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我》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认识自我》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认识自我》教案1
一活动主题:
认识“新”学期
二活动内容:
1)认识新同学,新教师;
2)进行“合作”的游戏活动,结合课本“不合作”漫画;
3)了解高中学习内容及方法;
4)了解本学期学习.计划;
5)定制语文学习目标
三活动目的
1)帮助同学尽快适应新环境下的新学习;
2)学习“合作”的人文精神,建立集体主义观念;
3)明确本学期及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方向。
四活动方式:
竞赛,讨论,游戏
五活动流程
1)介绍本堂课目标/内容
目标:认识你周围,认识新环境下的新学习,培养语文学习中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内容:游戏,比赛,演说
2)检查语文课准备情况
请同学们起立,教师巡走,表扬准备充分的同学:课本/笔记本/笔/词典
借此机会告诉大家,语文课课前程分钟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如何做好课前5分钟准备。
3)聆听他人,亮出自己
活动方式:竞赛
分8组同学,每组7人,每人准备一支笔,一张白纸,选出组长。
A.组内成员按照顺序进行“亮出自己”的个人介绍,介绍过程中每人至少使用三个形容词,将形容词记录在白纸上;
B.根据介绍完成的速度评分,最早完成的100分,其次95分,再次90分;
C.组长收取组内同学的记录交老师,词语全部书写正确的加5分,否则扣5分。
D.最后得分最多的为胜利者
该活动旨在让学生在互相了解的同时充分运用语言知识,锻炼表达能力,聆听能力。
4)“合作”游戏
取张大报纸,由4位同学表演单脚站上面,折成一半,再站,再折,再站,直到最后大家必须互相拥抱,互相依靠才能站好为止。
请同学们口头描述站报纸的情景。
请同学们讨论自己从这个游戏中获得的感受。
告诉同学们,在当今社会,随着分工的`逐渐细化,合作成为人们走向世界成功的必然途径。诺贝尔奖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总是颁发给个人,而现在,尤其在自然科学领域,奖项获得者日渐向两个人,向实验室方向发展。
不合作就是竞争,而竞争会削弱双方实力。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也就象刚才金鸡独立站报纸一样,倘没有互相扶持,互相帮助,就必定有全部倒地的危险。
5)合作漫画大家谈
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二页,阅读反省与阅读2,看右边的不合作漫画。
请几位同学就今天的活动谈谈自己的感想,谈自己对合作的认识,以及如何在今后的学习中贯彻合作精神。
6)关于教师的疑问:请同学自由提问,教师解答;
7)关于本学期课程,兼谈语文学习方法
i.语文实践能力增加,全面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ii.多种途径的语文学习:实践(采访/辩论/演讲),网上查找,报纸阅览,课外阅读;
iii.思考,感受,体验,领悟;寻找,观察,提问,表达,这是语文学习应有的思想行为
本学期要求:
课前准备:
每位同学都必须有《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词词典》/《成语词典》
平时准备:
周记本,要求每周周记3篇
笔记本 定时检查
8)布置作业
i.预习〈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在周记本上写你自己的梦想
ii.完成课本第4页 ,二题,2
iii.写周记,谈谈你对语文课的希冀
《认识自我》教案2
一、教材分析
1、设计依据:
(1)初中生有强烈的重新认识自我的需要
初中阶段是一个步人青春期的阶段,七年级是这一阶段的开始。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对“我是谁”有更多了解的渴望,然而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甚至会产生偏激或错误的认识,这时更需要受到正确的引导与帮助,因此有人说,“人的一生没有任何一个时期能比青春期更需要心理健康的指导”。正是基于学生在这一时期的特殊需要,这里专门设立了本单元,以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
(2)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生命质量的重要内涵
人的生命是平等的,但是,正是对自己生命意义与价值的不同的体会与认识,使不同人的生命有了不同的色彩。有位哲人说过这样的话,人的身体本身是轻盈的,或者说是轻飘的,只有在其充满了意义,选择了他所追求的价值之后,才会变得沉重而有份量。因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不同生命阶段(如青春期,青春)对自己生命的价值,有其不同的深度。只有认识和把握了这种生命的深度,并以此指导自己的生活,自我的生命与价值才会闪光,生活也才会有意义。因而,本单元设计在生命、青春与新自我的平台上,引导学生认识自我。
(3)处于社会转型期学生成长的特殊需要
商品化社会使得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也导致了“商品化”人格和金钱至上的“唯物质主义”的普遍盛行。处于从计划向市场管理体制的转轨过程中的我们,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或者说主流的价值观念也正经历很大的变化。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人往往容易出现社会价值认同与自我价值认同方面的模糊认识,特别容易迷失在物质至上的潮流中。现在的初中生,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生的新生代。在这个信息时代,从电视、电影、网络等现代传媒中收到的关于暴力、金钱、爱情、享乐等方面的庞杂信息,如果不能对这些信息进行合理的加工与认识,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自我定位与成长在现代社会中使得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自我非常重要。
(4)本单元依据的课程标准
在课程标准的“前言”中,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并指出“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处理好与他人、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认同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念……”。
在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分类目标中,也提出“热爱生命”“亲近自然,保护环境”“尊重他人”的目标。
