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花瓣飘香》的教案

《花瓣飘香》的教案

时间:2024-08-29 08:06:25 教案 我要投稿

《花瓣飘香》的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花瓣飘香》的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花瓣飘香》的教案

《花瓣飘香》的教案1

  布置预习本课生字词,课前了解情况。

  一、初读课文:(揭题、读题)

  1、你解决了哪些字词。

  2、串读课文

  3、把你自认为读得比较好的句子读一读。

  二、再读课文:

  讨论:课题是“花瓣飘香”,而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花瓣”吗?说说你的理解。

  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课文。

  请找出课文中评价小女孩的句子: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谈谈“懂事”:做(合适的事情)说(合适的话)

  三、作者是怎样来写的呢?

  写女孩做的事情: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写女孩说的话:课文的.第五、七、九自然段。

  四、学习女孩“行为”部分:

  1、指名读课文的2、3两个自然段。

  2、划出小女孩的动作。

  3、体味“动词”:说说通过这个动作你能找到什么原因。

  4、将自己读成小女孩:完成一个角色转换。以小女孩的身份来叙述摘花的事情。

  指名读

  五、练习:

  你已经成为小女孩了,你能将自己摘花时的心理写出来吗?

  作业设计:

  ()花瓣

  一天清晨,我从一户人家门前走过,看到那里有(),()。我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向家中。()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又见到我在摘花瓣,就叫住了我。我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心想:()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昨天特别优秀的作业。想像:女孩每次摘了花瓣回家后的情景。

  二、引入对“语言”部分的理解

  过渡:人的动作可以反映出人的内心世界,而语言更是心灵的表述。今天我们来透过小女孩的语言,体会她的懂事。

  1、读:

  (1)练读(学生自由练习)

  (2)师生对话(师为花的主人、学生为小女孩)

  (3)同桌对话(角色变更,读两次)

  (4)集体读

  2、结合“懂事”谈谈自己的理解

  针对三次对话中女孩回答的内容来理解

  3、通读小女孩的表现(课文2-9自然段)

  读出作者对小女孩的评价: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三、评价作者:

  作者对小女孩的态度。

  作者的行为。

  四、花瓣“香”飘何处?

  五、练笔:(二选一)

  1、女孩捧回了作者送的那盆月季回到家中……

  2、作者捧着一盆月季来到了母亲的房间……

《花瓣飘香》的教案2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中,培养学生从小具有敬爱父母的思想品质陶冶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人物美好情感。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讲了怎样一件事?

  2、小姑娘是怎样摘花瓣的,为什么要给妈妈摘花瓣呢?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二小节,画出写小女孩摘花瓣动作的词语。

  2、交流:俯在、小心地摘、捧着

  3、从小女孩的这些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小女孩摘花时很小心,说明很爱花)

  4、谁来扮演小姑娘,表演一下摘花的动作。

  5、教师相机问学生:你为什么这么小心?为什么只摘一片花瓣阿姨?

  6、谁能读好这段话?

  7、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既然小姑娘爱花,为什么又要摘花呢?为什么又只摘一片花瓣呢?她摘花瓣有什么用呢?)

  过渡:作者跟我们一样,也产生了疑问,他很想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机会终于来了。几天后的一个清晨,小女孩又来了,作者便把她叫住了。

  三、学习第三至十自然段

  1、想要知道其中的秘密,那就应该问她?现在你们来做作者,老师来做小女孩,你们来文问看,看看能不能问出你们想知道的答案。

  ⑴学生问,师答(语气不好的不回答,语气好的回答。引导学生用温和的语气来说。)

  ⑵看看作者是怎样来问的?

  ⑶出示4—10自然段为什么作者用这样的语气?(发现小女孩已经不知所措了,为了消除她的惶恐。相机理解:不知所措和惶恐,并追问:小女孩为什么会这样?)

  ⑷同桌试试这样的语气,是不是更能让人接近。

  ⑸指名读,分角色读

  ⑹通过询问,作者不仅解开了心中的疑团,而且还知道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自由读4—10自然段,找一找,从哪儿能体会到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把能反映小女孩懂事的语句用线画下来。⑺⑻

  2、组织学生交流,并且说说理由。

  A

  (1)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2)是呀,花瓣是那么美,妈妈生病了,想尽办法要把最美的东西送给妈妈,让妈妈高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3)指导朗读:师:谁愿意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听呢?指名读、女生齐读

  B

  (1)“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2)南沙在我们祖国的最南面,离我们这儿很远很远,小女孩是多么想念自己的爸爸呀,她知道只有听妈妈的话,让妈妈高兴才能爸爸放心,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3)指导朗读:小女孩在说这话时是怎样的表情?

  “闪着泪花”,为什么会闪着泪花?

  (4)可见小女孩心情激动,说的话都是发自内心的,你能读出小女孩当时的心情吗?

  C

  (1)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2)不摘整朵花是为了什么呢?

  (3)是呀,小女孩为了不影响别人赏花,不忍心把整朵花都摘了,这说明小女孩很懂事。

  (4)那为什么最后还是摘了一片花瓣呢?(为了让妈妈高兴,让生病的妈妈快点好起来)

  (5)不摘整朵花说明小女孩懂事,摘一片小花瓣更说明小女孩懂事。

  (6)指导朗读

  3、月季花多美啊!许多人都爱观赏它,小女孩真不愿意去破坏那份美丽,然而她又多么想让爸爸放心,让生病的妈妈高兴,于是她选择了摘花瓣,正是这一细小的举动,让人觉得小女孩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4、让我们再来体会一下那份浓浓的亲情,分角色朗读

  四、学习最后一小节

  1、引读最后一小节

  2、如果我把一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送给小女孩,会说些什么?小女孩又会怎么说?我把一盆带有露水的月季花放在母亲的阳台上,母亲会怎样问?我又会怎样答?请同学们选择一个内容,写一段对话。

  3、大屏出示,交流对话,师作点评。

  4、知道我为什么要买两盆花了吗?

  5、总结点题:是呀,正是小女孩对母亲的那份浓浓的情意,打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它正像香飘四方的花瓣一样,悄悄地飘到了我们每个八的心田。(指课题)

  五、总结延伸

  1、除了摘花瓣让母亲高兴以外,我们正可以怎么做也能做个懂事的孩子,让母亲高兴呢?

  2、自由发表意见

  3、老师也忍不住想吟诵一首小诗,读给你们听!

  清晨,月季花上闪动着露珠。

  小女孩摘下一片花瓣,轻轻的放在妈妈的枕边。

  表一份心愿,道一声祝福,妈妈的脸上漾起了微笑。

  小小的花瓣,像绒布一样柔软,淡淡的清香随风飘散。

  小小的女孩,像露珠一样透亮,你不就是那片清香的花瓣吗?

  六:作业:让学生在花瓣形纸上写对母亲问候的话或小诗

《花瓣飘香》的教案3

  “语文外延等于生活外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必须从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发展为中心、生活为中心上来,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契机,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让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

  [片段1]

  师:(多媒体示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1、2自然段,看了这幅图,你想起来了吗?谁来说说?

  生:“我”家门前有一片月季花。一天清晨,“我”看见一个小姑娘俯下身子,摘了一片花瓣,双手捧着跑远了。

  师:如果那天清晨,你看见小女孩摘了花瓣,你当时会怎么想?你有什么疑问?

  生:我会想这个女孩真奇怪,她摘花瓣干什么呀?

  生:我想知道她为什么不摘下整朵花而只摘花瓣?

  生:我想问问她为什么要摘作者家的月季花瓣?

  生:我想知道她为什么摘了花瓣后要飞快地“逃走”

  师:说得很好,作者和你们一样,也觉得十分好奇,因此他也想寻找答案,机会终于来了,请大家自读第3——10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刚才的问题,找出答案,用线画出来。找到后同桌可以交流一下。

  (生开始自由地读课文,认真地画着,画完后同桌小声讨论起来。)

  [评析]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交流的活动。在教学中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自主学习的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这一片段让学生把自己融入课文情境,激发学生自主交流的欲望,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地思考、主动地探索,在质疑问难,读读画画,同桌交流的学习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从小养成主动学习、互动、关注、欣赏他人的品质。课堂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了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片段2]

  师:如果你是那个女孩,此时手里拿着花瓣被作者叫住了,你心里会觉得怎么样?

  生:我会很害怕,不知道他会不会骂我。

  生:我也许会脸红红的,而且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生:我会很紧张,紧张得直冒汗

  生:我不知该把花瓣藏哪儿才好,会很慌张。

  师:大家体会到了小女孩的心情,你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可以用一个词来描述,那就是(生异口同声地答到“不知所措”)

  师:那么“惶恐”是什么意思?你理解了吗?

  生:我觉得“惶恐”就是很“害怕”。

  生:我觉得“惶恐”就是既紧张又担心。

  生:我觉得“惶恐”就是心里很不安。

  师:相信你现在一定能通过朗读把小女孩的这种心情表现出来了!自己把这一小节读一读。然后我们来朗读交流,看谁体会得最好!

