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面具》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面具》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面具》说课稿1
教材分析
本课题《多姿多彩的面具——画说脸谱》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下册。这一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本课题是“校园艺术节”单元的一个活动内容,名为“面具设计与制作”。教材中选取的大量图片是贵州、西藏地区的面具,我们的学生对此比较陌生,这一内容并不贴近江苏地区学生的生活。因而我设计了适用性更加广泛的脸谱设计与制作为本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脸谱,并能尝试设计绘制一个个性鲜明的脸谱。本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熟悉喜爱的人物形象入手,以提高学生对脸谱的审美能力为主,不但使学生学会脸谱的造型特点,更能使学生参与到对传统艺术的传承中来。
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对于色彩的象征意义也有所了解和把握,对《西游记》人物熟悉喜爱。但是在形状与色彩这两大元素的综合运用时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脸谱文化,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绘制脸谱的方法
——技能目标:
1.通过分析、评述,体会从不同角度欣赏脸谱
2.运用设计脸谱的基本知识,尝试设计绘制一个个性鲜明的脸谱
——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提高对脸谱的审美能力,参与对传统艺术的传承
知识要点:脸谱的造型特点,色彩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脸谱的造型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设计绘制脸谱
教具选择:多媒体课件,西游记人物面具,脸谱工艺品
学具准备:白纸,上色工具(或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脸谱
1.用《西游记》人物的面具导入
教师拿出《西游记》人物的面具,提问学生:你们认识这上面的人物是谁吗?我想大家不会陌生吧?学生齐答。
教师指出这些面具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欢乐,也许现在有的同学的家里还有一些其他面具。并且,在多姿多彩的面具世界里,还有一种是可以直接画在脸上的。提问学生:那叫什么呢?学生齐答:——脸谱。
教师归纳:脸谱是一种面部化妆谱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从唐代乐舞“代面”所带面具逐渐演变出来的。脸谱与戏剧表演相得益彰,深深吸引着人们。
2.生活中的脸谱
教师请学生例举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脸谱?
学生举例后,教师进行补充:20xx年2月在我市的荆川公园举办的戏曲脸谱展览,吸引了很多市民的观看;在1915年就获得巴拿马和平展览会银奖的常州的梳篦现在和脸谱一起走向了世界……然后引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种特殊的面具——脸谱。
【这个活动的设计目的是联系学生生活,用学生经常看到的面具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了解生活中脸谱的运用,自然地导入课题。】
活动(二)走近脸谱
1.看看猴脸谱
教师介绍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戏剧种类多种多样,因而脸谱也就非常的丰富。然后请学生观察这几张不同的猴脸谱,找一找它们的共同点分别在哪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出示三张猴脸谱的图片)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嘴巴都尖尖的,脸型都好象一个“Y”……这些都是猴子的面部特征,难怪为了表现孙悟空是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他的脸谱也用到了刚才同学说的那些要素(出示孙悟空脸谱的图片)。
2.看脸谱、猜人物
教师出示三张脸谱,请学生猜猜其中哪一个是包拯?并说出你猜测的依据是什么呢?
学生可能回答脸黑,头上有月牙等等,教师提示学生观察其他特征。
教师小结:同学们猜的很准确。所以在舞台上,脸谱除了在演出时起到增加形式美的作用以外,还能表明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其他特点。即使人们听不懂唱词,不知道人物姓名,也可以根据脸谱来猜出他们的性格。
【这个活动的设计目的是用看两个游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用学生熟悉的人物来拉近学生与脸谱的距离,并引出脸谱的作用,为后面教学重点的引出做铺垫。】
活动(三)解读脸谱
教师结合刚才的两个游戏,指出脸谱的.造型特点就是用夸张的形象和色彩,突出、强化人物的性格特征。让我们一起来从“形”和“色”两个方面来解读脸谱。
1.“形”——连连看
教师出示后羿、包拯、窦尔墩、鲁智深、猪八戒五张脸谱(图3),人物下面标注姓名(不常见人物由教师简单介绍)。请学生完成连线题,思考脸谱图案的造型依据。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找到脸谱图案设计的根据——传说、身份、兵器、性格、相貌。
2.“色”
A.连一连
教师指出:同学们可能刚才也注意到了不同人物脸谱上色彩的变化。这些颜色是单纯为了美观而运用的吗?你知道这些颜色的象征意义吗?让我们再来完成一个连线游戏。教师出示七张人物脸谱,请学生同桌讨论然后连线不同色彩的脸谱以及相对应的性格。
学生讨论后回答,有不同意见的提出来大家交流,最后达成共识:黑(包拯)——刚直、白(曹操)——奸诈、红(关羽)——忠勇、绿(程咬金)——鲁莽、黄(典韦)——智勇、蓝(窦尔墩)——凶猛、金(牛魔王)——神怪。
B.读一读
教师补充陕西流传的关于脸谱的民谣,师生齐读:红色忠勇白为奸,黑为刚直青勇敢,黄色猛烈草莽蓝,绿是侠野粉老年,金银二色色泽亮,专画妖魔鬼神判。
C.听一听
教师播放《唱脸谱》片段“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请学生注意听其中关于人物的脸谱颜色的唱词。
教师小结:原来不同的色彩、线条都会代作者说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所以同学们在设计时就可以从“形”和“色”这两个方面来入手,从人物的传说、身份、兵器、性格、相貌等特征中,选择最有代表性的特征,配合适当的色彩加以渲染、夸大和形象化。
【这个活动的设计目的是通过连线游戏、念民谣、听歌曲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牢固地掌握新知。】
活动(四)我的脸谱——“大画西游”
1.教师请学生根据对《西游记》人物的理解,任意选取其中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为他设计绘制脸谱。同时提示学生从人物的长相、性格、兵器、身份、传说等特征中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加以表现,并运用夸张的形象和色彩进行造型。
2.教师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曲,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3.请学生头戴自己制作的脸谱,上台表演展示,其他同学猜测他所做的是《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相互评价。教师在这里可以对学生的作品从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简评。
【这个活动的设计目的是通过《西游记》的人物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用主题音乐的播放营造氛围,并通过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
结语:同学们的创意都非常精彩,连老师也忍不住想要参与进来。我也希望我们的同学在我国的传统艺术中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使富有民族性的艺术更加辉煌灿烂!
