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2-10-19 18:29:01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语文教案集合8篇

  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语文教案集合8篇

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了解太空生活的有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自读课文

  1分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先自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再向别人请教。

  2板书课题后引导学生提问:太空生活有哪些趣事呢?为什么会这么有趣呢?

  二 整体感知

  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读后说说知道了什么。(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很有趣)

  三 学习生字。太空生活趣事多优质课教案

  出示生字。将生字连同词语一起出现。(课件)先呈现带拼音的词语,然后将拼音去掉,再将不是生字的字去掉,留下生字,让学生认读。

  说说自己的发现。

  四 完成课后的“读读说说”。

  第二课时

  一 复习生字。(点播生字课件)

  二 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小朋友们已经知道了这些有趣的太空生活,想不想把这些事介绍给别的小朋友听啊?先请大家认真读课文,看谁能把课文读得一点都不错。

  1?自由读课文。

  2?小组内互相检查。

  3?全班整体检查。

  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小组内朗读:每人读一段,看谁读得好,选拔一名同学参加全班的比赛。比赛要求是:一是要让人听了觉得新鲜有趣,二是要让人觉得惊奇。

  2?全班比赛。

  四 整体感悟,了解“失重”

  谁能从课文中找到一句话来说明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这么奇特的原因?

  五 写字。

  (1)整体指导,发现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左右结构的字应该把每部分写得瘦、长一些;有些字左窄右宽(杯、件、住、须),有些字是左右大致相等(能、飘)。

  (2)精讲解,多示范;先描红,后临写。

  让学生在观察老师书写的过程中感悟字的间架结构、笔顺规则、运笔方法。

  临写时,请注意三点:一看二写三对照。写前先看范字,看偏旁、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看字的结构特点及笔画的差异;临写时,要一气呵成,把整个字一气写完,不能写一笔看一笔;写完一个字后,再回头看看范字,对照一下哪儿写得好,哪儿写得不好,发现问题并找到原因,写下一个字的时候力求有所进步

  六 实践活动

  查阅太空生活的资料并进行交流。

  资料袋: 太空吃饭讲究多

  太空餐桌是特别的`,它具有磁性,能吸住刀、叉、勺、盘等餐具,桌上装有水冷却器和加热器。吃饭时,宇航员必须先把脚固定在地板上,把身体固定在座椅上,以免飘动。面对摆在餐桌上的饭菜,千万不能着急,一定要注意端碗、夹饭、张嘴、咀嚼一连串动作的协调。端碗要轻柔,动作太猛,饭会从碗里飘出去。夹饭、夹菜要果断,要夹准、夹住,使用叉子效果最好。

  饭菜夹住后,张嘴要快,闭嘴也要快,因为即使是放到嘴里的食物,不闭嘴它也会“飞”走。咀嚼时节奏要放慢,细嚼慢咽利于消化,还可以减少体内废气的产生和排泄,避免宇航生活环境的污染。在太空吃饭最忌讳的就是边吃边说,这样会使嘴里嚼碎的食物碎末飞出嘴外,飘在餐厅或生活舱里,宇航员稍不注意吸进鼻腔就容易呛到肺里发生危险。

  板书设计: 32太空生活趣事多

  失重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的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4. 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 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

  2. 学习本课按照浏览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二、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 提出自学要求。

  (1) 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 标出生字在文中的位置,理解词语意思并想办法记住生字。

  (3) 在文中标出作者描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

  2. 检查自学情况。

  (1) 指名朗读课文。

  (2) 学生汇报怎样记住生字的字音和字形的.。

  (3) 汇报作者所描写的颐和园的景点。

  (4) 汇报自己通过努力弄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3. 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1) 把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每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再读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2) 认真读读每个自然段,想想作者抓住了每个景点的什么特点,向大家介绍。

  (3) 将自学过程中还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

  4. 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1) 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2) 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每一处景点的什么特点?

  三、 学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

  1. 读了课文,你觉得颐和园给你留下的总的印象是怎样的?课文哪个部分很明确地为我们指出来了?

  2. 指导朗读,注意突出大和美。

  四、 .总结。

  五、 要认的字,练习要写巩固的字。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引入新课。

  二、 学习第二自然段。

  1. 一进入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长廊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2. 学生汇报。

  (1)长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2)长廊还有什么特点?

