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形体切挖教案

形体切挖教案

时间:2024-07-23 16:51:1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形体切挖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形体切挖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形体切挖教案

形体切挖教案1

  教学领域:设计应用

  总课时数:9

  教学目标:

  理解和感受三维空间,用纸设计制作建筑模型并进行适当的添加和切挖

  教学重点: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

  教学难点: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

  教学准备:萝卜,橘子,苹果,肥皂,橡皮泥等软性材料,小刀

  教学过程:

  1,导入

  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熟悉的几何体,那么把这些基本形体进行切挖后,会是怎样一种结构变化呢

  让我们来看看书中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品,这些独特的造型都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变来的

  2,学习六面体的`切挖方法

  A用硬纸盒或泡沫面做一个立方体

  B用铅笔在纸上画出要切割的部分

  C用小刀轻轻割下

  3圆柱体,球体,锥体的切挖 用较规范的萝卜,橘子或苹果及橡皮泥等,在课堂上进行切挖.观察圆柱体,球体,锥体被切去一部分后的结构变化,并画出切挖后的结构图.

  4,欣赏现代建筑图片 观赏这些建筑的造型都是由哪些的几何形体组合而成的,又进行了哪些添加和切挖

  讨论,交流各种形体进行组合的时候怎样才能兼顾既有丰富变化又有整体感.

  小结:组合的形体数量不要太多.大小有变化,但要突出主体,适当添加和切挖,不要太零散.

  第6课 形体切挖(2)

  教学领域:设计应用

  总课时数:10

  教学目标:

  理解和感受三维空间,用纸设计制作建筑模型并进行适当的添加和切挖

  教学重点: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

  教学难点: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

  教学准备:萝卜,橘子,苹果,肥皂,橡皮泥等软性材料,小刀

  教学过程:

  一,回忆以往学习制作现代雕塑等作业,遇到过的制作难题及讨论解决方法 创意制作:

  (1)折制几个主要的几何形体

  (2)粘贴前制作需要切挖的部分

  (3)粘贴固定几何形体

  (4)添加装饰部分,进行调整.

  二,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作品展示.

  四,教师总结.

形体切挖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

  2、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

  教具学具:

  制作材料(萝卜、橘子、苹果、土豆、肥皂等)花泥、小刀、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阶段

  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生答师问:我把他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

  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课件)

  师: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之一,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和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今天我们学习用单个六面体或圆柱体进行形体切挖的练习(欣赏课本范图,讲解结构)

  2、发展阶段

  欣赏课本图片,加深形体感受,了解草图画法。

  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

  3、学生作业:根据草图,在带来的材料上进行切挖练习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品展示:

  五、课后拓展:

  用彩纸经过镂刻、剪贴,制成一件柱形的艺术品。

形体切挖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正确辨别并找出野菜。

  2、会正确地使用工具挖出野菜。

  3、体验参与野外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备挖野菜的工具及装野菜的袋子。

  2、教师带幼儿到附近的公园或郊外。

  活动过程:

  1、教师带幼儿到附近的公园或郊外。

  引起幼儿挖野菜的兴趣。

  2、讨论挖野菜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你们都想挖野菜,也带来了挖野菜的'工具,那么在挖野菜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教师引导幼儿注意正确使用工具;不离开同伴;如果公园有水,注意提醒幼儿不到水边玩耍。

  3、组织幼儿进行挖野菜活动。

  教师:每个小组都讨论了野菜长在哪里?下面我们就按你们的想法分组挖野菜,注意不要离开老师太远。

  幼儿分组进行挖野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当幼儿分辨不清时,引导幼儿进行细致观察,也可请挖的熟练地幼儿帮助其他幼儿。

  4、回园讨论,对也才进行分类。

  请幼儿互相参观同伴挖的野菜,比一比谁的多。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野菜的种类分类,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检查,特别要幼儿区分哪些不是野菜。

  5、分享野菜。

  教师:你们都吃过哪些野菜食品?我们挖的野菜可以怎样吃?

