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荷塘月色》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1
一、 教学目标
1、 能理解a叠字、b博喻、c通感等的含义和作用,并基本会使用这三种方法;
2、 能理解文章的外圆形结构和内圆形结构;
3、 能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二、 教学内容
1、叠字、博喻、通感
1) 叠字
定义:相同的词、词素或音节重叠使用,又叫叠音。
格式: ABAB、AABB、ABB、AAB、AA
作用: 传神描摹景物特点;增加语言的音乐美:文气舒展,音节和谐;深入细致地表达思想感情。
2) 博喻
定义:由一个本体,两个或两个以上喻体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比喻修辞。
作用:目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在一个特定的焦点上,由所有类似的东西反映出的不同光线中去观察它。(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中译本,三联书店,1984,第215页)
3) 通感
定义: 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描写这种心理现象的方法叫通感修辞。
作用:启迪人们的联想,达到感同身受的审美效果。
2、 圆形结构
1) 圆形外结构:文章叙述的时空顺序的圆;
2) 圆形内结构: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圆。
3、 情景交融
散文、诗歌当中的情、景是统一的、不可分的。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明范唏文《对床夜语》)。离开主体的情,景就不能显现,就成了虚景;离开了客观的景,情就不能产生,也就成了虚情。情景相生、情景相融才算有意境,这也是中国古代抒情作品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1) 融情于景:寓意,给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内涵。王夫之:烟云泉石,花鸟台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
2) 借景抒情:借具体的景物描写表现细微幽眇的感受过程,达到情感的表现。
三、教学材料
1、叠字、博喻、通感
1)叠字
A典型材料:段4田田。a用典,古乐府《江南曲》:莲叶何田田;b从弥望的词义(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看,田田当为荷叶分布之广、之密,但若换成密密则显得拥挤、厚重,而田田发an韵,清脆响亮而舒适。
B强化材料:段4的其他8 处叠词;有名词星星,形容词亭亭的等,副词密密地。
C延伸材料: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觅,动作的延续性;冷清,寻觅时的环境和心情;凄惨戚专言心情之愁。
2)博喻
A典型材料:段4的荷花分别用明珠、星星、美人3个喻体来比喻。(明珠言色彩,荷花在月光下白而发亮,又因为零星地点缀着,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星星言分布,写荷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现,与今夜不能朗照的碧天里的星星何其相似;美人言神态,因荷花是袅娜、羞涩且白而亮的,其神态色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三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描写荷花之美。)
B强化材料:民歌:你的.眉儿细又长,好象树梢的弯月亮;你的眼睛明又亮,好象秋波一个样;你的脸儿红又圆,好象苹果到了秋天。(多本多喻,是连喻)
3)通感
A典型材料:段4把清香喻为歌声;清香为嗅觉,歌声是听觉感知,用一种感觉去写另一感觉。
B强化材料:心理学联觉。
香为缕缕清香,歌声为远处高楼上渺茫之音,似有若无、时断时续、缥缈不定是其共同点。
C延伸材料:钱钟书《围城》: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象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但他们的笑容只是面部肌肉的柔软操。
2、圆形结构
A典型材料:a圆形外结构:文中作者从院中经小径到荷塘,后又归来。依时空顺序描绘了一幅夜游图。
b圆形内结构:作者情绪:不静求静得静出静(详见课文补充材料)
B延伸材料:忆江南删掉的原因和不删的理由:
删掉的原因①编者思想落后,《采莲赋》有描写男女艳情的内容;②从题目看,是写夜间荷塘,而江南采莲旧事却是白天的事;③与外结构有关。从作者的行踪或纯写景的角度看,作者应该从家里出来,沿着小径到了荷塘,再顺着小径回去才是。但回去时作者不但跳过不写小径,还突然来了个忆江南,似乎该删。
不删的理由①情感上:与荷塘月色部分一起把作者的情感一次次推向高潮,使作者情感变化更丰富;②结构上:与荷塘月色部分彼此呼应,互为双璧,使文章表现更丰富,行文更有起伏、层次感,使结构避免了平淡和单一,富有形神合一的立体空间感而更臻精妙,从而使文章更能突现意象的丰满和思想的深度;③更能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C强化材料:圆形内结构与情感变化曲线结构不矛盾的原因
a圆形内结构就作者本不宁静,后企图寻求宁静,但终不能得的心情而言,重在结果;
b情感变化曲线结构表现情感的不断努力挣扎,重在过程。好像从地上弹起的皮球,虽经几次弹跳,但终要落回地面。
3、情景交融
A典型材料: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和杜牧的《山行》
前者景物萧条冷落,充满哀愁,因为作者是流落天涯的断肠人;后者竭力赞扬寒山秋景,秋景更胜春光,使秋天充满了生机,因为作者爱这傍晚枫林。
B强化材料:文章一开头就点出了作者的心境: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即而作者企图通过努力摆脱这种不宁静,进行了三次努力:
①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于是披衣带门夜游荷塘,希望借欣赏美丽清幽、朦胧素淡的荷塘,来抚慰自己的心灵。然而非常遗憾,荷塘月色给作者的仅是片刻的宁静,那峭楞楞如鬼一般的树色、聒噪的蝉鸣蛙叫,使作者猛然惊醒: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愁绪再上心头。
②现实在无法找回宁静,遂进入了记忆和联想,忽然想起南朝采莲的事情来了,在虚幻的联想中,不宁静的心灵获得了暂时的平复。但马上被现实拉了回来,作者面前既没有采莲人,又不见些流水的影子,第二次努力归于失败。
③于是思绪飞向作者的故乡我到底惦记着江南了,然而作者却经历了一次没有结果的努力。最后在什么声息都没有中回到了家里。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引入内容1,指向目标1
从题目导入 ,直接进入重点段(4段)的讲解。
1) 提问:题目是并列短语还是偏正短语?怎样理解好?
