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近似数》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近似数》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似数》说课稿1
一、教学内容的说明:(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对小数和分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知识的开始,同时又是学习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
信息窗呈现了三个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绿毛龟蛋长径和宽径的情境,通过学生质疑测量同一个蛋的长度,为什么两人读数不一样的问题,引入对小数的近似数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后再求它的近似值。能正确区分改写和保留的要求以及各自的方法。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的方法。使学生理解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度就越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情境图引出怎样求小数的近似数,学生在教师 的指导下探索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区分改写和保留的不同要求和方法。
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迁移到新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利用已掌握知识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体会知识间的紧密联系,体验获取新知的乐趣。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会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理解保留位数越多,精确度就越高。
教学难点是:
理解保留和精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保留位数越多,精确度越高。
三、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教法:教学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学法:为了更好地突出、突破重难点,按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为了全面、准确地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实现教学目标,我努力抓住学生的思维生长点组织教学,设计了复习旧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复习导入
这一环节我设置了两个习题: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986534 58741 32100 39821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
32( )64532万 47( )05047万
在此环节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四舍五入是什么意思,为后面的学习做好知识迁移的准备。
第二个环节: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有两个知识点:求小数的近似数;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求小数的近似数:我先出示课本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从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问题,为什么小华、小明两个人说的不一样?教师可以说明由于两个学生对测量结果要求的精确程度不同,就会出现同一个小数的不同近似数,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小华说的是几位小数?小明说的是什么数?
通过学生的回答师作说明:近似数的结果是一位小数就是将原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结果是整数就是将原数保留整数从而引导学生仿照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来求小数的近似数:
出示:3.94保留一位小数是多少?3.94保留整数是多少?
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索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再通过学生的汇报,总结出: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整数一样也可以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步让学生明白:求近似数时,的数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小组讨论:比较3.9和4与精确值3.94比较谁更接近3.94。总结出: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度越高,保留的位数越少,精确度越低。
再出示:绿毛龟蛋(2.04厘米)的宽径是多少厘米?(保留一位小数)并让学生思考:末尾的0可不可以省略,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保留位数不同,精确度也不同,而且0在这里也起到了占位的`作用。为了巩固这一知识,我设计了一个动手测量课桌的活动,比一比谁的结果更精确,说明理由。
第二个知识点: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出示课本71页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说一说能获得哪些信息,并提出相关问题。
(1)把1754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什么?
先让学生尝试改写,根据学生的情况,如果有正确的改写可以先让学生讲解他的方法,如果没有,老师可作说明:改写时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写上万字,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了。
(2)20xx年全国禽蛋类产量约是多少亿千克呢?(保留整数)把28795000000改写成用亿
作单位的数,让同学们独自探索方法,同桌交流,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用四舍五入法求出287.95亿的近似数。
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
在这一环节安排了自主练习的4个小题。
1-3题是用多种形式巩固求小数近似数的基本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关注有困难的学生,切实巩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4题用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改写的。
第四个环节:课堂小结
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我让学生共同回忆本节课研究了哪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你有哪些收获?自己在学习上有哪些提高?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增强对迁移推理的数学思想的认识。
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的差异布置适当的作业,既能使学生掌握知识,又能使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提高。
板书设计:
板书作为课堂教学语言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具有启发性、艺术性、实用性,所以本节课我注重发挥其引导功能,做了一下设计:
求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整数:3.944
保留一位小数:3.943.9
2.04厘米2.0厘米
1754000=175.4万
28795000000=287.95亿288亿
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全面系统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近似数》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人教版数学第八册的内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生产和日常生活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基本性质得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内容的第四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最后一节课,主要属于掌握知识教学。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正确地按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3)、使学生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3、教学重、难点
通过旧知迁移新知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理解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4、教法、学法
根据本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突破重、难点,按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二、说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些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986534587413120039821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
32()645≈32万47()050≈47万
问:(1)你是怎么想的?(2)四舍是什么意思?五入呢?
(二)、新授课
1、导入新课
(1)、有时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商店买菜,电子称上显示价钱是7.53元,可是商店阿姨只收我们7.5元,这是为什么呢?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只需要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就可以了,那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讲授新课
(1)、出示例题情境图。
师:同一个小数根据不同的需要它有不同的说法即小数的近似数,那我们该如何求小数的近似数呢?
生:思考。
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同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相似,都可以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3、以该同学的身高为例进行讲解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的方法。
4、把课本上的'例题以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做。
师:作必要的讲解和分析。
5、总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生齐读)。
注意: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第三位是舍还是入。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第二位。保留整数,就要看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即十分位的数。
问:1.0和1数值相等,它们表示的程度怎样?
a、让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1.0,原来的准确长度在0.95与1.04之间。
b、让学生明确保留整数1,原来准确长度在0.5与1.4之间。
即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保留一位小数1.0,它是一个近似数,因此十分位上的0不能去掉。
6、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该注意什么?
a、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数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b、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置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去掉。
(三)、完成课本74页的“做一做”。
独立完成,个别上讲台演做。提问其思考的过程。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75页练习十二的第1题。
2、完成课本75页练习十二的第2题。
3、把下面各小数四舍五入。
(1)、精确到十分位
3.470.2394.08
(2)精确到百分位
5.3346.2680.495
4.思考
9.996保留两位小数是()。
(五)、布置作业。
三、说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掌握知识教学,在上课之前自己感觉整节课的设计挺不错的,开始的分类,由放到收,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而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主观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在结构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
但是上完之后,我总觉得:学生掌握得不好,尤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里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但学生的逆向思维似乎都比较欠缺,这是我对学生在能力上的估计不足。整节课时间比较紧张,后面巩固练习和课小结的环节有点匆匆过场的味道,与自己曾设想的场景有一定的差距。自己激励性的语言还欠缺,这也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我觉得通过这一节课我学到了好多,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课程,要考虑到学生。在今后的日子里,还得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四、说板书设计。
《近似数》说课稿3
一、问题的提出
《四舍五入求近似数》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是“结合具体情境理解近似数的意义,理解和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在达成知识目标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和模型化思想,培养学生推理能力。本课的教学难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由于数目较大,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学习往往感到比较抽象。
二是如果仅仅把“四舍五入法”局限在对整万数、整亿数的估计,学生容易形成点状的知识,很难从整体上把握四舍五入的方法,也就不能把握“四舍五入法”的本质和规律,即“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时要看哪个数位,为什么四及四以下要舍、五及五以上要入?