《面具》说课稿2
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美术教材第四单元《校园艺术节》中活动三的内容《面具设计与制作》。我的说课将从六个方面展开,一、说教材;二、教学目标;三、说教法、学法;四、说教学程序;五、说教学理念;六、说课后反思。
一、我对教材的理解:
面具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在艺术发展进程中有它独特的艺术内涵和价值,可以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等综合能力,为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标新立异、展现自我创造了条件。同时可以加强热爱民间传统艺术的思想感情并产生传承这一艺术形式思想。从整体来看,我认为面具在课型上属于综合、探索领域,综合性很强,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一改以往单纯以绘画为教学内容的做法,让面具设计多元化,突出综合与探索的特点,符合创新教育的要求。使学生在掌握一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领域、认知过程)同时,亲身参与艺术欣赏、设计,制作与表演(拓展领域、联想过程)来表现、评价、创造艺术作品,从而获得审美体验(研究领域、创造过程)。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面具设计与制作》一课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依据现代教育观念、以创新理论为指导思想,根据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帮助他们学习和成长。教材选择上是注重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动手能力、和勇于创新的能力。以此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让学生体验集体制作的乐趣,学会交流,懂得合作与分工。认识和体会面具的艺术美感。
(2)认知目标:欣赏面具艺术,认识面具的来历与演变,从文化、民族、宗教等多角度认识面具艺术的文化内涵。分析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了解面具的设计特点和造型方法。
(3)技能目标:通过面具艺术的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选用恰当材料,运用剪、刻、粘贴、彩绘等多种技法,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举办面具表演活动,增进表演能力。
三、说教法与学法
怎样引导教学目标与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热情,是本节课设计时首要考虑的问题。首先是紧盯目标,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兴趣是本节课的`关健,有了兴趣,才有尝试去做的动机;然后是突出重点,分散难点,针对创新,循序渐进,真正体验。主要采用欣赏法、讲解法、示范法和表演法,欣赏与提高兴趣并重、启发讲解与直观演示相结合、讨论与尝试操作相交融,突出美术学科的特点,增强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系统性。启发学生思考和问答,师生在互相交流中启动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动手实践环节,对学生的困惑给予启发、阻塞时给予点拨,上台阶时给予铺垫,攀登时给予鼓励。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发现新知,探索新知,参与知识形成,能力形成的全过程。
四、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导学阶段
感受
体验
研究
拓展
课堂活动
展示评价
课堂小结
一、情景导入
用视频播放一段校园艺术节中的面具校园剧表演。(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课题《面具的设计与制作》
二、感受体验、自主探究
1、欣赏一组外国面具
2、欣赏一组中国面具
三、反思拓展:
讨论:1、中国的京戏脸谱是不是面具?
特别推介:京戏脸谱
2、脸谱的色彩
3、现代面具的作用
四、课堂活动
1、探讨面具的制作方法
A、手绘法
b、材料粘贴法
2、大家动手制作面具(学生制作,师巡回指导)
请几个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面具,同时也让其他同学评评他的面具。
每一小组的同学选派代表参加表演,其他同学在表演结束后将对除自己小组外的其他小组的面具以及表演作出评价。
面具做好后,播放《幸福拍手歌》,让全体同学参加假面舞会,一起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很高兴在这里和同学们一起度过愉快的时间。今天我们做出了这么美的面具,回去之后我们还可以再动动脑筋,用简单的材料做出更美的艺术品,为我们即将开始的校园艺术节增添光彩。让我们一起用智慧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直接感受和体验面具
让学生了解面具的文化,总结中西方面具的不同特色。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小组分工协作讨论主题,动手制作
①自评: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评价
②互评;学生之间互相欣赏,点评作品
③学生表演
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和创作热情
师生进行对话交流
主体参与、师生互动、交流问题、发表见解、活跃思维
探究性学习,通过学生分组的研究讨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相互交流和互动。
评价与总结。
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结加强认识,同时鼓舞学生做好下次课的准备
五、说教学理念:
新课程美术课标提倡:在教学中注重弘扬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的优秀传统,注重地方特色,增强现代设计意识,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面具一课符合这一理念。美术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方面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文化的多元性使得美术教学富于创造性,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达到全面发展,适应未来所需要,面具一课的教学正是顺应了这一要求。
六、课后反思:
面具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沿袭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今天的这一节课上的非常轻松,学生配合默契,情绪高涨,尤其后面的表演节目,把课堂气氛推到了高潮,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整堂课的设计集中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轻松愉快的完成了教与学的任务。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综述,当然教学设想,理想与现实总会存在许多差距,欠缺部分敬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谢谢!
