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12-31 10:10:07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共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共5篇]

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在作品当中所倾注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

  2、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

  3、领悟作品语言,感受鲁迅先生独特的语言魅力。

  学习重点:

  对比手法的运用及作品的内蕴

  学习难点:

  领悟学习作品独特的语言

  学习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研讨、总结

  辅助用具: 幻灯片

  时间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看一幅图片,(出示幻灯片)。照片上的人物大家认识吗?(鲁迅),此学期我们已学过他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相信同学们对鲁迅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哪位学生能帮着大家回顾一下鲁迅呢?

  几个学生分别从不同方面对鲁迅作了介绍,我们今天就来再次领略一下鲁迅的博大的胸襟与坚强的斗志。打开课本,翻到第六课。(板书:雪 鲁迅)

  二、学习文章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划出不理解的生字词,查字典词典解决。(出示幻灯片上的生字词)(博识、处子、粘结、粘连、消释、褪尽、凛冽、旋风、旋转、脂粉奁)

  下面找一位学生来朗读一下这些字词。

  2、把握文章结构

  听录音朗读,看看作者共写了几个地方的雪,段落层次应怎样划分。

  (板书:江南的雪 朔方的雪)

  3、理解文章主旨

  作者在《雪》这篇文章当中写了江南雪与朔方的雪,那么作者是怎样对它们进行各自的描绘的`呢?又是怎样地把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下面我们就具体来探究一下这些问题。认真阅读课文,运用圈点勾划及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以下问题,每个小组任选一至两题。(出示幻灯片)

  (1)诗中所表现的江南雪与朔方雪的美,有怎样不同的特色?

  (2)江南雪的“美艳”具体表现在哪里?作者从哪些角度表现朔方雪的形态和气势?

  (3)关于江南雪和朔方的雪,作者是怎样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的?

  (4)写江南雪和朔方的雪与表现作者思想倾向有什么关系?

  小组内分析讨论,而后派代表进行发言。

  (1)(2)之后:你们能不能把描写江南雪与朔方雪的有关句子朗读一下?

  (3)之后:“塑雪罗汉”在作者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谁来有感情地朗读有关描写雪罗汉的段落呢?

  (4)之后:齐读最后两段。

  4、教师小结:

  本文作者对江南雪与朔方雪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江南的雪是温润的美,但不长久,相比而言,作者称赞的是在孤单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的雪。我们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既欣赏到了优美的江南雪景和壮美的朔方飞雪,又从中感受到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因此,这篇散文诗不仅是一支不同凡响的雪之绝唱,更是一曲响彻云霄的人的精神的赞歌!((板书:博大的胸襟 坚强的斗志)

  三、品味语言,感悟鲁迅的文章风格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的语言确有他的独到之处,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下面的几个问题,感受鲁迅语言的魅力。(出示幻灯片)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

  (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4)第四自然段中的“但是”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讨论之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所有的文字都是为文章的主旨服务的,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过程当中,也应学习鲁迅的这种严谨的文风,注意语言的运用。

  四、拓展延伸

  以前我们也学过不少关于雪的诗歌,请大家回忆一下,说出几句有关“雪”的诗句。

  五、课外练笔

  学习了鲁迅的《雪》,我想同学们一定对雪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吧。课余请以“雪”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六、板书设计:

  雪(鲁迅)

  江南的雪 滋润美艳、优美 怀念、向往衬托朔方的雪 独立不羁、壮美 赞美、追求(博大的胸襟、坚强的斗志)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掌握重要句子的含义。

  2、学习伟人的崇高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3、增强阅读能力。

  重难点

  1、学习伟人的崇高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2、增强阅读能力。

  学 习 过 程

  说 明

  预习板块

  3、 给黑体字注音:

  灯盏( )赫赫英名( )滑稽( )倔强( )卷帙( ) 狂妄( )

  2、改错别字:一劳勇逸( )切切私语( )兴高彩烈( )等因俸此( )

