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让学生在交际中感知动物的奇妙,能把自己了解的动物讲给同学听,并能把说的内容写下来。
2.培养学生主动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细心观察自然的习惯。
3.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动物世界》光碟。
2.多媒体课件:课文《翠鸟》(人教版第六册第13课)、《猫》(人教版第八册第10课)的动画和录音。
3.学生完成“身边动物调查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感知动物的奇妙
1.播放《动物世界》有关“猎豹”的介绍,让学生随录像去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
2.学生谈观后的体会。
3.师小结激趣:
同学们,动物世界真奇妙呀!鹦鹉能学人说话,大象能帮人搬运东西,经过训练的狗能为盲人领路,响尾蛇的尾巴能发出喀啦喀啦的声音,萤火虫的尾巴能发出微弱的亮光……你身边有哪些动物,你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吗?你和这些动物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呢?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奇妙的动物世界》:下面请前后排的四个同学为一组,交流课前所填的“身边动物调查表”的内容。要求是:别人讲时用心听,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问,讲的同学要对所填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最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板书:身边的动物)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
二、组内交流,生生互动
小组内按调查表的内容顺序介绍身边的动物。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落实口语交际“人人参与,互动交流”的目标。)
三、全班交流,大家补充
组内推选代表在全班讲,大家提问、补充。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体现“点面结合,人人参与”的口语交际策略。)
四、说写示范,激发写话兴趣,实现由说到写的迁移
1.师:从刚才小朋友的发言中,老师发现,你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周围的事物。大家都想把自己的发现讲给全班同学听,可是时间有限,怎么解决呢?请把要说的内容写下来,大家互相传阅。你可以写动物可爱的样子、有趣的生活习性,也可以写你与这个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如果这几方面你都想写,更好。(板书:样子、生活习性、趣事)
2.多媒体课件播放课文《翠鸟》、《猫》的动画和录音,让学生体会怎样把说的内容写下来。
3.学生动手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和为学生怎样介绍好、写好一种动物作示范。)
五、作业
没有写完的同学,回家后先完成自己的写话,然后读给家人听,请家人提提意见。写完的同学,回家后也把自己写的话,读给家人听,请家人提提意见。明天把修改好的写话带到课上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写话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写话的快乐,同时,为交流写话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二课时]
一、交流写话,强化自我意识
每个同学都可以把自己的写话读给大家听,如果你不愿意读出自己写的东西,就说“过”。
(设计意图:选择“过”是一种新兴又实用的教学策略,称为“选择过”原则。选择“过”,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发展、自我选择的自我管理机会,对于性格内向、自信心不足、暂时不会或不愿说的.同学来说,能增加其聆听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在自我调整后由自如“选择过”到自如选择说。)
二、传阅写话,互相评改
同学之间自由选择对象传阅写话内容,相互交流后再修改。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三、写话展示
学生把自己修改后的写话内容工整抄写在方格纸上,放入“自我展示”栏,课后供同学阅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让学生获得写话的成功感,进一步激发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
板书设计:
[总评]
本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特点:
1.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
教师在口语交际活动中,既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也是一个参与者。作为一个组织者,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兴趣。在本设计中,教师利用电教媒体,课始播放《动物世界》光碟片断,课中播放课文《翠鸟》、《猫》的动画和录音,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为学生怎样介绍好一种动物作示范,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使用时机的把握十分恰当,是在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下,是在铺垫充分,从已知向未知过渡的学习阶段中出示和使用的。所以,起到了建立经验,激趣、引思、解疑的作用,为观察、表达、写话等能力的培养和终级学习目标的达成提供了重要保证。
2.紧扣“交际”组织教学,点面结合,人人参与,努力实现双向互动。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只有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要做到“人人参与”,就必须实行“点面结合”的组织形式,“点”主要起示范、启发、引导作用,“面”则是给每一个同学创造参与的机会。本设计将个别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结合起来,做到了关注每一个学生。
3.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创设了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学习情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扮演着教学的组织者,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友好学伴的角色,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协同、配合的主体地位。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思想品德要求:引导学生从天气、物候几方面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知识要求:学会7个生字及新词,认识13个字。
3、能力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秋天是天气转凉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是美丽的季节。
难点:转黄的写法。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秋天景象的图片、音乐磁带。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秋天景象的图片。
老师说:四季的脚步走得飞快。转眼间,秋天到了。
板书课题:秋天到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纠正读音:你认为哪个字的读音应该注意,给大家提个醒。
3、把你读的不通、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
4、同桌互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2)理解秋天天气凉的特点。用换词法,把凉换成冷,让学生说说行不行,为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由读第二小节。指名说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2)提出不懂的问题:为什么说田野翻金浪?
