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语文教案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自制响罐,鼓励幼儿用语言大胆描述响罐的声音,学习象声词“淅呖呖”“沙啦啦”“铛铛铛”。
2、帮助根据物体在容器中摇动时发出的不同声音来判断物体名称,发展听觉分辨力。2、培养幼儿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体验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1、教师示范实验材料:八宝粥空罐头一个,装米的罐头一个。2、幼儿操作材料:八宝粥空罐头人手一个。玻璃珠、黄豆、米、等晃动时能发出不同声响的物品,每组若干碗。3、录音机,节奏鲜明的乐曲磁带。活动过程:一、设疑,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出示两个罐头,告诉幼儿一个里面装了东西,一个里面没装东西。不用眼睛看,还能用什么办法知道哪个罐头里装了东西。感知物体在容器中摇动时会发出响声。(学习词 响罐)二、引导幼儿自制响罐,鼓励幼儿用语言大胆描述响罐的声音,学习象声词“淅呖呖”“沙啦啦”“铛铛铛”。
1、幼儿自制响罐。
提出要求:每人拿一个空罐,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材料装进罐里,摇一摇,听一听象你听过的什么声音?
2、集中听响,鼓励幼儿大胆描述自己听到的声音。要求口语能力较强的幼儿能说出“象什么声音”,如象老鼠走路的声音等,口语能力一般的幼儿直接描述。
3、教师小结并有节奏的朗诵儿歌,帮助幼儿掌握象声词“淅呖呖”“沙啦啦”“铛铛铛”。
4、鼓励幼儿听儿歌,并根据儿歌中的象声词“淅呖呖”“沙啦啦”“铛铛铛”等摇动响罐。
三、帮助根据物体在容器中摇动时发出的不同声音来判断物体名称,感受各种有趣的声音,发展幼儿听觉分辨力。1、讨论“为什么一样的罐子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教师小结:因为罐头里装的东西不一样,摇动时发出声音也不一样。
3、游戏“我猜 我猜 我猜猜猜” ,教师摇不同材料做成的响罐,幼儿抢答,发展幼儿听觉分辨力。
4、幼儿思考"如果两个罐头里装的是同一种东西,它们发出的声音肯定会一样吗?
5、实验论证:让幼儿感知同一种东西由于装入的数量不一样,在罐中摇动时发出的响声也不一样。
四、集体用响罐为音乐伴奏,充分体验活动的快乐。延伸活动1、在活动区中投放制作响罐的材料,让幼儿继续探索。2、鼓励幼儿回家尝试用更多的物品制作响罐,和父母玩"听一听、猜一猜"的游戏。
活动反思:
本活动层次清楚,活动组织井然有序,一环扣一环,时间安排也较合理,活动中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参与性和操作性,课堂气氛较活跃,师生关系和谐,并能充分注意调动幼儿相互学习的积极性,整个活动设计巧妙,运用儿歌、游戏、动手操作等方法帮助幼儿掌握活动重点和难点,孩子们学得快乐,老师教得轻松。
活动开始以问题“不用眼睛看,还能用什么办法知道哪个罐头里装了东西?”导入活动,开门见山,简洁明了。大多幼儿能大胆动脑,活动开始就一下子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为下面的`活动做了良好的铺垫。
活动中鼓励孩子自制响罐,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操作的同时亲自感受各种有趣的声音,充分做到了面向全体,使每个幼儿都能对活动保持兴趣。但活动前,我没有注意丰富幼儿对各种声音的认识,使幼儿在描述声音的时候有些干巴巴,词语不丰富,大多幼儿只能说出“沙沙沙”“沙啦啦”等词语,活动的第一个目标达成度不高。
以游戏“我猜 我猜 我猜猜猜”帮助幼儿根据物体在容器中摇动时发出的不同声音来判断物体名称,幼儿学习兴趣高,但整个游戏都是以“我”为主,如果能多请几个幼儿在集体前摇动响罐,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会更高。
此外,我认为本活动为幼儿提供的材料还不够丰富,幼儿座位安排可以考虑半圆形,以方便关注每一位幼儿,在组织活动时还要大胆放手,注重个别差异。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美读课文,品味语言,感悟信赖,培养阅读、鉴赏能力。
2、学会观察,学习描写,倾注情感,提高感悟和.写作的能力。
3、唤醒关爱,联系生活,引发思考,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作品丰富温柔的情感和富有哲理的语言;
2、领悟文章中展示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唤醒学生内心的爱,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学习作者对珍珠鸟细腻、人性化的`描写,并在描写中倾注喜爱之情的手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鸟语倾听,诗歌引读
1、鸟语倾听:学生欣赏一段鸟儿清脆悠扬的鸣叫声。
2、诗歌引读: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儿吗? 林间欢飞的鸟儿是大自然的宠儿,也是人类的亲密朋友,古人就有很多描写有关鸟的诗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句与鸟有关的诗句。(可配以悠扬的鸟鸣声)
(1)“二月春晖晖,双燕理毛衣。街衣弄藿蘼,拂叶隐芳菲。或在堂前戏,多从幕上飞……” (《燕燕于飞》江总)
(2)“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自今以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 (《三绝句》杜甫)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同学们,欣赏完这些诗句你们有什么感受吗?