  探究板块

  阅读:(1)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们一直认为,太阳在黄道上每经过一个回归年的运行,都会回到前一年的起点上。但实际情况并不如此,它并没有完全回到原来这个起点上,而是还存在着一段微小的距离。这个差距,天文学上就叫做“岁差”。祖冲之在制订《大明历》时,第一次把岁差的影响引进到历法中去,从而使恒星年和太阳年有了分别,这在我国历法史上是一项划时代的贡献。

  (2)四六二年,祖冲之把他制定的新历,连同《上大明历表》,呈送给宋孝武帝刘骏,孝武帝召集有关大臣在朝廷上进行讨论。“时人少解历书,竟无异同之辩”。惟有刘骏的宠臣、太子旅贲中郎将戴法兴持反对意见,他责骂祖冲之的改历为“诬天背经”。当时年仅三十三岁的祖冲之,面对权贵,毫无惧色,他严正的指出:“愿闻显据,以窍理实”,“浮词虚贬,窃非所惧”。为了追求科学真理,他愿意听取确凿的证据来相互讨论,至于空洞的说教和虚构的贬斥,他是丝毫也不惧怕的。祖冲之根据天文实测的结果,针对戴法兴的谬论,逐条进行驳斥。他为此写的《驳议》,成了科学史上的闪耀着唯物主义光辉的重要文献。但是由于种种阻碍,《大明历》直到五一零年才正式颁布,这时已是祖冲之死后的第十年了。

  1.根据选文,用简洁的语言给“岁差”下一个定义。

  2.说说“愿闻显据,以窃理实”在文中的意思: 。

  3.为什么说祖冲之制定的《大明历》是我国历法史上的一项划时代的贡献?

  4.祖冲之如何对待别人的反对意见?

  5.联系课文,说说伽利略和祖冲之有哪些共同之处?读完文章对你又有哪些启发?

  检测板块

  下列加点词语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是( )A.在游戏时他制作了各式各样粗糙的像车、船、风车之类的小玩意儿。B.可是这儿却偏有一个青年学生,倔强到敢于用自己的实际观察来检验他的教授们的那些教条。C.这种狂妄行为必须加以制裁——为了大学的声名,也为了有益于他的灵魂。D.伽利略的教授们拒绝发给他医生文凭,因此他就离开了比萨大学。

  延伸板块

  《中国核物理的鼻祖——赵忠尧》(有改动)

  100年来,百年名校东南大学为祖国培养了15万多名高层次优秀人才。素有“中国核物理鼻祖”之称的赵忠尧,就是这众多东大学子中的佼佼者。

  赵忠尧,1902年6月27日生。1920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东南大学前身)数理化部。1927年赴美加州理工学院研究生院深造,1930年获得博士学位。赵忠尧进校时是化学专业,但他学习数学、物理同样认真,尤其是物理学得相当好。毕业后东南大学聘请他回来担任助教。任教期间,他工作勤奋踏实,深得物理学界前辈、哈佛大学博士叶企孙的青睐。正是以东南大学的任教为起点,赵忠尧开始了他的物理学教学和研究的生涯。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期间,赵忠尧通过“硬r射线在物理中的吸收系数”这一实验课题,发现了硬r射线通过重物质产生的反常吸收和特殊辐射,这是正负电子对的产生和泯灭过程的最实验根据。之后,他在美国《物理评论》发表了题为《硬r射线的散射》的论文,公布了他关于r射线方面的'新发现。两年后他的同学安德逊发现了正电子,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赵忠尧的实验成果证明,他是最早观察到正负电子对产生与泯灭的人。

  新中国,赵忠尧几经周折,终于带着30多箱器材回到祖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物理实验室,并使新中国于1955年就有了第一台700千电子伏的质子静电加速器。之后,他又主持研制成功第二台质子静电加速器,能量为250万千伏。通过这两台加速器的研制,赵忠尧发展了我国的真空技术、高电压技术、离子源技术,使我国较早迈入了核物理研究强国的行列,培养了包括杨振宁、李政道等一大批核物理的研究人才,为跻身世界核大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赵忠尧一生从事核物理学的研究,虽没有获得过应有的荣誉和地位,但他一直孜孜不倦、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从不喜欢张扬、表现自己。尽管毕业后一直未能再回母校东南大学,但他对祖国和世界物理学的卓越贡献无疑是对母亲培养的最大慰藉。1992年,他90高龄时,欣然提笔为母校90周年题辞:“热心教育改革,培育科技人才。”表达了对母校的无限关切之情。1998年5月28日,这位中国核物理的鼻祖辞别人世时,有人这样评价他:在中国物理学史上,他是一座丰碑;在中国物理学史上,他也是一棵明星。

  1.“鼻祖”在题目中的意思是什么?

