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1-30 08:44:54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实用的语文教案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实用的语文教案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落实朗读,疏通文意,掌握积累文言词语;

  分析故事情节,多角度概括寓意。

  重点难点

  在理解古文的基础上落实有节奏感的朗读

  多角度分析理解寓言,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法指导

  读寓言——借助多种形式朗读,疏通文意,概括情节。

  品寓意——分析故事人物形象,谈谈对寓意的理解、认识。

  写寓言——从郑人的角度来重新改写寓言故事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前一阶段,我们学习吟诵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感受古人“寄情山水”的情怀,今天来接触凝结古人智慧的另一种载体——古代寓言。

  二、指导学习《买椟还珠》

  (一)读寓言

  1、出示古文语段——

  请同学们根据注释散读古文,读给同桌听,请划分节奏停顿

  2、请一位同学朗读,正音,标停顿

  请同学评点其朗读,并示范朗读,落实节奏停顿;

  同桌对译,再读古文,有哪些字需要积累落实,或者有哪些字无法解决需要提出

  交流,落实一些文言实词;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散读——学生代表朗读(请朗读的同学,读出古文感觉来)——全班齐读

  (二)品寓言

  1、故事的起因是:楚人“卖其珠”

  落实“珠”的含义:价值连城的明珠

  为了“卖珠”,他做了哪些准备工作?——为木兰之柜,薰以……缀以……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想象一下他会有怎样的神情、动作、心理?

  ——请为楚人设计一段内心独白:

  (四位同学一组,一人记其余几人补充想象,一人朗读)

  (用儿童的语言去消化故事,检查学生是否读懂故事,考查学生语言的表达与运用能力)

  2、学生交流写作片断

  ——2—3人,可借助动作、神情来表达心理活动,读出楚人的踌躇满志来

  (注意引导学生,“珠”的价值远胜于“椟”,这样做是为了抬高明珠的身价,使明珠包装华美更易卖出,包装再华美也只是用以彰显明珠价值的附属品……)

  3、故事的结果是: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楚人此时的.心理活动会是怎样?

  郑人最终是取“椟”而舍“珠”了,你如何看待他的选择?

  ——参考点:楚人的过度包装使得喧宾夺主;郑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

  4、古文可概括为成语:买椟还珠,作者(战国,韩非)

  引出寓言:用简单的小故事,讲一个深刻的道理

  作者写这个故事的意图是:?

  ——讽刺了那些舍本逐末,不分主次的人

  再读古文,思考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形式可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们不能只看到形式,而忽略了内容;要分清主次,不能舍本逐末……

  5、小小的故事蕴含着古代先哲大大的人生智慧,再来读一读这则智慧的结晶

  你还知道哪些成语寓言?

  三、布置作业

  (一)展开丰富想象(二选一)

  1、补充郑人的言行心理,将古文改写为200字左右的故事

  2、为故事设计情节,编写一幕简单的课本剧

  (二)积累2个寓言故事,准备课前两分钟演讲主题(二选一)

  1、“引经据典”,介绍寓言/成语故事,并根据寓意谈谈启示

  2、“寓意一点通”,2—3人表演故事,请同学猜出其寓言典故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10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深入感悟文章的内涵。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解题:题目中的“说”就是谈、讲的意思。这是一篇说理类的文章。读了这个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文章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明白、说清楚的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分段。

  1、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课文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

  2、交流(只要求说出大概意思就可以了)

  3、引导分段。

  (1)学生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在哪里提出了观点?又是怎样证明这个观点的?课文最后又是讲了什么?

  (2)交流。

  (3)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分段,并在文中作好记号。

  三、分段读通课文。

  1、先拼读生字,读熟新词。

  2、分段读通课文。

  自己练读--指名读--纠正读音,指导读通长句--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画出中心句。

  2、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1)这里的“桥梁”是什么?

