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目标:
1.欣赏儿歌,学习富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2.在对比观察画面、学习儿歌的过程中,理解儿歌静溢的意境和关爱他人的情感。
3.根据原儿歌的结构进行简单替换。
准备:
1.安静海面图、树林图、蓝天图与之相反意境的图各一幅(共六幅)。
2.自编情境一个。
3.可移动的风、浪、船、树、鸟、云宝宝图片各一或三张。
过程:
1.故事情境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师:大自然里每天都会发生许多故事,今天又有什么故事呢?今天啊,大自然真热闹,看——画面上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人在活动啊?
2.在对比中观察画面,理解静溢的意境,体会关爱他人的情感。
A①出示图:热闹的海面,幼儿观察并回答。
教师出示张大嘴吹的图“风”,演示浪花在海面上翻滚,小船在猛烈地摇。
幼儿观察并回答画面场景,帮助幼儿总结:风在吹,浪很高,船在摇。
②出示图二:热闹的树林
老师出示“风在吹”,演示树在摇,小鸟在飞,老师嘴里模仿鸟叫,请幼儿观察并讲述场景内容。总结:风在吹,树在摇,鸟在飞在叫。
③教师出示图三:热闹的蓝天
教师出示“风在吹”,演示云在飘,蓝色的天空。
请幼儿观察讲述场景内容,总结:风在吹,云在飘……
B教师进行情境转变,以神秘的`语气公布:“突然,大自然一下子变得安静下来了,看——
而后依次出示安静的海面图、树林图、蓝天图,请幼儿观察并讲述,教师进行提炼。(每幅图上的物体根据儿歌内容,设计为静止的。宝宝睡觉卡片最后出示摆上去。)
①提问:现在的风怎样?浪怎样?船儿怎样?……
后两幅依次类推。
重点学习:轻轻摇,不飞也不叫,静悄悄等词语,辅以动作的学习。
②提问:现在的大自然还热闹吗?变得怎样了?为什么要变得这么安静?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进行肯定。最后出示并贴上小宝宝睡觉图,启发幼儿说出:原来小宝宝啊要睡觉。为什么大家要安静呢?这说明大自然对小宝宝怎样?
③移情:你睡觉时怎样?别人睡觉是你是怎么做的?
3.学习儿歌
①听一听,欣赏儿歌
A师:大自然安静下来让小朋友听——
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诵儿歌《小宝宝要睡觉》提问儿歌的题目。
B倾听第二遍,提问:老师用什么样的声音朗诵儿歌的?为什么要这样?
②学一学,朗诵儿歌
教师手指三幅图,与幼儿一起看着图学一学。两遍。
根据幼儿朗诵情况逐步提出要求:富有感情地朗诵。
集体朗诵两遍,分组朗诵一遍。
4.替换儿歌中的船、大海、树林、蓝天里的小鸟。
师:大自然真是了不起,除了船、小鸟、云不想吵醒宝宝,还有谁也不想吵醒宝宝呢?
根据幼儿的回答,分别画出简单的形象,将这些形象名称编入儿歌,教师示范朗诵,幼儿集体朗诵。
5.游戏“小宝宝,要睡觉“
①分别请幼儿分组扮演朗诵者,活动:风、浪、船、树、云等。
师:宝宝啊,要睡觉。
教师说到哪一句,相应那一句的形象就静止或做轻微的动物,如船。
②每个形象请个别幼儿扮演,其他大多数幼儿与老师一起朗诵。
活动结束。
中班教案 篇2
游戏由来
《金色的房子》是表演游戏中的传统教材,故事情节简单,具有趣味,故事中的对话简单容易理解,故事对话大多为幼儿生活中的常用语言,并有类似的重复,因此很适合中班下学期的幼儿进行表演游戏。我们根据故事情节,与孩子、家长共同制作了故事的相关场景道具和服装头饰,让孩子们在直观的情境中进行故事的表演,发展孩子们的表达能力,激发孩子们的表演兴趣,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到快乐。
游戏总目标
1.熟悉并理解作品内容,能大胆地用语言和动作表现文学作品。
2.理解"小鸟"、"小羊"、"小猴"、"小狗"、"小姑娘"等角色,并愿意扮演。
3.能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并合作表演。
4.尝试在教师或家长的指导下制作简单的游戏材料。
第一次游戏活动目标:1.熟悉故事情节并掌握角色会话,发展小儿童口语抒发能力2.尝试用各种表情、动作表现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征。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故事《金色的房子》
材料准备:表演道具2套:动物、小姑娘头饰及金色的房子模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金色的房子里住着谁?有谁来到小姑娘的家里?
二、帮忙小儿童熟悉故事会话以及角色的.动作表情小动物想进去看看金色的房子,是怎么请求小姑娘的?小姑娘怎么说的?