  教师组织幼儿将挖的野菜清洗干净,送厨房加工。

  组织幼儿品尝野菜食品。

形体切挖教案4

  一、教学目的、要求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学习领域目标

  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作意图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它美术活动的区别。

  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南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重点

  1.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和纯度渐变等色彩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2.能用日记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义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用各种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胆想象并设计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二)教学难点

  1.利用多种媒体,如蛋壳、废包装、稻草等材料制作作品。

  2.欣赏情节性比较强的中外作品,认识该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

  3.用水粉、水彩颜料表现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

  4.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

  5.能运用紫沙泥等材料进行立体造型,并用水粉颜料加工、装饰。

  三、教学措施

  1.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2.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四、课时安排

  周次课题主要内容课时

  第1周远近的奥秘了解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规律,学习的平行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 2课时

  第2周风景写生学习利用简单的构图知识,并进行风景写生,以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 2课时

  第3周心中的风景根据记忆或者想象,表现心中的风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课时

  第3周会动的剪影了解皮影艺术特点,学会用卡纸制作剪影人物。 2课时

  第3周水墨画—动物了解中国画的特点,学习用皴法来画动物2课时

  第6周形体挖切用泥在六面体或者圆柱体上进行切挖。 1课时

  第7周我们做乐器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培养创造力和设计意识。 2课时

  第9-10周宇宙之旅了解飞船结构,利用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3课时

  第11周保护文物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3课时

  第12-13周爱护古建筑了解古建筑的特点及保护古建筑的意义,增强对传承文化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3课时

  第14周电脑美术熟练运用Wingdows绘图板中的绘画工具,进一步了解各种工具的使用。 1课时

  第16周中国画与油画了解中国画和油画的使用工具、材料以及在表现方式、表现内容等方面的区别。 2课时

  1、远近的奥秘

  授课班级:六年级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

  教学中难点:

  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难点: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具准备:

  师:范图、教学VCD、学生作业用纸

  生: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近大远小。

  2、讲授新课

  ⑴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

  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

  ⑵什么是透视呢?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

  ⑶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⑷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⑸师示范

  ①先找到消失点。

  ②画出主要的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④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

  3、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

  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

  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5、作业展示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过程设计:

  1、讲评上节课作业

  ⑴透视现象是否准确

  ⑵近大远小、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有没有运用在画中?

  2、在绘画上色时注意哪些问题?近的鲜明一些、远的灰暗一些。

  3、学生继续完成作练习,教师辅导。

  4、作业展示

  师生共同评价。

  教学反思:

  2、风景写生

  教学目标:

  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10—12分钟)

  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

  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

  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

  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

  (二)发展阶段(28—30分钟)

  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

  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

  老师巡视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作业点评。

  教学反思:3、心中的风景

  课时:2-3课时

  一、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和掌握色彩风景画的一般特点和基本画法,提高对色彩的运用能力,在作业过程中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色彩画风景的作画要求和一般方法(通过教师讲授指导与学生练习来解决)。

  难点:色彩的调配和着色运笔(通过示范和学生实践来突破)。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教材,大挂历风景挂图,示范用水彩画具材料等。

  学具:教材,水粉画工具材料和8开作业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画具准备情况,安定好学生精神,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观赏导人,板书课题。

  1.出示观赏风景画作品。(可用优秀学生作业)

  2.简析画面色彩与构图特点。

  3.提出并板书课题:用色彩画风景。

  (三)讲授新课。(边讲边示范)

  1.选景构图。

  可用较大的彩色风景照片挂历作为实景,也可将学生带到室外,视具体情况来确定。用挂历是方便易行且有效的办法。告诉学生选景不可贪多,应简单、有重点,主次得当,切不可将所见之景都画上去。当选择好景物之后开始勾画草图。可用铅笔轻轻画出,不要太详细,应大方饱满,注意取舍,可以挪动搬迁有些景物,符合自己的审美需要。主要的景物应安排在画面视觉中心,占据较大空间。

  2.从远到近或从近至远铺画景物色彩。以教材上的示范步骤为例。

  (1)用蓝色加少许紫色大笔触画天空大体色彩;黄色画地面,接画少许蓝色,使地面有草地之感,也宜用大笔触概括。(见步骤图)