①请明白的同学帮助解释。
②老师小结:九月的田野里,稻子熟了。远远望去,黄澄澄的一片,在微风吹拂下翻着金浪。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老师小结:秋天真是丰收的季节。
3、学习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小节。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2)想象大雁飞行的动作和变换的队形,请几名学生到前面来表演。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扩展性练习
1、练习对对子,体会诗歌严整的格律。
(1)老师举例:天对风,凉对爽。
(2)老师出对子,学生抢答。
鱼虾对()枫叶对()肥对()
蟋蟀对()田野对()红对()
2、练习续编课文。
五、总结全文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2、师总结:我国大部分地区,秋天在八月到十月。秋天是天气转凉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是美丽的季节。
板书设计
八月:天转凉、风变爽秋天到
九月:鱼虾肥、瓜果香喜爱秋天
十月:枫叶红、菊花黄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背诵课文:
(1)齐背课文。
(2)指名分小节汇报背。师生评议。
二、自主识字
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2、交流汇报。
三、指导书写
转:第二笔写在横中线上。第七笔过横中线后到竖中线自动折回。
黄:第六笔起笔在横中线上。
香:第三笔收笔在十字路口。应收笔到同一水平线上。
四、扩词练习
请学生充分练说。
五、作业
画一画秋天。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三个字。认识三种笔画“竖、撇、捺”和一个偏旁“角子头”。
2、培养观察能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记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教学难点:会写“十、木、禾”3个字。
教学工具
幻灯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 入:
1、师:在识字王国里,小朋友认识的字可真不少,还记得这几位老朋友的名字吗?学生认读。
鱼 飞 雨 风 土 云 马 牛 山 水 下 大 田
2、导入新课:现在,识字王国里几位有趣的新“朋友”正等着和大家见面。(出示12个生字彩图)
(二)、图文结合,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观察,各抒己见(学生对象形字的特点只须意会即可)
2、了解学情:在这些新朋友中,有没有你已经认识的?你是怎么认识的?
(如:在前面的课文中读过;在电视上、书报上、广告上、路牌上见过)
3、小结:小朋友们既懂得观察,又会自己识字,真不错,这节课我们要把这些字记得更牢。
(三)、揭示课题,教学“目”
1、出示课题: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带读。
2、图字对照,认记“目”字。
(1)看图读字。
出示生字卡片和实物图片,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指导学生说完整话,并学习用数量词“一只”。
借助拼音认读“目”,并知道“目”是“眼睛”。
(2)比形认字。
比一比:图画、图画右下角的古象形字和图下的现代字“目”有什么相象的地方?
(教师随学生的发言,相机作简笔画辅助教学,形象直观地展示象形字的`演化)
(3)识记生字:学生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3、师生共同小结学习“目”的方法:看图识字—比形认字—识记生字。
(四)、学习生字
小组合作,自学其余的11个生字。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五)、汇报交流
1、各组选择一个字,再派出一个小老师上台教全班小朋友学习这个字。
2、台上台下之间、师生之间互相补充交流。
3、小老师没有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
4、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容易忽略的笔画。
5、新偏旁“角子头”的教学要随“兔”的教学进行,并拓展:你还认识哪些带有“角子头”的字?
6、学生看图说话时,引导他们学习用“一张、一只、一轮、一团、一个、一棵”等数量词。
(六)、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带拼音开火车读,去掉拼音指名读、齐读。
2、做“开火车”游戏,复习12个生字。
(七)、指导书写“十”
1、认识新笔画“竖”。
(1)出示 “竖”的笔画卡片,介绍笔画名称。
(2)教师示范写,并介绍两种写法。
悬针竖(像吊着的一根针) 垂露竖(尾部像吊着一滴小露珠)
(3)学生书空。
2、书写“十”。
(1)分析笔画。
(2)介绍笔顺规则:先横后竖。
(3)学生观察课本上的范字。
(4)教师范写,并提醒学生:注意两笔的交接处,横笔左右较均匀,竖笔的上部短,下部长。
(5)学生描一个、写一个;评议;继续练写。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读“蝴、蝶麦、苗”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季、吹”等9个字。
2.正确认读“蝴蝶、麦苗”等词语;正确读写“播种、施肥、插秧”等8个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理解不同季节的农事活动。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蝴蝶、麦苗”等词语;正确读写“播种、施肥、插秧”等8个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理解不同季节的农事活动。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大国。我国从南到北,种植农作物不一样,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也不一样。关于我们这儿四季的农事你又知道有哪些?