三、头饰,介绍场景,引导幼儿参与游戏。
将幼儿分成三组开展表演游戏。
四、游戏小姑娘说话的时候是什么动作?
小动物分别是什么动作?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利用滚、踢、抛等多种玩球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游戏能力。
2、通过不同的体育游戏方式,发展幼儿跳跃、挥臂(向上或向前)、上肢抛接等的运动机能和动作速度及身体协调性的发展。
3、培养幼儿想象力及创造力。
4、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报纸做的彩球若干、大篮子若干等。 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前准备:
教师带幼儿进入活动场地,幼儿手持彩球,随音乐沿场地四周进行走跑交替练习。
二、一物多玩游戏
1、讨论:想想手里的彩球可以怎么玩?
2、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自主游戏。
3、集体交流:你是怎么玩彩球的?
4、幼儿再次进行游戏,鼓励幼儿进行合作游戏。
三、小组接力竞争游戏:运果子。
教师提出运果子的要求,不能用手可以自由结组。看哪组运的果子最多。
四、结束
集合进行做放松、整理活动,引导幼儿进行舒缓活动稳定幼儿激动情绪。
活动延伸:
继续探索彩球的'多种玩法。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本节课虽然规则比较简单,但却富有刺激、挑战性,幼儿活动量大。在幼儿学会了扔的方法后,让幼儿分组玩游戏,轮流休息以调整运动量。由于动作的技巧性较小,活动的重点不放在动作的学习上,游戏规则则是课中要不断强调的。每次幼儿集中时,我都要重申规则,然后继续游戏。
中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提高快速动作的反应,提高动作的敏捷性。
2、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增强上下肢和腰腹部的力量。
3、养成听信号行动的习惯。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1、小马头饰(人手1个),老虎头饰(每组1个),塑料圈和塑料小跳箱若干个,有节奏变化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2、宽敞、无障碍的户外大操场。
教学过程游戏玩法:
在场地一端画一条起点线,另一端画一条终点线。将幼儿6人一组,分成两个小组同时进行游戏。对应小组在起点线前方场地各摆放10个塑料圈,间距80厘米,呈s形。在圈的右 侧平行放塑料小跳箱,先间距10厘米放一个,然后间距30厘米放一个,接着间距50厘米一个,后面摆塑料小跳箱的距离同前,但高度改变。10厘米的上面多放一个塑料小跳箱,增加高度;30厘米的放两个;50厘米的放三个,依此类推。摆放10个左右,放两列。(见图3-3)幼儿戴上小马头饰扮演小马,每组先暂选一名幼儿戴上老虎头饰扮演老虎。音乐响起,小马在场地中自由走跑。音乐暂停,老虎入场,用先单脚跳后脚跳的方式,跳过面前的圈圈,去追赶小马。小马用单脚跨越的方式,跳过面前的塑料小跳箱,躲避老虎。接着老虎忽左忽右、忽前忽后地追场地上的小马,小马根据老虎的追逐方向,自由地在场地上奔跑躲避。
注意事项:
1、提醒幼儿奔跑时注意互相躲避,避免发生碰撞。
2、追逐、躲避游戏的时间和节奏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在跳和跨的'时候要注意要用上腰腹的力量。
效果反馈注意提醒孩子们在跳和跨的时候要用上腰腹的力量。
教学反思
1、折纸属于纯手工作业,幼儿非常感兴趣并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
2、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敢于大胆的尝试各种方法。
3、但由于此次活动幼儿刚刚才接触,出错最多的地方是嘴巴的处理那一块,缺乏对基本常识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就是使用剪刀也不是很熟练,需要以后经常练习,相信以后对此类活动会逐步熟练的。
4、也有个别幼儿出错可能是不理解教师讲解的意思,也或许是对此活动的陌生所导致的因素。
5、在以后的教学中会经常开展手工课程,在讲解的时候说慢一点、示范时的动作也要慢一点。尽量让每一位幼儿都能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吹泡泡,发现只有是镂空的材料都容易吹出泡泡。
2、培养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想有目的的进行验证的能力。
3、体验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知识和本领的愉悦情感。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记录卡、幼儿用笔吸管、筷子、花片、积木、漏勺、勺子、肥皂水视平转换仪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在《吹泡泡》的音乐中,一起进入活动室。
师:我们都很喜欢吹泡泡,那可爱的泡泡们在阳光下五颜六色,大大小小,真漂亮呀!
今天,我们一起来玩吹泡泡吧!
2、出示各种材料,并讨论。
(1)师:平时,我们都是用吹泡器来吹泡泡的,可是今天,大家一起来看看,我给你们准备了什么呀?