  (2)把那句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3)过渡:是的,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相机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鲜花”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

  (4)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5)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齐读后一句。

  3、齐读第一段。

  4、当堂背诵第一段。

  五、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自己设计记忆字形的方法,感到困难的在下面打“?”。

  2、交流自学情况。

  3、指导书写“枕”、“末”、“惯”、“基”。

  4、钢笔描红。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3:读一读,再抄写。

  2、背诵第一段。

  3、区别形近字组词。

  未( )悄( )社( )梁( )渡( )

  末( )稍( )杜( )粱( )度(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学习了第一段,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二、细读第二自然段。

  1、课文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相机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2、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年级学过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司马光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天资聪明)

  3、天资聪明的司马光长大后取得了什么成就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讨论:

  (1)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终于”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警枕”的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司马光怎样用汗水和心血去浇灌的?(引导学生边读边找出书上有关词语和句子。理解“滚瓜烂熟”“一遍又一遍”)

  (3)司马光的事例告诉我们(板书):“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4)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

  (5)指名读,师与生一起评点,是否读出了司马光的刻苦、勤奋?

  4、小结: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从小就天资聪明,但是他依然始终如一地勤奋学习,最后写成了名留千古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就充分说明了“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三、细读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学,完成下列思考题,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

  (1)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2)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3)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取得了成功?

  (4)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小组交流讨论。

  3、师生围绕思考题交流探讨。

  4、学生讨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句话的含义,老师相机板书。

  5、指导朗读。

  6、让学生根据板书小节,引导学生明确:不论天资聪明还是基础比较差的人,只要勤奋,都可以成才。

  7、齐读两句名言,大家认为这两句名言好吗?好,就让我们一起把它抄在自己笔记本的首页,时刻勉励自己。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主要写了什么?

  2、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3、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谈谈学习了这一课的感想,并写在小作本上。

  五、总结课文:

  六、作业 完成课后思考题3、4两题。

  板书:

  13、说勤奋

  司马光(天资聪明) 编成《资治通鉴》

  勤奋是通往

  理想境界的桥梁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随文识字,读准字音

  2. 品读有关词句,感受聋哑青年的勤奋专注

  3. 理解“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含义

  教学重点

  体会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说我们这个班的同学特别聪明,那么,今天请大家尽情地展露你们的风采吧!首先,我给大家出一道IQ题,请听题:鱼为什么生活在水里?(学生回答)恭喜你,答对了!答案是“因为陆地上有猫”。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跟鱼有关的文章。(师板书:鱼游到了纸上)

  请看黑板,齐读一遍课题。(学生读课题)我从大家瞪大的双眼中看到了好奇的色彩,该不会是猫把鱼赶到了纸上吧?你们对这个课题产生了什么疑问呢?(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

  大家很会动脑筋,而且,看来这篇课文对大家很有吸引力。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各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并思考这两个问题:

  1.“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

  2.是谁让鱼游到纸上的?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2.检查生字读音:花港,清澈,一丝不苟,厂徽,聋哑。

  好,大家都读完课文了吧,还没读完的同学也请你们先停下来。我们来检查一下这几个生字的读音。(指名读,并让学生指出该注意的地方,再全班齐读)

  3. 解决思考问题

  解决了生字读音后,让我们看回这两道思考题,第1题,“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你的理解?(提问学生。鱼画得很逼真,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仿佛在纸上流动)大家的词语积累很丰富。鱼游到了纸上,这种表达方式你们喜欢吗?仿照“鱼游到了纸上”,如果要表达小鸟画得很像,可以怎么说呢?老虎呢?(生仿句)这么有趣的表达方式,我希望大家记住它,以后也可以用到它。

  好,看第2题,是谁让鱼游到纸上的?(一个青年,一个聋哑青年)

  三、感悟聋哑青年的恒心与专心

  1.感受聋哑青年的恒心

  这个青年能把鱼画得那么逼真,仿佛游到了纸上,那么,他应该是从小开始学画的吧?(生:不是)你从课文的哪一段知道的呢?(生:第12段)请全班齐读第12段。(生读第12段)