  (2)用橘黄色画秋树,随意点画,与未干之天空蓝色相交处变黄绿,自然呈现树叶之色(见步骤图)。

  (3)用赭褐色加少许蓝色画树干、树枝和房子,房子阴暗处用浅蓝色稍画,整个画面既有冷暖色对比,又是统一协调的,非常好看。

  (4)可点画出人物、门窗等细节,直至完成。

  3.教师小结:刚才老师所画的景物步骤是由远至近画出的,实际上是先画远景再画中景后画近景,同学们画时也可由近到远去画。即近景一中景一远景(天空、远山等物)。

  (四)布置学生作业,提出作业要求。

  1.或参照挂历照片(若干幅任选其一),或参照书上临画,或自行想象设计。

  2.画时应考虑画面总的色彩倾向和冷暖对比,使之既生动又和谐。

  3.由近至远或由远到近灵活进行。

  4.构图饱满单纯、主次有别,不要贪多。

  (五)学生自行作业,教师指导完成。

  (六)简评作业,布置学生收拾好工具材料。宣布下课。

  5水墨画——动物

  (第1-2课时)

  目标:复习、巩固水墨画的基础知识。即,工具材料,用笔用墨。学习几种动物的画法。

  重难点:训练学生的用笔、用墨。用笔用墨的技法、技巧,以及动物的造型。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几张小动物的照片。准备好笔、墨、宣纸等。教师准备几幅小动物的图片。教师准备范图。

  教学过程:

  简要地复习国画的基础知识和用笔用墨等作画技巧。

  教师出示几幅动物的水墨画,并结合课本的范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a.欣赏灵活多变的用笔,加深中锋、侧锋以及点笔的了解。

  b.欣赏用墨焦、浓、重、淡、轻五色,加深学生对墨色的了解。

  c.构图以及动物的造型。

  d.欣赏名家名作,了解名家的风格及其代表性作品。了解几位画坛大师,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3.教师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了解作画的全过程,并归纳出步骤:

  讲解归纳动物的大形体。

  讲述调墨、调色。

  分步作画,讲解画动物的先后顺序。

  修改调整完成。

  4.布置作业,画两幅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麻雀、虾。

  5.老师巡回指导,主要是用笔、用墨以及动物的造型。

  6.征集作业、讲评,提高审美能力。

  (三)课后拓展

  收集徐悲鸿、齐白石等画家的资料,了解马和虾的画法。

  水墨画——动物

  (第3-4课时)

  目标:复习前一课时所学画的小动物。学习螃蟹和松鼠的画法。

  重难点:笔墨的掌握和使用小动物的造型。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收集松鼠和螃蟹的图片。准备作画用的工具和材料。教师准备好范图以及工具材料。

  课堂教学:

  请两位学生上台画麻雀和虾,老师进行讲解,指出优缺点及应改正的地方。

  老师现场示范讲解松鼠及螃蟹的画法,并归纳出作画的步骤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让学生直观感受作画的全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布置作业,画松鼠和螃蟹。

  教师巡回指导,主要是动物的造型及笔墨的处理。

  征集作品并讲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后拓展

  要求学生画一幅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水墨画。

  7、我们做乐器

  课时:2-3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乐器及乐器的发展,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乐器

  难点:设计乐器

  教具准备:

  教师:课件(有关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制作乐器的竹筒、铁管、铁盒、陶泥…… 。

  教学过程:

  第1-2课时

  (一)、引导阶段

  1、教师播放几段乐曲让学生欣赏。

  2、请学生猜一猜是什么乐器发出的乐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不同音效。

  3、请学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乐器的资料。

  4、教师出示图片并简要介绍乐器的发展、乐器的种类,并让学生欣赏不同的乐器发出的不同的音效。

  5、

  原始社会(用兽骨、陶泥等制作乐器)-----奴隶社会(青铜制作精美的乐器)-----封建社会(乐器的用料、工艺更为讲究,多样如:青铜编钟、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至今(居住在我国西南(云南、贵州、四川)和西北(青海、宁夏、甘肃、新疆、西藏)地区一些少数民族仍旧是用手工来制作乐器。如

  :藏族大鼓,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韵味。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出示乐器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乐器的形状及特征。

  2、教师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乐器,教师讲解乐器的制作方法。

  3、学生思考先画出自己的设计草图并进行小组交流。

  4、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构思进行启发性的讲评。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利用竹筒、铁管、铁盒、陶土等材料制作乐器。

  交流与评价:

  1、展示学生制作的乐器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构思及制作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自己是怎样解决的。

  2、师生交流评价。

  3、布置下节课工具。

  第3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师复习上节课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从形和声方面继续加工乐器,让自己的乐器更好。

