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妈妈和宝宝教案

妈妈和宝宝教案

时间:2024-02-02 17:51:31 教案 我要投稿

妈妈和宝宝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妈妈和宝宝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妈妈和宝宝教案

妈妈和宝宝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唱唱、跳跳等不同表现形式,引导幼儿想象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体验生长的快乐。

  2.鼓励幼儿改编歌词并用动作表现出在妈妈肚子里干什么,提高幼儿想象力。

  3.了解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5.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关于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从受精到逐渐长)的图片若干、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看看讲讲:在妈妈肚子里老师:"我们的区域活动中有很多关于"在妈妈肚子里"的图片,我知道小朋友都很想了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么一天天长的。现在,张老师在墙壁上贴了很多图片,有的是小宝刚刚到妈妈肚子里时的图片,有的是小宝宝逐渐长的图片有的是小宝宝刚刚出生时图片,你们去看一看,和好朋友说说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么一天天长的。

  1.幼儿自由结伴去找图讲述,并相互交流。

  2.除了图片上的,你还知道些什么,也可以和好朋友说说。

  (二)胆提问:在妈妈肚子里1.你们已经知道了很多关于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秘密,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可以胆的问,你们的问题越多,知道的秘密就越多。

  2.幼儿质疑(老师根据幼儿的问题随机做好直接回答或把问题抛给幼儿进行讨论)。

  3.教师结合图片进行小结:爸爸和妈妈结婚后,觉得很孤单,他们想如果家里有个小宝宝那该多好啊!于是爸爸把许多叫"精子"的小种子放在妈妈的'里,精子在去妈妈肚子的途中遇到许多"卵子",如果他们成为好朋友,拥抱在一起就会变成小宝宝。妈妈肚子里一个器官叫子宫,小宝宝就住在里面。子宫壁上有一层膜,那就是胎盘。胎盘上有一根脐带,连着小宝宝的肚脐,助小吸收营养和排出身体里的废料。就这样小宝宝一天天长了,当他得在子宫里呆不下时,小宝宝就出生了。

  (三)创编歌曲:在妈妈肚子里1."你们知道小宝宝要在妈妈肚子里呆多长时间吗?这么长的时间,小宝宝在妈妈肚里干什么,让我们用好听的歌声来告诉家。"(复习歌表演:在妈妈肚子里)2."小宝宝除了会在妈妈肚子里洗澡,睡觉外,还会干些什么?"(老师就幼儿回答的内容引导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3.幼儿分小组创编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4.请幼儿以小组的形式表演他们编得歌曲。

  5.小宝宝要在妈妈肚子里呆十个月,又是踢又是跳的,妈妈累不累呀?妈妈这么辛苦才生下我们,我们应该怎么对妈妈?(激发幼儿爱妈妈情感)附:歌曲《在妈妈肚子里》

妈妈和宝宝教案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体育游戏所带来的快乐之情。

  2、掌握两脚着地屈膝爬的动作。

  活动准备:

  一、蒙眼布一块热身活动:让孩子跟着“猫妈妈”爬来爬去,然后根据老师要求爬到指定的位置。

  二、听声音找妈妈,学习两脚屈膝着地爬。

  1、表扬爬的快,爬的.稳的“小猫咪”。

  2、请个别孩子示范两脚着地屈膝爬,其他的孩子一起爬一爬。

  3、让幼儿闭上眼睛,听小铃声辨别方向后爬过去。

  三、游戏:猫妈妈和猫宝宝。

  1、告诉幼儿游戏的方法。老师扮演猫妈妈并蒙上眼睛,小朋友扮演猫宝宝,当猫妈妈睡觉的时候,小猫偷偷的爬到一个地方躲起来,猫妈妈醒来后边念儿歌边爬过去找猫宝宝,被找到的猫宝宝发出“喵喵”的叫声。

  2、熟悉游戏后,由幼儿扮演猫妈妈去找猫宝宝,老师则在旁边提示幼儿注意游戏方法,猫妈妈在找宝宝时不能拿走蒙眼布偷看。

  3、游戏反复进行。

  四、放松活动。猫妈妈和宝宝一起快乐跳舞。

妈妈和宝宝教案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动物妈妈和宝宝的生活方式及习性。

  2、能说出喜欢的小动物的名称,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3、感受动物之间的亲情。

  ◆活动准备

  ◎《小动物的妈妈》挂图(见教具盒)。

  ◎《动物宝宝》游戏卡(见教具盒)

  ◎《找妈妈》操作单(见幼儿操作包)

  ◆活动与指导

  ☆谈话

  1、出示《小动物的妈妈》挂图,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看一看,图上都有谁呀?