  (3) 结合理解“神清气爽”。

  (4)指导朗读。

  三、 学习第三自然段。

  1.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这一自然段作者又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呢?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

  2. 通过这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3. 指导朗读。强调“闪闪发光”和“金碧辉煌”。

  四、 学习第四自然段。

  1. 一转眼,就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作者又看到了什么?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 作者向我们介绍这些景物分别抓住了它们的什么特点?

语文教案 篇3

  认知技能:

  1、学习装饰音里面的上波音记号和后倚音记号

  2、学习歌曲《小瓜棚》

  情感价值观:通过学习本歌曲,使学生从小就应当懂得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了解一些民族风格和农村情调。

  教材分析:歌曲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C徵调,可划分为两个乐段,在演唱“依呼嗨”时,应反复练习,以掌握华北地区的邦子唱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表现甲用和YY相互帮助的歌曲《冬瓜和南瓜》你们还记得吗?生:(记得)好,我们把它复习一遍。

  2)复习旧课。

  3)嗯,同学们,唱的真好!那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想给你们猜一个谜语,“吃前是绿色,吃的时候是红色,吐出来是绿色”,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生:(西瓜)。

  4)同学们真聪明,在我国广大农村瓜类品种有很多,除了冬瓜南瓜外,你们还知道什么瓜?(生:角瓜等)。

  5)你们回答的真好,同学们把书打开,16页,看一看图中画了什么瓜? 生:西瓜,好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小瓜棚)

  教师写题目

  6)西瓜在成熟的时候,农民就在瓜里搭一个小棚,日夜要有人看护,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要看瓜吗?(生答:防偷瓜贼)对,过去是防偷瓜,现在农村中很少有人偷瓜了,主要是观察西瓜成长的情况,遇到恶劣天气采取一些保护措施。

  7)看瓜虽然很辛苦,但夏夜,睡在小瓜棚里,看瓜也是一种乐趣,现在我们先听一遍,听一听1、歌曲中哪几句歌词表现了小主人公高兴的'心情

  (我种的瓜有多么好,十里以外香味浓)2、歌曲的情绪又是怎样的?(活泼、喜悦、欢快)

  8)同学们你们听的真仔细呀!现在我们看黑板、歌曲中有两个难点(出示题板)

  9)讲解装饰音中的上波音记号和后倚音记号。

  10)真不错,同学们歌曲中的难点我们学完了,现在一句一句和老师一起把这首歌曲学会。

  11)唱两遍后合在一起。

  12)同学们刚才唱的真不错,为自己鼓掌吧!

  13)好极了!你们学会了吗?嗯,老师刚才说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那老师带来了一些打击乐器你们看!

  14)利用打击乐器丰富演唱效果。

  15)反复利用打击乐器,丰富演唱效果。

  16)师生互动。

  17)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小瓜棚,又学了上波音和后倚音记号,老师希望你们在课下多加练习。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我是最弱小的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第四册第7单元的一讲读课文。

  教材分析:

  本课讲的是前苏联的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四岁的萨沙。一家人在森林的空地上聊天、看书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托丽亚把雨衣拿给妈妈,妈妈又把雨衣给萨沙穿上,幼小的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萨沙学会了保护弱小者,他不再是最弱小的了。

  读完这课文,我们会感到亲人间无微不至的关爱,并对小萨沙的自信和保护弱者的举动产生由衰的赞叹。

  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7个字及以下词语:周末、父亲、弱小。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培养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3、能为人物的对话部分加上逗号、感叹号、问号。

  教学重点、难点:

  1、认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显示重点指导句子。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板书:强大)你知道这个词的反义词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比较长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2、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4、出示词语卡片:周末、父亲、弱小、纤弱、映衬、雷声、聚精会神、倾盆大雨。

  ①小老师领读、齐读。

  ②你能用其中的词说句话吗?

  5、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完后标然段。

  三、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用课件或挂图再现课文中描写的画面,看了这幅图,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描述一下吗?

  3、出示句子。

  他们来到林中的一片空地上,那里盛开着美丽的铃兰花,还有一丛野蔷薇。野蔷薇开了一朵粉红的花,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那么娇艳。

  4、指导朗读:(学生先闭目想象眼前的景色)

  这么美的景色,你感觉这个句子应该怎么读?你最想强调哪个词?大家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

  5、展示学生个性化的朗读。

  6、比较句子,体会用词的准确。

  野蔷薇开了一朵粉红的.花,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那么娇艳。

  ①句子中加点的词你还可以换成哪些词语?(鲜艳、美丽、好看……)

  ②小声读课文,想一想这里用哪个词最准确?为什么?