*并列;但两个景物并不孤立:荷塘为月下荷塘,月色为荷塘上之月色。
2)请同学找出重写荷塘月色的部分。
*4、5、6段。
2、1)分析内容1a,基本实现目标1a。
重点分析第4段,学生分析5、6段。
①揭示内容1a,接近目标1a
提问:修饰荷叶为什么要用田田一词?
②强化内容1a,逼近目标1a
提问:本段还有几处叠字,各是什么词性?
③延伸内容1a,逼近目标1a
分析《声声慢》中的叠字。
2)分析内容1b,基本实现目标1b。
①揭示内容1b,接近目标1b
A提问:描写荷花用了一个比喻,这个比喻有什么特殊处?
*一本多喻。
B点出博喻(或复喻)的概念,分析喻体有几个才算博喻。(博喻特点)
*博者,多也;二夕(月)为多;喻体有两个就行;
復,二次为復(复); 喻体有两个就行。
②强化内容1b,逼近目标1b
A提问:新疆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的一句歌词是不是博喻?
*不是;这叫连喻,是多本多喻。
B为什么描写荷花要用3个喻体?(博喻作用)
3)分析内容1c,基本实现目标1c
①揭示内容1c,接近目标1c
A提问:描写荷香的比喻修辞有什么特殊处?(通感特点)
B口述通感定义
②强化内容1c,逼近目标1c
引入心理学概念移觉,通过分析描写清香的通感句分析通感的心里基础联想和感觉移借。(通感作用)
③延伸内容1c,拓展目标1c
分析《围城》中通感句
4)回归内容1,检测目标1达成度
让学生仿照段4的板书分析,板书段5、段6的内容和所使用的方法。
第二课时
1、引入内容2,指向目标2
简单分析7、8段内容,请同学思考该部分为何在旧教材中被删掉了?
2、揭示内容2,接近目标2
分析文章圆形外结构,指出忆江南与该结构的矛盾。
3、强化内容2,逼近目标2
提问:现在教材中为什么还原了作品原貌?
*可以删是从单纯的空间或纯写景的角度来分析的,而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说,不该删。
1)引入内容3,指向目标3
指出本文非单纯写景散文,而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
2)揭示内容3,接近目标3
①多媒体展示情景交融的分析内容;
②从两幅秋日夕照图的对比分析,解释情景交融的内涵。
3)强化内容3,逼近目标3
分析文章的情感变化,画出情感变化曲线图,强化情景的交融。
4、延伸内容2、3,拓展目标2、3
1)从情感变化曲线图分析指出,忆江南不该删的理由;
2)从结构和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两个方面分析忆江南不该删的理由。
5、回归内容2,检测目标2达成度
1)请同学阅读课文补充材料关于圆形结构的分析(首段),思考:教材中的圆形内结构与前面分析得出的情感变化曲线图结构是否矛盾,该怎么理解?
2)试用圆形结构或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写一次自己熟悉的留下过深刻记忆的游记。
五、板书设计
荷 塘 月 色
朱自清
一.解题并列
二.重点段分析
月光 正写 树色 面
清雾 杨柳 点
叶子、花 远山 远景
树影 路灯 近景
蝉鸣蛙叫
三.圆形结构与情感分析
(序曲第一乐章第二乐章尾声)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方法:
通过听录音、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
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设计: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释题
1.在一次“中学生最喜爱的十大课文”问卷调查中,名列榜首的是《荷塘月色》。
2.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二、自读感知
1.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整篇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初步把握作品的基本结构框架和作者的感情。
首先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借助注解和词典,弄清以下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幽僻、蓊蓊郁郁、弥望、袅娜、宛然、凝碧、斑驳、峭楞楞
借助注解和词典读懂《采莲赋》。
2. 其次给文章八个小段标上序号,找出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语句。
明确:
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
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七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八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3. 提问: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明确: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景物优美;感情真挚;语言新而不失自然。
(1)写景。主要写什么景?(荷塘、月色)
(2)是写景散文,也是抒情散文。
明确:
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由此说,本文的文眼句是什么?