《面具》说课稿3
今天我参加了职初青年教师的说课比赛,在这半天时间里,观摩了18节小学阶段说课。每一位说课的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各自学科的课堂教学,很多老师的精彩说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感自己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下面我简单说说这次说课比赛的心得体会:
这次说课比赛,评委给了中肯、准确的评价,使我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这次比赛,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等16课《动物面具》一课。首先,由于自身时间原因准备得不是很充分,说课有些简单,也没有适当的演示,不利于展示说明自己的整个教学设计。其次,在说课过程中,由于说课稿没有记牢,说的不够流畅,感染力不强。这些说明了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还不到位,我必须要从多方面去努力提高,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这次比赛,让我对说课有了更深的理解。要说好一节课,应该有一个简明扼要的提纲,有一定的理论体系,忌烦琐。说课的关键就是要“说”,说教学目标,说教学内容,说教学思路,说教学方法,这是一个人教学理论的基础,教学思路的阐述,要有理有据。在说课中教学过程是很关键的,不仅要说全面,还要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说教学过程要简明扼要,讲清楚教学思路:即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课型及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以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突破难点,理论依据是什么,以及主要教学环节。
总之,这次学的说课我感受良多,受益匪浅。不放弃自信、不放弃学习、不放弃进步、不放弃追求将会不断鼓励我不断向前冲的。
《面具》说课稿4
中国的面具艺术源远流长,已有4000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具的作用不断衍变,原有的鬼神崇拜宗教迷信内涵逐渐淡化,渐趋于兼具酬神与娱乐的双重功能,用于祭祀、戏剧等,或是被当成纯粹的装饰与艺术品,其艺术性、娱乐性的审美价值日益增强。它的制作材料更是多种多样,木头、布料、树皮、纸、皮革等等,都可用来做成面具。为了让学生了解、感受古老的面具文化,从小学习、热爱工艺美术,学会制作简单的工艺品,以此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审美情趣,我设计了泥塑面具这一课,在制作材料上,选择了学生非常喜爱的——色彩艳丽、可塑性大的橡皮泥。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用彩泥塑造一个生动有趣的面具,培养学生立体造型能力。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对面具进行夸张与变形,使面具更有趣。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教育家第多斯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对于面具,学生接触较多的是卡通面具,像孙悟空、奥特曼等等。但是面具制作是一种古老的艺术,为了让学生感受原始艺术的美,一开始就通过傩戏形式向学生展现面具的衍变过程。我安排了一个录像和傩戏图片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一下子处于兴奋状态,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戴着面具表演节目是多么有趣,从而有一种自己也想做的意识。二是原古人戴着面具驱妖降魔。让学生了解原始面具艺术,懂得面具在原古时代的作用和特点。三是对比京剧表演。让学生了解面具在戏剧表演中的作用,并欣赏到京剧脸谱的艺术美。把面具的演变始贯穿到表演中,我一方面是想让学生在一开始就有眼睛一亮的感觉,就有一种蠢蠢欲动的心理;另一方面是想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深刻地感受到原始艺术美,并知晓面具的作用。
二、开展讨论,拓宽思维
在探讨面具的结构时,通过欣赏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面具研讨。我想让学生在交流中开阔思路,集思广益,自己去解决面具脸型、五官、头饰的设计问题,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力量。
三、欣赏图片,启发想象
小学美术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而且也应重视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把欣赏贯穿始终。因为美术作品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
(1)、欣赏真实面具
一开始通过学生戴着面具表演导入,给学生直观、深刻地视觉冲击,激发学生学习面具的兴趣。
(2)、欣赏面具图片
从欣赏各种材料制作的面具——明明和胖胖的对比面具——优秀泥塑面具——作业时的面具欣赏。我想通过大量的面具图片欣赏,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内在的创作灵感,让他们将自己欣赏所获得的技巧、方法、新思路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为自己创作出优秀面具打下坚实的基础。
(3)、欣赏课堂作品
我用“选购产品”来代替作业评价,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讨论、欣赏、选购,并从中吸取优秀作品的构思表现长处,让他们在对比欣赏中,提高鉴赏能力。
《面具》说课稿5
一、说教材
课文内容分析:
面具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美术工艺品,几千年前的原始部落在祭祀、祈福时就使用面具。现在,人们常在节日或舞会上使用面具。
本课属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以有趣的面具为题材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面具,了解面具的起源,发展,认识面具所具有的形式美,进而启发学生运用多种表现形式设计制作独特的面具。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精华,激发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体验设计制作和应用的乐趣。
二、说学情
《面具》是小学三年级的一堂制作课。在上一个课时的学习中他们学习了画动物和人物的头部特征,为学习本课打下了基础,体现了由浅入深的训练过程。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实际能力,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的及重点、难点。
三、说目标
1.知识目的:通过欣赏各式各样的面具,了解面具的来源,发展及其形式美。
2.能力目的:创作并制作独特的面具作品,培养学生利用材料进行设计制作的能力。
3.情感目的.:激发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四、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和制作独特的面具作品。
难点:通过面具的设计和制作,使学生了解民间面具艺术,培养想象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绘制面具的技能。
五、说教具与学具
教具:课件、范作、演示用品。
学具:剪刀、胶水、彩色纸、彩色笔、油画棒等。
六、说教法
直观教学法、欣赏分析法
七、说学法
自主探究法
八、说教学流程
1.用游戏入境的方式导入新课。
3个头戴面具的学生相继出场,此时,教师问:“谁知道他们脸上戴的是什么?”学生讨论后,使学生对面具具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引发对这种古老艺术的浓厚兴趣,并在心里产生疑问:这么漂亮的面具是怎样做成的?从而为新课埋下伏笔,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求知。