  (学生开始试着用自己的方式读课文,然后有感情地朗读交流。)

  [评析]

  爱因斯坦曾说过:“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的天地是无限的。”这一片段中“不知所措、惶恐”这两个词语较难理解。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自己想象成为文中的小女孩,设身处地地体会她的心情感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另外,在这教学片断中,教师能充分信任学生,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相信学生自己能读懂课文,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读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在此教学片断中,教师努力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了课文的感情色彩。

《花瓣飘香》的教案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

  2、通过充分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3、通过资料的阅读和写作,着力培养学生从小具有敬爱父母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情操。

  教学过程:

  (上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很美的课文------《花瓣飘香》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花瓣飘香”是什么意思?课文为什么以“花瓣飘香”为题呢?请大家读读课文,想一想。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字音,读通顺句子。

  2.出示自学要求,自学生字。

  3.检查自学情况。

  认读生字新词。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指名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音。

  4.再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5.学生讨论交流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讲了什么。

  2、你觉得这一丛月季怎么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3、谁会读这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四、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

  2.从小姑娘摘花的动作和神态中,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小心、飞快)

  3.指导感情朗读。

  五.“我”见了,会有什么想法?这个小女孩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带着问题我们到资料城——课文理解读读。

  六、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2、再来读一遍,看看你们能读得让我闻到花瓣的香味吗?

  3、请学生概括课文大意

  二、精读课文3-10自然段

  1、哪里能读出小女孩的“懂事”呢?请你们好好看书,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想一想。(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小女孩想摘花瓣送给病中的妈妈,为什么只摘花瓣呢?同时在品读的过程中,除了要抓小女孩的语言,也要抓小女孩的神态,如惶恐)

  2、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理解

  句子:“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1)小女孩为什么“舍不得摘整朵花呢”?(板书:舍不得)

  (2)你怎么知道花很美的?这是一朵怎样的'花?你能从课文中读出来吗?

  3、你们看,红艳艳的月季花,绒布一样柔软的花瓣,带着亮晶晶的的露水,散发着阵阵清香,难怪小女孩不忍心摘下整朵花。让我们来读一读,把这种舍不得的情感读出来。(板书:爱花)

  4、花这么美,摘花瓣不是也会破坏它的美吗?为什么她还要摘呢?

  句子:“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自由读句子。

  (1)她为什么要摘花瓣呢?

  (2)你们想一想,妈妈摸着这绒布一样柔软的花瓣,闻着这淡淡的清香,会说些什么呀?

  5、是呀,一片花瓣是多么微不足道,但却可以换来妈妈的笑容,甚至妈妈的健康,小女孩是多么高兴啊!小女孩就是这样想着,所以她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是怎样说的?请你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着妈妈高兴的样子,你一定也会很幸福的。(板书:让妈妈高兴孝顺)

  句子:“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体会读。

《花瓣飘香》的教案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

  书写生字词语的小黑板、卡片。

  布置预习课文,查一查:惹不知所措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出示月季花图)师:同学们,现在你们所看到的这种花叫月季花,在气候温暖的地方,它四季都可以开花,所以人们又叫它“月月红”。你觉得月季花美吗?美在哪儿呢?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感受到月季形状、色彩方面的`美丽,激起学生一读课文的兴趣。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跟月季花有关的课文,(板书题目)齐读课题。

  师:课题中的花瓣,指的就是月季花的花瓣。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月季花的花瓣有多香?课文为什么用“花瓣飘香”作题目?)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解决。

  2.小黑板出示生字词,多种形式检查朗读。

  俯在花前摘双手捧着拿着花瓣不知所措惶恐舍不得惹懂事眼眶

  注意正音:

  摘、舍、惹:翘舌音;捧、惶、恐、懂、眶:后鼻音;

  3.朗读课文,边读边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教师巡视,将学生画出的不理解的词写在小卡片上。

  4.交流。估计会有下列这些词语:俯在花前不知所措惶恐惹

  学生提出后,请学生结合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俯在花前:看图画理解或动作演示理解。

  惹、不知所措:查字(词)典理解。

  惶恐:找近义词理解。

  设计意图:

  理解词语的方式有很多,如找近义词,查字(词)典、结合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哪种方法因词而异,为学生容易接受。

  四、朗读课文,理清脉落。

  1.逐段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结合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问题,指导读好下列句子:[

  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

  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

  3.找一找,课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有哪些,以此为据把课文分成四段。

  小黑板出示:一天清晨几天后的一个清晨第二天早晨

  4.齐读课文。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你感受到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孩子。

  板书:摘花瓣送妈妈孝敬母亲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分别朗读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的字,学生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重点指导书写:

  摘:里面是个“古”,不能写成“”。

  捧:右边的撇和捺要舒展,下面是两横,不要多横。

  绒:中间是短横、撇,不要多竖。

  3.学生在书本上描红,同桌打等第。

  六、作业。

  1、熟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完成习字册上的习字任务。

  3、抄写课后习题3的词语。

  补充:惹舍不得不知所措

  附板书设计:

  5花瓣飘香

  摘花瓣送妈妈孝敬母亲

  摘捧绒

《花瓣飘香》的教案6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说的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第6课《花瓣飘香》。

  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课,它通过一个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的事,赞美了小女孩爱惜花草,体贴妈妈的美好心灵。十年教书,百年树人。作为我们教育者,怎样去塑造孩子们那还不成熟的心灵,不但要言传身教,通过课文学习而授之于理,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途径。《花瓣飘香》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花瓣飘香》这是一篇叙事的记叙文,全文共十一个自然段,依循事情发展经过,以“花开→摘花瓣→谈花→送花”为线索,层层叙写,引人入胜。也是按时间的不同分为四个部份。

  第一部份(第一自然段):写我家门前开满了红艳艳的月季花。

  第二部份(第二自然段):写“我”看到了一个小女孩的花丛中摘了一片花瓣,飞快地跑远了。

  第三部份(第三至第十自然段):这是文章的重点段,写“我”通过与小女孩对话,得知她摘花瓣是为了送给生病的妈妈。

  第四部份(最后一个自然段):写我买来两盆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自己母亲的阳台上。

  教材中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花丛中,小心翼翼地捧着一片花瓣。教学中能让学生根据插图来理解学习课文内容,可以增强教学效果。

  2、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会读、会写、会用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认、读1个二类识字。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从小具有敬爱父母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通过充分的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难点: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说教、学法

  说教法: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我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教法:

  1、据图想象法:“图”是对内容的描绘,“内容”是语言文字对事件的记载。本文可以利用插图来想象课文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

  2、以读代讲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过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纯朴的亲情。

  学法:

  1、回答问题法:解答问题是加强理解的必要手段,自己解答,充分动脑。听别人解答,也能对问题有所认识。

  2、对话练习法: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训练口语,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涵。

  说教学设计

  我是抓住“小女孩”这个主要人物与“花”来进行设计的。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请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一说小女孩在干什么?想一想小女孩手捧花瓣在想什么?谈话后揭示课题。并提出问题“花瓣飘香”是什么意思?课文为什么以“花瓣飘香”为题?

  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启发思考:这篇课文是怎样围绕月季花展开叙述的?

  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确,教师出示板书:

  第一自然段写花开。第二自然段写摘花。

  第三到十自然段写谈花。第十一自然段写送花。

  三、逐层理解,品位语言,推敲句意

  1、思考:第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让我们知道了什么?

  2、思考: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要用“小心”与“飞快”两个字来描写小女孩摘花后的神态与动作?

  我这样的设计,不但能让学生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还能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知识。

  3、精读第三段,因为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是以人物对话为主线展开叙述的。教学中启发学生抓住提示语中的关键词,(如“我轻轻地问”)来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人物的美好情感。小女孩的答话是朗读的重点,要让学生边读边想,用心领会,从中体会到这个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她虽然为了让妈妈高兴而摘花瓣,但却不忍心摘下整朵花,怕影响别人观赏的心理。

  具体的方法是分角色朗读,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体会小女孩话语中蕴含的亲情。抓住第5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让学生去发挥自己的想象。省略号省掉的会是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出小女孩不但懂事,而且还有着一颗美好的心。她不光为了妈妈,还要想到别人。

  4、学习第四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作者听了小女孩的话以后,为什么买了两盆月季花?为什么要摆放一盆在母亲的窗台上?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小女孩的行动,给作者心灵上带来的极大震撼与感染。

  5、最后总结,①抓住题眼,加强对“飘香”象征意义的理解。解答揭题时提出的疑问。这一点要注意,准确地进行点拨、引导。②根据板书对全文进行概括性复习。

《花瓣飘香》的教案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让学生能体会父母的爱,对父母有颗感恩的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课题,读好课题。

  读好课题(突出花瓣美、香)。

  读得真好,老师就好象闻到了飘来的淡淡清香。

  2、这是什么花的花瓣,幽香沁人心脾啊!(月季花)

  二、学习课文1自然段

  1、课文是怎样来写丛月季的?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⑴(花多,花美)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引导看图体会“红艳艳”。

  ⑵谁来读这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过渡:这么美的月季花,她让我们认识了一位小女孩?