提示:
题有题眼,文有文眼。所谓文眼,就是文中最紧要的语言。比如一个人,人没有眼睛,就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反过来,他人读你的眼睛,就能读到你的内心世界。所以,文眼,就是最能揭示主题思想、透露作者感情的传神语句。清代刘熙载曰:“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此即文眼之说。所以读一篇文章,要注意文眼的把握。朱自清先生善于设置文眼。
三、再读质疑
(一)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有必要深究讨论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出如下一些问题:
1.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2.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一铺”,其好处是什么?
3.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4.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5.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6.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7.第五段酣民、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8.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采莲的事情?
9.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10.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11.《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处。
(二)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上述问题,重新整合。
第一类问题是关于文章主旨、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如上1. 3. 6.
第二类问题是文章局部的细节问题。如上4. 2. 7. 9. 10. 8.
第三类是关于对本文的评价的问题。如上11.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3
一、教学目标
(一)理清全文结构,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内涵及在文中的作用。
(二)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对生活化语言的巧妙艺术加工。
(三)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二、教学重难点
(一)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分析:
(1)按观察的角度、逐渐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2)体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
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茶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是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二)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
分析:《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它是一篇情主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三)”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分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本体——花香(作用于人的嗅觉)
喻体——渺茫的歌声(作用于人的听觉)
把作用于嗅觉上的花香“错置”到听觉上合理吗?
合理:而且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形象生动。
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风中的赏花人嗅那馨香,时有时无,这种体验是真实的;听那从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时断时续,同样是真实的体验。这两个“真实”便把不同类的感官功能沟通了。作者在感觉上的体验是细腻而丰富的。这一句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课文。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语言教材选了他的散文名篇《春》、《背影》,这两篇伤口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圳特区深的美好的印象。朱自清先生不愧为散文大家,关于他的生平经历,同学们还知道些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口述,最后教师概述)
教师:朱自清行政管理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走过了坎坷不平的道路。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可以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色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这对全面、正确评价朱自清也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我们的教学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对伤口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抓不住这些,对作品主旨的认识也不会落到实处。
下面,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如不具备这个条件,可由教师表情朗读)。
板书课题及作者:荷塘月色
朱自清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
教师作者细致描写荷塘的文字是第几段?(第4段)
现在请一位同学再朗读一遍这个段落。
(二)作品结构分析。
教师启发指导:《荷塘月色》共8个自然段,每段自有其独立性,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8个自然段还是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的,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在教法上可以有两种考虑:
让学生提挈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用语要简明、准确),然后进行归纳。
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
(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第2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观荷塘第5段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蹁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2~6段显然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第1段是“引子”也应独立。第7~8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俗,突转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
这样分析,全文确实应划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说明:上面的“段意”,“部分划分”中有关文字可作为板书出现)
引导学生抓住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变化这一线索来分析作品结构框架。
(三)找出直接抒情的语句,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讲析,让学生摊牌体会。
分析直接抒情的语句(让学生按行文先后摘选)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
起笔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提问)
不加掩饰直反正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也游荷塘的缘由(欲排遣苦闷之情)。
至于为什么有这种情绪,学生一定很关心。因此,在此可以联系作者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失败的情况(教师要帮助学生抓要点,防止说开而不可收),进而说明当时朱自清的思想状况:朱自清曾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目睹过“三。一八”惨案的全过程(他那天参加了请愿游行)。他追求进步,痛恶黑暗的反动统治;他虽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在大革命高潮时,他很兴奋,时时关注着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各民主的实现。“四。一二”政变,给他的打击是学生的,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按他当时的思想境界(“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一见陈竹隐藏《忆佩弦》)是不可能毅然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的。手中的笔是他寻求解脱的工具,《荷塘月色》的诞生是很自然的。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来概括、浓缩他当时的心绪是十分准确的。弄清这句的含义也有助于弄清他为什么要大写荷塘月色之美,要发思古之幽情了。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是独处的妙处”)
这一段,抛开了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提问)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引导学生体会前两段与此段的内在联系:
1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情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的痛楚心态_烦扰的思绪压抑不住,一定要说出来。只有在清冷的不幸里独处才“觉得是个自由的人”,这其中不就蕴含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吗?
