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一、授课时间:
二、教学目标:
1、会认“滑”等9个生字,会写“报”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3、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三、教学重点: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四、教学难点: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五、教学类型:新授课
六、教学准备:1、实物投影仪。2、句子投影仪。
七、课时安排: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读课题,质疑,课题中的“我”是谁,“你”又是谁。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要求:
a、轻声读课文,画了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b、再读全文,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交流:
1、请学生指出自学过程中最容易读错的.生字,全班正音。
2、解决课题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老奶奶 “我”
送报的孩子 “你”
默读课文,学习词句
1、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出带生字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自己喜欢的句子。
2、同桌互读互听自己画出的词语和句子。
3、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师生共同评价。
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指导书写
1、请学生观察要写的字,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2、细看生字,说说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练习书写四个字,四个词。
4、点评反馈。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电话采访回答的方法,注意回答简洁明了。
2、能用简洁明了的语句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
教学设计;
一、导入: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东西相继问世,电话就是其中的一项令人们喜爱的通讯工具,怎样通过电话与人交谈,真正起到运用电话最佳效果,今天我们就这一问题来讨论。
二、评论回答
1、当你接到一个人的'电话,(陌生的、熟悉的),你怎样回答?(考虑用什么语言)。
2、你如何回答对方在电话里说的事或提的问题。
⑴语言要简练,不能罗嗦。
⑵态度要平和,声音不高不低。
⑶听清对方的话,回答不要重复,不要东扯西拉。
3、通常用什么话来回答呢?
⑴请问你是谁,有什么事吗?请说。
⑵谢谢你把这件事(消息)告诉了我,再见。
⑶这件事是这样的请你
注意叙事要简单明了,请求对方帮助目的要明确,不可含糊不清。
三、同桌练说
1、通知对方2、请求对方
四、小组交流,共同评议。
五、全班展示,巩固学法。
六、作业:进行一次电话交际,同对方交流或请求对方。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童年絮味》课文内容,了解“我”童年的生活情况。
2、品味《童年絮味》风趣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童年絮味》作者童年时物质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进而更加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4、概括《生命》中老师所说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童年絮味》课文内容,了解“我”童年的生活情况。
2、品味《童年絮味》风趣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品味《童年絮味》风趣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童年絮味》作者童年时物质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进而更加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例
童年是我们每一个人最幸福的阶段,在童年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我们留恋的,我们和童年生活也是无忧无虑的,那我们大家来谈一谈在你的童年生活中令你难忘的事或人。(学生回答)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我国当代女诗人舒婷她的童年生活是怎么样的?
(二)《童年絮味》题解
本文是当代女诗人舒婷的富有情趣的一篇叙事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在极度匮乏的物质条件下度过的充满笑声而又略带辛酸的童年时光,抒发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对追求自由与快乐的纯真童心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通过与今天的孩子们对比,引起人们的思考。
(三)《童年絮味》导读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都写到了童年的哪些事情。
讨论归纳:
①童年的玩具只有一个;②多姿多彩的大自然;③初学识字自得意;④自编小辫美极了;⑤家教严历成习惯;⑥左邻右舍关系密;⑦乘凉还有小表妹;⑧夏秋冬季我都爱;⑨如今给儿买雨鞋。
2、重点难点解读。
(1)作者的童年生活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作者生活的时代是我们国家经济落后,物质条件差,那时的孩子们少玩具生活较苦。但他们却同样的热爱生活,追求快乐,以艰苦的环境里照样玩得丰富多彩。他们跟大自然亲密接触,他们从不缺玩伴他们可以享受漫长的暑假,健康成长。而今天的孩子们,物质生活优越,他们有大量的玩具与玩伴,往往被封锁在单元里与电视电脑为伴,或是被各种兴趣班占去了课余时间,这是现在孩子们的痛苦之处。为了让今天的`孩子们健康成长,应该给他们真正减负,把假期和课余时间还给孩子们,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学与玩的关系,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健康快乐地成长。
(2)作者爱劳动的习惯是怎样养成的?对她今后有何影响?
作者爱劳动的习惯与小时候所受的教育有关,作者很小的时候就自己洗衣服,洗自己的碗,还要接受外婆的严格检查,渐成习惯,不以为苦反以为乐,时常陶醉在自己的劳动成果中。直到长大后,这个好习惯仍伴随着她。
3、综合研讨,探究下列似乎矛盾的现象。
(1)为了贪吃灶糖就公开宣称要嫁给卖糖的老头儿(《拣麦穗》),小小年纪就把自己打扮得像“小妖精”(《童年絮味》),这些小女孩是“不害臊”还是挺可爱?或是二者兼有?为什么?
