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剪辑专业实习工作计划通用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制定一个计划。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剪辑专业实习工作计划通用,欢迎阅读与收藏。
“影视拍摄与制作”是高职院校影视传媒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相关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掌握影视拍摄制作的基本技能,能够独立拍摄、剪辑影视短片。
一、“影视拍摄与制作”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意义
由于缺乏对高职教育自身特点与规律的深入研究,“影视拍摄与制作”课程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造成了理论不够深入,实践能力缺乏的现状。最终导致学生就业难,就业后胜任工作难的后果。
高职学生普遍都存在偏好技能学习的情绪。“影视拍摄与制作”课程实践性强、操作性强、应用性强。而项目化教学恰恰符合“影视拍摄与制作”的课程特性和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影视拍摄与制作”课程构建项目化教学体系具有以下意义:
1、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项目化教学解决了“影视拍摄与制作”课程中学生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弱等问题。做项目的过程是学生一步步成长、成才的过程,学生在读即已入行,毕业了就能上岗,使学生能够成为顺应社会发展需求、被用人单位接受和欢迎的高等应用型影视传媒人才。
2、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下课后学习也就基本上随之结束。其实,课上的时间远远不够,有的学生可能连摄像机的功能都不熟悉,所以必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实行项目化教学后,学生就必须自己想办法安排课余时间,积极主动地去完成项目,避免散漫情绪。
3、保证学习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经常会把完整的工作过程割裂了开来,策划、拍摄、布光、采访、后期剪辑往往是分裂式的学习,学生学完以后还是很难创作出一个完整的影视作品。引进项目化教学后,学生就可以系统完整地参加到影视创作中来,不再是孤立分散地去学习相关技能。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会对策划、导演、摄像、采访、布光、后期剪辑等各环节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影视拍摄与制作”课程项目化教学的“三个转变”
“影视拍摄与制作”课程项目化教学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在教学理念上有“三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从知识传播者到项目管理者
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项目管理者,担当“制片人”的角色,对项目制作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指导。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学生自己完成,包括写剧本、选演员、看场地、搬运器材等。所有的技术问题,基本上都是通过边做边问的方式解决。学生遇到问题就向老师求教。当然,在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进行业务指导,也要参与到项目的整个过程去,还要负责和学校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协调。
2、学生受众地位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
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与传统方法有着明显不同,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自己,能够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主动性。他们要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探讨问题、研究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3、教学方式的转变,从先理论后实践到先实践再学习
传统的教学理念是,学生先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再开始实践。而项目化教学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先实践再学习,在学中做,做中学,通过项目实践促进理论学习。学生在运作项目时,可以及时发现欠缺的理论知识,促使他们对理论产生兴趣,主动回到理论学习中来。例如,许多学生可能连摄像机的功能按钮都还不熟悉,就开始“被迫”扛起摄像机进行拍摄了。学生在拍摄过程中,去了解白平衡、色温、色彩、光线、构图、轴线规律等相关知识。
三、“影视拍摄与制作”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内容设计
“影视拍摄与制作”课程项目化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项目设置、项目评价、影视制作设备的管理等都会影响项目化教学的顺利实施。
1、课程整体设计思路
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项目为依托,这是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注重实践课,实践课时数达到总课时数的70%-80%,通过实践带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职业态度的养成。教学按工作项目布排,项目的设计以前期拍摄与后期剪辑的核心技能为载体。课程的设计循着以下思路进行:
影视拍摄流程相关知识的介绍成立项目创作小组确定影视创作选题拍摄后期剪辑完成项目在创作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项目评价