2从行文上看这一段似乎是“游离”出来的抒情段,但从时空上看,这一段与第2段是同步的。实际上,这“情”还是离不开“景的”,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说明: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在分析时不能草率。
1.在行文上,这是一个过渡句,提挈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对这点,好认识;它与第2段有什么关系,则容易被忽略。这句是对“去荷塘”文字的一个接续,2、3段便浑成一体了(再次证明第3段并非”游离”出来的段落)。
2.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四)解析第4段,看作者是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词表达意境的。
1.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顺笔写缕缕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审按观察的角度,祖母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教师在讲述时要尽量引用原句,重点词语随手板书,如”弥望”、”袅娜”等等。)
2.上面的分析,基本上抓住了第4段行文顺序特点,但细一研究,还可以看到作者的匠心:
(1)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
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回答,这就叫”读进去”。
估计学生很容易认为只是到了”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才由”静”转入”动”。这种认识是肤浅的,是套用”动静结合”这一评语,缺少鉴赏力。
实际上,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有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物静而情动。花、叶、流水的人格化表现了景与情的交融,潜在的韵致也就流动起来了。作者把叶子比成”亭亭有舞女裙”,说是静,却有动,也许叶子静静地铺展着,可喻体中的女郎是在旋着舞着的,否则,那裙裾怎能临风伞开呢?再如,朱自清先生用”羞涩”一词来形容待放的花朵,更是而人寻味,不仅暗合古人对荷花”绰约若处子”的赞誉,更是站读者浮想不已,既然”羞涩”于颜内心怕更怦怦吧!这”动”已溢于文字之外了。
说明:上面这各种分析,教师应当理解,但是不是要求学生也达到这个深度,要适情而定,不要脱离学生实际硬灌,能启发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重点还是抓词语在语境中的涵义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的神韵。
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引导学生分析第4段的最后一句。荷叶田,满遮荷面,塘水看不到;作者却断定那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是由于叶子的”风致”引起的合理想象。这是很精彩的一笔。为沪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还可以启发他们从”视觉——嗅觉——听觉”这一角度来欣赏作者怎样描写荷塘,进而还能解决一个问题:第4段是”人在景外”不是”人在景中”(实际上是”情景交融”的问题。)
(五)关于”通感”问题。(见”难点、重点分析”第3题。)
(六)第5、6段的讲析。
这两段,应完全交给学生分析,教师不应再细说了,否则就会”剥夺”学生的必要的鉴赏机会。
这两段的阅读点,欣赏点似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其中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
例如: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与用”照”相比较进行品味。)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里的比喻与拟人,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为什么不割爱此句,以使通篇流溢着美呢?
(引导学生从借景抒情的角度来思考,体会作者心中难以排除的哀愁,烦怨。)
处理以上内容时,可采用讨论式,让学生多说,拓宽思路。渐而使他们认识到,读文学作品决不能停留在”字面的识读”上,要利用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参与评论,所谓鉴赏能力便是这样一点一点培养起来。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4
教学目的
一、通过景物描写理解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心情。
二、理解本文运用语言的技巧。例如:比喻的含义和用词的精当及语言的音乐性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对象
高一年级学生
教学设想
⒈教学重点:荷塘和月色的描写;作者的复杂心情;比喻的含义、用词的精当和语言的音乐性。
⒉教学难点:怎样认识作者当时的矛盾思想;
通感的理解。
⒊安排二课时:以赏析为主。
教学媒体
powerpoint多媒体
教学内容:
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理清思路。
赏析一、二、三段
教学重点:
赏析一、二、三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请学生举出有关描写“月”“荷”的古典诗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二、简介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员。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1924年出版新诗集《踪迹》。1925年8月任清华大学教授,转向散文创作。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赞扬他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三、简介时代背景及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态。
本文写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当时中国处于白色恐怖中,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作者对现实不满而又无能无力,因此在语言中流露出首先是“淡淡的哀愁”。作者夜游荷塘,为美景所吸引,暂时忘却了现实,于是又有“淡淡的喜悦”,这两种感情贯穿全文。
四、教师范读。
(音乐伴奏)
五、解题并理清思路
本文的题目是一个什么短语?
明确:题目“荷塘月色”是一个互相修饰的联合短语,意思即“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这不仅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点出了重要内容的写作顺序,即先写“月色下的荷塘”,后写“荷塘上的月色”,可见作者的艺术匠心。
纵观全文,作者的思路为:
月色下的荷塘
想起荷塘——{↓ ——想起江南——荷塘归来
荷塘上的`月色
(问:作者情作者的心情为什么有淡淡的喜,亦有淡淡的愁呢?)
「回应“时代背景”」
六、赏析一、二、三段。
本文一开始,就点明“颇不宁静”的心境,交代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缘由。
问:本章为什么要从心情写起,而不从“今晚在院子里乘凉……”写起呢?