  三、学习课文2-10自然段。

  1、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子呢?请你们自由地读读课文。

  学生交流。板书:懂事(爱花爱妈妈)

  (1)哪些地方看出小女孩喜欢花的?

  卡1:一天清晨,......跑远了。

  用“△”标出表示动作的词。交流。读体会。

  卡2:“我舍不得把......”

  交流,读体会。

  (2)你又是从哪些地方看出体贴妈妈的。

  卡1:“妈妈生病了,......妈妈会高兴的。”

  交流,读体会。

  卡2:“爸爸在南沙......不要惹妈妈生气。”

  交流,读体会。

  2、小结:为了......虽然爱花......但还是......真是个懂事的小女孩啊!

  3、与小女孩对话的.还有一个我,我们来读一读我说的话。

  读句子,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学习第11自然段。

  1、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也深深打动了我。齐读11自然段。

  2、你是从哪里感受到我被打动的?

  引导学生体会“我买了一盆月季花送给小女孩。”

  “我把另一盆月季花放在母亲的阳台上。”

  3、师范读这一段。学生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五、延伸

  1、出示贺卡:这是一个女孩在三八妇女节的时候送给我的礼物----一张贺卡。你们猜猜是谁送的吗?它虽然很简单,有些地方甚至做得特别粗糙。但是我很喜欢,也很感动。不是因为它的样子,也不是因为她的颜色。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学生交流)

  还有一句原话:妈妈,我没有钱买礼物,但这是我亲手做的,意义不一样。

  2、你也是爸爸妈妈的孩子,那你会做些什么呢?

  3、学到这,我们再来读读课题,这时,你又有什么体会呢?

  (花瓣飘香)

  (关心妈妈的小女孩就像那花瓣飘着淡淡的清香)

《花瓣飘香》的教案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的意思。

  3、感知课文大意,能理清文章脉络。

  4、初步体会小女孩和母亲之间真挚、纯朴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初步感悟小女孩和母亲之间真挚、纯朴的情感。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一幅月季花图。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朵月季花?你了解月季花吗?有一位小女孩,她和我们一样也很喜欢月季花,大家想认识她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2、板书课题:花瓣飘香

  3、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

  3、把你觉得最有挑战性的段落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如果同桌认为他读得好,就在这一自然段旁边奖励他一个。

  三、检查读书情况

  1、师:得到刚的同学请举手。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很投入,现在请你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最佳朗读水平。

  2、指名学生读书

  预设一:第3小节

  1、第3节:一生读第3节。(出示第3节内容)

  师指出拿措惶恐是生字,指名读。

  措:找形近字(借、错),理解。

  惶恐: 指读、齐读、识记、理解。

  这一节的拦路虎被我们解决了,相信你会读得更好。(指读---还有谁读得跟他一样好---男女生赛读---齐读)。

  2、引读第4---10小节。(出示4---10小节内容)师:这几小节你除了读第3小节外,还读了哪一小节?

  (1)指名读第5节:指出舍是多音字,其它的读音是什么?

  (2)第9节:一生读第9节。教读惹,选择字义。师范写,生描红。(指读---一二两组与三四两组赛读)

  3、这几小节就是我与小女孩的对话,你们同桌两个对对话(同桌互读----指读)

  4、小结:我与小女孩的对话,说了什么?(写我通过与小女孩的对话,得知她摘花是为了送给生病的.妈妈。)板书:谈花

  预设二:第2小节

  1、第2节:一生读第2节。

  2、师指出俯摘捧是生字,指名读。

  3、告诉学生这三个都是动词(动作演示)

  4、字形识记:

  俯:(师说字谜)一人到庙前,一人到寺下。

  摘:请两个学生上黑板写,写对了表扬,写错了纠正。学生描红。

  捧:用熟字换边旁的方法记住(棒)

  5、师:把这些生字放到句子里面读,相信你一定会读得更通顺、流利(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

  6、通过读这一节,你们知道了什么?板书:摘花

  预设三:第11小节

  1、指读,评议。

  2、通过这一节的读书,你知道了什么?板书:送花

  预设四:第1小节

  1、指读。

  2、理解红艳艳。

  3、齐读,从这一节课文,你又知道了什么?板书:花开

  四、理清文章脉络

  1、书读到这里,我们知道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快速浏览课文,把表示时间的短语用画出来。

  2、交流,板书。

  五、概括主要内容

  1、快速浏览一下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同桌互说---指名说)

  2、围绕小女孩摘花瓣这件事,你心中有什么疑问?

  (1)怎么摘花瓣的?(2)为什么只摘花瓣?(3)摘花瓣做什么?

  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补充习题二、三。

  板书设计:

  6 花瓣飘香

  一、花 开 (1)

  二、一天清晨:摘花(2)

  三、几天后的一个清晨:谈花(3---10)

  四、第二天早晨:送花(11)

《花瓣飘香》的教案9

  目睹教学现状,分析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发现作为课前准备的教材解读十分重要。我觉得在进行教材解读时,应先澄清几个问题。

  1、解读≠教学

  解读虽然不等于教学,但总是想为教学服务的。拿到一文章,当我们来进行教材解读的时候,总是应该尽量读得透一些,广一些,深一些,我们并不需要把解读到的方方面面都在教学的过程中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但我们较全面的解读是有助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备无患、随机应变的,而不会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感到束手无策。

  就拿《花瓣飘香》来说,读了课题和文本之后,马上产生了疑惑:如果仅仅看课题,往往会以为这是一写景的美文,可文本展现给我们的都是一个懂事小女孩的故事,课题内容和文本内容该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在反复的朗读和思考中,读出了课题中的“花瓣”不仅本指“花瓣”,更代指“小女孩”。“花瓣”有艳丽的色彩,美丽的外表(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而“小女孩”懂事(我很不愿意用美丽的心灵等词汇来定义小女孩,那会使她显得遥不可及),“懂事”就是她“美”的具体化,“懂事的小女孩”是美丽的,如艳丽的花瓣。花瓣淡淡的香味倾人心脾,而小女孩的懂事也浸染了“我”(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窗台上。)。美的东西总是让人难以抗拒,难以阻挡,于是就这样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着。我想这才是课题真正的含义所在吧。

  如果这课文仅仅是从小女孩的角度来解读的话,那是不够全面的。文中的“我”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我”怎样的一个人呢?“我”是一个爱花的人(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花是不是我亲手种植的有什么关系,关键是它在“我”家门前,还开得红艳艳的。正因为“我”爱花,所以才会爱花朵般的小女孩(一年级的孩子就知道“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呵呵),才会对被“我”家门前的花香吸引而来的摘花“小女孩”轻轻地问。这是什么?这是对心灵的呵护,对美的爱护。反之,如果小女孩不是遭遇到了“我”,或许她会经历完全不同的一次经历啊!读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友的疑惑:“为什么作者家门前有月季,而又去买两盆呢?”此时该解惑了吧!

  其实,只有我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进行文本的解读,我们也才能更深刻地去领会文本所蕴含的丰富含义。

  2、懂情≠动情

  当我们阅读一文章时,我们很容易明白文章要抒发什么情,明白什么理。比如《花瓣飘香》抒发的是爱父母之情,明的是敬爱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理。可问题是懂情并不等于动情,我们的教学只有让学生动情,情的教学才真正有了效果。当我们来阅读《花瓣飘香》时,我相信我们都感动了,被这样一个懂事的小女孩打动了。可我们是谁?我们是为人父母者,是成年人。就算你还没有为人父母,但因为你有了较丰富的经历和阅读史,你的情感也就显得更为丰富。可打动了我们就一定能打动了孩子吗?你只要让学生读一遍课文,然后你问他们:“你喜欢这个小女孩吗,为什么?”“你觉得这个小女孩是个怎样的人?”“你想对小女孩说什么?”“学了这课文,你懂得了什么?”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他们一定是滔滔不绝,课堂上呈现的是一片热闹的景象。这说明他们也是很明白课文要抒什么情,明什么理的。可真正打动他们了吗?他们那根心灵之弦真的被拨动了吗?应该重重打一个问号。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往往是说得天花乱醉,做得却是一塌糊涂,因为他们已经学会了说官话,说套话,说老师需要的话,而他们的心灵之门始终关闭着没有打开。作为教者,他就不能仅仅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解读这份情,更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解读,从而开启他们的心灵。

  怎么让学生“动情”?那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读出文中的“动情点”,从而使学生跟文中的人产生心灵的沟通,并且是符合他们那个年龄层次的心理成长期的心灵沟通。文中的小女孩和学生年龄相仿,她的眼眶里为什么闪动着泪花?是想爸爸了?是担心妈妈了?是感动恐惧和害怕?是感动孤独和寂寞?让和小女孩一般大的学生去揣摩小女孩此时复杂的.心情,他们就会从自身经验出发,回答出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的真切话语。在用自身经验揣摩小女孩心理的过程中,学生和小女孩就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时的课堂或许静寂,或许凝重,如果你看到一滴泪花,听到一声哭泣,那真是情之所动,何许音乐的渲染,何许教者的煽情。