  2、操作《动物宝宝》游戏卡,帮助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妈妈。

  教师:小猫找不到妈妈了,很着急,你能帮帮它吗?

  还有一些小动物也着急了,我们帮它们找一找妈妈吧。

  ☆辨认

  1、幼儿观察、区分动物幼年和成年时候的不同。

  教师:小猫和猫妈妈长得一样吗?它们有哪些一样的地方?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小袋鼠和袋鼠妈妈长得一样吗?

  小鸡和鸡妈妈长得一样吗?鸡妈妈的头上有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区分青蛙和蝌蚪的不同。

  教师:青蛙妈妈的宝宝不见了,你们知道青蛙妈妈的宝宝是谁吗?

  它的宝宝就藏在我们的教室里,我们把它找出来吧。

  小蝌蚪和青蛙长得一样吗?

  ☆交流

  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知道的动物宝宝和妈妈。

  教师:你还见过哪些动物宝宝和妈妈?

  它们和妈妈长得一样吗?

  ☆操作

  请幼儿帮助《找妈妈》操作单中动物宝宝找到自己的妈妈。

  ◆活动建议

  本活动在幼儿对动物有一定认知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的。通过辨认一些动物宝宝和妈妈,初步了解他们的不同特点,感受动物宝宝与妈妈之间的亲情。

  活动前,教师可通过收集图片、故事如《小蝌蚪找妈妈》等多种方式丰富幼儿的经验。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区分动物成年与幼年的.不同,如个头大小、尾巴长短、皮毛颜色等,并为幼儿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在进行青蛙与蝌蚪时可借助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说出青蛙的特征。活动后,可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宝宝和妈妈的图片;饲养让小动物,让幼儿萌发爱护动物的情感。

  此外,本活动的操作环节,也可利用区域活动时间完成。还可在美工区提供《蛋宝宝穿新衣》操作单,引导幼儿进行涂画与装饰,完成作品。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都充满了热情,教学中幼儿从什么都不知道到几乎成了一个小博士的自豪和自信,而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学习。使幼儿不仅知道动物的出生方式, 还了解了什么是卵生动物,什么是胎生动物,很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

妈妈和宝宝教案4

  活动目标:

  比较动物宝宝和动物爸爸妈妈的外形特征,认识它们不同的成长过程。

  活动准备:

  1、 PPT:妈妈和宝宝

  2、幼儿收集过有关动物的资料。

  3、操作材料包“娃娃找妈妈”。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语:瞧!草地上来了两只什么小动物呢?(播放PPT图一)

  关键提问:1、关键提问:你们猜它们在说什么呢?

  小结:它们说的与你们猜的一样吗?我们来听一听。(分别单击按钮)

  小鸡对小牛说:“你长得真像爸爸妈妈,可是我一点也不像自己的爸爸妈妈。”

  小牛说:“别着急,等你长大了就会越来越像了。你看,我也不是很像爸爸妈妈呢!”

  关键提问:2、小牛什么地方还不像自己的爸爸妈妈呢?

  小结:小牛的头上还没有长出犄角不像自己的爸爸妈妈。(播放PPT图片二)

  关键提问:3、小鸡能长成像自己的'爸爸妈妈那样吗?它一般多长时间长成大公鸡或者大母鸡呢?(播放PPT图片三)

  小结:能,小鸡通过人的喂养一般3个月就能长成大公鸡或者大母鸡。

  二、观察谈论(播放PPT图片四)

  关键提问:1、图片上都有哪些动物爸爸妈妈和宝宝?(幼儿观察后表述)

  关键提问:2、图片上哪些动物宝宝生下来就很像动物妈妈和爸爸?哪些一点也不像?

  小结:梅花鹿、孔雀动物宝宝生下来就很像它们的妈妈和爸爸;小鸡、狮子、小蝌蚪动物宝宝生下来一点也不像它们的妈妈和爸爸。

  三、生活迁移

  关键提问:1、还知道哪些动物宝宝和爸爸妈妈长得像或不像?

  小结:相像有乌龟、羊、猪等;不相像的有:猫头鹰、鱼。

  2、观看图片进一步了解。

  四、延伸活动:

  出示材料包,帮助小动物们找自己的爸爸妈妈。

妈妈和宝宝教案5

  每个妈妈都有自己的宝宝,每一个宝宝都有自己的妈妈,动物世界里就是因为有了妈妈和宝宝那千丝万缕的亲情而富有浓厚的魅力。“我有自己的妈妈,动物朋友们也会有自己的妈妈吗?”“宝宝是从哪里来的?”“妈妈是怎样生宝宝的呢?”等问题,对孩子们很有挑战性。本活动立足于幼儿的生活,从幼儿的年龄和心理角度出发,生成了将生活化、活动化、综合化为一体的学习活动。