教师引读:诗人笔下的小鸟(燕子、鸬鹚、黄鹂、白鹭),活像自家顽皮的儿童,人类的朋友,人鸟之间是多么和谐、多么信任啊! 人的存在,使鸟儿有了依托,鸟的存在,给人的生活平添了不少情趣。试想每天的清晨,都被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唤起,一天的开始是多么的美好!当代作家冯骥才就曾养过一对珍珠鸟,那鸟所带来的生活乐趣,你们想了解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吧。
二、有情朗读,整体感知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积累本文中的生字词语。
2、能力目标:认识《丑小鸭》这一部童话作品的自传色彩。理解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培养同学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丑小鸭之所以能成为白昼鹅,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向着梦想飞翔,让同学懂得命运其实没有轨道,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教学重点:
通过丑小鸭的经历,认识到要成为“白昼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童年的记忆里,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善良的白雪公主,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寂寞的嫦娥,慷慨无私的快乐王子。有过一只可爱的丑小鸭吗?----板书课题
二、了解作者——同学介绍自身所了解的情况,老师作适当的补充(安徒生的生平可详细一些)。
三、清除阅读障碍:(指名完成后齐读识记)
注音:讪笑吐绶鸡灯芯草铰链迸出
听写:沼泽地嫉妒木屐飕飕讪笑
释义:排挤来势汹汹弥漫
四、你喜欢这篇童话吗?请谈谈你的理由。
丑小鸭“丑在什么地方?它刚出生时的处境是怎样的?请联系书中的语句来回答。(见彩图)
五、同学跳跃阅读全文后,进行研究性学习。
1、你知道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吗?(指名回答)-(理线索)
以丑小鸭的流浪足迹为线索
2、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请分别找出来--(明结构)
沼泽地--老太婆--灌木林里---老农家---花园里
3、并简要概括它在各个地方所发生的故事。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丑小鸭又是怎样对待自身的生活的?请联系具体的语句来回答。--(知内容)
沼泽地:(同情、歧视)
老太婆家:(被讪笑)
灌木林里:(向往美与幸福)
老农家:(被追打)
花园里:(被赞美)
4、找出童话中的若干人物(动物)形象,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身的看法。-(辨形象)
启发:老师看到了仁爱的农夫,是他在冰天雪地里救回了丑小鸭,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善良仁慈乐意协助他人的人。(让同学自由发表看法)
(可悲的、可笑的、可鄙的、美丽的……可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认识猫绅士与鸡太太)——结合此题让理解文章的实际意义,理解本文童话的自传色彩。
5、你知道丑小鸭变成白昼鹅的原因是什么吗?在文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悟主题)
关键句子:
A、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才好。
B、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在冬天里受苦要好得多
C、只要你是一只天鹅,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D、他到非常难为情,.....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也不会骄傲的
研究研讨:有人说,丑小鸭变成白昼鹅是它是自身追求和努力的结果;有人说,他假如不被善良而又软弱的鸭妈妈赶走,就是最初生活的地方,也会变成白昼鹅。你同意哪种看法呢?
