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4-02-05 08:16:15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表现故事中的拟声词,感受故事的童趣。

  2、引导幼儿通过猜读的方法阅读画面,理解故事的画面内容。

  3、在猜测、表演中,学说故事中的短句。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重难点:

  重点: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表现故事中的拟声词。

  难点:1、学习用猜测的方法推理故事的进展过程。

  2、初步引导孩子用形容词学说故事中的短句。

  活动准备:

  故事PPT、大挂图、《好饿的小蛇》、水果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看,这个故事讲的是谁呢?(小蛇)我们一起跟小蛇打个招呼吧!

  2、我们来看看,小蛇他的眼睛是什么样的?(小蛇闭着眼睛)他的嘴巴是怎么样的?(张大嘴巴)它为什么要张大嘴巴呢?原来它是一只好饿的小蛇。(幼儿学做小蛇的表情)

  3、小蛇是怎么走路的?(扭来扭去)谁来学学小蛇的样子?(学说: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

  4、你们猜猜好饿的小蛇要去干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提问:封面上有什么?小蛇的身体是怎样的呢?小蛇在森林里干什么呢?诶,小蛇怎么张着大嘴巴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教师初步讲解故事。

  1、小蛇和苹果的.图片: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森林里散步,它发现了什么?什么样的苹果?好饿的小蛇看到苹果会怎样呢?(幼儿自由想象回答)

  2、吃下苹果小蛇的图片:苹果哪儿去了呢?小蛇的肚子变成什么样了?(幼儿自由回答)

  3、小蛇和香蕉的图片:第二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它发现了什么?什么颜色的香蕉?好饿的小蛇看见香蕉会怎么样?

  4、吃下香蕉的小蛇图片:小蛇张开嘴巴“啊呜,咕嘟,”一声把香蕉吃到了肚子里“啊—真好吃。”小蛇的肚子像什么?

  5、小蛇和饭团的图片: 第三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他发现什么?什么形状的饭团,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那小蛇会怎样吃饭团呢?(带幼儿模仿)

  6、吃下饭团的小蛇图片:小蛇的肚子变成了什么样子了呢?

  7、第四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这次小蛇会吃掉了什么呢?(谜语引出葡萄)树弯弯藤弯弯,结的果实一串串,一个一个圆又圆,吃到嘴里甜又酸。你们猜这次它看到了什么?(葡萄)这次好饿小蛇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模仿小蛇吃东西的声音)

  8、第五天好饿的小蛇还是没有吃饱,这次它吃掉的又会是什么呢?(翻到菠萝)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菠萝可是带刺的哦!要不要吃啊?(幼儿回答)我们来看看小蛇到底有没有吃呢。(揭晓答案)。小蛇果然吃掉的是菠萝(模仿小蛇吃东西的声音)

  9、葡萄肚和香蕉肚图片:你是怎样猜出小蛇吃的是什么的呢?

  10、小蛇和苹果树的图片:第六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你们看它又发现了什么?这回,它发现了一棵结满红苹果的树。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苹果是那么高,小蛇该怎么办呢?小蛇张大嘴巴会怎样呢?

  11、吃了大树的小蛇图片:小蛇到哪儿去了?(请幼儿来指指,小蛇的尾巴呢?头呢?)小蛇变成了什么?

  12、最后小蛇会怎样?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引导幼儿进行观察。

  小结:小蛇吃饱了在呼呼的睡觉呢。

  三、完整的讲述故事,体会故事的幽默有趣。

  1、好饿的小蛇是怎样走路的呢?(教师和小朋友一起模仿一下)

  2、小蛇都找到了什么好吃的呢?(一一出示小蛇吃过的东西的图片) 它吃苹果(香蕉、饭团……)时的声音是这样的呢? 好饿的小蛇吃下苹果(香蕉、饭团……)后,它的肚子变得怎样了呢? 小结:原来小蛇吃了什么形状的东西,它的肚子就会变成什么形状。

  四、模仿小蛇找东西吃,大胆表现故事中的拟声词

  1、看着小蛇吃了那么多的好吃的,老师也饿了也想找些好吃的东西来吃,你们想不想啊!那我们就学这小蛇的样子来找些好吃的好不好呀!

  2、(将杨桃、桃子、西瓜放在黑板的不同位置)请小朋友带上头饰,模仿小蛇进行情景表演。

  3、提问:吃掉杨桃(桃子、西瓜)的小蛇,肚子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五、引导孩子,学习吃东西的正确方法。

  1、那小朋友想一下为什么小蛇的肚子会变成它吃的东西的形状?小蛇它是怎样吃东西的呢?