  活动目标

  一、初步了解动物的两种基本**方式——卵生、胎生。

  二、能按照两种不同的**方式给动物分类。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区分动物是卵生还是胎生。

  活动准备

  一、卵生动物视频。

  二、卵生动物、胎生动物图片若干,字卡各一张。

  三、绘画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

  二、利用课件,了解“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

  (一)了解卵生动物。

  (1)有一只小鸟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你们知道小鸟遇到了谁吗?(播放课件)

  (2)看完后请孩子说说小鸟遇到了谁?(母鸡妈妈和乌龟妈妈)

  (3)母鸡妈妈在干什么呢?你们知道鸡宝宝是怎么生出来的吗?

  (4)乌龟妈妈又在干什么呢?

  (5)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宝宝是从蛋里孵化出来的?

  (6)师小结:有些动物宝宝如鸡、鸭、乌龟等,是通过妈妈下蛋,再从蛋里孵化出来的,这些动物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卵生动物”。(出识字卡“卵生动物”)

  (二)了解胎生动物。

  (1)这里还有一些动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动物是不是都是从蛋里孵化出来的呢?(出示图片:大象、狮子、孔雀等)

  (2)师小结:有些动物宝宝如猫、狮子、大象等,是妈妈直接生出来的,这些动物也有个共同的.名字叫“胎生动物”。 (出示字卡“胎生动物”)

  (3)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胎生动物吗?

  三、游戏:帮动物宝宝找家。

  (1)教师:游戏活动前两个动物分类提醒孩子:它是谁?是卵生动物还是胎生动物呢?请把它送回家!

  (2)教师:这里有一些动物宝宝,天快黑了,它们却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小朋友能不能帮帮它们,找到它们的家呢?

  (3)教师:出示动物卡片,请小朋友按“卵生动物”“胎生动物”分类粘贴。

  四、谈话:小朋友们是卵生还是胎生?

  小结:小宝宝要在妈妈肚子里住上10个月,妈妈非常的辛苦。所以我们要爱自己的妈妈,也要爱动物妈妈和宝宝。

  请孩子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画下来,送给妈妈并告诉妈妈它是“卵生动物”还是“胎生动物”。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都充满了热情,教学中幼儿从什么都不知道到几乎成了一个小博士的自豪和自信,而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学习。使幼儿不仅知道动物的出生方式, 还了解了什么是卵生动物,什么是胎生动物,很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

妈妈和宝宝教案6

  设计思路:

  根据小班幼儿学习数的特点来看。孩子学数比较形象、直观。因此,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教师所提供的特定材料来感知“1”和“许多”,使幼儿在愉悦的气氛中感知数概念。并通过游戏“找蛋”“还蛋”来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游戏,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2、感知 “1”和“许多”。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老师扮鸡妈妈,幼儿扮小鸡。

  2、活动场地布置许多树、草(草内有若干鸡蛋和一只鸭蛋)。

  3、一幅《母鸡生蛋》图,鸭木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找蛋

  1、老师和幼儿一起唱歌曲《母鸡下蛋》。

  问:鸡宝宝你们听见了什么?

  2、师:哎呀,我生了好多好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帮我找一找。

  幼儿找蛋。

  二、还蛋

  1、引导幼儿发现其中有一只不同的蛋。

  2、师:这一只蛋怎么不一样的?和你们手里的蛋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小)它不是妈妈生的?会是谁生的?

  3、鸭妈妈找不到自己的蛋会怎样?

  4、请鸡宝宝把鸭蛋还给鸭妈妈。看看鸭窝里有没有鸡妈妈生的蛋。

  三、玩蛋

  1、玩蛋宝宝。(幼儿随意的在地上摆弄滚动)

  2、师:请鸡宝宝把蛋放到篮子里,你给我一个,你也给我一个-----。现在我的篮子里有多少蛋?(许多蛋)。

  四、画蛋

  1、师:咯咯嗒,咯咯嗒谁在生蛋呀?(出示《母鸡生蛋》图)原来是这只鸡妈妈要生蛋了,看看它生了几只蛋?

  2、师:咯咯嗒,咯咯嗒它又要生蛋了,我们一起把它生的蛋画下来。

  3、教师和幼儿一起把画贴在墙上,请小朋友以后再来给鸡妈妈画蛋。

  活动反思:

  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让幼儿直接参与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景中,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了“1”和“许多”,引起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妈妈和宝宝教案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种子的传播方法。

  2、了解树宝宝生长过程,认识树木成林、树木成材要经历多年,来之不易,激发幼儿参与种植活动的愿望。

  3、培养幼儿学做小实验的兴趣和能力。

  活动准备:

  1、电脑、音乐磁带(风声、轻音乐)

  2、幼儿种植教具每人一套(贴有标记的小花盆、冰棍枝、种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活动:爱护小树苗。进入教室

  1、听音乐进教室

  2、幼儿随教师用身体动作表现出一粒种子发芽长成小树苗。我们刚才都种了一棵小树苗,你的小树发芽了吗?我们来学学小树苗发芽好吗?