二、解决问题的思考
针对上述难点一的解决方法,我认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去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学生在万以内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学习时,就已经有“四舍五入法”的经验积累,只不过没有归根概括提炼出“四舍五入法”这个抽象名称而已。学生的这些个体经验不仅为抽象的“四舍五入法”的学习提供了理解概念内涵的感性支撑,而且还提供了丰富概念内涵的基础性资源。因此,可以从学生这些感性的个体经验出发去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在学生的个体经验与抽象的“四舍五入法”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针对上述难点二的解决思考:我认为一是可以引导学生从感性的知识出发,经历“四舍五入法”的归纳、概括、提炼和抽象命名的形成过程,从而了解和把握“四舍五入法”的来龙去脉,真正做到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二是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用数轴来辅助教学,化抽象为直观。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理解近似数的意义及必要性。
1、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学生阅读后,通过问题“观察上面的几组数,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的共同特点,引出近似数。
2、让学生找找日常生活中的近似数,联系学生已有经验,增进对近似数意义的理解,体验近似数产生的必要性。
最后小结: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精确地表示出来,用近似数表示更方便。
(二)借助素材,探究“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引入环节: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出发,了解估“整十数”看个位。
教师提出问题:一棵大树高约30米。这棵大树实际高多少米可以估计成30米?你能有序地说出这些数吗?
学生有序说出后,再让学生观察并进行分类,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25~2931~34并引导学生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30
20
40
25
35
师问:25、26、27、28、29这些数都是二十几,为什么约等于30?
生可能:因为它们离30比离20更近。
师问:31、32、33、34这些数都是三十几,为什么也约等于30?
生可能:因为它们离30比离40更近。
此时,学生在根据已有经验,再借助数轴的直观,可以初步感知以5为分界线来估数的.特点。
师生把刚才的结论简单地整理如下:
估整十数
十位
个位
2
大于等于5
3
小于等于4
第一环节:发现估“整百数”看十位的规律,教给学生发现的方法结构。
紧接上个环节,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样的数可以估计成300?
能有序地分段写出这些数吗?可以像老师这样借助数轴来找一找!
教师提出大问题,充分放手让学生找数。此时学生的思维可能是凌乱的散点状态,无法有序地分段写出所有可以估成300的数;也可能有学生能有序地找,但出现遗漏或重复的现象,如只找到295~304;或260~270,270~280,280~290,……,320~330,330~340。教师及时捕捉学生的思维动向,选取有代表性的几种做法进行交流。
通过课前学情调查,由于学生在二年级学万以内数的近似数时都是找最接近的数,所以大多数学生仅仅找出295~299,301~304这些数,这是学生最原始的思维状态,所以我们的交流就从295-304开始。
出示数轴,引导学生从数轴上找出295-304这些数的位置。
300
200
400
为了更准确地找出295所在的位置,我们需要再分,标出数据,如
300
200
400
210
220
230
240
250
260
270
280
290
320
330
340
350
360
380
390
370
310
问:这些都可以估成300吗?
学生可能回答:可以,但还没找全。学生进一步补充。
教师引导学生再对这些想法进行辨析比较,在辨析中逐渐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如学生找到25□~299,教师可以追问:25□~299的这些数都是200多,为什么也能估成300?
生可能发现,它们最接近的整百数是300,或者说这些数在数轴上比200~300的一半要多。
同样方法引导学生找出301~349这些数,逐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251~299、301~349.
300
200
400
210
220
230
240
250
260
270
280
290
320
330
340
350
360
380
390
370
310
当百位上是2时,要想估成300,十位上的数字要大于或等于5;当百位上是3时,要想估成300,十位上的数字要小于或等于4。教师进一步引导思考:个位上的数字呢?如果学生一时难以概括,可举例子,如251可估成那个整百数?252呢?253?259?通过举例和借助数轴学生会发现:251~259,无论个位上的数字是几,这个数都可以估成300。同样,260~269,270~279,280~289,290~299,301~309,310~319,320~329,330~339,340~349.这些数也可估成300。学生发现:估成与个位上的数字无关。教师再把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简单的整理和记录如下:
估300
百位
十位
个位
2
大于等于5
任意数
3
小于等于4
任意数
师举例:476接近哪个整百数?生回答并阐明理由;再请学生举一个三位数,请同学们判断接近哪个整百数。
这样通过举例,学生发现:估整百数都合这一规律,即:
估整百数
百位
十位
个位
2
大于等于5
任意数
3
小于等于4
任意数
也就是,估整百数时,要看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无关。
第二环节:发现估“整千数”看百位、估“整万数”看千位的规律,学生运用方法结构自主发现。
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样的数可以估计成3000、30000?你能有序地分段写出这些数吗?如果有困难,还可以借助数轴来找一找!
由于结构相同,可以采取同桌分工合作的方式,每人分别研究其中一种情况然后互相交流。
集体交流,课件出示数轴,让学生在数轴上找出这些数的范围,并借助数轴的直观来体验为什么这些数都接近3000.
3000
20xx
4000
2500
3500
2500~2999
3001~3499
同样方法可得到估成30000的数的范围。
30000
20000
40000
25000
35000
25000~29999
30001~34999
对以上规律进行比较和概括,学生在表格上自己整理:
估整千数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2
大于等于5
任意数
任意数
3
小于等于4
任意数
任意数
估整万数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2
大于等于5
任意数
任意数
任意数
3
小于等于4
任意数
任意数
任意数
通过整理,学生进一步发现:估整千数时,只看百位;估整万数时,只看千位。
第三环节:发现估“整十万数”看万位、估“整百万数”看十万位……的规律,学生运用结构进行想象。
第四环节:对以上规律进行比较和概括,归纳提练和抽象出四舍五入的一般方法。
教师提出问题:通过举例探究的方法,我们分别发现了估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的方法,你能把这些规律简练地概括一下吗?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像这样求近似数的方法,叫作“四舍五入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出示信息:小明的妈妈一月份的工资收入是6492元。
提出问题:
问题一:估成整十数,大约是多少元?为什么?(交流后,课件出示数轴)
教师进一步明确要求:估成整十数,也就相当于省略十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问题二: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大约是多少元?说说你的想法!(交流后,课件出示数轴)
问题三:你还能提出其他关于近似数的问题吗?