  2.赵忠尧在大学学习期间选择专业上与伽利略有什么相似之处?

  3.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期间,赵忠尧进行了一项很有意义的实验,这次实验的成果表明了什么?

  4.赵忠尧在我国核物理研究方面作出了哪些贡献?他有哪些高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教学反思

  《斜塔上的实验》是亨利托马斯、达纳李托马斯二人写的一篇关于伽利略生平的人物传记节选。全文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来写,而是按照“摆动挂灯的启示——孩子和学生时代——比萨斜塔上的实验”的思路展开,描述了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自由落体定律的经过和他孩童、学生时代时的情况,表现了他不轻信权威,坚持用实验来检验理论与探索新理论的科学思想和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甘为科学奉献终身的精神。在对课文进行简单的分析感知之后,让学生把文中的两个实验找了出来,对斜塔上的实验也就是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进行重点的分析。从语言方面进行剖析,找出表现主人公的句子,从而分析出主人公的勇于探索、注重实践、有迷信权威、热爱科学的精神品质。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对于伽利略的精神概括的详细具体,但是学生课前预习以及上课时过分依赖参考书,缺乏自己的思考,导致回答问题时思维受到束缚,甚至背离了问题,影响了课堂进度。除此之外,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时间过少。总之,通过《斜塔上的实验》这一课,我又进一步认识到了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我将更加努力,进一步完善教学中的不足。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10生字;注意“饼、载”等字的读音,“舅、魔、载、毯、幻”的字形,正确描摹“克、捡、饼、毯、念”等五个生字。积累文中有关的数量词的组。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能从第4——8节中选择最喜欢的一节背诵。

  3、能边读边想,了解作者的想法;能展开想象说说希望自己的房间是怎样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进行富有创意的想象。

  2、能展开想象说说希望自己的房间是怎样的。

  三、教学准备。

  1、教学媒体、生字卡片。

  2、学生课前准备:充分预习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在家里有自己的房间吗?

  你能用一、二句话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房间吗?

  2、看图。(图上是一间有门窗、有小床和小枕头的房子)

  课文中的“我”也有一间自己的房间,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吧!(揭示课题:5、我的房间)

  (二)整体感知,读通课文。

  1、交流课前预习的情况。

  师:那是一间怎样的房间呢?“我”喜欢自己的房间吗?

  2、请同学再读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小节与同桌交流。读一读。

  读文要求:借助字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交流找出的有关句子、小节。

  出示:那是一间有门窗、有小床和小枕头的屋子。妈妈常来帮我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爸爸也常来教我做功课。我的故事书、玩具,我从外面捡来的宝贝,都放在那里。我很喜欢我的房间。

  可是,想完了所有的幻想之后,我最最喜欢的还是——我自己现在的房间。在这里,我可以读书,可以幻想。

  4、指名读句。

  要求:读的人声音要响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听的人要认真倾听,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

  5、学习生字:捡、幻。

  “捡”——可做动作或换字“拾”来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看老师在田字格中书写“捡”。提醒学生注意左窄右宽。

  “幻”——让学生数数它共有几笔。集体书空。

  6、指导学生读出喜欢自己房间的语气。

  (三)深入学习第4——8节。

  1、“我”对我的房间有哪些幻想呢?请同学自己读读第4——8小节,完成填空题,然后在小组交流一下答案。

  出示:我希望我的房间变成( )、( )、( )、( )和( )。

  2、交流填空题的答案。

  我希望我的房间变成(汽车)、(飞机)、(潜水艇)、(魔屋)和(学校)。

  3、学习生字:魔。

  “魔”是什么结构的字?要把“ノ”拉长,“魔”好像披着大斗篷的鬼来了,可麻烦了!形象记忆。

  4、让学生加上数量词说说填空题。

  我希望我的房间是“一间魔术屋”,你能加上数量词再来说一说吗?