2.展示不同的面具,开阔视野。
(1).引导学生欣赏书上的面具,了解所学内容。
(2).播放幻灯,介绍温巴面具傩戏面具和非洲面具。并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说明面具的起源和在当时的作用。
(3).启发提问:面具在现在还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后幻灯展示京剧面具、舞会面具和小朋友做的节日面具。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宽创作思路。认识制作面具就是通过对人或动物面目的夸张变形,促使学生对面具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教师示范
要使学生在制作时快速高效,首先要让他们对整个绘制过程在脑海中形成连贯的画面。因此我出示一些面具的范本,启发提问:你喜欢哪件作品?如果让你做你打算做什么样子的?讨论后把面具的制作过程在学生面前演示出来,学生归纳制作步骤,教师板书:1.画头2.剪3.挖眼装饰4.贴皮筋
4.学生动手制作面具
当学生领会了面具质朴、古拙的原始美之后,要给学生提供创造美的舞台,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有趣的面具,在作业实践中感受自身的智慧,这时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制作。
5.展示作品
展示学生作业时,师生互动评价作品的设计构思、着色特点。
6.课外拓展
首先对学生这节课的学习进行肯定,然后课外拓展:利用废弃材料做面具,变废为宝,节约资源。
九、说板书
面具
1.画头
2.剪
3.挖眼装饰
4.贴皮筋
《面具》说课稿6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面具幼儿是非常喜爱和感兴趣的。大班幼儿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因此,我设计了这节《好玩的面具》。
2.目标定位
根据《指南》中艺术领域目标指出:5——6岁幼儿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因此,我把本次活动目标定位一下3点:
(1).能够自主并大胆的使用材料进行装饰。
(2).能够用鲜艳的色彩大胆绘制面具。
(3).体验制作面具的乐趣。
3.活动重难点
大胆用色,用夸张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想象。
4.活动准备
为了能够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展本次活动,完成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
教学辅助材料:面具图片、白面具。水粉、水彩笔、双面胶、毛根、吸管、松紧带等。一段欢快的音乐。
二、说教法
根据单板幼儿年龄特点,我才用了一下教法;
1、情景教学法:利用自制面具导入活动,创设情境,提高幼儿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2、观察法:活动第二环节“图片欣赏”引导幼儿对面具的造型、色彩、表现手法进行观察,让幼儿有母的、有序全面的观察。为下一环节幼儿设计面具做好准备。
三、说学法
1、谈话法:在活动第二环节,我采用谈话法,加深幼儿对面具的特征认识,并在设计前,让幼儿说说自己准备怎么设计面具。激发幼儿表现欲望和创作灵感。
2、操作法:在活动的第三环节,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用夸张的手法设计面具,并大胆用色,让幼儿的想象赋予行动。
3、体验法:为了让幼儿对面具有更深的.印象,我采用了游戏体验法,让幼儿在欢乐中感受面具带来的快乐。
四、说活动流程
遵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原则,我将本次活动分为5个环节进行:
谈话淡入——图片欣赏——设计面具——分享交流——体验游戏
1、谈话导入:我带上设计好的面具与幼儿谈话,设置情景,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2、图片欣赏:幼儿发现面具的造型夸张、颜色艳丽的特征,激发幼儿想自己动手设计的兴趣。
3、设计面具:为了能够使幼儿更好的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讨论“你想怎样设计你的面具”幼儿通过想象,能够大胆用色,设计出图特的面具,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4、分享交流
师生共同欣赏面具,让幼儿说说自己的面具是怎样设计的。最后进行总结性评价,肯定幼儿的表现,对优秀作品给予表扬,不理想的加以鼓励。
5、快乐游戏:这一环节让幼儿带上自制面具,随音乐起舞,体验戴上面具舞动的快乐。
活动延伸:将毛线、报纸等废旧材料投入美工区,鼓励幼儿继续创作。
今天我所说的大班美术活动《好玩的面具》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恳请评委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
《面具》说课稿7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面具》,本课是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根据新课程中增加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技术含量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课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通过欣赏各种各样的面具了解面具的和发展,通过制作面具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
其次,谈谈我对学情的分析,这一阶段的学生善于发现,充满了探索性、有创新意识;但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异较大、自律能力表现的较弱。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重视。
所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各式各样的面具,学生了解面具的与文化。
2、制作独特的.面具作品,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和制作独特的面具作品;难点是:通过面具的设计和制作,学生了解面具艺术,发展想象和创造能力。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将采用欣赏、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法并以情境教学法作为辅助教法,通过欣赏中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面具的美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差的教师只会奉送真理,而好的教师则教给学生如何发现真理,基于此,我将通过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学法展开,真正使劳技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本节课我所准备的教学用具是幻灯片,学生将准备剪刀、卡纸等一系列工具。
下面主要谈谈我对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我会从激趣导入、交流赏析、现场制作、作品展示这四个环节加以说明。
环节一激趣导入:
上课伊始我会告诉同学们面具王国给大家发了一封邀请函,邀请函内容:亲爱的同学们,我们面具王国的狂欢节马上就要开始了,听说咱班的同学个个心灵手巧,于是我,国王,想邀请大家一起参加我们的狂欢,你们愿意吗?不过你们要通过重重考验,获得通行证:四朵小红花,才能到达我们面具王国。我会热烈欢迎你们的!由此引出课题《面具》,之所以设计这一环节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气氛,使他们更快的融入课堂。
环节二交流赏析:
在这一环节我会利用多媒体带领同学们欣赏各种面具的图片,并交流课前研究问题:“什么是面具?它的和发展是什么?”让同学们在交流和碰撞中掌握知识。之后我会让同学们观察:“这些面具在造型与色彩上面具有怎样的特点?”并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然后交流汇报,(小组讨论得出:造型:奇特多彩;色彩:鲜艳明快;材料:丰富多样。)最后教师再加以总结与强调。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在欣赏中走近面具艺术,了解面具的特点,为接下来的面具制作打基础。
环节三现场制作:
在本环节开始我首先激励同学们:“国王对同学们刚才的表现表示非常满意,他决定每位同学都给三朵小红花。但是我们只有获得四朵小红花才能参加狂欢节,所以接下来需要大家开动脑筋制作出一个有特色的面具以获得小红花。那么你想制作一个怎样神奇的面具呢?在色彩和材料上如何搭配和选择呢?先和组里的小伙伴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准备一会儿在班里进行汇报。”之后让同学们以四人为一组交流讨论,各抒己见。最后在班里进行交流。
交流完毕后我会适时的说:大家的创意真是太棒了,那么我们就赶快行动起来,老师相信大家都能创作一件令自己满意的面具!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难点所在,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能够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了解面具的制作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此时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创作激情也达到了高潮,从而本课的重难点得以解决。
环节四作品展示:
制作结束后,我会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一名学生上前戴上面具,展示各组面具的独特风格。并告诉同学们:恭喜大家,都获取了前往面具王国的通行证,下节课我们带上这些面具,一起去参加面具王国的狂欢节,好吗?最后让同学们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教师适时地进行总结,组织学生下课。
至此我的课堂到此结束。
最后谈谈我对板书的设计:
为了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掌握理解,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设计。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面具》说课稿8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教材第15册第11课的《发现与创造》。(板书课题)现在我从5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本课设计为2课时。是初二年级的课程,它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是对上一节课的延伸,也是对初一课程的一个提高!
说明:承上——这节课是个对材料认识与发现创造的课程,是对第13册《收集与创造》、《资料册的设计与制作》的一个延续,因为这都是对材料的认识与理解、并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的课程,意在为学生打开一片她探索和创作的天地。启下——因为本节课又是一节综合课,对初二及初三的以及设计方面均有体现,例如第15册《公共设施设计》、第17册《传统与现代艺术》。
教材体现了:①认识材料的种类、发现材料的美感、合理的利用材料;②了解相关的造型及色彩知识;③发挥材料的特点,制作美术作品,了解创作的方法。
我选择面具作为切入点,原因1是教材中有各种材料制作的人脸造型,可理解为面具。原因2是意在“弘扬祖国优秀艺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对此有所认识与提高,这也是我上本节课的理论依据及指导思想。
这节课是利用简便易找、便于制作的材料,设计制作面具,将造型技法与色彩技法运用到面具的制作当中。学生可结合表演活动设计面具,并在活动中展示、体验、交流面具。感受创作带来的乐趣。这也是体现了新课标总目标中的观点。
初中阶段教学目标: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材料和创作的关系,通过制作面具发现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捕捉和发现材料美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灵感、艺术感受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能从多元(历史的、文化的)角度认识面具,尊重和保护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品德修养。
3.教学重点
(1)发现材料、认识材料、运用材料;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
4.教学难点
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5.教具准备:多媒体PPT演示;板书辅助教学;大量图片及文字资料;学生收集的照片(自拍)及实物展示品;音乐素材若干等。
二、学情分析
我们学校是朝阳区一所市级示范校,学生有较好素养,善于发现,充满了探索性、有创新意识;但又具有不确定性、自律能力表现的较弱。
所以我们进行了系统的创新力的培养:动手能力的培养;造型能力的培养;构成能力的创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写实、意像、抽象);创新力培养的成果展示。
这是我们的教学资源在学生方面的体现,在教师方面,我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教学成果奖的参评曾进入终评阶段,我也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三、教法、学法的运用
运用以下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合作法、探究法、现代媒体、提问法、实践法、复现法等。
体现了“三导教学”的模式:一导主体视觉形象,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二导形式美特点感受,促进学生对形式美感、趣味中心的感受与理解。三导小组判断与评价,促进学生判断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以下6个环节:导入;材料的发现和利用;面具的设计与制作;作业展示;艺术体验、展示、交流;课堂小结。
课前准备及环境的布置:(1)多媒体课件、图表、面具光盘;(2)面具相关文字资料及图片资料;(3)学生制作面具的海绵纸,胶水等;(4)学生表演节目用的道具和音乐。
1.导入
我现在给大家看一样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面具!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做的么?(学生猜?)
原来就是一个包装盒的衬!
原来这样不起眼的废器物还能做出这么好看的面具!
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我们了解了面具的起源以及艺术特征,还知道了面具的很多故事,
设计意图:我这样设计的目的以兴趣做先导,运用提问法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材料的发现与利用
再来看一些面具,能看出这些面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么?
欣赏中外面具作品,在欣赏中,同学们发现面具的制作材料是多种多样的!
设计意图:开阔视野、了解有关面具的更多信息、拓宽创作思路。
3.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板书)
戴着面具表演是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呢?你愿不愿跟我们一起来做一个面具呢?
这时候我就告诉他们要作面具首先要了解人物特征:设计典型的面具形象。
实际上是我们要突破教学难点的`地方,解决的方法就是先来欣赏影片《马兰花》(插入视频片断)。
看完后,同学们分组讨论剧中人物,了解人物性格、特征,考虑采用什么样的造型更适合这个人物,比如说小兰,美丽善良,造型上是圆形的?尖形的?还是方形的?