(此题的设置,是让同学争辩,在思想的碰撞中,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
剖析:
1、丑小鸭之所以“丑“,是用鸭氏家族的审美规范来评价的;之所以在猫绅士ffice:smarttags" />
2、丑小鸭假如不离开老太婆家,去追求自身想要的生活,从而在灌木林中认识白昼鹅的话,他永远也不能正确认识自身。
六、丑小鸭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可板书同学的精彩发言)
1、能够勇敢地离开那个让他饱受欺凌的'出生之地,走向一个未知的世界。
2、能够舍弃所谓的温暖舒适的生活,去追求自身想要的生活。
3、它对自身的认识发现过程说明,没有对美好境界、理想生活的追求,不经历那么多的磨练,就不会发现自身其实也可以成为生活的一个奇迹。
七、拓展引申:
1、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丑小鸭,,他们经过自身的拼搏奋斗,最后也成为了一只美丽的白昼鹅,欣赏文章——《掌握生命的每一分钟》、《命运无轨道》。
2、请同学谈谈自身听了两篇文章的感受。
八、作业安排:
从以下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A命运无轨道B丑小鸭的梦
板书设计:
丑小鸭------------白昼鹅
要有一颗好的心:善良、宽厚、有理想、勇敢地追求美与幸福
丑小鸭告诉我们:
1、成为“白昼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2、命运无轨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自身。
3、在拼搏中才干真正认识自身原来也可以变成“白昼鹅“
课后反思:
1、教学依照理线索--明结构--知内容--辨形象--悟主题的思路进行,各环节衔接紧凑,思路清晰,同学在“辨形象“一环中,表示出了一定的思想深度,在研讨丑小鸭变成白昼鹅的真正原因的争辩时,气氛热烈,思维敏锐,水到渠成地完成了对主题的认识。两则课外选文朗读,使同学对丑小鸭的实际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眼神告诉了我他们内心深处的感动。
2、分角色朗读对同学理解人物形象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3、缺乏:在处置“知内容“这一环节时教学时间偏多。以至于文中精彩片断朗读不够充沛。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够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能够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学习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方法。
2、难点:提高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阅读兴趣。
教学方法
1、点拨引导。
(说明:本文内容比较艰深,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疏通一些疑难点。通过对疑难点的点拨、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师生互动。
(说明:通过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展开讨论,使学生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前提下筛选文中各种信息,掌握筛选信息的一些技能。)
媒体设计
拟采用图片和文字投影的方式,以扩大课堂的容量。
教学思路
一、由题目导入课文
先简介导言(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本文文体有一个了解,直接醒目),再请学生介绍达尔文、进化论,教师补充,运用多媒体展示《物种起源》一书及作者的照片(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
二、明确本课学习重点
1、请学生速读课文,画出本文的思路图,分组交流。
(说明:通过速读,整体感知文章并初步筛选出文章的关键句及主要观点;通过讨论交流、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把握全文;通过简洁的段意概括,意在培养学生提炼观点、准确表达的能力。)
2、具体研习,突出重难点。
(1)请学生说出所画的关键句,而后集体加以确认。
明确:关键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语句,它突出地体现着文章的旨趣,标示着文章的思路,显示着文章结构的特点。其类型为:①从内容来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提示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标示主要事理的语句。第1段“..我之所以说明这些,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②从结构看,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结句概括了文章最基本的内容,总提句、过渡句显示出文章说明内容的推进。如第4段“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这个总提句清晰地把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5段“因此我们对于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这个过渡句提示下文的主要内容。③从出现的频率来看,反复出现的文句是关键句。一方面是作者着力要表达的观点需要强调,另一方面也用于显示层次。如第4段、第6段、第7段都反复说“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
(2)如何筛选关键句?
明确:从内容人手,找出中心句;从思路、结构人手,确认总提句、过渡句和总结句。
(说明:筛选关键句,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并不难。但如何筛选得正确、准确,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指导。教师可以先试着让学生总结规律,然后一定要给学生讲明白。可用幻灯片显示出来。)
3、欣赏品味。
思考:这篇“导言”主要说明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和作者对物种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看法。透过说明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达尔文怎样的`精神和人格魅力?在文章中找出能够体现这种精神的文字。
明确:第1段,从“远航”到“现在”,其间“深刻的印象”、“耐心搜集”、“整理研究”、“专心思考”、“又把这些札记加以充实”等等。一个正确的结论,从考察到研究,从感性到理性,从纲要到全书,历时十多年,可以看出达尔文对待科学工作的严谨审慎的态度和长期刻苦钻研的精神。