  3、训练vs燃情

  一位教师告诉我他最近听了一节好课,我便问他好在哪里?他说教室里是哭声一片!从他的回答中,可得知学生动情了,至于“情”是怎么动起来的,我们且不去考证,但仅从“情”的角度来教学是否成功,是有失偏颇的。许多一线老师发现,大多名师在进行公开教学时,都选择易动情的文章,搞得听课者和学生都情乎情乎的,呵呵!我想如果仅仅着眼于情,既不能体现年段教学特点,也不符合课程的要求。

  《花瓣飘香》这课文主要是以对话形式展开的,依据年段特点和课程要求,我觉得该重点抓住这一段的教学,训练学生学会抓住人物对话来揣摩人物的心理和分析人物的性格。人物说了什么,课文中一目了然,无须多费口舌。该突出揣摩的是人物对话展开时的神情和语气。人的面部表情是十分丰富的,而面部表情和语气都是心灵的外在表现。抓住了表情、语气这些外部之表就抓住了心灵之根。从哪儿可以看出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看着我。”小女孩是为生病的妈妈摘花的,她为什么还要如此不知所措、惶恐呢?从“不知所措”“惶恐”这两个词中,我们可以读出,小女孩是知道摘花不对的,她也是爱花之人(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越田野,跑远了。),注意“小心地、捧着、俯”这些词。可她明知不对,却为什么要做,她为什么非摘花给妈妈呢?想想整天躺在病床上闻着药水味的病人最想看到什么,想想现实中人们去看病人为什么总爱带一束花去?在矛盾的冲突中,小女孩的形象才会更显丰满。对话中,作者还有多次对小女孩神情的描写,如“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小女孩的眼眶里闪动着泪花”。透过“低着头、不要意思、闪动着泪花”这些神情,会看到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她的“懂事”还仅仅停留在所谓的尊敬长辈之孝道上吗?

  “动情”不是教学的全部,但是此类课文教学的必须,要让学生真正“动情”,还必须借助文本特有的表达方式,品词析句。只有在扎实的训练中,情才有所依,法才有所靠。

  汪晓铅评:

  非儿,我对你的三点意见持赞同的态度。

  就备课而言,正确、细致、深入地解读教材,是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处理教材、从而预设的前提。因此,作为执教者,解读既是自身的需要,更是为了学生。

  教师要通过充分的解读,获得对课文的正解,以此来保障对学生语文学习价值取向的引领。这是教师的天职。同时,许多时候,教师还要尽量估计到对同一课文可能出现的别解、新解,乃至误解、曲解。这在个人独自钻研时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新课文),但有了集体研究,特别是这样的专门的探讨,就容易办到了。

  对教材的“解读”应该包含着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即使是“正解”,也不宜直接“告诉”学生;至于“别解”、“新解”,只要合情合理,都应肯定;而“误解”则须消除,“曲解”则须纠正——我想这些已经成为共识。

  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对课文里的“情”,总是先要读懂,然后融入自己的情感,也即由“懂情”到“动情”的。教师先行一步,为的是巧妙、自然地引导学生在解读课文时,积极、自主地经历由“懂情”到“动情”的过程。

《花瓣飘香》的教案10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从小具有敬爱父母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1. 识字,写字,理解生字新词.

  2.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1. 生字卡片.

  2. 课文录音,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请大家摸一下在自己的桌肚里,能摸到什么吗 (课前准备好的月季花瓣)你们观察观察(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生交流)

  二, 出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花瓣飘香(多美,多么有诗意的一个题目啊)

  2,请学生读题(2位),学生齐读课题

  3,你看了这个题目有什么要说吗

  (什么叫花瓣飘香 花瓣飘香是什么意思 是什么花的花瓣瓢香

  过渡:其实大家要想知道的答案我们书中都有,就看大家是不是都是有心人了.

  三, 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自学小能手)

  要求:有句话说的好"不动笔墨不读书"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文章读通顺,读连贯,根据课后的生字表在文中画出生字词和你不懂的字.

  2,教学生字词(教学小能手)

  过渡:有首歌唱的好"朋友多了,路好走,我们学习也一样,学习的道路上朋友多了就轻松起来,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些新朋友.

  (1) 出示生字词(课件)

  (2) 学当小老师(学生自由起立领读)

  (3) 理解词语(在这些词中那些词你哪些已经会读,理解意思了,你是通过什么办法学会的你能把你理解的词读好吗 生读)

  (4) 齐读生字词

  3,再读课文(读书小能手)

  要求:我们现在已经交了好多好朋友,因此,这次读要比第一次(你们说要怎么样啊 )

  把生字词读准,课文读的更通顺.

  生自读课文(这次你可以读给别人听<同桌,老师,或者读给自己听)

  4,检查自读情况

  (1)请学生上讲台读课文(学生自愿上讲台为主)

  a上台的同学集体分配各自的朗读任务,

  b说说为什么这么分配,

  (2)教师鼓励及随时指导

  (3)台下同学小评委

  (4)鼓掌感谢

  5,解答疑问(答题小能手)

  过渡:在课文的一开始同学们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其实啊,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文中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快速的把课文读一遍,在这过程中希望大家能把自己找到的答案画下来,有句话说的好啊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1) 学生读文寻案

  (2) 学生交流

  (3) 师指导总结交流答案

  四, 初探课文(提问小能手)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我们的疑问都清除了,看来大家都很会读文章找答案吗!下面我们要看看谁最会提问题.

  (1)下面大家再次认真读课文,这次你读了课文后还有什么问题要提

  (2)学生互问互答.

  五, 比比赛赛

  过渡:拿出你的勇气,展现你的才气,又到了大家一比高低的时候了.上次有的同学输了不服气这次就要抓紧机会啦

  (1)把你认为自己读的最好的准备好(反复练读)

  (2)开始比赛

  六, 指导习字

  (1)指导容易出错的字的书写

  (2)指出是否有多音字

  (3)指导完成描红

  七, 课堂作业

  1,齐读生字

  2,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等词语.

  3,抓住关键词通过充分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摘花小姑娘给大家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2,小女孩已经给大家留下了初步的印象.不过,我们要真正认识这位小女孩还要细细地去读书,从字字句句中用心去感受人物的品质.

  二,品读感悟

  (一)读讲第二自然段.

  1,你看到小女孩摘花瓣了吗 在课文第几段 请你找出来.

  2,用心读,仔细想,能从中读出小女孩的懂事吗

  3,指读第二段.

  4,投影句子: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5,交流: 小朋友,读着读着,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么样的`小女孩

  6,小女孩很爱花,很珍惜这片花瓣.(板书:爱花)

  7,从哪些词语最能看出 (从"小心地","双手捧着")

  8,她为什么那么小心 (怕弄坏了花瓣,怕影响了整朵花,怕露水滚落……)

  9,她小心翼翼地摘,用双手轻轻捧着一片花瓣,如果不是爱花,怎么会这么郑重其事呢 其它小朋友读出来了吗

  10,你能不能给大家读一读 (能不能再小心一点 再轻一点 别忘了花瓣上还带着露水呢……)

  11,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12,过渡:是啊,小女孩摘了花瓣之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当你第一次读到这里的时候,你产生过什么想法吗 (她为什么只摘花瓣 摘花瓣做什么 )

  13,是啊,课文中的我就是这么想的,所有读这个故事的人都是这么想的那就让我们再深入地读一读课文.相信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读悟3-10自然段.

  1,小女孩为什么只摘花瓣呢 要求:轻轻地读读,3-5自然段,找出你觉得小女孩懂事的句子,划上波浪线.然后认真读一读.

  2,学生自由朗读交流.

  3,投影句子: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为什么只摘花瓣呢 "我轻轻地问.

  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1)现在请小朋友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2)"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看出小女孩很懂事.(懂事在哪里呢 )

  (3)小女孩为什么"舍不得摘整朵花"呢 (因为花很美)

  (4)这是一朵怎样的花呢 你能从课文中读出来吗

  (5)读书就是要前后联系起来读,"瞻前顾后"这样才能读得更明白.谢谢你教给我们读书的方法.

  (6)你们看——(相机出示花)红艳艳的月季花,绒布一样柔软的花瓣,带着亮晶晶的露水, 散发着阵阵清香 …… 看到这么娇艳的花朵,谁会忍心摘下它呢

  让它美美的开着, 装点大地吧!"舍不得摘整朵花",正是小女孩爱花的表现啊!看来她是个——的孩子 爱花的,爱美的孩子.(板书:爱花)

  (7)爱美是人之常情,为什么在被我叫住以后要"惶恐"呢 请你自己再读读这段话,想一想.