  2、教师归纳幼儿讲述内容,进行简单小结:我们小朋友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细嚼慢咽,千万不能学习小蛇,“啊呜,咕嘟,”一口吞下去,小肚皮要撑坏的。

  活动延伸:

  吃了那么多好吃的,肚子好饱,让我们一起去外面散散步消化消化食物吧!教师带幼儿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大班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发现鸟禽类动物的嘴巴外形和某些工具的相似之处,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2.通过阅读绘本,初步了解鸟禽类动物的嘴巴外形和生存环境、生活习性的关系。

  3.激发阅读科学绘本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PPT课件,大图书一本,幼儿人手一本小图书,《小燕子》音乐

  三、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引发兴趣

  1.幼儿欣赏歌曲《小燕子》,引出小燕子。

  2.说说小燕子。

  (二)观看视频,引出绘本。

  1.观看视频(2-4页),视听结合,进一步了解小燕子的生活习性。

  2.引出绘本,观察封面,了解书名。

  (三)阅读绘本,认识小燕子和它的朋友。

  1.提出阅读要求。

  2.幼儿自主阅读。

  3.幼儿集体阅读,提升经验。

  ●将各种鸟类的图片放在同一画面,引导幼儿从自己认识的`、感兴趣的说起。

  ●关键问题:你想介绍小燕子的哪个朋友?它的嘴巴是什么样的?像什么?这样的嘴巴有什么特别的用处?(追问:它生活在哪里?喜欢吃什么?)

  ●可以将生活在树林里的啄木鸟和山雀,生活在河边的鹭鸶、水鸟和鸭子,放在一起观察、比较、讲述。

  4.幼儿翻阅图书,完整欣赏故事。

  (四)激发了解更多的动物朋友的兴趣。

  教学反思:

  幼儿预期表现

  能将自己的已有经验,讲述燕子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仔细观察图片。

大班教案 篇3

  游戏目标:

  1、幼儿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角色,大胆表现出角色的主要特征。

  2、鼓励幼儿与同伴共同创设游戏场景,提高幼儿间的相互协商及配合能力。

  3、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今年是祖国妈妈六十岁的生日;平时欣赏过文艺汇演节目活动。

  2、物质准备:话筒、录音机、音乐磁带、工作牌、小红旗、自制彩花、条幅、气球、各种演出服装、椅子、化妆品与积木若干。

  游戏过程:

  一、手机铃响,激发游戏兴趣。

  师:刚才中央电视台的李咏叔叔打来电话,邀请我们参加庆祝祖国妈妈60周年的文艺演出呢,小朋友们,想不想去?

  二、提出游戏要求,明确游戏规则。

  1、帮助孩子回忆并自由选择游戏中的多种角色。

  2、师生共同讨论、明确游戏中的`注意事项。

  三、幼儿游戏,教师以总导演的身份参与指导游戏。

  1、放音乐,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角色,分组合作布置游戏场景。

  幼儿合作搭建演播厅的大门、布置演播厅、化妆间;演员进行化妆,打扮自己。

  2、幼儿合作游戏,《我为祖国来献礼》汇报演出开始。

  3、教师指导:提醒观众遵守游戏规则,讲文明;

  鼓励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关注演员服装到位、在舞台上大胆表现自己;

  四、游戏分享活动。

  1、请幼儿说一说,你在玩游戏时有什么开心的事与大家分享。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引导幼儿分享游戏的快乐。

  2、评选“最佳风采奖”、“最佳表演奖”、“最佳节目奖”等多种奖项,并颁发奖状。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学习用两种颜色均匀地给一件事物涂色。

  2、通过看图形颜色推理的方式,以及涂色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色彩的组成。

  3、感知三原色组合成新色彩的神奇,乐意参与猜测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提供一张线条画操作材料,每组的操作材料可以不一样,例如:树叶、花朵、茄子、菠萝、裙子等,人手三支红、黄、蓝彩色笔。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3、图片:一片绿树叶、一片橙色树叶、一串紫色的葡萄。

  活动过程:

  一、师生共同阅读图画故事《找朋友》,感知三原色的变化。

  教师:红黄朋友在一起变出了什么颜色的东西?

  蓝黄朋友在一起变出了什么颜色的东西?

  红蓝朋友在一起变出了什么颜色的.东西?