  青年人学画多久了啊?(生:才一年多)在学画的一年多时间里,他是怎样做的呢?(生: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从这一段中,你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生:有恒心,坚持不懈)板书:恒心

  2.感受聋哑青年的专心(重点指导朗读)

  文中哪个自然段描写了青年看金鱼的情景?(生:第4段)请大家齐读一遍第4段。(生读第4段)读得很流利,但是还可以读得更有感情。

  哪位同学想读给大家听一下?(指名读,并作及时反馈。你强调了个别词语,富有节奏感,读得很投入,你融入课文中去了,很好)

  我们男生女生来比赛读一读。(不分高低,各有千秋)

  在朗读的时候,大家都比较默契地强调了这几个词:老是,呆呆地,静静地,从来。这几个词给你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你从这段描写中看到一个怎样的青年人?(生答。看鱼看得很入神,专心致志,认真,达到忘我的境界)板书:专心

  聋哑青年听不到金鱼戏水的声音,也无法用语言呼唤那美丽的金鱼,他坚持每个星期天去看鱼,呆呆地、静静地看鱼,他只是在用眼睛来看鱼吗?请大家闭上双眼(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那个最疼爱你的.人,你能看到他们的样子吗?好,请大家睁开眼睛,谁来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生答)刚才你是闭上眼睛的,那么,你是用什么来看的呢?(用心,用脑子)很好,对于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们都很熟悉,用心记住了他们的音容笑貌。那么,聋哑青年不但在用眼睛观察金鱼,眼里有鱼,而且(生:心里有鱼)。

  四、解读“先游到了我心里”

  请大家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生读课文)

  你们认为,青年心里的金鱼是怎样的?(生:各种动态的金鱼都有,金鱼的每个部位都很清晰,青年对金鱼的特点了然于心)

  “鱼先游到了心里,然后才游到了纸上”,对这两段话,你有什么体会?(让生讲自己的体会)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聋哑青年学画鱼的恒心和专心,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他画鱼时的高超技术。下课。

  板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

  心里

  鱼———————————→纸上

  恒心、专心

语文教案 篇4

  [设计理念]

  新《语文课程规范》指出:要珍视同学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设计以此为立脚点,强调阅读的个性化,让同学在美文的熏陶中有独到的感悟,并在有所积累的前提下有所表达。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抓住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体会课文的意境。

  2、感情朗读课文,初步感悟抓景物的形状、颜色来描写景物和景物变化的方法。

  3、能在读熟、读懂课文基础上发明性的练习说话,写导游词提纲。

  [教学具准备]

  水彩笔、纸、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在以前我们学过了巴金爷爷的《海上日出》,知道日出非常的美、壮观。其实日落也很富有诗意的,它一点也不比日出逊色,夕阳滑落的景观可谓美妙绝伦!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日落的文章。

  2.板书课题,同学齐读课题2遍。

  (二)教师配乐范读全文。

  (在舒缓、优美的钢琴曲伴奏下,教师美读全文,并要求同学)

  1、标段落号。

  2、喜欢的段落前做个记号。

  (三)同学自由朗读全文。要求:

  1、不添字、不漏字。

  2、喜欢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

  (四)生字誊写练习。

  1.教师在田字格内范写“溅”、“盏”

  2.同学在下发的作业中描红。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画出作者描写的三亚景物有那些?。

  2、用简单的线条画出蓝天、海水、白鸥、椰树、细沙。

  3、同学根据有关段落作画。(要求同学用简笔画作图)

  4、评画。

  (注意是否能画出“蓝蓝的天”、“蓝蓝的海”、“低翔的白鸥”、“碧玉般的.树冠”、“玉屑银末般的细沙”。)

  5、感情朗读有关反映画面内容的句子。(最好要读出作者在细沙上行走的感觉以和作者的感受)

