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2-10-17 08:05:42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班教案模板合集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小班教案模板合集6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知道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

  兔妈妈和宝宝、鼠妈妈和宝宝的图片、碟片、图片。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音乐,小朋友入场。

  1、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

  ①今天我给你们带来几个小朋友。

  ②你们看看这是谁

  ③今天小白兔一家和老鼠一家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可要认真看仔细听,待会儿老师可要提几个问题的哦,到时看看谁说的又快又好。

  2、引入课题

  (1)教师播放碟片,幼儿欣赏故事。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教师:

  ①故事里都讲了哪些小动物?

  ②小兔和妈妈是怎么做的?

  ③小老鼠一家又是怎么做的?

  ④为什么小老鼠一家怎么样了?

  ⑤为什么小老鼠一家会饿得路都走不动呢?

  ⑥那小朋友们是怎么样做的呢?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我们要学习小白兔一家爱惜粮食,不要像小老鼠一家浪费粮食,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并进行比较对错。

  ①咦!这位小朋友是在干什么呀?

  ②那边的`这个小朋友又干什么?

  ③你是怎么做的?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因为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如果浪费粮食,我们有可能会饿肚子。

  5、结束:播放儿歌《悯农》。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模仿小动物叫的活动中获得快乐。

  2.培养幼儿大胆地用自然音说话。

  3.让幼儿对小动物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动物的叫声

  2.图片:小鸡的一家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1.教师:太阳慢慢地升起来了,天亮了,小动物们都起床了,它们伸伸懒腰,睁开了眼睛,

  今天的.天气真好!于是,它们一个个都出来了。你听,谁来了?

  2.播放声音:小鸡叫声

  二、模仿动物叫声

  1.引导幼儿观察、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动作。

  教师:叽叽叽……哦!原来是鸡宝宝们出来了。

  一大早,它们一定是出来找吃的了!它们跟着谁出来了呢?

  (孩子们积极地猜测着:是它们的爸爸妈妈)

  2.出示图片:小鸡母鸡公鸡

  鸡妈妈领着宝宝们到草丛中捉虫子吃呢!

  它们是怎样捉虫子的呢?

  (幼儿有的用两只小手食指对起来放在嘴前,有的用一个食指表示,还有的翘起小嘴巴来表示小尖嘴一啄一啄地……)

  3.出示小鸭

  一只小鸭子走了过来了

  (引导幼儿模仿一下小鸭子是怎样走路的)

  小朋友,你知道小鸭子是怎样叫的吗?它的嘴巴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出来,个体与集体分别表演)

  4.教师:小鸭子对小鸡说:“咱们一起玩吧!”,于是他们就高兴地边玩边唱起歌来,叽叽叽、嘎嘎嘎。

  三、拓展思维

  课件演示

  1.教师:你猜还有谁会来?分别引出小狗、小猫、小羊和小青蛙和小牛,并引导幼儿猜想它们的叫声及动作。

  (每出来一种小动物师都可和孩子们一起用xxx唱出来,引导幼儿用自然音说话、演唱。)

  2.教师:你还知道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样叫的?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呢?

  (播放动物叫声:大象,狮子,小猫,小狗等)

  四、引导幼儿一同来表演小动物

  1.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也扮演成可爱的小动物来玩吧!看!有这么多的小动物,你想变成谁呢?

  2.幼儿分组游戏

  教师:请小鸡宝宝们(小鸭子们、小狗们……)出来,叫一叫,走一走,看谁表演得最好?

  (引导幼儿学小动物们走到草地上并大胆表演。)

  五、快乐游戏体验

  游戏玩法:老师让小朋友变什么,小朋友就模仿什么。

  老师示范:

  变变变,变变变,变长鼻子大象幼儿马上变成大象,模仿大象走路。

  分别变成各种动物,反复游戏。

  自然结束。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春雨的声音,理解小雨和种子之间的关系。

  2、通过欣赏教师演唱,学会用轻轻的声音演唱“沙沙沙”和种子“在说话”。

  3、乐意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活动准备:沙球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教师摇动沙球,并提问:

  师:听,沙沙沙,沙沙沙,这是什么声音?