  完整地讲述故事。

  二、看图形颜色:猜一猜。

  教师分别出示一片绿树叶、一片橙色树叶、一串紫色葡萄。

  教师:它是什么颜色的?你知道绿树叶(橙树叶、紫葡萄)是由哪两种颜色变出来的?

  三、幼儿操作活动《变一变》。

  介绍变色要求:看一看操作材料上有什么?想一想,你想把它变成什么颜色?请你用两种颜色进行涂色,提醒幼儿不要涂到轮廓的外面。

  幼儿操作活动,教师进行语言指导。

  四、让幼儿自主观看同伴的作品,请个别幼儿上来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作品,讲述自己是怎么变色的。

  五、教师进行简单的评价,并对幼儿积极认真参与的态度给予表扬、鼓励。

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认识1元和10元的币值与数字对应;

  2、币值的换算;

  3、书记符号与钱币的对应;

  4、常规培养:养成不乱花钱,懂得储蓄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6.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二、活动准备:

  10纸币、1元硬币(打印多份硬币)、存钱罐、蜡笔、操作册。

  三、活动过程:

  (一)引起动机

  1、认识1元硬币币值和外观图案今天啊,许老师带来了个神奇的百宝盒,它里面装着个神秘的东西--出示盒子(用口令变出来)我们一起来喊口令:咕噜咕噜,变变变。(是一个漂亮的存钱罐)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存钱罐)里面装着什么!(硬币或纸币)老师要把它给变出来(摇出1元硬币)看看这是什么呢?(1元硬币);老师现在要把1元硬币给变大"变、变、变"(出示硬币正反面的打印图)幼儿认知1元的币值和外观。

  小结:1元币的币面上有个元字,而且上面有朵菊花。

  2、认识10元纸币币值和外观图案(出示10元纸币)小朋友观察这是几元钱?(10元)、老师再把纸张纸币变大给大家看清楚"变、变、变";你是怎么看出它是10元的?(幼儿讨论回答)小结:10元纸币的`纸面上有个数字10和元字、背面图案是长江三峡图。

  (二)情境海报讨论

  1、一张10元纸币,可以换多少个1元硬币?(10个)(幼儿说对后,教师在黑板上做好币值的记录,10元=10个1元)

  2、小动物们也存了很多很多的钱,观察并说一说,穿橙色衣服的青蛙面前放着多少钱?(10元)你能拿出和他一样多的钱吗?

  3、那穿蓝色衣服的松鼠有多少钱?。(两张10合起来就是20元)

  4、穿绿色衣服的松鼠面前放着多少钱?(1元硬币)

  5、在牛老师旁边的小猴有多少钱?(6元)

  6、穿粉红色衣服的小老虎桌子上放着多少元?(11元)你能拿出和他一样多的钱吗?

  7、邀请一位小朋友上来从老师的篮子里取出和它一样多的钱。

  (10元纸币和一元硬币合起来是11元,1元硬币和10元纸币合起来也是11元)小结:我们做个不乱花钱的好孩子小朋友们,爸爸妈妈给你们的零花钱有没有存起来呢!我们要把零花钱存起来,等到需要用的时候经过家长的同意才取出来,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三)师幼互动、幼儿操作认识关于钱币符号。

  1、(出示1元钱币符号)小朋友见过这个符号?这个符号叫钱币符号。

  2、两个钱币符号表示多少元呢?(两元)。三元钱要用几个钱币符号表示……3、购买此物品需要多少钱?(幼儿逐一观察)然后在左边方框里数一数有几个钱币符号,再在右边方框中找到相应币值的钱币连线。(以下题目同样方法操作)小结:操作中幼儿的情况。

  (四)延伸活动:《购物》游戏请小朋友轻轻地坐在绿色线上。老师将已经准备好的物品卡片贴在两个大黑板上。幼儿每人一张卡片,卡上有硬币的数量,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币值购买写着相应价格的物品。

  注:不多不少,每人的币值只能用一次,只能买相应价格的物品,看谁又快又准确完成任务。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知识的特点。幼儿参与积极性特别高。

  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教育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让幼儿充分积累社会活动经验。

  在购物环节,有个别幼儿取钱后不会购物,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先充分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适当进行活动调节或个别指导。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方式发现玉米的明显特征,积累更多关于玉米的经验。

  2、初步学习用统计表记录玉米棒的排数并在小组内进行记数。

  3、乐于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玉米棒每人一份。

  2、煮熟的玉米棒。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玉米的外形特点。

  1、用谜语来引出玉米。

  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玉米的外形,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其特点。