明确:这两位小女孩当然是挺可爱的。首先,为了贪吃灶糖就决计嫁给卖糖老汉,这在实用性上是很不合算、毫无价值的。但是小女孩对此完全无知。正是这个无知衬托出了心灵的纯洁。这样的未被世俗功利熏染的心灵是可爱可贵的。把自己打扮得成了一个“小妖精”,小女孩的姨妈们看到后差点背过气去,说明在实用性上无可取之处,甚至适得其反。但是小女孩的爱美之心是真诚的,纯洁的,也是幼稚的,她以为自己美极了,她并不知道这个后果。这样,相反的实用效果却反而使人注意到了她的爱美心灵和幼稚可爱的童真。其次,“不知羞”在成人的词典里,在成人的身上是贬词,而在这特定表现儿童心灵的情境里,正是这“不知羞”才显出她们心灵的纯洁和心地的坦然。她们一点都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被人笑话,这是多么的纯洁无邪!再次,为吃灶糖而公开宣称要嫁给卖糖老汉,从理性讲,绝对是荒唐可笑的。把自己打扮成了“小妖精”,从效果讲也是可笑的。所以,两篇作品中周围的人们均哈哈大笑,笑得前仰后合。读者看后想来也是开怀大笑。但这笑声是善意的、宽容的、充分理解对象的,因为这里更多是令人可爱的纯洁、幼稚、天真无邪。如果由此认为这些小女孩是“不知羞”和“挺可爱”兼而有之,那也应属于幽默谐趣的表现效果问题,也就是说,幽默常常把优点和缺点集于一身。换言之,这不是令人讨嫌的“不知羞”,而是令人可爱的“不知羞”。
(2)“我”的乐园——百草园,原本只有一些野草;“我”最心爱的宝书——《山海经》却是一部刻印十分粗拙的本子;类似的描述,《童年絮味》也有,请具体指出。交代这些童年的心爱之物、欢乐之处原本的“简陋”,不会煞风景吗?为什么?
明确:《童年絮味》以那些破布娃娃、破藤桌“舞台”、荒郊野地、防空洞、九曲巷为玩乐对象、场所都属于类似的描述。描述这些童年的心爱之物、欢乐之处的“简陋”,并不会使文章逊色,相反,却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审美的重点感——
其一,荒芜的园子、拙劣的印本、破桌荒地,这些都是真实的。在大人们的眼里,这些大约都成不了他们的乐园和爱物。比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我”成年后,就买过了一本精致得多的石印本《山海经》,而原先长妈妈送的那本早不知丢到那里去了。但在生活经验很有限、事事感到新鲜好奇、常常把幻想和想像当现实的儿童的心灵世界里,这些荒园陋物却可能成为他们心灵上有着无限趣味的乐园,成为满足他们童心的最为心爱的宝书,成为他们童年游戏的大好场所。物不择好坏,事不计真假,要的只是能真正成为他们心灵上的乐园,这正是童趣生活的最真实的特点,这是几乎所有人的童年时代都有过的“过家家”体验。所以,无论是原始素材的实录还是文学创作的编造,描述这些童年心爱之物、欢乐之所的“简陋”,恰恰更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
其二,心灵上的乐园却是简陋之物。这一反差,突显了审美的重点不在实用而在情感、情趣。“我”怀念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不在乎这里只有一些野草和读书生活的枯燥,而在于有过“我”的童趣童真童心。“我”动情地忆起这部最初得到的最为心爱的宝书,不在于书本质量如此粗劣,而在于这里寄寓了一个人道关怀的动人故事。“我”的童年引“我”无限眷恋,不是“我”拥有过奢侈的玩具、豪华的游乐场,而是破桌破椅都记录着“我”童年的情趣。
(四)《生命》导读
1、默读《生命》,体会文中老师所说的道理。
2、概括《生命》中老师所说的道理。
明确:要尊重每一个生命,关爱每一个尊贵的生命,生命的实质就是充满着自由的活力,要为他们(它们)自由地、充满活力地活着而高兴,以宽广的胸怀善待每一个人,善待每一个活生生的生命。
3、讨论:借用《生命》中“老师”所领悟出的道理,你是否能欣赏到《童年絮味》所包含的趣味和意义?