设计意图:了解剧情,让同学们脑海有很多的人物造型,才能有更多的想象力!
这里是解决教学难点的阶段。
(1)设计造型
引发学生思考:设计什么风格的面具?(粗犷、奔放或细腻;写实或抽象)
以上是设计造型阶段。
(2)选择材料
面具所用的材料,在古时候以青铜、玉、陶为主,现代面具多用木头,还有布、瓷、皮、铜、纸、棕、竹、瓢、泥、石膏,甚至塑料和玻璃钢等。材料不同, 装饰方法也不同。根据材质可雕刻,可绘画,也可用纸浮雕的方法制作。
(3)设计色彩
用什么样的色彩表现人物的个性?(色调统一、色彩对比强烈)
面具色彩丰富,不同的色彩象征不同的角色特征,下面我们欣赏一些典型的藏面具吧,让我们测试,看看你对色彩与人物的特点把握如何!
(4)动手制作
采用什么样的制作方法?(平面或立体)
选、剪、折、弯、叠、挖、扣、贴、粘等等很多的手段
过程为:①确定主题;②画出草图;③选材制作;④加工装饰。
大胆夸张、合作创新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了解制作过程,设计出富有个性的面具,体现出同学们的创新精神,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解决教学难点的方法: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包括找资料、展示、交流等),平时多进行一些分组训练,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做的工作,指导他们明确分工,坚决杜绝“拿来主义”。
4.体验、展示、交流
每组同学依次上台表演本组节目
教师提出问题: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设计的面具?为什么?
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表演的节目?为什么?
学生交流体会,赞美他人的优点,欣赏他人的成功。
通过节目的表演活动,体验所扮演角色的性格,展示所制作的面具。表演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感受面具表演带来的乐趣。从活动中了解了他人,了解自己。
5.课堂小结
(1)我们所做的面具是对环境的保护—废物利用。
(2)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美的感受,并且可以装点我们的生活
(3)欢歌劲舞、交流情感
五、教学评价
教师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表述出自己的观点,造成活泼的讨论气氛!对学生的各种观点采取宽容的态度。加以正确的引导,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和成功。
学生评价:表演完节目、展示各组面具。同学们对面具与节目进行自评和互评
《面具》说课稿9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从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划分,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认识了解面具,感受面具的独特魅力,并且学会制作自己喜欢的面具,从而激发学生对面具这一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
二、说学情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造型方面比中、低年级有了一定的发展,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发展,观察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模仿能力也有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已经初步认识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会使用各种美术工具,体验了不同媒材的效果,在绘画方面有了初步的写实倾向,也称之为“萌芽写实阶段”,能大胆地表现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他们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创造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和学生的了解,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以及造型特点,制作一个有表情的面具。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与讨论,了解面具的艺术特点,大胆描绘千奇百怪的面具,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面具的独特魅力,激发对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传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教学目标,不难分析出本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了解面具的艺术特点并制作一个面具。
难点:结合面具的材料和造型特点,制作一个新颖的有表情的面具。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提问法、讲述法、示范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六、说教学准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准备:PPT课件、面具图片等相关资料。
七、说教学过程
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出发,我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变静为动,融声、形、色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环节如下:
环节一:激趣导入
精心设计好导入,无疑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一步,它的目的是引人入胜,使学生兴趣盎然的融入到活动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将播放视频《变脸》,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总结:丰富多样的面具愉悦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有趣的`面具还给我们带来了神秘趣味。由此引出今天的课题《有表情的面具》。
通过多媒体的导入方式,营造活泼的课堂气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并引起他们的探索欲望。
环节二:描述分析
《课程标准》中强调美术课程需要凸显视觉性。所以,我将采用讲授法与展示法相结合的形式,引导学生观赏《盒子面具》,并提出问题:面具有什么特点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出面具的概念、特点。《盒子面具》可以看出盒子的五个面都有不同的表情,不同的面具传达出来的情绪也各不相同。在学生对面具有个初步的感知之后,我会继续展示《青铜面具》《古代非洲人面具》《古代印第安人面具》等面具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常见的制作面具的材料有哪些呢?面具又是如何表现情绪呢?通过图片的展示可以得出常见的制作面具的材料有青铜、硬纸、兽皮、木板等,并且可以通过对眼睛、嘴巴的夸张描绘来表现面具的情绪。
之后,为了提高学生对于面具文化内涵的认识,我会播放视频藏戏选段,请学生思考:藏戏中的面具有什么寓意?面具由古至今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什么?在这里我会设置一个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合作交流。讨论结束后我会让小组派代表进行回答,结合小组的回答可以得出面具寓意着吉祥,祈求神灵的庇护;面具在我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其中藏戏已经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戏中的面具具有浓郁的世俗倾向和民间色彩。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面具的趣味,了解面具的深层寓意,激发更多的探究性思考,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环节三:示范讲解
美术课程同样具有实践性,所以我会示范面具制作的方法,重点讲解对表情的夸张表现,以及制作过程中的剪刻、粘贴、彩绘等制作方法。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掌握面具的制作步骤,为学生独立创作解决技法上的难点。
环节四:实践展评
教育家弗莱登塔曾说:“学习的唯一正确方法就是实现再创造”。因此,我将布置这样的练习作业:同桌之间合作完成一个有表情的面具。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我会进行巡视指导,积极的纠正学生存在的技法问题。在大部分学生创作完成的情况下,我会设置一个化妆舞会的场景,并引导学生对自己喜欢的面具进行自评、互评,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在展示点评环节中,我会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以鼓励、肯定为主,多从建议性评价出发,培养学生敢于接受别人的“指正”,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这一环节体现了新课标中教学评价对象和方式多元化的要求,利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的方式能够检验本节课的教学成果,激发学生向更高目标努力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帮助我总结反思,改进教学。
活动五:小结作业
在课程即将结束时,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加以回顾,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梳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在此过程中进行升华情感,引导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为了使学生能有更高层次的提高,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课后搜集外国的面具资料。
这一环节请学生主动分享收获,从学生的角度检验本堂课的教学设置和教学效果,真正践行“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时刻以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反馈为标准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探究更贴合学生学段的教学方法。最后的搜集资料的作业是为了让学生以课堂为中心进行知识的延伸拓展,使美术课堂与课外,美术知识与其他知识形成沟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美术素养。
八、说板书设计
为了充分体现课程内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清晰、直观、明了,重难点突出:
《面具》说课稿10
我今天的说课将从三个方面展开,一说教材;二说教法、学法;三说教学程序.