本单元主要依据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部分,具体落实:
★“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
●1.1 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1.2 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活动。
●1.6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成长中的我”中“自尊自强”
●2.1 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
●2.2 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2.5 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本阶段学生的实际,引导他们深刻认识青春的意义与价值,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人把握自我的主动性,不断进行自我创新。
2、内容及结构(设计思路)分析:
《认识新自我》是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二单元。
从学生的成长特点而言,这一时期的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产生“我是初中生了”、“我长大了”等观念,开始与青春的亲密接触,青春时期的热情、朝气,连同青春的冲动一起叩响少年的心扉,容易出现对自己的一些错误认识,产生“逆反”、“从众”等有碍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心理。同样,这一时期的学生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答案,喜欢自己思考人生与意义等重大问题。
针对学生成长的这些特点,依据课标的目标要求和内容标准中的有关规定,我们设计了“认识新自我”这一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从认识生命的角度认识自我,接着,从了解青春的角度认识处于青春期的自我,最后从发展新自我的角度鼓励学生创造新的自我。与学生共同思索,一起探讨“青春”是什么?学生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烦恼?怎样让学生的青春更光彩?能不能让青春长在?为什么要珍爱生命?等等问题
本单元设计了三课以达成上述目标。
第3课“珍爱生命” 引导学生珍爱生命,从认识生命的'角度引导学生对生命进行思考,从自然生命与人类的生命的关系的广阔平台上认识人类生命的独特性,进而认识自己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从珍爱所有生命的意义上珍爱自己的生命,提升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第4课“欢快的青春节拍” 针对学生处于青春期的发展事实,引导学生认识青春期,了解青春,将自我定位于“青春”的大背景中,引导学生在了解青春的意义的基础上,认识处于青春期中的“我”,过欢快的、充满朝气、蓬勃向上的生活。
第5课“自我新期待” 在前两课的基础上,本课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并且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我,认识到自我是常新的,是可以变化、发展的。在这个前提下,以现代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偶像崇拜”为切人口,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新期待,主动把握自我,发展自我。
3、课时安排:如果一学期总课时为36节的话,那么本单元应安排13—15课时左右
课 时课 序课 题
第一课时第三课第一框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第二课时第二框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第三课时第三框生命的价值
第四课时第四课第一框走进青春:青春悄悄来
第五课时第一框走进青春:成长不烦恼
第六课时第二框感悟青春:青春误读
第七课时第二框感悟青春:青春畅想
第八课时第三框祝福青春
第九课时第五课第一框日新又新我常新:自我新认识
第十课时第一框日新又新我常新:认识自我的途径
第十一课时第二框发现自己的潜能
第十二课时第三框自我新形象
第十三课时
第十四课时主 题 探 究以“燃烧青春”为主题举办全班演讲比赛或编报比赛
《认识自我》教案3
1、认知目标:
使学生了解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情况,并深刻认识到“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及自我意识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正视和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3、能力目标
学会认识自我的途径与方法,通过自己以及同伴对自我形象的认识与评价,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形象,对自我有进一步的了解。
一、热身与导入(10分钟)
背后留言
1.活动目的协助学生认识自己眼中的我,及他人眼中的我。增进学生彼此熟悉的程度,增加班级凝聚力。
2.活动步骤
①每人拿出一张纸,在最上面一行写下自己的姓名,相互帮助用大头针把纸固定到自己的后背上。
②在同学的后背上写留言。
③10分钟后,同学们再次坐好,互相帮助摘下背后的爱心纸条,一起来分享
3.注意事项
1.活动之前要强调对待这次活动的态度:真诚,客观,负责;
2.在留言过程中,同学们不能讲话,要用非语言形式进行交流,留言内容是你对别人的认识,包括优点、缺点以及建议,还可以写上自己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
3.在活动中要及时的调整。
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
二、活动开展:(25分钟)
活动目标:
1.协助学生认识自己眼中的我,及他人眼中的我。
2.增进学生彼此熟悉的程度,增加班级凝聚力。
活动程序:
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A4影印纸。
学生两两分组,一人为甲,一人为乙(最好是找不熟悉的同学为伴)
1.甲先向乙介绍「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乙则在A4纸上记下甲所说之特质,历时五分钟。
2.教师宣布活动的规定为:「自我介绍者,在说了一个缺点之后,就必须说一个优点」。
3.五分钟后,甲乙角色互换,由乙向甲自我介绍五分钟,而甲做记录。
4.五分钟后,教师请甲乙两人取回对方记录的纸张,在背面的右上角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