  教师小结玉米的外部特征(一头粗一头细,玉米外面的皮绿绿的,摸上去是粗糙的等)

  3、请小朋友剥开外皮仔细观察玉米的内部特征:观察玉米的颜色,玉米须,玉米粒的排列等。

  教师小结玉米的'内部特征(顶部有玉米须,玉米粒是黄色的,排列整齐等)

  二、记录玉米棒的粒数。

  1、幼儿数数玉米棒中的第一排玉米的粒数。

  2、记录玉米粒数。(在相应数量上做记号)

  3、幼儿操作。

  三、品尝玉米

  1、讨论食用玉米,并品尝与熟玉米。

  2、讨论玉米的用途,玉米制品和食用方法。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将要成为小学生,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常规。

  2、认识书包,学会整理书包,知道整理书包的重要性。

  3、积极向往小学生活,同时不忘幼儿园的老师和同伴。

  4、增强理解智力、分析能力、爱心智力等。

  活动准备:

  1、带幼儿参观过小学。

  2、自带书包、学习用品。

  3、小学的环境、小学生学习的图片,相应的字卡。

  4、音乐《玩具兵进行曲》;课件;礼物若干。

  活动过程:

  1、回忆参观情景,比较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

  师:上次我们小朋友去参观了小学,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小学和幼儿园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

  幼儿自由讲述,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评析:活动一开始让幼儿回忆参观小学的情景,然后再比较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有利于幼儿记忆智力与分析比较智力的发展。

  2、翻图讲述,知道怎样做个小学生。

  (1)老师:小朋友观察的可真仔细,小学和幼儿园有这么多不同。你们喜欢上小学吗?要想成为一名小学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做到很多的事情,那应该做到哪些事呢?请和好朋友说一说。

  (2)个别提问。

  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并整理成一句完整的话。

  (3)除了刚才小朋友讲到的这些,还需要做到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补充没讲到的.)

  (4)老师完整的小结一次。(出示字卡:小学生要做到:早睡早起不迟到;爱学习、勤动脑;爱劳动、讲礼貌;团结友爱不忘掉;小书包、整理好,高高兴兴上学校。)

  评析:这个环节通过先让幼儿说说怎样做个小学生,再结合图片老师把他们的回答概括成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有利于

  幼儿的理解智力的发展。对于一个人的知识,是以理解为准,理解了的才算认识,才成为有用的知识,才是开发智力的基础知识。不同的幼儿对与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理解,作为学生的理解,主要是提高知识水平,提高思维能力。

  3、认识书包,了解书包的结构。

  (1)相互介绍书包,认识书包的结构。

  师:书包可是小学生的好朋友,我们小朋友也即将成为小学生了,你们的爸爸妈妈已经为你们准备了一个书包,那你们的书包是怎样的呢?请你拿出来向你的好朋友介绍一下。

  (2)请1-2个幼儿介绍自己的书包。认识书包的各个部分、颜色、图案。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老师通过让幼儿自由、大胆地讲述自己书包的特点,给幼儿开创了一定的思维与语言空间,提高了幼儿的语言智力。

  4、操作探索,学会整理书包。

  (1)师:书包有什么用?(放书和本子、一些学习用品)那你们会自己整理书包吗?我们去试一试。

  幼儿自由整理书包,老师巡回观察,注意幼儿整理书包的不同方法。

  (2)请两位用不同方法整理书包的幼儿示范一遍大家看,要求边整理边讲述并解释这样整理的原因。

  (3)然后讨论:你觉得谁整理书包的方法好?为什么?

  (4)老师小结:把铅笔、橡皮、尺都放在文具盒里,再放到书包里,拉好拉练,这样不会弄断铅笔、弄丢橡皮和尺了,用的时候一下子就能找到了;把练习本叠整齐后再放入书包的外层,而书叠整齐了放在书包的里层,大小分开来放找起来就更方便了,而且也不会把书本弄破、弄皱了,最后别忘了拉好拉练。

大班教案 篇8

  本节活动是健康领域的活动,目标的制定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幼儿能运用关节弯曲肢体,进行造型,初步感受弯曲形状的丰富多样性;另一个是情感体验方面的,在获得经验的基础上让幼儿体验身体造型、以及合作造型的乐趣。

  活动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通过香蕉图片引出弯弯的主题,说说生活中弯弯的事物,并能够表现它们是如何弯的;第二个环节是观看图片,观察身体上的弯曲,了解关节的作用;第三个环节是让幼儿合作造型,发现不同的弯。