  二、学习种子的传播

  1、我们小朋友生活上有妈妈照顾,那么小树苗是怎么长大的呢?小树宝宝请我们到它的家乡做客,它的家乡在很远的地方,请树宝宝带路,我们开着小飞机,出发!

  2、坐小椅子,观看大屏幕(谁出来迎接我们啦?)树宝宝有这么多伙伴啊!树宝宝告诉老师:许多年以前这里是一片荒山。那时,它和它的伙伴们都是妈妈的种子,它们的.家在四面八方,后来才被别人带到这里生根发芽,变成一片美丽的树林,是谁把种子带到这里的?(幼儿猜想发言)

  3、观看动画《树妈妈和树宝宝》第一遍后提问:谁传播了种子?(幼儿回答)人和飞机的传播就是“人工传播”;风和动物的传播就是“自然传播”;风、动物、人、飞机,它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观看第二遍后师问,幼儿回答:

  (1)人工传播有哪两种?(幼儿找出卡片贴出),它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幼儿回答)

  (2)自然传播有哪两种?(幼儿找出卡片贴出)它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幼儿回答)

  (3)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要经过多长时间?对,许多年,所以我们要爱护树木,多种植树木。

  过渡语:树宝宝和它的伙伴真高兴,我们学会了这么多知识。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要回去了。(开飞机飞回)

  三、幼儿动手种植种子

  1、树木是人类的朋友,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这一天,大人们都到山上、路边植树。今天,你们想不想在幼儿园里亲自种下一粒种子?看!老师种的绿豆种子已发芽!(出示教师种植发芽的种子。)

  2、(幼儿自己动手种植。教师指导并提醒幼儿注意卫生并收好种植工具。)小朋友都记住自己花盆上的标记,下课后,我们把它放到自然角,天天浇水,看看谁的种子先发出芽来。

妈妈和宝宝教案8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欣赏、指点画和游戏活动,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2、学习用多种颜色进行手指点画。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

  (1)桌面木偶:未上色的鱼妈妈一只、鱼宝宝若干,海底世界布景;(2)红、黄、蓝颜料、抹布、每组一份;回形针、绳子每人一份;(3)范例若干;(4)录音机一台,歌曲《捉鱼》磁带一盒。

  2、知识经验准备:

  (1)幼儿已熟悉歌曲《捉鱼》;(2)幼儿已有初步的指点画经验。

  3、《捉鱼》音乐磁带一盒,录音机一台。

  4、大小、颜色不同的三角形若干。

  5、娃娃、餐具

  教学过程:

  1、观看故事表演并欣赏配乐故事《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

  (1)观看故事表演并欣赏配乐故事(2)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简单提问。

  2、指点画:“鱼妈妈”和“鱼宝宝”

  (1)播放背景音乐,幼儿自由欣赏教师的范例。

  (2)启发幼儿从颜色和排列方式等方面谈谈鱼妈妈和鱼宝宝穿的衣服。

  (3)以鱼妈妈的口吻请幼儿为鱼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大胆点画,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尝试点出有规则的“鳞片”来。提醒幼儿使用抹布,注意保持桌面和衣物的清洁。

  3、游戏: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

  (1)提供海底世界布景,让先完成作业的幼儿带着鱼宝宝“去旅行”。

  (2)听音乐《捉鱼》玩游戏,提醒幼儿跑动时注意不碰撞。

  教学延伸:

  1、音乐角:启发幼儿在玩《捉鱼》游戏时用上不同的鱼游动作。

  2、美工角:引导幼儿用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拼贴《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并添画泡泡。

  3、操作角:提供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让幼儿练习按图形特征排序。

  4、娃娃角:提供娃娃、餐具等供幼儿游戏。

妈妈和宝宝教案9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欣赏、指点画和游戏活动,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2、学习用多种颜色进行手指点画。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

  桌面木偶:未上色的鱼妈妈一只、鱼宝宝若干,海底世界布景;(2)红、黄、蓝颜料、抹布、每组一份;回形针、绳子每人一份;(3)范例若干;(4)录音机一台,歌曲《捉鱼》磁带一盒。

  2、知识经验准备:(1)幼儿己熟悉歌曲《捉鱼》;(2)幼儿己有初步的指点画经验。

  3、《捉鱼》音乐磁带一盒,录音机一台。

  4、大小、颜色不同的三角形若干。

  5、娃娃、餐具教学过程:

  1、观看故事表演并欣赏配乐故事《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

  (1)观看故事表演并欣赏配乐故事(2)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简单提问。

  2、指点画:“鱼妈妈”和“鱼宝宝”

  播放背景音乐,幼儿自由欣赏教师的范例。

  启发幼儿从颜色和排列方式等方面谈谈鱼妈妈和鱼宝宝穿的衣服。

  以鱼妈妈的口吻请幼儿为鱼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大胆点画,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尝试点出有规则的“鳞片”来。

  提醒幼儿使用抹布,注意保持桌而和衣物的清洁。

  3、游戏: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

  提供海底世界布景,让先完成作业的幼儿带着鱼宝宝“去旅行”。

  听音乐《捉鱼》玩游戏,提醒幼儿跑动时注意不碰撞。

  教学延伸:

  1、音乐角:启发幼儿在玩《捉鱼》游戏时用上不同的鱼游动作,

  2、美工角:引导幼儿用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拼贴《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并添画泡泡。

  3、操作角:提供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让幼儿练习按图形特征排序。

  4、娃娃角:提供娃娃、餐具等供幼儿游戏。

  一、我给爸爸做领带。

  鼓励幼儿先挑选好图案或色彩,摆放在要装饰的领带上,然后再用浆糊粘贴。

  2把设计好的领带挂在墙壁上进行展览,引导幼儿相互欣赏。

  离园时,把领带带回家,给爸爸亲手戴好。

  数学:点卡排序教学目标:

  1、复习认识点卡,并能按顺序给3以内数量的点卡排序及匹配实物。

  2、继续学习正确整理操作材料教学准备:教学具若干教学过程:

  一、集体活动:给爸爸领带排队

  1、学习将点卡按数量从小到多的排列分别出示三张点卡,这张点卡上有几个圆点,请个别幼儿点数。出示标记图:谁会在红线上给领带点卡排队,想想哪张点卡在最前而,哪张点卡跟在后而,边排边说:几点的点卡请你排在最前面,几点的点卡请你跟在几的点卡的后面。请个别幼儿在黑板上操作。

  2、对应匹配实物卡片:爸爸的图书出示三张卡片,看看是什么?每种有几只,请个别幼儿点数验证。爸爸的书要和点卡做朋友,一木书和几的.点卡做朋友?请个别幼儿在黑板上操作,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小动物的朋友找的对不对。

  二、小组活动:

  1、给爸爸领带点卡。

  2、给爸爸送饼干。

  3、摆书木三。

  活动评价

  1、展示个别幼儿的作品,集体检查卡片排列的顺序和按量匹配的是否正确2、引导幼儿观察材料的摆放的现状,表扬整理的好的幼儿。

妈妈和宝宝教案10

  活动目标

  1、学习给大、小套杯配对,发展小肌肉动作。

  2、练习手拿套杯滚、摇的动作,训练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3、在做做、玩玩中体验活动的快乐,知道套杯的不同玩法。

  资源准备

  大、小的套套杯各21对。

  活动过程

  一、 引题:

  1、教师出示套套杯引起兴趣:

  ——“看,姚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套套杯)(幼儿回答)

  ——“对了,这是套杯妈妈”

  2、摇摇套杯:“诶,里面有什么啊?”(幼儿回答)

  3、“套杯妈妈要生小宝宝了”。

  ——“套杯妈妈生出了一个漂亮的小宝宝“

  1、 教师指导幼儿向套杯妈妈和宝宝问好:“套杯妈妈你好,小宝宝你好”

  2、 认识大小:“大的是妈妈,小的是宝宝。我们可以叫他们大妈妈小宝宝(请幼儿说说看)

  3、 “妈妈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啊?宝宝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啊?我们还可以叫他们蓝妈妈,红宝宝。

  二、配对

  1、认识大小帽:“大妈妈戴了个大帽子,小宝宝戴了个小帽子”问:大妈妈戴什么帽子?小宝宝戴什么帽子?

  2、学习配对戴帽子:

  ——“姚老师这儿有很多妈妈和宝宝是没戴帽子的,因为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帽子,你们想不想帮他们找一找?”

  ——找帽子,配对。

  三、装扮帽子

  1、问:“帽子都找到了没?”