  5、引导学生质疑:

  师引说:我有一间自己的房间。那是一间~的屋子。妈妈~,爸爸~,~都放在那里。我很喜欢我的房间。可是,有时候,我希望我的房间跟现在不一样。我希望我的房间变成~。

  师: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我”很喜欢自己的房间,可为什么有时候又希望自己的房间跟现在的不一样呢?

  6、让学生带着上面这个问题再读读第4——8节,然后,小组讨论。

  7、指名分节读。

  (1)正音:饼、载、电鳗、橘子汽水。

  (2)字形:毯——要把“乚”拉长变成半包围结构的字。

  (3)注意“舅”的上半部分和“载”的笔画笔顺。

  8、交流思考题:

  (1)希望自己的房间变成汽车——可以看着它跑到搬了家的朋友那里,跟他一块儿玩。

  (2)希望房间变成飞机——去国外看望表哥和舅舅。

  (3)希望房间变成潜水艇——可以看到许多海里的生物。

  (4)希望房间变成魔术屋——可以吃爱吃的食物。

  (5)希望房间变成学校——自己当校长,老师和校车司机,载洋娃娃和狗熊去上学,很好玩。

  9、请学生谈谈最喜欢的小节并试着背一背。

  在学生交流最喜欢的小节并说说简单理由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我”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希望和朋友作伴,希望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

  (四)想象说话。

  1、引读最后一节。

  2、你希望自己的房间是什么呢?先自己准备再小组交流。

  3、指名交流。

  (五)写字指导。

  1、学生间互相说说要写好这几个汉字需注意什么?

  2、交流。

  3、教师概括。

  (1)捡、饼——左窄右宽。

  (2)变——上稍小,下稍大。

  (3)念——上稍大,下稍小。

  (4)毯——里面“炎”靠着竖中线,写在“乚”里面。

  五、教学效果反馈。

  提出问题,展开想象,是本单元的重点,而加强说话练习,增强练笔机会,也是本册教材教学中应当加以重视的,只有会独立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人才有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在本课我组织学生概括出作者希望自己的房间变成什么后,就引导学生质疑。学生联系上下文,提出了疑问:作者很喜欢自己的房间,可为什么有时候又希望自己的房间和现在不一样呢?学生确实从读文中发现了问题,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语感。

  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一条途径。本课教学中,让学生在学文后说说希望自己拥有一间怎样的房间,鼓励学生多角度展开想象,让学生进行富于创意的想象。学生通过这样的语言实践活动,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育学生给予比被给予更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育学生给予比被给予更快乐。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今天,我带来几件小礼物,奖给昨天家庭作业做的好的同学。给学生发礼物,请获奖者谈一谈此时的心情。

  2.教师小结,得到是快乐的,其实给予更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给予是快乐的》。希望同学们大胆地提出问题,学完课文将根据大家的提问,评选最佳问题和最佳提问人。

  二、感知发现

  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评价问题的质量。(估计学生会提出:谁给予谁?在怎样的情况下给予的?给予了什么?)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针对课题提问时,要抓住关键词"给予"进行思考。

  3.学生选择好的问题朗读思考。

  4.交流,请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新车 坐车、停车 承诺

  保罗的哥哥 保罗、保罗 小男孩、小男孩 弟弟

  坐车、观光 给予是快乐的

  保罗 小男孩及其弟弟、小男孩 保罗

  5.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简要地复述课文的内容。

  三、感悟发现

  1.教师引导:哪一个给予最珍贵?

  2.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

  3.交流。指名发言。引导学生展开争论,在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理解课文。

  4.由于给予,圣诞前夜,保罗、小男孩、小男孩的弟弟都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各有什么难忘?

  3.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

  4.交流,各组派代表发言。要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根据三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丰富、合理的想象。

  四、鉴赏发现

  1.朗读课文思考:你认为课文在选材、描绘等方面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2.讨论并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可能会提出:人物的语言描述的具体。以此为锲机,引导学生体会说话的语气,并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五、质疑问难

  1.学习中遇到哪些不懂的问题?