一、说教材:
我对教材的理解:
《面具》一课无论是人教版还是湘教版美术教材都是必有的内容,我们现在使用的湘教版七年级下期第5课《远古的呼唤》即是面具内容。我在实际教学中将这一课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面具的设计与制作,体现综合与探索,第二课时是面具与表演,体现设计、应用、体验的结合,是第一课的延伸,下面我说的是第一课时的课程设计。
面具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在艺术发展进程中有它独特的艺术内涵和价值,具有设计独特新颖、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等特点;这一门艺术更体现出综合与探索,可以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等综合能力,为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标新立异、展现自我创造了条件,同时可以加强热爱民间传统艺术的思想感情并传承这一艺术形式。我认为面具在课型上属于综合、探索,综合性很强,所以一改以往单纯以绘画为教学内容的做法,面具的设计多元化,突出综合与探索的特点,符合创新教育与要求,在掌握一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领域、认知过程)同时,亲身参与艺术欣赏、设计(拓展领域、联想过程)来表现、评价、创造艺术作品,从而获得审美体验(研究领域、创造过程)。
教学目标的确立:
《面具》一课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依据现代教育观念、以创新理论为指导思想,根据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要求及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全方面能力,帮助他们学习和成长,教材选择上是注重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并表现出勇于创新的能力,本课的教学目标由四方面来确定的。一是认知目标:掌握面具的一般知识及其制作方法,这是设计和创造面具的前提;二是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眼、手、脑协调及评议表述能力,锻炼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的创造能力,在审美体验过程中,用眼能培养观察艺术的眼睛,去感受有形有色物象,用脑是艺术创造思维的基础,用手培养动手能力、创造思维的表现,用口描述评价艺术作品,从而提高欣赏能力表述能力;三是情感目标:热爱民间艺术,对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通过欣赏体验直接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从而热爱这一艺术;四是美育目标:提高审美情趣和素养,通过欣赏和评价来提高审美能力。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积累,个性特征逐渐显现,具有一定的独立观察、认识、分析事物的能力,同时他们天真、活泼、好奇、爱动、新异感强。本课的重点是面具的制作方法,创意与设计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课堂教学是由老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要素的有机结合。在本节课中,学生是主体,老师在其中主要起点拨、启发和解惑的作用。学生如何学,老师如何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怎样导引教学目标与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这是本节课设计时首要考虑的问题。首先是紧盯目标,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兴趣是本节课的关健,有了兴趣,才有尝试去做的动机;然后是突出重点,分散难点,针对创新,循序渐进,真正体验。主要采用研究式创新教学法,欣赏与提高兴趣并重、启发讲解与直观演示相结合、讨论与尝试操作相交融,突出美术学科的特点,增强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系统性。启发学生思考和问答,师生在互相交流中启动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动手实践环节,对学生的困惑给予启发、阻塞时给予点拨,上台阶时给予铺垫,攀登时给予鼓励。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发现新知,探索新知,参与知识形成,能力形成的全过程。这节课以学生实践为主,所以时间分配上,课堂练习约占三分之二的时间,导言、复习、讨论约三分钟,讲授新课、演示约五分钟。讲评作品、小结、结束语共约八分钟。
三、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展示面具、导入新课。
教师把事前准备好的面具范样展示出来(挂在黑板一侧并用纸罩上),达到设境引趣激情的目的`。使学生直接感受和体验面具。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积极参与提供表现和相互交流的机会。
调动积极性,提问激发创作热情,你能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面具吗?
邀请几位同学头戴面具根据不同的角色随着乐曲即兴给大家表演,并对他们的表演给予鼓励。让学生对面具产生浓厚的兴趣,想探究下去。
2、复习提问:学生讨论、归纳,教师重点点拔,达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复习有关图案色彩配合的几种方法(同种色、类似色、对比色)以及人物头部的五官比例(“三亭五眼”)。
3、欣赏面具:教师设置启发性问题,怎样制作出有特色的面具?
放多媒体课件,欣赏了解面具的形成和发展的一般知识,教师结合画面讲解面具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与原始的乐舞、仪式、巫术、图腾及民间的歌舞、社戏、戏曲、脸谱、面具舞会相互交融、依存,渗透,形成了它独特的艺术内涵和造型特点,面具作为民间艺术广泛流传。
4、讨论问题:学生主体参与、分组讨论、师生互动、交流问题、发表见解、活跃思维。
面具的造型特点?(夸张、变形、色彩鲜艳)表现内容?(人物、动物、植物、卡通等)表现方法?(绘画、手工制作、平面、立体、半立体)使用材料?(纸板、彩纸、颜色等废旧材料)?