在上述各环节中,创作影视项目是关键,以4-5个同学为一个创作小组,指定小组负责人。每组在期末至少创作出一部影视作品。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组建项目小组。把班级同学分成若干项目小组,确定小组负责人,一般4-5个人为一组,学生按照编剧、导演、摄像、灯光、剪辑等岗位进行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一项或多项任务。
(2)确定项目任务(选题)。由学生提出3个以上的选题,在课堂上共同讨论,对选题的可行性、完善性、艺术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各小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终拍摄选题,填写选题单。
(3)制定影视制作计划。由学生制定影视拍摄与剪辑的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填写工作计划表。
(4)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确立的步骤和程序工作,包括前期拍摄与后期剪辑。
(5)放映及评价其作品。在期末最后一周,每个项目小组把完成好的影视作品在班级公开放映。同时,主创人员介绍创作过程和创作体验,其他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最后老师进行点评,类似评片会的形式。
(6)学生作品公开展映。挑选优秀的学生作品在全校范围内公映,公映活动由学生自己策划,公映活动按照商业化模式进行运作,学生可以拉赞助,也可以邀请亲朋好友来参加。
2、项目设置
项目分为整体项目与单体项目两部分。整体项目是以一个完整的影视作品为项目,通过实施项目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整体项目是以完全开放的形式进行,学生自由分组、自主选题、风格不限、形式不限、可以是广告片、故事片、纪录片、MV、实验片等,给学生一个完全自由的创作空间,充分调动学生表达个人想法、进行艺术创作的欲望。整体项目对学生的锻炼是全方位的,包括前期策划、分镜头脚本写作、拍摄、后期剪辑等影视制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还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整体项目中教师主要起到协调监督的作用,采用期末评价的方式。整体项目基本上依赖学生课余时间创作完成,主要有学生自主选题、教师指定选题、市场真实项目三种来源。
单体项目主要针对影视制作中的某一环节、某一技能、某一知识点而设置的项目,主要锻炼学生对某一知识点或技能的掌握。单体项目相对来说比较封闭,必须在课堂上创作完成。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比较小,要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完成指定项目。在单体项目中,教师要进行示范,巡视指导学生实践,现场评价学生所做的项目。
3、学生管理影视设备
保障学生对设备的充分使用是项目化教学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必须有充足的时间提供服务,而实训室老师不可能天天守在学校,所以实训设备的管理必须大胆放开,让学生自己管理设备,这是惟一的解决方式。为了保障学生的设备使用,应大胆实行学生自行管理的方式,影视后期剪辑机房实行只要有人做项目就随时开放的原则;而前期的拍摄设备,也应延长使用时间,并且使用范围也不应局限于校园内。
4、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实行以能力考核为中心的教学评价方式,考核评价总体上突出工作任务与实践项目的完成过程和效果。课程考核以考察的方式进行,总分100分,影视作品(包括策划书、分镜头脚本和视频作品)占70%,课上单体项目的评价成绩占30%。影视作品主要分两个层面的评价,一是对小组的整体评价,二是对小组成员的个体评价。对小组成员的个体评价主要依据小组成员对本小组的贡献,以小组负责人评价为主,教师评价为辅。影视作品个人成绩=小组整体成绩的70%+小组成员个体成绩的30%。这样,学生的个人总成绩=(影视作品整体成绩的70%+小组成员个体成绩的30%)70%+课上单体项目的评价成绩30%。总评成绩采用五级计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对应的分数分别为90-100、80-89、70-79、60-69分,60分以下判为不及格。
四、“影视拍摄与制作”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的难点
项目化教学重在实施,课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
1、班级容量过大与项目化教学的矛盾
“影视拍摄与制作”课程比较适合小班上课,一般不宜超过20人。班级容量过大就会导致项目小组人数过多,从而导致有的小组成员无事可做。另外,人数过多以后教师很难对项目过程进行控制,加大了管理难度。目前班级容量基本上都在40人左右,不能适应项目化教学的需求。随着对项目化教学的改革,小班课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2、项目中学生的岗位分配
由于学生的能力与喜好各异,在项目小组中往往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优势来划分工作岗位,每个人工作的数量和重点都有不同。在一个项目当中,工作岗位又不能时常轮换,因此岗位分配上很多同学没有得到全面的锻炼。所以,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把握好重点培养和普遍培养的关系,还需要长期的探索与积累。
3、成绩考核中的两难
其一对影视作品的评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主观感受,其准确性存在较大争议。其二,在整体项目中对小组成员个体评价难。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参与的程度不同,付出不同。但是这个工作过程,教师又不能完全了解,只有小组负责人熟悉情况。但是小组负责人碍于同学情面,往往不能客观评价小组成员,通常会给出同样的成绩。这样评价出的成绩很可能没有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创作水平。
【剪辑专业实习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专业实习工作计划09-27
专业发展工作计划02-06
汽修专业工作计划优秀10-17
数控专业实习工作总结05-20
新闻专业实习工作总结05-16
护理专业实习工作总结01-23
实习工作计划12-11
实习工作计划03-25
汽修专业教学实习工作总结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