  7、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下大雨了,托丽亚、妈妈是怎么做的?用“~~~~~~”画出有关句子。

  ①指名读第2自然段。

  ②讨论、交流:母亲和孩子们坐在草地上聊天,他们会聊些什么?(请同学上台演一演)

  ③指名读所画的句子。(出示句子)

  托丽亚赶忙从背包里拿出雨衣给了妈妈,妈妈又把雨衣给萨沙穿上。

  ④同学们,从这个句子你读懂了什么?

  ⑤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请你带着自己的那份感动来读这句话)。

  8、有感情地朗读3—6自然段。

  ①同桌分角色朗读。

  ②指名同桌展示读,其他同学评议。

  ③全班分角色朗读。

  9、朗读感悟第7自然段。

  ①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朗读。

  ②萨沙看到大雨中的蔷薇花,心里会怎么想?她为什么把雨衣遮在花上?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④分组比赛读。

  10、朗读最后一句。

  ①学生自己试读。

  ②指名展示读,并说说这样读的理由。

  ③齐读最后一句。

  11、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内容,拓展延伸

  1、课题“我是最弱小的吗”是个问句,这句话换个方式还可以怎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

  2、你感觉哪个题目好,为什么?

  3、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收获?

  五、巩固识字

  六、写字指导

  七、实践活动

  1、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充实自己的采集本。

  2、给句子补充上合适的标点,再读一读。

  妈妈 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

  哦 现在你是强者了

  八、教学后记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本人在《我是最弱小的吗》一课教学设计中把握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上下功夫。

  1、在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上,把语言文字训练与学生心灵感悟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中十分重视听、说、读、写和字、词、句、段、的训练,抓住“典型语言”重点训练。在此同时,教师凭借语言,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心去领悟,用情去体会,用想象去补充。

  2、在师生关系上,把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指导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学生主动阅读过程中,教师指导作用也发挥比较好。

  3、在组织形式上,把自主研读与合作研读有机结合起来。本人十分注意引导学生独立钻研文本,自读、自悟、自得,在学生充分自主研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就重点句、关键句合作研读、讨论、品读。通过自由读、指名读、比赛读、想象读、感情读,读出感情,读出意蕴,并在此基础上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

  1. 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体味这个英雄故事传奇色彩;

  3.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

  预习提纲:通读课文,课前查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思考课后练习,写出发言提纲。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导入 :同学们,在那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照例讲应该是养老的年龄,课时他却能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芦苇塘中部队的物质供应,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他能够手无寸铁,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的确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小说家孙犁写的一篇小说《芦花荡》,去感悟这个传奇故事吧。

  早读课同学们对课文进行了朗读,大家预习得怎么样?还有那些生字词需要帮助的吗?(学生提出,教师解决)

  作者介绍: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生。(其他情况见教师用书P15-16页适当介绍)

  指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感悟老头子的英雄性格:强烈的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过于自信自尊。(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词语进行赏析,也可参见教师用书P11页)

  感悟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不可征服的人民。(略)

  引导学生探究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学生先讨论,教师根据情况点拨与指导)

  1.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课文中贯穿始终。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

  “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这句话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

  通过敌人封锁线,非常危险,而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这样的悠然自得也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老头子以为万无一失,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小女孩洗脸,老头子让她洗,鬼子的小火轮探照灯射来,他还是“不怕”,以为“照不见我们”。鬼子扫射机枪,他还是“不怕”,以为“他打不着我们”,不能不说他有点大意,这是过于自信了。大女孩子受了伤,流了血,这一次任务没有完成,他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不好意思去见部队,他是过于自尊了。

  老头子发狠要为大女孩讨回血债,他向两个女孩子打了包票,他玩鬼子于掌股之间,诱鬼子上钩,举起篙来狠狠地敲打鬼子脑袋,叫鬼子头破血流,讨回了血债,讨回了自尊,这场英雄行为表明他是始终非常自信、非常自尊的。

  “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

  2.人物描写艺术探究:这篇小说怎样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非常干瘦,而且不带一枝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是那么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是使敌人的封锁全然落空,保证了苇塘里的队伍得到充足的给养。两个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富有传奇色彩。

  课文着重写一场“英雄的行为”,更有点传奇色彩。作者主要用两个方法加以渲染。

  先是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这里有一段对话描写,老头子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后来又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他是胸有成竹的,女孩却一再表示怀疑,先是没有答话,以为老头子不过发发狠,说说罢了,再用小女孩的话表怀疑:“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