5、直观演示并讲解制作方法:吸引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质疑问题、重点启发。
设计(奇、特、有创意、寓意);绘制(涂色、粘贴);剪刻(沿外轮廓剪好、剪出眼睛的位置);组合(粘、订)。
6、学生动手制作:体现学生主体参与、闪现个性、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设计,有创意、新颖、独特、造型简单、概括、色彩鲜明,在变化中求统一,富有寓意。找准眼睛所在的位置。
教师注意倾听学生的谈话,鼓励大胆想象,引导创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他们真正掌握面具的制作方法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7、展示作品和评价作品:使学生表现自我,体验合作成功。
鼓励同学们戴上自己制作的面具,到讲台前展示,让大家欣赏、评价。推荐有创意的作品让学生评价,同时让学生自我介绍创意。
8、归纳总结:培养独立思考、综合归纳的能力。
让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
老师用激励性的语言作本课的结束语:同学们,你就是未来的艺术家,几张纸、几团线、一包碎布、两本旧挂历,甚至一切废旧物品都是你手中的艺术材料,只要开动你的大脑,使用你的双手,人人都可以成为美的设计者。让我们用智慧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面具》说课稿11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鬼脸面具制作》。首先我要说教材,是江苏凤凰出版社大班上学期艺术领域的一节内容。通过一个有趣的动手制作游戏完成纸面具的制作。内容选取符合幼儿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幼儿的活动参与积极性和热情。
根据对教材的把握,接下来我要说教学目标。大班幼儿动手能力较强,手的小肌肉灵活性、手眼协调能力发展较为迅速。《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目标要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经验,并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的。我将利用此次集体教学活动,引导幼儿在艺术活动中表现美,因此我提出以下三维目标:(1)认知目标:幼儿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运用多种材料制作鬼脸面具;(2)能力目标:在活动过程中能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3)情感目标:体验制作带来的快乐,在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根据对目标的把握,接下来我要说教学重难点。我将本节内容的重点设置为幼儿能和同伴合作完成鬼脸面具的制作;难点是:幼儿掌握至少三种不同材料的使用方法,并能说出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了更好地迎接本节课的内容,我将说教学方法:(1)谈话法:引导幼儿认识一些新的美工材料,在活动开始前做一定的准备;(2)直观法:展示材料即使用的步骤;(3)启发法:间接指导法,在幼儿制作遇到瓶颈的时候,教师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但并非直接领导;(4)观察记录法: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进行拍照记录,将幼儿的外部言语也记录下来;
教学活动是一个双边互动的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我要备幼儿,说学情和学法。(1)操作法。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强,渴望尝试。蒙台梭利说过,儿童有“吸收力的心智”,即成人无须强制的灌输,只要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儿童就可以毫不费力地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吸收一切经验,因此在组织课程活动时,我将时间更多地留给孩子;(2)合作法。大班幼儿喜欢交往,游戏活动也从中小班的个体—平行—联合游戏过渡,我将作为间接的指导者而非直接的领导者,让孩子们之间多进行互动和帮助。(3)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内部需要和冲动表现,幼儿园应当是孩子的`乐园。(认知、情绪情感、个性、社会性)
为了活动的顺利开展,接下来我将说活动准备。物质准备:面具纸筒、剪刀、胶棒、双面胶、透明胶带、彩色即时贴、彩色纸、笔、回形针、毛线、吸管等(废旧材料体现经济性原则);经验准备:幼儿对鬼脸变形的结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根据上述内容,我要说活动过程。
(1)环节一:引导幼儿回忆以往有关鬼脸的经验。“你们有看过鬼脸吗?做过吗?画过吗?”
(2)环节二:直观法,展示各类材料。
——“这里有什么材料是你认识的?”“有什么用处呢?”“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发散性思维,如:鼓励幼儿说出吸管不仅可以用来喝水,还可以用来装饰,加大思维的转换跨度和联想跨度)
(3)探索眼睛的剪法,引导幼儿合作完成。
——“眼睛的部分应该怎么剪呢?”(教师此时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请幼儿来帮助自己,以激发他们的尝试热情和积极性并合作完成)
(4)环节四:幼儿实际操作—教师指导幼儿两人合作先将眼睛的部分做好再装饰面具。将面具筒戴在头上,同伴先画出眼睛的位置再取下来剪掉眼睛部分。
(5)幼儿交流操作结果:教师此时展示幼儿的作品并给予适当的评价。教师的评定等级加上适当的评语利于幼儿找到不足之处的原因,并给予一定的支持性策略,有利于下一次活动的开展。
——“你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吗?你是怎么解决的呢?”
最后我要说延伸活动:
(1)将幼儿做的面具投放在语言区,请幼儿带上自制面具进行表演游戏;
(2)将各类材料投放在美工区,幼儿可以在区域活动时间再次进行制作或完善,以巩固美工材料的用法。
【《面具》说课稿】相关文章:
《面具》教案03-02
美术《面具》教学设计07-05
政治说课稿财产留给谁说课稿01-18
关于说课稿11-03
《抱抱》说课稿11-04
《海燕》说课稿11-22
《鲸》说课稿11-25
《难忘……》说课稿11-27
《恐龙》说课稿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