  (8)"惶恐"是什么意思 小女孩惊慌害怕什么 此时此刻,她心里怎么想 (摘了花瓣,怕我批评.)

  (9)因为害怕,所以她就显得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非常的尴尬,"这是哪一个词的意思 读好词语:不知所措

  (10)一个恐惧,一个不知所措,你觉得小女孩又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板书:善良

  (11)我们来感受一下这位爱花又善良的小女孩.分角色读人物对话.

  (12)看看小女孩的话后面为什么有6个小点 (省略号)她还想说什么 你能帮助她说出来吗 她有点不好意思呢!

  4,花这么美,摘花瓣不是也会破坏它的美吗 为什么她还要摘呢 自由读读6-9自然段,你一定很快就会回答的

  (1)出示句子: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你爸爸呢 "

  "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A(1)把花瓣送给妈妈,让病中的妈妈高兴.可见小女孩是个孝敬妈妈的好孩子.(板书:孝顺)

  (2)想一想:妈妈摸着这绒布一样柔软地花瓣,闻着这淡淡的清香,会说些什么

  (3)是呀,一片花瓣是多么微不足道,但却可以换来妈妈的笑容,甚至妈妈的健康,小女孩是多么高兴啊!

  (4)小女孩就是这样想着,所以她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是怎样说的 你能加上"——地说"来读一读

   一边读,一边想象着妈妈高兴的样子,你一定也会很幸福的

   小女孩这样做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B(1)小女孩还是个听话的好孩子.(板书:听话)"爸爸来信叫他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不仅没有惹妈妈生气,而且——

  她这样做了,想想她在回信中会怎样对爸爸说呢

  (2)小女孩的眼里闪动着泪花,这是什么样的泪花 (高兴的泪,幸福的泪!激动的泪!)

  5,小结:为了安慰病中的妈妈,小女孩虽然舍不得那么美的月季花,

  但还是忍不住摘下了带着露水的花瓣,为的是让妈妈摸一摸,闻一闻,让妈妈的心情好起来,让妈妈的病好起来,多么有孝心的孩子!

  6,难怪我要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7,一心想着爸爸的嘱咐,不仅不让妈妈生气,而且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妈妈的孝顺,让爸爸安心当解放军保卫祖国,多么听话的孩子!

  所以我们也要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8,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她摘花瓣的情景,相信你会你会读懂更多!

  再次投影第三段:

  (1)为什么要"双手捧着" 为什么飞快地跑 (怕露水滚落,怕风把花瓣吹走,急着跑去把花瓣送给妈妈,怕露水干了,怕香味会散掉……

  (2)她捧着的仅仅是一片花瓣吗 不是.还是什么 (板书"花瓣")

   还是一颗孝顺妈妈的心!

   还是一片浓浓的亲情!

  (3)妈妈闻到的仅仅是月季花的香味吗 不是.(板书"飘香")

   还是孩子的一片孝心!一份真情!

  (4)现在谁来读读课题——花瓣飘香.

   闻到了,淡淡的香味!

   感受到了,女儿对妈妈的深情!

  (5)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一读——花瓣飘香——

  9,小朋友,课文到这里应该可以结束了.可课文还有一段,写的是什么呢

  (三)读悟最后一段.

  1,指名读11小节.

  2,这段不写可不可以

  3,在我送给小女孩的月季花中,包含着什么

  4,在我放在母亲阳台上地月季花中,又包含着什么

  (受到小女孩的感动,希望小女孩的妈妈快点好起来.我也更加明白了孝敬长辈的道理.)

  5,用心读读这段话.深深地读到我们的心里去,好吗 齐读.

  6,小朋友,一片花瓣,一盆月季,凝聚了孩子对妈妈的多少真情,

  7,认识这么一位可爱的懂事的小女孩,是多么幸运,多么令人感动,老师忍不住也想吟一首小诗,

  8,这样吧,当音乐响起来的时候,我们先默默地在心里读一边,然后一起来深情地吟诵——

  花朵在晨风中摇曳,(yè)露珠在花瓣上闪烁,一片花瓣,一声祝福.

  笑容在阳光里灿烂,心儿在幸福中欢腾.一句问候,一份亲情!

  花瓣映红了妈妈的笑脸,清香飘满了温馨的小屋……可爱的女孩,

  你不就是那片晶莹的花瓣吗

  9,小朋友,帮忙给这首诗起个名字吧!

  好,就叫——"花瓣飘香!!"

  10,学了这篇课文,认识了这个可爱的小女孩,聪明的你们一定有话要说,谁先来说

  11,好,大胆地去实现你们的想法吧!让这浓浓的花香飘满我们每个孩子,每个妈妈的心头!

  板书: 花瓣飘香

  爱花

  小女孩 摘花瓣 善良

  懂事 孝顺

  听话

《花瓣飘香》的教案1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3、抓住关键词通过充分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抓住关键词通过充分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准备:课件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花瓣飘香,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我还没闻到花的香味,请再读一遍。

  2、课文中有好多词语来描述花的,你愿意来读一读吗?出示词语。

  读词时我们要一边读一边想象,如读红艳艳这个词时,我们的脑海中要出现“红”而且是非常鲜艳的那种。再读词。

  3、出示一朵月季花。这是一朵月季花,你能用上这些词语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词来描述一下吗?

  二、学习第一段。

  过渡:多么美的月季呀!我家门前可不是一朵,而是“一丛”上面开满了——引读第一段。出示第一段。

  学习第五段。

  过渡:这么美的月季花,你舍得摘吗?文中的小姑娘舍得吗?所以她说:——出示“我舍不得把整朵花摘了……”

  1、你也来舍不得地读一读。

  2、好为什么舍不得呢?

  3、从“舍不得”这个词中,你觉得小姑娘是个怎样的孩子?

  (爱花)板书

  (懂事)是的,她很懂事,这里的懂事表现在她对花的——

  三、学习第二段。

  过渡:她舍不得把整朵花摘了,于是她摘了花瓣。她是怎样摘花瓣的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她摘花瓣的句子。

  出示第二段。这句话中有很多描述小女孩摘花瓣的动作,你能找出来吗?

  1、交流。你愿意来读一读吗?要注意这些动词。

  2、你能告诉我她为什么要小心在摘呢?

  真是个爱花的孩子,那怕是一片小小的花瓣,她都那么小心,生怕碰坏了别的花瓣。

  3、那她为什么要双手捧着呢?

  是呀,那怕是一片小小的花瓣,她都把它当成宝贝一样,双手捧着。

  4、那边有路她不走,为什么要穿过田野,还要跑得这么快呢?

  赶着回家给妈妈。你能联系下文来理解,真会读书。

  害怕,文中没有写出来的,你都能体会出来,真了不起!

  5、让我们带着这几份感受,一起读好这一段。

  四、学习第三段。

  过渡:这么爱花的孩子,她为什么要摘花瓣呢?我的内心感到不解。于是在小姑娘又一次摘花瓣时,我叫住了她,她有什么表现呢?

  出示:和“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1、从“不知所措、惶恐”这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了小姑娘此时的内心是怎样的?她怕什么呢?

  2、虽然一片小小的花瓣不影响整丛花的美观,但小姑娘在我的面前,好像是犯了大错一样。读“她拿着花瓣……”

  3、从她的神态,我们会到了她内心的不安。读……

  4、就是这么一个爱花的女孩,她摘了一片花瓣,又被人看见了,可以想像当时她的窘迫与尴尬。所以当我问她为什么摘花瓣时,她在回答时是——出示第五段

  5、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除了舍不得,你还体会到了什么?(难为情)你也难为情地读一读。

  五、学习第十段。

  过渡:真是个爱花的孩子,难怪作者要夸她——出示第十段。

  1、你也来夸一夸她。我们一起来夸一夸她。齐读。

  六、学习第七段。

  过渡:这么爱花的孩子,摘花瓣是为了什么呀?我们仍能从她的语言中找到答案。(送给妈妈)

  原来是这样啊!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出示第七段。

  第一次读这句话时,我就想如果我也有一个这么关心我,爱我的女儿,那我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妈妈!于是我把这段话读了一遍又一遍。

  你也来读一读这句话,你又会想到什么呢?生交流。

  1、(生病、难受)带着这种感受,你来读一读。

  2、你呢,花瓣很舒服,带着这种感受,你也来读一读。

  一想到小小的花瓣能让妈妈高兴,她的内心就充满幸福,让我们怀着幸福感一起来读一读这段。

  3、为了安慰妈妈,小女孩虽然舍不得,但还是忍不住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来到妈妈的病床前,她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指名说。相机评价。

  (谢谢你这花瓣很香。

  谢谢你,孩子,这花瓣比整朵花都好看。

  真是我的乖女儿,我太喜欢这片花瓣了。

  妈妈真高兴,我的病也好多了。)

  4、同学们说得真好!此时你觉得小女孩是个怎样的人?板书:孝顺

  七、学习第九段。

  过渡:妈妈生病了,爸爸怎么不在她身边照顾呢?作者忍不住又问:孩子,你爸爸呢?出示第九段。

  不提到爸爸还好,一提到你爸爸,小女孩的眼眶里——

  1、此时此刻,她会想起和爸爸在一起的哪些事呢?