《童年絮味》也就是像《生命》中的“老师”一样,以对生命的新的感悟去感受、看待周围的生活,以升华了的理性认识去照看具体的感性生活。《童年絮昧》就像“老师”在足球场上看到的孩子们“找乐子”情景的翻版。《童年絮昧》所包含的全部意义就是生命的意义,更具体一点,就是“老师”最后说的“生命的实质”,也是“老师”在本段文字开头说的“多么自由啊,不肯受压制”,它的趣味就是以童年情趣的形式展现着这充满自由活力的鲜活的生命。文中的“我”及童年伙伴们也是在到处“找乐子”,替洋娃娃整容。捉蝴蝶、捉迷藏、钻防空洞、捧着大词典大声唱读、把自己打扮成“小妖精”、与同学打架、自编自演戏剧、泡海水、过春节、秋游野餐运动会……,所有这些童趣生活就是活着的生命的趣味。
4、写作特色:
(1)语调诙谐,充满童趣。
(2)以比鲜明,引人深思。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词句品味积累”。
2、完成《伴你学》中相关练习。
语文教案 篇4
一、学习词语
畅谈——尽情地谈。
昂首挺立——昂,仰。仰着头,直立着。
遥遥在望——遥遥,形容距离远。形容远远地望着。
可望而不可即——即,接近。可以望见,但不能接近。形容看来可以达到而实际难以达到。
二、在 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快速阅读课文。
三、作者以什么为序来介绍人类登上月球的全过程?
以时间为序来介绍人类登上月球的全过程。
四、登月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并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学生讨论后归纳:登月的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3—5),飞船带着宇航员进入预定轨道。
第二阶段(6—9),飞船作登月准备。
第三阶段(10—14),宇航员登上月球。
第四阶段(15—16)飞船带着宇航员顺利返回地球。
五、宇航员在月球上做了哪几件事?
学生讨论后归纳:宇航员在月球上做了七件事。具体为:①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情况,发现一切正常;②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③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树立在月球上;④奥尔德林从登月舱中取出电视摄像机,安装在了月球的表面;⑤他们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安装了测定月震的月震仪;⑥他们又取出了美国的星条旗,神色庄严地把它插在了月亮上;⑦他们跟美国总统尼克松接通了电话,进行了月亮和地球之间的第一次通话。总统热情地祝贺他们登月成功。
六、作者在文章中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后归纳:①用来表时间,如“这一年的7月16日”,“这一时刻的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②用来表飞船离地球的高度和飞行速度,如“当达到182公里高度时,第二级火箭自动脱落,速度达到每秒6.8公里”,“此时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每秒7.67公里”。③用来总结飞行的里程,如“这次伟大的探险来回共经过76万公里,历时195个小时,三位宇航员共同完成了一次到另一个星球的探险”。
七、总结、扩展
本文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1969年7月21日登月的全过程。人类登上了月球,迈出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结合课文,畅谈未来探索太空的梦想。
八、布置作业
假设你此时正在远离地球的茫茫太空中旅行,透过舷舱,你看到了美丽的地球。请以此为触发点,展开想象,写一篇二三百字的小短文。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从数学情境中抽象出“几个几相加”的数学问题,并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进行解决。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加强问题意识,并培养小组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几个几相加”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第15页第6题第(1)小题
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也就是几个几相加呢?
问:一共有多少个呢?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计算。
问:你是如何进行计算的?说说3、5、15、3*5各表示的意思。
问:我们是按怎样的步骤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小结: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能立刻列式解决问题,而应该分几步走。第一,读懂图意,第二,想“几个几相加”,第三,列式解答。
2、第15页第6题第(2)小题。
问:你们知道我一共带了多少朵花吗?
独立解决问题。
交流:你是如何解决的?
汇报:第一步读懂题意。
(有4盆花,每盆两朵,求一共有多少朵)
第二步想“几个几相加”
(4个2相加)
第三步列式解答。
3、第16页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按怎样的步骤解决问题的?
二、解决稍复杂的数学问题
1、第16页第10题
问: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我们求什么?
问:也就是要求“几个几相加”呢?