文章这样开头是有着艺术匠心的。“心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感情基础。正因为心里不宁静,需要求得片刻的宁静和清闲,摆脱心头的烦恼,寻求精神上的安慰,所以才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文章这样开头,不仅提示了全文的感情基调,而且使文章后面心情变化有源有本,显得脉络清晰,容易为人理解。
文章接着交代了夜深、人静、妻儿将要入睡。环境是寂静的。作者怕惊动妻儿,“悄悄地”离开家,去夜游荷塘。这就很自然地引起下文。但文章却没有马上写荷塘月色,而是着重描绘荷塘的环境和作者独步的心情。
第二、三段,写小径漫步,勾勒荷塘的轮廓,抒发月下独处的感受。
荷塘的环境有什么特点?这时作者的心情怎样?
环境:幽僻的路
(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蓊蓊郁郁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阴森森的)幽静(烘托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淡淡的月光
(今晚却很好)
心情: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从容安闲
我也像超出了……到了另一世界里——超脱、没有人事纷扰
什么都可以想……现在都可不理——自由自在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获得暂时宁静的淡淡的喜悦
这种复杂的心情含蓄地揭露了现实不自由,流露作者幻想超脱现实,追求暂时的宁静和自由,想从烦恼中寻求超脱的复杂心情,笼罩着一种“难得偷来片刻的逍遥”,亦喜亦愁。这种心情实质上是作者不满和反抗黑暗现实的表现。
第三自然段,最后用“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这一句,一方面表现了作者获得暂时宁静的淡淡的喜悦之情,另一方面又很自然地收束感情,转入对景物的描写。
七、布置练习
⒈熟读课文
⒉4.5.6段写了哪些景物?是按什么顺序?怎样理解这些描写?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5
重点:
1、 品味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 理解作者心情与景物的和谐统一。
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首先请同学们打开自己的记忆仓库,找出几个描写月亮月光月色的名句。
张九龄(唐)《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晏殊(宋)《寓意》:“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辛弃疾(宋)《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李白(唐)《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杜甫(唐)《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王维(唐)《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温庭筠(唐)《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张若虚(唐)《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柳永(宋)《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月是古人最喜欢描写的事物之一,一轮古老的月亮曾牵动了多少人的情丝,真是“明月
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啊!同样的,荷花也是人们喜欢描绘的事物,下面请大家再从记忆仓库中拿出几个与荷花有关的名句:
孟浩然(唐)《夏日南亭怀辛大》:“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王昌龄(唐)《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汉乐府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李白(唐)《别储邕至剡中》:“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杨万里(宋)《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晓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人们之所以喜欢荷花,是因为它“出 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品质高洁。那么假如把月与荷放在一起,又写月又写荷,会怎么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这样的散文,题目叫做《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
二、新课:
(一)作者
1.朱自清是哪一年去逝的?——1948年。
2.他的原名叫什么?——朱自华。
3.他的字号是什么?——字佩弦,号秋实。
4.你曾经读过他的哪些作品?——《春》《背影》等。此外他的著名作品还有《绿》《威尼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他的诗文集主要有《踪迹》《背影》《欧游杂记》等。朱自清是一位正直的、具有高度爱国精神的民主战士,他在后来极度贫病交迫的境况下,坚决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赞扬。
(二)朗读课文:
要求体会作品的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在文中的具体表达。
(三)词语:?
曲折 煤屑 蓊蓊 踱 缕缕 颤动 霎时 薄薄 参差
(四)语段阅读:
1.阅读第四段,讨论问题:
(1)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该段,同时请大家看一看这一段主要是写月光下的荷塘,还是写荷塘上的月色?
——月光下的荷塘。
(2)接下来请大家按内容的不同划分本段的层次,并分别用两个字概括每一层次的内容。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
(3)让我们先来看看朱先生是怎样描写荷叶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这里用了一个书面语词“弥望”和一个双音叠词“田田”,突出的是荷叶的什么特点?
——多。
(4)正是因为荷塘里荷叶非常之多,所以才有了下面所描写的特点,所以本段起首一句看似寻常随意,实际上它为下文的.描写做了铺垫。作者在写了荷叶之多后,又写了荷叶之美,他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荷叶之美的呢?
——作者用了一个明喻来描写荷叶之美,把荷叶比做“亭亭的舞女的裙”。他为什么这么来比喻呢?为什么不说荷叶像雨伞像笸箩呢?这个比喻究竟好在哪里呢?