  在整个运用关节弯曲身体进行肢体造型的过程中,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在活动中,他们不仅活动了身体,认识了关节的作用,而且认识了弯曲这一特定的、丰富多样的形状。

  活动的亮点:

  1、注重激发幼儿兴趣和求知欲。

  本次活动以生活中的弯弯“香蕉”自然导入课题,让孩子在有了生活的经验之后,去初步探索身体的弯曲,从而让幼儿比较容易进入探究状态,并保持持续的求知欲望。

  2、注重幼儿的体验过程。

  在初步认识了我们身体上的弯弯后,请幼儿自由弯曲身体、想象、表现各种造型,并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造型,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与同伴合作的能力。最后的造型秀,使活动达到高潮,幼儿都积极的思考,变幻不同的造型,定格后我们通过照相的形式,记录幼儿表演的造型,并请幼儿猜猜这是什么造型,这样不断调起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活动的不足:

  1、热身运动的缺乏

  作为健康活动,首先活动开始比较常规的应该是有热身运动,活动前考虑到前半部分基本以认知为主,所以省略了这个环节。但在参加了太仓市骨干教师团队活动的.研讨后,我反思自己的这个活动,我觉得还是应该注重活动的完整性 ,健康活动前的热身其实也是一种活动内容的暗示,可以更加拓展孩子身体运动的思路,在以后的健康活动中应精心设计好开场的热身运动环节。

  2、合作弯曲表演的安全教育

  活动最后,小朋友参与的热情很高,在集体相互配合时,很多小朋友表演了有些高难度的动作,由于场地的限制,小朋友都集中在一块,所以可能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这时,我注意是提醒了个别幼儿。其实在活动前由于没有预见这个问题,所以没有相应的对幼儿的提示,活动过程中发现了这个问题后,我针对我的发现,对孩子进行了安全教育。让幼儿懂得除了要会保护自己的关节外,还要懂得不去伤害他人的关节。

  在以后的健康活动中,也要多对孩子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提供幼儿安全意识。

大班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了解“勺”的演变过程。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多种方式,快乐识字。

  教学重点:

  认记5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百宝箱,里面装了几样我们小朋友都很熟悉的东西,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谁愿意上来摸一摸,把你摸到的东西告诉大家。

  2.学生上前摸餐具

  3.小朋友们真聪明,将百宝箱里的东西都猜了出来,像盘子、碗、勺子、筷子等这些我们用餐时用的工具我们叫做它———餐具,

  齐读,学习“餐”,强调:

  1.平舌音,指读,开火车读,

  2.餐字下面是“食”和食物有关。

  3.组词。

  4.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名字叫做“认餐具”的儿歌,

  二.读文

  1.(听碟两遍)看得出,小朋友们每个人都信心满满的,那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首儿歌中去听一听,看谁听得最认真。

  2.(师领读两遍)看见小朋友们读,老师也忍不住的想读一读了,小朋友们想不想跟着老师老读一读呢?小朋友在读的过程中,要听准老师读的字音。

  3、(生自己读一遍)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18页,自己读一读。

  4.(小老师领读一或二个)有没有小朋友已经会读了?而且还可以做一个小老师可以在前面领着小朋友读?

  5.(齐读)小朋友读得真棒,都想来读一读,那我们就在座位上一起来读一读好不好?

  三.课间操

  四.随机识字

  小朋友们,刚刚我们读的这首小儿歌中,你还记得都出现过哪些餐具吗?

  1.“碗”

  观察老师手中的碗,看看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时候用到碗?

  学习“碗”字。1.指读、开火车读;2.(看课件)古时候的碗啊,用石头做的',所以这个碗是石字旁,这里还有其他的碗,你认识吗?(木碗、瓷碗、白钢碗)3.组词

  2.复习“盘”

  出示道具(盛放物品的扁而浅的用具),什么时候用到盘?(小结:与碗对比,深浅不同)读三遍

  3.“勺”

  出示道具(一种有柄的可以舀取东西的器具),什么时候用到?