  ——姚老师这儿有两顶帽子:“看看他们一不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哪顶漂亮“

  ——“那我们也来给这顶打扮的漂亮点吧,”(重点讲解一下粘贴的方法)

  2、你们也来给大妈妈和小宝宝的帽子打扮一下。

  3、幼儿自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互相欣赏,体验成功感。:“我们的妈妈和宝宝都很漂亮”

  四、玩游戏(以自由玩为主)

  1、教师先示范一种游戏的玩法:“我们要和大妈妈、小宝宝一起来玩游戏了,看,姚老师是怎样跟他们一起玩游戏的,诶,大妈妈背着小宝宝,走一走,跳一跳,飞起来喽…”

  2、“现在要请我们小朋友自己来和大妈妈小宝宝一起玩游戏。”

  3、每个小朋友带着大妈妈小宝宝去找个空位子玩一下吧。

  4、自由玩游戏。教师注意观察:让玩的好小朋友示范大家看,在玩不出来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加以启发。如:(抱一抱),(滚一滚)

  四、把套套杯送回家(区角)

  1、现在妈妈、宝宝都玩累了,我们把他们轻轻地送回家。

  五、延伸活动;区角游戏,套套杯。

妈妈和宝宝教案1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录像、讲述、操作等活动,丰富和巩固有关动物胎生、卵生的基本常识,形成概念,并能将其进行准确分类。

  2、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表达对妈妈的爱。

  3、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培养幼儿爱护动物的积极情感。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收集许多胎生、卵生动物的资料、书籍。

  2、物质准备:录像两段(青蛙产卵和胎儿出生)、音乐磁带、动物卡片大一套,小若干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听音乐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进入活动场地。

  2、猜谜:青蛙,引出活动主题。

  二、看录像了解卵生动物的常识。

  1、提问:刚才录像里讲得是青蛙妈妈产下了什么?卵是什么样子的?卵经过不断变化、长大,最后变成了小青蛙,这时的小青蛙和妈妈长得一样吗?

  2、小结:象青蛙先产下卵,卵再不断变化长大,最后长成和妈妈一个模样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3、扩散性思维:还有哪些动物也是卵生动物?(幼儿讲述,教师出示图片)

  三、了解胎生动物的常识。

  1、幼儿讨论: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卵生动物?

  2、出示动物图片:袋鼠妈妈生下的是谁?它长得怎么样?猪妈妈一生下来的就是谁?小猪长得怎么样?(引导幼儿观察小猪、小袋鼠一生下来就有头、身体、、四肢、尾巴)

  3、小结胎生动物的常识:这些小宝宝一生下来就和妈妈长得一样,就叫胎生动物。

  4、发散性思考:那大象妈妈是胎生还是卵生?还有哪些动物也是胎生动物?

  四、分类操作,巩固知识。

  1、请幼儿将提供的动物卡片按胎生和卵生进行分类。

  2、请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分类作品,请幼儿作评价、

  3、分对的幼儿各自取下分类板后的小红花贴上,表扬自己。

  五、看录像,了解人也是胎生。

  1、提问:动物有卵生和胎生,那我们人呢?小朋友你知道你从哪里耿的吗?你在妈妈肚子里是什么样子的吗?

  2、看录像,教师作讲解。

  3、小结:人也是胎生的。

  六、爱妈妈的情感教育。

  1、提问:妈妈生下小宝宝后要做些什么事呢?

  2、请幼儿大声地对妈妈说一句感谢的话。

  七、结束活动。

  幼儿听《摇篮曲》学妈妈平时哄宝宝睡觉的动作,并轻轻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紧紧围绕《纲要》中关于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努力采用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的方法,将语言、音乐、社会活动渗透与科学活动中去,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

  我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把整个课件贯穿整节课,开始用猜谜的`方法导入,引出下面的内容:青蛙产下的卵变成青蛙、鸡蛋变小鸡,总结出卵生动物的特征,运用猪妈妈和小猪进行比较总结出胎生动物的特征,运用扩散思维法让幼儿说出什么是胎生动物什么是卵生动物,在此过程中幼儿积极发言,我强调孩子们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达,当孩子说到人也是胎生动物时,我把这个悬念留了下来,为下一环节作了铺垫。通过操作图卡让幼儿巩固复习胎生、卵生的动物,我运用比赛的规则让幼儿来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幼儿兴趣高、积极的参与活动达到了本节课的高潮,这时让幼儿从高潮过度到静的状态,我出示了课件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动画,立即吸引了幼儿,和悬念衔接,通过观察总结出人也是胎生动物,从而又引发情感教育:妈妈怀胎十月诸多不便、还为我们干什么?她很辛苦我们该对妈妈说什么?在轻柔的摇篮曲中结束本活动。

  课件贯穿整节课,动中有静,静中又动是我本活动的优点层层递进,为下一环节服务。收到良好的效果。

妈妈和宝宝教案12

  活动目的:

  1、通过故事欣赏、指点画和游戏活动,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2、学习用多种颜色进行手指点画。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