生提问题并解决。(交流后,课件出示数轴)
问题四:仔细观察数轴,这三个近似数哪个更接近6492元?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省略的尾数越多,近似数离准确值就越大;反之就越接近准确值。所以我们在运用近似数时,要根据实际的需要来估计。
四、我们的思考与疑惑:
1、说明:《近似数》这节课在备课时,我们教研组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遵循教材,通过研究将大数怎样估成整万数或整亿数,教学“四舍五入”取近似数的方法。
另一种就是刚才所呈现的,从估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整万数、整十万数……这样依次探究,在估整百数时教结构,让学生在大量的数例中充分感悟:估整百数要看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无关。接下来的估整千数、整万数是用结构,学生同桌分工合作,运用方法结构自主发现规律。估整十万数、整百万数、整千万数和整亿数的规律,则可让学生运用结构进行推理和想象。
通过两种思路的对比和研讨,我们统一了认识:如果仅仅把“四舍五入法”局限在对整万数、整亿数的估计,学生容易形成点状的知识,很难从整体上把握四舍五入的方法。另外从对整万数、整亿数的估计入手,由于数目较大,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学习往往感到比较抽象,也不容易把握“四舍五入法”的本质和规律。基于这些,我们提出了上述问题,并做了以上设计。
一开始我们对于这种整体架构、教结构——用结构的思想也是又爱又怕,甚至持怀疑的态度:学生能有序地分段找到这些数吗?能发现规律吗?基于不自信,我们在三年级上了半节课,结果虽然有点生涩,但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比我们预期的要好得多。而且,从长远来看,学生经历了“四舍五入法”背后的过程形态的知识,比如借助知识结构的类比思考、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等等,都可以成为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资源。
2、思考:数轴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数形结合不仅能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四舍五入”的本质,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感。
3、疑惑:25估成整十数,与20、30一样接近,该估成30吗?再如25□,251~259估成整百数应该是300,250估成整百数呢?期待大家能帮我们答疑解惑。
以上是我们团队对《四舍五入求近似数》这节课内容的理解,如有不当之处,恳请领导和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近似数》说课稿4
教学内容:《近似数与有效数字》是九年义务教育冀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三章第三节 (1课时)
教材分析:《近似数与有效数字》是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数学人教版《有理数》这一章中的一节课,通过教学,要求学生知道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意义;能说出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有几个有效数字;能按要求求或保留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学情分析:这节课学生对"零什么时候是有效数字,什么时候不是有效数字"及对"四舍五入进位时出现零的情况"容易出错,要反复强化。
教学目标:
1.理解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意义,要能准确第说出精确位及有几个有效数字。
2.按要求进行四舍五入取近似数。
教学理念:
我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2、培养数学来源于实践,而又作用于实践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1)初一(4)班有42名同学;
(2)每个三角形都有3个内角。
这里的42、3都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准确数.我们还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3)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4)王强的体重是约49千克。
960万、49是准确数吗?这里的960万、49都不是准确数,而是由四舍五入得来的,与实际数很接近的数。
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表示我国的领土面积大于或等于959.5万平方千米而小于960.5万平方千米。
王强的体重约为49千克,表示他的体重大于或等于48.5千克而小于49.5千克。
我们把象960万、49这些与实际数很接近的数称为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要用近似数,使用近似数就有一个近似程度的问题,也是就精确度的问题。
二、新课讲解
1、概念
利用电脑设备:讲述老博士想分苹果的故事,同时引出课题。
3个人分10个苹果,如何分?
3 =3.33333333
若结果取到3,叫精确到个位
若结果取到3.3叫精确到十分位
若结果取到3.33叫精确到百分位
若结果取到3.333叫精确到千分位
……
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起,到精确到的数为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象上面我们取3.333为的近似数,它精确到千分位(即精确到0.001),共有4个有效数字3、3、3、3。
2、例题
例1 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1)0.015 8(精确到0.001);
(2)30 435(保留3个有效数字);
(3)1.804(保留2个有效数字);
(4)1.804(保留3个有效数字)。
解:(1)0.015 8≈0.016;
(2)30 435≈3.04×104;
(3)1.804≈1.8;
(4)1.804≈1.80
注意:(2)不能写成30 400,这样是有5个有效数字,像这样的数保留几位有效数字一般要用科学计算法,或3.04万。
例2 下列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哪几个有效数字?
(1)132.4;(2)0.0572;(3)2.40万
解:(1)132.4精确到十分位(精确到0.1),共有4个有效数字1、3、2、4;
(2)0.0572精确到万分位(精确到0.0001),共有3个有效数字5、7、2;
(3)2.40万精确到百位,共有3个有效数字2、4、0。
注意 由于2.40万的单位是万,所以不能说它精确到百分位。
注意 (1)例2的(3)中,由四舍五入得来的1.50与1.5的精确度不同,不能随便把后面的0去掉。
3、课堂练习
1.请你列举出生活中准确值和近似值的实例.
2.下列各题中的数,哪些是精确数?哪写是近似数?
(1)东北师大附中共有98个教学班;
(2)我国有13亿人口.
3.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里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
(1)0.65148 (精确到千分位);
(2)1.5673 (精确到0.01);
(3)0.03097 (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4)75460 (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5)90990 (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4.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几个有效数字?
(1)54.8;(2)0.00204;(3)3.6万.
课堂练习答案
1.略.
2.(1)精确值;(2)近似值.
3.(1)0.65148 ≈0.651;(2)1.5673≈1.57;(3)0.03097≈0.0310;(4)75460≈8×104;(5)90990≈9.1×104.
4.(1)精确到个十分位,有3个有效数字;(2)精确到千万分位,有3个有效数字;(3)精确到千位,有2个有效数字.