这个比喻的好处至少有两点:第一,荷叶由于出水很高,与苗条的舞女很相似,再加上“亭亭”一词,就更能写出荷叶那亭亭玉立的姿态;第二,说荷叶像舞女的裙,那么它像什么状态下舞女的裙呢?能像立正站着、靠墙倚着或坐着的舞女的裙吗?当然不像,荷叶的自然舒展像在舞蹈中旋转着的舞女的裙。这样,就显出了这个比喻的妙处,妙在何处?我们知道,这里的荷叶本来是静的,而这个比喻却给人以动感,这就叫以动写静,化静为动。
(5)接下来作者描写了荷花,他是用哪些手法描写荷花的呢?
——拟人,比喻。
在这里,作者先用拟人手法,通过“袅娜”一词,表现开放了的荷花的柔美,又通过“羞涩”一词,突出了含苞欲放的荷花的可爱。然后,作者又连续使用了两个比喻,对荷花进行更为生动细致的描写。
(6)请问作者所做的这两个比喻着眼点是什么呢?他为什么把荷花比喻成“明珠”“星星”呢?
——作者之所以这样做比喻,是因为月光下的白色荷花的光亮与一粒粒明珠相似,而白花在绿叶丛中若隐若现与碧天里闪烁的星光相似。在此,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作者说的是“碧天里的星星”而不是“黑天里的星星”,为什么?因为白色荷花的背景是绿色的荷叶;二要注意明珠的反光与星星的发光都是闪闪烁烁的,这就使本来静态的荷花具有了动态感,这也是化静为动的写法。这样,作者就通过两个拟人和两个比喻十分形象、十分生动地写出了月下荷花的美。
(7)接下来作者由荷花自然而然地写到了荷花的清香。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特殊的比喻,把荷花的清香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清香本来是嗅觉上的感受,而歌声是听觉方面的东西,这种将不同的感觉沟通起来的手法,在修辞上叫通感。那么作者为什么把荷香比作“歌声”呢?二者的相似之处是什么呢?
——因为荷香的时浓时淡、时有时无与歌声的时断时续、时隐时现相似,所以作者就通过联想在嗅觉和听觉之间建立了沟通,突出了荷香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的特点。
(8)作者在写荷香的时候,说荷香是微风送过来的,所以接下来水到渠成地描写了风吹荷叶而形成的荷波。作者在描写荷叶的颤动时,用了一个明喻“像闪电般”,这个比喻突出的是荷波的什么特点?
——波动迅速。作者在上文写荷叶荷花的时候,主要描写静态的事物,而在此则描写了动态的景物,正因为这里所写的荷波是动态的,所以作者使用了“凝碧”一词,请大家品味一下“凝碧”的妙处。
——“凝碧”这个词妙在何处呢?它妙就妙在把迅速波动、瞬间消逝的荷波固定住,让你去品味,让你去欣赏,如果说作者在描写静态对象时运用了化静为动手法的话,那么在写动态事物时,又用了化动为静的手法。
2.接下来让我们继续欣赏第五段,上一段写的是“月光下的荷塘”,这一段写的是“荷塘上的月色”。
(1)这一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写得更加幽静、朦胧、和谐、美好。这一段可分成两个层次,大家看一看应从哪里划开?
——见书。
(2)这一段的第一层先从正面描写荷塘上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月色之美,第二层通过描写树影反衬塘上月色。现在请大家品味一下,看看这一段中哪些词语用得最好。
——如下:
①泻:作者在此为什么用“泻”,而不用“照”呢?请谈谈你对这个词进行品味后的感受。
——这个词用得好,好在三个方面:一是与前面流水很好的呼应,二是使静态的月光富有了动态感,三是使人获得了对奶白色月光的实感,使空蒙的月光变得像实物一样似乎可以用手去触摸。若用“照”既不能与流水呼应,又无动感和实感。
②浮:为什么这里用“浮”而不用“升”呢?
——这个动词反映了水气和月色的交织,准确地表达了水雾轻柔及自下而上逐渐缓慢扩散的特点。如果换为“升”,则无法表现这些特点。
③洗:把“洗”改成“浸”“泡”之后怎么样?
——改后不好,因为原文说“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就把荷花、荷叶在月光下蒙了一层乳白色而显得清朗、柔和的特点写出来了,改为“浸”“泡”则太重了。
④梦:作者为什么要把“叶子和花”比喻成“梦”,并且是“笼着轻纱的梦”?这个比喻突出了“叶子和花”的什么特点?
——这个比喻突出了叶子和花在淡淡的月光下笼罩着薄薄的青雾而显现出来的朦胧美,一个“梦”字,化实为虚,显得那么宁静、超脱,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美感。
⑤笼:为什么要用“笼”字而不用“披”“盖”或“裹”呢?
——“笼”字表现了水雾薄薄的、淡淡的、柔柔的等特点,若用“披”等字,就显得太实了,不能表现这些特点。
⑥参差的斑驳的:这两个词能否改成“杂乱的”,或者干脆删去?