  和爸爸在一起的日子是多么幸福,可现在爸爸却在千里之外的南沙,想到这里小女孩的眼眶里——

  谁来读一读这段话。这是思念的泪花。

  2、在妈妈生病的日子里,她会对爸爸说些什么话呢?生交流。

  3、像她这么大的年龄,还需要别人的照顾,但小女孩却一直记着爸爸的嘱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她对妈妈的孝心。此时你觉得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听话

  4、多么听话的孩子呀!怪不得作者要夸她——齐读这句话。

  八、体会我上个怎样的人。

  1、文中除了小女孩,还有一个人物。就是——,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那个词看出来?“轻轻”真不错,你已经会从人物说话的语气中体会到她的内心。老师送你一个词:“和蔼可亲”齐读这个词。

  2、我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所以我一直是在轻轻地问。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她们的对话。分角色朗读。

  九、升华主题。

  1、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把小姑娘吸引到我家门前,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像绒布一样的花瓣,给小姑娘的妈妈带去了安慰和希望,懂事的小女孩深深地感染了我,于是第二天清晨——出示第十一段。齐读

  2、我想在这两盆花下放一张贺卡,贺卡上该写什么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张写一写。生交流。

  3、身边值得我们关心的人有很多,假如你也有这么一朵月季花,你会送给谁呢?又会对她他说些什么呢?和同桌交流交流。愿意说给我听吗?

  4、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都是个懂事的孩子!出示《懂事》

  同学们,让我们也去做一做,用你独特的方式向关心过你的人表一份心意,让我们的爱心就像这芬芳的花瓣一样,向周围的人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主要是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花瓣飘香》的香味如何才能飘出来呢?“动情”不是教学的全部,但是此类课文教学的必须,要让学生真正“动情”,还必须借助文本特有的表达方式,品词析句。只有在扎实的训练中,情才有所依,感才有所靠,依据年段特点和课程要求,我训练学生学会抓住人物对话来揣摩人物的心理和分析人物的性格。教学时抓住一个问题: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小姑娘?然后围绕“懂事”,立足于三组对话,展开研究性学习。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堂应该成为生活的课堂,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情境,形成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使他们“本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花瓣飘香》的教案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就应带领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理解课文,进行思想、情感的启迪与感染。在品读中加深学生的体验,使情感升华,从而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如《花瓣飘香》教学片断:

  师:出示填空:这是一片_____的花瓣。这是一片什么样的花瓣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相应的答案,看谁填的答案多。(生自读课文后回答)

  生(1):这是一片红艳艳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花瓣。从“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看出。

  生(2):这是一片带露水的花瓣。从“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一片带露水的花瓣。”看出。

  生(3):这是一片摸上去像绒布一样的花瓣。从“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看出。

  生(4):这是一片飘着淡淡花香的花瓣。从“闻起来有淡淡的花香。”以及课题看出。

  师:自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结合刚才的填空描述“我家”门前的那丛月季。(生答略)

  生练说基础上师小结: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不少。那花朵红艳艳的真美。用手摸一摸软软的,滑滑的,像是摸在绒布上一样,真舒服。把鼻子凑上去,深深吸一口,那清香淡淡的、甜甜的。清晨,花瓣带着露水,连露水也带着红润。

  师:(指名读第二自然段)那小女孩捧着花瓣跑到哪去了呢?

  (生齐读第七自然段)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生:这是一个懂事的女孩。

  师:再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这个小女孩的`懂事。

  生(1):从“小心”、“捧”、“飞快”感受到了这个小女孩的懂事。

  生(2):“小心”说明小女孩怕摘坏花瓣,妈妈就看不到好看的花瓣了。

  生(3):“捧”说明小女孩生怕碰坏了花瓣,妈妈也看不到好看的花瓣了。

  生(4):“飞快”说明小女孩想让妈妈早点看到红艳艳的花瓣,摸到像绒布一样的花瓣,闻到花瓣那淡淡的清香,让妈妈高兴。

  师:看来这个花瓣在小女孩心中不一般,这代表着小女孩的一颗孝心。那现在再来看填空:这是一片_____的花瓣。

  生(1):这是一片代表小女孩孝心的花瓣。

  生(2):这是一片表达小女孩对妈妈关心爱护的花瓣。

  师:这是一片与众不同的花瓣,包含着小女孩的一片孝心。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反思:〕在数学教学中,分层练习是一种常见的训练方式。教师设计一些有层次的问题让学生练习,以达到深入探究,加深理解的目的。笔者将这种训练方式巧妙地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之中,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分层阅读”,就是教师在深入研究文本,开发文本的基础上,从不同层面挖掘文本中所蕴藏的“丰富资源”,并加以“提炼”。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之后,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阅读训练,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教师用“这是一片_____的花瓣。”这一填空引导学生通读课文,从整体上,从语言文字训练入手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理解了花瓣特点,有了深刻的印象,但这还只是停留在“部分”上。引导学生通过连贯的语言完整地表达花瓣的“形、神”特点,就将语言文字训练和理解课文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表达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接着引导学生抓住“小心”、“捧着”、“飞快”等关键词,品悟小女孩一颗了不起的孝心,在此基础上,再次从理性的高度完成“这是一片_____的花瓣。”填空,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上了新的台阶,情感得到了升华。

  读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手段。识字读文,是孩童接触知识的第一道门槛,也是孩子首次碰到的难题-----事物由形象忽而转变成了符号概念。而读正是这种“转变”所必不可少的第一程序。

  新课标指出“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引导学生认认真真地诵读了课文,感受到了花瓣的香美,接着让学生在反复品读第二自然段,深刻体会了小女孩的“孝心”,品悟到了生命真谛!

《花瓣飘香》的教案1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理解“手足无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3、抓住关键词通过充沛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质朴的亲情。

  教学准备:一束月季花、文字片、录音带

  预习要求:

  1、读通课文。

  2、查字典:俯、惶、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情境,初读课文。

  1、出示一束月季花,展示在讲台上。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这是今天清晨老师特意从花市场买来的,仔细观察一下,说说月季花怎么样?你们喜欢吗?(启发同学看看样子,闻闻香味)红艳艳的花朵在绿叶烘托下显得真美,还不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老师和同学们一样喜欢,有一位小女孩,她也很喜欢,大家想认识她吗?让俺们一起走进今天俺们要学习的课文。

  2、板书课题:花瓣飘香

  3、齐读课题。

  4、同学们在课前已经预习了,能把课文读通吗?愿意来读给大家听的请举手。看看课文,该请几位同学来读比较好呢?提示同学:课文写了哪几个时间段中发生的事?请你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出示:一天清晨(2)、几天后的一个清晨(3-10)、第二天早晨(11)

  第二局部比较长,请两位同学读,3-5、6-10,请4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可得仔细听,生字读准了没有、句子读通了没有,他们读完请你发表意见。

  5、同学分段朗读,读中相机正音,读后同学评价,教师给予肯定性评价。

  6、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谁来说说。(小女孩摘花瓣送妈妈)

  结合进行板书:摘花瓣

  二、引导自学,读中感悟。

  1、围绕小女孩“摘花瓣”这件事,同学们想深入了解哪些?教师激发同学思维,启发同学提问。(出示同学提出的问题)

  ⑴怎么摘花瓣的?

  ⑵为什么只摘花瓣呢?

  ⑶摘花瓣做什么?

  2、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几个有价值的问题,那下面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自身读书解决行吗?就请大家对照问题去读读相应的课文段落,圈圈画画,同桌两人还可以进行讨论。

  3、同学们自身读读课文,这三个问题都读懂了吗?指名回答。

  4、这篇课文描绘的情境美,展现的人物美,课文的语言也很美,想不想再去细细地读读。

  (一)探究问题1,学习第2段。

  1、怎么摘花瓣的?在哪一节?出示段落2,指名读,你觉得小女孩摘花瓣时怎样?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体会:俯在、小心地摘、双手捧着、飞快地)

  2、交流摘花的动作。

  3、谁来把小女孩摘花瓣的情形演演。都想演,恐怕花瓣摘光了,咱们商量一下,就请一位同学来演。同学上台扮演小女孩摘花瓣的情形。

  4、同学评价。

  5、请扮演同学自身说说:

  你摘花瓣时动作那么轻,为什么?(小心)

  你俯在花前闻到了什么?心里怎么想的?(多美多香的花呀!)

  你摘下以后是怎么拿的?再示范一下。(双手捧着)

  小小的一片花瓣为什么要“双手捧着”?