学生讨论交流。
2.告诉学生,本文就是介绍江南地方的农事活动。
今天,我们来学习《田家四季歌》。
3.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板书:4田家四季歌)
二、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出示江南田家四季图。图片中,江南的四季农民伯伯做什么农事活动?
学生试说:春天里除草,夏天里采桑,插秧,秋天里收稻谷。)
(板书:除草采桑插秧收稻谷)
小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7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词,词语能读正确吗?
出示:(带拼音)
四季施肥辛苦农事忙春风吹归来一年
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指名读第一行词语,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重点指导翘舌音“吹”,后鼻音“农、忙、”,前鼻音“年”。
出示:(带拼音)
蝴蝶麦苗蚕桑打谷场喜洋洋虽然戴月光
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重点指导平舌音“桑、虽”,后鼻音“场、洋”。
3.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课件出示4读书正确姿势图片;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
(2)指名朗读课文
①指名读第一节,其他同学端好书,仔细听读对了吗?
大家看这个字“嫩”是前鼻音“nèn”,不要读成“nèi”;注意儿化音“桑叶儿”谁来读读?放到句子中你能读正确吗?
还要注意读好长句子“花开/草长/蝴蝶飞”的停顿节奏。
(课件出示5):长句子“花开/草长/蝴蝶飞”读准停顿和节奏,加点的字重读。
②指名读第二节
这里的`“勤耕作”能读准吗?出示长句子“采了/蚕桑/又插秧”能读通顺吗?自由练读,指名读。
② 指名读第三节,出示长句子:“谷/像/黄金/粒粒香”自由读,指名读。注意读通顺。(课件出示6):长句子:“谷/像/黄金/粒粒香”。读准停顿和节奏,加点的字重读。
④指名读第四节。
这一自然段来看看多音字“了”在这里读“liǎo”是“完,结束”的意思,另外,还有一个读音“le”练一练,读给同桌听。
老师范读,学生跟读,指名读。放到句子中你能读正确吗?
(3)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4.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肥辛年用田字格课件出示,仔细观察字形结构。“肥”字第五笔是横折钩,第八笔是竖弯钩。“辛”三横中最长的是第二横,最短的是第三横。“年”字第四笔与第五笔不要连在一起写。
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
(2)教师范写“肥辛年”,
(板书:肥辛年)
(3)指导书写“辛、肥、年”,重点指导“肥”字第五笔是横折钩,第八笔是竖弯钩。“辛”三横中最长的是第二横,最短的是第三横。“年”字第四笔与第五笔不要连在一起写。
(4)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
(5)展评学生的书写。
三、复习巩固
1.小游戏,送词语宝宝回家。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写好了生字,读准了词语,再来读读。这些词语宝宝要回家,你能不能帮帮他们?
出示:麦苗采桑农事打谷辛苦
1.农民伯伯一年四季都在()地忙()。
2.江南的农民,春天忙着给()除草,夏天忙着()、插秧,秋天忙着()
拿出练习纸,先读一读,想好了再写。
指名读句子,对照答案。
小结:看来这些生字词同学们不仅记住了,会写,也会用,这才是真会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当小老师,抽读生字卡片。
2.复习词语:四季春风吹农事忙辛苦一年归来蝴蝶麦苗采桑打谷场虽然喜洋洋
(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
(2)开火车认读词语。
3.齐读或背诵儿歌。
4.继续学习《识字4》。(板书:识字4)
二.初读儿歌,领悟感知。
1.出示课文画面。
教师随机简介。这么有趣的儿歌,你想好好朗读一下吗?
2.出示课文:
春季里春风吹,
花开草长蝴蝶飞。
麦苗儿多嫩桑叶儿正肥。
夏季里,农事忙,
采了蚕桑,又插秧。
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
秋季里,稻上场,
谷像黄金粒粒香。
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冬季里,雪转晴,
新制棉衣暖又轻。
一年农事了,大家喜盈盈。
三.精读儿歌,学习四个季节的主要农事活动。
1.请小朋友分小组自读儿歌,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小组自学讨论。
探究第一小节:(课件出示12、13图画):春天麦苗儿多嫩,桑叶儿多肥。
(1)春天里庄稼怎么样了?(麦苗儿多嫩,桑叶儿多肥。)
(2)想一一下春天江南一带该有什么农事活动?(除草)(板书:除草)
探究第二小节:
(课件出示夏季农事活动图):采蚕桑、插秧。
(1)夏季里人们都忙着做什么农事活动?(采蚕桑、插秧)(板书:采蚕桑、插秧)
(2)“早起”的反义词是什么?(晚睡)
(3)夏天里人们很忙碌,用“____”画出相应的词句。
①“又”字说明人们很忙碌,采蚕桑又忙着去插秧,一刻不得闲。
你能不能用“又”写一句话?