――“参差”表现灌木的影子长短不齐的特点,而“斑驳”则突出了这些影子的黑色浓淡不一的特点。如果删去,就太笼了,不够具体;如果改为“杂乱”则缺乏美感。
三、小结:
本文的第四五六段是重点,大家要反复玩味其中词语使用的妙处。
四、作业:
朗读课文三五遍。
第二课时
一、引入:
朗读四五段。
二、新课:
(五)整体理解:
1.作品当中有一个起统领全文作用的句子,这个句子就是本文的文眼,请大家将这个句子找出来。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2.“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文眼,全文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展开描写的。那么作者心里为何颇不宁静呢?从课后的写作背景中,我们已经知道,作者写作这篇作品的1927年,大革命刚刚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作为正直作家的朱自清,一时找不到正确的出路,所以才陷入了苦闷与彷徨之中。正是因为作者心里颇不宁静,所以他才会在作品中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并且连难得的因荷塘月色美景而引起的喜悦也变成淡淡的。在作品中,四五六段着重抒发作者偷得片刻清闲的淡淡的喜悦,那么文中哪些句子流露出他内心深处的淡淡的哀愁呢?
――见书。
3.下面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一下,作者所写的荷塘月色的宁静和谐与作者心情的“颇不宁静”是不是矛盾?你怎样理解的?
――如果我们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仔细体会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二者并不矛盾。正是因为他的心里颇不宁静,所以他才到月光下的荷塘边去寻求宁静,寻求超脱。月下荷塘里那弥满的荷叶、袅娜的荷花、缕缕的清香、凝碧的荷波,是那么清新自然,如诗如画;那薄薄的青雾、弯弯的杨柳、斑驳的树影、和谐的月色,是那么朦胧静谧,如烟如梦。这样的境界,正是他所寻求的,心中的哀愁不禁变得淡淡的,同时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也油然而生。可是这川宁静与喜悦只是暂的,蝉噪与蛙鸣已把它打得粉碎,剩下的是内心更为深重的苦恼和烦闷。作者的思绪就是经过这样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的过程而抒发出来了。
4.作者在作品结尾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并且“到底惦着江南了”?
――作者在月光下、荷塘边所获得的片刻宁静、淡淡喜悦被蝉噪和蛙鸣打碎后,自然由眼前的莲花想到采莲,进而涌起了一种对和平宁静的美好的家乡生活的怀念。这样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社会的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三、小结:
朱自清的这篇《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的经典性作品,仅仅从景物描写方面就特别值得我们反复吟诵,仔细品味。
四、作业:
略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6
课题:荷塘月色
授课学时: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学生通过诵读赏析文章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提高鉴赏能力;
3、学生体会“荷塘月色”的画面美、意境美,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教学重点:
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尤其是4-6自然段的赏析,学习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难点:
理解什么是通感。
教学方法:
诵读指导法、问题引导法、点拨启发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情分析: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喜欢个性化阅读,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通过初中对散文的学习,学生已掌握散文的鉴赏方法。但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基础比较薄弱。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
一位哲学家曾这样说过:“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我国有很多诗人、作家都喜欢借这些自然风景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一起去看看他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美丽的风景吧!
一、 作者简介
朱自清,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便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字“佩弦”。籍贯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宁。著名诗人、作家、民主战士。主要作品有:《雪朝》、《踪迹》、《背影》、《欧游杂记》。散文名篇主要有:《春》、《绿》、《背影》、《威尼斯》、《匆匆》、《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二、 主要的.生字词
xiè pì duó wěng mí niǎo nuó
煤屑路 幽僻 踱着 蓊郁 弥望 袅 娜
sè bó qiàn yuàn zhào liǎn jū
羞涩 斑驳 倩影 媛女 櫂 敛 裾
fàn zhuì shāo xì hān wǎn
梵婀玲 点缀 树梢 空隙 酣眠 宛然
三、 感知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对文章有一个总体的感受,交流阅读感受。
美
2、刚才大家通过自由阅读课文,感受到了文章的美,那么本文的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画面美、语言美
3、下面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第4、5段,看看作者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月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
4、请同学们自行朗读这两段,体会荷塘月色带给你的美感,把你认为写得很美的句子圈出来,说说你所欣赏到的美。(提示:可从修辞、练字等方面说一说。)
⑴ 比喻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荷叶比作舞裙,形象的表现出荷叶柔美的风姿。
⑵ 拟人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描写女子姿态和神情的词语用在花身上,赋予了物以灵动的生命力。
⑶ 通感
通感就是把人的五种不同的感官用比喻的形式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里将嗅觉上的感受和听觉相贯通,非常形象生动,为我们展现出一幅清新优美的画面。
⑷ 练字
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却通过运用一些传神的动词,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如:
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出了深夜水汽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的情状,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出了“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呈现出的一种乳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分析课文的第4、5自然段,欣赏了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图。
五、布置作业
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描写一种景物,100字左右。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7
1、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把荷塘和月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多角度描写,以及寓情于景的写法。
3、掌握散文中常用的艺术手法(叠字、比喻、拟人、通感等)
【重点】
第4、5自然段寓情于景的写法。
【难点】
作品表现出的复杂的思想问题。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电脑。
【教学手段、方法】
情境教学法、对比教学法、反刍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山──(学生读),水──,太阳的脸──这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很美。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名作──《荷塘月色》
二、作家作品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名作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
三、请找出本文最美的段落这是根据学生的思维走势而定
四、多媒体显示第四段部分文字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在划线处设置热字,边讲边打开画面。)
1、问写了什么景?怎么写的?