  二、欣赏歌曲《春雨沙沙》

  (1)教师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春雨沙沙》

  师:刚才,你听到谁在说话?它在说些什么?

  (2)教师带领幼儿跟唱歌曲,提醒幼儿在“沙沙沙”处和种子“在说话”处用轻轻的.声音演唱。

  三、表演歌曲。

  (1)教师启发幼儿尝试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相应的动作。

  (2)引导幼儿两两结伴,分别扮演小雨和种子,鼓励幼儿边唱歌边表演。表演完毕后互换角色。

  四、音乐游戏《猪笼草》

  师:春雨沙沙沙,种子发芽啦!春雨沙沙沙,种子长大啦!一只小飞虫飞过来找吃的东西啦,小飞虫你可别吃我们的种子呀!怎么办,你有什么好办法呢?别着急猪笼草正在等着小虫子呢?(游戏开展1-2遍)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在设计时将幼儿当成一粒粒的小种子,加入了很多生活中的情境,如把种子一粒粒种到泥土里、盖土、喝春雨、翻土、开花、结果等。幼儿在这些情景中一遍遍的学唱歌曲。将原本枯燥的学习变成了好玩的游戏。在活动中我通过给幼儿盖土、喝春雨时的身体接触,将师生互动变得轻松、愉快,表现出了春雨与种子的亲密关系,使目标得到了较好地实现。两粒种子出土后一起快乐的生长,使幼儿之间的生生互动得到了实现。

  对于整首歌曲来说,由于没有更有效的利用图谱和动作的记忆,因此在后半段歌曲的演唱时,幼儿还是需要老师一起唱。而且“哎呀呀,我要。”最后拖得太长,我在课前没有灵活地做处理,将尾音减少两拍,可能效果会更好。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图形与线条组合画人。

  2、运用各种感官体会活动的乐趣。

  二、重点与难点

  用图形与线条组合画人,不遗漏主体部分(头、身体、四肢)。

  活动准备

  1、民谣录音带、录音机

  2、画纸、水彩笔、棉签、水粉颜料

  活动流程

  欣赏重现——联想创作——展现交流

  活动过程:

  1、欣赏、重现

  (1)听录音、学着唱民谣。

  (2)出示站立娃娃:

  这个大头娃娃在跳舞吗?为什么没在跳舞?跳舞的时候哪些地方要动起来?

  (3)听录音随老师边唱边跳——大头娃娃跳舞喽。

  说明:在幼儿边唱边跳中,幼儿也可自由发挥,教师可引导集体观察某一幼儿的动态,鼓励有不同于别人的动作,让幼儿大胆作画积累经验。

  2、联想、创作画“大头娃娃跳舞喽”

  (1)师生合作示范。

  教师可画头部,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图形表示身体及不同的图形或线条表示四肢。

  说明:该部分要鼓励幼儿画出跳舞的动作,并可让大家学学该动作,同时也让幼儿想想大头娃娃跳舞时是不是只有这一个动作?鼓励幼儿动脑筋有不同于别人的表现方法。

  (2)幼儿创作

  教师可提示:

  ①选择不同的图形画身体。

  ②介绍幼儿所画的不同的人物动作。

  ③为大头娃娃“穿上”漂亮的.衣服。(深色)

  3、展现、交流

  哪个大头娃娃的动作好看,大家来学学。

  4、“下雨了”——棉签沾水粉颜料画张条。

  说明:该环节可放在区间美术活动中去进行,培养幼儿手臂与手指协调动作的能力,并在听听、唱唱、画画中进一步提高对美术活动的爱好。

  从3岁幼儿画人的若干幅作品中(图略),可看出幼儿的水平不同:

  ①有单线条代表手脚的,

  ②有遗漏主要部分的,

  ③也有能用图形表现各部分的,

  ④甚至有的幼儿已注重二个图形中的连接(脸与身体间的脖子)并画出细节部分:钮扣、手指,在第③幅画中,幼儿还画出了健全的牙齿。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吃点心。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让幼儿初步感知1和许多,了解 1和许多的关系。

  2.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并学会用语言表达。

  3.让幼儿在游戏中建立初步的数概念。

  4.激发幼儿具体思维形像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在认识的基础进行感知,让幼儿知道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活动准备