(2)出示记录卡,幼儿猜想。
师:老师还带来了一张记录卡,并把这些材料画在了卡上,请大家一起来猜猜,你觉得可以吹出泡泡的,就在“猜一猜”这一个格子里打上勾勾,觉得不可以的就打上叉叉。
3、幼儿猜测,教师巡回指导。
4、讨论、介绍幼儿想法。
(1)师:谁来介绍自己的猜想?
请一到两名幼儿上台介绍。
(2)师:你为什么这么想呢?有没有和他不一样的猜想?
(3)师生共同讨论,并统计在教师的记录卡上。
师:我们一起来侃侃,你认为吸管可以吹出泡泡的请举手。(依次统计各个材料)
二、幼儿操作。师:小朋友的猜想都不一样,那到底对不对呢?老师也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自己去试试!
请大家拿着你的记录卡,把每一样材料都去试一试,并且马上把结果记录在“试一试“这一格内。
1、幼儿操作尝试,教师指导。(重点指导花片和漏勺)
2、比较猜测和尝试后的结果。
(1)师: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你操作后的结果?
有没有不一样的结果?
请有持不同意见的幼儿上来再次操作比较。
(2)师生再次讨论,统计在教师记录卡上。
师:在我们小朋友操作了过后,你觉得吸管可以吹出泡泡的请举手。(依次统计各个材料)
三、总结
1、谁来告诉我,你发现在这些材料中,那些可以吹出泡泡呢?他们有什么特点吗?
教师总结:这些有可以吹出泡泡的材料都有共同的地方,就是它们都有洞洞,这些有洞洞的材料有个名字,我们叫它“镂空”。因为它镂空,所以可以吹出泡泡来。
2、结束部分。
师:我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大家看看它们能吹出泡泡吗?为什么?
想知道它们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么?我们一起到户外去试试看吧!
在音乐《吹泡泡》中跳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让孩子在玩中乐,乐中学到更多知识。”而本节课的选材也正是迎合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故而课堂上表现出一种主动、积极、其乐融融的场景,达到了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在于幼儿玩得还不是那么尽兴,考虑到时间关系,教师只好在幼儿兴趣点最高时,终止了游戏,进行小结本次探索活动。通过这点,让我认识到,不要一味的遵循原则,有时候可根据孩子实际课堂情况做以灵活多变的调整,这样又会起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思路
延续三八节主题活动,为了让幼儿了解妈妈哺育孩子的辛苦,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爱护妈妈设计了次节课。
活动目标
1、能了解妈妈哺育孩子的辛苦,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爱护妈妈。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积极参与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充分感受妈妈的爱。
难点:让幼儿懂得爱护妈妈。
活动准备
1、妈妈怀孕时的照片、各种哺育孩子的生活照以及录像。
2、音乐《小乌鸦爱妈妈》。
3、邀请家长1—2名。
活动过程
1、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
(1)看妈妈怀孕时的照片与现在进行对比
(2)听妈妈谈一谈怀孕时的.感受,知道妈妈怀孕时的不便与辛苦。
2、幼儿看录象,妈妈讲述孩子的成长过程。
教师小结:我们在妈妈肚子里时,妈妈就很爱我们,我们出生后,他又细心的照顾我们,因为妈妈爱我们。
3、谈论如何关心爱护妈妈。
(1)孩子们我们的妈妈那么的爱我们,那么的辛苦,那我们应该怎样爱自己的妈妈幼儿互相交流
(2)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爱妈妈的。
(3)自由谈谈妈妈和孩子之间如何相互关心。
小结:妈妈爱我们,我们也要关心她爱她,帮助妈妈,听妈妈的话。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2.启发幼儿在枫叶上画出一些小昆虫和小动物。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材料
水彩笔、油画棒、创意绘画人手1份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示范画,说一说秋天的枫叶是什么样子的.,谁喜欢枫叶。
2.示范在枫叶上添画小昆虫或小动物。
3.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在枫叶上添画小昆虫或小动物,然后给枫叶涂上漂亮的颜色,提醒幼儿注意涂色的时候尽量不涂出叶子的边缘。
4.启发幼儿讲述画面内容,相互欣赏作品,教师给予适当点评。活动结束。
小百科:枫叶是枫树的叶子,一般为掌状五裂型,长约13厘米,宽度略大于常人手掌,3片最大的裂片具少数突出的齿,基部为心形,叶面粗糙,上面为中绿至暗绿色,下面叶脉上有毛,秋季变为黄色至橙色或红色。
中班教案 篇8
对于幼儿来说,数学比较抽象,也比较难懂,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在玩的活动中感知数学,能较好的激发幼儿学数学的积极性,为此,我特意设计了中班数学教案《美味点心屋》。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9,感知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2、复习数字6-8,正确观察比较数量的差异。
【重点难点】感知9以内数量,正确观察比较数量的差异。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铅笔、橡皮、小积木若干、保鲜袋若干(贴有数字)6-9数字卡片一套;
2、分别画有四种不同点心的卡片四张,每张卡片上均有九个点心;点心筐四只,教师作业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数点心
1、逐条出示画有点心的卡片,请幼儿说出点心名称并点数。
2、这些点心都是九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3、出示数字9,幼儿认读。
4、9可以表示9个点心,还可以表示什么?