第2段,“华莱斯先生..一般结论,几乎和我完全相同..”结合注释,可以看出达尔文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3段,指出本书的缺陷,“还是摘要的性质”;说明今后的打算,“详尽地刊印出来”避免使别人“得到的完全相反的结论”,反映出达尔对理论著作严肃、审慎的态度及谦逊的精神。
第4段,“仍然难以令人满意”表明作者决不轻率地作出结论的科学态度。
第5段“这类的研究,虽然常为一般博物学家所忽略,但是我却相信它的价值的重大”说明作者注重亲身实践的科学态度。
第6段“很不幸”、“不得不很简略”,反映出不回避缺陷与不足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7段,“毫不怀疑地断言创造论的错误”、“我深信”、“我又确信”,这些突出地说明了达尔文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毫不动摇的信念和勇于坚持真理的精神。
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精神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板书:长期考察,实事求是,谦逊审慎,决不轻率,亲身实践,不避缺陷,毫不动摇。
(说明:从对文字表层意义的阐明深入到对文字深层含义的探究,从了解伟大科学家的基本观点、理论深入到追求他的精神世界、人格魅力,这不仅是在完成教学目标,也是在教会学生如何解读文章,如何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与作者。)
三、布置作业
1,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片段。
2,请同学们思考达尔文“进化论”的“适者生存”的观点是否适合于人类社会,它与“关怀底层”是否矛盾? (王岱)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和9个认读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课文,知道祖国的江南是“鱼米乡。”
教学重点:
1.通过读课文,知道祖国的江南是“鱼米乡”。
2.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祖国江南风光的美,知道祖国江南是“鱼米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第5课。板书课题:“小竹排在画中游”。齐读课题。你们知道小竹排什么样吗?请学生把自己查找的有关小竹排的图片让同学们看一看。再请同学看录相,教师做适当的讲解:这就是小竹排,有的地方称它为竹筏,是用竹子做成的,把好几根竹子并排捆起来,放在水里跟船一样,是江南水乡的交通工具,你们看小竹排在水里飘流的样子,坐在上面一定很好玩。小竹排在水里游,为什么说小竹排在画中游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注意把每个字音读准备。
2.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把画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多读几遍。
3.同桌同学互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4.指名读课文。
5.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带拼音的卡片)。
三、朗读课文
1.自己轻声读全文,标出一共有几句话。(3句)
2.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
(2)出示书中插图:提问:什么是顺水流?让学生到图前指一指。
(3)如果你坐在小竹排上,小竹排顺水往前行,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鸟儿在枝头歌唱,你会是什么心情?即这句话应该怎样读呢?
板书:鸟唱鱼游
(4)自己试着读一读。
(5)同桌同学互相读,互相评议。
(6)指名读,读后评议。
(7)学生如果读得不到位,教师可范读。
3.学习第2句:
(1)师:小竹排继续地前行,你又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读第2句。
(3)提问:看图:两岸指的是哪儿呀!到图上指一指。从哪儿看出树木密呀?板书:树木 密
(4)教师指图:这是什么?(禾苗)“禾苗”指的是什么?禾苗长得怎么样?书中怎么说?板书:禾苗 绿
(5)指名读第2句。
(6)树木这么茂盛,禾苗长得这么好!你们的心情怎样?想想应该怎样读,自己试一试。
(7)指名读,教师指导读。
(8)再指名读。
(9)把一二句连起来读一读,练习背诵。
4.学习第3句: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么美的地方是哪儿吗?
(2)自己出声读读第3句。
(3)教师让学生质疑不明的地方?学生质疑:为什么说江南鱼米乡?板书:鱼米乡。
(4)请知道的'学生给大家讲一讲。教师可作补充:江南是我国的南方,那里的水很多,气候温暖,所以江南的鱼虾很多,大米又多又好,因此人们就把江南称为鱼米乡。
(5)看江南有关的录相。
(6)提问:为什么说小竹排在画中游?组织学生讨论。板书:画中游。
5.请学生读全文,读出江南的美丽和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四、背诵课文。
1.自己练习背诵。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诵。
五、拓展训练:
结合课后第3题,发挥学生的想象,把“鸟儿唱,鱼儿游”画一画。画后展览。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色。
教学难点
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1、搜集燕子的资料,了解燕子的生活情况。
2、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
3、搜集春天的图片,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好词佳句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直接揭题,联想激情。
1、揭题,指导书写“燕”。
2、看到课题,你想起什么?(外形、习性、描写燕子的诗或词,如“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等。)
是呀,春天——燕子,每每看到燕子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春天,而每每想起春天我们也常情不自禁地想起燕子。燕子是春的使者,刚才我们在这些赞美春天的诗词当中找到了它们动人的身影。今天,让我们再跟随一位著名的作家郑振铎先生一起去看一看这些春天里最最可爱的精灵——燕子。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划出词语。
2、指导朗读难句:
a)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b)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通过刚才的'几次朗读,你知道了些什么?