列式解答。
2、第16页第11题。
问: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汇报交流,板书问题。
分别解决每个问题。
三、课堂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课前思考1: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提醒学生在得数后面写上单位名称;有些题目要让学生把题目的意思说清楚,然后进行解答。
最后一题是开放题,放手让学生提问,交流,解答。
课前思考2:
第6、7题的图意比较容易理解,是几个几相加一目了然,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交流。
第8、9题需要适当指导学生从图中收集信息,弄清图意后,再联系乘法含义列式解答。
第10题如果学生理解有困难,可能通过画示意图的方法帮助他们思考。
课前思考3:
练习时一定要让孩子在自主完成的基础上开展交流活动。6-7题较容易,可以简单交流。8-9题需要引导孩子去观察、去收集和整理信息,通过交流理清题意,再用所学的方法加以解答。第10题,如果个体思考有困难,可以利用小组的力量,开展交流。同时老师可以提示孩子通过画图的方法来理解题意。
课后反思1:
今天的练习题以解决问题为主,在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说清图画里的`事物是几个几,就很容易用乘法算式来解决了。
同时,在列式以后,教师还可以反过来问学生算式的意思,各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从而进一步理解题目的解决策略。
最后一题,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大家一起解答、交流。
课后反思2:
学生能够理解题意说出是几个几,并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对于最后一题开放题,学生也能根据每一种事物提出相应的问题并列出算式。
孩子参与课堂练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需要老师去调动。我的经验,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觉得老师下一个问题该轮到我回答了,如果孩子都有这样的想法,那么他们的注意力就集中了,就能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老师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学习气氛,让孩子勇于表现,乐于参与,再加之积极性的评价,孩子的信心和兴趣不断增强,这就是课堂学习所需要的。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储备点: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能力培养点:
1.学会调动多种感官细致观察景物的方法。
2.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语言特点。
情感体验点:
1.培养学生关注生存空间、保护环境的习惯。
2.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和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揣摩词语,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①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找出生字、生词,在预习本上正确注音、解释(查字典或词典)。
②学生课外搜集、摘抄有关春的古诗文句(备用)。
③老师准备录音机、录音带、投影仪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朗读课文的方法,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2.研读春草图,归纳分析其他春景图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听课文朗读录音,要求:
1.注意朗读的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2.学生边听边思考:
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
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怎样的`感受?
你觉得春天还像什么?你还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
3.听读之后,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4.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上面的问题 。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然后理清本文写作的思路: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启发学生归纳)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
四、研读与赏析:
1.学生齐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课文第1-3段的内容,思考:
①第1、2段总写了哪些景物?
②第1、2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③第3段写出了春草的什么特点? 用了哪些形象生动的词语进行描写的?有什么好处?
④春草图中为什么还要写人的活动?
3.全班交流后小结。
五、布置作业:
1.你最欣赏文中哪些段落? 请说出理由来。
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3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研读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等,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2.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检查知识掌握和背诵情况
1.全班齐声朗读课文。
2.鼓励学生背诵1-3段。
二、研读与赏析:
1.学生自学第4—7段, 学生运用老师指导的方法,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①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图画,并说明原因。
②比较与春草图的异同之处。
(可从特征、顺序、写法、语言、修辞方面比较)
③迎春图与其他四幅图之间有什么关系?
④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二”赏析好词佳句)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体味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每组推举一人全班讨论发言。全班讨论交流,明确上述问题。
2.略读第8—10段,体会这三段在文中的作用。(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教者即给予肯定。)
3.课堂小结:
①抓住特点写景。
名 称 特 征
春草图(草报春):嫩绿、多、软
春花图 (花争春): 繁茂、艳丽、芳香
春风图(风唱春):温暖、柔和
春雨图(雨润春):多、轻盈、细密
②分层次写出春景图。
名称 角 度(顺序) 写 法 修 辞
春草图: 由物到人正面与侧面结合拟人
春花图:树上—花下—遍地由高到低 虚实结合 排比、比喻、拟人
春风图:触觉—嗅觉—视觉—听觉多感官描写 拟人、比喻
春雨图: 由物到人 由近到远动静结合 排比、比喻
4.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体会作品的意境和风格,读出对春天的由衷的赞美。
5.学生质疑交流:
①阅读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②面对着这大好春色,你准备做些什么?
③你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
学生讨论后,可以向老师质疑,也可以向同学提问,以形成对文章的进一步学习与探讨。
三、拓展延伸:
学生将自己搜集的关于春的古诗文句互相交流,并加以整理、积累。
四、布置作业:
请你仔细观察你家乡春天的景物,倾注你对家乡无限热爱之情,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最有特色的景物写出来,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五、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经典】08-14
【精选】语文教案08-03
(经典)语文教案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7
[精选]语文教案07-22
语文教案[精选]07-24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精选)语文教案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