  再是在叙述过程中只写其然,不写其所以然,让读者回味其所以然,使传奇色彩显得更为浓郁。老英雄是设好圈套让鬼子往里钻。他事先系好了钩子,又想出用莲蓬引诱鬼子,又掌握了鬼子的活动规律。作者不写这些,只从鬼子洗澡写起,写老头子船上放着一大捆莲蓬,只顾剥着莲蓬吃,也不写他的用意,写小船冲着鬼子这里来,又转了一个圆圈回去,也不写老头子的船为什么这样划来划去,其实是诱使鬼子进入圈套,这层意思要回味起来才能明白。进了有木桩的水域,先不说桩子上有无数钩子,只写小船绕着鬼子转,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下面才写鬼子这么乱转,一个个都被钩子咬住了。待到明白过来,越回味越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富有传奇色彩。一个干瘦的老头,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几个鬼子于掌股之间,置他们于死地,真可以说是一位传奇式的英雄。

  3.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像?你还能想到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

  提示:可由歌声想像战士的情绪,想像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具体地说,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时候,战士们放声歌唱起来。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

  联想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可以回忆课内外读过的文艺作品,答案不求一致。

  把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抄出来,仔细品味,细心揣摩,在仿写几句家乡的景物。

  第二课时

  一、故事复述,再现芦花荡。

  复述故事情节,再现老头子的英雄事迹。(主要复述故事表现老头子的什么性格?哪些内容表现出来的?)

  《芦花荡》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一个老头子撑着一只小船,在白洋淀里无数次地穿过了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他不带一枝枪,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了他,游击队才维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但有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子在夜间穿越封锁线时,撞上了敌人的小火轮,一个女孩子负了伤。这个打击差一点使他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力量;但他发誓要为女孩子复仇,第二天,他单身智斗敌人,一个个地收拾了他们,为女孩子报了仇。

  二、想像体验,人物心理。

  1、从文中找出描写老头子心理活动的一段话,自读品析,想像体验,揣摩体会。例: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产生了怎样的心理。

  (体味老头子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

  2、在品读中展开想像,如果自己是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多角度想像二菱的心理活动,提高体验性阅读的能力。)

  三、景物描写,揣摩作用。

  教师要引导学生体味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领悟这种描写的高妙之处。

  从课文中摘抄你喜欢的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展开想象,感受美景。

  试仿照课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写写学校周围或家乡的景物。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Section targeting

  四、语言品味,升华情感。

  感受、体验文章的语言美(学生若能谈到其中的二、三个方面即可)

  《芦花荡》是孙犁“诗体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读之有一种如诗如画的感觉,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文章的语言美。

  例:

  ①他“只穿一条兰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像是“老了的鱼鹰”。这是形貌的描写,点出老人矍铄干练的内在气质。

  ②“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比喻手法,体现出老头子的英勇、干练。

  ③“鲜敕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语言清新隽永,柔婉秀美,富有诗情画意。

  ④“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拟人手法,把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

  讨论交流,明确:

  ①轻缓节奏。孙犁的小说一般不具有紧张曲折的故事情节,他着力展示的是人情美,而不是力图以情节取胜。《芦花荡》就是这样,讲的是一位老人护送两个小女“战士”,又为她们负伤报仇的`故事,全文几乎没有明显的情节高潮,一切都在柔美的芦花荡里缓缓地进行着,就像那脉脉的流水一样。

  ②白描的手法。写人不以外形为主,而是注重神似。往往抓住事物的传神之处,突出重点,通过简洁的、最具有特征性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点出人物的神韵,展现他们的精神世界。本文刻画主人公--协助我军的“老头子”就体现出了这一点。他“只穿一条兰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像是“老了的鱼鹰”,这是形貌的描写。紧接着以“短短的花白胡子”和“尖利明亮的眼睛”点出老人矍铄干练的内在气质。在战斗中,又以“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叹了一口气像连珠箭”“射穿了老头子的心”等几处心理描写,展现了老人的自尊。而人物的几句精简的语言描写,如“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和“等到明天,你们看吧”,就把老人的自信自强,爱憎分明的性格表现得生动而深刻。着墨不多却直指人物的灵魂精神,却反映人物的人性美和灵魂美。