  2.学生质疑,共同讨论解决。同时评价问题的质量。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不能一有疑就问,应在深入思考后,的确无法解决问题才可以提问,问题要有助于对课文的深入思考。

  六、总结表彰

  1.请学生谈一谈学习的收获可包括对课文的理解、提问的方法等。(学生可能会提出:我知道了给予是快乐的。以此引导学生填空:保罗的哥哥因为

  而感到快乐, 小男孩因为 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 而感到快乐,我也曾因为 而感到快乐。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进一步受到助人为乐的教育。)

  2.师生共同评选最佳问题、最佳提问人,赠送小礼品,颁发荣誉证书。

  七、实践活动

  本课故事性强,人物角色鲜明,对话较多。让学生把课文改写成剧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排练,再组织汇报表演,评选最佳小演员。

语文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鸟,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它们为人类的生活增添了欢声笑语。可是现在,这种现象已经不存在了。贪婪的人类,毁掉了鸟儿的栖息地,也毁掉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爱护鸟类,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我们一起来弥补曾经犯下的错误,做一个爱鸟护鸟的人。这样,鸟类就会得到一个生存繁衍的良好环境,人类和鸟类不仅会有一个和谐的今天,还会有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和谐的明天。爱护鸟类,共享自然,愿这美好的希望承载着我们对鸟儿的祝福,越飞越高。

  教学目的

  1、通过这一课时的教学,让幼儿了解一些鸟和虫的知识。

  2、丰富鸟的名词会用这些词练习说话。

  3、幼儿能基本认识生字并指读课文。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重点与难点

  对生字的认读,并有感情的指读全文。

  过程设计

  1、版面设计,角色激情导入

  师:“小朋友们好,我是鸟的使者。今天我带来了一首很美的诗歌,诗歌里面有很多鸟看看小朋友都认得哪些小鸟?”

  出示儿歌《看鸟展》

  2、指读挂图

  (1)拍手跟读一遍

  师及时表扬并提出新要求

  (2)指读挂图一遍

  注意指字的正确并进行常规教学

  3、生字教学

  (1)孩子们的表现非常好,但是有些生字孩子们还是不能完全念好。要我们一起来把生字宝宝都学会好吗?

  逐个出示生字并组词:

  看(看见、看书) 鸟(小鸟、鸟蛋) 展(展出、展示) 报(报告、报纸) 信(相信、信封) 和(和平、和气) 飞(飞翔、飞机)

  (2)文字搬家

  反复敲打交织照应生字,并把生字分发给上课表现好的孩子。

  (3)文字回家

  字宝宝和小朋友玩的很开心,可它们想回家了,孩子们能找到字宝宝回家的路吗?

  要求孩子能把字卡放回挂图的相应文字上面

  4、看书本指读诗歌。

  分发课本,孩子正确指读全文,遇到困难及时帮助。

  5、抢答分发字卡结束课堂

  “孩子们今天的表现真是棒极了,会指会念还认识了这么多生字,为了表扬大家,我还有一份礼物哦。只要你认识这些生字宝宝,字宝宝就会跟着小朋友回家了。”

  结束部分

  师:“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们喜欢小鸟吗?我们应该怎么样呢?让我们一 起来做快乐的.小鸟吧!”

  活动反思

  语文是一个学生了解社会和学习的基础,建立在语文学习的基础上人们对社会和其他学科才有基本的认识和发展,语文的基础性要求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语言基础。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发现他们大脑比行动要发展得快,所以,教师应教会他们识字,只有能正确的识字,顺畅的阅读,才能写出正确的字。教师通过丰富刺激幼儿的直观感觉,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为小学教育奠定基础。

  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实验地的教师确实也领会了这一精神。评价应根据对象、场合不同而使用。对成绩差、自卑的学生,应多给一点;对处于优势的、骄傲的学生,应适可而止。因为适时的激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而过分的表扬会导致学生骄傲。最后,当学生答错时,应及时指出、纠正。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29

语文的教案09-23

语文《跳水》教案10-31

语文教案【经典】08-14

(精选)语文教案08-01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精选)08-27

[经典]语文教案09-02

[精选]语文教案08-09

【经典】语文教案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