4、小结
1、 有效数字、精确度的意义。
2、 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大部分是近似数
3、要注意应用。
5、课后作业
(一)、书本上作业(略)
(二)、补充作业
1.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几位有效数字?
(1)32; (2)17.93; (3)0.084; (4)7.250;
(5)1.35×104; (6)0.45万; (7)2.004; (8)3.1416.
2.23.0是由四舍五入得来的近似数,则下列各数中哪些数不可能是真值?
①23.04 ②23.06 ③22.99 ④22.85
课后选作题答案
1.(1)精确到个位,有两位有效数字;
(2)精确到百分位,有四位有效数字;
(3)精确到千分位,有两位有效数字;
(4)精确到千分位,有四位有效数字;
(5)精确到百位,有三位有效数字;
(6)精确到百位,有两位有效数字;
(7)精确到千分位,有四位有效数字;
(8)精确到万分位,有五位有效数字.
2.②和④.
《近似数》说课稿5
一、教材内容及编排意图:
《求小数的近似数》是义务教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节的内容。是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近似数后的一次扩展,同时又为后面改写成以万和亿作单位的数做好知识铺垫。教材内容展示了豆豆测量身高这一现实情境,说明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测量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加深对小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近似数的意义,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理解并应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知道精确度的含义。
2.经历类比迁移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推理及概括能力,初步掌握“迁移”、“数形结合”等学习数学的方法。
3.感受近似数的实际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重点:
1.理解并应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2.理解求小数的近似数时,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省略的道理。
四、教学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省略的道理。
五、教学流程:
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五环节教学,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回归情景,深化理解——反馈练习,拓展提升——课堂总结,回归生活”。具体设计是: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观察主题图,学生明确了用 0.984米、0.98米和1米三个数据都能表示豆豆身高后提出问题:他们是怎样得到豆豆身高的近似数的?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对求小数近似数的探究欲望。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由整数类比迁移到小数
在回顾了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后,做出强调:求近似数一定要用约等号来连接。随机提出猜想:求小数的近似数是否也会用到四舍五入法呢?
2、自主探究,保留一位小数
接着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进行自主探究:保留一位小数求近似数。在充分理解了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的含义后放手让学生探究,相互交流,汇报时,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的完整的叙述。由于学生能够在求整数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类比迁移,这一环节表述的比较完整,能轻松的将内部思考过程外化为语言表达。
3、汇报交流,提炼方法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板书、回顾求1.93和16.195近似数的过程比较讨论得出共性,都是按要求保留一位小数,都要看到小数部分的百分位?不同点是:一个运用四舍法求到的近似数会小于原数,一个运用五入法求到的近似数会大于原数,在讨论交流中,学生明确了四舍五入法仍然是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4、借用数轴,直观理解
(1)直观发现1.93距1.9更近
但为什么求近似数省略部分的最高位小于5时要四舍,不小于5时要五入呢?在提出这一问题后,学生还是会从四舍五入的方法本身进行思考和解答?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时,数轴便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借用动态的设计,数形结合,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因为1.93的位置更接近1.9,所以1.93保留一位小数后约是1.9。
(2)直观列举,体味“四舍五入”的道理
在学生能从“四舍”,和“五入”两个角度思考出近似数是1.9的两位小数后,也更容易思考出近似数是1.9的最大两位小数和最小两位小数是多少。
(3)理解保留一位小数为何只看百分位
从而得出:因为百分位的数决定了原数的位置,所以无论是几位小数在求近似数时,只要保留一位小数只需要看百分位的结论。进而小结出保留一位小数求近似数的`方法后,又让学生再类比迁移,得出保留其他位数的方法。
5、类比迁移,尝试归纳
接下来,充分运用练习题的辐射作用引发学生的逆向思考:你能找到能保留三位或四位小数的数吗?为什么?明确原小数至少应该比保留后的近似数多一位。
三、回归情景,深化理解
在学生类推到保留整数的方法后,回归情景图中提出的问题,由0.984怎样想到0.98的,又怎样想到1的呢?这时,学生已能较熟练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找到0.984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后,再一次引导观察、比较发现:同一个数因为要求不同,会有不同的近似数,但保留位数越多,就越接近准确数,开始的结论是根据小数的性质结果近似数末尾的0能够去掉:经过讨论后发现因为保留位数的需要(即占位的需要)不能去掉。在此,又借用数轴直观演示近似数为1.0和1的准确数范围,让学生感知到:保留的位数越多,准确数的范围就越小,相应的精确度也就越高。从而得出结论:在求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最后提出问题:回想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和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相同吗?从而建构起数学知识间的前后联系。
随后,学生自主看书学习,进行查漏补缺。
四、反馈练习,拓展提升
以闯关形式设计的反馈练习富有层次性,思考性,体现变化,能让学生在多种变式中体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实质。体会到运用所学知识胜利闯关带来的成就感,但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给学生更充分的表述机会,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五、课堂总结,回归生活。
本课的最后一次讨论是在本课结束,寻找小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购买商品时该付8.953元的究竟会付多少钱呢?由于实际生活的需要,学生会考虑付9.00元。虽然付8.95元相对来说更实惠一些,但实际上5分的钱数已很少见,所以会保留整数付钱更符合生活实际情况,这样,就让数学知识富于了鲜活的生活气息。
总之,求小数的近似数内容抽象,本课着重引导了学生在疑惑处、重点处、难点处进行讨论,重视对知识源点的梳理,力争让学生理解:求近似数要用“四舍五入法”,以及为什么用“四舍五入法”。我的说课结束,谢谢大家!