  学习“勺”。1.翘舌音,指名读,开火车读;2.(看课件)这个字还是一个象形字,古人根据勺的形状造了这个字,“撇+横折钩”像勺子的形状,“点”就像盛在勺子里的食物;3.组词

  4.“筷”子

  出示筷子(夹饭或其他东西用的一对细棍儿),成双出现的,

  学习“筷”,

  1指名读.小组读;

  2最开始的筷子都是用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子头。下面是快车的快,和在一起是筷子的筷;

  3老师告诉小朋友一个秘密:我们中国呀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使用筷子了,是不是很了不起呀?而且还有好多外国人,特意来我们中国学习使用筷子,因为筷子使用起来特别的方便灵活。

  5.小朋友,你知道我们要怎样使用筷子吗?(握着筷子)

  学习“握”

  1.指读,男女生读。

  2.握是提手旁的,所以和手有关。谁愿意做一个与握有关的动作。

  握字有握拳的意思,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一个握拳的动作。

  它还有握手的意思,人们在初次见面或是表示友好的时候都会握握手,握手还有好大的学问呢,在握手的时候我们要面带微笑,伸出右手,说声“你好”,谁愿意到前面来和老师握握手?同学们起立,面带微笑,伸出右手和同桌握握手,中间的同学和两边的同学都握一下。

  4.组词

  五、读词卡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五个生字,他们都藏在词语里了,你能认识这些词语吗?(开火车读)

  餐具早餐午餐饭碗筷子握手勺子木碗饭勺

  六.识字游戏(打地鼠)

  七、送字宝宝回家,齐读儿歌

  字宝宝开开信心的回到了自己的家,小朋友们你们开心吗?那我们就跟随字宝宝再一起回到儿歌中,齐读儿歌。

  八、观察儿歌两部份特点:第一部分都是问题,第二部分做出回答。

  1.问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师示范,指名读,齐读

  2.那我们男孩女孩比比赛,女孩问,男孩答,看谁读得好

  九、齐读儿歌

大班教案 篇10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歌谣的内容、初步学习用欢快的节奏朗读这首歌谣。

  2、感受歌谣热闹喜庆的作品风格。

  3、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4、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

  二、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热闹喜庆的音乐和鞭炮声的录音;配乐儿歌朗诵;各种小动物角色图片。

  2、经验准备:了解我国民间过春节时的一些传统习俗。

  3、幼儿用书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学习用欢快的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儿歌。

  2、活动难点:感受歌遥热闹喜庆的作品风格。

  3、指导要点:引导幼儿通过倾听、观察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热闹喜庆的作品风格。

  四、活动过程

  1、听录音激发幼儿的兴趣(远处传来热闹喜庆的.背景音乐和鞭炮声)让幼儿猜猜:"是什么事那么热闹啊?"教师小结:春节到,真热闹,家家户户哈哈笑。

  2、听听、看看、讲讲中理解儿歌内容

  (1)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小动物准备过什么节日?有哪些动物在迎接春节?它们是怎样迎接的?

  (2)欣赏歌谣。

  (1)老师以开心的心情、欢快的节奏来进行示范朗读提问:歌谣的名称叫做什么?听了这首儿歌,感觉怎样?

  (3)再次欣赏儿歌。

  提问:小动物分别是怎样过春节的?(教师逐一出示儿歌中的动物角色,与幼儿一起说说、学学小动物所做的事,并引导幼儿用儿歌的话语来小结。)

  3、学习朗读儿歌

  (1)引导幼儿看着动物角色练习朗读儿歌,

  (2)边读边模仿角色的动作以增强朗读的趣味性。

  (3)模仿用欢快的节奏朗读儿歌。

  讨论:我们应该怎样读才能把小动物们过年时开心的感觉读出来呢?(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表情,并请一些幼儿进行朗读。)教师以两种不同的对比明显的朗读方法让幼儿判断,找出最适合这首歌谣风格的朗读方法。

  (3)在喜庆的音乐背景下带领幼儿练习朗读,充分感受歌谣热闹喜庆的作品风格。

  (4)分组比赛等多种形式朗诵儿歌,并组织幼儿从朗读时的节奏、感情等方面进行朗读评价。

  4、集体完整朗诵儿歌。

  评价要素

  幼儿是否理解了儿歌的内容,是否感受到过年的热闹和喜庆。是否能以愉悦的心情欢快的节奏朗读儿歌。

  六、活动建议

  1、可将幼儿的朗读进行录音,既可提高朗读时的趣味性,又可在倾听自己朗读录音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提高朗读的技巧。

  2、可引导幼儿将儿歌的内容绘画出来制作成小书:《过新年》

  附歌谣:过春节

  春节到,真热闹,家家户户哈哈笑。

  黄狗贴春联,山羊把地扫,猴子买糖果,花猫蒸年糕。

  松鼠宝宝剥花生,母鸡大婶搓元宵,三个小猪来拜年,穿着新衣戴新帽。你来舞龙灯,我来踩高跷。放起爆竹劈啪响,恭喜恭喜春节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