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北京教案集锦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京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北京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读11个字(其中2个多音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学课文的能力
思品目标:
写出课文记叙的每件事的主要内容,或者给每件事拟一个题目。
教学重点:
了解蒋筑英的事迹,写出每件事情的主要内容,或者给每件事拟一个题目。
教学难点:
了解蒋筑英的.事迹,写出每件事情的主要内容,或者给每件事拟一个题目。
查阅资料:
查阅关于蒋筑英的资料。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数:1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了解蒋筑英的事迹,写出每件事情的主要内容,或者给每件事拟一个题目。
学生活动时间(约)30分钟
教师活动时间(约)10分钟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蒋筑英》这篇课文,谁来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蒋筑英。
生自由介绍,老师做适当补充。
二、 自由读文,进行预习
1.初读课文,达到文通句顺。
2.认读课后字词。憔悴 实践 隐瞒 呻吟
多音字:差(chāi chā) 校(jiào xiào)
3.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4.划分段落,同学评判
5.再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汇报,大家讨论评判。
三、 再读课文,思考通过阅读课文和搜集资料,你觉得蒋筑英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感觉到的?简单的写一写。
学生自学
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乐于奉献 无私奉献
你能将三件事个写一个题目吗?学生自由写,汇报。
四、 拓展延伸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写在书的空白处。
北京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能在音乐伴奏下一起跳藏舞。
2.感受藏族音乐、舞蹈的风格,喜爱学习民族舞蹈,体验民族文化的丰富和灿烂。
活动准备:
1.课件《美丽的青藏高原》
2.自制的藏族服饰:长袖(每人一对),彩色花纹围裙(女孩每人一条)
3.音乐《北京的金山上》
4.孩子对藏族的文化、风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学过藏舞的基本动作(靠步、三步一撩)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引入活动主题
1.引:我们伟大的祖国妈妈有56个民族宝宝,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群住在“世界屋脊”上的能歌善舞的人们。
2.播放课件(青藏高原的背景音乐下出现雪山、布达拉宫等西藏的标志性风景和跳舞的.藏族人民)
3.提问:你们知道住在青藏高原上的是什么少数民族吗?
他们的衣服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4.幼儿回答后教师:这些有着长袖子,系着彩色花纹围裙的是藏族的人们。
二、欣赏歌曲《北京的金山上》,熟悉歌曲的旋律
1.引:看过了藏族人民住的地方,我们一起来听听藏族的歌,歌曲的名字叫《北京的金山上》。
2.完整欣赏歌曲《北京的金山上》
3.教师与幼儿共同听音乐拍节奏,感受歌曲的旋律
三、学习舞蹈
1.教师穿上自制藏族服装,示范整个舞蹈动作,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这首《北京的金山上》这么好听,张老师忍不住要加入藏族小朋友一起跳藏舞,你们想看吗?
2.引导幼儿回忆舞蹈中的动作并模仿,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把整套舞蹈动作分解为5个动作,并示范介绍
3.幼儿跟教师练习舞蹈中的五个分解动作,练习时先将手上和脚上的动作分开练,然后手脚共跳
第一个八拍:双手放背后,含胸,左右靠步。
第二个八拍:一脚按拍子点地,双手一上一下翻动。
第三个八拍:手上左右平移袖子,左右靠步。
第四个八拍:走三个平步,手平放,第四拍左腿提膝向前,撩小腿,甩袖。
“巴扎嗨”:双手在身体的右前方做献哈达壮,弯腰屈膝,右脚跟前侧点地,“嗨”时双手合拳拍击一次原地上跳。
4.教师再次在音乐中完整地示范整个舞蹈,引导幼儿记住动作的顺序。
5.师幼一起在《北京的金山上》的音乐中完整地跳舞
四、舞蹈表演《北京的金山上》
1.幼儿穿上自制的藏服,在音乐中表演舞蹈《北京的金山上》
2.藏族大联欢:请家长与孩子一起来表演舞蹈《北京的金山上》
北京教案 篇3
教材设计理念: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通过学习要让学生了解北京,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首都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读课文学会字词。
教学难点:了解主要内容教育学生爱祖国。
教具:投影片
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投影出示“天安门”图片。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天安门在我国首都北京城的中央,今天我们共同走进第二课“北京”
伸出右手跟着老师来书写课题(强调北的笔顺)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课前老师安排了搜集有关北京的资料或图片你们完成了吗?好,谁能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生自由介绍。
2、同学介绍很多有关北京的资料,那么文章中又向我们介绍了一个怎样的北京那?请同学们把书打开。
3、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度准字音。
4、再读文,一边看着字一边看着音来读,要把句子读通顺。
5、浏览读,标出自然段,并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6、同桌互读:互相纠正字音。
7、检查字音和认字情况。
a、开火车读b、给字组词c、选词说话
8、再读课文,边读边想,北京有那些美丽的景物。学生汇报。
9、放天安门、纪念碑、大会堂、柏油马路、立交桥的.图片,使学生感受北京的美景。
10、学生练读。
三、教师小结:北京是现代的大都市,这里有很多著名的风景名胜,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许多人都喜欢到北京参观、访问和游览。
第二课时
一、检查上节课学习内容: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同桌互读。
3、全班比赛读。
二、写字练习:
1、知道“北”的笔顺。
2、仔细观察其余八个生字。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三、课外作业:把课读给你的家人听。
北京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词,能够美观书写。
2、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首都北京之情。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读写10个生字,美观书写。
2、“幕、临、街、紫、勾”等字的写法。
课堂类型:新授
教学方法: 信息化识字写字教学法
教学用具、学具:多媒体
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首都在哪吗?你们去过北京吗?看见了什么?没去过的别着急,在语文课上我们一样可以走进北京,你们看(欣赏北京的美丽风光)想说什么就与旁边的同学说两句吧。这些都是北京的著名景点,北京的夜晚是怎样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夜晚的北京。(板书课题)