《近似数》说课稿6
一、说教材
求商的近似数是九年义务教育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是在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小数除法有时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还有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
在本册前面,已经学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以及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本知识窗是通过求“三峡大坝的高度是八盘峡坝的多少倍”的应用题,让学生体验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怎样取商的近似值。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求近似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四、说教学难点
根据题意正确救出商的近似数。
五、说教法、学法
由于本学段的学生年龄多在9—11岁,富于形象直观思维,但他们都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表现欲望,在学习素材的选取和呈现、学习内容和活动的安排上,一定要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感受到数学学习活动有意义、很重要、可以做。在这些过程中,初步学习数学思考的方法,形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同一个问题的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四舍五入”求小数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这正是他们的认识基础和新知识的生长点。所以只有站在这个基点上组织学习内容才是明智的选择。
本节课的教学是从复习入手,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教师以引导为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同点票交流等学习方法,学会求商的近似数,并且在练习中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处理问题,使知识活学活用。
准备采用“情境—问题”的教学模式:即课堂上,教师创设练习情境,学生提出适当的数学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或教师)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现规律,建立概念,逐步完善对用“四舍五入”求商的近似数的的认知结构。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由七个基本环节组成:复习——创设练习情境——解决问题——归纳、总结求出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巩固练习——总结——作业。
(一)复习
一上课,我先指导学生复习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的近似数的,为后面求商的近似数作好准备。
1.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保 留
整 数
保留一
位小数
保留两
位小数
保留三
位小数
2.9456
12.0045
0.5999
2.用竖式计算,导入新课。
19.4÷12
(二)创设练习情境,学生提出问题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解决问题”里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这是本教学模式的依据。因此,我设计:
列竖式计算185÷33
(1)指导:
185÷33除不尽,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商的末尾总是606060…哪怎么办呢?根据实际情况没有必要必要算出这么多位。所以今天我们来学“商的近似数”
板书:今天学习“商的近似数”
(2)问题:
请同学们根据这题,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说一说如果商保留整数,商需要需要算到那一位?如果商保留一位小数,商需要需要算到那一位?……
(3)学生同桌讨论总结出,商的近似数如果商保留整数,商需要需要算到十分位;如果商保留一位小数,商需要需要算到百分位;……
(4)完成“自主练习第一题”。
(三)根据生活实际问题求商的近似数
1.导:
在实际的生活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例如:自主练习第六题(1)
2.解答这道应用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列式计算。
(3)反馈不同策略,指导取值。
①2.2×9.28≈6.56(元)
②2.2÷0.35≈7(个)
说说①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的理由,笔算时分别应除到哪一位?
师:小数除法有时会碰到永远除不尽的情况,有时虽然能除尽但实际上不需要那么多的小数位数,这样求出的商就只要按题目要求取它的近似值。
提醒: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一般只要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四)归纳、总结求出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方法:1.看——需要保留几位小数或整数。
2.除——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3.取——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五)巩固练习:
1.完成23页“做一做”
保留一
位小数
保留两
位小数
保留三
位小数
40÷14
26.37÷31
45.5÷38
问题:每一个小题,用竖式计算时,需要除几次?除到小数的哪一位?
2.再次总结求出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让学生说说。
(六)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你对商的近似值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你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七)作业:
1. 基本练习:
判断练习:下列问题要取近似值吗?如果需要,应用哪种方法取近似值?
(1)做一个奶油蛋糕要用7.5克奶油。50克奶油最多可以做多少个这样的蛋糕?
(2)幼儿园买50个奶油蛋糕,每8个装一盒,至少要用多少个盒子?
(3)雨燕是长距离飞行最快的鸟,一只雨燕3小时可飞行510千米,一只信鸽每小时可飞行74千米。雨燕飞行的速度大约是信鸽的多少倍?
(4)每套衣服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这样的衣服?
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2.作业:
自主练习第3、5、8题。
《近似数》说课稿7
一、课时安排说明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共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认识近似数和精确数;第二课时,掌握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等相关知识。
二、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本章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对生活中的较小数据以及近似数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经历了一些探索、发现的数学活动,积累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并且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任务分析
在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近似数;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近似数的作用,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选取近似数;结合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认识有效数字的概念,能按照要求取近似数,并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中所采用的问题情境尽可能来源于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中与数据有关的素材,使他们体会所学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掌握精确度及有效数字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
2.提高学生分析数据,处理数据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和能力。
本节的教学重点:掌握精确度及有效数字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
本节的教学难点:如何确定一个数据的有效数字。
四、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回顾复习、学习新知、例题讲解、课堂练习、拓展提高、知识小结、布置作业。
第一个环节:回顾复习
活动内容:
1.阅读报道
中国是世界面积第3大国;中国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中国共划分34个省级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人口约12.9533亿,占世界人口的21.2;共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600万人。
2.回答问题
你能找出这篇报道中的精确数据和近似数据吗?
3.知识回顾
1.认识精确数和近似数,明确近似数产生的原因。
2.会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并能进行合理比较。
活动目的:改变原有的直接复习知识模式,通过阅读一篇报道,找出其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达到复习上一节内容的目的。其一可以改变枯燥的概念复习,使复习环节变得更加有趣;其二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例如此报道可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我们的祖国。
活动注意事项:(1)复习过程中虽然不直接的'对概念进行复习,但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仍应对上节所学概念加以巩固(2)复习一方面是对上节课的回顾和总结,同时也应为新课的学习和探究作和铺垫和作准备工作。
第二个环节:学习新知
活动内容:学习新概念
(1)精确度:
利用四舍五入法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时,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2)有效数字:
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digits).
活动目的:通过学习精确度和有效数字两个新的概念,为下面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工作。
活动注意事项:(1)对于精确度概念的理解,要做到把精确度和四舍五入法有机的统一。让学生明确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2)对于有效数字的理解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从那个数字起,到那个数字止;(3)这两个概念是这节课的基础和关键,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两个概念,才能更好的去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个环节:例题讲解
活动内容:
例3按要求取右图中(见教科书)溶液体积的近似数,并指出每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1)四舍五入到1毫升;(2)四舍五入到10毫升
解:(1)四舍五入到1毫升,就得到近似数17毫升,这个数有两个有效数字,分别是1,7;
(2)四舍五入到10毫升,就得到近似数20毫升,这个数有一个有效数字,是2.