三、品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多人读,评议。在评议中体会燕子羽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FFKJ毛、翅膀和尾巴的特点,感受燕子外形的可爱。
2、比较,体会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
课件出示:
(1)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2)羽毛、翅膀、尾巴凑成了燕子。
3、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4、指导背诵。
四、生字教学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2、指导生字书写。重点指导:偶倦演
五、课外作业
1、找一找,有“燕”字的词和诗句。
教学过程(第2课时)
一、复习引入
1、交流搜集查找的资料。
2、引背第一自然段。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读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网
2、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重点引导读好两个长句子:
1)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体会句子描绘的细致。
2)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想象并结合春景图,引导学生体会色彩的美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最后一句,抓住“赶”字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3、引导背诵。
三、品读第三、第四自然段。
(一)第三自然段
师:一个“赶”字把燕子的活泼可爱刻画得惟妙惟肖,在这一段课文中,也有这样的几个词写得特别精彩。请赶快读一读,找一找。
1、朗读课文,圈重点词体会燕子飞行的轻快。
2、交流品味好词(你为什么认为这几个词写得特别精彩?),在品味中,感悟作者观察的细致,用词的精妙。
(二)第四自然段
师:停歇时的燕子又给人怎样的感觉呢?
1、指名读。
2、解决泡泡里的问题:为什么用五线谱来打比方?出示五线谱并联系课文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体会比喻的恰当、生动和巧妙。
(三)想象情景,练习背诵。
(四)如果你是燕子,你会怎样赞美春天呢?
1、练习全文背诵。
①小结从近到远的观察顺序。
②按重点词背诵。
2、作业
①摘录文中好词佳句。
②以《春天来到我身边》为题,也可自拟,写一首诗或一段话。
③读读其它写春的诗文。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羽毛
翅膀燕子
尾巴
第二课时
燕子
为美景添生机
飞行动作轻快
停歇姿势美妙
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②学习并运用朗读的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与父母沟通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感知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学生
①预习课文,查工具书识字写字。
②朗读课文,读好自己喜欢的角色。
③在生活中,你可能也遇到过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你是怎样处理的?准备好说给大家听听。
教师
①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课前给予朗读指导。(也可以用小品的形式表演)
②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羚羊木雕》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这种矛盾说到底还是一个代沟问题。由于时代的变迁,知识背景的不同,两代人在对待人生、理想、亲情、友情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必然会有种种差异,也必然表现在许多家庭里。
二、教学设计
1、导入
刚刚升人中学的你,在悄悄地长大,对许多事情有了自己的主见。对学习,对友情,你可能与父母有不同的看法,它也许让你无奈、伤心,甚至落泪。这节课学习的《羚羊木雕》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2、出示学习目标
(大屏幕投影出示)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②学习并运用朗读的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与父母沟通的方法。
(学生齐读或教师提示)
[检查预习](读、写)
3、整体感知
大屏幕投影问题:
围绕羚羊木雕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同学们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概括,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这场矛盾冲突中,究竟谁是谁非?要谈出自己的看法,还要再读课文研讨。
美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与朗读是相辅相成的,朗读有助于体会,体会越深刻,朗读就越有感情。)
分角色朗读,请分配到角色的同学到前面来,可以边读边表演。其他同学当评委。
大屏幕投影评价标准:
重音
语气
语速
[教师导学]
学生评价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语气评。看是否读出人物的性格以及对此事的态度。(其他人物也可用此方法)
妈妈的神态:紧紧地盯着
孩了的神态:低着头不敢看
十分严厉
一动不动
语气{咄咄咄逼人
语气{声音有些发抖
坚定
哭着喊了起来
[教师小结]
妈妈的神态、语气表现她固执、生硬的态度,爸爸的声音虽然很平静,但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态度与妈妈实质相同。我被逼无奈、委屈、痛苦的心理与父母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一面是逼,一面是无奈,两个方面展示在同学们的面前,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4、探究(自主合作)
大屏幕投影问题:
①女儿既然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妥当?
②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怎样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③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全班交流。如果学生的意见不一致,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摆事实讲道理,把握好自己的观点。不论观点怎样,教师都要给予鼓励。
(过渡)生活中,同学们也可能碰到过这一类的事情,你是怎样处理的?把你的好办法与大家交流一下。
反思
学生把课前准备的材料在小组里交流,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要求既展开求异思维,又是合作学习。
5、小结
《羚羊木雕》展示了两种内心世界:我珍惜友情,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父母心中珍视的是羚羊木雕,逼我把羚羊木雕要回来,由此而起冲突。应该说,父母是有欠缺的,我也是有欠缺的。彼此都做得周到一点,就不至于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情了。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一方面,要学会思考,有主见;但另一面,做事情要跟大人商量了再做,自以为是,自作主张是不对的。推而广之,遇事多商量,就可以避免许多矛盾。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精选】07-27
语文教案(精选)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