以学生们熟知的北京首都引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过程
(一)初读全文。齐读课题,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引导生初读课文,到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出示本课要学习的生字。学生自由说认识哪个字,告诉同学是怎么认识的。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识记生字。
1、学生领读自己认识的生字
2、看着大屏幕自由读生字
3、以游戏的形式,两人一组,(1)一个人读生字,一个人看他读得对不对(2)一个人读生字,一个人在微机中找出来。
4、老师指,大家读
5、学生领读
本环节通过多种形式朗读生字,识记生字,使原本枯燥的识字过程变得丰富多彩了。
(四)学习生字
1、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朋友,对吗?你的好朋友是谁?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老师告诉你,生字也有朋友。看,幕和紫是一对好朋友,因为它们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请看,(课件演示)幕布降下,剧场变黑。天黑时就像给天遮上一块幕布一样,这时人们就说夜幕降临了。教师在这里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用幕组词输入微机
3、为其他的字找朋友。上下:夺、禁。半包围:勾、闪、府。左右结构:临、喷。左中右:街
学生在平时熟悉的找朋友游戏中,字里行间就学会了这些生字。
4、巩固生字。开火车读
(五)学习重点词句
1、自由读文中喜欢的句子
2、指名读(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学生在微机中自读本课重点词语
4、出示两幅画面,自己说说哪些词与它最相配
5、指名说
6、齐读词语
7、男女生分别读(激发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三、
同学们,那美丽的街灯和绚丽多彩的广告牌照亮了整个北京城,把繁华的大街变成了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北京多美啊!让我们带着对北京的无限喜爱再来齐读课文,好吗?
北京教案 篇5
教材简析
《北京的春节》是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的第一篇课文。本文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民风民俗”。对于“民风民俗”的学习,学生虽然学习过一些:如二年级下册的《难忘的泼水节》等,但并不是主题的深入学习。本文是本组课文的第一篇课文,作为单元的开篇课文,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方法: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走进课文、阅读“阅读链接”的资料和搜集资料,了解一些关于北京的春节的传统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二是让学生通过品读课文、对比阅读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为以后的课文学习作好学习迁移的准备。
教学对象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初步感受作品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而本文语言大师老舍用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语言和北京春节民风民俗的理解,对于南方的孩子们是不容易的。且课文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运用及其好处,学生的理解也具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想象的能力。
2.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
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一)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二)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策略
读中感悟法、比较阅读法。
教学准备
(一)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课前准备:1.搜集关于春节的诗歌、童谣等。2.搜集各地过春节的民风民俗。
课时安排:二课时
【主要目标要求】:
1.学会本课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写作的顺序。
4.了解老北京春节前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预设】
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激发心中兴趣
(一)学生汇报搜集春节的资料。
师:(播放贺年曲)春节,一个万象复苏、草木更新的节日,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一个隆重而传统的节日,关于春节同学搜集了哪些资料,跟同学分享。关于春节的来历。
1.学生汇报搜集关于春节来历的资料。
2.学生汇报搜集关于春节的诗歌、童谣等。
(二)出示北京春节童谣,导入课文
1.齐读童谣。
相关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2.导入课文。
师:这就是北京的春节的写照。很有特色是吧,也想到北京去过个春节是吧。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体感知,理清过程,了解写作顺序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
2.北京的春节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二)反馈检查:
1.学习生词,指导书写。
2.解决疑难。
3.交流对北京春节的感受。
(三)浏览课文,理清顺序。
1.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顺序。
师: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将北京的风俗写清楚的?(按顺序填写在下表的时间栏内)
3.学生汇报。
4.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三、品读感悟,细赏风俗,体味特色文化
1.品读“腊八”
(1)学生汇报表格填写内容。
(2)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句,感受风俗特色,领悟作者语言的特点。
①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A换词理解“农业展览会”。
B联系腊八粥的材料理解“农业展览会”,体会老舍语言的朴素与幽默。
C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腊八粥不仅是一种食品,更是独具北京传统的一种文化。
②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A引导抓住“翡翠”、“色味双美”,体会作者叙述的精妙。
B指导学生联系资料谈谈北京关于吃饺子的风俗。
2.品读“二十三”
(1)学生汇报表格内容。
(2)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句,感受风俗习惯,领悟作者语言的特点。
四、小结,布置作业
(一)教师总结延伸。
(二)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构思如何开展调查“民风民俗”的活动。
【北京教案】相关文章:
《北京》教案08-25
故乡是北京教案02-20
关于北京的教案02-19
北京优秀教案09-05
北京教学教案09-08
北京亮起来了教案03-04
《北京亮起来了》教案09-18
北京亮起来了的教案08-28
【精选】北京教案模板集合五篇05-19
实用的北京教案汇总8篇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