题。

  看看这些动物都有谁?

  它的尾巴是什么样的?

  猜猜它的尾巴有什么用呢?

  (允许幼儿自由交流)

  2、交流:你看到的动物的尾巴是什么样的?像什么?

  教师:动物们的尾巴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各不相同。

  那么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呢?

  3、教师结合课件重点讲解:

  (1)老虎的尾巴

  (2)豹子

  (3)狮子

  (4)骆驼

  (5)袋鼠

  (6)猴子

  (7)松树

  它的尾巴有什么用处,教师回答幼儿的自由提问。

  4、欢迎小小讲解员来介绍动物尾巴的用处。

  老师有意识地提醒幼儿结合图片来介绍。

  5、再次观赏,巩固对常见动物尾巴用处的认识。

  小朋友知道了一些动物尾巴的用处。请小朋友再去参观一下动物尾巴展览,

  想一想,如果动物的尾巴互相交换,行不行?为什么?

  (1)自由参观,互相交流,教师个别询问,了解幼儿的掌握情况。

  (2)结束后交流:动物的尾巴互相交换行不行?为什么?

  :每个动物的尾巴有不同的用处,

  有的尾巴能使自己平衡,有的尾巴能掌握前进的方向,

  有的尾巴能驱赶蚊虫等等。

  尾巴对每种动物的`生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教师以问答歌《小朋友想一想》,幼儿所探索到的动物尾巴的妙用。

  教师:小朋友,想一想,谁的尾巴象把伞?

  小朋友,想一想,谁的尾巴象钩子?

  小朋友,想一想,谁的尾巴象板凳?

  三、结束

  1请幼儿谈谈自己的发现。

  教师提问:“你喜欢谁的尾巴?”“它的尾巴有什么用?”

  2、意愿绘画:动物的尾巴。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的存在的原因。

  2、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及求知欲望。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判断及合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

  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就产生影子。

  活动准备:

  选择阳光的日子、在教室布置成黑黑的,并放一盏灯在教室。

  活动过程:

  一、玩踩影子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带领小朋友在室外玩踩影子游戏。请小朋友说一说你看到的影子影子的特征,你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影子?

  通过幼儿自由玩自由发言,体现幼儿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原则。

  二、寻找影子、了解影子的特征 。

  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影子是怎么来的呢?通过让幼儿幼儿观察了解:天气是什么样的,并提问如果阴天没有太阳会不会有影子。教师小结:太阳光照在自己的`身体上,身体挡住了太阳光就产生了影子。

  三、学生操作,在实验中感受光源位置与影子位置的关系。

  教师带领小朋友回教室做实验:发现没有光,影子就不存在了,有了光才会有影子。教室不开灯,一片漆黑,学生们发现看不到影子;教师江灯开启,请学生看,有了影子。教师提问小朋友:看一看,光和影子在一起吗?影子在光的哪一面?得到:影子总在光的另一边。

  请学生玩手影游戏,体会影子和光带给我们的乐趣。

科学教案 篇7

  一、动目标:

  1、比较长短差别明显的'3~4个物体,按从长到短活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2、愿意大胆描述自己的排列顺序。

  二、动准备:

  幼儿每人3~4根吸管、排序板等。

  三、指导要点:

  (一)引导幼儿复习比较长短

  引导幼儿比一比、找一找,分别找出其中最长、最短、比较长的吸管。

  (二)按长短排序

  1、鼓励幼儿自由探索:为3根吸管排序。

  2、引导幼儿描述排序顺序: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

  3、再增添一根吸管,引导幼儿再次排序。

  四、延伸活动:分组活动

  1、画面条:投放书面联系、水彩笔,引导幼儿在一组线条中添画一跳最长、最短或比较长的线条。

  2、操作组:投放铅笔、铁线、毛线、纸条等引导幼儿为各种材料按照长短排序。

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 在生活中情景中区分1和许多。

  2. 对1和许多的关系产生探究的兴趣。

  3.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 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 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挂图第5号《幼儿园里的老师和小朋友》、玩具筐内装有许多积木;若干纸盒里面分别装着一架风车,一辆玩具车、许多木珠、许多书等。

  活动过程

  (一)这是我的幼儿园(通过观看图片来观察我的幼儿园,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挂图,请幼儿说说这是什么地方。(幼儿园)

  2、引导幼儿观看第一个场景,你看到几个老师,多少个小朋友?(一个老师在讲故事,许多小朋友在听故事)

  3、引导幼儿观看第二个场景。你看到几个老师,多少个小朋友?(一个老师带领许多小朋友在做游戏)

  4、引导幼儿观看第三个场景,你看到几个老师,多少个小朋友?(一个老师带领许多小朋友在做早操)

  5、现在我是一个老师,你们是许多小朋友。老师和小朋友在一起的地方就是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可以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听故事、做游戏、做早操,真好啊!

  (二)活动室里的1和许多(让幼儿了解活动室里的1和许多。)

  1、拿出一个装有许多积木的玩具筐。玩具筐里有多少积木?(许多)

  2、让幼儿每人取一块积木。你取了几个木块?(一块)

  小结:许多积木被小朋友一块一块拿完了,许多积木被分成了一块一块。

  3.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室内的物品,说说什么东西有许多个。如纸盒里有许多油画棒,午睡室里有许多小床,等等。

  4.这些东西有许多个,我们天天跟它们在一起。

  (三)老师是魔术师(老师角色转换变成魔术师,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巩固幼儿对1和许多的.认识)

  1.出示纸盒,请幼儿猜猜里面藏着1个还是许多个东西,依次出示的玩具有:一辆车、许多木珠、一个娃娃、许多书

  2.每次猜完后,教师均让幼儿验证,再次感知1和许多的不同,以及1和许多的关系。

  3.出示纸制小人串,先不拉开,让幼儿说说有几个小人。当幼儿说“一个”时,教师就边说“变变变”,边把小人拉成一队,再请幼儿说说现在有多少个小人。幼儿说出“许多小人”。

  活动反思:

  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让幼儿直接参与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景中,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了“1”和“许多”,引起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教案07-21

科学教案(经典)07-21

科学教案(精选)07-28

(经典)科学教案07-26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7-20

科学教案【精选】07-25

科学教案[经典]07-25

【经典】科学教案07-23

科学教案【经典】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