  2、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3、学生展示乐器

  ①让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制作的乐器并吹一吹自己的乐器。

  ②师生交流----比一比,谁的乐器造型好,谁的乐器能发出优美的声音。

  ③教师评价,小结。

  4、课后拓展

  让学生尝试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乐器。

  8、宇宙之旅

  课时:2 -3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

  2.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养成收集有关宇宙飞船的信息与资料习惯。

  2.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各种宇宙飞船。

  教学难点:

  了解和掌握飞船的主要结构。

  教学用具: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天的影片,自制宇宙飞船的教具模型、挂图等。

  课前准备:

  1.引导学生多途径搜集相关载人飞船与宇航员的知识。

  2.同时并准备一些废弃材料(塑料瓶、纸盒、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组织教学。

  2.欣赏

  20xx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中国首位宇宙员杨利送上了太空后的一段影片,并讲解有关“神舟五号”的发射情况。让学生通过直观的了解,亲身感受中国人民实现了千年来的飞天梦。

  3.导入课题。

  4.引导学生欣赏宇宙飞船图片作品,感受作品所体现的“宇宙飞船的形状特征”。

  5.鼓励学生说说形状特征是如何的?除了影片的宇宙飞船,你们是否还知道有关其他宇宙飞船的知识吗?

  6.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

  二.发展阶段

  1.各组学生把各自搜集相关宇宙的各种资料及图片进行展示然后回答。

  2.师生共同找出飞船的主要结构,师边讲边演示各种各样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造型。

  3.师总结学生们搜集到有关宇宙飞船的相关知识,讲述宇宙的多种造型特征与设计原理,以及有关载人飞船、载人航天器组成的知识。

  4.师重点边讲边演示自做的教具模型一一分解几种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结构部件。

  5.分组欣赏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组成部分。

  6.启发每个小组应积极动脑,有创意地并要符合宇宙飞船的基本造型特点制作一艘宇宙飞船。

  7.学生分组进行绘制草图。

  8.师到各小组给予指导。

  9.各组学生开始制作活动。

  三、展示评价阶段

  1.组织学生欣赏各小组展示自己组的作品,由各组组长阐释本组所制作宇宙飞船模型的特点与优点。

  2.引导学生自评与互相评。

  3.收拾与整理:学生整理桌面与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四.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有机会制作卫星城,有一定的场景,有多种形状的卫星,并配以一定的交通工具与自然景物。

形体切挖教案5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基本形体,了解什么是切挖。

  2、 通过赏析生活用品构造特点,结合所学切挖方法完成作品。

  3、了解形体切挖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

  不同形状物体的切挖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切挖的方法创造出新造型。

  教学准备

  教师:切挖作品,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生:刻刀,一切适合切挖的材料如雕塑泥、泡沫、蔬菜水果等。

  教 学  过  程

  主 备

  复 备

  一、 导入

  展示几种常见的几何形体,圆柱体、六面体、球体、圆锥体等,说出它们的`名字。

  它们都是有长宽高三维空间的实物。

  找出生活中和这些形体相类似的物品。

  学生思考、回答。

  二、 发展阶段

  学生思考:它们是由哪些基本形体组成的。

  2、 分析讨论:我们看了凳子、沙发、汽车等物品后,分析怎样才能使这个基本形体变成这件生活用品。

  如何用切、挖等方法将一个基本形体制作成一个自己喜欢的造型。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一切复杂的形体都可以由简单的形体来概括,简单的形体通过切、挖,从而变成复杂的形体。

  3、教师演示:学生观摩并思考,老师用的是什么材料,运用了怎样的方法,制作出这件作品。

  4、学生练习

  作业要求:根据自己带的材料,发挥想象,创作一件作品。

  要求在造型上有变化,有新意。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辅导。

  提示学生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工具。

  三、展示与评价

  1、将完成的作品按小组摆放到指定位置。

  2、学生自评互评,进行组内、组间评价交流,选出各小组优秀作品。

  3、请优秀作品作者谈谈自己的设计意图、创作心得。

  四、收拾整理

  各小组收拾整理,保持桌面及教室整洁。

  适当了解下节课内容,提前准备好所需工具材料。

形体切挖教案6

  教学目标

  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

  教学难点

  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

  教学具准备

  师:范图、实例、制作材料

  生:萝卜、橘子、苹果、肥皂、花泥、小刀

  教学过程

  1、导入阶段(4分钟)。

  (1)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

  师问:我把他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帮助学生理解)