例4据中国统计信息网公布的xxxx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的人口总数为1295330000人。请按要求分别取这个数的近似数,并指出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数据来源:www.stats.gov.cn)
(1)精确到百万位;(2)精确到千万位;(3)精确到亿位;(4)精确到十亿位。
活动目的:通过对例3的学习让学生对精确
度和有效数字的应用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对这两个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例4的学习让学生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近似数。
活动注意事项:(1)在例3的学习中,第二个问题得到近似数20毫升,部分学生会误认识有效数字的个数是两个,这时,教师一定要对该知识分析透彻,从定义的角度让学生明确如何正确的判断有效数字。(2)例4中对于较大数据,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出近似数的有效数字,例如:例4中,若不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近似数据,则(2)和(3)的结果均可表示为1300000000,除非用文字加以注释,否则难以区分,因此,教师最好要求学生对于某些数据要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第四个环节:课堂练习
活动内容: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03精确到百分位,有一个有效数字B.1423精确到个位,有四个有效数字
c.87.4精确到十分位,有三个有效数字D.5.670×10精确到百分位,有三个有效数字
2.下列各近似数精确到万位的是()
A.35000B.4亿5千万c.3.5×104D.4×104
3.0.03296精确到万分位是,有个有效数字,它们是。
4.近似数0.8050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是。
5.近似数4.8×105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是。
6.近似数5.31万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是。
7.一箱雪梨的质量为20.95㎏,按下面的要求分别取值:
(1)精确到10㎏是㎏,有个有效数字,它们是;
(2)精确到1㎏是㎏,有个有效数字,它们是;
(3)精确到0.1㎏是㎏,有个有效数字,它们是。
活动目的:通过课堂练习巩固落实学生对精确度和有效数字这两个知识点的应用。
活动注意事项:(1)前六个练习题是没有实际背景的基础练习,要求学生应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第七题是实际应用问题,要让学生学会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间的互相转化。(2)例如近似数4.8×105精确到哪一位的这类判断精确度的题目要强调先还原数据,再判断精确到哪一位。
第五个环节:拓展提高
活动内容: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可以粗略的看成是一个长方体,撒哈拉沙漠的长度大约是5149900m,沙漠的深度大约是3.66m。已知撒哈拉沙漠中沙的体积约为3345km3。
(1)将沙漠的沙子的体积表示成立方米,并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2)撒哈拉沙漠的宽度是多少?(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3)如果一粒沙子体积大约是0.0368mm3,那么,撒哈拉沙漠中有多少粒沙子?(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解:(1)3345km3=3345×109m3=3.345×103×109m3≈3.3×1012m3
活动目的: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掌握精确度及有效数字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这个环节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要通过数据的计算,再按要求取近似数据。
活动注意事项:(1)要提醒学生注意单位的换算,数据计算必须在单位统一的情况下才能进行;(2)计算过程提倡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运算;(3)对于能力达不到的学生在这一环节不做过高要求。
第六个环节:知识小结
活动内容:师生互相交流总结本节课上应该掌握的相关知识:1.掌握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概念。2.会按照要求利用科学记数法取近似数。教师对课堂上学生掌握不够牢固的知识进行强调与补充,学生畅谈个人的学习感受。
活动目的:一方面通过小结对今天所学知识进行一个概括和升华,对学生易错的知识加以强调和补充;另一方面,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活动注意事项:在总结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仔细聆听,对于学生的错误和漏洞要及时作出纠正和补充。
第七个环节:布置作业
活动内容:
教材习题3.3知识技能1,2
《近似数》说课稿8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第六册数学教材第22-23页:教学近似数的概念和“四舍五入”法,完成例10及相应“做一做”题目和练习五第1—3题。
2、教材内容的地位及其作用
近似数的概念学生虽然没有接触过,但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多的。通过学生对生活事例的调查和直观描述,不仅让学生了解近似数,同时也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体现数学学习的有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的教学,一方面为学习—求较大数的近似数(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积的近似值、求商的近似值以及为除法试商等内容做好知识上的铺垫;另一方面通过数学小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计算的国家,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好数学的热情。
3、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近似数的概念,会写、会用“ ”;
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⑵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用“四舍五入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点
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5、教学难点
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根据哪一位上的数来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
6、教学准备
1) 布置调查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描述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一定要说出它们的准确数量,只
要知道它们大概是多少就可以了,如我们的祖国陆地国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海洋国土面积大约有300万平方千米或我家房子的面积大约有70平方米等,像这样的大概数在生活当中还有很多很多,你了解吗?请你收集有关这方面的数据。
2) 制作教学课件
二、教法、学法指导
1、近似数的概念虽然学生没有接触过,但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多的。教学近似数的概念,教师采用调查法和直观描述法,让学生在调查和直观描述中了解近似数的用处,体会到近似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科渗透德育,是促进学科综合的需要。通过数学小知识的教学,让学生
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计算的国家,让学生在了解祖国悠久的'文化史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教师采用学生身边的素材(语、数教材的页数作为数据)编题,一方面克服例题给予学生可能造成的思维定势,减少机械模仿的成份;另一方面素材是学生自己熟悉的,解答起来会兴趣更浓。
4、本课教学重点是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在突出重点方面教师把突破口放在指导学生理解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的方法,让学生采用比较(想: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先看这个数更接近哪个整百数的方法来确定这个数的近似数),再让学生按想这种思路尝试求一些数的近似数,然后组织学生对这些数进行分组、观察和比较,体会这些数的特点,讨论得出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的方法,从而理解“四舍五入法”。同时又通过迁移类推的方法,找到省略千位或十位后面的尾数的方法,从而为总结求万以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提供铺垫。本课的难点在于根据哪一位上的数来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为解决这个难点,教师采用题组练习,如求6253≈(几千) 6253≈(几百) 6253≈(几十), 让学生在练习、比较和观察中明确求一个数的近似数,首先要了解省略的最高位是谁,再根据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来决定是“舍”还是“入”,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满“5”,就“入”,否则就是“舍”。
三、教学程序设计
交流导入
师让学生将收集到的数据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交流时,老师随机板书这些数据,然后指出以上数据都是近似数,并告诉学生近似数是一个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数。过渡: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导入,板书课题)
(本设计的训练意图:
学生通过直观描述,体会到近似数的广泛应用,培养交流能力的同时,也为
引出近似数的概念和新课的导入起到过渡和、铺垫的作用。
自主探索,领悟新知
1、学习求近似数,会写、会用“≈”
1) 尝试找近似数
师让学生汇报:第六册数学书和语文书分别有几页?学生汇报之后,师通
过媒体,出示题目:第六册数学书有123页,第六册语文书有165页。求这两个数的近似数?(师让学生读题后,说说自己对题意的理解。)
接着,学生思考、讨论:123大约是几百?165大约是几百?说明理由。(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123大约是100 想:因为123与100只相差23,与200相差77,所以123
比较接近100。
165大约是200 想:因为165与100相差65,与200只相差35,所以165
比较接近200。
2) 教学“≈”
123大约是100 可以写作:123≈100
约等号
读作:123约等于100
师让学生练习:165大约是200,写作什么?读作什么?