讨论交流,全班展示。
②“早起勤耕作”,“戴月光”,也说明人们起早贪黑地干活。
③在夏天里,人们还有什么农事活动?(割麦子)(板书:割麦子)
师范读,生自由读,指读本节,读出人们的忙碌和辛苦。
探究第三小节:(课件出示秋收图)谷像黄金粒粒香。
(1)秋天到了,庄稼怎么样了?
(稻子成熟了,谷子也成熟了。)
(2)找出本节的一个比喻句,找出本体和喻体。
“谷像黄金粒粒香。”这里把谷粒比作黄金。说明谷子的金黄美丽,还说明粮食的珍贵,来之不易。
(3)面对丰收,人们的心里怎么样?(高兴)从哪里看出?(心里喜洋洋)
“喜洋洋”是ABB式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哪些?
(乐呵呵、乐哈哈、美滋滋、气呼呼等)
自由读,指读本节,读出人们的丰收的喜悦。
探究第四小节:(课件出示冬季图片)新制棉衣暖又轻,大家喜盈盈。
(1)从哪里看出人们生活富足安乐?
(从“新制棉衣暖又轻”,看出人们吃得饱,穿得暖。“大家喜盈盈”看出人们又清闲、满足。)
自由读,小组读,齐读,读出人们的安乐、闲适。
3.指导朗读全文:
(1)范读儿歌,注意听老师的语气和语调。
(2)请同学们在小组中练读,不足之处,请老师和同学指点。
(3)男女生赛读,齐读。
四、开火车学新词。
1.(课件出示)词语:播种施肥插秧耕田采桑除草割麦打谷
2.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开小火车,读错了,火车火车请停下。修理员来帮着修一下
3.各种方式读。(生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之间互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4.通过上面的反复朗读,这些字词已经成为我们的老朋友了,识字和认人是一样的,见面多了就熟悉了,就成了老朋友了。
五.总结延伸,朗读巩固。
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郑板桥)
麦浪翻飞,又早是秧针半吐,
看垄上鸣槔滑滑,倾银泼乳。
脱笠雨梳头顶发,耘苗汗滴禾根土。
更养蚕忙杀采桑娘,田家苦。
语文教案 篇5
一、唤醒交际需求
本课的教学对学生交际的真实心理需求有较高的要求。学生有交朋友的愿望,交际才有进展的可能。因而唤醒真实的交际需求,是本课口语交际的基础。
教师可让学生说说,开学以了哪些同学,交了哪些好朋友。也可以说说自己还想了解谁、和谁交朋友。在谈话中,激发学生愿意交往的愿望,唤起交际动机。
二、拓展的范围
可以提醒学生,在做时,可以多说说别人可能不知道的信息。同时询问别人相应的信息,引起别人了解自己、和自己交谈的兴趣。
建议老师先和学生做示范。双方先互相问好,介绍自己的名字等基本信息,然后说己的喜好,询问对方的喜好,邀请对方参加某项活动或游戏。
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能够引起交流的话题,形成自然的'交际情境,避免学生机械地,而忘了交流。
三、设计多层次的交际情境
充分利用教材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小朋友是如何开展交谈的,先模拟插图,再开展真实的交际活动。教师需设计多层次的交际情境,满足学生的交际需求。
1.模拟情境交际。请两个学生面对面,模拟图上小朋友的交际场景。师生对他们的模拟表演给予,也可提出改进建议。在时,重点关注说话的时候是否看着对方的眼睛。
2.真实情境交际。可借助音乐、教具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如:
(1)借助音乐《找朋友》开展交际。教师播放《找朋友》音乐,音乐停止,学生站到自己想交往的朋友面前,向对方做,并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对方交流。
(2)借助教具开展交际。教师课前折一架纸飞机。课堂上,教师说:“我的飞机飞飞。”学生接:“飞到哪里去?”教师说:“飞到×××那里去。”并把飞机飞向该生,该生站起来做,并问“谁想和我交朋友”,愿意和他交朋友的学生站起来,开展交际活动。学生在说话的时候,教师要关注和提醒“看着对方的眼睛”。
3.“介绍我的新朋友”和“答记者问”。请新结交的一对朋友上台,向全班同学互相介绍对方。其他同学随机提问,增进了解。
四、实践活动
1.课间和新朋友一起玩游戏。
2.和邻居小朋友交朋友。
3.开展班级新朋友介绍会。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8-11
语文教案07-20
【精选】语文教案08-03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精选]语文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