  萝卜若干,兔宝宝头饰若干,大灰狼头饰1个,筐子每人1个

  活动过程

  1,情景创设下开始游戏:兔宝宝“,今天妈妈带你们去拔萝卜怎么样:这种情景开题的方法具有直观性,趣味性,目的就是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的积极。

  2.提出问题,尝试活动,初步感知1和许多。通过拿筐子,在拿和说的过程中,了解1和许多,让幼儿清楚自己手中的1个筐子是刚才许多筐子中分出来的`。

  3.进一步感知,并初步区别1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教师和幼儿通过小兔拔萝卜的游戏,让孩子进一步感知了1和许多的关系,知道1个1 个合起来会变成许多,从而突破了重难点,达到师生互动。

  4.活动延伸:让幼儿通过分点心,分毛巾,分水杯,进一步的 动手操作和观察感知1和许多加强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 关系,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教学反思

  学习游戏化,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整个活动以角色游戏的形式出现,让孩子们通过兔宝宝与妈妈一起拔萝卜,赶走大灰狼的游戏情景中轻松愉快地学习,达到教育目的。

小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常常会对我们成人觉得司空见惯的事物和现象感到好奇,有时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把我们问得都有点招架不住了。今天的科学游戏《落下来了》,就是以生活中的“物体下落”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探索的对象,以此引导幼儿发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这样的探索活动,取材于幼儿的生活,体现了“科学教育生活化”这一《纲要》精神。

  活动目标:

  1、乐意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物体飘落的样子。

  2、尝试用简单的线条记录自己的观察。

  3、对物体落下来的形态产生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1、实验材料:鸡毛、棉花、餐巾纸、气球、纸条、树叶、沙包、积木、橡皮泥。

  2、实验箱、白手套、记录表格、胶水、泡沫垫。

  3、快节奏和慢节奏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老师扮演博士,拎着一只实验箱,神秘地向幼儿展示:

  师:“大家好,我是x博士。这是我的实验箱,我们一起来看看,里面装了些什么实验材料?”

  2、带领幼儿逐一认识材料,说出名字。

  二、实验

  1、认识“落下来”

  师:“今天,我x博士要带大家用这些材料来做一做‘落下来’的实验。那,什么是‘落下来’呢?”

  简单示范鸡毛落下来,小结:落下来就是物体从高处往低处落下。

  2、提出问题:“实验箱里的其他材料如果从高处落下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1)老师有意识地拿出鸡毛和石头,请一位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落下来”实验。引导幼儿通过对比观察,初步发现两种物体落下来速度、下落形态的不同。

  (2)幼儿自由探索。

  师:“我们来试试其他材料,看看它们又是怎样落下来的?”

  老师提示探索要求:我把手举得高高的,然后一松,看一看,它们是怎么样落下来的?

  幼儿自己摆弄各种材料,老师引导小朋友用语言说自己发现“××是怎样落下来的”。

  以幼儿的经验作为做小结,(发现站得高飘下来时间更长一些)。鼓励其他小朋友也试试。进一步探索发现两种物体落下来速度、下落形态的不同。

  (3)模仿“飘和落”的动作。

  幼儿和老师一块用身体语言表现物体落下的动作。提醒幼儿人如果在高处,一定要小心不能落下来,不然会有危险。

  三、记录

  1、商量约定记录标记:

  师:“小朋友,你们发现每种物体落下的样子一样吗?快快落下来可以用什么样的线条记录,慢慢飘下来可以用什么样的线条记录?”

  2、幼儿记录

  (1)请小朋友在贴有物体对应的下面记录。

  (2)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记录。

  四、拓展

  师:“生活中有哪些物体落下来的样子象沙包,快快的?(水果、玩具、石头)有哪些物体落下来的样子象羽毛,慢慢的飘飘的?(手帕、花瓣、塑料袋、一根线、风筝)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03-23

小班的教案06-12

小班教案健康教案07-08

小班儿歌教案11-04

小班汤圆教案11-20

小班《篮球》教案11-21

《冬至》小班教案11-27

开饭了小班教案11-27

小班雪教案12-03

音乐小班教案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