  (1)桌面木偶:未上色的鱼妈妈一只、鱼宝宝若干,海底世界布景;

  (2)红、黄、蓝颜料、抹布、每组一份;回形针、绳子每人一份;

  (3)范例若干;

  (4)录音机一台,歌曲《捉鱼》磁带一盒。

  2、知识经验准备:

  (1)幼儿已熟悉歌曲《捉鱼》;

  (2)幼儿已有初步的.指点画经验。

  3、《捉鱼》音乐磁带一盒,录音机一台。

  4、大小、颜色不同的三角形若干。

  5、娃娃、餐具

  活动过程:

  1、观看故事表演并欣赏配乐故事《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

  (1)观看故事表演并欣赏配乐故事

  (2)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简单提问。

  2、指点画:“鱼妈妈”和“鱼宝宝”

  (1)播放背景音乐,幼儿自由欣赏教师的范例。

  (2)启发幼儿从颜色和排列方式等方面谈谈鱼妈妈和

  鱼宝宝穿的衣服。

  (3)以鱼妈妈的口吻请幼儿为鱼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大胆点画,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尝试点出有规则的“鳞片”来。提醒幼儿使用抹布,注意保持桌面和衣物的清洁。

  3、游戏: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

  (1)提供海底世界布景,让先完成作业的幼儿带着鱼宝宝“去旅行”。

  (2)听音乐《捉鱼》玩游戏,提醒幼儿跑动时注意不碰撞。

  二、区角活动:

  1、音乐角:启发幼儿在玩《捉鱼》游戏时用上不同的鱼游动作,

  2、美工角:引导幼儿用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拼贴《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并添画泡泡。

  3、操作角:提供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让幼儿练习按图形特征排序。

  4、娃娃角:提供娃娃、餐具等供幼儿游戏。

  小班主题游戏: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结束。

妈妈和宝宝教案13

  设计背景

  根据小班幼儿的学习数的特点来看,孩学数比较形象、直观、因此,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游戏,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2、感知“1”和“许多”。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1”和“许多”

  难点:会说“若干个1组成许多个”反之“许多个可以分成若干个1”

  活动过程

  一、找蛋:

  1、老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鸡宝宝。

  师:鸡宝宝们,今天天气这么好,跟妈妈一起去散步好吗?边走边唱歌曲《母鸡下蛋》

  师问:鸡宝宝们,你们听见了什么?

  2、师:哎呀,我生了好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帮我找找。(幼儿找蛋)

  二、还蛋:

  1、引导幼儿发现其中有一个不同的蛋。

  2、师:这一只蛋怎么不一样的?和你们手中的蛋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小)它不是妈妈生的,会是谁生的?

  3、鸡妈妈找不到自己的蛋会怎样?

  4、请鸡宝宝把蛋还给鸡妈妈。看看鸡窝有没有鸡妈妈生的蛋。

  三、玩蛋:

  1、玩蛋宝宝。(幼儿随意在地上玩)

  2、师:请鸡宝宝把蛋放到篮里。刚才你们每个人都给鸡妈妈一个蛋,现在又篮里有几个蛋?(许多个)

  3、引导幼儿说出“若干个1组成许多个,反之“许多个可以分成若干个1”

  四、画蛋:

  1、师:咯咯哒咯咯哒,谁在生蛋呢?

  师:出示母鸡下蛋图,原来是鸡妈妈要生蛋了,我们一起把它生蛋画下来吧。(提示幼儿画1个和许多个)

  2、教师和幼儿一起吧画贴到墙壁上。请小朋友下次再来给鸡妈妈画蛋吧。

  教学反思

  整个过程的设计以“蛋”为主干线,贯穿整个活动过程,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我的教学目标。不足之处,没能对不积极参与游戏的个别幼儿给予鼓励。

妈妈和宝宝教案14

  设计思路:

  根据小班幼儿学习数的特点,我发现孩子学数比较形象、直观。因此,设计了这一有趣的游戏思维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教师所提供的特定材料来感知“1”和“许多”,使幼儿在愉悦的气氛中感知数概念。并通过游戏“找蛋”、“还蛋”来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目标:

  1、以游戏形式帮助幼儿感知“1”和“许多”。

  2、愿意参加游戏,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老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小鸡。

  2、活动场地布置许多树、草(草内有若干鸡蛋和一只鸭蛋)。

  3、一幅《母鸡生蛋》图,鸭木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找蛋

  1、老师和幼儿一起学习儿歌《母鸡生蛋》。

  问:鸡宝宝你们听见了什么?