  ③诗意的意境。作者追求作品中诗的情调、诗的感情。本文中的景物描写,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如“月明风清”“一片苇叶”“稻米和肥鱼的香味”“飒飒的风响”等情境和语言的选择,就连写战斗,也不忘那“莲蓬的清香”等美的意象的选择。景物的描写是为展现情感的,即古人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而使作品的情与景都饱含着诗意,展现出作者对美好的事物和光明的人生以及优雅的人情的向往和追求,对罪恶、丑陋、陈旧和黯淡的事物的厌弃。

  ④清新的语言。本文语言的特色是凝练、含蓄、优美、生动,富于色彩美和音响效果。课文的第一段,写苇塘、星光和水鸟,都是那么的轻婉柔美,把读者带到一个清新的语境中。“悠悠”“弯弯”“飒飒”“溜溜”等叠音词的运用,给人以轻缓的节奏美感。“风清月明”“清爽”“悠闲”“丝绒”“清香”等词语也给人以舒适、光亮的情感体验,使文章清丽自然,含蓄隽永,柔婉秀美,富于抒情性。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作者笔下的老头子有鲜明、倔强的个性,智勇双全,决不认输,决不退缩。他的身上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为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作者还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使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景物描写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艺术上融情人景,寄寓作者深沉的情怀。

  2、课外延伸:

语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优美的文笔描写了香港岛高低错落、闪烁漂浮的景色和港湾里灯光流淌、色行变幻、形态多样的迷人景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香港夜色的特点。

  2、感受香港夜色的`美丽,体会作者对香港夜色的赞美。

  教学重点:

  感受香港夜色的美丽,体会作者对香港夜色的赞美。

  教学难点:

  了解香港夜色的特点。

  教学教具:

  小黑板、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在祖国的南大门,有一个美丽的小岛,她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南海之滨,这就是香港。香港的夜晚,灯火辉煌,如同白昼,灯光里的维多利亚如同银河落九天,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香港,欣赏美不胜收的香江灯火。(板书课题:13 香港夜色)

  2、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小黑板出示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者借助工具书解决。

  2、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读准字音: 印象 辉煌 拐弯 错落有致 摩天大厦 海滨 穿梭 的确

  多音字辨识: 摩mó(摩托) 厦shà (大厦) 摩 厦 摩mō(摩挲) 厦xià (厦门)

  理解词语: 难以忘怀 流连 五光十色 摩天大厦 林立

  如笋 选择一两个造句。

  三、熟读课文

  1、熟读课文,把自己喜爱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找出你印象深刻的句子读一读。

  3、知名度、分组读。

  四、运用拓展

  1、学生自编一道题考考同桌。

  2、积累好词好句。

  3、介绍世界四大夜景。

语文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向往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2.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上网或者去图书馆等方式,查询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历史变迁或人物故事等相关信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出示丝绸之路的相关风景图片,配乐介绍:丝绸之路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被称为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蛮荒之路,可是自汉代张骞冒死开拓之后,这条崎岖荒僻的道路上却出现了队队商旅,悠悠驼铃。从此,东方的文明古国和西方的许多国家便开始了不绝如缕的'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发起的“丝绸之路研究计划”,把丝绸之路意味深长地称作“对话之路”, 当代的中国人称它为“开放之路”。为什么称它是“对话之路”“开放之路”呢?今天,我们就沿着这条丝绸之路,察看一番,感受一番。

  二、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激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丝绸之路称为“对话之路”,当代的中国人称它为“开放之路”,那么,文中所写的中国使者称它为什么呢?

  2.学生寻读课文,回答老师的提问。

  3.齐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4.进一步激疑:听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启发学生多层面追问:为什么说这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一起了?联系我们的仅仅是一条路吗?中国使者为什么称它为“伟大的路呢”?伟大体现在哪里?

  5.小组合作讨论。要求摆出观点,层次清晰地罗列事实以证明。

  6.鼓励各小组陈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在和学生的对话中相机梳理思路──友谊之路、商贸之路、文化之路、科学之路??

  、深入读文,把握主旨

  1.感受“友谊之路”。

  (1)自由读课文描写大汉国和安息国使节见面的部分,在原来小组同学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两国人民友谊体现在什么地方?