  (六)学习第四自然段。

  1、同学感情朗读。

  2、出示本节的自学目标。

  ①感情朗读自身喜欢的句子。

  ②边读边想象夕阳滑落的过程,画出描写夕阳滑落动作的词。

  ③教师出示一组动词。

  悬、入水、颤抖、停住、下沉、蹦跳、收敛。

  3.教师演示有关夕阳下滑的动画(课件),边演示边出现相关的动词。

  4.依照词在文中的顺序,让同学讲讲落日的过程。

  (七)做小导游。

  1、编写提纲,分小组互相讨论,准备提纲。(教师简要指导)

  2、同学试演。(要求用上课文中学到的你认为优美的词语或句子)

  3、出现同学讲的不熟练的地方,让同学再读课文的有关段落。

  4、套入导游词的有关格式,让上来演示的同学带上“导游证”

  5、在多名同学中评选“海南三亚十佳导游”,并现场颁发证书。

  (八)课外延伸。

  1.教师小结,用上课文最后一句。

  2.向提供同学关于海南三亚的一个网址、一本课外书。让同学进一步去学习,去探究。

  (九)课外作业。

  回去向家长介绍三亚落日。要求用上美妙绝伦、风情、逊色、惊讶等词。

语文教案 篇5

  一、初读课文,质疑问难。

  1.学生自读课文,做到正确,并要求:

  1画出与生字有关的词,多读几遍。

  2遇到不理解的词名用指定符号标出,即词用“△”标出,句子用“——”标出。

  3标出自然段序号

  2.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多音字读音。

  为 wéi( ) wèi( )

  更 gēng( ) gèng( )

  3.检查生词朗读情况

  惊弓之鸟 射箭 郊外 疑惑

  悲惨 愈合 弧单失群 拼命

  4.让学生说说读书时遇到哪些不懂的地方

  5.教师适当解决一些跟理解课文内容有关系的问题。

  二、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1.本课共有8个形声字。掌握生字的字形及读音。

  2.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生字在书写时易错的笔画。

  如:“魏”左边“委”字的捺要写成“点”,“女”字的横要写成“提”。

  三、学习交流

  1.自读,思考:课文写了一些什么事?

  2.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更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简短的话回答。

  2“能手”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能称为有名的射箭能手呢?

  四、指导朗读

  注意突出更羸是个“有名的射箭能手”。自己先练读。

  互读,互评。

  第八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更羸是个有名的射箭能手。从哪件事可以看出更羸是个射箭能手呢?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交流

  (一)学习2~8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2~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问题:为什么说更羸是个射箭能手呢?

  2.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体会更羸是如何让大雁从天上掉下来的。

  1请学生默读5自然段。找出更羸是怎么做的句子。

  2出示句子: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

  3请学生边读句子边做动作。

  4请两名同学到黑板前做动作表演,让其他同学进行评判:哪个同学的'表演符合课文内容,为什么?

  3.让学生从第5自然段中找出大雁是怎样从天上掉下来的句子读一读,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句中两个“直”的不同含义。

  4.让学生分角色朗读2~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魏王看到这一情景,前后有什么变化?

  5.引导学生讨论魏王说的“本事”指什么?

  6.谈话过渡:更羸的本事就是只是指不取箭,只拉弓,使大雁掉下来吗?那么,更羸到底有什么本事?他为什么能使大雁掉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解开这个谜团。

  (二)学生第9自然段。

  1.默读第9自然段,按照以下问题自学。

  1更羸说了几句话?

  2每句话说了什么内容?

  3用“——”标出更羸看到听到的,用“~~~”标出更羸的分析。

  4句之间有什么关系?

  2.用因果句式练习说话。

  3.有感情地朗读第9自然段。

  (三)理解“惊弓之鸟”成语的意思。

  1.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谁能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意思?(即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遇事胆怯的人。

  2.成语今用。

  请你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这个成语可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四)复述课文。

  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掌握课文叙述顺序。

  2.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结合板书,同桌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课文。

  三、拓展

  1.交流收集、查找到的有关鸟的成语。

  2.在小组内总结,比一比哪组收集的多。

  3.试着说说它们的意思及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精选)语文教案08-01

【精选】语文教案08-03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精选]语文教案07-22

语文教案(精选)08-11

语文教案【经典】08-14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