二、包装点心
1、点心屋的营业员阿姨请小朋友帮忙把点心装进袋子里。(要求:袋子上是数字几,就装几个积木)。
2、幼儿将各种点心分别按袋子上的'数字逐一装进袋里,然后看看装得是否正确。
3、老师随意得抽三包,集体进行检查。
三、点心装筐
1、点心装好了,要分开放到篮子里,瞧,这里有四个篮子,每个篮子上面都贴有数字,看一下数字娃娃是几?你的袋子上是几就装到几的篮子里。
2、请个别幼儿示范,再集体将点心包放在相应的篮子里。
3、老师请四位家长当营业员,每人拿一个篮子,检查孩子是否放对。
四、幼儿操作活动
1、(出示教师作业纸)点心送好了,要请小朋友涂五角星了,我们一起看看吧!
2、教师对操作题进行讲解示范,幼儿进行集体操作(幼儿活动材料)。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点数1---5。
2、初步学习按数取物。
3、认识一些常见的医疗用具。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医院背景塑料板板(上面画有5以内的医疗器具),幼儿人手一套圆点卡片,雪花片若干,由5块泡沫板拼成的楼梯共4条。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教师以医生的'身份出现。
问:我是谁?我在哪里上班?认识红十字
(二)幼儿戴上圆点宝宝去医院看看:
1、复习2—3的点数
请幼儿点数后举起相应的圆点卡片。
2、学习4—5的点数
让幼儿数一数。
(三)去药房
1、上楼梯(五个台阶)
请幼儿边走边数。
2、分药片
(1)教师报一个数,幼儿取出相应数量的药片。
(2)出示药方(上面有圆点),请幼儿根据配方上的圆点分药片。
2、下楼梯。(边走边数)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中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猜想、组合,理解图形间的关系,尝试用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拼出狗、鸟、帆船等形象。
2、发展观察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初步养成与同伴间的协调合作能力,体验图形分、合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复习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认识及了解它们的主要特征。
难点:幼儿合作操作,用几何图形拼贴图完成一本书。
【活动准备】
1、故事《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课件。
2、幼儿的操作材料5组、自制图书11本。
3、幼儿专用胶水、蜡笔、篮子等。
4、经验准备:知道各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进入“哈哈阿姨吃了魔法药”的故事情节中,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讲述故事:从前有一个叫“万事烦”的懒惰的魔法师。万事烦的梦想就是什么事都不做。所以他抓来了烤饼干的哈哈阿姨。魔法师让阿姨制作魔法药……
2、引导幼儿看课件,复习巩固对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的`认识及了解它们的主要特征。
(1)教师讲述到“哈哈阿姨悄悄地想逃走。这时在门前睡觉的猫突然睁开了眼睛。‘喵!’猫竖起爪子想扑向阿姨。”的时候,停顿,提问:你们猜发生了什么神奇的事?
幼儿根据图画,自由回答。
师:原来……哈哈阿姨因为喝了魔法药,也变的有魔法了他念了咒语“方方正正的砖头啊,变成勇敢的大狗吧,耶!”就这样,方方正正的砖头飞过来变成勇敢的大狗把猫赶走了。
(2)师:我们来观察一下,大狗是用什么变成的?“方方正正的砖”,那生活中还有哪些图形是方方正正的?
教师小结:我们身边的黑板、窗子、书、文具盒……都是由长方形组成的。
师:谁愿意试一试用正方形、和长方形拼成大狗。
(3)师:哈哈阿姨逃走了,阿姨把圆圆的饼干拿出来,把其中几个掰成两半。这回她变出了什么呢?
3、幼儿进行拼搭的游戏活动:幼儿操作,合作完成狗、大鸟、帆船的拼贴。
(1)用圆形和半圆形拼成大鸟。(把圆对称的分成两份就成了半圆形)
(2)用三角形拼成帆船。(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小结:原来每种图形都有自己的秘密,比如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等等。
4、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看运用多种几何图形拼成的图片。
5、幼儿分组操作练习,鼓励幼儿大胆的想象,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12-13
中班教案12-14
中班教案12-14
中班教案12-14
中班教案12-14
中班教案12-15
中班教案12-15
中班教案12-15
中班教案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