1) 练习、比较,理解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的方法
练习:下面各数大约是几百?说说你的想法。
103≈ 113≈ 133≈ 143≈ 153≈
163≈ 173≈ 183≈ 193≈
师让学生汇报结果和想法后,请学生观察并给这些数进行分组,说明理由。然后再请学生比较两组数,说说它们的异同点。最后思考讨论: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有没有更加简便的方法?(学生根据板书,思考讨论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的方法。)
103≈100
113≈100
123≈100
133≈100
143≈100
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不满5,尾数直接舍去,改写成0
163≈200
173≈200
183≈200
193≈200
省略的尾数最高位满5,把尾数改写成0后,向它的前一位进1
(本设计的训练意图:让学生弄清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是本
节课重点环节,教师让学生采用比较(想:要求一个数,先看这个数更接近哪个整百数的方法来确定这个数的近似数),再让学生按想这种思路,找一组数的近似数,然后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出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的方法,理解“四舍五入法”。学生理解和初步掌握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的方法为学习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及省略十位后面的尾数提供迁移类推的依据。)
2、阶段练习
1) 完成第22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练习之后,师组织学生交流思路并引导学生说说: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2) 思考讨论并填空
6253≈(几千) 6253≈(几百) 6253≈(几十)
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本设计的训练意图: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通过讨论,让
学生搞清求近似数的关键—确定省略的最高位是谁,是否满5或不满5来决定“舍”还是“入”,为总结求万以内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做铺垫。)
总结交流,提炼方法
a) 揭示“四舍五入法”
学生讨论:求万以内的近似数,根据要求省略这个数的十位、百位、千位后
面的尾数,应该怎样做?。(链接资料:求近似数的方法除“四舍五入法”之外,有时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或“四舍六入法”);
(本设计训练意图:为今后学习“进一法”和“去尾法”等知识提供铺垫,同时也突出了数学学习的延续性。)
b) 数学小知识学习—渗透德育教育
(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强化和巩固
1、学生看书,进一步理解“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的含义及掌握求近似
数的方法;
2、完成练习五第1、2题
课堂总结
什么是近似数?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课堂练习
1、指导练习五第①课时;
2、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a) 7830=8000 ( )
b) 5063≈6000 ( )
3、填空题
a) 当3 60≈3000时, 内取的数字可以是 。
b) 一个整数的近似数是500,这个数最小可能是 ,最大可能是 。
c) 一台空调的价格是1080元,小明家决定买2台。算一算,然后建议小明
爸爸大约需要带多少钱?
附板书:
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
103≈100 153≈200
113≈100 163≈200
123≈100 173≈200
133≈100 183≈200
143≈100 193≈200
《近似数》说课稿9
一、说教材
这一部分内容是在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小数除法经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
在本册前面,已经教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以及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这里只是通过例7一道计算钱数的应用题,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怎样取商的近似值。由于计算钱数时一般算到“分”就可以了,那么题中的结果应保留两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千分位,也就是要先算出三位小数。然后让学生自己确定,怎样把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小数按“四舍五入法”处理。接着,让学生试算“做一做”中的练习题。这一题是让学生根据不同要求取商的近似值。使学生更明确,算出的小数位数都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按要求在小数除法的计算中正确地截取商的近似值。并且能够灵活的处理问题。
2、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学会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3、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商的近似值。
2、理解求“积的近似值”与求“商的.近似值”的异同。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是从复习入手,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教师以引导为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学会求商的近似数,并且在练习中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处理问题,使知识活学活用。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主要分以下几部分来进行教学的
(一)复习铺垫
通过复习和谈话,既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又揭示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为今天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作准备,为学生完整地认识取商的近似值作铺垫。
(二)自主尝试
多媒体出示例题7的情景图学生通过读题列式,尝试计算来初步探究问题
这里多媒体出示生活情境图,为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数学探索活动中去,并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获得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整个过程是让学生自己充分思考、判断、推理,由实际生活知识引入到所要学的内容,并在从中悟出其中的道理。
(三)展示交流
集体交流: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如何解决?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交流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取近似值的方法,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感悟到取近似值的方法以及规律。
(四)点拨探索
师生在共同板演竖式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求商的近似值的解决方法。需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该怎么办?帮助学生总结出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比较求商的近似值和求积的近似值的异同点: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还可以介绍一种简便的方法,即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了,只把余数同除数做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让学生知道:不断学习,就要不断总结。因为总结能使我们的认识更加深刻。通过归纳、整合知识,让学生明白如何求商的近似值,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
(五)演练拓展
反馈练习是通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来检验的;
巩固练习是通过一个求商的近似数的表格来进行的,鼓励学生比快,并且介绍好的方法;
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练习,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
(六)课堂小结
《近似数》说课稿10
一、教学内容的说明:(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对小数和分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知识的开始,同时又是学习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
信息窗呈现了三个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绿毛龟蛋长径和宽径的情境,通过学生质疑测量同一个蛋的长度,为什么两人读数不一样的问题,引入对小数的近似数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后再求它的近似值。能正确区分改写和保留的要求以及各自的方法。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的方法。使学生理解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度就越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情境图引出怎样求小数的近似数,学生在教师 的'指导下探索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区分改写和保留的不同要求和方法。
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迁移到新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利用已掌握知识探索新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体会知识间的紧密联系,体验获取新知的乐趣。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会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理解保留位数越多,精确度就越高。
教学难点是:
理解保留和精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保留位数越多,精确度越高。
三、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教法:教学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学法:为了更好地突出、突破重难点,按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为了全面、准确地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实现教学目标,我努力抓住学生的思维生长点组织教学,设计了复习旧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复习导入
这一环节我设置了两个习题: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986534 58741 32100 39821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32( )64532万 47( )05047万
在此环节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四舍五入是什么意思,为后面的学习做好知识迁移的准备 第二个环节:探索新知这一环节有两个知识点:求小数的近似数;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求小数的近似数:我先出示课本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从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问题,为什么小华、小明两个人说的不一样?教师可以说明由于两个学生对测量结果要求的精确程度不同,就会出现同一个小数的不同近似数,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小华说的是几位小数?小明说的是什么数?通过学生的回答师作说明:近似数的结果是一位小数就是将原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结果是整数就是将原数保留整数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求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求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从而引导学生仿照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来求小数的近似数:
出示:3。94保留一位小数是多少?3。94保留整数是多少?