  (2)交流、生发。教师在对话中点拨:安息国(今伊朗)方面:迎候之远──边境线上;迎候之众──感受“浩浩荡荡”的意思,读出浩荡的气势,然后引史实以佐证:20000多人;迎候之热──表情、语言、动作、礼物、节目。大汉国方面:谦逊有礼──没有盛气凌人的傲慢;薄礼不薄──史料记载:西方宫廷皇族和贵族以穿丝绸服装为时尚,丝绸与黄金在当时几乎等价;罗马国和安息国交战,见安息帝国士兵身上穿的丝绸服装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宛如天神,吓得不知所措,结果溃不成军。教师同时注意鼓励学生不仅要理解正确,而且要读出人物当时的感情。

  (3)小结:一条路,打通了隔膜,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这怎能不是一条伟大的路呢?有感情地再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2.感受经济(科技)之路。

  (1)丝绸之路是伟大之路,除了因为这是一条友谊之路,还因为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

  (2)读课文第十三自然段。

  (3)为什么说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

  (4)交流、生发。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可以向深层探究:为什么说将中国的养蚕、冶铁等技术带向国外,将国外的葡萄、核桃等食品带到中国,就会促进经济或者科技的发展呢?

  (5)有感情地朗读。

  3.感受文化之路。

语文教案 篇8

  教材说明:

  这是一首儿歌。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示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儿歌用拟人化的手段来写,语言亲切、生动。所配四幅插图,形象优美,色彩明丽,便于同学观察想象,

  预设教学目标:

  1.认知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认知两种笔画"七、九"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同学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让同学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发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预设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四季的特征。

  2. 认知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认知两种笔画"七、九"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从哪些地方看出是秋天呢?

  一年中,除了秋季,还有哪几个季节?俺们来看大屏幕,猜猜是什么季节?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看图片,以动画形式连续出现课文中的4幅图,最后定格)

  揭题:这四幅有趣的图和几句优美的文字组成了俺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板书课题2.四季

  二、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1、根据注音,读读课文。①碰到不认知的字多读几遍;②有不明白的地方,用横线划下来;③标一标课文有几句话,想一想每一句讲了什么。

  2、小组交流,看看小伙伴间能不能解决你感到困难的问题。(新型生生关系)

  3、反馈

  ①课文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了什么?

  ②提出难点,全班协助解决(自主、合作、探究)(字词在本节课解决,课文理解教师酌情放入下节课解决)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11个生字。

  哪些字的读音你认为应该注意,能给大家提个醒吗?(注意整体认读音节及平翘舌音)

  ①指名说、带读

  ②自由读、开火车读生字。

  * 练一练,连一连:

  Yuan shi dui jiu shou xia ye xue dong du qiu

  对 说 是 叶 圆 夏 秋 雪 肚 就 冬

  *这些字哪些方面(字形)你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你能给这些字找找好朋友吗?(指名说)

  *"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这些词语多好呀,俺也会试着说几个。

  2、学写"七、八、九、无"4个字

  ①读读"七、八、九、无"4个字

  ②这几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重点指导"七"和"九"两种笔画,让同学明白:①它们都是一笔写成②观察转折角度、运笔的大小

  ③写一写这四个生字

  四、小结

  本节课同学未解决的问题,下节课解决。

  第二课时

  预设教学目标:

  1、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发生探究的兴趣。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俺们初学了课文,初步感知了四季的特点。这节课俺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研读课文。

  1、让同学根据兴趣,自由组成学习小组,选择其中的一句话进行研读。(合作学习)

  2、小组汇报、交流。(允许同学用各种方法汇报:诵读、合作扮演读等)教师可根据同学需求放背景音乐。

  3、评价。(你觉得刚才的朗读好吗?为什么?)

  4、指导朗读(重点词、句指导),(激发情感,引起兴趣)

  *本环节和刚才的小组汇报可有机的结合,教师酌情灵活调整教学环节。

  5、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背一背、记一记。自由准备,全班背诵。(轮流起立把一篇文章背完)

  三、拓展作业

  *说说画画:

  你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把你喜欢的季节画一画,并能给图画取个名字。(放背景音乐,用背景音乐来调控画画的时间)

  **挑战题:(教师酌情决定做否)

  读读下面的儿歌,你能试着写几句吗?

  春雷唤醒了桃花。

  夏雨洗绿了树叶。

  秋风染红了枫叶。

  冬雪铺满了大地。

  四、课后延伸

  找找描写春、夏、秋、冬方面的小诗,读读并能介绍给小伙伴们。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跳水》教案12-10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心声》语文教案06-22

语文教案:理想07-20

语文教案:《挑山工》07-20

语文《夜莺的歌声》教案07-21

语文教案:渐08-03

语文教案:鹤群08-09

语文教学教案01-22