  (一片小小的花瓣包括了小女孩对妈妈的一份真情。)

  (怕花瓣上的露珠滚掉。)

  6、谁能把小女孩当时摘花瓣的情形读好呢?指名读,齐读。

  (二)探究问题2,学习第3-5段。

  1、“为什么只摘花瓣呢?”请你把3-5段连起来读读,

  ⑴指名答,板书:舍不得,怎么说的?(低着头不好意思)为什么?

  ⑵知道摘花瓣是不对的,还可以从哪儿看出来?(手足无措、惶恐),想象当时小女孩被俺叫住后的情形。(很突然,来不及反应;感到惊慌害怕)

  ⑶知道了,这句话该怎么读?指名读。

  ⑷俺理解她吗?哪儿看出来?(俺轻轻地问)(读读,她知道自身错了,俺当时不忍心责备她,)

  ⑸分角色读好3-5

  (三)探究问题3,学习第6-9段。

  1、摘花瓣做什么?出示6-9段,指名回答。

  ⑴送给生病的妈妈。

  ⑵为了让妈妈高兴。(板书:送给妈妈让妈妈高兴)

  让同学摸一摸,闻一闻,花瓣柔软舒服散发出淡淡清香,心里什么感觉?

  2、再读读还有什么原因?

  ⑴爸爸是一位捍卫祖国的边防战士。

  ⑵小女孩肯定会经常给爸爸写回信,在信中会说些什么呢?这是一位怎样的小朋友?(板书:听妈妈话,不惹妈妈生气)

  (爸爸远在千里,照顾不到妈妈,她不但不惹妈妈生气,还要让妈妈高兴;不但听妈妈的.话,还听爸爸的话。)

  ⑶小女孩想起了爸爸心里会怎样呢?(爸爸不在身边,妈妈又生病了,小女孩很难过)

  这是一位怎样的小朋友?(爱妈妈,懂事)

  ⑷分角色读好6-9段。

  三、总结升华,体验感情。

  1、读到这里,三个问题都理解了,此时你们最想说一句什么?

  真是个懂事的好小朋友。(同学齐读)板书:懂事的好小朋友

  2、老师也忍不住想吟诵一首小诗,读给你们听。(配乐朗诵,字幕滚动)

  3、这么美的文字、这么美的情境、这么可爱的女孩,课后自身再去读读把感受深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4、最后,请同学们给老师帮个忙,今天,老师特意买来了这一束美丽的月季花,课也结束了,这束花该怎么处置呢?老师想请你们出出主意。

  ⑴送给课文中的小女孩

  ⑵送给老师的妈妈

  ⑶送给同学们。愿你们就像那一片片带着清香的花瓣。

  花瓣飘香

  清晨,月季花上闪动着露珠,

  小女孩摘下一片花瓣,

  轻轻放在妈妈的枕边。

  表一份心愿,

  道一声祝福,

  妈妈的脸上漾起了微笑。

  小小的花瓣,

  像绒布一样柔软,

  淡淡的清香随风飘散。

  小小的女孩,

  像露珠一样透亮,

  你不就是那片清香的花瓣吗?

《花瓣飘香》的教案14

  一、导入

  看,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什么?(月季花)它是什么样的?摸一摸,闻一闻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花瓣飘香》

  2一起读课题:花瓣飘香

  二、整体感知

  1先请小朋友们来欣赏欣赏课文(课文动画)

  2还想听吗?再听一次,跟着电脑里的阿姨一起小声地读读

  3小朋友读得真认真,现在请学着阿姨的样子自己读读课文,一会用文中的句子来告诉老师,小女孩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出示板书:懂事)

  4下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找一找哪些句子最能体现出小女孩的懂事?

  5别着急说,学习小组互相讨论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过渡:看到很多小朋友讨论得热火朝天,老师真高兴,谁第一个来说说(指名回答)

  三、学习2-10小节

  A生若找出第7小节(出示: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会高兴的。)

  1指名回答

  2还有谁也找到了这一句,你也来读一读(看着大屏幕读)

  3你从哪里看出小女孩的懂事?(让妈妈高兴,关心妈妈)

  4大家也来把这句话读一读,细细地品位,你们一定也能读出小女孩的懂事。

  5谁能把它读好吗?你来试试

  6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

  从这一段中我们读出了小女孩的懂事,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能体现出小女孩的懂事?

  B若学生回答第5小节(出示: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

  1你找得真准,奖励你再读一次(看着大屏幕)

  2读得很有感情,谁能读得更好的?

  3你读得真好!告诉大家,你读的时候注意了什么呀?

  (我注意了前面的提示语,要低着头不好意思)(老师点一下课件)

  4是啊!这可是阅读的好方法呀!同学们可要记住哦!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读读

  5老师发现你们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了“舍不得”这个词,小女孩为什么会舍不得摘整朵花呀?

  6同学们看,这六个小点儿是什么标点符号呀?(省略号)

  7看来小女孩还有话没说完呢,同学们想象一下,她还回说些什么?你能把她的话说完吗?[

  (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花儿也是有生命的,这花儿多美呀,应该让大家欣赏)

  8多么懂事的.小女孩呀!谁再来读一读这段话!(指名读)

  9你真会读书!我们学着她的样子一起来试试!

  过渡:你还找到了什么句子?

  C若回答第9小节(出示:“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1你也来读一读!(看大屏幕)

  2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女孩的神态!(点课件: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3小女孩为什么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4别急着举手,把这一句仔细读一读再回答!

  5你来说!(担心妈妈,思念爸爸)

  6是啊,小女孩担心着生病的妈妈,又思念着生病的爸爸,她怎能不难过,怎能不流泪呢?

  7请同学们再去读一读,品味一下小女孩的懂事。

  过渡;你还找到了什么句子?

  D若回答第3段(出示:小女孩拿着花瓣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1生读句

  2请同学都来读读这一句,想一想,小女孩之所以会不知所措,惶恐,是因为什么?(知道错了)点课件,出示:不知所措,惶恐

  3是啊,可见小女孩的确很懂事,这句话该怎么读?谁愿意的?要注意小女孩的神态!(看着大屏幕读)

  4男生来试试!女生注意倾听!

  5女生也来比一比!读得更好了!

  E学习第2段(出示第二段)

  哪位聪明的小朋友能从第二段中看出小女孩的懂事的?请看大屏幕,细细读读第二小节,看看谁读得最仔细!

  2请大家再读读第二小节,看看小女孩是怎么摘花瓣的?

  3找出表示动作的词,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4指名说(俯下……)

  跟老师读一读

  5大家找得真准,读这一段时可要突出这些动词呀,你去读读看!

  6现在你能把这段读好吗?谁来读?(指名读)

  7读得真好!想一想,从哪儿能看出小女孩懂事?自由读读这一段!

  8指名说

  9你们真会思考!真正做到了边读边思,这可是我们阅读的好习惯呀!一起来读这一段!

  过渡;读到这儿,我们忍不住要说:小女孩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点板书)

  四、分角色朗读2-10小节

  多么乖巧懂事的女孩呀,谁也不忍心责怪她,请同学们读读2到10小节,一会我们来分角色朗读![

  1自读

  2全班分角色朗读

  (1)选两个小朋友读,其他小朋友读旁白(点评)

  (2)让我们再来体会一下那份浓浓的深情

  男生读“我”的话,女生读“小女孩”的话,老师读旁白

  五、学习第11小节

  1这小花瓣不仅温暖了妈妈的心,也感动了文中的“我”,轻轻地读课文的最后一小节!

  2从你们深情的朗读声中,老师相信你们已经读懂了作者的心思,读懂了这人世间最纯真,最动人的爱!

  六、质疑

  1让我们再一次走近这个懂事的小女孩,读一读整篇课文,这一次要边读边思考,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2交流讨论(选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讨论)

  (你会读书了,都读出问题来了!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百个问题还重要!)

  (你的问题真有价值!请同学再仔细地听一遍!我们来讨论讨论帮他解决!

  当然还有很多小朋友提出了问题,课上时间有限,我们课后再来交流、讨论。

  七、总结

  1多么动人的爱呀!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首美丽的小诗,请小朋友们欣赏,也可以跟着一念一念。(出示诗)

  2小朋友,你们对这个小女孩认识了吗?了解了吗?哦,我们都深深地了解了这位小女孩,她的确是个懂事的好孩子!(点板书)

  3这美丽的小花瓣一定也飞进了你们的心底,你们要怎么做个懂事的孩子呢?(生说,没时间就不说)

  4把你的设想写在花瓣上!

  5请你上来读一读!贴在黑板上

  6真是一群懂事的好孩子,老师仿佛也闻到了花瓣那淡淡的清香了!还有的小朋友也写得非常好,下课后我们再交流。

  7老师真高兴,我们三(3)班的小朋友是都是懂事的好孩子,同学们可要落实到行动上哦!下课!