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索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再通过学生的汇报,总结出: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整数一样也可以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步让学生明白:求近似数时,的数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小组讨论:比较3。9和4与精确值3。94比较谁更接近3。94。总结出: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度越高,保留的位数越少,精确度越低。
再出示:绿毛龟蛋(2。04厘米)的宽径是多少厘米?(保留一位小数)并让学生思考:末尾的0可不可以省略,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保留位数不同,精确度也不同,而且0在这里也起到了占位的作用。为了巩固这一知识,我设计了一个动手测量课桌的活动,比一比谁的结果更精确,说明理由。
第二个知识点: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出示课本71页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说一说能获得哪些信息,并提出相关问题。
(1)把1754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什么?
先让学生尝试改写,根据学生的情况,如果有正确的改写可以先让学生讲解他的方法,如果没有,老师可作说明:改写时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写上万字,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了。
(2)20xx年全国禽蛋类产量约是多少亿千克呢?(保留整数)把28795000000改写成用亿
作单位的数,让同学们独自探索方法,同桌交流,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用四舍五入法求出287。95亿的近似数。
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
在这一环节安排了自主练习的4个小题。
1—3题是用多种形式巩固求小数近似数的基本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关注有困难的学生,切实巩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4题用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改写的。
五、课堂小结
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我让学生共同回忆本节课研究了哪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你有哪些收获?自己在学习上有哪些提高?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增强对迁移推理的数学思想的认识。
六、。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的差异布置适当的作业,既能使学生掌握知识,又能使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提高。
《近似数》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的内容,将从生活实际入手,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身边熟悉的事物,收集一些数据引入近似数的研究。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近似数和精确度的概念。
2能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3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说出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能按照要求取一个数的近似值
四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展开,都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指导下的一种自主求知的活动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知。
五教学设计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1:(1)我班有__名学生,__名男生,__ 名女生;
(2)我今年 岁。
(3)我的体重约为__千克,我的身高约为__;
(4)我们的数学课本有 页
(5)量一量我们的数学课本的'长度是 厘米,宽度是 厘米设计说明
提出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身边熟悉的事物,收集一些数据,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自然引入新课。
以学生熟悉的数据引入,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准确数和近似数。
问题2:在这些数据中,那些数是与实际接近的?哪些数据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
师生共同完成:
与实际接近的数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近似数。
你还能举出准确数与近似数来吗?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近似数?
设计说明
在了解近似数的概念后,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很多情况用到近似数,有时是因为客观条件无法或难以得到准确数,如:我国人口数时刻在变化,无法得到准确数,有时是实际问题不需要得到准确数。
(二) 探索活动
1、某班约50人,与准确数54人的误差是多少?
2、为什么产生了这个误差?
师生讨论以后得出是因为精确度的问题。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用精确度来表示。
54精确到个位,而这里的50是精确到十位。设计说明
使学生明白近似数的精确度。 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用精确度来表示。
3、按四舍五入对圆周率=3.1415926p取得的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设计说明
学生感受四舍五入取得的近似数是精确到哪一位,即指出精确度。
(三)、例题教学
例1.小亮用天平秤一罐头的质量为2.026kg请按下列要求去近似值,(1)精确到0.01kg,(2)精确到0.1kg,(3)精确到1kg
2.0后面的0能去掉吗?近似数0.1与0.10有区别吗
例2、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对下列取近似值,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某人一天饮水1890ml(精确到1000ml)
(若近似成20xxml,你认为正确吗?近似数20xx精确到哪一位?这与精确到1000ml矛盾,那该如何表示呢?2千或2×103,当这个数比较大时,第一种表示方法方便吗?)
(2)地球上七大洲的总面积约为149480000km2(精确到10000000km2)(3)人的眼睛可以看见的红光的波长为0.000077cm(精确到0.00001)
这是以实际为背景的题目,说明生活中有很多近似数,这里要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近似数,或其他方法表示,教师可适当点拨,做好知识的拓展延伸。
例3、用计算器计算(精确到0.01)
(四)、随堂练习
1、说说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⑴某词典有1752页。⑵量杯里有水50ml。
⑶女子短跑100m世界记录为10.49s。⑷世界人口为61亿。
2、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1)0.00356(精确到万分位);(2)61.235(精确到个位);(3)1.8935(精确到0.001);(4)0.0571(精确到0.1)。(5)0.0239(精确到0.001);(6)414.45(精确到个位);(7)0.0571(精确到千分位);(8)23.45(精确到个位);3、指出下列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1)13亿;(2)0.36万;(3)2.3×108;(4)23.56亿;(5)2.9和2.90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何收获?
六、评价与反思
1、本节课以学生课前收集的生活数据引入,使学生获得直观的经验,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准确数和近似数,在了解了近似数后,启发学生“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用到近似数?”并通过教师自己设计的情境使学生认识到有时是因为客观条件或难以得到准确数,有时是实际问题无法得到准确数。
2、拓展练习以生活为背景,不过数据有些大,学生易出错特别是要用到科学记数法,教师要做好点拨,讲解清楚。
3、鼓励学生去查资料。收集数据,培养数感。
【《近似数》说课稿】相关文章:
《近似数》教案03-15
近似数教学反思06-10
近似数的教学反思09-06
《积的近似数》教案03-30
积的近似数教学反思06-25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04-11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04-11
求近似数教学反思03-03
商的近似数的教学反思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