2、重点让学生体会田田舞女的裙明珠星星的意境。
多媒体板书本段写景的顺序:
荷叶:荷叶田田似舞裙上静此处用情
整体、特写荷花:荷花袅娜犹含羞境法,精
荷香:荷香微微令人醉选画面让
荷波:涌动荷波脉脉情下动生沉浸其
3、小结:本段既有全景又有特写,多角度描绘较全面、具体的体会。
4、品味此处用反刍法,像牛吃草后倒嚼一样回过头来细细体会。
⑴ 品其形,形中有韵:
舞女的裙(舒展生动)田田(平面状)。
(个体)袅娜地开(优美传情)。
(群体)层层(立体状)。
羞涩地朵(含蓄出韵)肩并肩(精神状)。
⑵ 品其色,色中显雅──视觉美
色彩美:凝碧、白(素淡、雅致)。
光泽美:明珠、星星(闪烁、光亮)。
⑶ 品其文,文中抒情──听觉美:
叠音词的广泛使用:曲曲折折田田亭亭粒粒星星缕缕密密脉脉。
这样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节和谐。
选取不同风格音乐各一段,让学生判断哪段最适合配本段文字。
(此为开放式教学,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联系其它艺术,立体感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五、讲析第五段
1、齐读本段。
2、问这段写了什么?
明确:是通过荷叶荷花等来写月光、月影、月色。
3、问:这段怎么写的?
⑴ 也用比喻、通感:
①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②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奶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③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⑵ 更多地使用了形象、准确、生动的动词。
泻:流动美此处用对比法激发
浮:轻柔美学生求知欲,训练
笼:朦胧美其比较思维的能力
画:静态美检验理解的准确度
4、问:这里写的是什么样的月光,与唐诗《春江花月夜》中表现的月光是否一致?(多媒体显示《春江花月夜》中有关的诗句)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流曲折地绕过长满花草的原野,月光照在鲜花树木上,好像落了一层霜霰一样发的,这如霜的月光从空中流下来,人们却感觉不到它的飘飞,落在江中洲上的白沙上,只是使沙更白,而看不见沙的踪影,江天一色,净得连一丝尘埃都没有,空旷的天宇只有一轮明月喷洒着清辉。)
明确:这里的月光是朦胧的。《春江花月夜》的月光是皎洁、明亮的。
六、小结第四、五两段
这两段描写的是素淡、朦胧、幽静的荷塘上的月色,月光下的荷塘。
这里已完全体现了本课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设计思路,也由赏文深入到
七、引出对前三段和后两段的讲析体情
1、问:作者为什么要到这样一个地方来?
明确: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关连作者想排遣这不宁静就想起了幽美的荷塘。
(板书作者行踪:家──散步──荷塘)
2、问:在如此幽静美妙之处,作者心情是否有所改变?
明确:
⑴ 有:心不宁静──淡喜反映对现实的不满。
⑵ 无:境太宁静──衬托淡忧不能逃避现实。
3、采莲的事体现作者什么愿望?
明确:体现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八、板书总结全文脉络
荷塘月色
(素淡、朦胧、幽静)
淡喜:散步(暂时摆脱) 忆江南(向往美好生活)
九、练习
多媒体显示:
浓化学习的鉴赏性
鉴赏月下的荷塘一段的比喻句,做对联练习:
1、荷叶如碧玉铺满塘青翠,月光。
2、微风送荷香,若有若无,时断时续。
3、月下观花,似星缀碧空别有一种情;雾中赏叶。
4、似睡灯光林间现,现出胸间之忧愁,忧愁是我心。
十、欣赏多媒体播放的配乐朗诵《荷塘月色》,进一步体会本文的意境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荷塘月色教案优秀教案02-21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05-08
荷塘月色教案10-31
《荷塘月色》教案03-08
荷塘月色教案01-04
荷塘月色教案15篇02-26
《荷塘月色》教案模板汇总7篇02-03
《荷塘月色》教案集合8篇10-22
《荷塘月色》教案模板汇编六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