《花瓣飘香》的教案15

  多“情”应笑我

  《花瓣飘香》是一篇生动优美的散文,清新淡雅的课文意境,充溢其间的浓浓温情,让人怦然心动。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我根据课文特点,着重通过情感线索的铺陈,有序组织教学,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把作者、小女孩、老师和学生的情感融为一体,由浅入深,渐入佳境,营造了情感的课堂。

  感知——撩起情感的帷幕

  【情境重现1】

  ……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认识一位非常可爱的小女孩。她就在我们的课文中。请你认真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小女孩做了一件什么事?

  生:读。

  师:谁来说说?

  生:课文说了这位小女孩摘一片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的事。

  生:课文说的是小女孩为了让妈妈高兴,到别人家门前摘花瓣的事。

  生:大家真会读书,一下子就了解了课文内容。

  ……

  师:课文的哪一段说的是小女孩摘花瓣的情景?

  生:第二自然段。

  师:请大家认真读一读,看看小女孩是怎样摘花瓣的?

  ……

  【现象透视】

  情感的激发需要一定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文本。而激发情感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感知文本。感知的主要任务是初知课文大意,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描绘的情感“场”。学生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活动,已经了解到“小女孩为妈妈摘花瓣”的事情,从而自然地进入到小女孩和妈妈的世界中,可以说“感知”,已经撩起了学生情感的帷幕。

  明像——积蓄情感之“势能”

  【情境重现2】

  镜头一:

  ……

  师:谁来说说小女孩是怎样摘花瓣的?

  生:小女孩是俯下身子,小心地摘的。

  生:小女孩是双手捧着的。……

  师:大家已经注意到了小女孩摘花瓣时候的动作了,大家也来找一找,把小女孩摘花瓣动作的词儿用波浪线画下来。

  生:“俯下身子、小心地摘、双手捧着、飞快地跑……”

  师:大家找得真准,现在请你把这些词儿放到课文里,再用心地读一读,要读到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这样一位小女孩。

  生读。

  师:现在你能上来学着小女孩的样子摘一摘吗?

  生:上来演,俯下身子、小心地摘、双手捧着……

  ……

  镜头二:

  ……

  师:摸着这像绒布一样柔软的花瓣,闻着这淡淡的清香,小女孩的妈妈会说些什么呢?

  生:妈妈会说:“孩子,这花瓣摸着像绒布一样,真舒服啊!”

  生:妈妈可能会说:“闻着这淡淡的花香,我的病仿佛好多啦!真是我的乖女儿!”

  生:妈妈还可能说:“你真是我的好女儿,妈妈有你这样的女儿知足啦!”

  ……

  【现象透视】

  循文明像,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引导学生从文字中读出意象,也是语文课达成目标途中的重要环节。

  在“镜头一”中,学生通过阅读,把小女孩摘花的情境“过电影”,再通过“演一演”的形式,“小心地摘”、“双手捧着”“飞快地跑”在学生直观生动的表演中自然而然地得到再现和理解。为什么这样小心?双手捧着?明像的同时,学生又产生了极大的好奇,从而积蓄着情感生发的“势能”。

  在“镜头二”中,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再创造,进行“二度明像”,想象出了妈妈摸到花瓣,闻到花香以后的情景,也为体会女儿对妈妈的情感累积着强大的动力。

  感悟——掀起情感之波澜

  【情境重现3】

  师:不提到爸爸还好,为什么一提到“爸爸”,小女孩的眼里就闪动着泪花呢?想一想,此时此刻,她想起了哪些情景呢?

  生:想起了和爸爸一起到公园快乐地游玩。

  生:想起了生日的时候爸爸送给她生日礼物,她依偎在爸爸怀里的情景。

  生:想起了爸爸在家的时候他们一家人幸福的生活。……

  师:是啊,和爸爸在一起的日子是多么的幸福,但是现在,爸爸远在南沙当解放军,已经好久没有回来了,小女孩是多么的想念爸爸呀!这“闪动的泪花”,是思念的泪花呀!

  师:爸爸不在身边的日子,小女孩妈妈做了些什么呢?

  生:为妈妈做饭。

  生:帮妈妈搞卫生。

  生:可能还要为妈妈捶背、为妈妈按摩。

  生:有可能要帮妈妈去买早饭,或者买快餐。有时候还要做饭。……

  师:是啊,小女孩为了照顾妈妈,不知做了多少事情,她还是一个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啊,她是多么能干,不仅没有惹妈妈生气,而且一个人和承担起了照顾妈妈为家庭分忧的重任,此时此刻,她一定也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自豪,所以,这“闪动的泪花”,也是自豪的'泪花啊!

  师:孩子们,想一想,小女孩在给爸爸的回信中会说些什么呢?

  生:她会说:“爸爸,请你放心,我没有惹妈妈生气,我还给妈妈摘了花瓣呢!”

  生:小女孩会说:“爸爸,妈妈现在虽然在生病,但是我会照顾好她的,现在她已经好多了!您就安心在南沙保卫祖国吧!”

  生:爸爸,你就放心吧,您的女儿很能干着呢!……

  师:是啊,看到妈妈高兴,能让爸爸放心,小女孩也就幸福无比!这“闪动的泪花”也是幸福的泪花啊……

  【现象透视】

  对“闪动着泪花”的感悟,通过“想起了哪些情景”、“为妈妈做了哪些事”、“回信中会说些什么”三个问题的思考展开。充分激活了学生与课文情境相关的生活积累,感悟出了这是“思念的泪花”、“骄傲的泪花”、“幸福的泪花”!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一方面体会着小女孩的心情,另一方面也激起了他们与小女孩相似情感的共鸣,老师的富有激情的话语又进一步渲染了课堂的情感氛围。如果说,学生的情感是一池春水的话,那么,这样的感悟如同微风,吹皱一池春水,继而在池面上掀起微澜,而在水面以下,早已经是风起云涌了。

  诵读——打开抒情之“闸门”

  【情境重现4】

  课文片段:

  (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接“情境重现2”中的“镜头2”)

  ……

  师:是啊,小女孩摘花瓣的时候,就是这样想的,妈妈摸花瓣时候说的话仿佛已经回响在她的耳边,闻到这淡淡花香露出的笑容仿佛也在她的眼前,所以她会怎么说这句话呢?谁来“说一说”?

  生:读。

  师:听出来了,妈妈生病了,你急在心里。花瓣这么美,这么香,你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吗?

  生:再读。——“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

  师:小女孩心中装的全是妈妈,一心想要让妈妈开心,这片美丽的花瓣真的能让妈妈高兴吗?

  生:再读。——“妈妈会高兴的!”

  师:你的心里装的全是妈妈,你一心让妈妈的病好起来……你读得那么投入,相信你也一定是个好孩子。让我们一起来用心地读一读。

  ……

  【现象透视】

  “读”为心声。理解感悟的文字只有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才能将其间蕴含的情感有效地抒发和宣泄。而这引导抒发的过程便是对文本再次感悟提升的过程。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老师不断地通过“暗示”,引发学生对文字的再次感悟,从而“由内而外”地诱发学生将体悟到的情感进行有效的表达。好的朗读不是“摹情”,而是真正的“动情”,一种自然真切的流淌。老师的朗读点拨,恰似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宣泄情感的“闸门”,浓浓的真情从中汩汩流出。

  延伸——绵延情感之余波……

  【情境重现5】

  师:在下课前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要请大家帮忙,老师这里的一瓶月季花(课前老师特意去买的,作为教具使用)该怎么办呢?请大家为我出出主意。

  生:可以送给那个小女孩。

  师:找不到她啊,怎么办?

  生:可以送给上课最认真的同学。

  师:嗯,我想。这花包含着对同学进步的肯定,不错的主意,谢谢你!

  生:可以送给你的妈妈,表达你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师: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看来课文中的小女孩给你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谢谢你的建议,我想我也会用最好的行动来表达对妈妈的爱。还有别的建议吗?

  生:放在教室的窗台上,让大家都来欣赏。

  师:让更多的人来分享这鲜艳的花,你是个有爱心的孩子……

  ……

  师:其实,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片美的花瓣,因为我们的心里都有着一颗珍贵的爱心。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课题吧——

  生(齐读)花瓣飘香!

  【现象透视】

  成功的情感课堂应该在激情澎湃之后余波绵延,余音缭绕。“给老师出出主意”的教学设计是延续情感的巧妙方式。看似平淡的问题将学生的“课堂情感”与“生活情感”有机衔接,激发的是学生对“善”与“美”的向往和追求,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级情感。不管是“送给妈妈”这样的与课文同层面上的建议,还是“奖励同学”或者“让人欣赏”的具有发散意义的做法,都表露着学生在体验了小女孩可贵的爱心之后的一种真实的情感。相信这样的情感应该是持久的,历久弥新的。

【《花瓣飘香》的教案】相关文章:

《花瓣飘香》教案04-12

《花瓣飘香》教案15篇01-21

《花瓣飘香》教学反思02-19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05-05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01-28

花瓣飘香教学反思 15篇02-21

《花瓣飘香》教学反思15篇03-19

花瓣儿“鱼”教案03-20

寻找幸运花瓣儿的教案02-10

中班数学《数花瓣》教案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