  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

  师: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之一,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和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今天我们学习用单个六面体或圆柱体进行形体切挖的练习。(欣赏课本范图,讲解结构)

  2、发展阶段(8分钟)。

  ⑴欣赏课本图片,加深形体感受,了解草图画法。

  ⑵请大家根据课本范图尝试制作一个凯旋门,留意小结制作方法,师总结。

  ⑶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想象。

  3、本课练习。

  根据草图,在带来的材料上进行切挖练习。

  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23分钟)

  5、作品展示(5分钟)

  作品摆在展示台上,生评价,师总结。

  6、拓展

  纸虽然是一种平面的材料,但在纸上进行切挖以后,用折、卷等方法使它成为立体的形体,也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大家可以回家尝试着制作。

形体切挖教案7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基本形体,了解什么是切挖。

  2、 通过赏析生活用品构造特点,结合所学切挖方法完成作品。

  3、 了解形体切挖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及不同形状物体的切挖方法。

  难点:利用切挖的方法创造出新造型。

  教具学具:

  教师:切挖作品,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生:刻刀,一切适合切挖的材料如雕塑泥、泡沫、蔬菜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生答师问:它们是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

  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哪些基本形体。(课件)

  过渡:大家可别小瞧了这些基本的形体,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到建筑物、汽车,小到杯子、牙刷,都是由这些基本的形体变化而来的。

  下面,我们来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基本形体的切挖”出示课件,板书课题

  2、讲授新课:

  1、什么是切。

  什么是挖。

  切:是从一个物体上截取一部分。

  课件出示实例图片。

  挖:是从一个物体中间掏出一个部分。课件出示实例图片。

  2、形体切挖的概念。

  形体切挖就是将基本形体的某一部分切除或挖空,切除的部分可以是规则形体,也可以是不规则形体,使这个基本形体成为一个新的造型。

  3、比较复杂的形体是由两个以上的基本形体组合而成——添加

  分析讨论:我们看了凳子、沙发、汽车等物品后,分析怎样才能使这个基本形体变成这件生活用品。

  如何用切、挖等方法将一个基本形体制作成一个自己喜欢的`造型。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一切复杂的形体都可以由简单的形体来概括,简单的形体通过切、挖,从而变成复杂的形体。

  (3)教师演示:学生观摩并思考,老师用的是什么材料,运用了怎样的方法,制作出这件作品。

  欣赏课本图片,加深形体感受,了解草图画法。

  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作业要求:

  根据自己带的材料,发挥想象,创作一件作品。

  要求在造型上有变化,有新意。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辅导。 提示学生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工具。 四、作品展示评价:

  1、将完成的作品按小组摆放到指定位置。

  2、 学生自评互评,进行组内、组间评价交流,选出各小组优秀作品。

  3、 请优秀作品作者谈谈自己的设计意图、创作心得。

  5、课后拓展:

  6、用彩纸经过镂刻、剪贴,制成一件柱形的艺术品。

形体切挖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

  三、教学难点

  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

  四、教学具准备

  师:范图、实例、制作材料

  生:萝卜、橘子、苹果、肥皂、花泥、小刀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阶段

  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师问:我把他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课件)

  师: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之一,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和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今天我们学习用单个六面体或圆柱体进行形体切挖的练习。(欣赏课本范图,讲解结构)

  2、发展阶段

  ⑴欣赏课本图片,加深形体感受,了解草图画法。

  ⑵请大家根据课本范图尝试制作一个凯旋门,留意小结制作方法,师总结。

  ⑶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想像。

  3、本课练习

  根据草图,在带来的材料上进行切挖练习。

  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

  5、作品展示

  作品摆在展示台上,生评价,师总结。

  6、拓展

  纸虽然是一种平面的材料,但在纸上进行切挖以后,用折、卷等方法使它成为立体的形体,也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大家可以回家尝试着制作。

【形体切挖教案】相关文章:

《挖荠菜》教案03-10

《挖野菜》教案03-21

切蛋糕教案03-30

切西瓜教案03-28

切蔬菜教案10-17

切西瓜游戏教案09-10

大班游戏教案切西瓜03-27

大班数学切蛋糕教案11-15

大班阅读小贝挖宝教案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