  2、师:哎呀,我生了许多许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帮我找一找。

  3、幼儿找蛋。

  二、还蛋

  1、引导每个幼儿找回1只鸡蛋,找到的鸡蛋放进箩筐。

  2、师:你们找回了多少鸡蛋?(许多)。

  3、问个别小鸡:你找回了几只鸡蛋?(1只)

  4、鸡妈妈有许多孩子,1只小鸡找回1只鸡蛋,1只1只合起来是多少?(许多)

  5、继续引导幼儿发现其中有一只不同的蛋。

  师:这只蛋和你们手里的蛋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小)它是不是(鸡)妈妈生的?会是谁生的?

  6、鸭妈妈找不到自己的蛋会怎样?

  7、请鸡宝宝把鸭蛋还给鸭妈妈。看看鸭窝里有没有鸡妈妈生的蛋?

  三、玩蛋

  1、玩蛋宝宝。(幼儿每人拿一只蛋,随意的在地上摆弄滚动)

  2、师:请鸡宝宝把蛋放回篮子里,你给我一个,你也给我一个-----。现在我的篮子里有多少蛋?(许多蛋)。

  四、画蛋

  1、师:咯咯嗒,咯咯嗒,谁在生蛋呀?(出示《母鸡生蛋》图)原来是这只鸡妈妈要生蛋了,看看它生了几只蛋?

  2、师:咯咯嗒,咯咯嗒,它又要生蛋了,我们一起把它生的蛋画下来。

  3、教师和幼儿一起把画贴在墙上,请小朋友以后再来给鸡妈妈画蛋。

  附:儿歌《母鸡生蛋》

  老母鸡,真能干。

  会捉虫,会生蛋。

  数一数,几个蛋?

  一二三,三个蛋。

  老母鸡,把歌唱。

  咯咯咯,咯咯咯。

  咯哒咯哒咯咯哒。

妈妈和宝宝教案1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动物妈妈和宝宝的生活方式及习性。

  2、能说出喜欢的小动物的名称,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3、感受动物之间的亲情。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小动物的妈妈》挂图(见教具盒)。

  ◎《动物宝宝》游戏卡(见教具盒)

  ◎《找妈妈》操作单(见幼儿操作包)

  活动与指导

  ☆谈话

  1、出示《小动物的妈妈》挂图,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看一看,图上都有谁呀?

  2、操作《动物宝宝》游戏卡,助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妈妈。

  师:小猫找不到妈妈了,很着急,你能它吗?

  还有一些小动物也着急了,我们它们找一找妈妈吧。

  ☆辨认

  1、幼儿观察、区分动物幼年和成年时候的不同。

  师:小猫和猫妈妈长得一样吗?它们有哪些一样的地方?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小袋鼠和袋鼠妈妈长得一样吗?

  小鸡和鸡妈妈长得一样吗?鸡妈妈的头上有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区分青蛙和蝌蚪的不同。

  师:青蛙妈妈的宝宝不见了,你们知道青蛙妈妈的宝宝是谁吗?

  它的宝宝就藏在我们的教室里,我们把它找出来吧。

  小蝌蚪和青蛙长得一样吗?

  ☆交流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知道的动物宝宝和妈妈。

  师:你还见过哪些动物宝宝和妈妈?

  它们和妈妈长得一样吗?

  ☆操作请幼儿助《找妈妈》操作单中动物宝宝找到自己的妈妈。

  活动建议

  本活动在幼儿对动物有一定认知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的。通过辨认一些动物宝宝和妈妈,初步了解他们的不同特点,感受动物宝宝与妈妈之间的亲情。

  活动前,教师可通过收集图片、故事如《小蝌蚪找妈妈》等多种方式丰富幼儿的经验。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区分动物成年与幼年的不同,如个腕小、尾巴长短、皮毛颜色等,并为幼儿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在进行青蛙与蝌蚪时可借助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说出青蛙的特征。活动后,可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宝宝和妈妈的图片;饲养让小动物,让幼儿萌发爱护动物的情感。

  此外,本活动的操作环节,也可利用区域活动时间完成。还可在美工区提供《蛋宝宝穿新衣》操作单,引导幼儿进行涂画与装饰,完成作品。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都充满了热情,教学中幼儿从什么都不知道到几乎成了一个小博士的自豪和自信,而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学习。使幼儿不仅知道动物的出生方式,还了解了什么是卵生动物,什么是胎生动物,很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

【妈妈和宝宝教案】相关文章:

鸡妈妈和鸡宝宝教案06-23

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小班教案06-26

《宝宝和小鞋》教案05-26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鸡妈妈和鸡宝宝》01-17

妈妈爱宝宝教案09-16

小班主题教案: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07-02

《宝宝和小鞋》小班健康教案01-16

和水果宝宝做游戏教案03-16

《熊宝宝和树宝宝》小班上学期体育教案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