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申请书合集6篇
随着社会在进步,有各项事务需要申请书,不同的使用场景有不同的申请书。什么样的申请书才是合理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离婚申请书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离婚申请书 篇1
xxx,生于x年x月x日,家住xxxx。父亲,xxx。母亲,xxx。因父母离异,由母亲xxx抚养,经各方同意,将跟随母亲的姓氏。兹由其母亲xxx代为申请,将其姓名更改为xxx。请予批准。
申请人:xxx
申请代理人:xxx
年月日
离婚申请书 篇2
申请人:李晶,女,20xx年9月10日出生,汉族, XX省XX县人,现住济南市长清区XX村X区X号楼。
孙大千诉申请人离婚纠纷一案,贵院已受理并向申请人送达了编号为(20xx)X民一初字第1019号《应诉通知书》,申请人认为,贵院对此案没有管辖权,特此提出异议。
请求事项:裁定将本案移送济南市长清区人民法院审理。
事实与理由:
申请人与孙大千于20xx年5月开始共同生活,于20xx年举家搬迁到济南市工作、生活,至今申请人和孙大千离开XX省XX县已6年有余。申请人与孙大千从20xx年10月入住自购的位于济南市长清区XX村X区X号楼,至今亦已近三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9条:“公民离开住所地最后连续一年以上的地方,为经常居住地”的规定,可以确定:济南市长清区是申请人的经常居住地。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规定:“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据此,孙大千作为原告起诉与申请人离婚,应向申请人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而申请人的经常居住地是济南市长清区,并非XX省XX县。因此,贵院受理孙大千对申请人提起的离婚诉讼,于法无据。
综上所述,孙大千诉申请人离婚纠纷一案贵院没有管辖权,请求贵院依法将本案移送申请人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理。
此致
XX省XX县人民法院
申请人:李晶
20xx年 3月 29日
离婚申请书 篇3
申 请 人:XXX,男(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XX族
请求:撤回(20xx)普民一(民)初字第36XX号的起诉。
申请理由:
申请人诉XXX离婚纠纷一案,贵院已以(20xx)普民一(民)初字第xxxx号立案受理。因申请人欲XXX庭外达成调解协议,故向法院申请撤诉。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日期:
离婚申请书 篇4
xxx法院:
申请人:XXX,女,汉族,1971年11月5日出生,住--县---镇---村----组---号。电话:XXXXXXXXX
请求事项:请求法院依法批准申请人撤回因与黄裕礼离婚纠纷一案的起诉。
撤诉理由:申请人与XXX离婚纠纷一案贵院已立案受理。
收到贵院的通知后,经过贵院同志和其家属的教育,主动向申请人认错,请求申请人给予改过的机会。申请人经过慎重考虑,为了家庭的完整、孩子的成长,决定给予----改过从新的`机会。现申请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一条的规定,向贵院申请撤回起诉,请批准。
此致
XX人民法院
申请人:
二〇XX年一月三日
离婚申请书 篇5
申请人:xx,男,汉族,1971年6月9日生,住保定市依棉集团8号楼210室。
被申请人:xx,女,汉族,1971年8月6日,保定市依棉集团8号楼210室。
申请事项:申请冻结xx名下在工行的银行存款(卡号:9490)
事实与理由:申请人诉被申请人离婚一案,已由保定市新市区人民法院受理,为防止被申请人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特向贵院提起诉讼财产保全申请,以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xx市人民法院
申请人:xxx
时间:
离婚申请书 篇6
申请人:张来,男,1974年2月1日生,汉族,住北京市石景山某地,电话:xxxxxx。
被申请人:罗海燕,女,1987年1月5日生,汉族,住北京市朝阳区某地,电话:xxxxxx。
贵院受理的20xx年朝民初字xxxx号离婚纠纷一案被告(即申请人张来)的户籍所在地为重庆市开县某镇某村某组某号,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于20xx年1月25日结婚后,20xx年4月1日才到北京市朝阳区某乡某村,在该地连续居住时间不满一年,现又搬至北京市石景山某村某号居住,申请人在北京并没有经常居住地,因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本案应由被告即申请人张来的户籍所在地的法院管辖。据此,特提出管辖异议,请求将本案移送重庆市某人民法院审理,依法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公正。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
申请人:
年 月 日
【离婚申请书】相关文章:
离婚申请书12-10
离婚诉讼申请书03-20
离婚申请书范本07-13
离婚撤诉申请书03-11
离婚分户申请书03-18
离婚财产分割申请书12-17
离婚延期审理申请书03-04
精选离婚申请书3篇01-19
离婚申请书15篇02-15
离婚申请书三篇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